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历十八年(四斗米)-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执勤的水手此时也是瞌睡连连,白日里的劳作,已经让他们很是困乏,而晚上还要跟着值勤。现下眼瞅着天就要亮了,这执勤的也是打起了瞌睡。
魏刚猫着腰,悄悄地靠了过去,当他看到那家伙靠着桅杆正在打瞌睡的时候,心中才算沉静下来。此时后边郑奎和冷飞也是跟着上来了。魏刚一打手势,大家伙就知道这次不用弩箭,而是用匕首,直接割喉。
悄悄地摸了过去,很是轻松的就解决了船上站岗的这两个岗哨。然后,船下的苍狼军士卒也纷纷顺着绳梯爬了上来。
当甲板完全被爬上来的苍狼军士卒占领之后,局势便完全在魏刚的控制之下了。这个时候,对岸剩余的人便做着小船过来了。此时,在人数上,苍狼军完全占据了上风。
第九十九章对付犹太人的办法
“真是没有想到,这些西洋人竟然如此不堪一击,要说起来,还赶不上那些倭国矬子。那些矬子还是那么死硬呢,可这些西洋人,嘿嘿,竟然没怎么打就乖乖举手投降了。”郑奎此时就站在船头上,跟坐在一个木桶上的魏刚汇报着作战结果。
“奎子,有些事并不是你想象那样的。因为你对他们不了解,所以你才有现下这般想法。西洋人重利,他们来到东方,不是为了和谁争胜,而是为了银子和金子。因为,在没有得到足够利益之前,你让他们拼命,那肯定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而那些矬子,他们知道自己就算投降了,回到那边也不可能饶了他们,所以都是死斗到底。这便是两个民族的不同了。以后,咱们可是少不得要和这些白人们接触,可是要好好了解他们的。”魏刚跟着给郑奎解释道。
就像郑奎说的那样,当苍狼军士卒从甲板向船舱里开始进攻后,船上的白人水手在看明了情况后竟然马上就放弃了抵抗。反倒是跟着船过来的那一队倭国武士,拼死的反抗。不过他们人数实在是太少,而且手里的武器也就是刀剑,在苍狼军的钢弩面前,还真是没有什么优势。船舱里虽然狭窄,但是白人们都投降了,就剩下这些矬子,也是无济于事。要不是魏刚想完整的俘获这条船,他早就让苍狼军用手榴弹炸那些矬子了。
死了的倭国武士都是被拖到了甲板上,那些白人水手也是被叫到了甲板上。郑奎领着人当着这些白人的面把那些倭国武士的头砍了下来,尸体直接扔到大同江里。不管怎么说,脑袋就是功绩,而且还能换回银子,都是不能浪费了。不过这举动倒是把那些白人吓得不轻。好在这些白人带着翻译,不过他们那翻译只会说倭国的言语,对大明的言语倒是不太熟悉。
“喂,跟他们说,我们是大明的军兵,现下来到这朝鲜是讨伐入侵这里的倭寇的。他们因为已经被查出来了帮着倭寇贩运粮食,将会受到制裁。”魏刚把那翻译叫到眼前,直接用日语跟他说了起来。
那翻译先是一愣,然后马上就跑到了罗兰德和那低地犹太商人文森特眼前,逐字逐句的翻译起来。
魏刚远远的听着,不一会儿就看到那伙白人中有两个人好像并不同意他的说法一样,大声的反抗起来。
“看来二位就是这条船的主人了,哪位是船长?”那两个反抗激烈的人被带到了魏刚眼前,魏刚抬眼看了看他们,跟着问了起来。
听完那翻译的话后,罗兰德上前一步说道:“我是,将军阁下,你刚才的决定并不公平,我们并不属于交战一方,我们是中立的,你不应该扣留我的船。”
那翻译小心翼翼的把这话说完后,吓得呆在一边上不敢抬头。魏刚看那翻译的模样,知道他是个倭国人,没杀他就是为了让他做这翻译。现下听到这叫罗兰德的白人船长如此说,他不由得一笑。
