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朽大皇帝-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恐怕,一出城就要被郑翰的军队逮住,然后随便找个借口杀了祭旗。
  郑康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然后在正厅里踱步,左思右想。
  “既然殿下如此犹豫不决,就恕在下不奉陪了。”孔尚贤起身,一边往外走,又回过头来,道:“哦,对了,忘了告诉殿下,我苍军目前并不会强攻康城,殿下可以先在一旁观望,如果日后我苍军战败,你要反悔也来得及。”
  说完,孔尚贤继续往外走。
  “慢着!”郑康咬了咬牙,问道:“你说的话,当真?”
  “毕竟主仆一场,必然不会欺骗殿下。”孔尚贤停住了脚步,转身道:“在下以苍国使臣的身份向殿下保证,若是将来我苍军击败了郑翰,只要殿下以皇子的身份,率领国内的军队和贵族,宣布归顺,将郑国并入苍国,那么我苍国君臣必定不会亏待殿下。”
  “如此说来,你们是看上了我的身份?”郑康总算是听明白了一些,无外乎是想扶持他当一个傀儡,然后借用他皇子的名义,在战后迅速平定各大地方军队和贵族罢了。
  孔尚贤点头:“我们要的不是一个被撕裂的郑国,而是一个军民归心的郑地,让每一个臣民都认同自己的苍国身份,为皇帝陛下尽忠……哦,对了,我们的皇帝陛下说了,这叫禅让。”


第130章 九十万两

  一禅让……
  郑康呢喃出声,他虽然不学无术,但是对于这种流传甚广的权力交接方式,还是有所耳闻。
  看来,自己应该就是那个禅位的亡国之君了……
  郑康心里默默叹息了一声,很不是滋味,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要么帮助苍国吞并郑国,要么死在兄长的手上,无论哪一个都让人难以接受。
  “殿下,可是做下决定了?”孔尚贤问道。
  郑康颓然的点点头,退后一步,稽首一拜:“如此,以后还要劳烦先生多多照料,康的性命前途,以后可都交到先生手里了。”
  孔尚贤做了一个托举的动作,道:“殿下放心,在下敢保证,只要大业一成,我大苍君臣必然不会难为殿下……那么现在,在下就先回去面见陛下,说明情况。”
  “先生现在就要走?”郑康讶异,道:“先生何不多留几日,这城中还有诸多贵族,何不对其进行安抚?”
  孔尚贤摇摇头:“这些贵族,暂时就不要管了,在下出使的时候,陛下并未交待。”
  郑康眉头一皱,总觉得有点不对劲,按理说,孔尚贤带着国书而来,连他这个皇子的事都敢做下保证,对这些贵族进行安抚是顺理成章的事,怎么就没有安排这些贵族的权限了呢?
  不过,毕竟以后还要仰仗孔尚贤,所以他也不好多问,只能眼睁睁看着孔尚贤出了正厅。
  接着,外面传来了一阵嘈杂之声,闹哄哄,似乎发生了什么激奋的事。
  显然,是孔尚贤与外面等待的贵族吵了起来。
  担心发生什么意外,郑康连忙跑到院子里,正巧看到孔尚贤被众贵族围在一起,纠缠撕打,而旁边随孔尚贤一起出使的几个护卫,正在拼命掀开贵族,往中间挤。
  “这……”
  郑康简直惊呆了,这还是一群贵族吗,跟市井平民间的斗殴,有什么两样?
  “住手!”郑康大喊,喝道:“孔先生乃是贵客,岂容你们如此放肆!”
  闻言,一众贵族纷纷罢手,让开了一条路,不过脸上的表情仍然是恶狠狠的,颇为不服。
  孔尚贤掸了掸衣服,故作嫌弃:“尔等现在如此嚣张,等我大苍天兵一至,必要尔等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你!”
  “尔敢!”
  “胆敢辱我!”
  “气煞老夫!”
