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朽大皇帝-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沐听完,看了看卫忠全,后者点了点头,算是证明有这件事。
  “将士们有此请求也在情理之中……不过,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今后军中要多家注意,疏导士卒的情绪,不可再次发生这样的情况。”
  “是!臣等遵旨——”
  “这样吧,此次俘虏中,有六千余女子,朕会命人清查一番,将那些贵族中已出阁的妇人,选出其中一千人,嫔妃和公主,也挑出一些,一起充入教坊司……不过,俘虏毕竟也是人,可能要晚上几日,朕自会让这些人,心甘情愿伺候我大苍英雄儿郎。”
  “谢陛下——”
  众将大喜,男人在世,追逐的无非就权力、财富、美女、名利,殿中的这些将军们都是粗人,而且大多是穷苦人家出身,一听说不仅有女人可睡,还是洞国王公贵族家里的女人,顿时一个个心里火热起来。
  贵妇呀!
  妃嫔公主呀!
  这可是过去想不敢想的!
  至于皇帝陛下所说的,让那些女人心甘情愿,大家也都没有多想,陛下向来言出必践,常人想不到的,陛下都能想到,一定有什么办法就对了。
  说出这件事之后,几个将领的心里也畅快多了,不由得多喝了几杯。
  宴席散后,杨沐就开始思考起这件事来。
  确实,苍**队的纪律是非常好了,好得几乎要过头。
  严肃的军纪背后,无形之中,给士卒增加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一旦得不到释放,很可能产生各种畸形,终有一日,可能演变成洪水猛兽。
  毕竟这不是和平时期,士卒们每天征战在外,所遭受的压力是内地府兵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放在后世军队中,也有一些好的减压方法,但是并不适用于现在的苍国。
  第一,没有那个条件。
  第二,哪怕后世纪律再好的军队,在战争中也会呈现出这种问题。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疏导,而不是压抑。
  建立起这样一种机制,是一个国家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当前,苍国的外部环境很恶劣,诸国征战不休,最后能生存下来的,可能只有寥寥几个,苍国要想不被别的国家吞灭,就应该更加理性的治国治军。
  用敌国女性俘虏,来为将领们施放压力的一个办法,也几乎是一个奖励性的举措,譬如用积分来兑换体验次数,更能提高士卒们的积极性,更好的施放士卒们的压力。
  这并非是残忍,事实上历史中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时期,都十分盛行这种方法,就连所有人都认为皇帝爱民如子的唐朝贞观时期,在对外战争都是动辄屠城,将敌国百姓视为畜生蝼蚁,随意的打杀。
  更何况,苍国对这些贵妇和嫔妃公主,也不是一味的强迫,只是给她们两个选择罢了。
  第一个选择,继续呆在暗无天日的牢狱中,每日戴着手镣脚铐,做着繁重的手工活,穿的是粗布衣服,吃的是一天一顿的剩饭馊菜。
  于是,从当天晚上开始,所有的女性俘虏停止供应食物,每个人每天只能吃一顿,被绳子绑着,睡在拥挤阴暗的地方,与过去锦衣玉食,极具尊容的生活方式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被执行宫刑的贵族男子,一共有四千多人,历经生死煎熬,活下来的还有两千多。
  当然,失去了大势之后,他们已经算不得男子了,全部被押解往工部,作为修建水利和渠道的苦力,不允许赎买,这辈子只能在无尽的繁重苦活中死去。
  一连三天过去,囚禁那些女性俘虏的地方,已经是哭声一片,狱卒经过的时候,哀求之声不绝于耳。
  甚至有的人,连烂菜叶都吃得津津有味。
  历经上一次的献俘祭典,可以说没有一个人不害怕。
  太子被活生生的剐了,那种哀嚎和绝望,曾经让很多人都晕阙,所有的女人都变得老实了很多。
  终于,在十天之后,也就是青龙军团的士卒休整得差不多,马上要奔赴前线的时候,杨沐下旨,从青楼中请来了一批老鸨,找那些贵女一个个谈话。
  内容当然是做出承诺,当她们进入到教坊司之后,给与她们适当的自由,待遇如同青楼头牌一样,在吃穿上不会亏待她们。
  而她们需要付出的,就是用身体,尽心服侍前来寻欢的军中的士卒,给他们释放压力。
  话说到这一步,没有人不懂其中的意思。
  尽管大多数女人都十分排斥,甚至破口大骂,但是仍旧有一小部分受不了这里的折磨,加上身子久旷,未承受到雨露,一听有此待遇,内心挣扎一番后,甘愿进入教坊司。
  统计了一下,共有一千三百多人,大多是一些贵族家里的小妾,或者王爷府的侧室,其中还有几个已经出嫁了的公主,那些正室夫人和妃嫔之类的,可能是拉不下脸面。
  当人员呈送到杨沐的案头上时,杨沐脸上露出一丝玩味。
  都已经成了俘虏,还有什么拉不下脸面的呢?