“中立国?呵呵,中立国会帮着这些矬子运粮食。我的船长,自从你帮着这些矬子运粮那一刻开始起,你就已经参战了。”
“将军阁下,也许这其中的内情您并不清楚,我是受这位低地商人文森特先生的雇佣的,若果说参战的话,那么也应该是这位文森特先生参战,而不是我和我的船员。”这位罗兰德船长倒是个直性子,实心眼。
“哦,看来事情越来越有意思了。低地商人。”魏刚自言自语的说到。
翻译还没有说什么的时候,就看到那站在一旁的文森特主动凑到魏刚眼前,很是直接的做起了自我介绍。
“您好,尊贵的将军阁下,我是尼德兰商人文森特,请原谅我的冒昧,刚才听您说我参与了战争,您这完全是在冤枉好人,我也只是受倭国的关白大人雇佣。这只是一桩生意,和参战是两回事。大人,请您一定要弄明白这其中的关系。”
“嘿嘿,这些西洋人,到了这个时候,还想进行狡辩。”魏刚心里边笑骂道。“哦,你是受倭国的关白雇佣的?嗯,那么这罪过就更大了。你是不是现在还希望有一个法庭来开庭审理一下你这件事啊?”
“如果那样就更好了,将军阁下。”这文森特还真是蹬鼻子上脸,魏刚听完那翻译这么一说,心里便更加嘲笑起这些西洋人来,竟然如此的没有自知之明。
“先拉他们上岸,老在这船上呆着也不是个事。”魏刚不再理睬这两个白人,而是对郑奎吩咐起来。
“大人,您的意思是直接宰了?”郑奎俯身上来,没来由的问了这么一句。
“嗯,不,这些白人,杀了可是乖可惜的,我还留着他们有大用呢。好好对待,哦,特别是这两个人,不要亏待他们。等下午我在和他们谈。”
“是,大人。”郑奎应声而去。
“罗兰德船长,怎么样,对于我说的条件,你觉得还合适吗?哦,还有这位文森特先生,我想你来到东方,不仅仅是为了观光或是了解这里的各个种族吧。”在岸上的营地中,魏刚跟这两个白人攀谈起来。
“将军阁下,要是您的价码还能在高一点,那就更好了。毕竟,要是我帮着您来做这件事情的话,中间要冒很多风险的。”还没等罗兰德说话,这文森特倒是先说了起来。
“文森特先生,我想你应该知道什么是适可而止。一个人要说过分贪婪,那上帝是会让他下地狱的。”
“好吧,算我没说。我完全答应您的条件。”
“那您呢?罗兰德船长?”
“我的船不卖,所以您的条件恕我不能同意。”
“三万两银子不卖,那么四万两呢?不要忘了,你一样还在这条船上当船长,和以往没有什么区别。”
“将军大人,我虽然是这条船的船长,但是这条船的主人却不是我。他还在澳门,离这里很远。所以我没法答应您的条件。”
“好吧,那么您愿意受雇于我吗,就像我跟文森特说的那样。”
“这个倒是没有什么问题。”
“我想我们应该把这些写进契约。”说到最后,魏刚略到嘲讽的说出了最后一个条件。当然,他的这种语气,那翻译是不会翻译给罗兰德听的。
狗屁契约,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这个低地商人估计立马就会撕毁这个契约,如果有百分之二百的利润,那么这个低地商人还有这个罗兰德船长,估计连他们自己的上帝都会背叛。对付这个犹太人,以及来到东方淘金的白人,最好的手段便是利益,让他们尝到甜头,即便不签订什么狗屁的契约,他们也会像闻到血腥的文字一样嗡嗡的飞过来。若是没有好处,那一纸契约便是一个摆设。