  一众贵族纷纷大怒,又被郑康拦着,无可奈何,有种喉咙里卡了鱼刺吐不出来的感觉。
  当然,也有人觉得不对劲,轻声问道:“敢问殿下,我们是否要回去组织家眷?”
  郑康摇摇头:“本皇子决定守城。”
  “呃……”
  一瞬间,所有的贵族都感觉自己像是吃了屎一样难受,守城?
  守城不是坐着等死么?
  看孔尚贤对大家的态度就知道了,一旦城池被攻破,谁都活不了!
  而且,之前不是决定要率军突围的么?
  这才片刻功夫,就改变主意了?
  不约而同的,众人都把目光投向孔尚贤……
  之前,不就是他说要规劝殿下么?
  殿下被他劝住了?
  可恶!
  该死!
  一群贵族眼里欲喷火,忽然升起一种悲哀。
  就算大家再瞧不起他,又能怎样?
  自己的身家性命,不还是被此人给决定了么?
  而作为焦点的孔尚贤,则是鄙夷的往四周扫视了一眼,从人群中走出。
  正巧,不小心碰到了其中一个贵族的身上,掉出一封信。
  咦?
  其中一个贵族眼疾手快,迅速将信件抓在手里,低头看了一下,信口还有封蜡。
  而信封之上,写着一行小字——敬拜,大苍皇帝陛下亲启。
  大苍皇帝?
  敬拜?
  莫非是三皇子写给苍国皇帝的?
  这名贵族蓦然大惊,直觉告诉他,这封信绝对不简单,左右一看,发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孔尚贤的身上,于是松了一口气,悄悄将信件放进了自己的衣袖,然后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随着人群散开。
  ……
  中午,康城大门开了一条缝隙,在一队皇子府亲卫的护送下,孔尚贤以及几名随从,成功抵达苍军营寨。
  正在帅帐中用午膳的杨沐和卫忠全,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大喜,连忙命人将卫忠全召至了帅帐。
  “爱卿,你可算是平安归来了!”杨沐上下打量了一下孔尚贤,十分感叹。
  孔尚贤跪行了大礼,然后恭声道:“托陛下鸿福,微臣幸不辱命!”
  “哦?可是计策全部成功了?”
  “算无遗策!”
  “那封信……”
  “只待陛下一声令下,郑国朝堂必将大乱!”
  “好好好!”
  杨沐大笑,孔尚贤的归来,让他一颗心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也让整个计划的执行,变得有信心起来。
  整整半个月的故布疑阵,好不容易依靠伏击取得了一场大胜,都是在为接下来的大局做铺垫。
  现在,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去做了!
  当天下午,一道帅令从营寨中发出,直抵阵前。
  顾风南奉令,立马在城下喊话。
  内容是,苍军不想多造杀孽,决定网开一面,给康城内所有的贵族一条生路,只要在一天之内,献出一万两白银,就可以兑换一个平安出城的名额,只要献出十万两,就能够携带家眷三十名,撤离康城。
  立即,城内的贵族兴高采烈,仿佛绝地生还。
  一万两银子买一条命,十万两银子可以买全家的命,贵是贵了点,但总算有了一条生路!
  反正,这笔银子交给郑康是交,交给苍军也是交,只要都能活命,交给谁不是一样呢?
  贵族,可没有什么国家荣辱观念,他们所惦念的,永远都是自身和家族的利益。
  由于时间太仓促,贵族们的根本来不及变卖家产,而且也没人愿意买,所以基本上每一个家族都是掏干净了家底,或者打开地窖,或者打开银库,或者到山间的藏宝洞里,抬出一箱箱白银和珍宝,到城门口兑换名额。
  对于苍军的信用,哪怕是贵族也是有所耳闻的,所以当第一批胆子大的贵族安全出城后,后面的贵族也放下了心,排着队到城门口,纷纷用银子兑换名额,带着家眷出城。
  一直到傍晚,康城内的贵族几乎一走而空,剩下则是一些小地主之类的,因为家中实在是拿不出那么多银子,所以只能干看着傻眼。
  不过,也幸亏他们的财产不多,暂时也没有什么性命之忧。
  晚上,当这一大笔银子被运到苍军营寨的时候,君臣都傻眼了。
  足足有七十万两!
