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朽大皇帝-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到诸国皇帝面面相觑,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杨沐一瞬间觉得,这场大阅兵是办得值了。
  他倒不认为诸国会去模仿,因为变法改革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特别是这种从头到脚全都换血的大事,诸国是不可能顺利的往下推行的。
  苍国之所以能够成功,最大的原因就是那个时候国家还小,只要拔除了贵族门阀势力,推行下去并不是什么难事。
  两相比较,苍国就像是一株从种子开始发育,然后慢慢的茁壮成长,变成一株参天大树。
  其余的诸国,则是一株早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的巨木,再想变法改革的话,就等于是移栽,成活率太低。
  出于这种心理,杨沐甚至还隐隐的期待这些皇帝,一回去就着急忙慌的变法,最好是引发内乱,到时候内耗不休,此消彼长之下,苍国就是得益的一方。
  这就是上战伐谋。
  杨沐实在是看不惯这些皇帝好奇的样子,于是给沈安使了一个眼色。
  后者意会,于是轻轻咳嗽了一声,吸引了诸国皇帝与使者的注意力,随即拂尘一甩,躬身介绍道:“此乃正步,是我苍国首创之法,多用于依仗,也是强调纪律的一部分,用于垂怜士卒的意志与个人约束,身上的军服亦是我苍国皇后娘娘亲手设计,适合作战需要。至于那卷起的铁皮之物,名叫做喇叭,是一种集中发声之物。”
  听到这番解释,众人这才释然了一些。
  也都纷纷点头,也算是见识到了,而后将目光投注到了城下。
  十人令官组成的喇叭队,同时发声:“首支出场的军队,是我大苍的禁军,担负着戌卫苍城与周边京畿的任务,可能诸位对这支军队颇为陌生,但是其战斗力不容小觑,个个都是上过战场的百战之士,乃是皇帝亲军。”
  皇帝亲军?
  还有这个说法?
  各国皇帝稍稍有些惊讶,毕竟在很多国家可是没有所谓的亲军的,国内的各军队都不分亲疏。
  不过马上,很多人似乎就都感受到了原因了。
  因为,在喇叭队念出了“皇帝亲军”这几个字之后,城楼下的那个方正中,所有人的神态都有了微妙的变化,一副骄傲的模样。
  原来如此……
  有心者看出了其中饱含的深意,大为感叹。
  意味深长呀!
  就在这时,西面传来了一阵轰隆隆的声音,在春日阳光之下,那一个方阵如同被镀上了一层金辉,灼灼耀眼。
  有整齐威武的步兵,有雄健威猛的骑兵,有也不寒而栗的战械。
  一股浓郁的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第368章 军种与军团

  步兵、骑兵、战械……这给诸国皇帝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
  自古以来,各国主要的战斗军队中,以战车部队为最强。
  虽然,近几十年来战车部队在战争中地位不断的衰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仍然是很多国家军队中的主力。
  特别是平原地区,一个国家战车的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军队实力的主要标准。
  可是,苍国竟然直接就将战车淘汰了!
  作为战场上的霸主,竟然沦落到被改装成连弩战车,战车兵全部改为了战械兵,和其余的战械一起,归入到了一个小类之中。
  尊严扫地!
  这在整个大礼王朝,都可以说是开天辟地的头一回!
  十名令官组成的喇叭队立即介绍:“在我大苍的诸路军队中,青龙军团是最为古老的一支军队,这支军队的前身,是守卫苍城的戌卫军,总共的规模只有六千人,但是经过八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有了三十万之众,统帅卫忠全乃是我大苍诸将第一人,其率领青龙军团,在此次伐晋之战中的表现可圈可点,成功牵制了晋国的百万大军,为整个伐晋大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轰隆隆——”
  “嘎吱嘎吱——”
  “噔噔——”
  各种声音混合在一起,虽然听起来很是嘈杂,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轻视。
  所有的步兵,都装备精良,长刀光芒灼灼,长枪如同一柄柄宝兵,震撼人的心灵。
  接下来,便是骑兵。
  在四大军团当中,都设有骑兵队和战械队,随着军队编制的增加,这两个队的编制自然也在增加。
  目前,青龙军团的骑兵队是两万,战械队是三万。
  当看到青龙军团的方阵中有大量骑兵的时候,各国的皇帝和使臣就是一阵了然。
  威猛的骑兵们,策马而行,扬起了手中闪着寒光的弯刀之时,就让人一阵心颤。
  有些人,甚至想起了那传说中一场场惨烈的屠杀。
  难怪仅仅靠青龙军团的二十万人,就能够将百万晋军牵制住,这又是有骑兵又是战械的,试问晋军如何能不忌惮?