魏刚没有杀这些白人。他忽然想到了海上贸易。虽然在老李的经营下,他旗下的商铺现下几乎要开遍辽镇的各个卫所,城镇了,但是这也仅仅是在辽镇。按照现在他那工坊的生产力,还真是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可是那样一来,多于的商品便没有了市场。若是此时借用这些白人打开海外贸易的市场,那就再好不过了。他还真是没哟想到在这朝鲜能遇到白人的船。想来是那朝鲜的水师太能打了,倭国的水军打不过朝鲜那李舜臣了,所以才雇佣这些西洋人帮着他们运粮吧。这阴差阳错的,倒是让自己捡到了这便宜。
魏刚和这两个白人签订的所谓契约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让他们把船开到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大连湾那里,把魏刚在辽镇采购的货物卖出去。他们根本就不用往别处走,只要去一趟倭国,或是去一趟澳门,魏刚给他们的货物就能卖个好价钱。貂皮、木耳、鹿茸、山参等等辽镇特产,足够他们赚上几倍的利润了。外加魏刚工坊里的产品,那他们在未来的几年里,估计想不发财都难。
当然,除了和这两个人做生意外,魏刚还存了另外一个心思。总是用这两个人,总归不是办法。最好的便是自己有海船,自己有水手。可是这一切对于他自己的这些人来说,都还很陌生。而魏刚让这两个人做的另外一件事就是从澳门征集船匠。在利益的诱惑下,他相信应该会有人过来的。不过这件事现下却是急不得的,要慢慢来。
第一百章无计可施的小西行长
搁浅在大同江中间的飞鱼号,在魏刚让人把里边装的粮食都卸的差不多的时候,终于能够动起来。然后又是苍狼军用马匹把飞鱼号从浅滩上拉到了水中。
魏刚在文森特临走的时候,给了他一张地图。这是一张绘制清晰的朝鲜以及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地图。所谓清晰,主要是指海上。很多小岛都绘制了出来。这张地图自然是魏刚从山洞里搜出的那些地图中仿制的,不过拿到这个时代,绝对是非常精细的东西了。那文森特一看,立刻发呆了。就是站在他一旁的罗兰德船长,也是吃惊的愣在了那里。
有了这副地图,在这片海域,他们就可以很快适应周围的环境,这比他们目前总是要靠着倭国或是别处雇佣来的人来指引要好的多。特别是罗兰德船长,他更加清楚这张地图代表的意义。
也就是在这几年的功夫里,低地商人和英国商人像见到血的牛虻一样,使尽各种办法试图破解从西方到东方的航线海图。要知道,现在也只有西班牙人和他们葡萄牙人才有西方到东方的海图。低地的尼德兰人或是英国人,他们也仅限于在大西洋那边转悠。对于东方的财富,他们即眼馋,却又没有办法。无论是葡萄牙人还是西班牙人,对于海图都是保守的极为严密。
可是就在不久之前,因为葡萄牙被西班牙吞并了,政府中不再有人管这些个事了,才让英国商人和低地商人寻觅到了机会。他们利用各种手段,金钱与美女,或是欺诈与恐吓,总之潘多拉盒子里所有用来描述一个恶人的手段他们都用上了,然后他们获取了到东方的海图,这才让这些低地商人或是英国人出现在爪哇岛,出现在东印度群岛,出现在这东方的海面上。
西班牙国王以及他的那些大臣们,一个个此时反倒是不把这事当回事了,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所带来的恶果。
