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朽大皇帝-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照农村老农的说法,就是好种子一年种着不如一年,只要种子的培育掌握在苍国的手中,各国就算是想偷偷买种子回去,也是有次数的,不可能每一年都大量的买种子吧。
  这样一来,无论怎么样苍国都在农业上,要或多或少的保持领先地位。
  为何此时不拿出来震慑诸国呢?
  这就牵涉到一个时效性了。
  毕竟,依靠孟德尔遗传规律与自然杂交等生物学上的知识,要培育出一批优秀种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即便是有杨沐传授的丰富理论知识,仍然需要不少的时间,这个时候拿出来难免有种打肿脸充胖子之嫌。
  “诸位,我大苍的工业城如何?”杨沐摊了摊手,笑呵呵问道。
  诸国皇帝都肯定的点头,今日的工业城之行,的确是给了大家太多的震撼,也可以说是解了所有人多年来的困惑,大家这才明白,原来在苍国飞速崛起的背后,有着这么强大的工业城在作为后盾。
  而且,这还仅仅是一座工业城,例如生产的钢铁等大部分都还只是提供给军队,要是多建造几座这样的城池,苍国岂不更加的可怖?
  不经意间,阮国女帝阮采蕊与楚国皇帝熊敏讷互相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的敌意。
  这股敌意,有对苍国崛起的担忧,也有对互相的提防和警惕。
  前者自然是不必说,而之所以互相有提防和警惕,是因为任何一方只要搭上苍国发展的快车,就能迅速提升国力,超越对方。
  从目前的形势看,合作与发展仍然是主旋律。
  “诸位,如果朕要是说,这工业城内的诸项产物,我苍国愿意与诸国共享呢?”杨沐似笑非笑。
  瞬间,诸国皇帝的表情十分的精彩。
  这工业城中的各项技术,要与诸国共享?
  开什么玩笑!
  一下子,所有的皇帝都以为杨沐发疯了。
  要是真的有这个心思,为何之前还诸般掩藏,生怕所有人都是细作一样?
  阮国女帝也是一脸不信的望着杨沐,秀眉微戚,她知道自己面前的这个男人,表面上看起来风轻云淡,仿佛早就有这个心思,实际上肯定是藏着什么事。
  反正,大家是不会相信,可以轻而易举的就与苍国共享这些科技的。
  “苍皇陛下真是高义,我康国铭感于心。”
  这时,康国皇帝大喜过望的走出一步,微微拱手。
  立即,其余的诸国皇帝很无语。
  真不知道康国皇帝到底是不知道还是怎么的,难道就不想想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么?
  “诸位不必猜疑,我苍国此次乃是真心实意,因为伐晋之战,各国多少都伤了元气,也有一些国家的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一日两餐竟不得保,我苍国有心扶持,还请诸位不要猜疑。”
  “陛下何以这么好心?”魏国皇帝迟疑了一下,连忙问道。
  “当然是双赢。”杨沐显得很诧异,道:“诸位难道认为,各国邦交之间就只有利益么,不管是从道义上还是从双赢的角度,我苍国都需要一个双赢之局,如此才能促进各国的发展,大家也好同我苍国做生意。总之,大家要明白,我苍国必然不是大家的敌人,对待朋友还是非常慷慨的。”
  道义……
  双赢……
  各国皇帝面面相觑,也越来越疑惑了。
  所谓的道义,大家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的。
  双赢倒是有可能,但是怎样的双赢呢?
  难道,是钱财上的交易?
  “咳咳……大家莫要用这种眼神看着朕,其实朕邀请诸位参观这座工业城,是想与诸位商讨一件大事,或者说此时也是苍城会盟中的一部分。”杨沐严肃道。
  苍城会盟的一部分?
