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极品闲人(刺刀)-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苯饧鹿倘豢上玻徽獬〈笫ぃ床荒芨此亢恋娜僖

刚刚陪着杜云莲高兴了一场,转身进了书房,李治的面色就阴沉了下来,杜睿不能为他所用,那就是他登上权利巅峰的极大障碍,可如今杜睿声势太盛,又摆明了立场站在李承乾的一方,这让他几乎愁白了头。

“殿下今日也愁,明日也愁,便是将自己的头发愁白了,又能怎样?”赵恭存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进来,见李治愁眉不展的,突然出声道。

李治抬头,见来的是赵恭存,忙道:“老师怎的来了!?”

赵恭存笑道:“杜陵郡公辽河大捷,此乃天大的喜事,特来寻殿下小酌一杯,以作庆贺!”

李治一愣,道:“老师觉得这是喜事!?”

赵恭存笑道:“自然是喜事,契丹虽然不足为虑,然毕竟困扰北疆多年,打打和和,和和打打,如今一朝解决,岂不是天大的喜事!”

李治苦着一张脸,道:“老师是真不知道,还是故意如此说,杜睿大胜,固然可喜,然对本王却实非喜事,如今东边恐怕就更得意了!”

赵恭存将手中的酒壶,酒杯放下,自斟自饮起来,道:“殿下!可是对让杜陵郡公投效,已然失去了信心?”

李治叹道:“杜睿心如铁石,非凡物可动,本王也是无可奈何!”

赵恭存闻言,眼中精光一闪道:“既然不能为殿下所用,不若除去!”

李治闻言,惊道:“不可!不可!杜睿即便不能为我所用,也不能如此行事,要是让王妃知道,本王如何交代!”

李治虽然深恨杜睿不肯投效他,但是对杜云莲确实真心实意的,他虽然也想除掉杜睿,可是却碍于杜云莲,始终下不了决心。

赵恭存道:“殿下预谋大事,可比纠缠在一个妇人的身上!”

李治苦笑道:“此事老师不必再提!杜睿总归是王妃的亲兄,本王绝不能行此事!老师可还有良策,最好能将杜睿赶出朝堂!”

赵恭存闻言,笑道:“在下此来,正为此事!”

李治喜道:“老师已有良策!?”

赵恭存道:“殿下就没有发现,杜陵郡公遣人送回来的捷报上面的问题?斩首百万!契丹虽然有部众百万余人,可怎的能有百万兵!”

李治惊道:“老师是说,杜睿夸大所获,冒领军功,这可是死罪啊!”

赵恭存摇了摇头,道:“这个可能性不大,杜睿一向珍惜羽毛,不会因为这点儿军功,夸大事实,况且他如今已经几乎位极人臣,何必如此,在下是说,他很有可能杀良冒功!”

杀良冒功?

李治闻言,不禁有些失望,道:“这算得什么?当初我父皇发兵之前,都说过了,要将契丹灭其族,亡其种,杜睿即便杀了契丹的百姓,也是父皇差遣,算不得什么?”

赵恭存笑道:“可要是被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大儒知道了,杜陵郡公还能在朝中待着吗?”

李治闻言,眼睛顿时亮了,道:“好!此事~~~~~~”

李治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赵恭存打断了,道:“这事不能殿下来做,何不劳烦吴王!”

长安这边针对杜睿,已经渐渐的张开了网,而远在辽河的杜睿在大营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

第四篇 拓土 第三十一章 高句丽来人

杜睿迎来的这个客人,同样也是大唐的邻居一一高句丽!

