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朽大皇帝-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两种兵器,尤其是弯刀,需要很先进的炼钢和锻造技术才行,苍国已经能够大规模锻造而出,而其余的国家,根本不可能大规模的装备。
  这便是技术壁垒,即便到时候麒麟军的威力显现,各国说服国内守旧势力组建骑兵军团,也很防造出来。
  所以,当决定组建麒麟军的时候,杨沐就从脑海中的图书馆里找了大量的资料,让科技部先放下手里的事,优先复原这两种兵器。
  值得一提的是,学骑马就像是后世的学驾车,拿个驾照两个月就可以解决,但是学骑马要更加的难,可以理解为老司机的级别,要一边骑马一边打仗,那就更加的难了,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的。
  这也就造成了一件事,麒麟军团虽然成立,但是短时间内并不能公之于众,只能在苍国的南方选择了一个乡镇,划定为训练场地,组织这一万名士卒在其中进行封闭式的训练。
  “传令耿贵,让他来见朕。”杨沐道。
  “是!”
  旁边的小太监应声,让司礼监立即拟旨,到桃园县的麒麟军驻地宣旨。
  没错,耿贵就是麒麟军的统帅,被授封为大将军。
  此人原本就是申国的大将军,跟卫忠全算是平级,统兵经验非常的丰富,在郑翰率军攻城之时,死战不退,率领了一批死士冲杀,硬生生的杀了一个来回,将数倍于己的敌军挡在了申城之外。
  可以说,要不是此人的骁勇善战,铿锵不屈,那么申国也等不到的杨沐的救援,也就没有了后来的格局。
  早在驰援申城之时,杨沐就听说过这件事,也对其很是钦佩,不过出于一种穿越者的自信,他认为将军的统帅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也就没有特别的上心。
  不过后来,申**队偷袭了白虎军团,此人再次进入了他的视野。
  因为,司马宏那家伙,正是中了这个叫做耿贵的伏击,可以说是一场漂亮的伏击战。
  要不是后来郑军大败的消息传到了申国,耿贵停止了追击,白虎军团根本等不到玄武军团的救援,五千人全得丢在申国,就连流匪山脉,都得落入申国的手中。
  后来此人被俘,一直宁死不屈,严刑拷打之下没有半点松口,可以说是这个时代很少见的忠义之士。
  也可以说是愚忠。
  直至申国归附,此人看到申国君臣并没有遭受迫害,也就没有再反抗,被放出之后辞官隐居。
  在杨沐提出要组建骑兵之后,竟然是司马宏第一时间举荐了他。
  这的确是出人意料,也与杨沐心中的人选不谋而合。
  毕竟,申城那一战,此人正是骑着马在城外杀了一个来回,在如今这个没有马镫的年代,马战能有如此水平的,堪称罕见。
  当天傍晚,耿贵从桃园城的麒麟军驻地疾驰而至,进宫面圣。
  没有人知道当天晚上,这君臣之间到底谈了些什么,只是后来有人记起,耿贵从宫里出来之后,一直激动难抑,怀里还揣着一本书,紧紧捏着,视若珍宝。
  之后,桃园城内的百姓,经常听到马场的方向人喊马嘶,有时半夜里也传来山呼海啸的吼声。
  此次君臣面谈之后,紫宸殿接连发出了几道诏令,包括召集农夫种植马草,以及从各国商人手中,采购一批优良的马匹等等。
  一连串的事情下来,就连商人们也都懵了。
  有钱赚当然好,但是这钱赚得不明不白的,大家心里也还是有些好奇。
  苍国,难道准备打造一支战车部队?