罗兰德其实严格说起来并不是一个纯正的葡萄牙人,他的祖母是一个英国人,但是他还是以自己是一个葡萄牙人而骄傲。可惜,自从亨利王子死后,葡萄牙的海洋帝国大厦似乎便要崩塌,再也没有人能像亨利王子那样带领他们肆意的在海上征战,在世界各地开拓殖民地了。现在,罗兰德只得带着自己的船----来到东方海面上寻找机会。要不是在澳门,这个文森特给了他一大笔定金,他还真是不想和这个来自低地的犹太人合作。全欧洲的人都讨厌犹太人。原因吗,他们似乎总会把自己的财富迅速的变大,而且放起高利贷来丝毫没有人性。而且他们好像总是能想出发财的办法。而其他欧洲人,怕是更多的都是想着直接去抢,就如同皮萨罗在美洲大陆上干的那样。
现在,这个来自东方帝国的将军给了他们这样一张地图,那意味着巨大的商机,如果以后和这位将军合作,那么不用想,他们将会获得滚滚财源。而且,这位将军既然能做出如此精确的地图,那说明这个东方帝国的技术应该不比西方人差。
两个人此时脑袋中得出了如此一致的答案,这正是魏刚想要的结果。和这些西洋人做生意,要先给他们一点甜头,毕竟,以后自己可是要好好利用他们的。
罗兰德带着他的飞鱼号走了,按照他们和魏刚的约定,他们将在辽东半岛的最南端,有个叫青泥洼的小渔村那里,和魏刚派去的人接头。然后,他们将会获得一些货物,而他们为此付出的货款,便是他们之后从澳门带来的造船工匠,以及许多那位将军需要的人。那位将军竟然先让他们不用付款而获取货物,这种胆量怕是只有那位将军才能做出来吧。这个季节,正好西北风已经刮起来了,顺风南下,将会很快到达澳门。
魏刚安排完这些之后,便让苍狼军士卒就地征发朝鲜民夫,把从飞鱼号卸下来的粮食运往安州。为了防止平壤城中的倭寇看出什么破绽,他特意让苍狼军加强了在平壤附近的活动。这样一来,城中原本就被他们打怕了的倭寇,自然是更加的不干出来了。按照他们的想法,出来也是没有用,现下这平壤周围,早就是人走房空了,便是没有大明的兵马,他们也是征集不到什么粮食了,倒是平壤以南这边,如果想想办法兴许还能弄到一些。
飞鱼号本身足有五百吨了,在这个时代,应该算是大船了,不过跟西班牙大帆船比起来,在吨位上还是差了些。
文森特这次来运的全是粮食,四百多吨的粮食,魏刚是一点也没有给他留下来。文森特并不觉得肉痛,因为这些粮食他并没有付出什么定金,他做的买卖是帮着倭国运粮,而不是倒买倒卖。这也是飞鱼号上为什么有倭国武士的缘故。其实文森特就是做了回二道贩子。因为飞鱼号根本不是他的,而是罗兰德的,这买卖罗兰德自己若是认识倭国的人,他自己也能做,完全可以把文森特甩出来。
这么多粮食,足够魏刚带着的人马吃上一段日子了。其实要说起来,人吃的还是有限,关键是马匹。现下正是冬天,朝鲜地面上都是冰冻一片,山坡上的草早就没有了,所以这些粮草不光要给人吃,还要给马吃。魏刚带来的这些人马,大都是一人双马,这马吃的反倒是比人吃的还多。
等到魏刚把这些粮草运回安州后,平壤城中的小西行长也接到了南边来的通告。问他到底有没有接到运粮的船。他这时候才知道,南边的大本营竟然是通过这海路给他运粮的。可惜,飞鱼号上的倭国武士都是被魏刚屠戮一空,就连之前下了船跑过来和平壤城中接应的倭寇也都是被郑奎宰杀个干净,小西行长又哪里会知道这船其实已经来到这平壤附近了。
不过在这么耗下去也不是办法,毕竟,平壤城中的粮食也是有限,他现下带着的人马,好歹还有个一万三四千人,加上还有些朝鲜叛军,这城里原来囤积的粮食,吃的也是快。若是再不想办法,那他真就只得先往南撤一撤了。
原本对于大明派出的谈判使者,这小西行长也是存了利用的心思的。他何尝不知道对方是在忽悠他,但是他自己这边也确实需要这个缓冲的时间。他从釜山登陆开始到现在可是一口气的打到这平壤的,麾下士卒都是没有带多少粮食的,平日里的口粮,都是就地征集的。也亏得朝鲜人比较无能,城受不住不说,连粮仓也一并交给他们了,所以他们才不用为这军粮发愁。