对于这些高句丽人,杜睿自然没有半分好感,不提那些在后世冒认祖宗的高丽人,高丽和高句丽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没有半分关系。

杜睿对高句丽没有好感,完全是因为隋炀帝的三次征辽,百万汉家男儿命丧辽东,高句丽人居然还筑起了京官,彰显武功,实在是华夏大耻。

高句丽在辽东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道公元前一世纪,主要盘踞在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之上,与百济,新罗合称朝鲜三国时代。主要是濊貊和扶馀人,后又吸收些靺鞨人,古朝鲜遗民及三韩人。

在后世,由于高句丽的特殊地理位置,国土横跨后世的中国东北部及南韩、北朝鲜,结果三国都声称高句丽是自己本国的原始民族,为此三国没少因为这些屁事儿打嘴仗。

高句丽一国虽然延续的时间跨度很长,但却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如今高句丽的王族姓高,对此有多种说法。《晋书》载“朱蒙自以高辛氏之后,姓高氏”,《三国遗事》载“自言是天帝子,承日光而生,故自以高为姓”,后来朝鲜李朝的李承休《帝王韵记》载“朱蒙初诞,举国高之,故姓高氏”。

据《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记载,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因与其他王子不和,逃离扶余国,到卒本扶余,建立了高句丽。

一些后世的学者认为高句丽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成立。因为“高句丽”作为一个公元前113年的地理名词就曾出现在《汉书》中。

据后世推测,高句丽人在其成立的初期可能是由濊貊人和部分迁移到这一地区的扶余人组成的。“濊貊人”这一词语最初并非指一个确定的民族实体,而仅仅是中原古代史家对出现在东北这一特定地区的一些古代部族的泛指。

在高句丽建立之初,与扶余长期处于军事对抗中。扶余与中原王朝关系十分友好,为了扼制处于成长期而十分具有侵略性的高句丽政权,中原与扶余在军事上常常协同打击高句丽,相关记录在《三国志》、《汉书》中都曾有过这样的记载。

高句丽自创立之初,就与中原王朝不睦,时有征战。在前三国时代,高句丽太祖王时期,高句丽从早期的几个濊貉部落国家很快扩张到汉江流域。公元53年,高句丽太祖王,将高句丽分散的5个部落设为5个省,实行集权化统制。56年,太祖王吞并东沃沮。后又吞并东濊一部分领土。随后,高句丽又对乐浪郡,玄菟郡和辽东发动攻势,完全摆脱了汉朝的控制。高句丽的扩张与集权化,导致了与汉朝的直接武力冲突,在汉朝军事压力下,最终迫使高句丽迁都到丸都城。

汉朝灭亡后,辽东郡被好战的地方土豪控制。高句丽主动与刚刚成立的曹魏联盟攻打辽东郡。曹魏攻下辽东后,高句丽终止了与曹魏的合作并发兵袭击了辽东西部。结果遭到了曹魏的反击,摧毁了丸都城,高句丽东川王又被迫逃到了沃沮。

曹魏摧毁了丸都城后以为高句丽灭亡了,所以很快就撤离了。不过仅仅70年,高句丽就重建了丸都城,并开始袭击辽东,乐浪和玄菟。随着高句丽对辽东半岛的挺进,公元313年,高句丽美川王吞并原汉四郡的最后一郡,乐浪郡。高句丽从东北地区进入,并控制了朝鲜半岛北部大部地区。开始与形成现代韩国的主体,古代韩国国家百济与新罗处于激烈的军事对峙之中。

朝鲜人称这一段历史时期为朝鲜历史上的“三国时代”。但是,这“三国”最初只是互相没有民族认同感的几个大型部落国家,与中国三国时期的三国都是从统一的汉朝分裂出来,人民也具有同一民族感的情形完全不同。

然而高句丽的扩张,也并不是一番风顺的。公元342年,丸都城受到前燕攻击。百济的近肖古王也趁机袭击高句丽最大城市平壤,并在战场上杀死了高句丽故国原王。

高句丽小兽林王继位后,开始加强高句丽国内的稳定和统一。新的法律出台,公元372年立从中原引入的佛教为国教,并依照中原制度建立国家教育机构“太学”。此外小兽林王还对高句丽军队进行了改革,使高句丽迎来了一个复兴的阶段。

公元5世纪末时,从高句丽好太王继位起,高句丽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根据好太王的儿子长寿王为他所立的好太王碑记载,好太王在一次与扶余的战役中就攻克了扶余64个城池,1400个村庄。后来好太王兼并了北部的扶余国和靺鞨部落,在军事上对百济形成了绝对优势地位,并在新罗与百济,伽倻和倭的战争中迫使新罗屈服。