  不太现实吧……
  苍国的地形并不利于战车大规模调动,除了战场上的正面厮杀,一般难以看见战车的踪影,除去成本之外,所以包括大盛国在内,所拥有的战车部队都很有限。
  多方打听之下,也没得到什么消息。
  没人跟银子过不去,这件事也就被人渐渐的淡忘了,一匹匹优良的战马,通过各国商人的运作,送到了苍国。
  就连杨沐,也舒舒服服的休息了一段时间。
  这段日子里,他让皇后把**功传授给了姬翎儿以及后宫中的那三十八个嫔妃。
  初时,皇后也有些犹豫,武林中的各大门派的传承功法,可以说是一个门派最敏感的东西,几百年来,圣女峰还从未将**功传授给本门弟子以外的人。
  杨沐展开了报复行动。
  军营中在练骑兵,皇宫也能练嘛!
  连续几天晚上,他都在毓灵宫歇息,每次都运转长春功。
  皇后不堪挞伐,求饶不得,只好依了,心有余悸的将**功传授给了那些嫔妃。
  当然,这其中也有杨沐已经得到圣女峰和**门的认可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说,杨沐已经是长春功和**功的掌控者,他可以自主决定将功法传给谁。


第180章 炎国

  苍国的一连串动作,并没有瞒过大盛国的耳目。
  自从出了盗版书籍的事,加上派到工业园打探的细作被捕之后,大盛国内的探子,就不断涌入了苍国皇城。
  这其中,被锦衣卫抓获了一批,也安插了不少内应进去。
  当得知苍国征兵之后,大盛国开始有所警惕,虽然苍国不可能对大盛国构成什么威胁,但如果在大盛国与别国交战的时候,从背后来一下,的确是个头疼的事。
  但是很快,当大盛国的君臣听到苍国在大肆购买马匹之后,就放松了下来。
  战车?
  以苍国和大盛国的地形,战车并不适合大规模交战,尤其是两国的边境乃是丘陵地带,所以对于两国的战争来说,战车能起到的作用更加的低了。
  果然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国家,自以为短短时间吞并了郑国,就可以靠着侥幸赶上大盛国么?
  迟早会知道,打造如此多的战车,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
  大盛国的君臣放松了警惕,进一步将主意打在了沿途的商队上,只要苍国的命脉捏在他们的手中,就万事无忧。
  而此时的苍国,青龙军团正派出了一支军队,深入到了西南边境。
  这里,原本是申国的地盘,由于是边陲地带,申国归附后,似乎也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边陲外,是茫茫一片大山。
  在山的那一边,是另一个国家——炎国。
  这是一个国土面积不弱于大盛国的国家,国内崇尚火,所以国君以红色为主,取的国名,也叫做炎国。
  没错,就是炎国,名字是自己取的,而不是大礼天子分封。
  和苍国一样,炎国并不是一百四十个诸侯之一,大礼王朝分封天下的时候,它的很大一部分其实是在大盛国的名义下,实际上大盛国也对那里有过一段时间的统治。
  不过,却不是有效的统治。
  因为,炎国的大部分国土都是山林,人口稀少,山川险峻,深山密林中瘴气遍布,在与大盛国的中间,有着一片十分不易于行走的地带。
  后来,盛国与洞国发生战争,抢夺这一片地区的归属权,一直处于下风不说,反而要消耗大量的国力来拉锯,长痛不如短痛,当时的大盛国君臣干脆直接宣布放弃这一片土地,任由其内的百姓和奴隶,自由成立一个国家。
  于是,炎国建立,经过两百多年的繁衍生息,以及不断的开拓,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虽然,其国土面积不比大盛国小,但是有一大半的地盘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加上地势和底子本来就薄,所以国内的总人口,至今也就只有两百多万,比苍国的人口还少。
