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朽大皇帝-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苍军在如此将令之下,事实上放弃了所有的壁垒要塞防守,重新集结准备做大肆进攻。
  一时,苍军各部从冰冷的雪地壁垒钻了出来,如释重负般在忙乱中一片热气蒸腾,将士们更是亢奋万分,只盼着大战的时日快快到来。
  未及旬日,大军大举进逼阮军要塞,一路西进逼近。
  阮军连粮草的问题都没解决,便骤然面临已经逼近到百里之内的苍军的威慑。
  宁莫聚来不及谋划,匆忙下令大军撤退,不料大军刚刚开始向西回收,苍军已经潮水般开过了几乎不设防的关卡,猛烈地咬住了阮军。
  更有麒麟军团五万铁骑飞兵超前,一举插在营寨和阮国后方之间的隘口,迅速构筑壁垒,截断了撤退之路。
  同时,刘丁山所部横跨防守,堵住了山地隘口,一举截断阮军撤退的要塞通道。
  万般无奈,宁莫只有下令全军回身死战。
  司马宏亲率三十余万精锐,在残雪未消的山塬间与阮军展开了大战。
  这时,阮军已经完全慌乱,匆忙间想也不想便让人各率十万大军据守南北两侧,诱使司马宏大军从中央山地进兵,想要南北夹击合围苍军。
  不想分兵刚完,阮军就因为雪地的关系,行动大为迟缓,堪堪离营尚未展开上路,黑森森的铁甲大军已展开成巨大的扇形从辽阔的山塬逼了过来。
  两翼铁骑包抄,中央步军在漫天箭雨后强力冲杀。
  如此不到两个时辰,阮军全线溃退,宁莫当场战死。
  赵军溃败之际,早有准备的刘丁山立即掩杀。
  阮国最后一支精锐大军,自此尸横遍野彻底溃散。
  d


第585章 阮西琼的野心

  阮军完全慌乱,匆忙间想也不想便让人各率十万大军据守南北两侧,诱使司马宏大军从中央山地进兵,想要南北夹击合围苍军。
  不想分兵刚完,阮军就因为雪地的关系,行动大为迟缓,堪堪离营尚未展开上路,黑森森的铁甲大军已展开成巨大的扇形从辽阔的山塬逼了过来。
  两翼铁骑包抄,中央步军在漫天箭雨后强力冲杀。
  如此不到两个时辰,阮军全线溃退,宁莫当场战死。
  赵军溃败之际,早有准备的刘丁山立即掩杀。
  阮国最后一支精锐大军,自此尸横遍野彻底溃散。
  早在司马宏大军逼近,两方夹击之际,阮国内就已经收到了消息,明白阮国大势已去。
  所以,在司马宏刚一取得优势的时候,很多世家大族就开始了谋划,广积粮草和金银,以图日后向苍军献降的时候,能有一个好下场。
  世家大族们相信,苍国若是要吞并阮国这样一个大国,绝不会在灭国之初,就弄得麻烦重重,这样不仅仅是让苍国皇帝没有颜面,而且增加了苍国统一天下的难度,阻挡了其浩浩雄心。
  唯其如此,大战刚开始,很多世族就已经做这两种打算了。
  很多阮国的老百姓更对于灭国之战无感,几经沉浮,他们从各自的国家变成了阮国的臣民,实际上对于天下大势并不关心,想要一群在地里种田,一辈子没出过村镇,不知道皇帝是谁的老百姓谈及爱国?这简直就是一句笑话。
  阮国朝堂,分为了两派。
  一派是以皇族为首,大臣们为辅,主张抵挡苍军。
  一派是以世家大族为首,国内贵族们纷纷响应,恳请归顺苍国,换取有条件投降,保住皇族和贵族的利益。
  双方各自的利益纠葛且不提,最主要的是这个时候阮国已经组织不起多少力量抵抗了。
  粮草什么的暂且不提,世家大族若是上下一心,凑出来一些还是可以。
  主要就是兵将。
  组织起一支大军可不仅仅是拼凑人数那么简单,临时征召建立的军队,只能叫做乌合之众,唯有经过艰苦的训练和协同作战,才算是一支经打的军队,尤其是面对强大的苍军,兵将素质要非常好才行。
  匆忙之间,根本不能成军。
  也就是说,如果前线军队溃败,阮国已经没有能力抵挡苍军了。
  而前线的军队会不会输了?
