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铁血纵横-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级将领进行暗杀。

    从第七支队派出的小股部队表现来看,虽然人数并不多,但战斗力却是超强,特别是还具有远距离狙击的能力,这对第三战区的高层将领,可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当然,柳天舒并不知道这些,他回到四安后,一边让接应出来的新四军战士好好休息,一边忙着向苏北指挥部报告此行的经过。

    不过,对没能将军部领导人救出,他心里充满深深的自责。

    好在无论是湖州还是武康的日军,这段时间表现得出奇的平静,就是在顶原镇的日军秋田联队,也没有向南进攻的迹象,柳天舒一时之间还真不明白日军在搞什么名堂。

    柳天舒不知道,原来日军在诺门罕与苏联红军打了一仗,这一仗以日本关东军惨败而告终,从那时起,日军大本营就在北上和南进之间纠集。

    而在40年下半年,日军大本营发现美国有对大日本帝国全面禁运的迹象,特别是日本军方急需的石油,如果遭到美国的全面禁运,将会引来无法想象的后果。

    所以,这段时间,日军大本营一直在计划是不是攻击印度支那,以获取那里的宝贵石油资源。因为涉及到重大的军事策略的调整,所以侵华日军这段时间并没有大的动作。

    十天后,第七支队收到苏北指挥部发来的电文,得知被第三战区包围的新四军突围出来的只有三千人左右,其中有一千多在第七支队的接应下突围出来的。在冲突停止后,重庆方面发布取消新四军番号的命令。

    这还不是最让第七支队全体官兵难过的,他们最感到悲愤的,是第三战区竟然扣留了前去谈判的叶军长,项副军长和几位领导下落不明。

    不过,悲愤归悲愤,在江政委等政工干部的思想工作下,第七支队官兵将满腔悲愤化为刻苦的训练,整个防区内军事训练情绪高涨。

    柳天舒这段时间,除了注意与苏北指挥部的联系外,还关注周围日军的动向,可惜一时之间,日军似乎忘了还有一个第七支队似的。

    既然日军暂时没来进犯,柳天舒也想趁机狠抓部队训练,特别是四团,属于才成立的新部队,战斗力更有待提高。

    这天,柳天舒到四周检查部队训练情况回来,就见江政委向他招手,他走过去一看,发现江政委手里拿着一份电文。

    “天舒,苏北指挥部转来中央的指示,对我们派出小股部队袭击第三战区高级指挥官的行动,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要求我们立即停止此类行动。”江政委神色凝重的说道。

    “中央批评我们了?”柳天舒不由一愣,他派出的侦察大队特别小队,执行任务时全都是化了装的,就算第三战区知道是自己派人干的,也没有证据,只是这样的事,怎么会惊动延安呢。

    他接过电文认真看后,对江政委道:“政委,你放心,既然中央对此事进行了批评,那我们坚决改正。”

    柳天舒并不知道,第三战区高级指挥官其实被柳天舒派出的小股特种部队给吓着了,在与延安方面交涉时,提出了严重抗议。当然,延安方面也不含糊,让第三战区拿出证据来,可惜第三战区哪有证据?

    最后,延安方面答应对这件事进行调查,如果这件事属实,一定进行严肃处理。

    “对了,天舒,还有一件事,地下交通员送来一封信。”说话间,江金勇掏出一封没有姓名的信件,递到柳天舒手里。

    柳天舒接过看到信封没有名字,不由心里一奇,接过来撕开看时,却是父亲熟悉的字迹,顿时一种久违的亲情涌上心头。

    在信中,柳天舒的父亲柳明宣告诉他,说家里人都十分安全,让他安心打鬼子,不要牵挂家里。

    信的末尾,只有一个父字,并没有柳明宣的署名。

    柳天舒看完信后,顿时两眼湿润。

    西安一别,又是两年,从信中看出,父母均已离开西安。

    毕竟自己现在是新四军支队长,老蒋对自己没有办法,难保不对自己的家人动手,虽然胡主任可以照顾,但如果军统方面得到老蒋的同意,胡主任恐怕也是没有办法。

    突围到第七支队的新四军,因为上面还没有明确的指示,柳天舒只能由突围出来的一个姓赵的副团长担任队长,将这些来自不同单位的战士整编在一起,由第七支队进行补充后,暂时留在四安进行军事训练。