可是现下却是不行了,这平壤城以北的地方,他暂时是不敢派出人马了。因为有那么一支明国人马,不但把出城的有马晴信给灭了,还把那号称西国之雄的大友义统给灭了。这两股人马加起来也是好到一万人了。这样看来,这股明国兵马的战斗力那是相当的高的。到现在为止,他都不太清楚这股明国兵马到底有多少人。派出去征集粮草的人被人家给灭了不少,回来的只是说对方都是骑兵,来去如风,自己这边还没等弄明白怎么回事,人家就冲上来了。
他大略的算了一下,这股明国兵马怎么样也应该有五六千人了。不要大友义统也不会就这么没有了消息。
步兵对骑兵,小西行长还是很打醋的。一看到这些骑兵,他不尽就想起了曾经被称之为甲斐之虎的武田信玄。武田家的赤备突击怕也没有这些明国兵马来的凶猛吧。
既然打不过人家,那就只有乖乖的呆在平壤城中。反正现下他获得的功绩已经报给太阁大人了,至于再往北进攻,他完全可以等到呆在汉城的其他大名带着人马上来的时候在做行事。而且,东边还有一个看他不顺眼的加藤清正,也不知道这个家伙到底打到哪里了。
因为打了这样的算盘,所以这平壤城中的倭寇竟然还真就蜗居在了这平壤城中了。魏刚一时半会也是拿这个“乌龟”没有什么办法,所以只得把人马收拢到安州城进行休整。
第一百零一章宁夏平复
十一月份,京师也是下起了大雪,天已经冷的滴水成冰了。此时在紫禁城的御书房中,万历皇帝正在高兴的看着奏章。
之所以高兴,是因为宁夏勃家的叛乱已经完全的镇压下去了,那边已经把相关的事情写成了奏章,送到万历皇帝的案前。
不过在高兴的同时,万历皇帝又有了一丝隐忧。辽镇李家,看来是真能打啊,前头出了个魏刚,虽然不是那李成梁麾下,但是却是李家老三的嫡系。现下这李家又出了一个能打的。别人去了那宁夏就是不好用,而这李家老大一过去,哎,还真是好用,几个月功夫,就把勃家给平了。这样的事本是值得高兴的,国朝终于又有新的良将了。可是万历皇帝的心中隐约的总是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其实要说起来很简单,那便是这些良将都是李家出来的,一家独大可不是什么好事。朝中讲究以文御武,同时这武将之间也是要讲究平衡的。当年辽镇李成梁风光的时候,张居正同样把戚继光放到了畿镇,还不就是为了制衡。
不过现下却还不是进行制衡的时候,朝鲜那边一天到晚的派人到各处哭诉。整天央求着朝廷赶紧派大军过去,毕竟,那倭寇还是窝在那平壤没走呢。那魏刚便是再能打,奈何手里的人马有限,也只能和那些倭寇对峙。
“张伴伴,现下这李如松走到哪里了,按照这上边的奏报,也该回到辽镇了吧?”
“回皇上,据东厂那边的奏报,说是这天气不好,所以那李家老大走的能慢一些,不过到了腊月也是能回到辽镇的。”
“嗯,其他各路征调过来的军马,现下走到哪里了?”万历皇帝马上又问起了这个问题。
“回皇上,现下从江南征调的义乌兵马,从西南征调的土狼兵现下已经过了山海关了,有的已经到凤凰城了,若是李如松能在腊月里赶回辽镇,腊月出兵朝鲜倒是正好。”
“嗯,拟个条子吧,让石星好生安排这一切,告诉他,对付那些倭寇,不用留手。这些个矬子,真真是跳梁小丑。皇祖当年能把他们赶下海,到了朕这里,一样能收拾他们。”
万历皇帝口中的新任兵部尚书石星,此时正在自家的书房中和刚从朝鲜回来的沈惟敬密谈呢。
“老沈,你这次去,可是按照我说的办了?”
