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极品闲人(刺刀)-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靠正常的手段是行不通了。于是,她就变得更“出色”了,武则天的性格是遇强则怒,迎难而上。她开始大肆收揽人心,凡是王皇后不喜欢、不重用的人她都倾力接纳,而且还把自己得到的赏赐全都分给他们,也正是由于这些人,使得皇后的一举一动她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其实武则天对皇后的位置一点儿都没有放松,她一直在寻找机会。公元654年的春天,她生下了一个女儿,这女孩儿看上去极其灵秀可爱,深得李治的喜爱。王皇后见高宗很长时间都没有来自己的宫中,就猜想他肯定夜夜泡在武昭仪宫中了,于是想去打听点儿口风。这天下午她便来到武则天的宫里说是来看看武则天母女。武则天装作一副亲热的样子与她闲聊,过了一会儿还让宫女把女儿抱了过来。

王皇后也不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自己又久无子女,所以她一见这孩子长得伶俐可爱,心里就十分喜欢,忙逗引着小孩子玩,直到玩得累了她才起身离去。

武则天在王皇后走后就来到女儿床前,扼死自己的亲生女来陷害王皇后。果然高宗在盛怒之下就把王皇后废了。九月,高宗又查出王皇后在宫中搞巫术活动,于是王皇后和萧淑妃终于在十月双双都被废为庶人,而武则天则顺利地被推为皇后。后来,开国功臣李世绩给高宗出了个主意,说皇后的废立是皇上的家务事,没有必要和大臣们商量。同时,李义府和许敬宗等人也在朝廷大臣们中间大造舆论支持武则天。所以在公元654年,即高宗永徽五年的十月十三日,高宗正式下诏废掉王皇后,并且在六天后,正式立武则天为皇后。

同年十一月一日,也就是王皇后被废后的半个多月,举行了册后大典,李世绩在太极殿主持册后典礼。打扮得如仙女一般的武则天身着皇后礼服在肃仪门的城楼上接受文武百官及外国使节的朝拜,出身低微的武则天终于实现了她登基的第一步,成为令天下俯首、威仪逼人的大唐皇后,时年二十八岁,距她再次进宫只有一年零九个月。皇后受朝拜这是史无前例的,所以天下闻者无不为之震惊。第二年,太子李忠被贬为梁王,武则天的儿子李弘被立为太子。

自此之后,武则天更加快了她独揽皇权的政治步伐,以致最后终于登上皇帝的宝座。

其实无论是汉朝的吕后还是历史上大唐的武则天,身为女人的她们在其柔媚的外表下,掩盖着的却是一颗刚烈、凶残的内心。这些女人们将刚烈与妩媚、雄才大略与阴险狠毒的手段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武则天正是利用人们“虎毒不食子”的思维定势,自己扼死亲女,然后顺理成章地把罪名栽在皇后身上,轻而易举地夺到了皇后宝座。

很多人说,武则天嫁给李治,是为了权力,可是试想,在男尊女卑的当时,难道武则天二十岁的时候,就能一门心思想着做女皇帝吗?

武则天是个狠心的人,对儿子,对后来的情人,都是说杀就杀。可是高宗后期,尽管她已经大权在握,高宗和她也出了嫌隙,一度想废后,但她始终没有对高宗下手。史料记载,李治对武则天疼爱有加,而武则天对李治也很好。李治晚年,有一次李治因病眼睛失明。遍请名医终于将其治好。武则天于是亲自背着几十斤重的绸缎给医生,如果不是对李治有真感情,武则天岂能作出这等失仪之事。

武则天一生,除了家人,李治应该是最爱她的人,武则天心中有数,所以当她行将就木时,她选择了与李治合葬,在孤独数年尔虞我诈的执政生涯后,疲惫的身躯最终只想回到李治的身边。