  如果再加上那些零零散散的珠宝奇珍,折算成银子的话,估计能达到九十万两!
  要知道,现在苍国的国库里,也只不过是六十万两白银!


第131章 投石车

  一这一笔巨富,让所有人都欣喜不已。
  战争,果然是一个赚钱的买卖,仅仅是康城这一座城池而已,就赚了九十万两银子,如果打下了整个郑国,将整个郑国的贵族都抄家,岂不是赚翻了?
  在一片欣喜之余,杨沐保持着冷静。
  这九十万两银子看似很多,但却不是康城一座城池的财富,而是从三座城池中搜刮来的。
  为何?
  因为早在两个月之前,江顺城和望丰城也还是郑国的地盘,等于是说这些贵族一共经营了三座城池!
  而在江顺城和望丰城回归之后,郑国的贵族从两座城池中撤离,自然也将财富带到了康城。
  所以,能在康城中搜刮到九十万两白银,在情理之中。
  当即,杨沐派出一支队伍,将这批银子押运回国,同时召集了军中的高层,对接下来的战事做出了具体的规划。
  十月初四,苍军再次行动,将康城的围困任务交给谷益麾下的五千义军,顾风南则是奉命北上,与杨洪合兵一处,攻打新安城。
  这一调动,让康城内的守军大为惊诧。
  一支五千人的义军,也仅仅是起到防备偷袭的作用,牵制一下城内的守军罢了。
  不围困了?
  直接攻打新安城?
  所有人都有这个疑问,包括百姓们听到这个消息,也非常惊讶,眼看着贵族老爷们都从城内撤走,大家就像是盼着新娘上门一样盼着苍军进城,然后给大家分田。
  可是没想到,苍军竟然不围城了!
  一下子,很多人都忐忑起来,仿佛一夜之间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谁知,让人惊讶的还在后面。
  青龙军团、朱雀军团、玄武军团,三个军团紧急调动,合兵在一起,沿着中大营南下支援的路线,深入到了郑国境内,直取冬阳城。
  申国也颁布诏告,打出收复失地的旗号,率军五千,驻扎在了山泉城外。
  可以说,唯一没有动静的,就是白虎军团了。
  实际上,这样安排是有原因的,因为流匪山脉处在三个国家的交汇之处,白虎军团坐镇于此,不仅可以随时朝外面进攻,而且因为三大军团全部深入郑国腹地的原因,苍国边境空虚,一旦发生什么不测,白虎军团也可以随时做出应对。
  于是,所有人都开始明白,一场决定两国前途和命运的战争,即将打响。
  ……
  冬阳城外。
  三大军团在护城河外列阵,一万五千名训练有素的士卒,雄赳赳气昂昂,整整齐齐站在城下,如同一座座雕塑,迎着萧瑟的秋风,一片肃杀之气。
  在战阵后方,卫忠全、朱熙、韩桐三位将帅,骑坐在马匹上,静静的望着城口。
  时间一点点过去,大军却没有任何动静。
  韩桐不禁有些焦躁,望向了卫忠全,抱拳道:“大帅,我们三大军团兵临城下,要攻克东阳城并不是什么难事,大帅为何要犹豫?”
  听闻韩桐的询问,卫忠全摇了摇头,道:“韩将军误会了,本帅并非犹豫,而是在等待。”
  “等待?”旁边的朱熙也有些诧异。
  “没错。”卫忠全点点头,道:“本帅临行前,皇帝陛下曾经有过交待,这座城池不可强攻。”
  两位大将军疑惑了,三大军团齐聚于此,不就是为了强攻一座城池吗?
