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极品闲人(刺刀)-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汝南公主见安康公主越说越不像话,也恼了,道:“涑儿!不要说了!这些话要是传到父皇的耳中,父女之情何在!?”

安康公主也是气急了,道:“父皇都不顾念我这个女儿,最好便将我一起发遣出去,最好去夷州,去三韩,也省得在父皇身边,惹他心烦!”

杜睿见自己要是在不说出实情,安康公主非要闹到宫里去不可,赶紧道:“我又不曾说圣上当真要发遣我。”

众女一愣,齐齐的看了过来,道:“那究竟如何?”

杜睿苦笑道:“圣上让我进李世绩李大人的总参谋部任职,还委了我一个太子少傅的职司!再想领军是不成了,怎的也要堵一堵那些老夫子的嘴!”

汝南公主闻言,顿时长出了一口气,道:“这便好!这便好!”

安康公主气恼的在杜睿胸口捶了一拳,道:“你这人,没得打什么趣,害得我还要被姐姐责骂!”

杜睿赶紧道:“好!好!好!都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为夫这里赔罪了!不过涑儿!若是当真圣上让我离开长安,你可愿与我同去!”

安康公主道:“那是自然,百姓都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去哪里,我自然也要跟去哪里!”

杜睿接着又看向了汝南公主等人。

汝南公主笑道:“欣儿已经在宗谱之中除了名,自然要跟着睿郎,生死相依!”

伊莎贝拉公主也跟着说:“离开了奥斯塔拉西亚之后,我已经没有家了,你去什么地方,那里就是我的家!”

宝钗等女也赶紧说道:“妾身原本就是夫君的人,当年若不是夫君收留的话,恐怕早就饿死路边,自然生死相随,不离不弃!”

杜睿闻言,也不禁一阵感怀,能有这么多红颜知己相随,便是当真太宗过河拆桥,又有何憾。太宗的皇恩,杜睿可以用自己的才学来偿还,但是这么多娇妻的情分,杜睿却不知道该怎么还了。

见杜睿不说话,聪慧的安康公主哪里还能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笑道:“你啊!只要将来当真卸下了这一身的重担之后,能多陪陪我们姐妹也就是了!”

杜睿忙应承道:“这是自然,这是自然!”

众人又说了一阵话,便在汝南公主的带领下,纷纷离开了,如今安康公主有孕在身,又是杜睿的正妻,杜睿出征数月方归,自然没有人和安康公主争宠。

只有对汉人的人情世故一知半解的伊莎贝拉公主还不想走,结果被宝钗,袭人两个架着也离开了。

房中只剩下了两人的时候,安康公主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思念之情,扑到了杜睿的怀中,将杜睿吓得一阵手足无措,两世为人,他方才做了个预备父亲,哪里懂得要注意什么,此时的安康公主在他眼中和件精美易碎的瓷器无异。

慌慌张张的将安康公主扶好,揽在了怀中,就在一个月之前,杜睿还在朝鲜半岛的冰天雪地之中和高句丽人,新罗人,百济人鏖战,转眼间,终于能享受到片刻的宁静了。

“瑞郎!这次回来,父皇总不会再差使你了吧!父皇便从不在乎我这个做女儿的,方才大婚不到数月,便让你远赴辽东,真不知道父皇怎么这么狠的心!”

杜睿闻言,笑道:“你就莫要抱怨了,我既然实国家之禄,便当为国分忧,岂能因为担心辛劳,危险,便畏缩不前的!不过这一次回来,圣上已经委了我新的差使,我便是想再纵横沙场,恐怕也不那么容易了!”

安康公主闻言,顿时急了,挣扎着坐了起来,一双杏眼瞪着杜睿道:“怎的?你还巴不得再去打仗是不是!?”

杜睿笑道:“大丈夫生于世间,自当纵横沙场,马革~~~~~~~~~~~”

话没说完,就被安康公主的满脸怒容给硬生生的瞪了回去,杜睿赶紧赔笑道:“好!好!不说了!不说那些不吉利的话。”

安康公主却不肯罢休,气道:“你便自己逞一时血气之勇,全然不顾家中之人,便当真是不为我们姐妹着想,你也该顾念着我腹中的孩儿才是。”

杜睿连忙道:“好!好!今后便再也不出去就是了,整天待在家中陪着你,明日我就去向圣上辞官,然后咱们一家回转杜陵,过那神仙一样的日子!”

