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极品闲人(刺刀)-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亲结好,况且夷男所求和亲,臣料想也未必便是要结好我大唐,其所欲不过是我大唐的冶金,医药,农耕,著称,礼法,等诸般学问,一旦学成之后,谁又能知道他不是下一个颉利?臣此前曾对太子殿下言道,以华夏之正朔,当始终保持对外邦在科技上的优势,方才能使其不敢正视我大唐,今日萧大人,权大人欲要行和亲之事,臣窃以为万万不可。”

太宗闻言,也是叹道:“朕也知和亲非良策,可如今我朝刚刚经历北伐,库府空虚,若是夷男作乱,该当如何!?”

杜睿道:“圣上岂不闻,匹夫一怒,流血十里,北伐之前,我大唐军民,为一雪渭桥之耻,尚且能节衣缩食,以资军用,如今我大唐北伐一战而灭颉利,正是民心高涨之时,那夷男如何比得了颉利,不过是一莽夫,膏腴之子罢了,民心可用,何惧他薛延陀。”

太宗闻言,抚掌大笑道:“好!好!好!杜克明之子,果然不凡,便依你所言,李孝恭!去鸿胪寺告诉夷男,他要求亲,朕不许!”

太宗拒婚,最高兴的莫过于李孝恭,如今宗室之中,有适龄女未嫁的就只有他的女儿李雪雁了,要是太宗真的许婚,又选中了他的女儿,他也无法推拒,可让女儿嫁到薛延陀那苦寒之地,他又如何情愿,心中不由得对杜睿有了几分感激之情。

“臣领旨!”李孝恭说完就要出去。

权万纪见状,忙道:“圣上不可听信这小儿之言,逞血气之勇,误了江山社稷啊!圣上既不愿公主远嫁,又舍不得宗室之女,也可寻一良家子嫁之,岂可一言而绝。”

太宗闻言怒道:“既如此,使汝女往,若何!?”

权万纪闻言,呐呐而不能言,太宗斥道:“你既然舍不得自己的女儿,如何知道他人失女之痛,勿复再言!”

权万纪见太宗这般说,也是满面羞惭,以袖遮面而退,只是心中对杜睿不免又多了几分憎恨。

第一篇 蛰居 第九十八章 霸权意识

此事商议已定,太宗便吩咐众臣退下,杜睿本来也要离开了,此时时辰已晚,要是再不走的话,恐怕今日就出不了皇宫了。

可是还没等他走,便被太宗给叫住了:“杜睿!你且留下!”

杜睿闻言,不禁一阵诧异,看向了李承乾,却见李承乾对他连连点头,杜睿只好站住脚,等到其他大臣都退下了,朝着太宗看了一眼,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太宗似乎也不着急,吩咐王德道:“都是那夷男气的,刚才饮宴,朕什么都吃不下,这时到有些饿了,你去吩咐御膳房,准备些吃食拿过来。”

虽然被夷男给结结实实的气了一顿,但如今汝南公主的病症有望治愈,太宗的心情也算不错。

将王德也挥退了,承庆殿内就只剩下了太宗和杜睿两人,这个时候,杜睿要是有什么坏心思的话,贞观之治恐怕都要从历史上消失了,太宗虽然自幼也是弓马娴熟,但是如何是杜睿的敌手。

太宗看着杜睿,过了还一会儿,才道:“你今日骂的倒也痛快了,可是却将朕都给骂了进去!渭桥之盟,朕也有难处,不是一定要那般行事,确实不能不为啊!”

要是在平时,杜睿也不介意恭维一番太宗的忍辱负重,但是今日既然已经说了,杜睿便也就不再保留什么,言道:“圣上所言,臣不敢苟同!”

太宗闻言,眼中利芒一闪,随即而逝,问道:“为何!你当真以为朕做错了!”

杜睿咬了咬牙,道:“臣无礼,但是确实如此!”