  难道,这攻城还能取巧?
  卫忠全看出了两位将军的疑惑,道:“你们二位觉得,此次北伐,我苍军胜算如何?”
  “这还用问?”朱熙拍了拍胸口,道:“我大苍必胜!”
  “非也。”卫忠全摇了摇头,苦笑道:“前两日,本帅虽然率军覆灭了一支敌军主力,但是总的来说,我苍军目前在兵力上并没有什么优势,正规军方面,我们有四大军团,共计两万精锐,可是敌军也有两万。农民兵方面,我们有一万五千名义军,敌军却可以随时征召,是我们的数倍!两位大将军觉得,我们在人数上还有优势么?”
  闻言,朱熙和韩桐二人摇摇头,这么一分析的话,不仅没有任何的优势,反而还是大大的劣势。
  因为,自古以来进攻的一方,都是具有很大的劣势的,尤其是攻城的时候,至少要准备两倍的兵力,才算是稳妥。
  四大军团虽说有两万人,但如果将白虎军团这一支战略机动部队排除在外,就只剩下一万五千人了。
  “两位不妨想一下,这冬阳城的守军并不是郑军主力,而我们却要用精锐之士的命去换,值得吗?”卫忠全一边说着,又道:“一旦被郑翰得知了我们攻打冬阳城的消息,他肯定会调集西大营来救援,到时候必定是一场苦战,我们的精锐士卒不能浪费在攻城上。”
  “既然是北伐战争,肯定是要攻城略地的,难道我们不攻城了?”朱熙提出了疑问。
  “当然不是。”卫忠全神秘一笑,道:“这就是临行之前,陛下交待的事情,本帅之所以一直不攻城,是在等待一件战争利器!”
  战争利器?
  朱熙和韩桐相互对视了一眼,眸子大亮,经过孤狼坳一战,战争利器这四个字已经有了一种特殊的力量,只要一提起来,大家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那一百架连弩。
  莫非,用连弩攻城?
  可是,连弩在这样的攻城战中,发挥的作用也很有限吧?充其量只能是在士卒们攀登城墙的时候,在后面抛射掩护。
  “两位,我大苍可不仅仅只有连弩这一件战争利器。”卫忠全捋了捋胡须,道:“两位难道没有发现,我们行军的队伍后面,跟着一群身穿吏服的人么?”
  “他们是?”
  “他们是工部的官吏,此行正是来制造那件战争利器的。”
  制造?
  两位将军面面相觑,既然是战争利器,还要用到工部的专业工匠,肯定比攻城云梯那种东西要复杂,还能随地取材制造?
  下意识的,两人转过头,朝着远方望去,几十名吏部的工匠,正在指挥着一群士卒砍伐树木,似乎在拼装什么。
  木头制作的?
  不要用铁熔铸么?
  “大帅能否告知,那件利器是何物?”朱熙不禁好奇,问道。
  “投石车!”
  “投石车?”
  朱熙和韩桐念叨着这个名字,听名字似乎有点熟悉,顾名思义,似乎是一种跟石头有关的战车。
  再看远处,一群士卒正在搬运着一颗颗石头,其中几人抬着一个个木桶,摆放在石头的旁边。
  “大帅,我们还要用火攻吗?”韩桐看着那一个个木桶,充满了不解。
  因为,那一个个木桶里装的是松脂油,作为一种常规随军物品,常常用来焚烧敌军营寨和粮草,有时候也在下雨天用来烧火作饭,帮助柴火燃烧,现在跟石头放在一起,自然而然就让人想到了火攻。


第132章 冬阳城陷落

  一卫忠全点点头:“本帅曾经在兵书上看过,在遥远的国度,也有类似于此物的攻城器械,我大苍皇帝陛下天生神圣,有神仙点拨,所以特地命令工部制造出这种攻城器具,然后采用火攻的办法。”
  在兵书上见过?