安康公主闻言,不禁破涕为笑,道:“哪个让你辞官了,你若是当真整日里闷在家中,你自己不闷出病来,我看着也烦,我只盼你能多多看顾家里,莫要再让涑儿担心就是!”

杜睿闻言,赶紧表态道:“好!为夫答应夫人就是,涑儿!莫要生气了,担心腹中的孩儿!”

安康公主突然狡黠的一笑,道:“好!你既然担心孩儿,今日便抱我去房中!”

杜睿一笑,道:“好!为夫的领命!”

说着轻轻的将安康公主抱了起来,转身进了卧房。

#¥#¥#¥#¥#¥#¥#¥#¥#¥#¥#¥#¥#¥#¥#¥#¥#¥#¥#¥#¥#¥#¥#¥#¥#¥#¥#

杜睿这边和爱妻享受着难得的恩爱时光,另一边吴王府上却是彻夜未眠。

多年以来被李承乾压着,满腔的宏远不得施展,让李恪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英武果敢,才华横溢的翩翩美少年了,他变的偏激,易怒,府中的下人动辄打骂,人人见了他,先就是心中发颤。

“怎的?岑大人还是没有到!?”李恪皱着眉,满脸的阴霾。

下人身子不由得一颤,忙道:“殿下!岑大人府上的管家说岑大人今日身子不大爽利,不便动身前来,只是让小人带来了一封书信,面呈给殿下!”

李恪上前接过那封信,掏出来一看,顿时眉头皱的更紧了,岑文本的信上都是劝说李恪的话,劝他不要再争,不要再抢,更不要和杜睿为敌。

这么多年以来,岑文本这个聪明人已经看出来了,太子储位极其稳固,不单单是长孙皇后在支持他,就连太宗也是站在李承乾那一边的,更何况还有杜睿相帮,李恪要撼动李承乾的位子,根本不可能。

李恪看完信,突然一股怒火填满了胸膛,将书信撕得粉碎,扔到了一旁,怒道:“岑文本分明就是看本王势孤,要另投他人,老匹夫,本王不要他助,也能将那李承乾和杜睿搬倒!”

李恪气急,居然怒骂起来,若是岑文本在场的话,这位老大人恐怕非被气死不可,他一心为李恪谋划,居然落得个老匹夫的称呼。

在一旁的众人见状,也是一阵心寒,他们都是站在李恪这个阵营当中的,可是位小职卑,纵然是有心扶助,却也是无力回天。

不过倒也不是所有人都悲观,就比如杜睿的那两位兄长,杜构和杜荷二人,他们投到李恪的阵营之中,也有段时间了,可是却一直毫无建树,若不是莱国公府在山东士族之中影响力颇重的话,今日这样的密会,他二人根本连参加的资格都没有。

对于杜睿,这两兄弟一方面是嫉妒,一方面就是恨了,正是因为有了杜睿的存在,他们这两个先莱国公杜如晦的嫡派子孙反倒成了陪衬,这让他们如何不怒。

眼睁睁的看着杜睿居然一路爬上了国公的位子,他们两个却依然蹉跎在一个空头爵位,一个空头驸马的位子上,这让两人简直妒火中烧。

“殿下!何须岑大人前来。”杜构突然说道,“下官已经联络了许多州城府县的官员和大儒,准备一起上书给圣上,严惩杜睿七大罪恶!”

李恪闻言,也顾不生气了,问道:“哦!哪七大罪恶!”

杜构道:“其一,杜睿在辽东残杀契丹老幼妇孺数十万!其二,未得圣命,擅自与高句丽轻启战端!其三,屠杀高句丽平民,以至于累尸盈野!其四,劫掠平壤,中饱私囊!其五,擅自攻击属国新罗!其六,越权夺张尚书之权!其六,混淆视听,褒奖冉贼!其七,山东百姓,致使上百士子被殴致残!”

“好!”李恪此时满心只想着如何能搬到杜睿这个李承乾最大的助力,根本就不管杜构罗致出来的七大罪恶是否属实,“莱国公果然好才学,有了这七大罪恶,本王就不信父皇会为了一个杜睿,得罪天下人!”