太宗心中微微一怒,但是见杜睿小小年纪,便一脸正色,笑道:“你这少年,倒也敢作敢当,不过你可知道,当初这买退颉利的策略,你父亲也是赞同的,俗话说,子不言父过,你今日所言,便是不孝,当面傍君,便是不忠,你将权万纪妈的那般不堪,可却没想过自己的错处吗?”

杜睿不动声色道:“臣所言,俱是心中所想,臣心中想的是大唐的万世永昌,便是担了这不忠不孝的骂名,又何足道哉!”

太宗闻言笑骂道:“你自己博得了美名,却将朕也陷了进去,你自己想做比干,难道朕是纣王吗?其实和亲之策,从周襄王时便有了,萧瑀和权万纪也不能全都说错。”

杜睿知道太宗所说之事,周朝时,周襄王欲伐郑,结好狄戎,娶狄女为王后。

“若是古例都是对的,那么周,汉,晋,隋何以亡!当今天下,强者为尊,这大唐的江山社稷,也是武德皇帝与圣上一刀一枪打出来了,岂能坐稳了江山之后,便不思兵戈,臣以为于外族事,若其稍有慢待,便应当施兵戈以征伐,任何妥协,退让,都是懦夫之举!”

“放肆!”太宗闻言大怒,指着杜睿道,“你当真以为朕舍不得杀你!”

杜睿忙跪倒,道:“臣失礼,然臣心中确实这般想,自古以来强欺弱,我大唐若是要万世永昌,皇统绵长不绝,靠得不是外族敬我,而是要让外族怕我!”

杜睿说着不禁想到了前世美国的霸权主义,所谓的霸权主义其实就是指一国凭借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优势,在全世界或个别地区破坏、控制他国主权,谋求统治地位的政策。

前世美国将这一政策,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结束后,美国成为了世界头号强国,英法等老牌强国沦为二流国家,几年的战争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发展经济,强调和平就成了当时的唯一话题。

但是二战的胜利也使美国萌发了“霸气”,霸权主义此时已经初露端倪。美国霸权主义是一种更加肆无忌惮的霸权主义。冷战时期,美国霸权主义主要目标是阻止苏联扩张、削弱苏联实力。主要实施范围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周边地带和地缘政治上重要的“中间地带”,主要手段是军事上的对抗与遏制。

冷战后,美国于1994年7月发表的《国家参与和扩展安全战略》中正式提出了“参与和扩展”战略,明确提出了美国谋求领导世界,要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市场经济制度、美国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自由民主力量的战略目标。

美国的“参与和扩展”战略表明,美国的全球战略不再是被动地遏制某一敌对国家的扩张,而是积极地向全世界扩展美国的势力和影响,美国的目标不再是与苏联争霸世界,而是独霸世界,美国全球战略的实施也不再有特定范围和限度,而是实施的空间范围更广,手段更多,目标更大,表现之一是对外军事干预有所加强。

在“参与和扩展”战略下,美国在冷战结束以来对外干预出兵达50余次,年对外用兵频率较冷战时期高出一倍以上。美国将所有国家分为四类,对所谓的“无赖国家”进行经济封锁制裁、政治颠覆与施加压力、军事打击的政策。

1998年末美英未经联合国授权出动空军对伊拉克进行70小时空袭,并公开支持伊国内反对派推翻萨达姆政权,1999年3月以人道主义干预为名,绕过联合国,对主权国家南联盟实施78天空袭,并轰炸中国驻南使馆。

表现之二是无视国际关系基本原则,以世界领导自居,实行单边主义,在国际事务中一家说了算。克。林顿政府公布赫尔姆斯?伯顿法和达马托法,企图以国内立法约束别国行为,布什政府上台伊始就宣布将摒弃《京都议定书》,并表示要单方面放弃1972年美苏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美国为了确保中东的战略利益,千方百计阻止法国、欧盟以及俄罗斯介入中东和平进程。

表现之三是对联合国采取能用则用,不能用就抛在一旁的做法,无视这一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国际组织的作用。