公元413年,高句丽长寿王登基。由于百济和新罗的对抗,长寿王迁都到平壤以加强对百济和新罗的控制。长寿王延续了其父好太王的扩张政策。到公元5世纪末,长寿王又吞并了一些扶余,靺鞨和契丹部落,与北魏长期交锋,并保持了对新罗的控制。

高句丽在达到鼎盛后,开始逐渐的衰落。高句丽安藏王被刺杀后,其兄安原王继位。在安原王时期,王室间的纷争加剧。两政治集团对王位继承进行争斗,最后年仅8岁的阳原王登基。

不过对权力的争夺并没有结束,反对派的幕僚们开始建设自己的军队,对自己的领地进行实际上的控制,高句丽处于了内忧外患之中,此后高句丽又遭受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袭击。内部的幕僚争夺也依然继续。到了公元551年,百济和新罗为摆脱被高句丽奴役的地位而开始联合攻打高句丽。

最终高句丽丢失了朝鲜半岛中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肥沃的汉江流域,百济新罗联盟的主战者百济在对高句丽的战争也几乎精疲力尽。

公元553年,新罗以帮百济的名义出兵。但却对百济发动了攻势,最后将整个汉江流域全部纳入囊中。怒于新罗的背叛,百济圣王第二年攻新罗西部以报复,但被新罗擒住,后被处死。

朝鲜半岛中部的战争,对朝鲜半岛的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罗对百济的攻击使百济成了朝鲜半岛的最弱者。新罗由于霸占到了人口众多,富裕的汉江流域,给其日后扩张打下良好基础。

相反,高句丽却因丢失汉江流域而国力大减。另外新罗获得汉江流域后,疆域到达黄海,使其可以和中原王朝直接贸易和建立外交。这样新罗就不再依赖高句丽,而是直接从中原王朝学到先进的文化与技术。

公元589年,隋灭南陈统一中国后,开始要求周边国家为其臣属,并得到了其中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只有高句丽对此阳奉阴违。

同年,高句丽先发制人攻占辽西,引发第一次高句丽与隋的战争。当隋文帝准备兴全中原之兵问罪时,高句丽王忙上表谢罪,自称“辽东粪土臣元”,于是得到赦免。

但是高句丽仍旧四处联结反隋势力,当隋炀帝在突厥可汗处发现高句丽的使臣后,开始认识到高句丽是中原潜在的边患,战争随即爆发。

公元612年,隋朝的百万大军从陆路和海上攻打高句丽,一路破城四五十余座,后来由于隋军前线将领的指挥不当,造成渡过辽河进攻的3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公元613年隋炀帝亲征高句丽,但因杨玄感的反叛,造成此次战役取消。

公元614年隋炀帝再次亲征高句丽,因为高句丽连年战事造成国内弊端甚多,而且兵力严重不足,高元闻隋大军已突破重重防线,高元大惧,乃遣使请降谢罪,并交还叛逃的隋将斛斯政,隋炀帝许之,遂班师回朝。

公元615年隋炀帝又打算攻高句丽,但由于隋内乱加剧,攻高句丽的计划被取消,也因为对高句丽的战争,使隋朝国力锐减,并引发民变。公元618年,隋朝灭亡。不过隋与高句丽的战争,也严重的消弱了高句丽的国力,阻止了其泛滥崛起的势头。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边塞蛮夷,居然也狂妄的向中原王朝不断的挑衅,胜了就狂妄无边,败了就屈膝请降,这么一个无耻之极的民族,居然也蹦蹦哒哒的延续了数百年,也真是历史的讽刺。

高句丽的终结,便是在大唐年间,最早贞观朝末期,太宗打着“为中国报子弟之仇”的旗号,于贞观十七年大举讨伐高句丽。

起因便是新罗遣使入朝,述说百济攻占其四十余城,并与高句丽图谋断绝其与大唐的通路。太宗派人出使高句丽,命其停止争战,遭高句丽权臣,莫离支泉盖苏文的言辞拒绝,唐太宗遂决定发兵东征高句丽。

