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朽大皇帝-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故敲挥心敲唇孤牵暇构诘乃浇煌ㄊ址⒋铮扌沃幸谠即蟛糠值淖试础
待到大庆王朝做出全方位的应对,已经是三个月后了。
也正是这三个月,大苍军队的五大军团已经站稳了根脚,并且开辟了一系列的后勤网络,戈壁之上如火如荼地铺设起了一条条钢铁高轨,尽最大可能的加强两大王朝之间的联系。
这一切,都让大庆王朝的高层如坠冰窟,只感觉到一种荡荡的大势扑面而来,自身一点点的被侵蚀笑容。
唯一能够得到安慰的就是,经过两三个月的传播,大庆王朝已经得知大苍王朝在向自己开战的同时,也在向大统王朝开战,这就意味着大庆王朝不是孤立无援,大苍王朝虽然暂时用一己之力挑战两大王朝,但时间一久,未必不会和三年前的两大王朝一样,陷入到泥沼当中,只能灰溜溜撤退。
但是,大庆王朝错估了大苍的战略。
所谓对两大王朝开战,不过是一个假象而已,大统那边仅仅是海军牵制而已。
还有一点就是,目前大苍军队所攻占的,只是过去大宏王朝的一部分而已,在姬卿月这位大宏长公主的号召下,立即有一些不安分的人士响应起义,且不管这些人的真实目的怎么样,反正在民间造成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苍军队能够迅速站稳根脚,并且展开下一步的推进。
也正是这个时候,杨沐开始庆幸当年的布局。
要不他目光长远,将姬卿月收入后宫,那么现在绝对要多一重非常大的阻力。
有了姬卿月的加持,大苍王朝虽然没有到占据大义的地步,但是总的来说还是比大庆和大统王朝更要得人心。
这并非是说,摄政长公主有多大的号召力,而是大宏的百姓被奴役得太久了,一直无法发泄出来,大苍王朝的军队一来,便给了人改变命运的机会,而摄政长公主就算是一份香火情分,互相利用,仅此而已。
大庆王朝的军队源源不断的集结,双方展开几**的会战。
尽管规模宏大,但是也并没有多少新意,总的来说就是大苍王朝的军队凭借装备和将士素质,一路如同摧枯拉朽一般,稳扎稳打,打得大庆军队节节败退。
这并不是夸张,而是实实在在的碾压。
到了什么程度了呢?
大概就相当于,在整个一连串的大战中,只要是两军对垒,苍**队就一定会胜利这样子。
大庆的军队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只能够勉强防守,切暂且退的样子。
一次次会战中,大庆军队没有一次打赢。
可以说,是十分的艰难了。
如此大的差距,让大庆的君臣心急如焚。
仅仅只是三年的功夫,大庆王朝就尝到了大苍王朝的恐怖,后悔当初与大统王朝选择结束战争,要不然也不会给了苍国喘息之机,从而飞速崛起。
另一边,大统王朝传来的消息也不容乐观,整个王朝的水师基本上被大苍海军给覆灭了,也就是说漫长的海岸线上,成了一片片无设防的边疆。
而大统王朝,始终对三支海军舰队无可奈何,只能是调派军队在沿海的一些重要城池驻扎,尽可能的防备海军突袭,以图在最短的时间做出反应。
局势的严峻,不仅让大统王朝的朝野如临大敌,更是让大庆王朝的君臣感觉到了一种有心无力。
从年初开战,一直到七八月的秋收,整整半年的时间,大庆王朝昔日苦战几年侵占的大宏王朝的疆域,基本上就沦陷了。
若非大苍军队有心稳固基本盘和大后方,恐怕这个时候已经推进到了大庆王朝的本土。
c
第603章 太年轻
大苍王朝军队如此大势,当然引起了大范围的恐慌。
无论是大统王朝还是大庆王朝,民间都不乏有志之士,奔赴战场,报效国家。
当然,这其中主要还是以贵族组织为主,毕竟在长达四百年的封建当中,各大贵族的根基盘根错节,百姓们只能是依附于这些贵族,所以在保家卫国的时候,自然也是以贵族为主。
大庆王朝的皇宫当中,天子姬容坐在皇位上,脸色阴沉如水,一眼扫过去,朝堂中文武百官一个个低着头站立在大殿中,没有一个人禀奏。
“都没有对策了吗!怎么一个个都哑巴了!”