  一下子,诸国皇帝打气了精神,苍国是这次伐晋之战的功臣,不管怎么样在会盟中都有一定的话语权,若是骤然提起一个议题,诸国必然要认真对待。
  扫视了一下,杨沐将皇帝们的表情尽收眼底。
  虽然有部分人表面平静,养气功夫已经修炼到家,但是从其余人的神态反应来看,自己刚才的这一句话,确实很有份量。
  于是,他继续道:“诸位应当知道,眼下伐晋之战的胜负刚刚尘埃落定,可是据朕所知,在王畿之地和大军占领的晋国之地,有着大大小小的银矿,并且在此次大军占领了晋城后,搜刮出了大量的财宝,倚叠如山。这些银矿尚未开采多少,也不知道具体能产出多少,如何分配就是一个大问题。”
  “而且,现如今各国内的财富分布极为不均匀,就以晋国举例,虽然此次是战败之国,但是此战过后的很长时间,百姓的富足仍然可以称得上的富甲天下,无论是苍国和阮国,现如今百姓的富有程度,都不能与之相比。”
  “诸国之间的通商,也十分的不合理,一些小国在与别国通商的时候,根本无法得到应有的待遇,譬如国内的地位以及各项保护政策,无一都处于弱势地位,甚至有些国家还被排除在商贸体系之外,就比如鸿国与宋国,由于地处偏远,沿途各国不提供便利,要与外界沟通交易就需要冒很大的风险,别国的商队进出也常常要冒着血本无归的风险……朕的提议,就是要消除这种风险,让诸国之间能够平等放心的交易,并且各国之间都能从中获取利益,这才是朕提出来的双赢。”
  “这……”
  “苍皇陛下之言,朕还没太弄清楚意思。”
  “如何能保证这种情况的发生?”
  “那些银矿该如何处置?我大楚这次一共占领了三座银矿,难道要我楚国吐出来不成?”
  “总得有个章程。”
  一时间,诸国皇帝纷纷发言,听说有切实的利益之后,一个个变得活跃起来。
  见此,杨沐如释重负。
  想要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草,这些皇帝虽然能力有高低,但本质上都是一群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想要说服他们一步步走到自己预设中的体系,讲大道理没用,关键还是得利诱。
  只是,大家都想占便宜,事实上便宜是这么好占的么?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这个计划成功,他日苍国哪怕是兵不血刃,就能夺下一国!


第381章 多赢

  诸国皇帝动心,杨沐便顺势推进。
  “朕决定,只要是与我大苍有邦交关系的国家,在不损伤我大苍利益,在不威胁我大苍安全的同时,朕愿意与之分享我大苍的各种武器,也就是说只要是得到我苍国认可的国家,就都能够获得我大苍包括兵器在内的诸多物资。”
  此言一出,一些皇帝的眸子一亮。
  如果苍国的武器和水泥等战略物资都能够当作寻常的货物一般贩卖,那么无论是哪一国,就都将有机会得到。
  换句话说,这给了一些军事羸弱的国家一个机会。
  只要舍得花大价钱从苍国购买武器和战略物资,那么何愁不能强大?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又是一个骑虎难下的事。
  如果敌国购买了武器,自己能不购买吗?
  如果敌国与苍国交好了,而自己能与之交恶吗?
  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从而,就会像是比试一样,互相之间竞争追逐,陷入了一个循环,一旦军队对苍国的武器产生了依赖,为了维持军队的战斗能力,就只能是源源不断的购买苍国的兵器了。
  在这些国家中,最吃亏的应该是阮国。
  众所周知,在此之前阮国与苍国的关系一向非常的密切,包括苍国内最先进的武器,譬如骑兵所有用的弯刀与步兵所用的朴刀等等,苍国都非常慷慨的卖给了阮国。
  除了阮国之外,就只有楚国和魏国在几年前因为战略需要,购买了一批。
  而其余的物资,例如大白纸和压缩饼干,或者是书本与雨伞之类的,民间的商队来往密切,两国都从中获得了实打实的好处。
  从某种意义上来,阮国是在借势。
  借用苍国先进的技术,壮大本国的力量。
  这一点,杨沐非常的清楚。
  因为,在地球上的十九世纪时期,寻求对外扩张的日本也是这么做的,在其军工产业上,其实在尖端之处也非常的弱小,但就是通过不断的购买其余国家的装备,比如军舰和火炮飞机等等,迅速壮大己国,而后一跃成为亚洲的军事第一强国。
  阮国的做法就是这样,自己国家内或许没有,但是耐不住人家有钱呀,相比于一个偌大的国家,其实每年购置一些装备并不是十分吃力的事,勒紧了裤腰带,咬咬牙买一批兵器,也是能过日子的。
  就这样,阮国还真的就装备了几支王牌军队,在之前的伐晋之战中,取得了十分了得的成就,也成了晋国西部战场上,将士伤亡最少的国家。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阮国一直专享着这种待遇,照此发展下去,成为西部和北部的霸主,是铁板钉钉的事,在不久的将来,哪怕是楚国也要望其项背。
  按照杨沐所提出的想法,开放与诸国的交易,那么阮国的优势就将不再,其余的诸国也能够购买到苍国的装备。
  特别是阮国周边的几个国家,在意识到阮国强势崛起所施加的压力时,一定也会大规模的从苍国购置兵器,从而抵充来自阮国的压力。
  这样一来,苍国就相当于一个军火商。
  各国之间战乱不休,苍国既可以一边坐在后面大发战争财,又能通过这种方式让诸国互相消耗国力,坐收渔翁之利。
  这样一来,就将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
  什么问题呢?