    那些突围出来的医护人员,则全都到第七支队的野战医院帮忙。

    2月19日,第七支队接到苏北指挥部的电文,中央决定重建新四军,任命陈老总担任代军长,同时对在大江南北的新四军进行整编。

    第七支队被整编成新四军独立师,由军部直属,留在浙西坚持抗日斗争,师长柳天舒,政委江金勇、副师长章周宏、参谋长向罗全,暂时下辖二十一旅、二十二旅和新七旅,停留在四安那些从皖南过来的新四军,非战斗人员留在独立师,其余人员由赵副团长率领北上进入苏南,编入活动在皖江的第七师。

    活动在苏南的新四军,已被整编成了第六师。

    在团以上干部会上,江政委传达了上级的指示,得知中央决定重建新四军后,大家都感到十分激动,不过,等江政委宣读军部命令,第七支队改编成新四军独立师时,大家都有些奇怪。

    苏南的新四军要论人数没有第七支队多,要论战斗力,也没有第七支队强,可苏南的新四军都整编成了第七师,而七支队竟然只编成独立师。

    按照常理,有正式数字番号的,才是主力部队,而独立师一般都是非主力部队。

    柳天舒看到这些干部眼里透出奇怪,就站起来说道:“同志们,这次中央决定重建新四军,并对活动在大江南北的新四军各部进行整编,可以说是一个十分英明的决定。至于我们支队被编成独立师,这是上级对我们支队成绩的肯定,也是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上级指示,我们师成立后,部队要进行扩编,只有不断壮大我们的队伍,发展我们的根据地,狠狠地打鬼子,才能无愧于独立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向全支队传达了军部的决定后,柳天舒将赵副团长找来,商量了送他们北上的方案后,让那些突围出来的新四军立即做好准备。

    按照军部指示,赵团长他们先到苏南根据地,然后再到第七师归建。

    第三天晚上,在与苏南新四军联系好后,苏南新四军突然向宜兴之敌发动攻击,吸收顶原镇的秋田联队回援,然后赵副团长带着部队,与独立师的同志依依惜别,踏上归建的征程。

    这次跟随赵副团长北上的战士,身上带着独立师配发的枪枝弹药,同时还带了几天的干粮,更让赵副团长激动的,是这次北归独立师还送了三门迫击炮和两个基数的炮弹。

    这些突围出来的新四军中,本来就有会操作迫击炮的战士,得到这些迫击炮后,更是当成宝贝搂在怀里。

    独立师不但送了迫击炮,还送了四挺九二重机枪以及十二挺歪把子轻机枪。

    可以说,这次北归的部队,经过这段时间在休息训练后,又成了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

    特别是赵副团长,在四安这段时间,很是见识了独立师的各支部队的训练方式,大大的开了眼界。

    秋田联队抽兵回援,三团一营随后又从正面直接撕了秋田联队有些单薄的防线,让赵副团长等人顺利通过了秋田联队的防区,赶到了宜兴城外,与前来接应的苏南部队会合。

    欧标飞亲自指挥三团一营将赵副团长一行送走后,立即撤兵回防。

    秋田指挥部队赶到宜兴,谁知新四军突然撤走,让他很是疑惑。两天后接到情报,才知道一支人数不详的新四军部队从四安方向北上进入了苏南,与活动在苏南的新四军会合。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百八十七章老部下赶来了

    送走赵副团长一行后,独立师一边严防鬼子进攻,一边进行部队整编,这次由第七支队改成独立师,无论是部队建制,还是干部配备,都要进行很大的调整。

    师部几位领导将整编方案上报军部后,在地方抗日政府以及政治部下面的宣传队战士的宣传下,根据地开始掀起了积极参加新四军的热潮,到处是青壮跑来要求参军。

    不到十天,部队就招收了两千多新兵,独立师的总兵额达到一万人。

    这时,军部的命令也下来了,全师下辖三旅九团。不过各旅团干部的任命,却与他们上报的有些变动。师部领导没变,师长柳天舒,政委江金勇,参谋长向罗全,副师长章周宏,副参谋长孙雪宣,师政治部主任苏兰。

    第二十一旅旅长童贵杰,政委华春阳、参谋长兼副旅长康水东,下辖六十四团、六十五团和六十六团。

    第二十二旅旅长谢屏东,政委蒋先华,参谋长秦永河,副旅长石强,下辖六十七团、六十八团和六十九团。

    新七旅旅长郝猛宣,政委欧标飞,副旅长陈剑,下辖七十团、七十一团和七十二团。

    郝猛宣、陈剑和石强,都是从山东根据地那边增援过来的,柳天舒没想到组织上将他们三人派了过来,不由万分惊喜,要知道,郝猛宣、陈剑和石强,可是跟着他从太行山一直到山东的老部下。

