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历十八年(四斗米)-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一干文臣,可都是对这皇三子不感冒的,他们大多数都是拥立这大皇子当太子的。郑国泰一开始也是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的,毕竟他就是一个平民家的子弟,哪里会弄明白这其中的弯弯道。可是后来他才弄明白,闹了半天这些文臣们根本不是反对他姐姐,其实就是在反对现下这位皇上的。皇上不听这些文官们的话,那皇上想干的事,文官们也跟着就反对。郑贵妃跟着他生的这孩子也是跟着倒霉。文官们现下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郑国泰也是没有办法,他就是一个新进的勋贵,跟那些文臣们比起来,还是差的远一些。若是现下皇上真的立了他姐姐生的朱常洵为太子,那他这大舅便好过许多了,现下,他只能老老实实的做自己的买卖,这方面还是没有人敢弄幺蛾子的。
可惜,就在昨日,他听了自家管事的汇报后,还是发了一顿脾气。派人去天津卫和廊坊两地报信,竟然没有官军搭理自己。自家好歹也是皇亲国戚,这些官差竟然把自家不当回事,这说明什么,这分明就是说,自家在那些文官眼里,根本就不算个事。(赢话费,)虽然知道文官们对自家看不顺眼,但是竟然没想到他们会这么对待自家。
郑国泰听完这消息后当时就发了火,赶巧一个下人办事出了点差错,他竟然让人活生生的把那家伙用皮鞭给抽死了。气消了,但是事情还是不能解决,他也后悔自己如此冲动,后来听到那管事说这辽东过来的军将很是有本事,只带着自己的侍卫就把好几百的马贼给打散了,他这才想起来跟这生意伙伴见上一面。若是别人,他还真是不太当回事。
就这样,他才跟着自家管事来到这桂花楼。却是没想到,刚一进门,看到的却是这样一番场景。
“哎呀,你们瞅瞅啊,这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我哪知道啊,我要是知道这是郑老爷请的人,我哪会这样啊。客官,您海涵啊,咱金花在这里给您赔不是了。您大人有大量,可千万别把我这老妈子当回事。郑管家,您放心,如花还有如月我都给您预备好了,您放心,待会就让人领着他们过去。”
这老鸨变脸的功夫倒是扎实,一看情形不对,马上就开始变脸。刚才脑子里想的等着魏刚出来宰魏刚一笔的念头早就烟消云散,现下她想的都是如何伺候好这一桌子客人。这郑家管事还有那郑大官人,那可是京师新贵,虽然那些官老爷们不把他当回事,可是她这一个开窑子的,还是要把人家当回事的。虽说他的后台也算是朝中的一个大员,但是跟这郑国舅一家子比起来,那还是嫩了一些。她又不是出来专门为了得罪人的,她是出来做生意的,没必要跟人家斗气。
魏刚此时回头,也是看到这这郑家的少爷郑国泰。关于这郑国泰的事情,他还没来到这京师就知道了。双方彼此都是知道对方的身份了,那也就心照不宣。
郑家管事见到这老鸨还算识数,便也不在呵斥,而是引领着自家主人和魏刚往那楼上的包间而去。只留下大厅当中一干看热闹的开始了议论。
如花和如月两个姐妹进了屋子后,看到里边坐着两个人,都是一身便装,也是不知道对方深浅,只是听自家妈妈说这是两个贵客,所以也不敢慢待,连忙上去倒茶问候。
郑国泰对于这风月场所相对来讲还是不太熟识的,之所以选在这里,那是因为他还是顾忌和这辽镇军将联合做买卖的事情被更多的人知道。其实这桂花楼里边也是有所谓谈事情的地方的,都是为了京师各色人等做的准备。这包间的隔音效果也是很好,屋子里显得很静。