  还是之前说的,通货膨胀与货币效力。
  杨沐可不想用本国的技术和兵器,最后换来的只是一堆堆的白银金属。
  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可能会痴迷其带有的巨大价值属性,但是对于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而言,那就是一堆堆冷冰冰的金属,只不过是一个维持社会稳定运转的工具而已。
  不仅如此,兵器和各种稀奇货物对诸国的影响力太大了,他也想为苍国争取到最大的利益,那就是构建出一套货币体系,形成一个货币集团。
  也就是说,苍国要发行自己的货币。
  日后,一旦有诸国联合或者哪一国来势汹汹攻打苍国,那么苍国就能通过金融方面的手段,摧毁其国内的金融体系,让它从大后方崩溃。
  这一点,杨沐在前世的时候,可是听说过太多,无论是二战还是后来的和平时期,处在金融优势地位的国家,是怎么欺凌掠夺那些金融薄弱的小国家的。
  “苍皇陛下,如此做法,将置我阮国于何地?”
  阮国女帝冷冰冰的声音传来,脸色涨红,看得出来她的内心,掩藏着一股十分巨大的怒火,此时无处发泄。
  杨沐就当没看见,淡淡一笑,道:“阮国是我大苍最亲密的盟友,这一点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在国家层面上我苍国日后照样与阮国开战合作,之前签订的种种条款契约也照样履行,只是如今天下局势初定,岂可因一国之私,而置这泱泱诸国于不顾?”
  “对极,还请女帝以大局为重。”曹国皇帝趁势出来,声援杨沐。
  “我兰国亦是支持,苍国若是真能有一套让诸国多赢的办法,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些年各国纷争不断,眼下局势不明朗,各国都需要强大自身,俗话说以武止戈,苍皇陛下正是希望各国安定,这才向诸国出售武器,互相之间震慑,还请女帝体谅。”
  魏国皇帝出面支持,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伐晋之战魏国收复了一些国土,也算是恢复了一些实力,之后在牵扯到土地的分配上时,肯定会与阮国有所分歧,横竖都要闹出不愉快,倒不如出面支持苍国一把,尽快购置一些苍国的兵器,毕竟他魏国也与阮国毗邻,与曹、兰等国一样,同样面临着阮国的威胁。
  见杨沐一个提议,便引得数个国家和自己做对,阮国女帝的脸色很不好看,心中一片凄冷,同时也升起一股无力感。
  她知道,她已经阻止不了了。
  于是,阮国女帝只是冷哼了一声,便不再说话,静静等待杨沐的下文。
  “诸位,要想实现诸国之间平等便利通商,就必要协商出一套让诸国都认同的商贸办法,也就是说大家一起签订一份条约,以后诸国之间就按照条约上的内容,严格的执行并且接受监督和管辖。”
  “如何监督和管辖?”
  这一次,出声打断的是晋国皇帝,武器什么的先不说,就说通商这一块,事关他晋国的命脉。
  “这个好说,朕提议设立一个机构,如同我大苍的商务部一样,负责监督和管辖条约,各国之间或者各商队之间,如果发生了什么纠纷,就由此机构调解评判,同时也可以做出处罚,各国必须严格遵从并且履行,否则就视同退出,各国应当一起制裁,断绝与其的交易,不再享受条约内的优待。”
  制裁……
  又是一个新鲜的词。
  但是顾名思义,又结合上下语境,大家也能够理解是什么意思。


第382章 邦国贸易联盟

  最终,经过几番商讨和解释,这个机构的名字被确立了下来。
  邦国贸易联盟。
  这是一个类似于前世的世贸的一个组织,虽然目前没有那么的严密,但是在杨沐看来,在如今大局势下,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通过这样一个贸易联盟组织,就能让苍国最大的发挥出自己的优势,通过贸易的方式,加强在天下中的影响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向霸主之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当即,大部分国家的皇帝都表示了赞同。
  尽管还没列出条款,但是按照杨沐所描绘出来的构想,大家在心底里已经基本上都接受了。
  值得一提的是,晋国反而是最为支持赞同邦国贸易联盟的。
  为何?