    独立师的人听政委说这次军部派到独立师来的干部,大多是师长的老部下,而且是来自山东老根据地,自然对他们十分热情。

    这次为了加强独立师的干部力量,军部经过与山东八路军商量,特意调了一批干部过来,除了他们三位外,连石虎也过来了。

    当然,这些派过来的干部,暂时还在路上,所以新七旅的整编工作,还暂时压在政委欧标飞身上。

    部队的架子虽然搭了起来,但装备和人员却出现了缺口,要知道,按照柳天舒的想法,每个团下辖三个步兵营一个炮连,每个步兵营辖三个步兵连和一个机枪连。一个连一百二十人。这样算来,一个团总人数在一千八百人左右,一个旅接近六千人,全师约为两万人。

    而现在第七支队原有部队加上新招收的战士,另外从地方部队抽调而来的部队,加起来才只有一万二千人左右

    部队现在的枪支弹药,也只能满足现在人员的需要。

    看来,在天目山建立稳固的根据地已是当务之急。

    柳天舒几位师领导研究之后,决定第二十一旅按预定标准整编,第二十二旅暂编两个团,第六十九团暂缺,新七旅先编两个团,第七十二团暂缺,其第七十一团先编一个营。两个旅的缺额,待部队发展壮大后再行补充。

    随后,将原支队一团和四团编入第二十一旅,另外从县大队等地方游击队中抽调人员编入第二十一旅。吴中平的炮兵团迫击炮营被拆散,分别编入各旅下面的团里,步兵炮营暂时由师部直属。

    原支队二团编入第二十二旅,另外将新招收的战士编入第二十二旅,以原支队二团为基础,编成六十七团和六十八团。

    原支队三团编入新七旅,同时将部分新战士编入新七旅。

    部队整编工作将要完成时,军部派来加强独立师的干部也来到了师部,柳天舒得知石强几人到了,立即从指挥部里跑了出来。

    石强、郝猛宣、陈剑、石虎几人看到柳天舒站在村口,顿时满脸激动,飞快跑了过来。

    “老团长,我们终于又见面了。”几人看到柳天舒,颤抖着声音喊道。

    “呵呵,强子,你可比以前更壮实了,猛宣,陈剑,石虎,我也想你们啊,没想到我们又聚在一起了。”柳天舒眼睛微湿地说道。

    这几个人,可以说是与他生死与共的兄弟,分别两年后能在江南再聚,这可真是上天诺大的恩赐。

    几人说了一阵后,石强几人才过去向江金勇几位领导敬礼问好,章副师长和向罗全参谋长看到这几位,也是满脸欣喜。

    这几位还没到师部时,他们就听说了这次从山东过来的干部,大多是师长在山东时的老部下。

    柳天舒为几位做了介绍后,大家一路说着向师部走去。

    苏兰看到这几位对柳天舒充满无比的敬重,不由对自己这位老同学多看了一眼。

    到了师部叙说了过来的情况,到政治部办理了相关手续后,自然由向参谋长向三位介绍独立师的情况,晚上的时候,师部炊事班特意加了几个菜,为这几位远道而来的干部接风。

    宋雨洁自然被柳天舒接了过来,石强看到宋雨洁,立即亲热地喊着嫂子好,弄得宋雨洁脸上全是红霞。

    宋雨洁和柳天舒的事,整个师里都知道,石强几人在富崖山的时候就清楚,只是没想到俩人至今还没有结婚。

    不过,他们几人作为八路军的干部,对党的政策还是知道的,柳天舒虽然是新四军的支队长,但按二八五团的条件,他今年才满二十八岁,五年党龄这一条也不够,只有团级以上这条够了。

    因为自知自己不够条件,柳天舒也没向组织上打结婚报告。

    这个事柳天舒不急,江金勇可是操上了心。只是这段时间一直事多,他也没功夫向上级汇报。

    江金勇的妻子唐婉霞,早在去年就由地下组织护送到了四安,现在在政治部工作。

    随着石强等人到位,师里开始对各旅活动的区域进行调整,第二十一旅因为是师里的主力,暂时留在四安,负责巩固原有的根据地,第二十二旅到天目山发展,新七旅则开到武康一带开展抗日斗争。