  同时,这些人在心里,将青龙军团与自己国家的精锐稍微一对比,就升起了一种无力感。
  若是自己国家的军队,与苍国的军队战在了一起,结局毫无悬念,只能是被碾压的份。
  这其中,就包括阮国女帝。
  从青龙军团一出现,阮国女帝就伸长了秀美的脖子,整个人几乎贴在了城墙上,睁大了眼睛仔细观望着。
  骑兵!
  战械!
  由于与苍国是盟友关系,所以阮国在这些年一直积极的与苍国做着各种交易,不仅仅是民间贸易剧增,而且军队装备上,也从来不含糊。
  骑兵的各项装备中,除了马蹄铁之外,基本上都都有采购,并且已经装备出了一支五万人的骑兵军团。
  所以,在骑兵上她只是在心里震撼于苍国骑兵部队的规模之大,并没有太多的新鲜感。
  但是,这些战械是阮国缺少的呀!
  苍国的战械,可以说已经领先了诸国几个时代。
  从最基本的攻城云梯,再到巨型投石车,简直是飞一般的跨越。
  尤其是这几年,学堂和科技部的教育收到了效果之后,战械的种类和威力,简直呈现井喷式的增长。
  阮国女帝很是羡慕,若是阮国能有这些装备,那该强到何种地步?
  刚一萌生这个念头,她就想着待会儿能不能跟苍国皇帝商量一下,两国之间进行一些战械贸易。
  但是很快,她又非常沮丧的想到,苍国距离阮国实在是太远了,即便是苍国愿意售卖这些笨重的战械,她阮国也无法大规模的运到国内。
  毕竟,战械这东西不比刀箭等装备,后者不管多少都能装备上一些,战斗力的提升立竿见影。
  可是,战械是一种需要大规模装备才能发挥出实力的武器,不仅如此,还需要细心保养,更换一些零部件,阮国除非自己能造出这些东西,否则就是一个无底洞,一味依赖于苍国是完全行不通的。
  而此时,青龙军团的方阵的主体,已经到了城楼的正对面,只见这些青龙军团的士卒,齐齐使出了武器,异口同声大喊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这冷不丁的一声口号,好似骤雷般,惊地城楼上诸国皇帝与使臣不由地浑身一震。
  阅兵,见过不少。
  但是,将阅兵弄成苍国这样的,却还是头一次见到。
  不按常理也就罢了,在受阅的中途突然喊出这么一下口号,就更显得与众不同了。
  再听其喊的内容,更是让人咋舌。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还真敢喊呀!
  要是苍国自己关起门来阅兵,喊一喊这口号也就罢了,但是今天诸国皇帝都在呀!
  这八个字,是轻易能喊出来的吗?
  不过,令人尴尬的是,大家好想还真的无法反驳。
  但凡是听说过青龙军团事迹的,不得不承认,它还真当得起“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八个字,毕竟这支军队,确确实实自建立以来,就一直是在战场上横着走,从未有过一败,攻下的城池一座又一座,前后灭了几个国家,未尝有过败绩。
  其赫赫战功,虽不能说前无古人后无来着,但是至少在当今天下是找不出来一支军队可以媲美了。
  城楼上的诸国皇帝与使臣,此时心情是十分的复杂。
  特别是配合骑兵与战械带来的视觉效果,使得商青龙军团的威势变得尤其的强大,给人莫大的震撼。
  青龙军团走过之后,便是白虎军团了。
  由于白虎军团的整支大军都驻扎在晋国,所以规模就显得小一些,只从前线抽调了五百人左右,再加上一些在国内修养好了的伤兵,一起凑齐了一千多人。
  即便如此,也让人丝毫不敢小觑。
  阅兵台上,喇叭队又介绍道:“相比较方才的青龙军,第二个方阵就是白虎军团了。作为一支与青龙军团同时诞生的军团,在一开始,主要是以流匪山脉的众流寇为主体组建而成,在我大苍皇帝陛下的圣恩普照之下,改邪归正,发展成了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劲旅,如今也是三十万人的编制,驻扎在晋国,乃是此次伐晋之战的主要攻城,一举扭转了联军的颓势,为之后大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创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第369章 阅兵进行时(一)