  虽然经此一战,晋国是元气大伤,百年积累而来的霸权飞灰烟灭,但是本土的底蕴还在,其民间力量并不能小觑,只要励精图治,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恢复往日的荣光。
  所以,邦国贸易联盟的成立,对于晋国是有正面影响的。
  同样从经济上有帮助的,还有云国与莽国等等,诸国心思各异,但是总的来说还是都持有支持的态度。
  于是,整个下午就有的忙了。
  杨沐当然不会放任给这些人私底下沟通的时间,所以下午从工业城出来之后,立即在朝殿中举行了会盟的预热会议。
  所谓的预热会议,其实主要就是指商讨邦国贸易联盟一事。
  经过协商,各国首先确定了一个宗旨,那就是消除各国之间的通商政令壁垒,保护各国在贸易中的合法权利,并且通过实质性削减赋税等措施,建立一个完整且具有活力的,各国都认同的真理性组织。
  总之就是一句话,开放、平等、消除歧视。
  之后,就是一些大体框架的讨论。
  至于细节方面,那么肯定是不能立即就讨论出来的,这个得到时候各国的相关负责人,一起拿出来讨论。
  现在,只需要各国皇帝定一个基调,为这件事盖下大印即可。
  “诸位,方才商讨出的诸般设想,若是要想实行,其实还需要一个大前提才行。”这时,杨沐忽然说道。
  “还请苍皇陛下明示。”
  “正如之前所说,这次所攻占下来的土地中,有几座大银矿,且不知道其蕴藏多少,这样一来实在是难以分配,也就是说诸国以后的交易,尽量的不要用白银。”
  不要用白银?
  这样的一个提议,实在是让诸国皇帝大为惊诧。
  因为,大家实在是想不通,除了白银之外还有什么可用做货币。
  金灿灿的黄金倒是可以用作交易,但是在实际中,由于黄金相比于白银太过稀少,哪怕是同一个国家黄金与白银的兑换比例都不一样,所以更多的用途是作为收藏,不具备用作商贸流通的可能性。
  那么,用什么来做交易呢?
  这是诸国皇帝最为关心的问题。
  “大家也知道,白银就如同田地里的谷物一样,都是从地底里开采熔炼出来的,当下各国白银的价值也不尽相同,一些国家内一两白银就能购买十石白米,而一些国家一两白银却只能是购买五石大米,这在诸国的交易之中,实在是很不公平。所以,朕倡导制作一种货币,用于国家之间的流通。”
  “此事,我楚国万万不能同意。”
  “晋国亦是有心无力。”
  “我大魏……就随大家吧。”
  “我康国赞同。”
  “曹国亦赞同。”
  “宋国也赞同。”
  ……
  还没等杨沐说完,各国皇帝就纷纷表态,诸国中富含白银矿脉的或者说民间富庶的,都对此提议表示抗拒,恰恰是那些贫穷的国家,反而极力赞同。
  “诸位,且听朕把话说完。”杨沐抬了抬手,示意众人稍安勿躁,而后道:“朕刚才也说了,采用一种新的货币作为交易只是我苍国的一个设想,朕也没有要强硬要求其余的国家采用这一套新的货币。”
  阮国女帝目波流转,淡淡道:“苍皇陛下是一个聪明人,该不会没料到我等会反对吧,有什么话直说就好。”
  杨沐道:“女帝莫不是以为,你阮国就可代表诸国?诸位,实不相瞒我苍国正想在国内推行一套自己的货币,诸国以后若是要与我苍国交易,须得用银子兑换成大苍货币才行。”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就在大家都关心会不会损伤自己国家利益的时候,苍国竟然要在自己的国内推行这种货币?
  实在是匪夷所思!
  杨沐将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实际上却在心里偷着乐。
  各国的银子虽然可以兑换成苍国的新货币,但是岂不是说苍国的货币也就成了一种等价于白银的货币了么?