  逃得过么?
  可以说,这些女人中,除了少部分能侥幸入选,充入后宫之中,其余的人都逃不过被买卖的宿命。
  最热衷于购买这些女人的,当然非青楼莫属了。
  何必多承受一段时间的痛苦?
  处理好了这件事,杨沐也就没有去管了,相信消息传到军营后,今晚会是一个不眠之夜。
  十几天的时间,一道道政令从朝廷发出,纸张如雪花一般,飞往洞国各地,一场巨大的变革开始掀起。
  九月二十六日,盛国第二波使臣抵达苍城。


第247章 合议

  盛国使臣刚抵达苍城,就被晾了三日。
  加上之前的盛国太子一行人,使臣数量达到了上千人。
  随着青龙军团休整完毕,补充了兵员之后,传达出率军北上,抵达盛国边境的消息,盛国君臣是彻底的慌了。
  青龙军团是什么?
  那可是四大步兵军团之首!
  装备精良,将士用命,变化多端的战阵……早在一年多前,盛国就已经领教了一番,若论攻城拔寨,盛国没有哪一支军队比得上。
  这才刚刚灭了洞国不久,就又要来攻打盛国?
  盛国皇帝闵雷惊惧不已,洞国君臣的惨状在前,那一箱由洞国皇帝制成的肉饼如同一头恐怖的梦魇怪兽,已经让他这个皇帝三天没睡着觉了,惶惶不可终日。
  为此,朝中的事宜也一律交给了朱力行,国事几乎陷入停滞。
  近期,又由于大规模征兵和加税,民间的反应也很不好,各地都有流民落草为寇,百姓们怨声载道。
  若是仅仅如此也就罢了,关键是边境上,邓芝大军也疲于奔命。
  作为一军统帅,本来准备南下征伐的五十万大军,如今却成了用了布防的军队,终日里防着骑兵的突袭,奔忙于各处,向那些求援的城池增兵。
  但是,结果并不如人意,两国边境线太长了,即便是五十万大军,也不能死守在一处,总有顾不到的地方,一旦被苍军缠上一座城池,便再也不可能救得回来。
  几乎每过十天,就有一座边城沦陷。
  越是到盛国腹地,城池越是低矮,防御也越是薄弱,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布防,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苍**队的推进速度越来越快,几乎要威胁到皇城。
  这样一来,听说灭了洞国不久的青龙军团快要参战了,盛国岂能不慌?