杜构和杜荷两兄弟此时也是志得意满,相视而笑,仿佛胜利就在眼前一般。

旁的人则是面带不屑,这所谓的七大罪恶根本就经不起推敲,说杜睿在辽东屠杀契丹人,那可是太宗的圣命,要灭其族,亡其种。说杜睿擅自与高句丽开战,那可是太宗率先喊出来要为汉家儿郎,华夏子弟报仇。说杜睿在高句丽滥杀平民,这虽然能让杜睿受些牵累,可是却也无甚大用,最多被申斥一番也就是了。说杜睿劫掠平壤,长了眼睛的哪个没看见,杜睿进长安的时候,队伍中间押着的那些大车,财货都已经上缴到了户部,怎能说是中饱私囊?说杜睿擅自攻击新罗,更是无稽之谈,新罗与高句丽勾结,杜睿身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有临机决断之权,怎能说是擅专。说杜睿越权夺权,更是无稽之谈,杜睿身为主帅,要罢免副帅,这本身就是人家的权力。倒是最后两点,有些文章可做。

但是李恪早就已经不想当年那么冷静了,闻言只是欢喜,对着杜家兄弟大家褒奖,而后便道:“便照莱国公的主意,明日联合朝中的言官一体上奏,定要将那杜睿搞臭不可!”

对杜睿,李恪也是恨之入骨,既恨杜睿不能为他所用,更恨杜睿一门心思的帮着李承乾,与他为难,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一个机会,纵然不能致杜睿于死地,也要将杜睿赶出朝堂。

#¥#¥#¥#¥#¥#¥#¥#¥#¥#¥#¥#¥#¥#¥#¥#¥#¥#¥#¥#¥#¥#¥#¥#¥#¥#¥#

李恪在自家的王府密会,太宗这边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心中不禁又是一阵忧虑。

“恪儿!你可千万不能再犯错了,你若是再犯错的话,父皇也容不得你了!”

太宗心中阵阵感叹着,李泰死了,李佑被他下令处死了,他已经失去了两个儿子,不想再失去第三个了,而且这个儿子,当年还是自己非常喜欢的一个。

可以说,若不是李恪的身上流淌着前隋的血脉,当年太宗还真的很想将他立为太子,每一个做父亲的都喜欢像自己的儿子,太宗也不例外,相对于李承乾的宽仁厚德,儒弱的性格,李恪英武果敢很想年轻时候的太宗皇帝。

但是那两朝皇室的血脉带给了李恪最为尊贵的血统之外,更是无情的将他挡在了一步登天的道路之外,不单单是太宗,满朝文武,特别是那些和太宗一起打天下的老臣子们,谁也不会答应将天下再次交到又前隋血统的李恪手中。

“你当真就不能让朕省省心吗?可千万别逼着朕杀你!”

太宗自言自语的说着,眼神之中迸射出了两道寒光,身为帝王者,应当是无情的,可太宗就是因为感情太细腻了,才会让众多子嗣心生非念。

在对待子嗣方面,太宗做的远远没有能与他比肩的汉武帝刘彻好,当年汉武帝确立了太子之后,对其他子嗣都十分冷淡,为的就是不希望和其他的儿子太亲近了,让其生了妄念,人们都说汉武帝无情,逼死了自己的儿子,可是谁又能知道在无情的背后有多少无奈,为了帝国的平稳,汉武帝只能忍受着无法享受父子亲情的痛苦。

在这一点上,太宗明显就要差得多了,可以说贞观一朝的诸多皇子夺嫡,全都是因太宗而起。

第四篇 拓土 第五十章 战事再起

贞观十六年,随着杜睿率军击破契丹,踏平三韩,大唐的国威再一次得到了彰显,随后张士贵在漠北也同样大捷,室韦,奚族尽数被诛灭,太宗从杜睿直言将两族之人,尽数迁往岭南,大唐于漠北设立漠北都护府,总领政务,自此大唐疆域已远超前朝。周边那些小国更是战战兢兢,唯恐不知道什么时候,厄运就会降临到他们的身上,纷纷遣使至长安朝贺。