姬容脾气大发,不禁想起三年之前,当大庆王朝的兵锋所向,大举占领了大宏王朝的时候,朝堂之上的气氛是何等的恢宏磅礴,那一刻他坐在皇位上意气风发,只觉得功绩堪比开国太祖,豪情万丈。
但是现在,朝堂上一片愁云惨淡,哪里还有昔日的半分光景?
当下,从大宏王朝夺来的那些土地,早已经全部都吐了出去,而大苍王朝打着大宏摄政长公主的旗号,到处收服民心,打击地主豪强,分田分地,使得民心归附。
如此情况下,大庆王朝想要夺回失地的希望,已经微乎其微。
更加忧心的是,大统王朝也是麻烦缠身,出于本国的考量,暂时不敢出兵相助,而接下来不用想都知道,大苍军队的目标会是大庆王朝的本土。
朝堂之上,所有的官员都明白这个道理,所有都不敢出声,因为实在是没有什么对策。
放在往常,绝对会有一些臣子站出来,劝慰皇帝要息怒,但是今天或许是没人敢触霉头,竟然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连虚礼都不敢了。
莫非,朕会是亡国之君?
这个想法刚刚涌现在心头,姬容整个人就是一颤,下意识地摇头。
太恐怖了,这才几年的时间,怎么一下子从一个雄主,沦为亡国之君?
不过,了解过大苍王朝崛起的他知道,在当年苍国崛起的过程中,其余的各国也不乏英明的君主,但是在强大的苍国面前,一个个都只能在大势面前倒下,屈服。
大庆王朝要是一直处于这样的颓势,很快亡国也不是不可能的。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大庆王朝都只能是像过去一样,继续调兵遣将,对边疆进行防御。
但是,过去大庆王朝也是这样子一步步沦陷的,继续派兵布防也无法抵挡大炮的轰击。
对此,姬容是愁云满面,整个人都廋了一圈。
不是没人提出对策,可是那都是什么狗屁主意?
议和。
议和。
议和……
除了议和还是议和!
这完全行不通呀!
要知道,在苍国崛起的过程中,很多国家就是因为与苍国议和,企图拖延一下时机,然后就永远的被甩在了后面,最后被更为强大的苍国吞灭。
今日的大苍王朝,何尝不是如此?
就算是没有细作的探听,姬容也能想象得到,这个新生的王朝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展开了报复行为,其国力的增长到了一种什么样的地步。
况且,根据前线的战报,大苍王朝的军队相较于几年前,最大的差别就是军队中多了一种威力十分恐怖的武器,在某一些劲旅中,几乎是人手一件,排成了一排进攻,交替攻击,威力比弩箭都要高出几倍,简直是一件战场上克敌制胜的神器。
哪怕是大庆王朝最为精锐的军队,面对它也无可奈何。
当然,这些谏书中不仅仅只有这些。
偶尔也有大臣在谏书的末尾提了几句,隐隐约约的意思就是,若是大苍王朝不罢休的话,可以祸水东引,联合大苍王王朝一起,对大统王朝出手,这样不但可以赢得喘息之机,而且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分得一杯羹,开疆拓土。
如果姬容是一个昏聩之君,那么也许走投无路之下,就采纳了这个建议。
对大苍王朝有所了解的他,何尝不知道这样无异于饮鸩止渴,最终只会自取灭亡?