  一方面,盛国派出使臣前往晋国,请求支援,希望引入外力来对抗苍国。
  一方面,盛国也派出了使者,前往苍国议和。
  晾了几天之后,他们还是被带进了皇宫,一场盛大的宴会中,盛国的使臣都有些发懵,不知道苍国皇帝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不过,那些舞女还是蛮好看的……
  旁边一些人有意无意的提点了一句,说那些舞女是洞国的贵妇和妃嫔……
  这一下,直接让盛国使臣们噤若寒蝉。
  很明显,这是苍国给大家的一次下马威,目的是警告在座一众使臣。
  “昔日,洞国太子兴兵攻我大苍,失势之后妄图议和,被我苍国扣留,而后处以凌迟之刑,不知贵国太子可有效仿之心?”杨沐看向盛国太子,问道。
  “不敢不敢!外臣只为求和而来,满载诚意,还望陛下明鉴。”
  盛国太子闵善毅吓了一跳,连忙摇头摆手。
  当日,洞国太子姬昊空是如何被活剐了,他到现在只要一闭上眼睛,还都历历在目,一听说将自己类比洞国太子,顿时心惊肉跳。
  接着,又是周围的朝臣,连番羞辱之后,洞国使臣几乎将头埋进了桌子下面。
  其中不乏有不堪受辱者,但一想到此行的目的,皆忍气吞声,不敢反抗。
  这让外交部长严华有些苦恼,在宴会之前,陛下要求是要见点血的,好断了这些使臣的侥幸心理,但是眼瞅着宴会都快进入尾声了,这些使臣都一个个像是孙子一样,不敢大吭一声,举止有度,根本不给人任何机会!
  偷偷看了皇帝陛下一眼,发现陛下正在欣赏舞姬,于是心里更加焦急了。
  这点事都办不好,陛下心里会怎么想?
  这不就是自己的无能么!
  沉思了良久,眼看着最后一支舞就要结束,严华急中生智,还真想出来一个主意。
  “哎哟——”
  只听一声惊呼,严华刚想站起身,一个后仰就往外倒去,整个人如同一只大乌龟,手脚挥舞,让人忍俊不禁。
  更可笑的是,一杯茶水从头顶浇下,几片茶叶直接插在鼻孔中,看起来如同侏儒小丑一般。
  周遭几个大臣全都笑了起来,这一幕实在是太滑稽了,堂堂外交部尚书,在宫廷筵席中出这么大的丑,让人忍不住发笑。
  “大胆!一介外臣也敢藐视本官!”
  正当大家发笑之际,严华一下子坐起了身子,指着对面的一个盛国使臣,怒目而视。
  刚巧,其中一个盛国使臣的脸上,有盈盈的笑意,但相比苍国的众臣来说,几乎不算是笑,极力的在忍住。
  被呵斥的盛国使臣愕然,随即脸色刷白。
  好好的,怎么牵扯到我了呢?
  这次和谈若是失败,岂不是罪在于我?
  严华的一句喝骂,让本就惶然的那个盛国使臣,心里一闪过千万种结果,该想到的不该想到的,全都浮现在了心头。
  旁边的盛国太子等人,也都惶恐不已,连忙赔罪。
  “哼!本以为各位是带着善意而来,我苍国君臣有心和谈,还好心设宴款待尔等,不想却被嘲笑,尔等这也算是真心实意吗!”严华义正言辞,指着盛国一干使臣大骂。
  “大人息怒,大人息怒!外臣无心之失,还请大人宽恕。”盛国太子闵善毅连忙站起身,抱拳鞠躬。
  “哼!如此无心之举,不正可以看到尔等内心,对我苍国并无尊重么!”严华得理不饶人。
  闵善毅心里叫苦不迭,这可真是冤枉呀,早在入宫之前,大家都商量好了,无论苍国君臣如何羞辱,大家都不可反击,只能是逆来顺受,已经做到如此卑微,怎么能说是苍国没有尊重呢?
  一国太子,对一个外邦臣子鞠躬道歉,还不够诚意么?
  至于发笑……并非是我等原因,而是大人你的举动太过于好笑了呀,那些苍国臣子,一个笑得连嘴里的酒水都喷出来了,你怎么不去追究?
  看见了好笑的事,人的本能反应,有错?
  想到这里,闵善毅用眼角的余光偷偷看了一眼高坐在龙椅上的杨沐,发现那位苍国皇帝,此时似笑而非的看着自己这边,心里顿时一咯噔。
  莫非,这件事……只是一个借口?