如果武则天没有对李治付出真爱的话,李治何以对武则天宠爱有加,可以说武则天就是李治的知心情侣,得力助手和亲密战友。

和历史上最终坐上了女皇宝座的胞姐比较起来,武京娘虽然一样有野心,可是终究要柔弱几分,也没有那么多的心机。

李承乾对她的好,武京娘可以深切的感受到,单单是李承乾继位七年,后宫之中,居然只有她这么一位皇后,虽然称不上是绝后,但绝对是空前的。

若是以身份,武京娘绝对坐不上皇后的位子,因为即便是那些世家大族,也要讲究门当户对,更何况是皇室了。

武京娘并没有什么显赫的出身,她的武士彟不过是一位木材商人,处在当今这个社会背景之中,人们对于商人是有很多歧视的,因为他们认为商人都是投机取巧,没什么真本事。

按门阀观念,所谓的名门望族都是指在一百多年间一直控制着西魏、北周和隋、唐政权的关陇集团家族的人,以武京娘父亲的经历和官位,虽然是跻身于士族之列了,但论其血统出身他却是寒微之族。

特别是太宗贞观十二年,朝廷在修订《氏族志》的时候,竟然不把武姓列入其中,于是社会上也开始攻击武家是下等族姓,甚至连突厥人都称:“武,小姓。”

此后武家就被排斥在贵族之外了,所以武氏家族要想取得很高的权力和职位的希望是相当渺茫的。

武京娘就在这样一个既有着上流社会的荣华富贵,同时又有着寒门微族历史出身的家庭里成长着。但正是这种上流社会的生活刺激了她的权势欲,而寒门微族的出身又使她无法实现攫取权势的**。所以武京娘自小就在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下长大,而她也渐渐地养成了仇视名门士族,甚至说是对他们不屑一顾,但却又不惜用一切手段来攫取权力的性格。

可是随着李承乾继位,问题就出现了,一个商人的女儿如何能够母仪天下,所以当李承乾继位之后,即便身边只有她这么一个女人,朝中在立后的问题上,依然出现了不同的声音,甚至连她的姐夫杜睿都保持了沉默。

尚书令褚遂良更是执意要让李承乾择天下良善人家的女子为后,可是在这个时候,李承乾在根基不稳的情况下,为了她,顶住了满朝的压力,立她为后,这份呵护之情,武京娘又非草木无情,如何感受不到。

武京娘对权利有着无止境的渴望,这是源于她自幼的生活环境,让她时时刻刻都满心的危机感,可是在对权利渴望的同时,武京娘更为渴望的是一份温暖的真感情。

这份真感情,李承乾对她毫无保留的付出了,武京娘岂能无动于衷。

#¥#¥#¥#¥#¥#¥#¥#¥#¥#¥#

李承乾的身子自打年初的时候便不大好,前几日又是大病一场,上朝的时候甚至都昏了过去,太医诊断才发现,李承乾患上的居然是痛头风。

武京娘自打李承乾病倒,便日日夜夜受到病榻旁,寸步不离的照顾着生病的丈夫,满天神佛都被她一一求了一遍,她现在甚至都不愿去想什么权利,她只盼着李承乾能尽快的好起来。

突然之间,床榻上的李承乾动了一下,武京娘见状,心中顿时一喜,从昨天上朝晕倒,到现在已经差不多两天的时间了。

“圣上!”武京娘轻轻的唤了一声。

李承乾缓缓的睁开双眼,目光之中已经满是浑浊,脸上也是憔悴不堪,根本就不像是一个三十多岁,正处在人生黄金时期的中年人,反倒给人一种迟暮的感觉。

“京娘!朕~~~~~~朕睡了多长时间了!”

武京娘看着李承乾又恢复了些许精神,心中也是大为安慰,忙道,“圣上已经睡了将近两日的时间,圣上还请保重龙体,勿使臣妾忧心!”

李承乾闻言,宽慰的笑了一下,道:“你也辛苦了!”

武京娘忙吩咐道:“快!快去给圣上拿人参汤来!”