  由于地势阻隔,中间与申地形成了一道天然的边界线,所以多年来,申国与炎国并没有什么来往。
  现在,苍国与大盛国的关系紧张,就不得不寻求这一条对外通道,有备无患。
  由青龙军团开路,几个礼部官员带着一份厚礼,翻山越岭,按照典籍上记载的古道,前往炎国的都城。
  一切,都在筹谋当中。
  ……
  蕊珠宫。
  杨沐正在陪诺妃说话,自从诺妃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他也体会到了一种即将为人父的感觉。
  算算时间,已经是六个月了,还有四个月的样子,孩子就该降生。
  所以,这段时间杨沐陪诺妃的时间也就多了起来。
  就连一直为肚子不争气而苦恼的皇后,也过来探望了过几次,并且降下懿旨,准许诺妃免去每日的参拜大礼,每日只需派一个贴身宫女到凤仪殿代为请安即可。
  杨沐对于后宫之事都不怎么管,随便皇后怎么折腾,事实上皇后也没怎么折腾,很多事情都是绿儿忙前跑后。
  “唔,今天晚上,朕就在蕊珠宫歇息吧,这几天皇后月事来了,朕也提不起兴致。”杨沐摆了摆手,说道。
  诺妃脸色微红,小声道:“臣妾听说太后说,身怀六甲不可侍寝,陛下若是觉得无趣,可以去几位贵人那里歇息……”
  “她们那……唔,还是叫过来吧……”
  杨沐撇了撇嘴,他还是喜欢带一点精神交流,尤其是对于他这种上辈子是懒癌患者的人来说,现在每天处理国事已经够累了,可不想把有限的休闲时间浪费在东奔西跑上。
  不一会儿,一队宫女太监,带着几名贵人来到。
  梁如玉,宋红锦,姚明月,顾惜韵。
  目前,苍国的后宫很简单,皇后一人,妃子一人,贵人四人,美人三十四人。
  这四名贵人,侍寝都超过两次,所以也基本上被杨沐记住了,现在叫人到毓灵宫,也就随手点了她们。
  “臣妾参见陛下,见过诺妃娘娘——”四女行礼,低头跪伏在帘外。
  “进来吧,给朕捏捏。”杨沐说着,侧过身斜躺,让四女方便给自己捏肩捶背。
  四女恭声,她们在后宫中别的宫女太监们面前是主子,但是在皇帝和诺妃面前,就又是玩物了,只能小心翼翼的服侍,一个不好就可能被打入冷宫或者遭受处罚。
  四女两左两右,跪坐在杨沐的身侧,替他捏肩捶背。
  杨沐眯着眼睛,享受着这腐化的生活,不知不觉,就要进入睡梦。
  忽然,帘外传来脚步声。
  然后,马上又归于沉寂。
  杨沐觉得好奇,睁开眼睛扭头一看,沈安站在帘外。
  于是他问道:“何事?”
  “启禀陛下,左丞相大人在紫宸殿求见。”沈安禀报。
  “孔尚贤?有什么重要的事吗?”
  杨沐皱了一下眉头,上一次的论功行赏中,将士们都凭借军功获得了赏赐,孔尚贤虽然是一个文官,但是其功绩也非常的大,杨沐依照当初的承诺,拔擢其为左丞相。
  虽然,如此升迁速度在朝中引起了一阵小议,但是也没人敢反对。
  左右两位丞相负责打理国事,又有分工明确的十二部,这段时间以来,杨沐也清闲下来,没什么重要事的话,基本上就呆在后宫中,或者是抄一抄脑海里图书馆里的那些书。
  现在,孔尚贤到紫宸殿求见,一定是有什么事。


第181章 诸侯会盟

  沈安闻言,迟疑了一下,摇了摇头,道:“前来通禀的小太监说,左相大人并不十分着急。”
  “不着急?那就让他先等等吧。”
  杨沐撇撇嘴,他发现近来孔尚贤每次找他的时候,他都刚刚好在兴致上,就说今天吧,这四个女人还是刚叫来呢,想着舒舒服服睡一觉,被这么一打扰,眼看又不可能了。
  生活,腐化了呀……
  杨沐暗暗嘀咕,与其说孔尚贤每次来的不是时候,还不如说是他生活堕化了,基本上都在享受。
  话说,这都快天黑了,孔尚贤就晚上不睡觉的吗?