美国在后世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拥有世界最强大的军事力量,现役兵力总数为136。58万人,在全球30多个国家设有203个军事基地和军事设施,21个作战旅部署在海外。崇尚武力是美国的主流文化和传统。

美国自独立后至后来的伊拉克战争,共发动过70多次对外战争和侵略,共参与了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武装冲突近200次。除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外,美国基本上都是胜利者,而每次胜利都给他们带来了大小不同的回报,由此而形成了美国人的一种战争经济观:战争是国家最好的一种战略性投资。

美国自认自己本质上是一个良性霸权,不会象历史上那些邪恶霸权那样滥用自己的力量,且能为国际社会提供彼此受益的公共秩序。因而美国积极在全球有利益回报的地区充当和平维护者和世界警察,并认为维护和平的最好办法是动用军事力量。其样板如:轰炸南联盟、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等。

对于美国的霸权主义,在杜睿的前世很多人都给遇过批判,中国人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却不知中国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施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在中国的历史上,因为强盛,拥有很多属国,中。国。政。府的皇帝甚至拥有册封其他属国国君的权利,只是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太过于自大和盲目,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对于属国只需要抚慰就可以了,却根本没想过自身的利益,明朝所以灭亡,其实究其根本就是两次出兵朝鲜,不但没拿到一点儿利益,还将原本充盈的府库给折腾的空虚无比。

杜睿认为目前的大唐,就十分适合施行后世美国的霸权主义,目前大唐有这个实力,也有这个条件,为何不能称霸世界,为子孙后代打下一个铁桶江山。

太宗也在细细的品味着杜睿的话,突然抬头道:“似你说的这般,我大唐岂不是要被外族视为虎狼之国!国虽强,好战必亡!”

杜睿道:“圣上!还忘了一句话,忘战必危,臣的意思也不是将全部的国家都付诸于武力,臣建议的是霸权,采用霸权让我大唐在寰宇之内称雄,让所有国家都得听我大唐的,凡是隶属于我大唐的国家,无论是他们的内政,经济,还是军事都应当我大唐说了算,对这些示弱,可以充当打手的国家,部族采取政治高压政策,对于不服的国家,则付诸于武力,打怕他,征服他,让寰宇之内只剩下一个强国,那就是我大唐!让寰宇之内只剩下一个声音,就是我大唐的号令,顺我者生,逆我者亡!没有那么多的仁义道德,有的只是霸权,霸道,和铁血的手段!”

杜睿从后世来,也早就被后世中华不断的抗议,谴责给惹得翻了,好不容易来到了一个中华盛世的年代,要是再眼看着一国君主软下去,他怎能甘愿。

“寰宇之内,只剩下一个强国?”太宗闻言,也不禁怦然心动,问道,“你所言,可是书,这天下还有可与我大唐争雄之国!?”

第一篇 蛰居 第九十九章 不过一隅

杜睿闻言,便知道太宗脑中也和其他的古人一样,认为天圆地方,认为这大唐就位于世界的中心,认为大唐占据的国土就是这个世界的绝大部分。

杜睿想了想说:“圣上可还记得与臣初次见面之时,臣所言之事?”

太宗一愣,还没明白杜睿的意思,等到明白了之后,便道:“可是说这个世界是个圆球之事?!”

杜睿点头道:“正是!圣上可觉得离奇!?”

太宗闻言,道:“确实匪夷所思,这世界如何能是个圆球?”

杜睿道:“此事日后自然会有定论,臣无状,求圣上笔墨!”

太宗也不知道杜睿要做什么,边点头侧了侧身子,将书案让了出来,杜睿也不客气,上前,提起笔来,就在一张纸上,将大唐的江山寰宇图给画了出来,此前杜睿在书房内也曾画过,倒也不陌生,只是画完大唐的寰宇图之后,杜睿还不停笔,又将周围的一些地区都画了出来,薛延陀,高昌,小勃律,吐火罗,铁勒,一直画到了身毒,大食,乃至东西欧,非洲都画了出来,最后又在原本应该是澳洲和美洲的地方图上了墨迹。

太宗越看越心惊,若是西域,他还能知道一些,但是更远的他可是闻所未闻,看着杜睿更是越来越心惊,暗道:这少年难道真是文曲星下凡,辅佐大唐江山社稷的,还是真的有生而知之者!