  白虎军团的方阵从城下走过时,晋国皇帝王涵宁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相比于青龙军团,他对白虎军团更为熟悉一些。
  毕竟,这支军团如今还驻扎在晋国内,就犹如一柄尖刀,抵在晋国的心脏之上。
  当初他还是宁王的时候,就是被白虎军团的士卒从府里揪出,押送到了司马宏的面前,这才有了之后苍国的支持,一步步登上了皇帝宝座。
  所以,对于白虎军团,他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
  有一段噩梦一般的回忆,潜藏在他的心底,但是现实告诉他,一切都过去了,那个噩梦最终改写了他的命运,他应该感谢。
  白虎军团方阵的组成,与前面的青龙军团差不多,同样都是步兵、骑兵、战械兵的结构。
  但是,在微小的部分还是有所不同。
  可以看到,白虎军团士卒手中的战械,还是以进攻为主,防御性的武器反而不如青龙军团那般多。
  这是两大军团在历次大战后,不断发展而形成的差异。
  打个很简单的比方,青龙军团在历次大战后有攻有守,所以是一个多方综合发展的军团,武器装备也多元化,再加上卫忠全的性格平和,打仗也四平八稳,所以各方面均衡发展。
  白虎军团则不然,这么多年来,大大小小的战争数百次,一般都是进攻的一方,自然在如何进攻之道上,变得炉火纯青,每一次大战过后,遇到棘手的问题或者意识到哪方面不足,就能够迅速的补足。
  再加上司马宏的性格勇猛,不耐防守,杨沐也有意不让其承担防守的任务,一来二去,白虎军团就养成了偏科的习惯,挑选新兵士卒和训练的时候,都以个人爆发力为主,进过五六年的积累,在进攻之道的研究上越走越远,尤其以突击能力最为强悍,怎么都拉不回来。
  杨沐也只能暗叹一声,就随它去了,毕竟这也不什么坏事,至少在攻城拔寨上,青龙军团可能还比不上白虎军团,偏科也有片刻的好处。
  片刻之后,白虎军团的方阵经过城门楼底下时,只见领头的一名将官拔出了佩剑,做了一个动作,后面的千人方阵的士卒异口同声喊道:“战!战!战!顺者昌,逆者亡!”
  由于已经历过一回,城楼上的诸国皇帝与使者们,这次倒没有被吓一跳,只是面色凝重地注视着。
  紧挨着白虎军团出场的,便是此次伐晋大战中同样大名鼎鼎的朱雀军团,这一支军团在苍国中,虽然与青龙军团与白虎军团一同创立,地位也相同,但是在老百姓的心里,其实隐隐划分在前两者之下。
  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两大军团,在创建之后的第一战,也就是北伐郑国的时候,表现并不是非常的出彩,而且两位统帅也没有特别令人传唱的小故事,之后在吞并洞国的时候,一直担任着与盛国对峙的任务,而把灭国的荣誉拱手让给了青龙军团与白虎军团。
  但是实际上,在苍国的朝廷中,或者说是统治阶层,并没有人这样以为。
  因为,四大军团在建立之初,这两大军团的士卒,反而都是有战斗经验的,只不过由于苍国的实力弱小,所以朱雀和玄武两大军团便一直担任着戍守北境的任务。
  毕竟,在戍边这一块,这两大军团可谓是轻车熟路了。
  所以,这就造成了苍国内普通百姓的一种奇特心理,下意识的觉得朱雀和玄武两大军团不如青龙和白虎两大军团的印象。
  当一些青壮在投军的时候,也都祈祷能够分配到青龙与白虎两大军团,如果是朱雀和玄武军团的话,说不得要失望一番。
  便是在此种心理下,两大军团的将士们,也是有苦说不出,心里窝着一股火,颇不服气。
  直到后来,在与盛国大战当中,朱雀军团长驱直入,几乎是将一路横扫进入盛国,将一支支盛**团吊着打,大元帅韩桐也表现出了惊人的魄力与指挥能力,不仅率军进行了几番奇袭,而且还用一场宴会,说服了邓芝及其麾下的大军,蓦然让举国百姓刮目相看。
  紧接着,在伐晋之战中,一举用出了一招驱赶百姓入晋城和堵截漕运的计谋,率领三国联军攻入了晋城,所育的百姓这才恍然大悟,对其印象大为改观。
  从今日的阅兵就可以看出,当朱雀军团的方阵从西边缓缓而来的时候,围观百姓的欢呼声,一点都不比前两者要弱。