侯义应了一声,连忙去了。

李承乾看着武京娘憔悴的模样,也是大为心疼,又想到自己的身子,心中更是黯然,他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原本就不是多强健的人,继位之后,又忧心国事,终日里夙兴夜寐,身子已经垮了。

李承乾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也不过就是听天由命了,只是他如何放心得下大唐的江山社稷,太子李弘年幼,性情又过于仁弱,不知道能不能挑起大唐这副重担,朝中的大臣虽然也称得上人才济济,但是却没有一个能让李承乾交托心事的。

如果还有一个是能让李承乾托付后事的,那就是杜睿了,只可惜杜睿对他积怨已深,当初他猜忌杜睿,致使杜睿数年的时间都不愿见他,如今他有如何拉的下脸来,去求杜睿照顾他的太子。

用过了人参汤,李承乾的精神也好了很多,脸上隐隐能看到血色了,看着一脸担忧的武京娘,李承乾心中也是一声长叹。

武京娘的野心,李承乾早就察觉到了,如果处在这个位置的是太宗皇帝的话,只怕早就冷落了武京娘,甚至会废了她的皇后之位,但是李承乾如何忍心,两人相濡以沫十余年,夫妻之情甚厚,让他处置武京娘,他是如何都不肯的。

于是也只能纵容她,让她的**越来越大,李承乾知道如果自己一旦有所不测的话,武京娘的**,野心就会将她推入一个极其危险的境地。

汉朝吕后之事摆在眼前,朝中那些大臣,那些勋贵,那些皇室子弟,如何肯让历史重演,还有杜睿。

当初为了大唐的稳定,杜睿甚至都狠下心肠,将晋王李治连同自己的亲妹一起发配到了倭州,数年都不能见上一面。

如果武京娘胆敢乱政的话,第一个站出来对付武京娘的肯定就是杜睿了,以杜睿的本事,武京娘如何是杜睿的对手,到时候只怕下场会十分凄惨。

可以说除了江山社稷,李承乾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武京娘了。

“京娘!澳洲道可有消息传来!”

如今能阻止那些可怕事情发生的,就只有杜睿了,李承乾想要让自己的身后走的安静些,大唐的江山社稷不至于发生动荡,皇室不至于流血,那么就只有让杜睿回来了。

为此什么皇帝的脸面,什么对杜睿的愧疚,李承乾都必须放下。

武京娘一愣,道:“这倒是不曾,圣上!澳洲道离大唐本土相距甚远,往来便虚七八月的时间,圣上还请安心等待,宋国公一定会将澳洲道诸事安排妥当的!”

李承乾点点头,道:“京娘!朕昏迷这两日你也辛苦了!”

武京娘忙道:“只要圣上龙体康泰,臣妾宁肯折寿答谢上天,如何敢言辛苦二字!”

武京娘说着话,当真是发自肺腑的,她对李承乾的感情也完全不是作伪,毕竟十几年的感情,装是绝对装不出来的。

李承乾闻言,心中也是感动,抚着武京娘憔悴的脸颊道:“京娘!有朝一日,朕若是不在了,你也好好保重才是!万万不可再说这等话!”

武京娘闻言大惊,两行热泪瞬间就涌了出来,紧紧的攥着李承乾的手,道:“圣上万万不可说这等话,圣上君临宇内,有神明护佑,岂会有了差池,如今弘儿年幼,尚且不可担大任,况且当初圣上可是答应过臣妾,要与臣妾白头偕老,圣上如何能撇下臣妾!”

言罢便大哭起来,李承乾看着也是一阵心酸,他的身体自己最清楚不过,纵然眼下无事,可也不是个长寿的路数。

“京娘!你知道的,朕一向不信鬼神之说,生死有命,若是朕的寿元当真如此,也没什么可惜的,只是对弘儿和你放心不下!弘儿虽然仁善,但性子过于懦弱,不是设计之主,朕原本打算这次等到宋国公归来之后,便送他去杜陵,跟在宋国公跟前学习一段时间的,等他再长大些,或许能挑起这副重担,但是现在看来,朕的身子是等不及了!还有你,京娘!你太过刚强,朕唯恐你会~~~~~~~~~~唉!”