但是见杜睿的这幅图上,大唐江山居然只占一隅,不禁诧异道:“难道朕的江山竟只有这一隅之地!”

杜睿回道:“确实如此!那些大臣们每日里只顾着向圣上鼓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然谁又能知道,我大唐在这世界之中,偏偏只占了这一隅之地,余者还不属于圣上,不属于大唐!”

方才他画这份简易的世界地图时,已经很厚道了,为了不给太宗太大的冲击,他故意将大唐的疆域画在了最中央的位置,看着太宗一阵思索模样。

杜睿知道太宗心中所想,便道:“臣去年曾遇到过一个大食的商人,他足迹遍布天下,这里~~~~~”

杜睿一指欧洲的部分道:“这里被他称作欧罗巴,目前在这里就有一个强大的东罗马帝国,国土疆域虽然比不得我大唐,却也所差无极,还有再往西,这里也是小国林立,不过却不足道哉,如今我大唐虽然强盛,然并非举世无敌,无论是大食,还是这个东罗马都堪称我大唐的敌手。”

太宗诧异道:“你所说大食,朕倒是知道,可是这东罗马未必不是那个大食商人杜撰的,又有何凭据。”

杜睿回道:“其实这罗马存世依然上千年了,不过那时是西罗马,早在汉元帝建昭年间,汉帝为了打击与汉为敌的北匈奴郅支单于,派遣4万大军西征。当大军抵达郅支城时,就曾发现,在郅支单于的部队中有一支奇特的军队。直到战斗结束,汉朝将士才知道,这些士兵居然来自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国度。当时可能是经历了一场大战,这些罗马的将士也不知怎的便逃到了西域,当时西域散布着像康居、大月氏这样的小国。于是,善于作战的罗马士兵们便分别以雇佣军的身份被这些小国接纳。后来这些罗马的将士更是阴差阳错的被卷入了汉朝与匈奴的战争当中,据史书记载,当汉军包围郅支城后,发现了对方军队中这些奇特的士兵。郅支城不但“土城外有重木城”拱卫,而且还有“步兵百余人夹门鱼鳞阵”。而身为游牧民族的匈奴人是根本不可能掌握这些战术的。更令人惊奇的是,当战斗时,这些士兵手持一人高的巨型大盾牌,他们组成正方形队列,用盾牌把队伍包裹得密不透风,然后喊着口号、迈着统一步伐往前走。当敌人相距较远时,他们先把手中的长矛扔出来,稍近以后,则拔出短刀肉搏。不过由于实力上的差距,这种奇特的战术并没有改变战斗的结局。由于汉朝的重骑兵速度很快,转瞬间就把罗马士兵的方阵团团包围,然后从四面进攻,轻易地就攻破了罗马士兵的方阵。最终,汉朝大军一举攻破郅支城。而那些罗马士兵,则只剩下100多人,成了汉军的俘虏。后来汉军将这些罗马士兵带回中原,为了安置这批特殊的俘虏,汉元帝特地下诏在河西地区设立骊靬县。据《后汉书》记载:“汉初设骊靬县,取国名为县”,从此这些罗马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直到前朝隋文帝下诏将骊靬县并入番禾县,便没有记载了。”

太宗听完杜睿的讲解,一边为杜睿的博闻强记感叹,一边又开始对那个遥远的罗马有了些念头,道:“似你这般说,我大唐还远远称不上纵横寰宇!”

杜睿点头道:“至少目前来说,还远远没有做到!所以臣才主张,圣上当奉行霸权主义,锐意进取,将这些强敌一一除去!”

太宗思虑了片刻道:“可是你说的这些国家,距离大唐甚远,便是乘骑快马,也要一年半载才能到达,古来便有远交近攻之策,如今攻伐彼国,似乎得不偿失!”