如果大苍王朝同意这么做,从短期来说大庆王朝确实是赢得了喘息之机,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排兵布阵,但是往后呢?
可不要忘了,这几个月来大庆王朝是如何丢失掉幸幸苦苦夺来的大宏疆域。
大苍王朝的军队有能力侵吞一次,就有能力侵吞两次,而失去了大统王朝这个天然的盟友,没有了守望互助的依靠之后,大庆王朝离灭亡之日也就不远了。
经过了重重考虑,姬容还是决定了,这些建议都不可采纳,而是由此他受到了一些启发,灵光一闪想出了一个两全之法。
那就是一边假意迎合,同时释放出风声,引起大统王朝的焦灼恐慌,以此方式进行联合。
于是,在七月中旬的时候,苍队就收到大庆王朝的议和意向。
约莫八月中旬,杨沐就收到了这份快马加鞭的急书。
不过对于其中的内容,他只能笑笑了。
开什么玩笑,放着大好的局势不要,凭什么调转枪头,去攻击一个更为强大的国家?
柿子要挑软的捏,就像是考试的时候,先要挑简单的题目做。
只能说,长久的和平之下,大庆王朝的君臣对于谋略伐交太不了解,像这样的小计谋,在过去大礼王朝那种分裂的状态下,不知道被变着花样玩了多少次,仅仅是苍国壮大的过程,就收到了几个国家这样的假意议和与祸水东引。、
时至今日,大苍王朝怎么可能会贪图一些割来的地盘和赔款,同意议和呢?
地盘,想要的话自己可以去取。
赔款,大苍王朝的富庶,要那么一些赔款并没有多大用,金银的大规模进入只会让国内的金银贬值,而大苍王朝有大苍币这种东西,金银顶多只能算是储备而已。
至于和亲和女人……身为天子,杨沐并不缺少,况且他的后宫有的是绝色,自然也就看得很平淡了。
这一切,只能说明大庆王朝太年轻!
杨沐摇了摇头,干脆将计就计。
。:f
第604章 血战前奏
杨沐的计划很简单,那就是将计就计,一方面假意表露出有议和之心,使大庆王朝的君臣对拖延之计抱有幻想,一方面又派人出使大统王朝,欲联合起来对付大庆王朝。
如此一来,大庆与大统王朝必将不能互相信任,特别是大统王朝,哪怕是国内的仍然有余力出兵,仍然不敢相助大庆,而后者更加不敢让大统王朝的军队进入己国。
一连串的操作下,大庆天子姬容也没有了主意,暗骂大苍王朝狡诈。
虽然对两大王朝之间的议和没有什么把握,但是只要有一丝希望,都仍然不肯放弃。
到了十一月,冬日来临之际,局势已经非常的明显。
因为在过去的将近半年里,被大苍王朝攻陷征服的地方,几乎已经没有什么暴乱等事,并且在大苍王朝的统治下,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
稳固的统治,代表大苍的国力蒸蒸日上。
其实,在大苍王朝诸多的将领和官员的心里,都是抱着百分之百的必胜把握。
如果说过去,在苍国统一诸国的过程中,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奇谋妙计,或者说依靠将领的高素质才能做到胜利,那么现在和大庆王朝打仗,就算是对方的将领再厉害,苍队也有必胜的把握。
这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装备优势,而是一支现代化的热武器军队与一支落后的冷兵器军队的较量。
战争的局势,几乎是碾压势的。
所以一直以来,在前线每次传回来的战报中,几乎不会交代与敌军是如何的交战,因为太过于平淡乏味了,不需要什么奇思妙计,甚至只要正面交锋即可,如果将那些毫无挑战的成绩写进战报中,以此来当做军功和荣耀,那简直是在给大苍军队丢脸。
而在这个时候,因为国内的量产的关系,五大军团中的士卒,已经有三成以上都装备了火枪,其余的装备自然是不必说。
对此,杨沐也在觉得在自己的意料之中。
毕竟,在他的记忆中,那些历史书上的例子很多,在晚清时期几千的西方军队就敢登陆港口,一路将守军击败,逼迫整个王朝的高层西逃,大苍军队的热武器规模虽然没装备的得像是西方列强那么大,但是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吧?