李承乾原本还想着提点武京娘一番的,可是话到嘴边,却怎么都说不出口了,武京娘如此关切自己的身体,他又如何忍心,说那些让武京娘伤心的话。

“朕现在只盼着宋国公能尽快归来,满朝之中,能托付重任的也就只有他了!”

武京娘闻言一惊,看着李承乾,突然她感觉到了恐惧,李承乾现在说得这些话,分明就是在交托后事,最可怕的是,他居然要向杜睿托孤,一旦杜睿掌握了实权,那么她这些年做下的事情,杜睿会怎么对付她?

不说别的,单单是下毒害死了褚遂良这一件事,就足够让她死上十次了,当然她是大唐的皇后,就算李承乾有了三长两短,李弘在杜睿的扶保下登上皇位,她也是太后之尊,杜睿不可能于她身上加刑,可是她的梦想,她的野心呢!?

李承乾没注意到武京娘脸色的变化,接着道:“京娘!若是朕等不到宋国公回来的话,便由你代为传达朕的圣旨,以宋国公杜睿为辅政大臣,辅佐弘儿,保我大唐江山社稷,朕知你与宋国公不和,可是看在朕的面上,望你以大唐的江山社稷为重,支持宋国公,还要叮嘱弘儿,对宋国公不可猜忌,万万不能重蹈朕的覆辙!”

武京娘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从承庆殿出来的,恐惧已经占满了她的心,李承乾不在了,一想到这个可怕的事情,她就不寒而栗。

昏昏沉沉的到了立政殿,左思右想之下,也是全无主张,连忙派人去请了天草四郎,现在能帮她出主意的,也就只有化名田迎的天草四郎了。

传旨太监到府上的时候,天草四郎正在和近藤勇,山田魁两个议事,李承乾病倒,朝局动荡,这可是他扩展势力的好机会,现在唯一让他发愁的是,虽然在朝堂之上,掌握了大部分的话语权,可是军界,他却怎么都插不进手去。

大唐军界在杜睿的军事改革之后,已经基本上从政治上被剥离了,自成体系,而且如今杜睿虽然隐退,但是在大唐军界之中,杜睿的影响力却一点儿都没有被削弱,无论是拱卫长安的禁军,还是镇守一方的戍卫部队,杜睿的痕迹根本难以被抹去。

如今拱卫长安的八支禁军当中,飞虎军统领乃是杜睿的妹婿秦束,左屯卫军统领张翼,右屯卫军统领蔡贞是杜睿的学生,左羽卫军统领段轨,右羽卫军统领张旭都曾在杜睿的帐下为将,被杜睿一手提拔起来,太子千牛卫统领恒连更是和杜睿相交多年,禁卫军统领李业诩乃是杜睿恩师李靖的长孙,御林军统领尉迟宝庆也与杜睿过从甚密。

再说镇守一方的将领当中,辽东都护府都督薛仁贵,波斯都护府都督苏麟是杜睿的妹婿,安西都护府都督,倭州刺史刘仁轨,天竺都护府都督王玄策,三韩都护府都督屈突诠,漠北都护府都督屈突寿是杜睿一手提拔,吐蕃都护府都督杜鲲鹏乃是杜睿的密友,还有那些各地的守将,其中杜睿的门生弟子更是多不胜数。

在将大唐的军界分析了一番之后,天草四郎猛然间发现,杜睿几乎已经将他的势力渗透到了大唐军界的各个角落,如果杜睿要造反的话,只需要登高一呼,大唐的江山社稷就会顷刻间崩塌。

天草四郎的心一下子就凉了半截,原本只是想着杜睿隐居多年,在大唐的影响力必然所剩无几,被极大的削弱了,现在随着李承乾染病,朝局不稳,他准备布局的时候,才发现,事情远远不像他想的那么简单。

如今想要窃取大唐政权的话,他所能依靠的就只剩下了武京娘,利用武京娘去消除杜睿在大唐军界的影响力。

就目前来说,天草四郎首先要做的就是为武京娘造势,让武京娘临朝承制可以名正言顺,历史上的武则天称帝之前,也是一样的大为造势,在武则天称帝条件日趋成熟时,武承嗣便派人刻“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字样,使武则天举行盛大的“拜洛受图”仪式。接着,部分官僚串通和尚上献《大云经》四卷等,暗示武则天称帝。