  “第三个出场的方阵,乃是我大苍初创四大军团之一的朱雀军团,在伐晋之前,便将晋国隐形的盟友盛国击败,使之国君归顺,百姓得以解救,实乃万千功德。此次伐晋之战中,编制扩大到了三十万,将士们一个个勇猛不凡,一路攻城拔寨,战功赫赫。”
  十人令官组成的喇叭队,一个个声音洪亮。
  杨沐忽然隐隐有一种被身边之人盯紧的感觉,于是扭过头去看,发现竟然是康国的皇帝在看向自己,四目相对下,他能感觉到对方传过来一个感激的眼神。
  杨沐也向他点了点头,他知道康国皇帝为何感激他。
  因为,在伐晋之战的前期,是朱雀军团拖住了晋国大军,这才让康国顺利组织起大军,成功夺下晋国的一些地盘。
  事实上,他也确实当得起康国皇帝的这一感激。
  为何?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康国东面临海,其余的三面都被晋国仅仅包围,几十年来大大小小的战争,康国的国土不断的被吞并,生存环境也大为压缩,常年的大战加之无法与外界正常的沟通,康国内百姓生存十分之艰难,与昔日之苍国差不多。
  在这种情况下,康国内时常有百姓偷偷的迁入到晋国谋生,国力一年不如一年,几乎成了晋国随时可以吞下的一块肉干。
  若不是晋国的首要目的是伐魏和吞并王畿,康国必然早已不复存在。
  关键时刻,苍国号召会盟伐晋,等于是在康国灭亡的边缘救了它一命,而且在伐晋之战的初期,朱雀军团死死扼守住了北境,牵制住了晋国部署在东边的军队,这才让康国的军队能够西出,收复昔日的部分国土。
  可以说,苍国对康国是恩同再造。
  这些念头在杨沐的脑子里一闪而过,杨沐就扭过头,重新看城下的朱雀军团。
  此时,朱雀军团的方阵经过城门楼底下,领头的一名将官如同前面的两支方阵一样,也拔出了佩剑,做了一个动作,后面的千人方阵的士卒异口同声喊道:“愈战愈勇,为王尽忠!”


第370章 阅兵进行时(二)

  紧接着,就是玄武军团的方阵出场。
  与朱雀军团差不多,方阵经过时同样引起了围观百姓一阵热烈欢呼。
  这不仅仅是国人的爱国之心,而且还因为苍国长期的宣传和教育下,苍**队在百姓的心中,已经成了一种无比高尚光荣的存在,在百姓的心中,将士们要高人一等,平时还有各种生活优待,所以苍国的百姓,都将军队中的将士视为英雄,视为百姓们的保护神。
  不过,相比于百姓们的欢呼,晋国的那些臣子,就显得有些尴尬了。
  虽然,如今的晋国朝廷与当初的晋国朝廷,几乎是换了一批人,皇帝也是亲善苍国的,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他们是晋国君臣的事实。
  当初,玄武军团大元帅朱熙的那一个造谣驱赶百姓,截断漕运的策略,可是将晋国害苦了,直接导致了晋城的陷落,勤王大军救援不及,晋国在整场大战中,开始一路血崩,最后只能是求和投降。
  所以,对玄武军团,晋国使者们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忌恨。
  “轰隆隆——”
  片刻之后,一阵如同闷雷一般的声音,裹挟着肃杀之气,从西边传来。
  这让一些胆小之人,不禁毛骨悚然。
  麒麟军团!
  这是一支存在于传说中的军团,关于它如何在战场上大杀四方的传言,大到朝堂皇宫,小到市井街道,只要一提起麒麟军团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是一支全部由骑兵组成的军团,据说打造这一支军团耗费的钱财和物力,就是其余四大军团之和。
  而在战场上与之厮杀过的军团,目前都已经不存在了。
  彼之仇寇,我之英雄。
  当围观的百姓得知是麒麟军团的方阵要入场的时候,皆会爆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呐喊,久久不绝。
  这也难怪,麒麟军团倒也当得上这一大荣誉。
  可以说,苍国这些年能够接连击败强敌,麒麟军团有一大半的功劳。
  要不是麒麟军团,恐怕在晋城会盟之后,杨沐就被堵在了国外,苍国也就已经灭亡了。
  后来的每一次大规模的会战,都有麒麟军团的功劳,这一次伐晋之战之所以能够一直横推进晋国的腹地,晋国的轻敌和错误布置是一方面,麒麟军团的威慑也是至关重要的。
  麒麟军团的方阵一出来,就与前面的五个方阵与众不同。
  为何?