  话虽如此,杨沐心里也知道孔尚贤的兢兢业业,在这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年代,能这样废寝忘食的官员已经不多了。
  虽然这段时间,他过的生活像个昏君,但是必须承认,主次还是能分清的。
  在四女的服侍下,杨沐整理了一下衣服,一身便装出了后宫,进入到紫宸殿。
  孔尚贤一见杨沐这身装扮,顿时明白了怎么回事。
  不过,他脸上并无多少波动,似乎并未因为打扰了皇帝陛下的雅兴而不好意思,行礼过后便站到了一边。
  见其不发一言,杨沐颇有些意外,问道:“朕的左相大人,入夜时分前来拜访,所为何事?”
  “臣斗胆,敢问陛下,何为入夜?”
  “鸡兔归笼,日昼已尽,宫门将闭,难道不是入夜吗?”杨沐答道。
  “臣来时,街上贩夫走卒,车马喧喧,如今已将近两个时辰。”
  “哦?难不成,爱卿是抱怨朕来晚了?”
  杨沐打趣,孔尚贤进宫确实将近两个时辰了,主要是内廷到后宫的这段距离,一来一去,加上他磨磨蹭蹭耽误了不少时间,以至于让后者在紫宸殿干等了这么久。
  孔尚贤低头,拱手道:“臣不敢,只是有一物要献给陛下。”
  哦?
  献宝?
  杨沐惊讶,孔尚贤做事向来都是一丝不苟,没有什么阿谀奉承的之事,忽然之间要说献上一物,很自然的让人想到宝物这两个字眼。
  应该,不会有什么好事吧?
  果然,孔尚贤从走向了殿侧,从一个小太监那里端过盒子,拿出一叠细绢,摊开一看竟然是一副地图。
  在旁边有一行大字,写着“江山万里图”几个大字。
  杨沐目光在上面扫视了一圈,然后看看孔尚贤,问道:“爱卿何意?”
  “陛下!”孔尚贤拱手,揖道:“臣事苍国已半载有余,亲眼目睹陛下之雄才,兴民生,除弊政,扫郑申,我大苍的国力大增,位列诸侯,已有大国气象。然则,臣近日所见,陛下陷于温柔之塌,惰于酒色之中,与昔日旧主无异。”
  与昔日旧主无异?
  杨沐心里暗暗嘀咕,孔尚贤所说的昔日旧主,即是郑国的皇帝郑余梵,一个久病于床的废人,更是一个亡国之君,孔尚贤用这个来做比喻,语气不可谓不重。
  “你到底要说什么?”杨沐淡淡问道。
  孔尚贤低头,拜道:“陛下乃明君,臣无力劝谏,只是献上地图一幅,留待陛下警醒。这天下之下,绝非苍国一隅可想象,陛下也曾有言,如今是大争之世,天下诸侯不满于尺寸之地,短短几十年间,便已有几十个国家灭亡,兼并之风潮渐起,陛下若是沉湎于眼前之享乐,苍国危矣。”
  杨沐心里暗暗点头,孔尚贤说得有道理,可是他也没有懈怠呀,当皇帝半年多了,好不容易天气冷一点,歇息了几个月,就算是昏君了吗?
  要知道,自从建立了十二部,设置了两名丞相,苍国就已经从人治走向了法制之路,这里的法制并不是后世的遵纪守法的法,而是说一切都有法度,就算是遇到了昏君,几年不上朝理政,国家也能正常运转。
  于是,他淡淡道:“卿之言差矣。治大国如烹小鲜,不可急一日之躁,如今有两位丞相辅佐,又有十二部各司其职,苍国之大,不允朕暂为歇息?”
  孔尚贤拜道:“陛下明鉴,臣闻,一日惰,则日日惰,就如同今日之苍国百姓,大家都过起了富足的日子,有谁还愿意回到过去的忍饥挨饿当中?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陛下若是有闲,可劳军,可巡民,可垂率于农耕……酒色伤体,请陛下以国为念。”
  “这不还是劝谏么……”
  杨沐暗自嘀咕了一声,却无法反驳。
  孔尚贤说得没错,懒惰之风一旦养成,就难以改变了,而后面所提的建议,什么巡视民间,慰劳军队,率先垂范装模作样去种田……
  这就如同小孩子刚做完功课,突然被家长逮住,问你今天的功课做完了没?