可也并不是所有人都畏惧大唐的国威,就有人非要在这个敏感的时候挑衅一下,证明自己依旧强大,比如西突厥。

西突厥,原本是突厥汗国西面汗国。突厥汗国在被隋朝文帝分裂成东西两部后,西突厥在西域称雄,以控制丝绸之路,最为强盛的时期领土面积东起金山,西到西海诸国,在西域威风八面,无人可敌。

早突厥兴起之时,土门可汗弟室点密奉命西征,役属西域铁勒各部、葛逻禄、拔悉密等诸部。室点密先是联合波斯消灭了白匈奴,以后又同拜占庭结盟,进攻波斯。

公元583年,东西突厥分裂,西突厥射匮可汗广开疆土,东起金山,西到西海诸国都在他的统治之下,汗庭建在龟兹北面的三弥山。弟统叶护可汗继位之后,更是把汗庭迁到石国的千泉,派吐屯驻西域各国,收敛征赋,这是西突厥最强盛的时期。

公元587年,前隋开皇七年,突厥阿波可汗大逻便被叶护可汗处罗侯生擒。西突厥立达头可汗后裔为泥利可汗继其位。泥利死后,其子达曼继位为泥撅处罗可汗,继续称雄西域。

公元600年,前隋开皇末年,达头可汗败亡以后,处罗可汗成为西突厥最高统治者。处罗治国无道,臣民多叛。605年,他发兵袭击铁勒诸部,搜括他们的财物,又猜疑薛延陀部生变,杀其酋长数百人。因此铁勒各部都起来反对处罗,多次打败他。

公元608年,前隋大业四年,隋炀帝派遣司朝谒者崔君肃至西突厥慰谕,处罗受诏,遣使贡汗血马。

公元609年,前隋大业五年,隋炀帝西巡,召处罗可汗会于大斗拔谷,处罗托故不至。炀帝大怒,用裴矩计,诱使西突厥西面的射匮可汗发兵袭击处罗可汗。处罗大败,逃至高昌境内。这年十二月,处罗至隋京朝觐。第二年正月,炀帝分处罗可汗内附部众为三部分:其弟阙度设率领老弱万余人,至会宁居住,特勤阿史那大奈领余众居楼烦,封处罗为曷萨那可汗,领五百骑常从皇帝巡幸。

处罗可汗归隋以后,西突厥立其叔射匮可汗为主。射匮可汗开拓疆域,以至于玉门关以西诸国纷纷附属于他,其势力一时无二。

公元614年,前隋大业十年,隋皇室嫁信义公主与处罗结为夫妇,并赐锦彩袍千件、彩色丝绸万匹。后随炀帝至江都,反贼宇文化及弑逆炀帝后,处罗从宇文化及至河北。

公元618年,大唐武德元年,处罗归长安,唐高祖降榻欢迎,与他同坐,封之为归义郡王。

射匮可汗亡后,其弟统叶护可汗继位,其人智勇双全,擅长指挥作战,率控弦之士数十万人,北并铁勒,西拒波斯,南接罽宾,称霸西域。迁王庭于石国北千泉。他授予西域诸国之王“颉利发”称号,给每国派吐屯一人进行监督,征收贡赋,海西之国多受其奴役。

公元619年秋七月,统叶护可汗向唐朝遣使入贡。第二年又贡条支巨卵,唐高祖与统叶护密切联系,准备联合进攻东。突厥,颉利可汗闻讯非常害怕,赶紧与统叶护和好。

公元625年夏,统叶护可汗遣使向唐皇室请婚。唐高祖听从裴矩“远交而近攻”的建议,派侄高平王李道立至西突厥表示允婚。

公元627年,贞观元年,统叶护派真珠统俟斤向太宗献万钉宝钿金带和马五千匹,以迎娶公主。但因东。突厥颉利可汗连年入寇唐朝边境,唐与西突厥往来的道路梗阻,颉利又威胁统叶护不让与唐和亲,这桩婚姻未能结成。