  因为,前面的几个方阵在前进的过程中,都是统一步伐的,就算是骑马或者推动着战械,也是一丝不苟。
  但是,麒麟军团出场,却并不是方阵的形势。
  而是一直在变换着阵形。
  这些阵形,都是一些非常简单的骑兵作战时的阵形,但是恰恰也是这些基础的阵形,就包含了骑兵的一些常规战法。
  上千骑兵一齐出动,是极具冲击力的。
  饶是春天空气湿润,城下也扬起了一阵尘土。
  刚一到城下,麒麟军团的士卒们便都摆出十分多的姿势,拔出武器如同演练一般,整齐划一的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奔袭动作。
  譬如上下马,侧击等等,与胯下的马匹配合,如同一项项杂技表演,仿佛与胯下的战马合为了一体。
  这个刻意表演,别说镇住了诸国皇帝,就连杨沐也是惊讶连连。
  虽说,骑兵是在他的构思下,这才慢慢发展起来的。
  但是,他也算是拾人牙慧了,真正与骑兵接触的次数,用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蓦然看到麒麟军团的士卒表演这些高难度动作,顿时看得津津有味,惊讶连连。
  他的表情,同样也被周围的皇帝们注意到。
  在嘀咕的同时,一个个心里燃起了一股熊熊的嫉妒之火。
  我们大家都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规模的骑兵,第一次看到这些神乎其神的技艺,震撼是应该的,怎么你堂堂苍国皇帝,也一副没见过的模样!
  骑兵形成一个军种,可是你苍国独创的呀!
  苍国的骑兵天下无双呀!
  你这一脸没见过的样子,是什么鬼!
  该不是没见过吧?
  不可理喻!
  要是我等国家有这等神器,一定会捧在手心里,就算是亲自去体验一下都乐意,你倒好,一看就是平时没有到军队去走动,一定是满不在乎的。
  气人!
  站在不远处的阮国皇帝不禁撇了杨沐一眼,她自认为通过这几次的接触,对这个苍国皇帝还算是有一些了解,她知道这个年轻的帝王虽然有的时候一肚子坏水,但是在无关利益的时候,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颇为随心所欲,这种表情绝对不是在装的。
  这就太气人了。
  要知道,她作为一个女帝,每年还会抽出几次时间,秘密到骑兵的训练营地去看看,刚才的这些骑兵作战的技巧,她也是见过一些的。
  而这个苍国皇帝呢?
  坐拥二十几万作战经验丰富的骑兵,却还一副没见到世面的样子!
  果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反而不懂得珍惜。
  这时,十个令官组成的喇叭队再次介绍了起来:“眼前走来的,是我大苍的麒麟军团,自创立以来战功赫赫,号称战场上的屠夫,自组建以来从未有过一败,敌军望风披靡,在其面前,无论是哪一国的军队,都如土鸡瓦狗一般,会以摧枯拉朽之势被消灭。麒麟军团的创建,开创了骑兵这一个军种,与传统的步兵军团与战车军团区分开来,也因为强大的战斗力,被各国争相模仿和偷师,却一直只得其行,未得其骨,而在创立之初,统帅耿贵与我大苍皇帝陛下的促膝长谈,也必将成为千古佳话。”
  这一番话介绍说完,围观百姓中便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
  与之相比的,是诸国皇帝的集体尴尬。
  因为,这番介绍中,有几处用词直戳到了诸国皇帝的心窝。
  譬如,说麒麟军团是战场上的屠夫,敌军望风披靡,这是铁一般的事实,不容置否。
  说什么无论是哪一国的军队,都如土鸡瓦狗一般,会以摧枯拉朽之势被消灭,这句话就算是让人很不服气,也没人敢反驳。
  再比如,各国争相模仿骑兵,甚至暗地里派出细作偷师,却始终差点火候,这也是事实。
  简直是啪啪打脸!
  千万不要以为皇帝就一定城府极深,面对带着讽刺意味的一番话,可以无动于衷,实际上这些天生身处高位养尊处优的人,脸皮更加的薄,也更受不得讽刺。
  可是,又能如何呢?
  阅兵进行到这一步,大家也都隐隐看明白了。
  苍国皇帝这不是在炫耀武力,这是在对诸国进行武力威胁呀!
  这一次苍城会盟,谁还敢跟苍国撕破脸皮?
  谁不想巴结一下,套点好处?