在这个过程中,大统王朝和大庆王朝或许是被大苍释放出来的消息迷惑,或许是大统王朝本身就不想出兵相助,两国自始自终没有达成任何的协议,只是大统王朝给大庆王朝提供了一些兵器,用以后者招募更多的新兵。
基于这些有利的局势,杨沐决定不再等下去了,大年刚过,就命令前线五大军团,联合对大庆王朝的本土发起了进攻。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横推进了两千多里,三分之一个大庆王朝沦陷。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大庆王朝的行政区划,整个王朝一共分为十二个州,再加上京畿之地,其中的俊义州、崇州、留仙州等几个大州,作为整个国家最为富庶的几个州,产粮巨大的几个州,几乎全境沦陷。
与此同时,还有大庆王朝两百多万军队,要么饮恨沙场,要么溃散四逃,要么成为了俘虏,其中部分人成为了伪政权的士卒。
主力被消灭了一大半!
大庆王朝内人心惶惶,走向了绝路,不得不对大统王朝和南方的大德王朝求救。
但是,这注定是徒劳的。
且不说两大王朝收到消息绝对驰援,就算是行军调拨,没有几个月的时间也是不可能的。
按照这个趋势下去,几个月之后,大庆王朝将再无招架之力。
覆灭,是大庆王朝最终的归宿。
五月,大苍军队一步步蚕食大庆王朝,十二州之地,已经夺占了八个。
偌大一个大庆王朝,如同遭逢落日,在夕阳下苟延残喘。
大庆君臣百姓怎么都不会明白,仅仅三年的功夫,为什么对手会这么强大。
惜乎时移势易,面对一头难以对抗搏杀的猛兽,这个昔日的猎手如今已经是分外艰难了。
“老夫之见,此战为决战,必须得变换一下战法了。”
在大庆军最后一支精锐主力中,中军幕府会商战法时,主帅丘章叹息道。
其余的各将,皆沉闷不语。
这已经是大庆王朝的最后一道防线了,虽然全军上下都抱着决一死战的心态准备应战,但是不可否认,上至将帅,下至马夫,对这一战都抱有十分消极的看法。
无他,时事而已。
什么时事呢?
在过去的半年中,大苍军队一路高歌猛进,越打越勇,军队实力不见减弱,反而因为养战和招降的策略,让整个军队的实力更加的强大,兵力越发的强大。
一减一增,大庆军哪里还有什么自信?
特别是敌军的火枪和大炮,士卒们已经谈之色变了,似乎成了不可战胜的神话。
这段时间来,大庆军也在战场上弄到了一些火枪,高层们自然也体会过火枪的恐怖,虽然战斗类型和弩箭差不多,但是便携性和威力却不知道比弩箭高出了几个层次。
“不如,就换位而战吧。”丘章沉吟良久,说道:“这一次我军主要面对的是麒麟军与白虎军,大战一起,我军必然面临里外夹击,若再加上纷纷赶来助阵的其余几路苍军,则我军数量显然少于整个敌军,我军的兵力比白虎军和麒麟军要多,这是一个优势,只要顶得住几阵,战局便会变化,若是围而不硬攻,时间一长,这两支敌军的后勤粮草必然不济,我军可趁机追击,不做正面较量。”
“好!我大庆军就与那白虎麒麟军见个高低!”副帅常芳一拳砸案,慨然道:“老元帅莫要气质消沉,我军主力虽多有困窘,战心斗志也大不如前,然今日国难之时,定然拼死血战!”
“粮草囤积在淇城,虽非满仓,撑持此战料无大事。”丘章指点着地图道:“仍以前法,老夫从甬道向你部输粮,由精锐护送,只要粮草顺畅,项羽有来无回!”