    新七旅的旅长是郝猛宣原本就是柳天舒麾下的猛将,对付敌人自然不成问题,而政委欧标飞对为一带的情况十分熟悉,对如何发动群众建立敌后根据地轻车熟路,将新七旅放在这个方向,柳天舒和江金勇觉得很有必要。

    虽然武康的日军一个联队的兵力防守,但日军二十二师团将这个联队放在那里,主要是为了确保杭州的安全,兵力布置不得不分散,对新七旅的威胁并不算大。

    再说,一旦有事,第二十一旅还可以随时增援。

    认真说起来,第二十一旅肩上的担子要重一些,童贵杰不但要对付北边的秋田联队,还在对付湖州之敌。

    将第二十一旅和新七旅派出去后,四安镇一下子变得清静起来。

    新七旅到了武康附近后,郝猛宣与欧标飞商量,决定打掉武康北边夏桥集的敌人。不过,两人在商量的时候,觉得只是消灭夏桥集的一百多个鬼子和一百多个伪军,有些杀鸡用牛刀的味道,再说,根据情报,武康的日军对新七旅突然南下并没有察觉。

    于是两人决定让七十一团一营围攻夏桥集,七十团埋伏在武康通往夏桥集的公路两侧,一旦敌人的援兵前来增援,立即对增援的敌人进行伏击。

    将武康前出的增援之敌围歼后,再吃掉夏桥集的敌人。

    当地的地下组织得知新七旅准备攻打夏桥集,立即告诉欧标飞,说夏桥集的一个伪军排长,叫姜志和的早已不想为日本人卖命,在地下党的努力工作下,被发展为内线。

    欧标飞一听,顿时大喜,立即让地下党与姜志和联系,将夏桥集敌人的布防图拿到手。

    随后,七十一团一营包围了夏桥集,随着枪声响起,一营向夏桥集发起看似热闹的攻击。

    夏桥集的日军指挥官一看镇子周围出现了无数的新四军,惊得一边命令手下拼命还击,一边向武康的日军司令部告急。

    驻武康的日军联队长得知新四军突然攻打夏桥集,不由大为震怒。

    这个叫川崎的联队长自从率领部队进驻武康后,按照师团长的命令,立即在周围各重要集镇建立据点。

    不过,他对师团长的命令有些不以为意,按他的想法,指挥部队一路北上,消灭盘踞在长兴一带的新四军主力才是他作为帝**人,应有的职责。

    只可惜师团长命令他只需严守,防止新四军南下就是。

    他进驻武康以来,新四军一直没有袭击他的防区,让他的自信心更加膨胀。

    现在新四军突然南下攻打夏桥集,他自然有种被人冒犯了威严的感觉,命令第二大队三个中队急速出城增援,一定要消灭敢于向皇军进攻的新四军。

    或许是因为他以为新四军只是小股部队南下,只要皇军出动,一定会将这些乌合之众赶跑,竟然忘了将这个事向杭州的师团长报告。

    郝猛宣和欧标飞得知武康之敌果然前出增援,不由内心大喜。

    两人守在武康北边的一个小山头上,望着南边的公路,静静地等着川崎派出的援兵钻地他们的口袋。

    虽然根据情报,川崎派出的增援部队为为三个中队。但他俩布置在两边山坡上的部队,除了却是七十团一个整团,加上旅部直属特务营负责警戒,已是三倍于敌的兵力,再加上还占了有利地形,自然满有把握吃掉敌人的增援部队。

 第四百八十八章围点打援的战术

    带着部队增援夏桥集的日军川崎联长第二大队长横川少佐,自从跟着联队长到了武康一线,作为联队机动部队驻守城里。因为西边活动在天目山的第三战区部队只是躲在山里,北边的新四军又没有南下,几个月来,一直没有等到作战的机会。

    至于下乡去征粮拉丁,或者是扫荡一下活动在当地的小股反日武装,自然也用不着他这个大队长出面,所以只能在武康城的大队部里品着清酒,欣赏来自国内的慰问团的歌伎表演。

    这种近乎醉生梦死一般的生活,让他感到乏味,相比第一大队长和第三大队长而言,他心里充满莫名的羡慕。

    第三大队驻守在临安,大队长野田担任临安驻军司令,独挡一面无拘无束,日子舒畅无比,第一大队被拆散守在武康与临安之间的各个重要据点里,大队长吉野的指挥部设在平湖镇,过的也是土皇帝的日子。