最终到了公元69o年,武媚娘认为亲临帝位的条件成熟,先借佛僧法明之口,广造舆论:“武后为弥勒佛转生,当代唐为天子。”

现在就将武京娘拱上皇帝的宝座,显然还早了些,毕竟当年太宗朝的老臣虽然所剩不多,可杜睿势大,定然不会纵容他们颠覆李唐政权。

不过要是接着李弘年幼,使武京娘垂帘听政,却并非不可,天草四郎记得在中国的历史上,可是没少出现这样的情形,主少国疑,太后垂帘听政,处理国家大事。

只要让这个局面成为既定事实的话,那么剩下的事情可就好办了。

正琢磨着接下来的布置,正好武京娘派来的内监到了,天草四郎顿时大惊失色,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李承乾有所不测。

如果李承乾这个时候突然驾崩的话,他的布置还没有完全,如何成事,再加上如果杜睿能够平安归来的话,接着澳洲平叛之功,入居中枢,到时候可就没他们什么事情了。

越想越是担心,天草四郎急命从人带内监进来:“宫中可是发生大事!?”

天草四郎急匆匆的问道。

来人忙道:“宫中一切安好,圣上业已清醒过来,只是皇后娘娘自回了立政殿便忧心忡忡,命杂家前来,召大人入宫,有事商议!”

天草四郎闻言,心顿时一松,紧接着又是一紧,李承乾无事,这就给了他们准备的时间,可是武京娘忧心忡忡,显然是李承乾对她说了什么。

天草四郎几乎本能的将此事和杜睿牵连在了一起,武京娘身为当朝皇后,能让她忧心的想来,也就只有杜睿一个人了。

“田大人!皇后娘娘还在宫中等候,还请速速起身入宫!”

天草四郎反应过来,忙道:“好!本官这就起身!”

天草四郎换了官服,越想越觉得要有大事发生,他现在能期盼的也就是新间锦办事得力,能够在澳洲将杜睿除去,不然的话,事情可就危险了。

第七篇 永徽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二章

立政殿内,武京娘正忧心忡忡的等着天草四郎,李承乾方才在病榻之上对她说的每一句话,全都盘恒在她的脑中,挥之不去,每一个字都能引起她心底里深深的恐惧。

召杜睿回长安,授以辅政大臣的职权!

如果当真如此的话,武京娘都可以预见到,自己的结局绝对不可能太好,单单是她下令毒杀褚遂良这一节,虽然杜睿不可能将她这个大唐国母怎样,可到时候只怕自己也就只能深居大明宫,做一个养尊处优的皇太后了。

可是武京娘如今都还不到三十岁,对权利的**又格外强烈,让她过那种清闲的生活,她如何能忍受。

不能让杜睿回来!不能让杜睿回来!

此刻武京娘的头脑之中,就只剩下了这么一个念头,而且越来越强烈,让她几乎都变得疯狂起来。

“皇后娘娘!田大人到了,正在殿外候旨。”

武京娘闻言,忙道:“快快有请!”

接着又对身旁的宫娥太监说道:“你们都下去吧!没有本宫的命令,谁也不能靠近大殿!”

一众宫娥太监闻言,连忙躬身退下。

身为当朝皇后,像这样私下里接见外臣,原本是不合礼制的,但是武京娘此刻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再说她现在在朝堂之上的影响力也不算小,内内外外到处都是她的人,纵然是被人知道了,也不能将她如何。

天草四郎绕过屏风,走进了立政殿,对着武京娘躬身一礼:“臣田迎,参见皇后娘娘千岁,恭请娘娘圣安!”

武京娘一挥手道:“无须多礼!田卿家,今日本宫召你进宫,乃是有件天大的事,要与你商议!”