  而且是我们没有见过的攻城器具?
  是了,上次四位大将军被陛下传授兵书,大多只研读了《孙子兵法》等寥寥两三本,只有卫忠全时间充足多看了一些,或许是另外哪本兵书的记载的很有可能。
  带着疑惑,朱熙和韩桐策马掉头,走到了那些石头和木桶的摆放地,再看看已经架设好的几辆投石车。
  说是投石车,其实严格算起来,应该说是投石机,因为其跟战车完全搭不上边,只不过在建造好之后,由战马拉着,拖上了战场而已。
  “这东西怎么用?”朱熙叫来了一个工部小吏,问道。
  那小吏小跑着过来,拱手道:“将军大人,这投石车虽然不难制造,但是其威力却是很大的,您看,上面有一条缠绕的绳索,下面有一个叫做齿轮的东西,我们只要把绳子松开,它就会旋动,用投掷臂将石头抛射出去。”
  抛射出去……
  朱熙惊讶的看了一眼,作为一名大将军,他平日里也经常和士卒一起安营扎寨,制造攻城云梯之类的,左右瞧了几眼,约莫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关键,还是那个叫做齿轮的东西呀……
  朱熙凑上去看,果然,这个叫做齿轮的东西是现成的,只是到这里来安放组装。
  如果真是这样的一块块石头被抛射上了城墙,估计连城楼都会被砸塌掉吧?
  “你们怎么不用打铁钉,或者提前做好吗?如此威力巨大之物,为何不做得大一点?我们攻城打仗,可是有磨损的呀。”卫忠全皱起了眉头,他虽然提前知道有这么一件攻城利器,但还是有些不解。
  “禀告几位将军,陛下所教授给我们的投石机,比这复杂许多,由于时间有限,今天所打造的只是简单的投石机,用来攻下冬阳城就够了,所以我们只能像制造攻城云梯一般,就地取材搭建。”
  一次姓消耗物品。
  卫忠全在心里给这些东西下了一个定义,从小吏的话里可以听出,今天建造的这些投石车也只用今天这一次,以后有更好的投石车,所以不用考虑磨损。
  怀着期待的心情,几位将军又等了将近半个时辰,在工部官吏的指挥下,一座座投石机被套在马匹上,形成投石车,然后被拉到了军阵旁边。
  随着一声令下,三大军团开始迈着整齐的步伐,朝冬阳城靠近。
  “吼——”
  大军在离城墙三十丈之外止步,这是弓箭手的投射距离。
  “投石车,放——”卫忠全挥动着令旗。
  “嘭——”
  “嘭——”
  “嘭——”
  一连几声木杆挥动的巨响。
  “呼——”
  十多颗大石弹,突然的被抛到了空中,形成一道完美的抛物线,快速的身着冬阳城楼的方向坠去。
  大石在空中发出一股呜鸣的破空之声,厚重的强劲之势,让人看之惊心。
  “碰——”
  “碰——”
  “碰——”
  石弹坠落,重重的击在墙上,发出一声声的轰响,每击中一弹,整个城墙,都似被狠狠的震荡了一下。
  城头上的防守士卒,只觉自己的心脏都被重物击了一下,整个人都一跳一跳的。
  冬阳城,本就是一座普通城池,城墙并不比康城坚固高大太多,城墙上的士卒们一个个全都目瞪口呆的看着飞来的巨石,慌忙躲避。
  那一个个木头架子,到底是什么怪物?怎么能把这么大的石头抛上城楼?
  守城士卒心中恐惧,实际上这十几颗石头造成的伤害并不是很大,但是对整支守城军的心里威慑却无可比拟的。
  毕竟,在所有人的认知中,将石头扔上天空,绝对不是人能做到的事。
  “轰隆——”
  第二批石头飞上了天空,其中一颗直接擦着墙垛击落,轰的一声,把墙垛直接击毁,碎石乱飞当中,十多个城楼守军被直接震飞,巨大的冲击波,把他们在震飞的过程当中,直接震死,不幸被直接砸中的,成了一片肉泥。
  “啊!”