“非也!”杜睿反驳道,“如今不行,难道以后还不行,上古年间,可有马车,圣上焉知后世便没有远超马车之物代步,到那时,若是我朝国力衰微,岂不是人为刀斧,我为鱼肉吗?与其给后世子孙留下隐患,不如在今朝就将其尽数除去。”

太宗闻言,豪情倍升道:“当是如此,古来便没有万世永昌的帝国,但若是这天下皆是我华夏子民,百年之后,朕的子孙不孝,便是丢了江山社稷,也都是在自家人的手里,总要好过沦落于异种。”

杜睿闻言不禁心中感佩太宗的胸怀,和太宗相比,日后那个喊出了“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的老妖婆实在是差的十万八千里。

太宗笑过之后,又指着那被杜睿涂抹了的地方,道:“这里又是什么所在,为何尽数涂抹了!”

杜睿道:“臣曾看过一部古本,记录的是魏晋之时,孙吴的故事,那本古书上说,孙吴曾遣人远渡,经夷州,再过南洋,一直向南航行,曾见过一处大岛,上面皆是生番,上以树叶遮体,风俗异常野蛮,不过那大道之上却是矿产丰富,而且土地丰腴,面积更是远胜江南,从这里再向东去,又能发现一处更为广袤的土地,和我大唐比较更是要大上数倍,同样是无主之地!臣便想着,若是那天,我朝的航运技术发达了,便可派人去寻找一番,或许能有不小的收获!”

唐时并不像明清那样闭关锁国,不过技术不发达,海外贸易很少,最多也就是到达三韩和倭国,南亚的一些地方。至于杜睿所说东吴年间的故事,当然是虚构的,他总不能说我就知道,爱信不信!

太宗闻言更是怦然心动,道:“你是说那里全是无主之地!”

杜睿也不能说得太明白了,只能含糊其辞道:“书上是这般记载的,不过具体是哪本书,臣也记不清了,只记得大致的航路,不过五胡乱华以来,造船之术和航运之法落后了不少,现在想要到达那里,却是不大容易!”

太宗闻言,点点头,道:“却也是这个道理,你回去之后,再好好想想,我大唐能工巧匠何其多,总能造出适合远洋的大船来,便是不能寻得那几处大岛,要是能开辟出几处航路,也能增加些贸易,使百姓富足!”

太宗的雄心壮志,让杜睿也是深有感触,道:“圣上既有此雄心,臣愿肝脑涂地,已尽绵薄之力。”

太宗笑道:“你这小子,如今总算是说出这番话了,朕本想着授予你官职,不过我听安康说,你似乎在写一本书,是也不是!?”

也不等杜睿回答便道:“朕也不多问,等到你写成之时,拿来给朕再看吧!如今你年纪还小,贸然让你入朝为官,受那些人的攻讦,朕心烦,对你也是有害无益,这些年你便安心在家著书吧!等到你成年时,那部书想来也著成了,到时候,便是你为社稷江山尽心劳力之时了!”

杜睿闻言拜倒在地道:“圣上如此厚待,臣感激不尽,臣遵旨!”

太宗点头道:“还有一事,朕想让你给那个主意,要是再有当年渭桥之事,以及今日夷男和亲之请,朕当如何!?”

杜睿未加思索便道:“圣上以身作则便是!”

“如何以身作则!?”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杜睿这二十二个字说出来,便是太宗闻言也是一脸的肃穆,居然不顾万圣之躯,起身对着杜睿施了一礼。

“当今天下,气节者,唯有杜承明了!”

杜睿闻言,更是惶恐,忙躬身拜倒在地:“圣上谬赞了,臣惶恐!”