“回老爷,小的幸不辱命,完成了老爷的嘱托。那些倭寇,小的几句话就镇住他们了。不过小的跟他们耍了个心眼,呵呵,骗了他们一把,说是朝廷有意和他们和谈。不过这些矬子也不是省油的灯,竟然跟小的说了若干条列,小的一看,这些矬子竟然想完全占了这朝鲜,而且还要咱们大明承认他们。小的当即便没有答应,呵斥了他们一顿。这要说起来,还真是要靠着那李家的魏和尚在这平壤附近撑着了。想来那些倭寇也是怕了这魏和尚,便不再跟小的提出这些要求了。他们倒是答应了大人您提出的那条件,先按兵不动五十天,等朝廷的敕令来了在做行事。”
沈惟敬本身就是个故事大王,别看他受到这石星的雇佣,但是到头来,他和这石星也没有完全讲真话。当时谈判的时候,他是完全的答应了小西行长提出的那七条。那七个条件其实就是让朝鲜灭亡,然后永远的臣服于倭国。正因为如此,那所谓的和谈才进行的如此顺利。他跟石星自然是不能实实在在的交代了,好在有魏刚在朝鲜的名声,于是这位故事大王便顺手拿来一用。
石星虽然是兵部尚书,但是都是属于读书上位的,对于这些市井之徒的信口雌黄,他当然不知道了。他还以为这沈惟敬却是个办事能手呢,心中暗自高兴,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人才。
就这样,沈惟敬两头忽悠,中间把石星给他的办事用的银两贪墨了不少,也算是没白当一回游击将军。
而在这大忽悠沈惟敬口中所说的魏和尚,此时却悄然的领着人马再次折返,往东线而去。
平壤这边小西行长算是彻底的乌龟了,既然如此,那么魏刚只有领着兵马去东边,毕竟,那边还有个锅岛直茂。
此时魏刚已经知道了自己升任游击的消息了。朝廷派来的使者给他发了文书官牌,这就算是火线升官了。不过同时过来的仍旧是让他坚守的命令。后来魏刚瞅机会找到那去了倭国军营的沈惟敬,几杯酒下肚,魏刚也算套出了那沈惟敬和倭国武士们商定的时间。五十天,魏刚也算是心里有了底。既然如此,他再呆在这平壤附近便没什么意思了。
辽阳城中的李家,此时倒是显得分外的忙碌。下人们都是来回的奔忙着,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自家大少爷凯旋归来。
李成梁此时呆在书房里,跟管家李义正在商议着出兵朝鲜的事情。
“如松他跟你说了这个日子回来?”
“回老爷,大少爷亲口跟小的说的。那边小的过去看的时候也确实如此,虽然勃家完了,但是收尾的事情还是很多的。他们家原来占着的那座盐池,现下也是被朝廷收了回去。现下西北地方也是寒冷,士卒们行军怕是没有那么快了。再说,这刚刚打完胜仗,怎么样也要闹腾一阵子。大少爷把这一切都算进去了,便给了小的这个日子。让小的回来回复老爷。”
“嗯,看来那边还真是一时半会完不了啊。现下老三麾下那魏和尚正顶在朝鲜那边,我听下边的人汇报过来的消息是那沈惟敬假装和谈,这才拖了那些倭寇一些时日。不过这其中也有魏和尚的功劳在里边,毕竟,一下子宰了那么多矬子,那平壤城中的倭寇也是害怕。不过这一切都是在对方不知道咱们虚实的情况下才好用的。若是那些倭寇被逼急了眼,大军出城,魏和尚怕是就不好用了。到时候要真是推到义州这边,怕是朝廷便要发怒了。好歹最开始还是咱们张罗了着出兵,主力也都是咱们家的。若是这个时候,倭寇推过来,怕是大小子在宁夏那边弄出那些功绩怕是要白费了。”李成梁说这些的时候手不停的捻着自己的胡须,脸色也是凝重。
“老爷放心,三少爷不是过来说了吗,那魏和尚拖得住那些倭寇。现下南兵都已经到义州那边了,我想倭寇便是打到义州,这边也是能顶住的。再说,他们身边上还有个魏和尚,我估摸着倭寇可不敢轻举妄动。”