第248章 谈判进行时

  闵善毅猜得没错,这确实是一个借口,而且是外交部尚书严华在无计可施之后,一次拙劣的表演。
  本来,严华也只是想故意摔一跤,然后来一次污蔑,给盛国使臣中的其中一个安上一个罪名。
  但是,因为出丑的样子自带喜感,刚巧有一点效果。
  他就干脆,直接给盛国使臣扣帽子。
  不得不说,为了扣这一个帽子,严华也是拼了,估计今天之后,丑态会传遍苍国官场,成为一桩抹之不去的笑谈。
  杨沐坐龙椅上,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这演技也太拙劣了。
  只要稍微有点脑子,就能看出来是故意为难那些盛国使臣。
  当然,这并不是怕盛国使臣看破真相心生不满,而是心里有种疙瘩,因为这事做得确实有点丢脸,身在主场,却沦落到要靠出丑来找借口,这不是丢脸是什么?
  “好了,好好一场宴会,这么一吵成个什么样子。”杨沐故作不耐烦,挥了挥手,道:“方才那盛国使臣,嬉笑我苍国重臣,无礼至极,拉下去杖毙,其余人等继续欣赏歌舞。”
  “是——”
  盛国众使臣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一声,有人的额头上已经冒出了细汗,看向那要被杖毙的同僚时,目光同情,悲悯。
  “饶命呀!陛下!”
  那盛国使臣名叫闵寒,本是皇族子弟,一听说要将自己杖毙,顿时大惊,连忙苦求。
  还未等杨沐做出反应,盛国太子闵善毅狠狠的瞪了他一眼,眼神中的威胁意味不言而喻。
  闵寒的脖子一缩,露出绝望之色,不再哀求。
  因为他知道,自己就算是再怎么哀求,苍国皇帝也不会收回成命,反而会因此惹恼了苍国,连累此次和谈。
  在盛国,皇族之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为了防止发生内乱,早在一百多年前,盛国就立下了祖训,除了皇帝的几个儿子,其余的皇族成员都不可进入权力核心,被封到各地为王。
  可以说,是圈养起来也不为过。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他虽然是皇族,但是历经三代以后,家里除了一个爵位,每年领着几十两银子的供奉之外,在盛国贵族中已经没有太大地位可言。
  若是因此,牵累的家中的妻儿老母,那就非常不值得了。
  闵寒被侍卫带下去,盛国众使臣更加小心了,闭口闭眼,目不斜视,仿佛被什么恐怖的东西盯上,大气都不敢吭一声。
  就连太子闵善毅,也心里苦笑,早已无心欣赏歌舞,面前桌子上的东西动都不敢动一下。
  他是真的被吓怕了,显而易见,苍国皇帝丝毫不掩饰对盛国使臣的打压和刁难,哪怕今天把所有使臣都杀了,苍国皇帝都是做得出来的。
  而盛国,除了无可奈何,还是无可奈何。
  “好了,都退下吧。”杨沐略微打了个哈欠,将舞女挥退,然后看向盛国太子,道:“此次盛国前来和谈,有何诚意?”
  闵善毅连忙从座位上站起,鞠躬拜道:“启禀陛下,我盛国愿与苍国约为弟兄,以皇子为质,每年献上一千万两白银的贡赋,以公主和亲,两国同修盟好。”
  闵善毅说完,低头站立,心中忐忑,静静等待杨沐说话。
  一息、两息、三息……
  十几息的时间过去了,大殿内几乎落针可闻。
  闵善毅的心里一咯噔,暗道糟糕。
  莫非,是苍国皇帝不满意,连谈都懒得谈?
  要知道,父皇叮嘱的数目,可是一千二百万两……
  稍稍抬起头,瞥了龙椅的方向一眼,发现苍国皇帝正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
  这种目光……
  闵善毅很熟悉,他在盛国的时候,也经常是市井游荡,或者欺负几个皇弟,那是一种赤果果的嘲笑。
  “陛下,不知贵国有何要求?”