。:f
第605章 前途之战
主帅丘章以及副帅常芳,两者都是斗志昂扬。
并非不知道敌军可怕,而是局势到了这一步,已经容不得有任何的悲观情绪,若是一军主帅都没信心,谈何要求属下抛头颅洒热血去打仗?
麒麟军与白虎军,经过多年的发展,前者不再是那个单纯的骑兵部队,后者也不是传统的步卒与骑兵混合的军队,两者的火器装备在五大军团中,都是算在前列的。
章丘和常芳都没有料到,苍军的攻势来得如此迅速而猛烈。
常理而论,一军跋涉而至战场,必得稍事休整三两日方才出战,所以,常有驻扎在先的一方乘敌军远来疲惫立足未稳而立即突袭求胜的战法。
章丘看重苍军战力,力主不能轻躁攻杀,而当以结阵胜之。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当白虎军的主帅刘虎在驻兵的时候,打听到前后情形之后,立即左右为难。
“在搞什么鬼?”
刘虎嘟哝,从军这么多年来,一直是己方有着强大优势,这种正面会战的话,直接一头扎进去就好了,这次是他当主帅以来第一次指挥大军决战,本想着漂漂亮亮的打一仗,没想到敌军却采用了分兵结阵的方式。
典型的打了一个跑一个的方式。
虽说,凭借麒麟军和白虎军的实力,要打赢这一场并不难,并且可以说是十分的简单,但是这样一来,战绩肯定就不太漂亮了,没有特别值得称道的地方,让他写战报都没什么兴趣。
这就像是两个壮汉在打架,赢的那一方可以大肆庆功,获得四方喝彩,但如果是一个满身盔甲,各种装备加持的壮汉,与一个手无寸铁的男子打架呢?
就算是打赢了,好意思洋洋自得?
如果要是这么做了,那么他迎接的,只能是四周的嘲讽与不屑了。
现在,白虎军和麒麟军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击败敌军不难,如何高效的击败敌军,减少己方的损失才是最难的。
清点了一下物资与武器,刘虎开始了布局。
便是在几天之后,青龙军的大元帅李驭就收到了白虎军团发出的一封信件,开始调兵配合。
这个时候,大庆方面的军队根本没有做好应对的备,苍军竟敢反其道而行之,两路大军一直未曾停步,如潮水般攻杀过来。
在猛烈的炮火下,大庆军的士卒被这近乎天地之威给震慑住了,明知道那只是敌军的一种兵器,但内心中深深的恐惧无法抑制,并且一点点蔓延。
及至两军交战,一颗颗炮弹落进大庆军的队列中,饶是大庆军的军纪整肃,法度森严,也被这惊天动地的炮火冲得一片大乱。
常芳飞身上马,带着仓促聚来的中军马队开始冲杀时,金鼓号令司马大旗样样都不见了,根本无法号令全军,只有拼杀混战一条路。
喊杀连天,烟尘弥漫。
还一时各军不知靠拢方向,只有各自为战,一面躲避炮火,一面迎接即将到来的厮杀。
两军临近,大庆军遭遇的便是枪林弹雨,在箭矢的有效攻击范围之外,子弹一一颗颗扎进了将士的胸膛。
死伤无数。
幸得庆军主力久经战阵,对这等杀法也早有心理准备,所以在眼看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未被冲击的各部不待将令便飞速后撤,退出数里之遥重新整肃军马大举呼啸杀回。
这恰恰中了苍军的下怀,似这种火枪队,正适合这种远距离进攻,并且伤亡少,体力保存也有很大的优势。
庆军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可以战斗已经打响,撤退就是输。
骑虎难下!
整整激战两个时辰,直到日薄西山,大庆军已经死伤惨重,很多将士在阵亡的时候,甚至还没和敌军正面厮杀过。
惨烈至极!