第371章 阅兵进行时(三)

  尴尬归尴尬,阅兵式没停,诸国皇帝与使者的心思,便一直被牵动着。
  麒麟军团经过城下的时候,士卒们一个个全都站立在马镫上,向城楼上行注目礼。
  一个将领挥舞了一下手中的令旗,后面的骑兵们便都异口同声的高喊出了口号:“勇者无畏,天下无敌!”
  “勇者无畏,天下无敌!”
  “勇者无畏,天下无敌!”
  “勇者无畏,天下无敌!”
  与之前的五个方阵不同,麒麟军团的士卒们不但在队形上多变,而且在喊口号上也是与众不同,从城门下一路大喊经过,一个个从骨子里透露出一股傲气。
  诸国皇帝与使臣咋舌,天下无敌这四个字的份量太重了,麒麟军团还真是不谦虚呀,就这一句口号恐怕在日后就会成为天下各**队的众矢之的,十分看不顺眼的那一种。
  好在,之前苍**队给的震撼和惊讶就已经太多,大家的心都差不多麻木了,便也没有计较这口号上的“狂妄”。
  好不容易,目送着麒麟军团走远,铁蹄声还清晰可闻,便又是一阵响动,从西边传了过来。
  各国皇帝与使者都开始深呼吸了。
  因为在他们看来,但凡是出场的这些军队,一个个都威武雄壮,无论装备还是士气都要涨自己国家军队的一大截。
  前面一共有六支受阅军队过去了,分别是禁军、青龙军团、白虎军团、朱雀军团、玄武军团、麒麟军团,六支军队过去之后,后面竟然还有!
  该死,苍国到底有多少支这样的精锐?!
  该不会是打肿脸充胖子,才的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吧,或者将精锐拆分成许多支来糊弄大家?
  诸国皇帝与使者暗自嘀咕之时,最后一位出场的军队自西边徐徐出现。
  归义军!
  作为一支由盛国归降,最后被收编的军队,归义军是一个另类。
  虽然是苍国的军队,其统帅邓芝也宣誓效忠苍国,并且在军队的高层,也安排了大量的兵部派去的将领。
  但是,由于过去一年一直忙于伐晋之战,苍国朝廷的工作重心一直都聚集在前线,所以便对这支军队没怎么操心,反正盛国已经不复存在,就连盛国前后两任皇帝都老老实实的接受苍国的册封,归义军也不会翻什么风浪。
  相比于其余的五大军团,归义军还有一个不同,那就是人数上。
  其余的五大军团,四大常规军团虽然在编制上晋升到了三十万,但是实际人数并没有这么多,打仗打了一年,甚至早已经不足二十万之数。
  麒麟军团更不用说了,以后会不会提高编制不知道,至少在这几年,是不会有这个打算。
  但是归义军,却是实打实的三十万。
  当初,在收编盛国残军时,就经过筛选,只留下三十多万的军队。
  过去一年里,归义军一直是派在苍国的东北边境与晋国的边军对峙,同时担负着策应康国的任务,有过几场小仗,但是规模一直不大,也没有什么损失,所以人数一直维持在三十万的样子,近乎满编状态。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同。
  那就是这次受阅的方阵,是由邓芝领队。
  邓芝,乃是归义军的大元帅,本该在前线的,但是眼下晋国败势已定,苍国的东北边境也没有被入侵的压力,杨沐便一道圣旨,将邓芝召入了苍城。
  也正因为这样,归义军便成了此次受阅的六大军团中,唯一一个由大元帅亲自率领受阅的一个军团。
  一些知道内"qingren",一瞧见大纛旗上的“归义”二字,便都心中明了。
  只是,很多国家的皇帝实在是想不通,为什么苍国能够接二连三的,收复敌国的军队被己方所用?
  这未免也太不可思议了。
  众所周知,因为麒麟军团而名动天下的耿贵,原本就是申国的大将军。
  流匪山脉中很多的流匪,如今都在军中担任要职。
  在吞并了郑国之后,归降的将士也不计其数,也有不少人得到了重用。
  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且不说那些敌国的将士是否愿意,就说苍国皇帝竟然也敢放心的任用,未免也太心大了吧!
  归义军经过城下,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精神士气都赶不上前面的六个方阵。
  但是,却没有人敢轻视。
  这个道理很简单,就连围观的百姓都知道,苍**队是不可能养着一支只知道吃喝的军团的,归义军团的三十万大军眼下虽然不及其余的友军,但是迟早有一日是能够并驾齐驱的。
  至于什么人员素质和士气之类的,压根就不是什么问题。
  每个人生来都差不多,五大军团的士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