“郑老爷是吧,呵呵,俺便是那李记商铺的主人了。鄙姓魏,想必郑老爷已经从你家管事那里知道了。我想咱们既然能坐在一起,那就开门见山,俺是个军将,郑老爷可莫要见怪。”魏刚仔细品味了一下,觉得自己这样说话倒是能符合自己现下的身份。
郑国泰并没有说话,而是挥了挥手,那意思让自己周围的人都出了这屋子,便是那正在弹着小曲的如花姐妹,也都是赶了出去。郑家管事自然是知道自家老爷要干什么了,所以也是很配合的把这如花和如月姐妹俩带出了屋子,然后他最后出了屋子,小心的关上门,然后一步不离的在门边上守着。他并没有离着门很近,从这一点来看,他还是颇为知道轻重的。
魏刚的亲卫自然也是跟着出去了,他们现下对于自家大人的身手还是颇为了解的,知道自家大人有那么一手,所以对于跟着赵大满离开这屋子左近还是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至于双方最终要谈些什么,那就不是他们这些侍卫能管的了。
“魏大人莫要想的太多,你我谈的事情,还是不要让跟多的人知道的好。”
这一句话,就让魏刚知道自家的底细人家算是摸清楚了许多了。连着大人这样子字眼都能叫出来,那说明这家还不算二虎。
“郑老爷,我这人性子直,也不会掩盖,直说了吧,我这次跟你见面,为的是把咱们这买卖做的更大一些。我家给您供应的货物,除了玻璃器皿外,其他的,在这京师左近,那都可以说是独一份的,这一点想必郑老爷也知道吧。既然如此,这买卖应该是稳赚不赔的。可是咱们要是就局限于这京师左近的地方,那就没有什么意思了,买卖那是要往大里头做的。我这次来就是希望郑老爷您能帮个忙,把我家这些货物发卖到京师南边,河南河北这些地界。当然,好处自然是不会少的,着一点郑老爷放心,俺魏某人办事,绝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小人。大家出来做买卖,要是能做到双赢,嗯,就是咱们两家都得利,那是最好的。您说是不是。”
魏刚直奔主题,说完喝了一口茶,抬头看着这郑国泰,等着他的回话。
郑国泰当上这国舅,说起来也是有些时日了,这上位者的气场也是养出来一些的。平素见到个街头百姓,抑或是衙门中的公人,他们也是要被他郑老爷这气场给镇住的。至于那些官员们,则是对他不屑一顾。
从自家管事那里也是了解了这魏刚的身份,就是辽东一个军将,貌似还是出于李家门下的。按说这军将看到他这国舅应该变得谨小慎微,却是没想到,他这身上的所谓气场,对这军将竟然不管用,人家见了自己,竟然是不卑不亢,直接就把目的给挑明了。这让郑国泰有些不爽,但是有没有办法。毕竟,这几个月来他也是从自家管事那里知道了自家和这李记商铺做买卖获利的情况,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原本想着靠着这气场让对方在这买卖上在给自己让一些利,现下看来算是不能行了。而且他能来,也是有目的的。他自家这买卖,现下虽然那些官场上的人对他动弹不得,也就是所谓白道上的人对他动弹不得,但是黑道上的却是可以动他的。京师四九城里头动不了,但是出了京师,城外头那可就两说了。就像这次,分明就是有人踩好了盘子,等着他们呢。若不是这魏军将领着人帮忙,他便是用脚趾头都能想出这商队的结局。他来的目的,其实反倒是想让魏刚帮着他训练一批管用的家丁。自家那些人,实在是不顶事。这李记商铺在这京师也是有个小门脸的,以后若是自家商队从天津卫到京师也有这李家护卫帮着照应,这买卖便是稳妥了。