次年十一月,诏命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太子詹事、左卫率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水陆大军分道进击高句丽。

十九年二月,太宗率六军从洛阳出发,御驾亲征。张亮率水军渡海袭占卑沙城,李绩军攻克辽东重镇辽东城,斩俘两万余人。

六月,唐军进至安市城,高句丽北部耨萨高延寿、高惠真率15万大军前来救援,被太宗击败,余众归降,高句丽举国震恐。

七月,唐军开始围攻安市城。由于守军殊死抵抗,使唐军至九月仍未攻克。时近深秋,草枯水冻,士马难以久留,太宗被迫于九月十八日班师还朝,没有达到征占高句丽的预期目的。

然此次太宗征讨高句丽,攻占辽东等十城,获七万余户,斩杀高丽兵四万余人,唐军阵亡仅数千人,然战马损失却十之七八。

太宗回朝后,群臣建议对高句丽派偏师进袭骚扰,使其国人疲于应付,耽误农时,几年后即可使高句丽因粮荒而土崩瓦解,太宗采取了这一建议。

以后,唐军采取了对高句丽发动骚扰性攻击的策略,公元647,太宗命牛进达和李绩率军从水陆两路进扰高句丽,拔石城,高句丽王遣其子高任武入唐谢罪。

公元648年,太宗派右武卫大将军薛万彻率三万大军乘楼船渡海,入鸭绿江,于泊灼城大败高句丽军。

公元655年,因高句丽与百济、靺鞨联兵入侵新罗,新罗王金春秋遣使向唐求救,高宗命营州都督程名振和左卫中郎将苏定方率兵击高丽。

公元658年,程名振攻克高句丽赤烽镇,斩首3000级。

公元659年,唐右领军中郎将薛仁贵在横山大败高丽军。

公元660年,唐灭百济,高句丽失去盟国,陷入孤立境地。

次年,高宗下令对高句丽发动大规模进攻,发三十五万大军,水陆分道并进。苏定方在坝江击败高句丽军,屡战屡胜,进围平壤。

契苾何力于鸭绿水大败盖苏文之子男生,斩三万人。时百济旧将叛乱,而苏定方围平壤久攻不下,逢大雪天寒,高宗遂于公元662年二月命唐军自高句丽班师。

退军时,左骁卫将军、沃沮道总管庞孝泰在蛇水战败,庞孝泰战死。这是高句丽灭亡前的最后一次胜迹。

由于渊盖苏文在世期间一直未能采取明智的外交策略,导致唐朝与新罗联合必欲灭高句丽而后快。盖苏文在世时虽然尚能以高压控制高句丽政局,但高句丽内部已经危机四伏,当他死去时,高句丽就已经离覆亡不远了。

公元666年,在泉盖苏文死后,世子男生代为莫离支,但为二弟男建所逼,降于唐,造成高句丽内乱。高宗见状派契毖何力、庞同善等击高句丽,援救泉男生。

不久,高宗以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统帅诸军,分道合击高句丽。以后一年多时间,各战场捷报频传。

李绩攻取高丽军事重镇新城,并趁势将附近的16座城池全部攻下。薛仁贵在金山击破高句丽大军,斩首5万余级,攻下南苏、木底、苍岩三城,与泉男生军会师。李绩等攻占扶余城,斩俘万余人,扶余川中40余城亦望风归降,再战薛贺水斩俘3万余人,乘胜攻占大行城。到了公元668年春夏,各路唐军会师,推进至鸭绿江。高句丽发兵抵抗,唐军奋勇出击,大败高句丽军,追奔200余里,攻拔辱夷城,高句丽其他各城守军或逃或降。唐军进至平壤城下,围平壤月余,高句丽王高藏派泉男产率首领98人出降。泉男建仍然闭门拒守,并多次遣兵出战,皆败。

到了九月十二日,高句丽僧信诚打开城门,唐军冲进城中,俘男建,高句丽全部平定。唐平高句丽后,分其境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并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以统之,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二万镇守其地。

高句丽第27代国王宝藏王高藏被唐朝俘虏,根据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记载,高句丽贵族及大部分富户与数十万百姓被迁入中原各地,融入中国各民族中。另有部分留在辽东,成为渤海国的臣民,而其余小部分融入突厥及新罗。自此,高句丽国家不再存于世。

既然这个疯狂的国家注定是要灭亡的,杜睿当然不介意这个灭亡的时间提前一点儿。

“既然高句丽遣使,便命其进来吧!”