  情急之下,闵善毅小心询问,希望能挽回一点气氛。
  “嘭——”
  只听一声闷响,却是杨沐拍打龙椅的声音。
  顿时,殿内所有人都吓了一跳,边上伺候的宫女太监,全都吓得匍匐在地。
  严华等一干外交部重臣,包括正首的孔尚贤和范宏济等人,也都连忙跪地行礼,大喊陛下息怒。
  不得了,不得了!
  大家的印象中,陛下可是很少当庭发脾气的呀!
  大怒之下拍龙椅,还是第一次!
  “兄弟?质子?公主?呵呵……当我大苍国好忽悠么,朕要这些有何用!”杨沐大怒,抓起一个果盘砸在大殿之中,道:“你盛国,用一千万两银子,就想让我苍国十五万大军撤兵?未免也太天真了吧!”
  天真?
  闵善毅哑口无言。
  一千万两银子,相当于盛国大半年的税收,如果扣下林林总总的花费,一年国库的结余,也不会超过五百万两。
  相当于,这一千万两银子,盛国要两年的时间才能积攒下来。
  而早在去年,因为要与洞国和苍国两线开战,盛国的军费花销非常之大,再加上几十万大军的抚恤费用,可以说是搬空了半个国库。
  今年,为了修筑边境上的城池,再加上训练骑兵,盛国又花销巨大,前线将军几乎每个月都要催军饷,为了不至于一下子陷入财政困境,盛国皇帝一改上位之初许下的不加税的承诺,将赋税提高了五成有余。
  因此,现在盛国民间已经是名怨沸腾,对朝廷颇有愤懑,原本兴国爱民的皇帝,在百姓们心中的形象,直接下跌了几个层次。
  就算是这次,盛国许下的每年一千万两白银的岁贡,也是咬着牙,当成一个缓兵之计,毕竟失去了西南的大部分国土后,盛国以后的财政税收能力将大大的减弱,就算是提高税收,国库也无法结余了。
  想到这里,闵善毅拜道:“陛下息怒,盛国已经极力在拼凑岁贡,可是……可是……还请陛下怜悯盛国百姓,边境息战,万民必定感念于心。”
  “感念于心?”杨沐冷冷一瞪,道:“当初,你盛国兴兵南下,何曾想过我苍国百姓的死活?可曾想到国内百姓不堪重负?”
  “外臣知罪,外臣必定禀报父皇,以国书恳请陛下谅解,从此以后,盛国当不再南下,不敢与贵国兴兵。”
  “敢不敢,不是靠嘴皮子说说的。”杨沐轻哼,道:“我苍国正值兴壮之际,灭你盛国绰绰有余,如此当可使两国合为一国,自然再无战事,要你盛国君臣的一纸承诺有何用?”
  “这……还请陛下明示。”
  闵善毅也没有办法了,从刚才几句话他已经听出来了,苍国皇帝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不在乎那些虚礼,哪怕是让盛国君臣为之牵马倒夜壶,恐怕也不会引起这位皇帝的半分兴趣。
  此次和谈,似乎只有利益一途了。


第249章 铁石

  “你盛国君臣欺人太甚,朕也就不多说了,此次若想和谈,必须一次上贡五千万两白银,否则的话,他日天兵一至,必叫你盛国君臣,化为飞灰!”
  “嗤——”
  此话一出,大殿中顿时响起了抽冷气的声音。
  十几个盛国使臣,全都大惊失色。
  五千万两?
  哪怕是一年前,盛国全盛之时,也要七八年才能凑够这么多银子呀!
  这样一笔巨大的银子,可不是说有就有的!
  以盛国如今的财力,如何能拿得出?
  一千万两已经是极限,五千万两的话,恐怕贵族也得搬空了!