做买卖谈生意,这郑国泰也是知道不能一下子露出自己的底牌的。现下人家直接跟他说了自己想法,他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他自家在这京师左近的买卖都这样,这要是出了北直隶,到了河北河南地界,抑或是更远。天知道会是个什么样子。说白了,他家仍旧是个新进勋贵,底子还是薄很多,很多地方都没有现成的人可用。
“嗯,这个吗,呵呵,魏大人倒是有些急了。要我说,咱们还是做好这京师左近的买卖吧,这里做好了,咱们在往外边闯一下也是跟趟。要依着我看,这京师左近就有大商机。魏大人,你们家也是可以在这边做大的,不过来的时候魏大人也是看到了,这地面都不怎么太平,所以啊,这护卫的力量也是要加强。若是没了护卫,那这买卖可是要陪的。我看不若这样,咱们两家都用一支护卫队伍,我听管家说你的那些手下本事都不差,不若就让他们当这护卫头领怎么样。”
魏刚是什么人,尽管这郑国泰带着掩饰,但是他仍旧能够听出来这郑国舅现下的尴尬。闹了半天,他还是要求助于自家的。想想也是,一个皇亲国戚,家里买卖遭了贼人打劫,报了官府,竟然迟迟不见救兵,这便说明问题了。不过魏刚不好当场驳了这郑国泰的面子。他转念一想,既然这家伙要一直护卫,那是不是可以让自己麾下的人先期到这京师左近发展。觉得有门,他便跟这郑国泰直接回复了。
门外站着的郑家管事和赵大满都是在那里等着自家老爷的消息,他们也是不知道这两个人要谈些什么,但是他们都知道,最后办具体的事情时,都是要用到他们的。
魏刚的侍卫们则是游荡在这包间外头,眼睛很是机警的看着四下。那两个被撵出来的姑娘现下到还是纳闷,难道自家姿色不好,还是没伺候好人。别不是这两位大爷都有龙阳之好吧。可是看着又不像,那便是有机密的事情要谈了。一想到这机密的事情,他们便不再多想了。他们也是知道,这些事情不是他们一个小小的窑子里的人能知道的,何况知道的越少,对他们越好。
整个侍卫里,也就王四眼睛时不时的总是在那些过往的姑娘身上瞄着。王作武知道这家伙现下还是个雏,这心情也是理解。心道等大人出来了,看来得跟大人说说,让这小子开开荤,不然,以后可是要在这男女之事上犯浑的。
就在众人都在琢磨的时候,屋子里传来了声音,王四也是马上回转了精神头,知道自家大人事情办完了。
第一百六十五章京师行(六)
第一百六十五章京师行(六)
魏刚对于自家那商铺管事赵大满在这京师左近打通商路一事海还是很高兴的,毕竟,他旗下的那些工厂,从生产能力上讲,已经超过了这个时代的各种作坊。(最稳定,)做出那么多产品,单单辽镇一处,购买力也是有限,而且多数都算是奢侈品,辽镇军将们虽然有钱,但和京师左近的达官贵人们比起来,还是要差了很多。打开一处市场,自然意味着自家的产品销路更多,他赚的便也更多。
到了这个程度,若魏刚和那些辽镇军将一般见识的话,那他早就应该满足了。可是魏刚是穿越过来的,对于这买卖怎么做,如何做大,怎么才能更多的赚钱,他心里还是有数的。仅仅局限于辽镇一地,加上京师左近,这还完全不够。既然这赵大满攀上了郑贵妃一家子,那怎么样也要利用好这新进的皇亲国戚这层关系,把自家的买卖做的更大。也因为如此,他才亲自来到这京师的。‘
可是跟着押运队伍打的那一仗,以及见了这郑贵妃的弟弟郑国泰后,他才弄明白,闹了半天这郑家还不似他想的那般风光,那郑国泰话里话外反倒是透露出要反过来求他的意思。