  答案几乎是肯定的。
  因为自从被苍军截击了粮道,在行军速度上一直弱上许多的阮军,根本无法奈何刘丁山所率领的十万大军,粮草运输极为艰难,只能通过小线路补给,军中早就因为缺粮而人心惶惶,大雪封山,只是勉强支撑罢了,一旦遭遇大战,在两方夹击的情况下,几乎没有赢的可能。
  基于此,早在阮军没有溃败之前,就有不少世族在准备后路。
  如今,前线阮军已经溃败,朝堂内的投降派自然更加的多了,就连一些皇族和王族,也有所动摇,觉得该向苍国投降,以保住自身的荣华和优势。
  此时,司马宏率领大军已经逼近了阮国腹地的福安城,得知阮国女帝在组织大军布防,便立即做下了决断,让麾下各路兵马逐一拔除阮城之外的城邑,使阮城成为彻底失去外力救援的孤城,夺城时日根据阮国内的具体反应而决定。
  部署妥当后,司马宏率领大军直接横断了援护阮城的几路府兵,只差一步就可以逼近阮城。
  针对阮国的特殊情况,攻破阮城已经不是目标,而是要将阮国女帝和皇族一望打尽不留隐患,所以策略就是不求快,唯求稳,见战则战,务求击溃沿途所有阮军,同样也不求下城,唯求败军,争取来两个月之内扫清阮城东境和南境的所有军队。
  方略既定,司马宏的特使飞骑日夜兼程赶赴苍城,给苍国朝廷报信。
  未几,杨沐的亲笔信就到了:“爱卿目下方略,朕深以为是,灭阮不求一鼓而定,唯求明度时势,大定阮国,明年春夏,再下苦功也不迟,届时朕将亲临阮城,此中的方略,爱卿审时度势,军中自行定夺便可。”
  在亲笔信之后,还有一封密信,司马宏打开一看,便觉得有些古怪,而内容上总的来说就是一点——务必要生擒阮国女帝,而且要仔细照料,不能怠慢。
  这让司马宏十分疑惑。
  在过去历次灭国战争中,也没听说哪个皇帝会被区别对待,就比如莽国皇帝,一头撞在辕木上死了,都没有得到朝廷一封抚慰函件,甚至没得到正名和体面下葬,可见朝廷对于各国皇帝的态度也是模棱两可,配合归顺和安定人心固然好,死了也没什么关系。
  两者之间,各有长处。
  偏偏到了阮国这里,密信就来了,还特地叮嘱要生擒,要仔细照顾不能怠慢。
  阮国,与其他的国家有什么不同?
  难道,就因为阮国皇帝是个女的?
  司马宏左右觉得没猜到点子上,便也不深究了,为了不耽误时间,立即命人抄写了几份皇帝亲笔信,飞送给了麾下几员大将,嘱咐他们不能骄躁夺城。
  月余之后,一支五百多人的文官队伍乘坐马车,进了福安城。
  晚上,司马宏举行了军宴,派这五百文官进驻各座夺来的城池,守境安民,意在通达政事,接掌要害府库并谋定郡县设置,不使贡献的阮地陷入到混乱无治之状态。
  司马宏心里知道,阮国的覆灭已经是铁定的了,阮国是魏国的一个唇齿屏障,理清阮国的根基,天下几乎就要大定了,接下来切断阮魏两国的联系,以如今苍军的势头,要想在一年之内灭了这两个国家,并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
  ……
  大年过后,阮城陷落了。
  阮城不是被攻破的,而是在苍军的威势之下自己坍塌的。
  面对各方的夹击,阮国腹地的阮军没有一个像样的大将领军防守阮城,更兼前线主力大败的消息迅速传开,阮军顿时乱得没了章法。
  事实上,阮军主力溃败之后,仍然能够重新集结出三十万左右的大军,这股军队就算是不能够与苍军正面对抗,但是阻挡几个月不成问题。
  若是阮国庙堂清明,在苍军开进之初立即将全部阮军集结,交由有能力的大将对抗苍军,阮军在兵力上并不差多少,还占据地利的优势,苍军灭阮实在是一件难事。
  然则,阮国政事昏昧,自从苍军一路高歌猛进后,阮国朝堂就陷入了主战派和主降派两方的交锋,相持了一个多月,便是阮国女帝都一心只在平息内部纷争,避免那些掌权的皇族分裂发难,不奉诏命不受调遣。
  此间全部原因,在于阮国多年的政治格局,以及苍军故意利用了舆论,宣传扩大战果,加剧了阮国上下的恐惧心理,所以苍军的几路大举猛攻之时,阮国内残余的阮军依然陷于一盘散沙之态势。