西突厥强盛以后,统叶护很自负,作威作福,欺凌百姓,引起部众怨恨,葛逻禄部大都叛离了他。

公元628年,大唐贞观二年,统叶护被自己的伯父杀死,他的伯父自立为莫贺咄侯屈利俟毗可汗。

莫贺咄原先仅为一小可汗,他自称大可汗后国人不服。弩失毕部共同推举泥孰莫贺设为可汗。泥孰不肯就位,迎立统叶护可汗子咥力特勤,是为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肆叶护和莫贺咄互相攻击,战斗不止。他们各向唐皇室求婚。太宗答道:“汝国扰乱,君臣未定,战争不息,何得言婚”,并命他们各守辖境,停止彼此征伐。由于西突厥内乱,原先役属的西域诸国和铁勒各部纷纷叛离。

由于肆叶护是前可汗之子,所以西突厥部众大都拥护他。西面的都陆可汗以及莫贺咄部的酋长多数归附肆叶护。

公元630年,大唐贞观四年,莫贺咄兵败,逃往金山,被泥孰杀死。诸部共推肆叶护为西突厥大可汗。肆叶护北征铁勒,被薛延陀打败。他为人多疑狠毒,杀功臣乙利小可汗,并诛灭其宗族,引起部下人人自危。他又阴谋杀害泥孰,泥孰逃往焉耆。

公元632年,大唐贞观六年秋,肆叶护遭设卑达干与弩失毕部攻击,逃往康居,不久病死,西突厥迎立泥孰,是为咄陆可汗。

泥孰在武德年间,曾至长安。当时太宗为了同各民族人士友好,曾与泥孰结为盟兄弟。泥孰被推举为西突厥可汗后,即派遣使臣至长安表示内附。

贞观七年,唐朝的代表鸿胪少卿刘善因抵达西突厥,册封泥孰为奚利邲咄陆可汗。贞观八年,泥孰病死。其弟同娥设继位,是为沙钵罗咥利失可汗。

贞观九年,咥利失可汗献马五百匹于唐,上表请婚。太宗厚加抚慰,但未同意他缔结婚姻的要求。其后咥利失丧失民心,西突厥曾发生内乱。

贞观十二年,欲谷设被立为乙毗咄陆可汗,与咥利失大战,未分胜负。于是,以伊列河为界,双方分地而治。

贞观十三年,咥利失之臣俟利发吐屯勾结欲谷设作乱,咥利失逃往拔汗那,在那里死亡。弩失毕部立其弟之子薄布恃勤为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

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建牙于睢合水北,称南庭。其辖境东以伊列河为界。龟兹、吐火罗、石国、史国、何国、穆国、康国等皆受其节度,他也屡次向唐遣使朝贡。

贞观十五年秋七月,太宗命左领军将军张大师往授玺书,册立他为可汗,并赐给鼓纛。

当时乙毗咄陆可汗欲谷设建牙镞曷山西,称北庭,其辖境西以伊列河为界。厥越失、拔悉弥、驳马、结骨、触木昆等部附属于他。乙毗咄陆可汗与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互相攻战。乙毗咄陆也遣使朝唐。太宗劝谕他们停兵休战,彼此和睦相处。乙毗咄陆可汗兵力渐强,西域诸国纷纷归附。不久,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被乙毗咄陆杀死。

乙毗咄陆可汗在兼并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部众之后,紧接着又西破吐火罗。自恃强大,居然扣留唐朝使者,并且进攻伊州,也就是被杜睿攻破的伊吾国。又派处月、处密二部进犯天山,威胁大唐的西部。

此时的乙毗咄陆可汗大概是觉得自己已经具备了和大唐叫板的实力与资格,完全不顾及如今大唐国力正盛的现实,便浩浩荡荡的杀奔而来,却不曾想过,万一不敌的下场,以及被大唐喊出来的那句:有敢名犯强唐者,虽远必诛!

此时节,大唐对外战争屡战屡胜,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的心气正盛,小小的西突厥,居然敢兴兵冒犯,这岂能饶恕。

一时间天下沸腾,地方的百姓纷纷向州城府县的官员上书,要求朝廷对西突厥开战。

长安的百姓更是堵在了皇宫门前,高喊着:报仇!报仇!

杜睿上朝,正好经过,看到这等场面,也不禁感叹:“民心可用!民心可用!天下万民若皆是如此,宇内何人能与大唐为敌!”