同样,若是这事给了一般的一个辽镇军将,那怕是要极力巴结这郑国泰了。可是魏刚却是相反,马上跟这郑国泰提出了几项要求。现下他已经看出了这这郑家的软肋,要是不要点什么东西出来,那就是不划算了。两个人经过商议,决定由魏刚出人帮着郑家训练一支过硬的家丁队伍,同时魏刚这边也排除自己的护卫,双方共同负责商队从天津卫到京师折断的安全。同时,郑家也是要继续开拓新的市场的,河南和河北地界是马上要开拓的目标,还有北直隶左近的山东。大致的框架出来后,具体的细节就由赵大满和那郑家管事来说了,包括双方各自获利多少,开路钱谁出等等事宜。魏刚甚至和那郑国泰谈起了南货生意。毕竟,以后有了过硬的护卫,黑道上便是不敢动弹他们的商队了。至于官面上,还是没有哪个官员敢明目张胆的动国舅家的买卖的。
原本自家在和人家合作的过程中始终是一个配角,现下因为魏刚领着人打的那一仗,反倒是让自家也成了主角。这倒是有些意想不到,魏刚原本准备了那么多礼物,想用来巴结讨好这郑家,现下看来,倒是不用巴结了。(。赢q币,)不过他也没带走,而是仍旧送给了这郑国泰。毕竟,人家好歹也是个国舅,自己虽然在这次的买卖上隐约占了点便宜,但是考虑到以后的生意,以及这国舅本身的心态,魏刚还是把这些东西送了出去。姿态摆得低一点,未必就是坏事。所谓低调才是王道,大概也就是如此吧。
魏刚送的东西都是精挑细选,郑国泰看了自然高兴。魏刚甚至连那郑贵妃的份也带出来了,香水梳妆镜子什么的,那都是挑最好的。郑国泰一开始从那屋子里出来的时候还觉得郁闷,自己一个新进勋贵,竟然要俯身去求一个辽镇军将,这是实在没有办法的事情。京师左近的军将,那都是听命于那些文官的,现下关于立太子这事,风声又是紧,他哪敢再去结交这些军将。现下看到这个机会,也只得如此。即便这样,他这心里还是有些不顺气。但是一看到魏刚送来的礼物,竟然连他姐姐的份都带出来了,他这心情便高兴起来。看来这辽镇军将还是颇为懂事,虽然刚才谈生意的时候将了自己一下,但现下他这面子也是找了回来。
就在魏刚和这郑国泰谈买卖的时候,在京郊一处庄园中,一个书生模样的人坐在书房的上首位置,正在呵斥站在他下首位的一个大汉。
那大汉看着也是长相魁梧,虽然是站在下边,但是却并没有表现出所谓的矮人一头的模样。
“你还穿山豹呢,我看你就是个虫子,连个商队都对付不了,你当我傻是不是,那郑家的商队护卫我又不是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那郑三平素都是和那些无赖逗鸟喝酒的,这样的人领的人马你都打不过,还没事就吹自己是什么豹。这事老爷已经知道了,你自己说说怎么办。”
“管事老爷,这事小的也是没想到,谁知道半路杀出来一些军将,对,肯定是当兵的,带的都是一样的头盔,身上都有衣甲,俺的弟兄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哦,对了,他们还有火铳和弩箭,仅仅二三十人,便有成百上千人的架势。俺可是尽力了,晚上领着弟兄们还偷袭了那些人,可是也是没成。里里外外俺的弟兄也是折损了有一百多人了,俺手下一共就那么几个人,一下子折损了一半,以后可就不好办了。管事老爷须知,运河上还有一些事情是要俺出力的。”
“哎,你个三孙子,你还跟我讲上理了。那是你自己没本事,你平日不是总吹自己能打吗,现下怎么如此不堪。我不管,你回去赶紧再招人,这次的事情我已经报给了老爷,你自己看着办吧,若是老爷责罚,你自己就得担待。运河上的事情,总还是要你来做的。若是那边再出什么纰漏,老爷保准不会轻饶你。”