  碎石击中的士卒,倒地发出惊恐万状的惨叫。
  另一颗,侧击在墙垛里面,石弹轰然落下,滚石冲破了另一面的墙垛,也足有七八人被这一弹夺去了性命。
  “城墙里,藏着这么多人?”
  这一幕,让阵外的卫忠全大吃一惊,看来那些守军也知道藏拙,在城墙内部埋伏了将近一倍的人,就等着苍军发起攻击,然后再一贯而出,抵住第一波攻击,挫伤苍军的锐气。
  这两波大石头,直接将他们暴露了出来。
  紧接着,第三波石弹飞至。
  “哐隆——”
  终于,一声震天响,冬阳城墙其中一段摇晃了几下,然后垮塌!
  垮塌……
  一段垮塌了的城墙,还能算是城墙吗?
  甚至,城墙垮塌的砖头,直接将城外的护城河给填满了。
  “换石弹——”卫忠全下令。
  立即,一批士卒换上了更小一颗的石弹,而且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些石弹的上方覆盖着一层茅草,打开木桶浇上了松脂油,放进了投石机的槽口。
  “呼——”
  第二批石弹飞出,燃起了熊熊大火,压上了城头。
  不多时,城内外已经成了一片火海。
  卫忠全站在城楼之上,满意的点了点头。
  时机到了吧……
  卫忠全向旁边的传令兵指挥了一声,每一个茅草石弹上填上了一些潮湿的动物的粪便,一起发射了出去。
  不多时,对面的城墙上已经是浓烟滚滚,粪便燃烧产生一种类似于狼烟的呛鼻烟雾,本就惊恐的守城士卒彻底丧失了斗志。
  “全军听令,攻城——”
  终于,卫忠全下达了攻城的命令,三大军团一齐进发,弓弩手在最前,首先是一阵箭矢抛射,彻底将抵抗力量消灭,紧接着攻城云梯压上,玄武军团朝着被轰塌的城墙缺口处进攻。
  一万五千名士卒攻城,场面十分壮观,气势恢弘,仿佛这不是一场攻城,而是一边倒的追杀。
  被吓破胆子的守城士卒已经没有了斗志,因为浓烟的关系,弓箭手看不清外面的东西,早已经掩着鼻子走开了,等到下方的苍军爬上城墙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一场守城战,因为投石车和连弩这两件战争利器,彻底被打乱了节奏。
  短兵相接,双方拼杀在了一起。
  同时,两军的差距再一次暴露了出来,无论是兵员数量还是单兵素质,苍军都占尽了优势。
  一刻钟的功夫,苍军就彻底占领了城墙,将旗帜插上了城头,同时打开城池大门,让后面的军队进入,到城中清楚残余的守军。
  冬阳城,陷落!