仅仅两个时辰的功夫,大庆军士卒的斗志就全都丧失了,士卒们看向将军的目光不再坚毅和善,而是恐惧与仇恨。
那些将军不是在指挥他们杀敌,而是在让他们送命!
呼啸的喊杀声停止了。
在一切战斗目标之上,是所有士卒们的理智。
空有热血和杀敌之心,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血肉之躯,怎么能和火器相抗?
战况狼狈若此,庆军上下大为震撼,各部匆忙计数汇集,一战便死了数十万士卒,重伤和逃散者不计其数。
由于缺乏应有的医疗手段,只要是中弹之人,基本上没有什么治疗手段,便是那些将军,也在人很清醒的人时候,被放弃了治疗。
营区内,哀嚎者无数。
常芳气得暴跳如雷,大骂苍军不止,闻讯赶来的丘章连番抚慰,常芳才渐渐静了心神,开始会商对策。
大势已去,
夜半时分,秦军悄然后撤了十余里,驻扎进一道相对隐秘的山谷,开始了忙碌的再战准备。
谁知,次日清晨,太阳刚刚出山,庆军军营垒所在的山谷尚是半明半亮,白虎军与麒麟军便潮水般杀来了。
谷口外的苍军士卒一片纷乱呐喊声震荡山谷:“庆军被杀怕了!躲进山沟了!杀!一战灭掉庆王朝,唯我独尊!”
满山遍野的喊杀中,苍军战鼓雷鸣号声大起,大炮一齐发动,狂风骤雨般呼啸着扑向庆军。
与此同时,两边山口也各有一支铁骑轰隆隆卷出,飞向庆军的后路,这种方法显然就是断其后路,包围聚歼的典型。
庆军惊惧,苍军士气正旺。
苍军采取的是且战且围的策略,由于敌军数量庞大,所以单纯的围攻肯定十分不妥,所以在刘虎的建议下,全军采取了一边打一边围的办法,消耗敌军的士气与体力,让敌军疲惫不堪,如此可以缩短包围的时间。
就比如今日,酷烈的拼杀一直持续到日落西山,整整三个多时辰,然后山口也响起了鸣金之声,苍军如潮水一般退却。
其实,拥有火器的苍军是很容易战胜一支支庆军的,但是奈何敌军数量庞大,又有策应,同时也有投石车和弩箭等大规模的杀伤武器,所以苍军并没有急于进攻,避免过多的损失。
与其说这场厮杀酷烈,不如说是两方雷声太大。
饶是如此,苍军也受到了十分大的损失。
因为,就在一天的夜里,其中一座大军营寨被铁骑偷袭,死伤竟然达到了万余。
虽然最后苍军反应了过来,及时击退了敌军,但是也因此被敌军夺去不少火枪和弹药。
这次,苍军也是大为震撼,深感大庆军能在如此困境下尚具如此威力,确实名不虚传,终究是一大王朝的主力,莫说绝地反扑,算是垂死挣扎一下,也是可以的。
被庆军夺去了几千支火枪倒是不碍事,影响不了最终的战局,最多是让苍军这边多一些死伤罢了。
。
c
第606章 攻入玉京
此后半月,苍军的两路大军都十分的警惕,白天晚上时不时拉一些大炮出去轰击几轮,算是维持一个交战的状态。
果不其然,庆军坚持不下去了,在其后发动了几场大战,都未能成功。
战况局势走到了这一步,可以说是已经打乱了大庆军主力高层之间的所有的计划和布置。
连一支军队都无法击败,谈何抽调出兵力去对付另外的三大军团?