  做完了?做完了还有那么多家务活……
  杨沐再次打开《江山万里图》,看了起来。
  这一次,他的神情就凝重了很多。
  这并不是一张简单的地图,而是把大礼王朝主要的诸侯国都标注了上去,每一个国家的人口、兵力、城池,这些数目都有标记。
  一目了然,苍国在诸国中,只能算是垫底的存在,其余的十几个同等大小的,要么是穷山恶水,要么是沦为大国的附庸。
  “爱卿这是激勉朕么?”
  “陛下若是能奋而直追,我大苍国未尝不能崛起,五年十年之后,诸侯会盟之时,尊坐之上,必有陛下一席之位。”
  “诸侯会盟……爱卿说笑了。”杨沐哂笑,道:“就算是苍国崛起,这诸侯会盟之事,朕也无心参与,况且此时说其会盟之事,也为时尚早。”
  “陛下此言差矣,数百年来,霸主几经更迭,会盟自有其道理,乃是称霸天下必然要走的一步,陛下若是想偏安于一隅,逐渐为他国所吞并倒也罢了,若是有宏图壮志,必要去去盟会走一遭。”
  孔尚贤这番话说得可谓是一点都不客气了,其中蕴藏的道理却是很深刻,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诸侯国就算是再强大,也是不可能独自与天下各国相抗衡的,称霸收小弟,慑服各国,这是必须要走的一步。
  “陛下方才说,会盟之事为时尚早,而臣此次前来,就是为了此事。”
  “哦?不是来给朕送这一副《江山万里图》的吗?”杨沐疑惑道。
  “陛下说笑了。”孔尚贤略微尴尬的笑着拱手,道:“臣此次带着地图而来,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还有另外一事需要与陛下商讨,此事并不是别的什么,就是那诸侯会盟之事。”
  “诸侯会盟?”杨沐疑惑道。
  “月初之时,晋国已经诏告了天下,广邀天下诸侯于会盟。就在昨日,晋国一使臣抵达了苍国皇城,递交了一册文书,外交部官员无法决断,所以呈到了臣的手里。”
  晋国?会盟?
  杨沐双指敲了敲桌子,问道:“爱卿早年间游离天下,匆匆来见朕,想必心中已有主意,不妨说说。”



第182章 霸主之争

  孔尚贤拜道:“臣以为,陛下应当前去会盟。”
  “哦?”杨沐点头,道:“朕对诸国事宜不太熟悉,爱卿既然颇有研究,不妨直说。”
  孔尚贤拱手,道:“陛下请看这江山万里图,当今霸主晋国乃是诸国中疆域最为辽阔之地,周边四国一直以晋国马首是瞻,而近些年来,晋国先帝驾崩,导致诸皇子争夺皇位,虽然最后平息了动乱,但是晋国的国力大跌,反观南方,楚国日益崛起,有挑战霸主之心,所以才有了这一次会盟。”
  “这么说,这一次会盟是晋国为了维持霸主之位,刻意打压楚国而为?”
  “不算是打压。”孔尚贤摇摇头,道:“臣早些年曾经在楚国游历,见到过楚国的情况,当今楚皇确实是难得的雄才,但是其国内的弊端太多,诸王族势力太大,绝非一时能摆脱。”
  “哦?朕倒是有些好奇,那些大的诸侯国,与郑国有什么不同。”杨沐问道。
  “各大诸侯国,最先乃是大礼王朝分封,国内的体制基本上与大礼王朝的皇室相同,只是不敢称帝罢了,国内的土地也都是一级一级的分封下去,上层贵族有恃无恐的剥削百姓,这一点比郑国尤有过之。”
  孔尚贤顿了顿,又道:“只不过,后来随着大礼王朝皇室衰落,各国不尊王令,开始互相攻伐吞并,逐渐意识到了民心的作用,情况大为好转。只是普遍来说,都还是在不停的剥削百姓,相比之下,楚国严重一些罢了。”
  “那为何楚国又有能力挑战霸主之位?”