  便是在此时,武国也有了反应,似乎是明白了苍国的大势,也算是一种表忠心之举,一边给苍国觐献国书,一边派兵咬住了阮国的北部边军。
  本来,阮国北部的各路府兵以及镇守在武国边境上的边军闻讯后,是想要南下勤王的,但是这一下,被武队死死咬住,根本动弹不得,反而经过几次交战后,还被截杀击溃了一部分军队。
  所以,到了开春之时,阮城的外围驻军城邑全部被苍军占领,几乎没有一座城池做坚壁防守。
  如此,苍军如同无孔不入的水流利剑,一下子就将阮城淹没。
  阮城事实上已经成为孤立无援的岛城。
  阮城被破后,包括阮国女帝阮采蕊在内,大部分不想投降的世家贵族,都携卷金银等西逃了。
  西逃,当然不只是逃命,更重要的是要凝聚人心,寻求再战。
  同时派人游说武国,联系魏国,做最后的挣扎。
  便是这个时候,阮军仅存的一名大将阮西琼,秘密给司马宏写了一封信,以皇室的身份对苍国投降,但是作为条件,要让苍国封其为王,如此可以倚仗大军,挟持阮国皇室上下,一起归降苍国。
  这意味,很明显。
  阮西琼此人,当初在伐晋之战的时候,还是刚刚显名,被阮阜宁压着一头,算是比较低调。
  宁莫率领大军在前线溃败之后,他便是阮国内残存不多的大将之才。
  因为皇室身份,他自然成为了统兵之人,负责抵御苍军。
  然而,此人这一封信,明显是要将阮国皇室给卖了,换自身一场荣华富贵。
  或者说,他想要夺取原本苍国准备给阮采蕊的待遇。
  而且,野心更大,他想要王爵!
  要知道,苍国这些年以来,还从未有授予过王爵,便是朝中资历最老,如今依然兢兢业业在前线指挥战事的卫忠全,也只是一个公爵而已,还是没有封号的公爵。
  阮西琼此人,一开口就是要一个王爵!
  凭什么?
  其余那些国家的皇帝投降,都只是授予侯爵而已,阮国纵然特殊,投降干脆,但是顶多一个公爵就了不起了,凭什么狮子大开口,索要一个王爵之位?
  这其中,威胁之意也很明显了。
  不给王爵,就不投降,大家继续互相伤害。
  给了王爵,立即率领的军队投降,阮国尽入囊中。
  司马宏气得想摔东西。
  老子南征北讨二十几年,都还只是一个二星公爵呢,你一个阮国来的降将,凭什么想靠出卖自己的国家和主子,获取一个王爵?
  贪得无厌!
  但是,平心而论,如果真的用一个王爵之位就将阮国吞并,避免了无数的流血牺牲,那是极为划得来的。
  正是因此,司马宏没有擅自做主张,决定将书信送回到新苍城,交给皇帝陛下定夺。
  杨沐看得咬牙切齿,却是良久无策,这种卖主求荣的奸佞之术,一向被他所不耻,但是作为一个皇帝,他得先从大局出发。
  最后,还是孔尚贤一番话提醒了他:“小人之举,自然要小人之策应对,不妨先假意应承,先得其国,再除其人。”
  杨沐哈哈大笑,一语惊醒梦中人。
  反正,苍国即将一统,就算是到时候清除一批人,又能如何呢?
  那阮西琼正在阮国,投降之前肯定是不能够接受册封的了,到时候真正吞并了苍国之后,再设法除掉他就是了。
  当夜回到宫中,杨沐唤来了沈安,秘密叮嘱了一番。
  第二天,杨沐便下了诏书:“阮国将亡,阮西琼有不世大功,苍国为了表彰其大功,特地赐予王爵之位,以为天下垂范。”
  在这之前,已经有秘密大队先行了,去暗地里通知司马宏。
  如此做法,一方面是在安抚阮西琼,一方面也是在向天下宣告,让阮西琼走上不归路,要么按照约定投降,要么被阮国皇族忌惮,解除兵权。
  随着时间的推移,诏书迅速传遍天下,自然也传到了阮国。
  一时阮国愤愤然咒骂讥讽不绝,无不视阮西琼为仇寇。
  要知道,阮国不投降的这话,苍国就会更加对那些归降的世族好。
  这时,逃亡中的阮国君臣,得知了消息之后,就是死一般的沉寂。
  只有阮西琼大喜过望,立即带着心腹闯进寝宫,将阮采蕊幽禁了起来,囚在事先预备好的一间密室里。
  事毕,郭开又立即赶到各处军营,命令各军投降,同时挟持了皇族和世族,押送到了苍军的阵前,算是正式献降。
  皇族和世族们非但没有愤然之色,反倒诚惶诚恐地诺诺连声,引得一片侧目。
  入夜,阮西琼大宴,笑不可遏道:“老夫功业就矣!”