天草四郎闻言,心中顿时一动,看武京娘的脸色,他就知道发生的事情,肯定小不了,现在他的各项准备都还没有完备,要是当真出了意外的话,可就麻烦了。

武京娘接着道:“你也知道圣上的龙体不愈,朝中怕是要有大事发生了!”

武京娘说着,心中又是一阵伤感,她所说的大事发生无非就是李承乾突然驾崩,他们夫妻情深,武京娘如何都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现实。

天草四郎自然知道李承乾的身体不行了,可是却没想到居然这么快,历史上的李承乾虽然也是早卒,甚至还走在了太宗皇帝的前面,可那是因为李承乾被贬黔中,心情抑郁,再加上水土不服,才英年早逝,如今李承乾身为一国之君,享受到的都是最好的物质生活,可是如何居然也这么短命。

天草四郎是个极端仇华的人,虽然这个年代,大唐和倭国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却依然没能改变他的想法,大唐让他惧怕,却更让他厌恶。

李承乾的死活,天草四郎自然不放在心上,如果可以的话,他甚至希望全天下所有的汉人全都死个干干净净。

可是现在不行,李承乾绝对不能现在就死,武京娘在朝中的势力不小,但是还远没有到武则天在高宗朝后期的时候,那么权势滔天,可以说武京娘的话,出了朝堂,基本上就没什么效力了,尤其是军方。

就算是想要对军方动手,现在也不可能,李世绩把持着大唐的总参谋部和兵部,和杜睿又是一个鼻孔出气,不要说是天草四郎,就算是武京娘都插不进手去。

李承乾虽然对贞观朝的老臣颇多防备,可是对李世绩还是十分倚重的,要动李世绩的位子,李承乾肯定不会应允。

武京娘见天草四郎不说话,急道:“田卿家!如今的局势,如果本宫什么都不做,就只能我为鱼肉,人为刀殂了,难道田卿家此时要置身事外不成!”

天草四郎闻言,忙道:“娘娘严重了,臣对娘娘的忠心天日可鉴,只是事发突然,臣此刻也是举止失措了!请娘娘恕臣不恭之罪,不知圣上如今~~~~~~~”

武京娘叹息一声,面带哀荣道:“圣上病重,只怕~~~~~~~只怕难以久持了!”

天草四郎闻言大惊失色,他原本只是以为李承乾病重,但至少还能坚持个一年半载,可是怎的就突然这么重了,听武京娘的语气,李承乾似乎驾崩就在眼前了。

“田卿家!本宫以心腹事相托,不知卿家有何计可以度此危局!?”

天草四郎的心中盘算起来,道:“娘娘!如今行事太过仓促,臣以为还是静待为上!”

“静待!?”武京娘显然对天草四郎的言语大为不满,道,“你可知道圣上今日清醒过来之后,对本宫说了什么?”

天草四郎看着武京娘,他已经隐隐猜到了一些。

武京娘接着道:“圣上要将大事托付给杜睿,让他为辅政大臣,辅佐弘儿登基,你以为一旦杜睿掌控大权,本宫有厄,你难道就能独善其身不成!”

天草四郎闻言,心中更是惊恐,他实在是没想到,李承乾居然会作出这样的决定,托孤给杜睿,那样的话,天下间还有谁能制得住杜睿。

“皇后娘娘,绝不能让杜睿入居中枢,得了这托孤之重!”天草四郎大惊之下,什么都顾不得了,大声言道。

武京娘闻言,冷笑一声道:“你说不许,可是此时是本宫能阻止得了吗?”

天草四郎原本就对杜睿十分忌惮,同样身为穿越者,天草四郎深知,如果让杜睿掌控了大唐的政权,那么倭国将永远没有翻身机会了。

天草四郎也是来自那个年代,他知道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对日本的仇恨,如果可以的话,中国人都恨不得日本四岛沉默,将日本人斩尽杀绝。

如果杜睿当真掌了权,倭国将从此永久的陷入黑暗之中,以现在大唐的国力,倭国想要翻身,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一想到自认为最高贵的大和子民将会永远的匍匐在他一向看不起的汉人脚下,天草四郎的目光都变得阴狠起来,道:“那就让杜睿永远回不来!”