  “一增一涨,加之楚国近年来也时有改革,其国家内物产丰富,接连吞并了周边几个小国,导致国力大增,若是过个十几二十年,的确有称霸天下之力。”
  “那晋国为何还这般如临大敌?当下之紧要,更应该发展国内,把楚国给比下去,而不是与会盟。”杨沐问道。
  “陛下想得太简单了,若只是楚国有争霸之心倒也罢了,天下之大,诸国并存,霸主却只有一个,其余的几个大的国家,亦有一较长短之心。而西方的魏国就是其一。按照盟约规定,各国三年觐见一次盟主,而魏国已经有十年不曾对晋国觐见,前些年诸皇子争位之时,还派军队袭击,趁机覆灭了晋国的几个附属小国,虽然没有楚国那般公然夺取霸权,但也不远了。”
  杨沐恍然大悟,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晋国的霸权正在衰落,强大的诸侯国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纷纷涌现,真正的大争之世已经开启。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迎来一场吞并潮,强者存,弱者亡,不思进取的国家只能被历史的车轮狠狠碾过。
  “若朕要前去会盟,对苍国有何帮助?”杨沐问道。
  “请恕微臣直言,我大苍若要对外扩张,迟早要与大盛国发生碰撞,而大盛国,此时或许没有把我大苍国放在眼里,但是一旦天下大乱,它必然会打我苍国的主意以求壮大己身,所以我们必须先发制人。”
  “先发制人?”
  “乘此机会,与晋国和大洞国交好,他日若是大盛国与之发生战争,便是我苍国的机会。”
  杨沐笑道:“爱卿之策,似乎很耳熟,当初你我君臣初见之时,亦是谏言联合申国,一起抗衡郑国,如今又是这样。”
  孔尚贤也放松了下来,哂笑道:“陛下心若明镜,设立了外交部,想必也知道邦交之间,无外乎纵横二字。只是这次与晋国和大洞国结交不同,我们并没有结盟之心,而是撺掇他们与盛国为敌,等待时机从中获利。”
  杨沐也十分赞同这种观点,就如同历史上的战国时期,秦国之所以能一统天下,靠的有两件神器,一是商鞅变法,二是合纵之术,前者发展了经济和军事实力,招徕了天下贤士,后者让秦国以一敌六,每一次面临大危机之时,都可以在惊险中化解。
  只是,杨沐对于洞国的作用持怀疑态度,于是问道:“大洞国与大盛国,一定会爆发大战么?我苍国不能这么一直等下去吧?”
  “洞国与盛国乃是世仇,边境之地一直互有摩擦,是否会开战的话难以确定。但如果我们与大盛国爆发战事,一旦僵持不下,大洞国一定会趁机发兵!”孔尚贤分析道。
  杨沐的眸子一亮,这的确是一个好机会,比寄希望于盛国和洞国发生战争还要可靠。
  到时候,麒麟军训练完成,强大的骑兵部队肯定能够与大盛国一较长短,大洞国发兵之后,将直接改变战局平衡,大盛国腹背受敌,肯定是顾不过来。
  孔尚贤将地图摊开,指着其中一个道:“苍国要想去晋国,有两条必经之路,要么取道大盛国,再穿过大洞国直抵晋国,或者先去炎国,经过商道便可。”
  “此次会盟,是在晋城?”
  杨沐好奇,一般会盟都是以事为主,选在一个各国都能接受的地方,也防止政变之类的,一般不会在霸主的本国,但是听孔尚贤的意思,是让他直接去晋国。
  也就是说,这次会盟的地点,是在晋国的皇都!
  “这一次,可以说是选择阵营的一次会盟,算起来总共有三方势力,非此即彼,这就等于是逼迫各诸侯国做一个选择,然后就是为了防止意外,所以晋国这次会盟,将地址选在了国内。”
  杨沐点头,问道:“卿以为,朕该从何处取道?”