第133章 农民起义

  郑国守军兵败如山倒,残留的军卒在城中逃窜,惶惶不安。
  花了将近两个时辰,三大军团才合力将这些残余清理完,把那些放下武器投降的士卒聚集到了城内的官府中,看押了起来。
  而后,苍军就贴出了告示,安抚民众,同时宣扬苍国的政策。
  至于政策的内容,无非就是强调土地政策和功勋爵等等,不管冬阳城能不能守住,先播下一颗种子再说,只要得到了民心的支持,战后的治理和维稳工作都会容易很多。
  在卫忠全的示意下,一部分兵卒冲进了城内贵族的家中,当众焚毁地契,然后开始了简单的田地划分。
  对此,老百姓们也很忐忑,如果说冬阳城已经归属苍国,那么肯定是每一个老百姓都欢天喜地,可是目前,苍军只是暂时占领了冬阳城,未来还充满着不确定性。
  甚至,以苍军目前的力量,根本无力管辖乡间,很多偏僻一点的地方都还不知道城池已经被攻破。
  顿时,城内出现了一些很特别的现象。
  很多贵族的奴仆,纷纷自告奋勇,请求成为义军,要协助苍国灭了郑国。
  对此,各大将领惊讶之余,当然非常高兴。
  贵族的奴仆,社会地位跟牲口是差不多的,主人想打就打,想杀就杀,不但平时的生活没有任何的自由,就连生育的权利也没有,年轻的时候受尽苦难,老了之后晚景悲凉,做不动事的时候就被主人随便找个机会杀死,可以说是活得比狗都要不如。
  而现在,奴仆们成为义军,就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这些人将成为了苍军的一批铁杆拥护者。
  这也正好弥补了当前苍军兵力不足的短板,这些义军在攻城拔寨方面缺了点火候,但是作为守军却是完全可以的。
  当即,卫忠全就颁发了帅令,免除了他们的奴藉,恢复他们平民的身份,并且承诺他们永远都是苍国的一员,如果大军后撤的话,也会带上他们。
  这个帅令一颁布,冬阳城内外多老百姓也闻风而动,一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也纷纷要求加入义军。
  卫忠全从中挑选了部分青壮男子,汇编成了一支三千多人的义军,并且发放部分缴获的武器,交予这些义军使用。
  “不行,总感觉有些不真实,得汇报给皇帝陛下。”
  当晚,在众将一起讨论义军之事的时候,卫忠全心里很忐忑,倒不是觉得危险,而是觉得心里怪怪的,像是发现了一件特别新奇的事。
  其余的众将也点头赞同,心里也有同样的滋味,但就是说不出来到底奇怪在什么地方。
  于是,一番商议之下,众将决定将这个消息传回去,禀报给坐镇后方的皇帝陛下。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杨沐就收到了卫忠全的加急军报,重点提到了这三千义军的事。
  “奴仆和平民么……”
  杨沐看完,震惊之余,不由得大喜过望,高兴得在帅帐内来回走动。
  他的兴奋,不是因为这三千义军的加入。
  因为,对于目前的苍军来说,增加个几千农民兵固然好,但还没让有到让人兴奋的地步。
  可能连卫忠全等人自己都不明白,他们无意之间,释放出了一个被统治阶级视为洪水猛兽的东西——农民起义!
  正所谓官逼民反,在中国古代,一旦民众对现实生活不满,再加上官府的逼迫,就很容易走上一条推翻现有统治阶级的道路,这叫做农民起义。
  据杨沐所知,这片土地上,几百年来从未发生过一次农民起义。
  是百姓逆来顺受,不知道反抗吗?
  当然不是,因为农民起义的最根本目的,是社会底层表达对现状的不满,为了推翻现有的残暴统治,建立起一个新的统治阶层。
  而在这个世界,农民起义爆发不起来。
  因为,就算推翻了现有的统治阶级,也只不过意味着换了最顶端的统治阶级而已,生活变好的只是一小撮人,对于普通百姓的生活没有任何的帮助。
  就像一句古话说的那样,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管换不换皇帝,大家的生活都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所以,武装起义在这片土地上,没有任何的生存土壤,也没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带头造反。
  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这片土地上的国家太小了,贵族的势力无孔不入,平民百姓根本没有任何能力发动起义和暴动,来不及滚雪球长大,就被会被迅速扑灭在萌芽阶段。
  这像是春秋战国时期,不管老百姓的生活再困苦,都没有诞生出一支起义军,反而是秦国统一之后,立即在大泽乡爆发了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两者,是一样的道理。
  而此次苍军的北伐,以及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口号,就等于是为挣扎在最底层的人指明了一个方向,勾勒出了一幅美好的蓝图。
  这就相当于中国近代,红色政党本来十分弱小,但是因为有着清晰的愿景,给老百姓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社会,于是得到了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支持,尽管遭受百般劫难,仍然像是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