冯照闻言一怔,当即明白了杜睿的意思,杜睿没说请,而说了一个命字,很显然是没把高句丽放在眼里。

这个时候的中原人,对高句丽都是痛恨有加,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战死者无数,几乎使得中原家家带孝,户户发丧,这对一向骄傲惯了的炎黄苗裔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那个高句丽的使者被带了进来,一身汉家衣冠,见杜睿居然高坐,丝毫没有下来迎接的意思,心中颇为恼怒。

杜睿冷冷的打量着这个高句丽的使者,道:“你是何人,见了本帅,因何不拜!”

高句丽使者闻言,不禁大怒,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咬着牙对杜睿拱了拱手,刚要说话,突然身后的冯照推了他一把,使者站立不稳,踉跄着跪倒在地。

众人见状,皆是大笑不止,杜睿看着使者狼狈的模样,也是一笑,道:“不必多礼,起来吧!”

那个使者知道自家被人阴了,面色一阵红,一阵白的,咬着牙道:“我乃大高句丽莫离支派来的使者,你们这些唐人居然敢羞辱我!”

杜睿冷哼一声道:“你既然奉命出使,自然该晓得规矩,这里是大唐的国土,本帅受皇命,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代表的便是大唐皇帝,你见了本帅自该下拜!说吧!有什么事?本帅没时间浪费在你这个小国使臣的身上!”

使者气的几乎咬碎了满口钢牙,不过想起了这次的使命,也只好强忍着怒气,道:“莫离支大人命我前来,就是为了讨要契丹族长阿迦罗奉献给我大高句丽的辽东土地!”

“什么?”

“放肆!”

“高句丽人无耻!”

众将闻言,纷纷跳了起来,有的甚至都将手按在了刀柄上,就等着杜睿一声令下,便将其立斩当场。

杜睿冷笑着摆了摆手,随即起身走到了那个使臣的面前,道:“辽东自古变为我华夏所有,何时又归属于你高句丽了!况且契丹盘踞此处,如今被本帅歼灭,辽东复归大唐,你高句丽也敢来搅扰!”

那时辰被杜睿的气势所压,却也不肯就此干休,从怀中取出了一张羊皮,得意道:“将军还是请先看看这个,这是契丹族长阿迦罗亲自写给莫离支大人的信,宣称愿将辽东一代献于我高句丽高藏王,如何不是我高句丽的领土,还请将军即刻率军退出我高句丽的领土,不日莫离支大人就要亲自率领大军前来接收,莫要发生了误会,有损两国邦交!”

杜睿还没说话,一旁先恼起了秦束,上前一脚就把使者踹倒在地,厉声道:“你这小小偏远蛮夷,也敢来撩拨大唐的虎须,莫不是瞎了你的狗眼,契丹的百万大军都被我大唐诛灭殆尽,如今你却来讨要辽东,好!辽东不给,本将军这里倒是有钢刀一把,你要是不要!”

使者被秦束吓得浑身战战,看着杜睿大声道:“我乃大高句丽的使臣,你们居然敢殴打与我,难道就不怕挑起两国的战端吗?”

杜睿冷笑一声,看着秦束埋怨道:“秦束!你也太放肆了,他口粗狂言,对大唐无礼,是他没有教养,你怎能和他一样,还不快快退下!”

秦束忍着笑,退到了一旁,杜睿接着对那个使者道:“回去告诉你家莫离支,就是那个泉盖苏文,辽东是我大唐的领土,不单单是辽东,乐浪,玄菟两郡也是我华夏旧土,本帅给他一月的时间,乖乖交还两郡,不然的话,本帅便统领天兵亲自去取!来人!送使者出去!”