  “现在言及为时尚早,还要等出使炎国的臣子回来,若是能够从炎国通行,便从炎国进入,若是不能,再考虑盛国。”
  “也好。”
  杨沐也认为应该先等等,如果出使炎国成功,或许是一个新的契机,他也可以借此机会与炎国的君主交流。
  毕竟,炎国的大部分领土虽然是从盛国分裂出去的,但是与盛国的关系并不怎么好,如果炎国的君臣有进取之心,那么必定会视苍国为盟友。
  总之,这一次会盟对于苍国非常的重要,只要与晋国建立同盟关系,大盛国便不敢轻易的进犯苍国,每拖一个月,苍国便多一分胜算,待到麒麟军编练完成,苍国的国力大涨,就可以完全不惧。
  甚至,还可以提防在战胜之后,有别的国家趁虚而入。


第183章 取道之难

  君臣相谈甚欢,可以说是这两个月来,杨沐最为热血沸腾的一次。
  因为,在分析完会盟之事后,孔尚贤又给杨沐详细讲解了一下各大诸侯国的形势,以及孔尚贤在游历各国时的所见所闻。
  相比于那些大国,刚刚崛起的苍国就有点拿不出手了,如果现在再不努力发展,迟早得被周边的国家吞并。
  当天晚上,杨沐并没有去后宫,而是呆在了万寿宫,借着烛光,仔细的查看着《江山万里图》。
  “启禀陛下,傍晚时分,皇后娘娘来过万寿宫。”一个小太监禀报道。
  “皇后?她有何事?”杨沐漫不经心的问道。
  “娘娘拿来了几套衣服,吩咐我们不要搞乱了次序。”
  衣服?
  是了,前段时间为配合整个军队的大整改,他和一众将军们合计,将整个苍**队的军装,都替换为以前的四百新军的样式,为了配合弓弩兵和骑兵的特点,结合士卒们的一些反馈,更是要在水壶腰带和鞋子之类的地方做一些改进。
  要想达到最佳的效果,当然需要专业的人来设计。
  于是,这件事就交给了皇后。
  皇后虽然不善于女红,但是毕竟有了上一次的经验,组织尚衣监设计衣服时,也算是得心应手。
  并且,以后把衣服发下去之后,对士卒们说这是皇后娘娘亲手为大家设计,肯定会大为激励士气。
  杨沐放下了《江山万里图》,让太监们把军装都拿过来,然后摊开了看。
  一共有三个款式。
  将军款、步兵款、骑兵款,除此之外,还有腰带和环扣之类的辅助物品。
  三个款式都是冬装,通体都是绸缎面料,和那些富人家庭穿的保暖面料差不多,只不过去除了很多臃肿之处,与后世的军装差不多,穿戴起来都非常的方便,更重要的是利于高强度的作战,非常的灵活。
  这一点很重要的,尤其是体现在裤子上,在晚上遭遇敌袭和长途的奔袭当中,可以省去不少力,同时也提高了单兵作战能力。
  当然,外观上简洁方便只是一部分,内衣内裤也与普通百姓所穿不同。
  内衣的话,考虑到将士们经常会负伤,所以是条纹结构,可以顺着撕开,将士们负伤之后,可以很轻便的包扎,内裤方面,保护小兄弟的那个地方,稍微有一点弧度,可以使裆下更加的轻松。
  咦?
  怎么还有一套铠甲?
  看到最后,杨沐发现了后面还有两个小太监,捧着一套竹片制作的铠甲。
  不同于造价高昂的锁子甲,这一套铠甲用的是最普通的材料,通体都是竹子制作,然后用坚韧的麻线一个个串起来,能够保护紧要之处,应付一般的砍刺之类的不成问题。
  在苍国,竹子很常见,这种铠甲完全可以大批量制造。
  “唔……还真是用心了。”
  杨沐会心的笑了,铠甲的事他并没有吩咐皇后,也没有给过任何的草图,显然是皇后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然后命人仿照军装设计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