太宗接到边报,登时震怒不已,责令总参谋部和兵部拟定作战计划,迎击西突厥。

杜睿见此机会,当即向太宗请战,只是连着上了三道请战奏折,太宗只是不允。

“圣上!臣惯征沙场,但凡有兵来犯,臣从不曾落后,为何今次臣三次请战,圣上只是不允!”

这些时日,杜睿忙于政务,早就有些不耐烦了,如今见西突厥可汗欲谷设不知道哪根脑筋搭错了,居然来抚大唐的虎须,如何能放过,只是要请战。

太宗也知道杜睿的心思,只是如今朝野之中,针对杜睿的批驳声刚刚有些减缓,若是此时再起用杜睿为将,难免再生是非。

“承明!你一心为国,朕自知晓,然此时节,你还是避嫌的为好!朝中纷争不断,州城府县之中,那些大儒对你也多有责难,这个时候出征,对你不利!”

太宗倒是没有防着杜睿,怕他功高震主的心思,只是出于保护的目的,才不愿让他这个急匆匆的再上战场。

太宗也知道,如今满朝的勋将大多已经老迈,年轻一辈当中,论统军作战,无人能出杜睿之右,特别是李靖告老,李世绩明哲保身,侯君集失宠于己之后,朝中武将一派更是乏人,可是这个时候,再将杜睿推出去,确实不合适。

而且最重要的是,累次征战,都以杜睿为帅,朝中的那些勋将已经有了看法,前几日程咬金还在朝中大闹,说什么“圣上有了新人,便将以前的老兄弟们都忘到了一旁。”

太宗原本就是个念旧的人,也准备趁着这个机会,让那些老将军再风光一把。

从头到尾,太宗都没将西突厥放在眼内。

杜睿还想要再争取,太宗又道:“安康临盆在即,你此时节出去,万一安康有事,你岂不是遗憾终生,况且这是你的第一个子嗣,难道你就不想看着他出生!?”

听太宗都这么说了,杜睿也是无法,只能告退,而后整日里与李世绩两人,推演沙盘,最终将完备的作战计划,报给了太宗。

“欲谷设狂妄无礼,累犯边廷,屠杀我大唐百姓,罪不可赦!当即刻出兵征讨!”

太宗为了给百姓们一个交代,居然亲自登上了承天门的城楼,高声宣布了这一决定。

顿时百姓沸腾了,大声欢呼了起来,站在太宗身旁的杜睿也不禁热血沸腾,只是很可惜,这一次,他没有机会带兵出征了,不然的话,非要和那个欲谷设好好掰掰手腕。

太宗一言而决,大唐的战争机器立刻就运转了起来,此时的大唐与当初杜睿刚刚重生过来的时候,已经大不相同,对外战争屡战屡胜,让大唐的百姓再也不会去畏惧异族人,反倒打心底里生出了一种蔑视的情绪。

西突厥不老老实实的侍奉大唐,居然敢兴兵犯边,简直罪不可赦,百姓的人群之后,甚至都有人高喊出了:“亡其族,灭其种”的口号。

太宗既然要打,而且又是西突厥自己找上门来,大唐避无可避,自然就只有应战了,这一次就连朝中那些温和派也不敢多言。

他们纵然是敢言,可是看着城头下那些沸腾起来的百姓,到了嘴边的话也只能咽下去了。

从太宗最近这几次对待异族的征战,朝臣们就不难看出,太宗可是怀着一颗扫平宇内,整合八荒的心思,如今西突厥进犯,太宗震怒,谁还敢多言。

八月,安西都护郭孝恪将两万兵马迎击乙毗咄陆可汗大胜,乘胜进攻处月,收降处密。乙毗咄陆西落荒而逃,沿途攻破米国,结果为争夺财物而发生内乱,死于乱军之中。

紧接着,阿史那贺鲁自立为沙钵罗可汗,建牙帐在双河和千泉,总领十姓部落,控制西域各国,进攻大唐的庭州等地,攻陷金岭城及蒲类县,杀掠数千人。

太宗任命左武卫大将军梁建方,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弓月道行军总管,发诸府兵三万人和回纥骑兵五万西征,于处密大破贺鲁所部。