杜睿说着对冯照使了个眼色,冯照会意,上前一把抓住了使者的胳膊,将其拖出了大帐,没有直接赶出大营,而是望那个堆积契丹人尸体的大坑走了一圈。

看着那尸山血海,高句丽使者的魂都险些飞脱,刚刚离了大营,便飞也似的逃了。

大帐之中,众家将军尚自怒气不息,纷纷叫嚷着让杜睿下令,出兵高句丽。

杜睿也不是不想顺手将高句丽也给解决了,只是没有太宗的旨意,杜睿也不敢擅专,更何况高句丽可不像契丹,那些坚固的城池,要是没有火器的话,可不容易攻陷。

“大军暂时驻扎在此地,苏麟立刻起草奏章,送往长安,将此事据实以报!”

第四篇 拓土 第三十二章 泉盖苏文

高句丽平壤王城,朝中权臣莫离支泉盖苏文的府上,原本高句丽的王宫是平壤城最华贵的建筑,仿照了中原的样式,可惜地是,规模远远比不上大唐的哪怕一个行宫。毕竟是小国寡民,哪怕曾经因为种种原因让中原几个朝代吃了亏,但还只是个小国而已。无论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是远远比不上中原的。

不过自打泉盖苏文掌权之后,平壤城最繁华的建筑,就变成了他的莫离支府。对于泉盖苏文这个人,历史对他的评价十分复杂,算得上是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铁腕军事独裁者。一方面泉盖苏文成功地抵御了大唐想灭掉高句丽的企图,因此被许多人认为是朝鲜半岛的民族英雄。另一方面,许多人认为他残暴弑君,铁腕统治导致了高句丽后来的灭亡。

泉氏家族出于早期高句丽五部中的顺奴部,泉盖苏文的父亲泉太祚为高句丽东部大人、大对卢,相当于大唐的宰相之职。在其父死后,泉盖苏文继承父职为大对卢,仍掌高句丽军政大权。

泉盖苏文本来应该姓渊,不过,谁让高句丽的宗主国大唐出了个叫李渊的皇帝呢,因此,他们不得不将家族的姓氏改成了泉。泉盖苏文本来只是继承了他父亲地官职,做了高句丽的宰相,可惜人啊!总是贪心不足的,这泉盖苏文几乎是将高句丽王高建武给架空了!这也罢了,一个权臣而已,就算是高建武再怎么不爽,手里头没有对抗他的实力,一个比傀儡好不了多少的人物,自然只能憋屈地窝在王宫里,什么主意也不敢打!

可是,这泉盖苏文性子呢,往好听了说,是刚烈,往难听了说,就是残暴不仁了!他用铁血手段对朝政进行操控,那些大臣稍不如他的意,也就只有一个死字!偏偏他又掌控了军政大权,比起国主来,也就少了一个名头!暴君还有人要奋起推翻他呢,何况是一个残暴的权臣!

泉盖苏文是犯了众怒,不知多少人想要他死,可惜,他一直活得好好的,更叫那些饱受欺压的大臣们忿恨得不行!加上一个不甘做傀儡地国主,自然,两方一拍即合,就准备着干掉泉盖苏文,让国主脑袋上的大山移走,让诸位大臣头顶稍不留神就会掉下来的利剑摘掉,一切就皆大欢喜了。

算人者人恒算之!这是颠扑不破的道理!高建武和他手下的大臣想要算计泉盖苏文,焉知泉盖苏文不想要算计他们!

就在今年年初,泉盖苏文得知了高建武的计划后,邀请高建武和他的大臣们视察他的军队,并设盛宴款待。在宴席上泉盖苏文突然发难,杀死了高建武的百名大臣,后又闯入王宫杀死高建武并分尸,而且没有给这个傀儡国王举行葬礼。