  就以前世中历史记载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例子,其实就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实质上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包括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这个世界,可没有什么货币组织或者说汇率之类的,等到苍国的货币很强势的时候,就几乎等价于白银,如果苍国的经济能在诸国中稳占鳌头,那么凭借其便利性、购买力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就能让各国也争相储备,成为一种战略储备货币和流通货币。
  那个时候,一旦苍国在其国内大规模倾销货币,或者说挤压白银的价值空间,那么对其造成的后果一定是灾难性的。
  当然,这是属于后世货币战争的范畴,这个世界没有过这样的先例,就算是杨沐公开说出去,估计也没什么人会信,也亏得杨沐在前世学过一点经济学,所以提前埋下这一颗暗棋。
  消除了诸国的顾虑,新的货币也只是在苍国中发行,邦国货币联盟的事也基本上就算是定调了。
  “苍皇陛下,贵国既然要实行一套新的货币,何不让我等观瞻一番?”楚国皇帝熊敏讷半开玩笑道。
  杨沐点了点头,笑道:“朕也有有此意,恰巧与诸位鉴赏一番。”
  接着,他让人呈上来了一套早已经设计好了的版本。
  这是一套纸币。


第383章 大苍币

  这是一套纸币,被杨沐称之为“大苍币”。
  与杨沐印象中一张张的人名币差不多,大小形状都没什么差。
  只是,由于受到工艺的限制,倒是与印象中的五六十年代的质感差不多,其中的植物纯棉纤维,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
  这种印制钞票的工艺,应该说是苍国如今最为先进的一种造纸方法,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最高工艺。
  至于在这个基础上,工艺能不能有所进步,杨沐持否定的态度。
  毕竟,这种工艺的基础上若是再进一步,以这种原始的手工艺水平,还真的是达不到。
  杨沐从托盘中拿起一张一百元面值的大苍币,它是所有的货币中,面值最大的。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整个大苍币的体系中,一共存在八种面值。
  分别是一角、五角、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
  本来,完全没有必要这么设置的,但是杨沐心里清楚,如果货币的换算采用十进制的话,用这种面值组合无疑是最为合适的。
  为何?
  就因为它是经过了丰富的实践才得出来的。
  在杨沐的记忆中,中国曾经也有过两毛和两块等面额的钞票,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最后都淘汰了,有它没它一个样。
  值得一提的是,大苍币并不是杨沐兴之所至而想出来的东西,八种面值也不完全是因为它的便利,而是为了大苍币良好稳健的发行流通。
  毕竟,这是一套全新的货币,如果不能与现有的货币体系挂上钩,那么以后就将困难重重,一方面会让百姓们对大苍币的流通持有怀疑和否定心理,另一方面各国也不方便兑换,难以扩大影响。
  而一套货币如果失去了这个关键的要素,那么也基本上就宣布是废了,就算你在货币上印制更大的数字,也不过是一张纸而已,那样只会造成国内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不仅无法让诸国一起承担风险,而且会造成整个社会的混乱。
  大苍币,是按照如今苍国内的白银与铜钱的兑换比例而设置的。
  一毛钱与一文钱铜钱等值。
  一百元钱,约莫可以兑换一两银子。
  为什么说是约莫,这其中就涉及到一个兑率,由于各国白银的储备量与经济水平的限制,其实银子与铜钱的兑换比率是不一样的,一两银子能兑换到八百到一千五百枚铜钱不等。
  杨沐取的是中间值,一百块钱大概就一两银子的样子。
  “苍皇陛下,你苍国就准备使用这种钱币?”
  刚一递到几位皇帝的手里,立即引起了一阵惊诧。
  在大家的心里,拿这种纸张做成的钱币,比当初的大白纸的问世,还要出人意料,并且令人费解。
  “苍皇陛下难道就不怕被人仿冒么?”阮国女帝把一张二十元面值的大苍币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查看。
  杨沐一笑,道:“女帝不妨再看仔细一些,若是你阮国可以仿造得出来,大可以一试。”
  阮国女帝用葱指轻轻的婆娑着纸币,而后仔细的感受着,和平常的纸张有什么不一样。
  可以看到,纸上的正反面,无论是用料还是做工,都十分的讲究。
  两面都有复杂的花纹,还有一串新奇的数字,阮国女帝对此早就有了解,也知道如今苍国百姓普遍都习惯使用这种数字,也就没有太惊讶。
  真正让她惊叹的,是那些带着浓烈苍国气息的图案。
  譬如,在反面,印着苍国的各大军团齐聚的图案,也有连弩、投石机和骑兵等等。
  而在正面,则是统一印着杨沐的一副冕袍画像。
  阮国女帝稍稍诧异,而后瞥向了边上兰国皇帝手里拿着的一张一百元的钱币,上面同样有杨沐的画像,只不过装束变了,而是一席朝服,头戴冕旒,威严的坐在朝殿中,下方是一列列跪地行礼的朝臣……
  这是在变相的,加强皇帝的威严么?