    只有自己的第二大队作为机动部队,与联队部驻在武康,上面有联队长,看起来舒服,因为没有更多外出扫荡的机会,让他有一种英难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夏桥集的守军本属第一大队序列,不知道联队长是怎么考虑的,部队到了武康之后,他将第一大队分散布置在各个据点,而除了就近增援之外,一旦有事,主要的增援任务,却由担任机动部队的第二大队负责。

    出城之后,横川命令部队全速前进,作为驻守浙西北的日军,装备还是不错的。这次前去增援的三个中队,除了有十辆汽车外,前面还有担任侦察任务的骑兵小队。

    看看翻过前面的山头,再过去不远就到夏桥集,横川扫了一眼树叶开始泛绿的山头,还是谨慎的命令部队停止前进,担任侦察搜索任务的骑兵立即向前跑去,到了两山中间,两个骑兵端起手里的歪把子,朝着两边的山林泼撤着子弹,清脆的枪声打破了山林的宁静,可惜除了惊起几只飞鸟外,并没有任何动静。

    骑兵小队长看到几只鸟扑腾着从林中飞中,脸上露出笑意,看来,这些新四军也是徒有虚名,要攻打夏桥集,却不在这里布置兵力阻击。

    一旦第二大队赶到,那还不被皇军打得屁滚尿流。

    横川看到骑兵队长发出安全的信号,然后示意骑兵小队沿着公路走出山谷,到前面的另一边警戒。

    过了一会儿,骑兵小队从山谷的另一边发来电报,说一切顺利,横川终于放下心来,命令部队全速前进,用最快的速度穿过这片山谷,赶到夏桥集。

    这个时候,他已能隐隐听到夏桥集方向响起的枪炮声。

    郝猛宣和欧标飞看到鬼子的援兵果然向自己的包围圈走来,不由内心激动。

    特别是郝猛宣,这可是他到江南的第一仗,自然希望打出山东八路军的威风。

    横川之所以认为山谷没有新四军埋伏,除了骑兵小队的火力侦察没有发现异样外,那几只扑腾着飞出的鸟,让他相信山林中没有人埋伏。

    因为如果山林中有人埋伏的话,那些敏感的小鸟早就跑了,哪会还在林中藏着。

    只是他不知道,这几只小鸟,是七十团提前捉住准备好的,一待鬼子的火力侦察开始,就将这些鸟放飞,做出一副被枪声惊动的样子。

    看看鬼子的十辆汽车进入伏击圈,郝猛虚充满豪气地喊了一声打,布置在山谷两头的迫击炮手,立即瞄准头尾两辆汽车开火,随着炮弹爆炸,两辆汽车顿时被炸得趴在公路上,车上的鬼子被巨大的撞击弄得鼻青脸肿。

    横川听到山头上突然响起炮弹的呼啸声,不由脸色一变,还没等到明白过来,两边山头上响起轻重机枪令人恐怖的响声,同时无数的炮弹朝着公路上的车队飞来。

    郝猛宣和欧标飞将七十团三个营依次埋伏在公路的两边,这时三个营同时开火,密集的子弹和横飞的弹片将在公路上挤出一团的鬼子兵一片片撂倒,整个公路上响起鬼子痛苦的惨叫声。

    横川这时知道自己遭到新四军的伏击,急忙一推车门,敏捷地跳下去,嘴里不断喊着让车上的士兵迅速下车。

    同时布置在车头上的机枪,也开始亡命地向两边的山头拼命射击,为车上的士兵跳下车去争取时间。

    新七旅的几位领导都是打伏击战的打手,新七旅成立时,在师部的支援下,开始培养自己的狙击手。这时那些枪法精准的战士,则全力对付鬼子架在车头上的机枪手,另外就是那些忙着架掷弹筒的鬼子。

    横川率领的增援部队,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终于跳下车抢到了公路边寻找掩护,然后在中队长等的指挥下,开始沿着公路向南突围。

    新四军占据了两边的制高点,自己已处于不利的位置,如果再不突围,恐怕会全军覆没。这时的横川,再也没有要增援夏桥集,消灭敢于挑战大日本皇军的新四军的念头,他所想的,就是如何能顺利撤回武康。

    跟在他身边的通讯兵,这时自然焦急地用电台向联队长请求增援。

    川崎得知自己派出的增援部队,在路上遭到新四军的伏击,脑子里立即闪出四个字,围点打援。

    只可惜他在武康城的兵力并不充裕,横川带走三个中队后,城里的兵力剩下不过三个中队,自己又从哪里抽兵接应?