  盛国使臣们可都听说了,青龙军团攻破洞国皇城后,搜刮了洞国的国库,连同所有的贵族都抄家了一遍,一共搜刮了一亿四千万两银子,该不会以为盛国也拿得出这么多吧?
  要知道,盛国的情况跟洞国有些不同。
  第一,两次大战,盛国国库基本上已经被搬空了。
  第二,盛国内是存在分封的,那些皇族和贵族的家里,是有着巨大的金银财宝没错,可终究是私产,就算是盛国皇帝,也无权调配。
  “陛下,我盛国连年耗资巨大,国库中实在是没有多余的银钱,您看是不是可以用别的……”
  闵善毅一脸哀色的请求,尽管知道希望不大,但身为负责和谈的使臣,他还是要将真实的情况说出来,免得授人口实。
  “可以。”
  嗯,可以……唔,可以?!
  闵善毅本来心里已经在盘算,遭到拒绝之后该怎么办,但是没想到,苍国皇帝一开口,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苍国皇帝,不要银子?
  难道,还有什么比银子更重要?
  割地?
  一瞬间,无数个念头在闵善毅的脑海中闪现出来,的确有这个可能,历来各国边境和谈,不是割地就是赔款,以苍国如今占据的优势来说,提出割地的要求并不过分。
  若是三个月前,盛国割让十几座城池也无妨。
  可是现在,盛国边境已经大规模地构筑防御工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无论割让哪一片城池,都相当于盛国的门户大开,万一苍国再次进攻,边关将再无抵挡之力。
  旁边其余的盛国使臣也都面色怪异,这一次盛国出使的队伍一共有上千人,除了扈从之外,其余的人都是朝廷中各个衙署的核心人物,这十几个人尤甚。
  之所以一起进宫谈判,为的就是能够尽可能为盛国争取一些余地,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来,盛国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就连实在是承受不起代价,都要靠对方主动让步。
  还有什么比这更失败?
  盛国使臣一个个全都聚精会神,等待杨沐的下一句话。
  “你们盛国拿不出这么多银子,大可以用其余的货物抵充。”杨沐淡淡道。
  货物?
  所有人都一呆,随即心里一阵放松。
  什么叫货物?
  反正不可能是土地就是了。
  不赔款,不割地,其余的随便!
  “还请陛下明示。”闵善毅拱手,拜道。
  “久闻盛国矿藏丰富,铁石甚多,不如就以铁石抵充赔款,如何?这可是朕最大的让步了,若是你盛国连这个都推辞,休怪朕翻脸无情。”
  铁石?
  闵善毅脸色一阵阴一阵晴,心里猛的一沉。
  作为一国太子,他从小就被当作储君培养,当然明白铁石代表什么。
  从某种意义上说,铁石提炼出来的生铁,虽然不及银子那么珍贵,但是不可否认,铁石的产量,就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铁器生产力,最直接的就是兵器。
  以铁石抵充银子,挺起来似乎很划算,但如果仔细琢磨这背后的猫腻,就不会这么想了。
  为何?
  那可是几千万两银子呀!
  就算只是一千两银子的铁石,数量也大得吓人。
  苍国一下子要这么多的铁石,用意何在?
  扩军!
  除了扩军,再找不到其他的理由,一次性需要这么多的兵器。
  要知道,铁石难以储藏,就算是提炼成生铁之后,也很容易生锈,用不了几年就会变成一队烂物,不堪使用,各国需要用铁的时候,一般都是当年开采,没有储藏一说。
  而众所周知,苍国有一种特别的提炼方法,铸造出来的兵器不容易生锈,每一件都是百炼之兵,目前除了阮国能够以盟友的身份购买一些,其余的国家也只有眼馋的份。
  很明显,苍国之所以提出这么一个要求,是因为国内铁石供不应求,而从国外购买又路途遥远,成本高昂,所以将主意打在了盛国的身上。
  一旦苍国扩军之后,组建大量的军队,将来肯定是要用来对付盛国的。
  当初盛国对洞国也是如此,为何在一开始盛国能在对洞国的战争中,取得先机?