实际上,在其余的几处战场上,苍军所面对的军队也都羸弱不堪,如果不是顾念大局势,恐怕早已经将眼前的军队歼灭,然后自行攻入到大庆王朝内部了。
于是,在大庆军主力陷入包围,无力回天的消息一传开之后,苍军其余的三支军团也终于放下了心,毫不保留的对牵制自己的敌军展开了报复行动。
就譬如青龙军团,李驭率领大军直接歼灭了守城的三十万大军,按照事先与白虎军团刘虎的约定,接连十几天猛行军,剑锋直指大庆王朝的都城玉京。
主力部队被牵制,眼看朝夕不保,又有三路大军同时猛攻,更有青龙军团如狼似虎,直逼玉京……
大庆,已经无力抵抗了。
此时,就算是求援,其余的两大王朝也无法赶来相救,更别说在相救之后,大庆王朝何去何从的问题。
一大清早,玉京城中天色微亮。
皇宫大殿响起了浑厚肃穆的钟声,稀疏零落的大臣们匆匆走进了久违的大殿。
几度折腾,群星璀璨的王朝从极盛之中,又在短短两年间走向了极衰。
此时,一干功臣干员们,要么远在前线,要么镇守各地,要么早已经战死沙场。
留给姬容的,只是一个气息奄奄的末日王朝。
姬容戴起了天子皇冠,手扶着已经显得古朴过时的又宽又短的天子剑,走到帝座前凝视着殿中,良久没有说话。
大臣们的参拜也颇显低沉,谁都不知道,接连而来的噩耗后,偌大的王朝该何去何从。
是如飞蛾扑火般,与敌军决战到底,英雄体面的倒下,还是明辨时事,将江山顺势想让。
这是一个无法避开的问题。
或许就在今日,就有一个结果。
姬容扫视了一下大殿,终极是叹了一口气,道:“诸位爱卿,前线战事告急,我大军深陷泥沼中无法脱身,敌军青龙所部直逼城下,诸位可有良策?”
大殿良久默然,老臣们的粗重喘息清晰可闻。
这些残存的末流元老们,已经多年隔绝于国事了,对大乱象与情势等等可谓人人皆知,但是又十分懵懂。
仓促聚来,如何拿得出挽狂澜于既倒的长策大略?
一位老臣终于按捺不住,挺身而出高声道:“陛下,臣愿率十万大军镇守玉京!”
太子姬楠也挺身而出高声道:“父皇,儿臣愿率大军,赶赴边疆,守卫国家!”
一位老臣摇头叹道:“太子壮心可嘉,然则终难行也!眼下国内人人自危,连年战事百姓早已疲累,如今敌军势如破竹,又有几人肯投军报国?如何去征发大军?各地尚能聚集几十万军马,可粮草早已不济,纵然抵达了边疆,能叫士卒空着肚腹打仗么?”
殿中,再次沉寂了下来。
良久,姬容皱了皱眉头,道:“刚才,老丞相说,前线断粮了?”
一个老臣颤巍巍出列,道:“启禀陛下,前线战事紧急,粮草运输多有不便,按照估算,我军断粮就在这几日,恐怕时间一长,前线将士就会全军覆灭!在这之前,王豪、张角、孔离三大将都已经全部惨死战场!只有章丘大军率领残部突围,又被白虎军团率军追杀,已经陷入绝境……”
老丞相尚在唏嘘愤然叙说,姬容已经咕咚栽倒在龙案上,天子冠的流苏珠玉哗啦飞进散落,殿中顿时大乱……
李驭率领青龙军团,一路势如破竹,攻城拔寨,终于占据了玉衡关。
军营一片欢腾。
自分道进兵,青龙军团一路高歌猛进,打了许多次小仗,也攻占了百多座城池,因为这一路来,已经没有了大庆军的主力,只有一座座空虚的城池,一些衙门捕快之类的,故此颇有势如破竹之势。
李驭十分明白,白虎军团和麒麟军团在和敌军的主力大战,自己带领青龙军团攻入到大庆王朝腹地后,目的不是攻占多少城池,而是要先击败大庆的自信,让这个大庆瘫痪。
这在过去的灭国战中,早已经娴熟无比。
他明白,如果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