“管事老爷,这事可真不怨我,都安排好的,谁知道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行了,我先下去了,还望管事老爷在大老爷面前美言几句。小的我也是替大老爷干过许多事情的,没有功劳还有苦劳。管事老爷莫要忘了,咱们俩也是有买卖的。”
这大汉说完也是不理睬那所谓的管事老爷,自顾自的就出了这屋子。他身边也是跟了两个跟班,也是跟着他出了这屋子。
那坐在上边的管事老爷一看到他如此表现,气的站起来用手指指着他,但是愣是半天没说出什么话来。那大汉临走前说的和他的买卖,怕是捅到他的软肋了。
“老爷,还是别和这个粗人计较了,依小人看,这穿山豹说的大概也是不假。看来这郑家也是结识了一些人物了。现下只有从长计议了。廊坊和天津卫那边,可是要打点好的,那边已经派人来了,说他们可是看在老爷的面上没管这事的,那意思肯定是想要一些好处的。先打发了这一路人,咱们接着在想别的办法吧。”
那管事的身旁一个小厮模样的人见到那穿山豹出了屋子,便跟自家老爷说起自己的意见来。
“嗯,你所的也对。哼,这个穿山豹,竟跟我玩这阳奉阴违的事。老爷这些年也是把他惯的够呛,这次要说起来,也是个好事,这家伙手里没了人,怕是要安稳一阵子了。官面那边的事你去办吧,只是这郑家带的人竟然和官兵有关联,这事还是要跟老爷说一声。火铳都用上了,难道是南边的哪处人马?不对啊,出了神经营,也只有南边的人爱用这火铳了。嗯,看来还得好好查一查,到底是南边哪路人。”
说道后来,这管事老爷则是变成了自言自语,他身边那跟班的也是不再接他话茬,而是跟着出门办事去了,却只留他一个人坐在那椅子上独自沉思着。
第二日,魏刚把买卖上的事交给了赵大满跟那郑家管事去谈,自己则是领着侍卫开始逛起这北京城来。
好容易来一趟京师,对于这个时代,东方的政治中心,他还是要看一看的。
那个时空,他也是来过京师的,不过那时和这时,根本是两个不同的模样的。现下的四九城,城里头还凑合,出了城门,外边可就没有城里头这般热闹了。
魏刚昨天晚上因为在那桂花楼遭了那老鸨的戏谑,所以今日逛街,但凡和商贩打交道时,都是用一口流利的京师官话来搭腔的。他本身也是个年轻公子一般的打扮,身后的军将也都是扮作下人,所以倒是没有吧被多少人认出来。
其实要说起来,这京师里的各处热闹所在,魏刚看了几眼便没什么兴趣了。那个时空,他看的热闹可是要比这个时空要多的多。反倒是跟着他来的那些侍卫,包括王作武,对这各处的热闹颇感新奇。这也难怪,他们毕竟是从辽镇出来的,辽阳城最为繁华,但是和京师比起来,还是差上许多。
京师本就是这个时代各处货物云集的所在,各种人物也是云集在这里,打把式卖艺的,看相写书信的,三教九流,比比皆是。魏刚趁机还看了这市场上自己货物发卖的情况,那还真叫一个好,这次贩运过来的香水和梳妆镜子什么的,发卖到市场上的,都是一般样品,但卖的却是快,无论是郑家的商铺,还是自家的那个门脸,只要牌子一挂出来,那马上就是围了一群人上去。一小瓶苜蓿草味的香水,卖到五十两银子竟然也是马上销售一空。那种新做出来的梳妆用的小镜子,只是用木纹包装的,竟然也卖到二十两银子一面。
魏刚一看,心中就有了数,看来这郑家跟着自家可是赚了不少钱啊,当初给这郑家上货的时候,据赵大满说,这梳妆镜子可是只要五两的。到了他们手里,转手就翻了四倍,那香水也就是十两银子一瓶的,他们竟然赚上了五倍的价钱。难怪他们会低头跟自己商谈事情。
逛的有些累了,魏刚便带着众人找了一家店面大一些的饭馆,准备在这里吃中午饭。
刚要进那馆子,却听到里边传来吵闹声。魏刚一听后马上就往里边冲过去。若是一般人的吵架,他是不屑去管的,但是他刚才从那吵架声中听到了倭国言语,这便让他颇为好奇了。矬子们难道现下还跑到这京师里来了?