  阮国女帝心中想着,其实普通老百姓的家里,根本就不会有什么艺术品,一石这些钱币发行下去,就会流入千家万户,在百姓的心中,皇帝的威严会和钱币的价值结合在一起,等于是在变相的提升皇帝在民众心中的地位。
  接下来,杨沐又与各国皇帝简单说了一下与白银的兑换。
  另外,他特别说明了,在大苍币发行之初的一年中,每一个人最多只能兑换十两银子的大苍币,同时规定在一年之后,苍国的市井中逐步取消白银的流通,并且明令禁止银票和大苍币的兑换,各大钱庄不能再使用银票。
  并不是说特别的排斥银票,而是这东西的存在,本来就是十分干扰大苍币秩序的,假设一个外邦的商人来到苍国,拿着一叠银票可以很轻易的兑换出大笔的钱,在苍国交易后又换成银票,那么大苍币还怎么扩大影响?
  再说了,这个世界的银票是大型钱庄发行的,和白银等价兑换是因为各个钱庄都有大量的白银储备,相当于一个契约形势,要是哪个钱庄心黑一点,印制了大量的银票来兑换大苍币,岂不是就可以轻易的套取大苍币?
  “苍皇陛下,我等诸国欲与苍国进行商贸往来,也必须要用此币么?”
  这时,一直在角落里不发一言的炎国皇帝道出了心中的疑惑,拿着手里的几张大苍币翻来覆去的翻瞧着,虽然时不时的皱眉,但是却又一副很有兴趣的样子。
  “陛下是有何担心不成?”杨沐问道。
  “陛下方才说要禁止银票的流通,而这大苍币的最大面值,也只抵得上一两银子,这对于平民百姓来说算是够用了,但是国家之间的交易,或者说民间商队之间的交易,数额往往非常巨大,实在是很不方便,这又该如何解决?”
  “没错,我等也有此想。”
  “这实在是不太方便,若是禁止银票的使用,我诸国若要购买苍国的兵器,岂不是要大车的拉运银两过来?”
  “苍皇陛下此举,值得三思呀。”
  炎国皇帝的这个疑问一提出,立即引得诸国皇帝的附和,显然大家也都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第384章 确立货币

  杨沐思忖,看来大家也都不是傻子,也都看到了大苍币的限制。
  但是有一点,他们想错了。
  之前设计大苍币的时候,并不是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而是有着更为深远的考虑。
  因为相比较而言,大苍币这种纸已经比沉甸甸的白银要便捷很多,可以胜任大笔生意,即便是一下子需要几十万两的交易,苍国也完全可以设计出一种票据。
  没错,就是票据。
  之所以没有大面额的银票,就是因为担心有人拿着欺骗没见过世面的老人或者妇女,毕竟哪怕是白银,都有一些不法分子,在银子的中间弄一些生铁伪造。
  而且,历史证明了,大面额的钞票,很容易滋生**,也会沦为一些不法份子的敛财工具。
  所以,票据这种具有银票性质的东西,就很有必要了。
  票据,但是杨沐准备设计得更大,更为复杂,上面该有的串号等信息都该有,不是像大苍币这样,用一个模板就可以大批量的制作的。
  如果要兑换票据,则要经过官方的认定。
  当即,他把自己的这个想法说了出来。
  诸国皇帝在放心的同时,也从心底里升起了一股佩服,不仅仅是佩服苍国这一种新颖的货币,更是佩服杨沐的心思之缜密。
  可谓是方方面面,粗细俱到。
  “苍皇陛下,我炎国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可否同样使用大苍币?”
  炎国皇帝踌躇了良久,迟疑地问了一句,生怕杨沐不答应一样。
  “哦?炎皇陛下竟有此意?”杨沐顿时来了兴致,道:“不知贵国有何设想?可否接受我大苍的新货币?”
  众目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