之后泉盖苏文自封自己为“大莫离支”,立高建武的侄子高宝藏为王并摄政。宝藏王形同虚设,兵权国政皆由泉盖苏文独揽。

史载,泉盖苏文“貌魁秀,美须髯,冠服皆饰以金,佩五刀,左右莫敢仰视。使贵人伏诸地,践以升马。出入陈兵,长呼禁切”。

泉盖苏文弑君之后,也在当年向大唐派出了使臣,对于新任的高句丽王,大唐也按惯例予以册封,册封高藏为上柱国、高句丽王。

可以说这个泉盖苏文也是个颇有心计,谋略的枭雄,然而这一次,他的决定却将高句丽拖入了深渊。

“唐人拒绝交还辽东?”泉盖苏文如今也已经是四十岁的年纪了,发起火来,让在场的众臣都心颤不已。

泉盖苏文自打弑君以来,便掌握了高句丽一国的军政大权,所有的决定都要他首肯了之后,方能下发,宝藏王便如同傀儡一般,形同虚设。

被派往杜睿大营的那个使臣连忙言道:“大人,唐人无礼太甚,不但拒不交还辽东,还屡次羞辱卑职,实在是可恨的很!”

泉盖苏文眼珠转了转,问道:“那唐人的将领是何人,如今唐国在辽东有多少军马?”

众臣闻言,心中不由得一怔,他们知道泉盖苏文恐怕是想着要对大唐开战了。

使臣也不敢隐瞒,道:“唐人将领姓杜,名睿,所领唐军约莫有十万之众,卑职到时,契丹一族已被唐军尽数诛灭,尸身白骨堆积如山,其形十分可怖!”

“这~~~~~~~~”

“嘶~~~~~~~~~~”

在场众人闻言,皆是倒吸了一口凉气,契丹部众有多少,他们虽然不甚了了,却也知道个大概,那可是百万人啊!居然被唐军屠戮殆尽,一向自诩仁义之师的唐人何时变得如此凶残了。

泉盖苏文闻言,虽然也是暗暗心惊,却也没怎么放在心上,相反他倒是对杜睿这个人很感兴趣。

高句丽虽然常年与大唐对抗,却也因为彼此之间相邻,交往自然是少不了的,对杜睿这个人,高句丽贵族之间,也广为传播,知道杜睿是大唐文坛领袖,军中宿将,高昌,焉耆,伊吾,薛延陀,吐谷浑征战都曾参与,并亲自指挥,可称得上是百战百胜。

这样的一个对手,泉盖苏文也不得不小心在意,但是对于土地的渴望,却让他很难放下辽东这么一片沃土,如果和大唐的战争不可避免的话,他也不会因为对手是杜睿,就心生胆怯。

“大人!”一个高句丽的大臣站了出来,言道,“依卑职之见,我等不如再派使臣,持契丹族长的国书去见唐国皇帝,晓以利害,料想唐国皇帝为了安定辽东,最多也就是羁縻治理,此外,再向唐国皇帝为大王讨一个辽东郡王的封号,岂不是名正眼顺了。”

泉盖苏文闻言,心中也是连连点头,不得不说,这个大臣的提议就是最好的办法,但他却不想这么做,如今他刚刚弑君,正需要确立自己的权威,唐军霸占辽东,无疑是给了他一个立威的好机会。

而且在这个高句丽人普遍对大唐心怀畏惧的大环境里,全改舞文无疑就是个十足的另类,不管是前隋,还是当今的大唐,泉盖苏文对中原王朝一向不怎么感冒,当年隋炀帝征伐高句丽,他的父亲泉太叮图χ髡诺挚梗钪掌仁顾屐镜廴味魍嚼臀薰Α

对前隋的胜利,让高句丽人变得更加狂妄的同时,也让泉盖苏文对中原王朝愈发藐视,总觉得中原人不过如此,如今仗还没有开打,就急着玩软手段,他自然不能答应。

“哪里用的着这般麻烦,既然唐人不识趣,我们抢过来就是了,如今辽东大雪,唐人久居中原,难以久守,只要我高句丽能兴雷霆之兵,陡然加之,必能大获全胜!”

泉盖苏文的话,方一说完,众臣顿时议论了起来,和大唐作战,他们都不想,可是如今泉盖苏文权倾朝野,他们纵然反对,又能如何?

泉盖苏文见众臣都是低头,不敢言语,心中大为满意,道:“既然诸位大人都没有意见,便如此料理吧!传令高延寿,高惠真为前部,进抵安市城,大军半月之后出发,此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