第一百六十六章京师行(七)
第一百六十六章京师行(七)
“巴嘎,这个桌子是我先要的,你的,为什么要抢我的位置。(。赢话费,)你这是在对一个武士进行侮辱。”
那饭馆是两层,一楼便是大厅,这大厅里也是有所谓的包间的,只不过是用屏风给隔开了。此时在这大厅里,一个倭国的武士正大声的吼叫着,他吼叫的对象是一个书生模样的人。看那人的穿戴,却似富贵家子弟。
那正在咆哮的武士一边说,一边已经把随身携带的武士刀抽了出来,这说话间就要动武。跟着那倭国武士的也是一个文官模样的人,看那模样便是个通译。
魏刚听到那武士喊叫后就冲进了这酒楼的大厅,此时这屋子里人还不算太多,远处还有三两桌客人正在用饭。
那被这倭国武士呵斥的读书人开始还没弄明白这矬子再和他说什么,叽里呱啦的,但是一看到这家伙抽出了武士刀,心中却是害怕。不过不管怎么说,他也是混在京师这一片的,胆子虽说不太大,但是充个猛人还是行的。
那通译在一边原本就因为慢说了一句话,让这双方造成了误会,正着急要去解释呢,却是没想到这倭国武士如此蛮横,竟然两句话不到就直接抽刀子,他心里那个后悔啊,这倒是领着他们出来干什么。
“哼,你个矬子,这里好歹是天子脚下,你这海外蛮夷,可知我大明律法,怎的平白无故的就抽出刀剑,难道不怕吃官司”那书生便是充猛人,也只能充到这个层次了,指望他像街头无赖地皮那样,却是不现实的。
“哎呀,莫要说了,莫要说了,十兵卫大人,这个雅间却是这位公子先占的,咱们还是换一间吧,这是个误会,这是个误会。”那通译此时赶忙解释起来。
魏刚进来后看到的就是那书生模样的人的反驳,以及那通译在跟那倭国武士解释。
“哼,一个弹丸小国,竟然还敢在天子脚下撒野,怎么,战场上打不过,在这里还想逞威风”魏刚本可以不管这事,但是他一看到那矬子的德行,心里就觉得不爽,跟着就来了这一句。(天才只需3秒就能记住)
魏刚说的是汉话,那倭国武士自然是听不懂了,但是这武士从魏刚的神态中能看出这人是在嘲讽他的。本来他就在那馆驿中待得够难受的,这一出来,想吃个饭还被人抢了先,这脾气自然是见长。他也不听那通译的劝告,回头跟那通译问起来这从外边进来的人说的是什么话。这通译心中原本就后悔,本想让这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哪里想到那边的那葫芦还没按下呢,这边瓢又起来了。他有心不想跟这武士说实话,免得事情闹得更大。
可就在他正琢磨怎么忽悠这倭国武士的时候,刚才那位又说话了,而且还是用这倭国的言语。
魏刚一看那通译竟然还想着隐瞒,直接对那叫十兵卫的武士痛骂了起来,他实在是比较讨厌这些矬子,在朝鲜战场上即便打杀那么多,他仍旧讨厌。这种厌恶是来自另外一个时空的,而且不光有厌恶,还有仇恨。
十兵卫就是进京跟大明皇帝讨封赏的那内藤如安的侍卫。内藤如安,则是小西行长派出来的和大明和谈的代表。双方在朝鲜僵持一阵子后,发现都是彼此奈何不了对方。
倭国那边现下已经被灭了三个兵团多的人马了,其中有两个半兵团是魏刚动手干的,损失也是巨大。小西行长是个买卖人出身,觉得这样打下去已经没有意思了。所以他一个劲的希望赶紧和这明国和谈,若是在朝鲜能割下点土地那是更好,割不下来,那也能藉此停止这场毫无胜利希望的战事。可是他这么想的,那太阁丰臣秀吉却不是这般想的。于是这小西行长便联合诸多出兵朝鲜的大名们,合着伙的来诓骗这丰臣秀吉,说是明国皇帝已经被他们打怕了,准备跟他们谈判,然后把皇帝的大印献上,同时把大明的江山割让给倭国。