  就是因为,盛国的铁石产量比洞国要高出很多,一开始在扩充军力的时候,盛国就让士卒们升级了兵器,将用铁量少的矛改成了戈,给基层军官和士卒配备了更多的刀具,这才让盛**队的战斗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在一开始就占据先机,先发制人。
  苍国要扩军,心思算是表露无遗了。
  盛国接受这个条件,无异于饮鸩止渴。
  但是,当前形势下,盛国有条件拒绝么?
  灭亡了洞国之后,苍国已经从西境和南境,两个方向将盛国封锁,而北边又是一个疆域辽阔的晋国,东边是茫茫大海……
  打一个比方,一旦苍国封锁了盛国商队,那么盛国就会形同被锁住,无法正常的与外界开展交流。
  这与当初,盛国依靠地理,蛮横的截断苍国的商道,是何其相似!
  闵善毅心里在权衡,拒绝是不可能的,一方面盛国没有那么多银子,另一方面苍国皇帝肯定是打定了主意要铁矿石,根本不容他拒绝。
  唯一要考虑的就是,用铁石抵充的话,该抵充多少?
  以什么价格抵充?
  铁石如何交付?
  什么日期?
  除此之外,盛国还要付多少银子?
  这些问题,都是要考虑进去的,可以说只要是其中任何一项没有考虑进去,都可能为盛国埋下祸患,授人口实,让盛国处于不利地位。


第250章 喘不过气的盛国

  杨沐并没有多说,也没有和盛国的使臣讨价还价。
  一句话说,这五千万两银子的赔款中,其中的三千万两由铁石抵押,另外的两千万两,直接用现银。
  其中,铁石由盛国组织人手开采,初炼成生铁,运到苍国之后,按照市场价格的一半,也就是五百斤一两银子的价格,交付给苍国。
  每一个月,至少要交付一次,三年之内,三千万两银子的生铁,要全部交付完成。
  纵使是杨沐这个规则的制定者,在心里默默盘算了一阵之后,也有点于心不忍。
  三千万两银子的抵押,换算成后世的重量单位,也就是七百五十万吨。
  要知道,如果把这个数字的生铁全部锻造成钢铁的话,已经赶得上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代一年的产量了。
  盛国这样一个国家,即便是分三年付清,也是一个巨大的任务。
  可以想象,盛国一定会为此征调大量的劳动力,去竭力开采矿石,全国会进入到一种病态的,丧心病狂的采石风潮中。
  历史上,修建长城、渠道、运河之类的,百姓们就已经是苦不堪言了,如何危险的矿藏开采,岂不是更加的导致名怨沸腾?
  再加上,大量的民力都去开采矿藏去了,农事生产肯定会遭受很大的打击,产粮也必定会大幅度下降,社会矛盾日益激烈。
  没钱又没粮,军队的素质也很难保证,能勉强维持军队就不错了,要想增兵扩军,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历史上,很多亡国之痛,就是在这样一个死循环中,慢慢的产生。
  杨沐并不心疼那些敌国的百姓,相反的,心里恨不得盛国君臣再暴虐一点,如此一来,盛国几百年的民心底蕴,很可能在短短几年就挥耗一空。
  民心,正是底蕴之一。
  没有钱粮,又没有民心,军队还没有战斗力,盛国衰落已成必然,沦落为大国家的附庸之国是迟早的事,若是时机允许,苍国能一口将其吞。
  “陛下,这个……两千万两……我盛国实在是拿不出来呀。”
  闵善毅几乎要哭了,来之前父皇透过底,国库中只有一千万二百万两了,加上内库中的三百万多万两,一共是一千五百万两,而苍国狮子大开口一下就要两千万两现银,另外的那五百万两从哪里来?
  五百万两呀!
  以盛国如今的现状,只能是加税了,可是收税也要一个过程,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