    总不能将城里的部队全部派出去吧?可眼睁睁地看着新四军吃掉横川大队,让他于心何忍?

    急切之下,他只得向师团长报告情况。日军二十二师团长矶田三郎接到川崎报告,忍不住骂了一句蠢货,然后命令川崎派兵接应,同时请求空军派飞机助战。

    虽然派兵接应很可能于事无补,但作为帝**队,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川崎在挨了师团长一通臭骂后,不得不派出一个中队和三百个伪军,沿着公路向北增援。

    横川得知联队长已派兵接应,心里一松,不过,看到身边不断倒下的士兵,却不见新四军从山林中冲下来,他心里十分憋气。

    根据以往与中**人交战的经验,一旦战斗打响,不到十分钟中**人就会呐喊着从埋伏的地方冲出来,那时自己手下的勇士就可以凭借精准的枪法,给中**人以重创,然后再凭借娴熟的白刃战技术,杀出一条血路。

    可现在战斗打响了十分钟了,可新四军打来的子弹并没有减弱,就是从山谷两边冲下来的新四军,也是呈战斗队形相互配合着逼近,根本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集团冲锋。

    反观自己的部队,被新四军死死压在公路两侧,就在几分钟前,第一中队几十个士兵在中队长的带领向,向南强行突围,还没跑出一百米,就被新四军的炮弹和机枪打得倒在血泊之中,流出的血液染红了公路。

    郝猛宣看到剩下的三百来个鬼子被压在公路两侧不敢动弹,立即命令七十团发动攻击,当然,就算是发动攻击,也不是吹着冲锋号勇敢地跑下去,而是以班排为单位,向山谷中的公路上压去。

    而与此同时,南边的三营已从公路南侧向北推进,北边的一营也开始沿着公路向山谷中挤压过来。

    听到两边的枪声逼近,同时新四军不断闪动的人影也从两边的山头逼近公路,横川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联队长派出的增援部队,要赶到这里至少在一个小时,就是飞机赶来,恐怕也要半个小时以后,自己的手下不断倒下,而新四军在不断逼近,想要坚持一个小时,恐怕只能做梦了。

    被压在公路两侧拼命开枪的日军,发现新四军已逼近,有的不顾危险探出身来,朝着不断跃进的新四军拼命开枪,可惜刚打了几发子弹,就被迎面飞来的子弹击中,倒飞着向后倒去。

    更让日军感到绝望的,是新四军的轻机枪和掷弹筒也跟着逼来,轻机枪不住欢叫,将这些鬼子死死压住,然后掷弹筒手朝着自己隐藏的位置不断开炮,虽然公路上的鬼子掷弹筒手也不断反击,但因为他们不能探头观察,效果比新四军差了许多。

    转眼间,新四军逼到了五十米之内,于是双方开始投掷手榴弹。

    日军是估计位置投出,新四军则是看准位置投掷,日军自然落了下手,无数的手榴弹手雷飞出后,新七旅二营趁着公路上被炸得硝烟弥漫,终于冲到了公路上,与残余的鬼子展开最后的决战。

    这个时候,公路上的鬼子大多已打光了枪里的子弹,看到新四军冲来,再上子弹已来不及,立即嚎叫着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冲了上去。

    冲来的新四军有不少端着轻机枪,看到鬼子两眼发红扑来,手里的轻机枪立即响起,将冲在前面的鬼子打倒,与此同时,随后跟进的战士已将枪里装了子弹,一边开枪一边向前推进。

    等到子弹打光,也冲到了剩下的鬼子面前,于是双方展开血腥的白刃格杀。

 第四百八十九章石田县的王县长

    与冲来的新四军一拼杀,鬼子这才发现遇到了对手,这些新四军根本不与鬼子单挑,而是三人一组互相配合,更有拿着短枪的新四军从中协助,拼杀了一阵,鬼子败下阵来。

    二十分钟后,公路上的枪声和喊杀声结束。

    站在山头的郝猛宣看到公路上的鬼子被消灭,立即命令七十团团长侯乙放打扫战场,然后迅速向西撤进山林。

    在伏击战打响的时候,陈剑亲自指挥七十一团一营,向夏桥集发起了最后的攻击,夏桥集据点的炮楼在连中了几发迫击炮弹后终于垮下,一营两个连的战士趁势冲进据点,经过半个小时的激战,将残余的鬼子和伪军全部消灭。

    一营消灭了夏桥集的敌人后,立即打扫战场,同时一连进驻夏桥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