武京娘闻言一惊,皱眉道:“你又想做什么?本宫已经说了,绝不能害了杜睿的性命,你若是敢擅自主张,本宫不会轻饶了你!”

天草四郎忙道:“娘娘!现在已经不是心软的时候,如果杜睿回来,掌控了大唐的政权,不但您的梦想将会破灭,大唐的江山社稷都要危险了,到时候大唐还能不能姓李,太子殿下还能不能坐在皇帝的宝座上都难说,说不定到时候江山都要姓杜了!”

武京娘闻言,心中也是一阵胆寒,迟疑道:“该不会吧!杜睿如果要造反的话,也不会等到今天!”

天草四郎急道:“皇后娘娘!当初王莽篡汉之前,难道天下人都知道他是个大大的奸臣吗?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给了杜睿可乘之机!”

武京娘还是下不了这个决心,道:“杜睿已经归隐多年,他在朝中的根基已经不深,或许他不会生了这个心思的!”

天草四郎闻言,心中简直都要急死了,道:“皇后娘娘,杜睿在朝堂之上的影响力是没剩下多少,可是军中呢!?”

天草四郎接着将杜睿在军中的势力详细说了一遍,武京娘听后也是大惊失色,她虽然聪明,有野心,可到底是个妇道人家,对军国大事又能懂得多少,更何况是大唐军界,如果按照天草四郎所言,整个大唐军界岂不是已经被杜睿经营的铁板一块,只要杜睿一早饭,她们母子就要乖乖授首,这还了得。

武京娘此刻,心中充满了担忧,杜睿在军中经营的势力,已经超出了她的想象,让她感觉到了深深的畏惧。

直到此刻,武京娘才彻底明白了李承乾当初为何要猜忌杜睿,不是李承乾疑心病重,而是杜睿的势力实在是太庞大了,庞大到让一个帝国的君主都没有把握可以控制得住。

武京娘犹豫了,她虽然不想害了杜睿的性命,可是当杜睿威胁到了她,威胁到了她孩子的时候,武京娘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天草四郎见武京娘动摇了,连忙接着又道:“皇后娘娘,宋国公杜睿现在已经势大难制,如果再不想办法的话,大事休矣,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还请皇后娘娘三思!”

武京娘此刻心中也是一团乱麻,以前只是觉得杜睿在朝野内外声望极大,轻易不可善动,现在经过了天草四郎的一番分析,她才知道,杜睿的势力大的已经危及到了皇室对整个帝国的统治。

天草四郎紧跟着又加了一把火,道:“皇后娘娘还不仅仅是军界,杜睿当年变法,使寒门弟子得了进身之阶,微臣虽然也曾受惠,然得利最大的确实杜睿的弟子,朝堂之上或许还看不出什么,但是大唐境内那些州城府县,多少官员都是杜睿的门生弟子,皇后娘娘,不能再迟疑了,纵然不为了您与太子殿下考虑,也当为大唐的江山社稷考虑一下,难道皇后娘娘要眼睁睁的看着高祖,太宗皇帝数十年苦心孤诣,缔造的大唐江山,被杜睿窃取了吗?”

武京娘闻言,顿时猛然惊醒,此前她犹豫不决,所缺的就是一个大义的名分,如今既然这个大义都有了,她自然也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

“如你所说,我大唐的江山社稷岂不是大半都姓了杜,看起来本宫确实不能再犹豫不决了!田卿家,此事你有何主意!?”

武京娘已经下定了决心要除去杜睿了,杜睿的威胁既然这么大,也容不得她再心软,她也在心里宽慰着自己,如果现在就杀了杜睿,杜睿好歹还能顶着一个大唐忠臣的名头,可要是一旦等到杜睿造反了,杜睿这么多年经营的好名声可就彻底毁了。

当真是应了那句话: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工钱未篡时,向使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天草四郎见武京娘下定了决心,顿时心中一阵狂喜,如果杜睿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