“最好是那样,不过这仗一打起来,什么事情都是要先考虑的,想不到的话,到了战场上,可就要吃亏了。回头让老三准备准备吧,等老大一回来,就让他带着自己的家丁也跟着过去。咱们李家在宁县那边立了一个威,现下在朝鲜这边还要再立一个威,这样朝中那些酸丁们便会把嘴都闭上了。到时候我要看看这杨绍勋还能当多长时间这辽镇总兵。”李成梁此时的算计,都是为了争他被人家拉下来这口气的。
十一月初十,魏刚再次领着人马来到了咸镜北道。冷飞早就带着人过来联系那韩英俊了,等魏刚带着大队人马来到的时候,韩英俊已经带着他的朝鲜人马来到了魏刚的营帐外头等着了。
“大人,小的按照您的吩咐,把这咸兴周围八十里内的人都给牵走了。不过都是北边的,南边小的没敢过去。大人也知道,小的带着的这些人马,跟着大人打仗还凑合,对付这些倭寇,便要差许多。哦,大人,这期间,小的还吞了好几股人马。到还真是让大人说对了,现下这咸镜北道还真是多了许多‘土匪’,嘿嘿,小的就用大人您教的那几招,到真是管用。大部分都跟着小的混了。大人若是要打这咸兴的话,多个不敢说,小的能出三千人马。不过都是跟着大人打的,他们自己却是没有那个胆量去对付那些倭寇。
“哦,哈哈,倒是没想到,你这小子也不笨嘛,好,很好。咸兴城里的倭寇,我就不用你管了,你现下最好把这咸镜南北道各处都拿下,到时候也好方便我们做事。你记住,跟着我,绝不会让你吃亏的。”
“小的就知道大人有这把握。”这韩英俊拍起马屁来倒是不用打草稿,直接是张口就来。
“这些日子,这咸兴城里的倭寇可有什么动静?”
“回大人,您刚走的那阵子,这城里的倭寇倒是没有敢出来的。可是过了能有二十多天吧,将近一个月,这些倭寇看到这城外没有动静了,便又出来了。小的也不敢带着兵马去打他们,毕竟,小的这些人马,战力着实是差了很多。所以这不就赶紧的派人去找您了吗。这几天,据下边人观察,这咸兴城里的倭寇已经出城五六十里了,但是因为没有人家,所以他们出来也是白扯。现下想一想,大人您这招还真管用。那些倭寇不敢离开城很远,所以走个五六十里路,他们便折返回去了,现下咱们这里还倒是安全。”
“那到未必,我若是猜得不错的话,这些倭寇,绝不是因为不敢往前走,其实你看看外边天就知道了,他们应该没有冬装。”
第一百零二章大军到来前的最后一次
朝鲜北部的冬天,倒是和辽镇没什么区别。女真人平日在这个时候也是要出来打猎的,所以对于这个时候在野外作战也是没有什么问题。别看是冬天,其实此时野地里还是有不少猎物的。狍子和野兔,那都是常见的,若是赶上点气正,还能打到梅花鹿。若是碰上熊瞎子,那可是要下大力气才能猎取到的。毕竟,冬眠状态下的熊瞎子,凶性要比夏天的时候还要大。更何况若现下是打倭寇。若是真的斩杀了倭寇,还有银子可拿,这可是比猎物更来钱。
韩英俊跟魏刚汇报了咸兴城里的倭寇动向后,魏刚就开始琢磨起来。算算日子,在这朝鲜东北一线,也就能再打个一仗了。若是输了,倭寇也许能在这咸镜北道继续横行一段,但也不会长太久。按照他头脑当中的历史记忆,这个时候,大明马上就会派大股兵马进入朝鲜的。倭寇一听到这消息,十有八九要从这咸镜北道往南撤的。若是赢了,那这些倭寇说不准更加不可能在出城乱窜了。他们还会继续窝在这咸兴城里,就想此时平壤城中的倭寇一样。而那之后,自己也不再有机会对这些倭寇再下手。
尽管如此,魏刚还是调遣人马,准备近期对敢于出城活动的倭寇来一次伏击。好歹他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