紧接着太宗又任命右屯卫大将军程咬金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

十月,程知节军至鹰娑川,前军总管苏定方击败西突厥骑兵四万人。

同月,太宗再次派遣两路人马向西突厥进发,一路由左屯卫将军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率领燕然都护任雅相、副都护萧嗣业、左骁卫大将军瀚海都督回纥首领婆闰等,为主力部队。另一路由早先归附大唐的那步真为流沙道安抚大使,招集其旧部。

苏定方虽然从军多年,也光立战功,却从来都没有过单独领军的机会,如今机会就摆在面前,他如何能不激动,当即点起了兵马,出玉门而去。

征辽东的时候,他原本有机会出战的,但是杜睿点兵之时,却点了他的儿子苏麟,将苏定方放到了一旁,苏定方虽然明白杜睿的心思,但是心中难免不快。

如今总算是得到了一个证明自己的好机会,他岂能放弃,憋足了一股劲儿,要向太宗证明,大唐并非只有少年英雄,似他这般的老将,同样能为国效命沙场。

苏麟此次也跟随苏定方出征,苏定方为使众将信服,将苏麟直接摆在了先锋官的位子上,以示绝无私心。

临行之时,苏定方还不忘叮嘱道:“为父身为三军主帅,当一视同仁,你若是我苏家子弟,此次征讨西突厥,当不辞劳苦,不避箭矢,若是延误军机,为父定不饶你!”

苏麟此时也早就跟着杜睿历练出来了,虽说西突厥要比契丹,三韩凶蛮的多,他却也不曾放在眼里。

“父帅只管放心,儿自省得!那贺鲁要是躲在其牙帐之中也就罢了,如果被孩儿撞见,定当生擒,献于父帅帐前!”

是年冬十二月,苏定方前军苏麟所部抵达金山西,击败五咄陆之一处木昆部,该部俟斤归降。在这以前,五弩失毕之一泥孰部不服从贺鲁的统治,被贺鲁攻破,其首领的家属被俘。这时,唐军从贺鲁的一部分败兵中找到泥孰部首领的妻子。

右领军郎将薛仁贵建议,应该将这些家属归还泥孰部,并且赠予财物加以抚慰,使他们明白贺鲁为贼而大唐为之父母的道理。这样的话,他们必将不遗余力地反对贺鲁。

苏定方按此实行,泥孰部接到获救的家属后非常感激,要求跟随唐军一起进攻贺鲁。

年末,苏定方率军至曳咥河西,贺鲁举西突厥十万骑兵来拒。苏定方以唐及回纥万余骑兵迎敌。贺鲁见唐军少,进兵包围,苏定方命步兵据守南面的高地,持长矛向外,自己则领骑兵列阵于北坡。

贺鲁的骑兵三次冲击唐步兵,未能动摇唐军阵脚。苏定方趁势纵骑兵反攻,贺鲁大败。第二天唐军继续追击,五弩失毕全部投唐。五咄陆得知贺鲁兵败,奔南道归附唐安抚大使阿史那步真。

苏定方命令苏麟率萧嗣业和回纥婆闰追击贺鲁,当时天下大雪,众将要求雪停以后进兵。苏定方认为正可趁天雪之机,攻敌不备。于是唐军冒雪昼夜兼程前进。至金牙山,纵兵破贺鲁牙帐,俘敌数万人。贺鲁渡伊丽水西逃。苏定方追至碎叶水,尽夺贺鲁部众。贺鲁及子咥运逃至石国苏咄城,城主伊涅达干将他们逮捕,送往石国。石国王将贺昏父子交给萧嗣业和阿史那元爽,至此,西突厥国亡。

苏定方受皇命,安排西突厥各部落分别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开通道路,设立驿站,掩埋死者骸骨,慰问民间疾苦,划分牧场,恢复畜牧业生产。并将贺鲁所掠夺的人口,以及牲畜等财物发还各部。从此,西突厥十姓部落在久经内讧和战乱以后,开始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唐平贺鲁以后,在五咄陆部设置昆陵都护府,以阿史那弥射为兴昔亡可汗,兼骠骑大将军,昆陵都护。在五咄陆的处木昆部落置匐延都督府,胡禄屋阙部落置盐泊都督府,摄舍提墩部落置双河都督府,鼠尼施处半部落置鹰娑都督府,突骑施索葛莫贺部落置嗢鹿州都督府,突骑施阿利施部落置洁山都督府。又在葛逻禄三部置三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