第一篇 蛰居 第一百章 蜀王之谋

杜睿忙着在承庆殿内,鼓动太宗在世界范围实施霸权主义,并且勾画着美好蓝图之时,蜀王府内,李恪也在忙着与身边的一半谋臣,围绕着杜睿商讨。

李恪原本因为参与构陷侯君集一事,被太宗处罚,降为了蜀郡王,但太宗毕竟对他青眼有加,又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受了委屈,就趁着个机会,恢复了他的亲王爵位。

“蜀王殿下,那杜睿欺人太甚,在圣上面前诋毁老臣,是可忍孰不可忍,还请殿下为老臣做主!”权万纪在承庆殿内,被杜睿一阵痛骂,特别是当着长孙无忌这个老冤家的面,此时心中自然是愤恨不已,恨不得能生食其肉。

李恪横了权万纪一眼,没好气的说:“你平日里总是自称能言善辩,比得上苏秦张仪,若是生在先周年间,也能配的六国相印,今日怎么了,在承庆殿上,当着我父皇的面,被一个少年说得哑口无言,你自己辩不过人家,我又能如何!”

权万纪见李恪不愿意为他出头,眼睛转了转,道:“总是不能就这么轻易放过他,那杜睿可是打定了心思要辅佐太子,如今又与安康公主结亲,安康公主自幼与太子相善,那杜睿于太子处肯定更是尽心竭力,今日一番对奏,更是得了圣上的赏识,如不早除,恐为后患!”

李恪闻言,心中也是恼恨,杜睿北伐归来之后,他也曾几次三番的延揽,拜访,做足了礼贤下士的姿态,可是杜睿对他的好意,却偏偏置若罔闻,不理不睬,大大折了他的面子,李恪可没有太宗那番心胸,更没有李承乾的宽厚,自然也就将杜睿当成了敌人看待。

不过杜睿多智的名号,李恪又不能不小心在意,便对一直沉默不言的岑文本问道:“以先生看,此事应当如何应对!?”

岑文本睁开双眼,细细的品着茶,这茶也是最近七宝斋里流传出来,和以往的茶饼不同,不需要蒸煮,只用沸水冲泡即可饮用,端的是凝神静气,提神醒脑的好物什。

“殿下想要应对什么?”岑文本老神在在的问道,让屋内的众人不禁一愣。

李恪诧异道:“老师难道看不出,那杜睿要是一心辅佐东边那位,对本王的威胁会有多大!”

岑文本道:“殿下难道又想出手了?”

李恪楞道:“先生何意!?”

岑文本道:“殿下!那杜睿虽然现在来说,还只是一个小小少年,但是其心智,便是臣也有所不及!”

如果岑文本只是劝说李恪稍安勿躁的话,或许其他人还不会觉得怎么样,但是当一辈子都在玩弄心术的岑文本说出他不及杜睿的时候,屋内的人全都惊呆了。

岑文本就好像根本没看见一样,继续道:“殿下!今日杜睿所言,虽然言辞激烈了些,惹恼了权大人,但是对于他的主张,便是臣也是赞同的,如今大唐已有盛世的景象,根本就没有必要对任何人妥协。”

权万纪见岑文本居然帮着外人说话,不满道:“岑大人此言差矣,那夷男虽说目前还不及颉利,但却也是草原雄主之姿,若是他当真不顾一切,发兵前来的话,在下也担心武德九年之事重演啊!”

岑文本闻言,笑道:“权大人此言才是当真差矣,那夷男虽说统一了草原诸部,但是要说他能和颉利相提并论,却也是无稽之谈,那夷男品性古怪,生性桀骜,不过中人之姿,却幻想能成为颉利那样的枭雄,若是他对我大唐俯首帖耳的话,或许还能保住一生的富贵,若是他当真想歪了心思的话,区区夷男,一战可灭!”

李恪思虑了片刻,也觉得夷男实在不足为据,便道:“可是老师方才为何说杜睿不能对付呢!?”