这样的骗人鬼话,若是给人看,怕是不会被人相信。大明是个什么样的巨人,在东亚这片,怕是没有人不知道的。那个大陆上的中央王朝,统领这个世界一千多年了,也就是蒙元时候汉人王朝被北元给灭了吧,其他时候,哪里有这样的事。何况他们一个小小的倭国。
可是太阁殿下就有可能信,小西行长自认为对太阁殿下了解颇深,所以才整出这么一码子事。毕竟,用武力和其他各种手段统一了倭国本土,这在倭国的历史上,还是少有的。除了之前的征夷大将军源义经外,好像就剩下足利将军家的人了。可是那些都是公侯,都是贵族。而他丰臣秀吉,那是一阶平民,现下却做出这般成绩,他能不骄傲,能不膨胀吗。所以小西行长告诉他明国要投降,他当然会信。
而大明这边,也因为万历皇帝觉得战事消耗太多,他不太舍得他自己的那点私房钱了,所以也是不想打了。也因此,才有了石星上书言及和谈后,万历皇帝立马批准的事。
两下凑巧了,这才有了这内藤如安进大明的事情。十兵卫跟着内藤如安,一路上从朝鲜到辽东到山海关,进了这大明的京师后自然是被这明国的景貌所震慑。特别是从山海关过去的时候,他看到那高耸的关墙,心中已经起了波澜。太阁殿下一个劲的要平了朝鲜,打进大明,现下他这一路上看到的,便不是太阁殿下那点兵马所能对付的了。这样的想法一有,那种自卑的心里便油然而生。越是自卑,他便越是要在大明的官员面前表现的强势一些。也赶上兵部尚书石星想尽快结束这对倭国的战事,所以便容忍了这内藤如安以及和他一起来的这些武士们的行为。
之前年初的时候,他们在京师城门处已经闹了一出,当时就是被兵部尚书石星给担下来了。哪里想到这反倒是助长了这些矬子的气焰。
在那京师中给他们准备的馆驿待得实在无聊,这十兵卫便在自家主子的允许下,领着通译出来逛街。十兵卫也是因为被闷坏了,这才想着找点事撒撒泼的。哪知道他却在这饭店里听到了他熟悉的声音,而且说他们倭国言语的竟然是一个明国书生。这书生打扮的人一看就不是个普通人,这一点倒是能从对方那眼神看出。十兵卫好歹也是跟着自家主子看过市面的,所以这点眼力还是有的。
“巴嘎,你是什么人,敢对我出言不敬,既然如此,那就把刀拿出来吧,我要和你决斗。”十兵卫自然是要嚣张一些,武士刀自然也是抽了出来。
“巴嘎你姥姥”
王作武跟着魏刚逛街觉得挺有意思,忽的看到自家老爷进了这饭馆,他也跟着迅速进去了。之后看到魏刚大声的呵斥那矬子,他就知道自家老爷今天看来要对这矬子动武了,所以悄悄的就绕到了那十兵卫的身侧。
十兵卫就带来一个和他一样的武士,站在他的左手位,而王作武则是在他右手位。等他亮出武士刀,对魏刚比划起来的时候,王作武自然是果断出手。不过他可不是用拳脚,而是抄起了这饭店了的长条凳子,直接砸了过去。
那十兵卫精神头都是对着他眼前的那书生打扮的人身上了,那里想到身侧竟然近在咫尺就有人要偷袭他。一个不小心,就被那长条凳子给砸到了脑袋上,一下子就倒在了地上。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魏刚身边的侍卫早就一哄而上,连着他带来的那个武士,还有那通译,都是一遭给收拾了,拳打脚踢的,直接就给放躺在地上了,他们手里的刀自然是被魏刚的侍卫给缴了下来,这武士刀他们在朝鲜也是不少缴获,当然不陌生了。此时那最开始因为和这倭国武士抢座位的富家书生却是吓得连忙躲开了,已经不再这店铺里了。
魏刚原本就是想揍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