岑文本道:“杜睿此人,臣也看不懂他,以他的才智,功劳,便是年纪幼小,也应当身居庙堂了,可是圣上对他却一直有所压制,但杜睿却一直好想无所谓一般,其对权势的淡漠之心,恐怕也只有大将军李靖能和他相比了,而且此人,圣上虽然有意在压制他,却对他十分欣赏,以至于不惜将安康公主下嫁,殿下!难道一个圣上青睐有加的人,那么好对付吗?当初殿下要对付侯君集,结果如何!所以臣还是劝殿下,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如今这时节,动的越早的人,最后输的也越惨。”

李恪虽然觉得岑文本说的有理,却也不禁愤恨道:“这可惜这般人物,不能为我所用!本王几次三番延揽,拜访,他却好像草木之人一眼,丝毫不为所动,要是那杜睿真的如先生所说的那般,本王何日才能一展抱负。”

李恪一直都觉得李承乾为人懦弱,不足以担当社稷江山的重任,而太宗都说最像他的自己,自然就是大唐储君最合格的人选,所以从武德九年开始,他小小年纪便一直惦念着东宫的储君位子。

岑文本见李恪还是一副心焦的模样,不禁长叹了一口气道:“殿下!还记得臣曾经说过什么吗?不要让东边犯错,要等着东边犯错,那杜睿纵然有神鬼之能,却也不过是个外臣,他总不能一天到晚的看着太子,等到太子自己犯错了的时候,不用殿下做什么,圣上就在那里,他不会视而不见的!只要圣上对太子有了不满的话,杜睿!还有何足道哉?”

李恪闻言,虽然深以为然,却还是不甘心:“只是那杜睿虽然累次冒犯本王,不过确实人才难得,老师可有个什么法子,将他延揽过来,他日本王若成大事,比不吝封侯,老师你看如此筹码,可能说动杜睿!”

李恪这般说,让屋内其余的同党不禁一阵嫉妒,他们在李恪身边这么多年,李恪虽然对他们也称得上礼遇,但是却不曾承诺过什么,如今一个小小少年,李恪居然都不惜承诺封侯来延揽,实在是让他们想不嫉妒都难。

岑文本摇了摇头,说:“殿下!方才臣已经说了,杜睿的权势之心甚淡,他之所以对太子死心塌地,是因为太子示之以诚,两人虽然名托君臣,实则挚友,殿下若是想要说动杜睿,首先便是要,处理好和他的关系,用诚意来打动他,或许还能办到。”

岑文本的一番话,让李恪不禁陷入了沉思当中,示之以诚,这个还真不是这位心高气傲的蜀王殿下擅长的。

第一篇 蛰居 第一百零一章 海

杜睿在承庆殿里,一番霸权主义的大道理,已经给太宗打开了那扇窗户,让太宗了解到了这个世界之大,但是回到家里之后,他自己却犯了难。

刚才说的时候虽然轻松,但是真的让杜睿将探索未知大陆的海图画出来的话,这可就是个大问题了,现如今的造船技术就算是和中世纪相比,也大大的不如,再加上人们对大海的气象,水文等方面全都不甚了解,要是一旦冒冒然的深入大海,那可是九死一生的买卖。

杜睿毕竟没有那么狠的心,用人命去试验,虽然杜睿本身对大海也充满了好奇,不要说是更为广袤的澳洲和美洲大陆,大唐若是能将南洋开发出来的话,无论对国力,还是民生,好处都是大大的。

想着便让宝钗取来研磨,提起笔来,按照前世的记忆,以及看过的郑和下西洋的一些资料,将南洋的海域图,勾画了出来,并且在上面刷刷点点,不断的标注的,他虽然博闻强记,但是对此时的一些国名,也不甚了解,只能按照后世的名称,大体写了出来,最后干脆也把大唐的疆域按照现在的划分给标了出来。

宝钗在杜睿的身边看着,见这图越画越大,看到杜睿标出了大唐的地名,才知道这是一副地图,不禁悄声说:“少爷,难道你真是天上星宿下凡?”

因为她陪同杜睿身边,帮着杜睿整理过《资治通鉴》的文稿,只知道杜睿的学问极好,却不曾想过,杜睿居然连地理都精通,这幅图虽然画得简单,可在大唐,估计也没有几个人能画得出来,不是天上星宿下凡,他怎能懂得这么多?又怎能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