  “天下奇闻!”
  当即,就有忠心皇室正统之人,不屑唾弃。
  “一人之力灭一国,天下何人可为?”阮西琼十分认真,反问道。
  “害国之道,叛国小计。”
  “迂腐!”
  简单的对话后,阮西琼就带着从未有过的醺醺酒意纵情狂笑着走了。
  之后,便是一阵杀戮。
  凡是不臣服于他阮西琼的人,全部斩杀。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c


第586章 武国降伏

  ——两章合一章——
  ……
  二月份,当司马宏的车驾隆隆进入福安城的时候,在整肃威猛的将士甬道中,阮西琼带着麾下将士,在城门前整整齐齐的排列。
  福安城,实际上就是过去曹国的国都,只是因为被阮国吞并了之后,改了一个名字而已。
  阮采蕊带着皇族和贵族逃到了这座城池之后,便当成了一个东山再起的据点。
  阮西琼率领大军在这一带布防,投降之后等于是将整个曹地的城池全都献降了。
  阮采蕊誓死不投降,又怕这位女帝自杀,所以阮西琼一直只是将其幽禁,自己取而代之,抱着铜匣帝印,站在风中迎接。
  阮西琼高举铜印,高声唱名,觐献国宝。
  车驾之上,司马宏凝视着身穿王袍的阮西琼,不由得涌现出一股厌恶。
  这身袍子,是苍国朝廷随着授封册印一起带来的,阮西琼在这个时候穿在身上,虽然有表忠心之意,也是给苍军一份面子,但是司马宏看来,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一个卖国小人,投降之后还能得到王爵?
  苍军的各位将士,有何颜面?
  要知道,他这位大元帅,也不过是区区侯爵而已。
  虽然,这一战打完之后,不出意外六大军团的大元帅都能够封公,但那是一点点用功勋换来的,阮西琼有什么资格凌驾在诸元帅之上?
  脚下一跺,司马宏只是点了点头,连印玺都没有接受,便驱车进了福安城。
  福安城的大殿前,司马宏郑重宣读了皇帝诏书:阮国降苍,拘押苍城以待处置,阮国各地余孽,若是有归降者,一律从优抚恤,拒不投降者,无论身份贵贱,一律处死,阮地的民治政事,暂时由阮西琼统领。
  宣读罢,司马宏便径自走了。
  在福安城巡视了半日,暮色时分司马宏回到了旧宫殿。
  抬头一望,雄阔的宫殿如今无比萧瑟,若不是因为阮国朝廷和皇族西逃,这里可能还是一片灰尘,因为很明显,这里到处都是断壁残垣,还有很多未曾修复,这足以说明在过去的一个月里,西逃的阮国皇族也顾不上许多,甚至连这里的卫生都没好好打扫。
  伴着内侍侍女匆匆游荡的身影与士卒的沉重脚步,这座昔日的曹国皇宫倍显落寞凄凉。
  “曹国灭亡,是多久之前的事了?”
  司马宏仰头沉思,不禁长长叹了一口气,苍国独步天下,过去的强敌和友邦一个个都化为了泡影,掩埋在历史的烟云中,苍国统一大势不可阻挡,回首一想,真的是让人唏嘘不已。
  楚国亡了,晋国亡了,阮国也亡了,最有底蕴最能承受起两轮战败的国家都亡了。
  武国已经顺应大势,对苍国投诚。
  大国当中,只剩下一个魏国。
  魏国,并不强大,一个四面被包围的国家,是绝对翻不出什么风浪的。
  苍军,一统天下就在这一两年了。
  随着局势越来越明朗,很有可能魏国会自暴自弃,破罐破摔,根本不用大战,就能够拿下。
  这并不是一句断言,而是真真实实的预测。
  唏嘘感叹是一回事,但是司马宏并没有觉得一丝一毫的惋惜,作为苍国崛起的亲身参与者,他是很有成就感的,尤其是苍国早已经将统一天下这件事,上升到了一个极高的层次,这让他感觉到征伐灭国不仅仅是为国为君,更是为了天下万民的福祉着想,是在开创太平之基业。
  一件极为有意义的事。
  感觉整个人的生命,都在剧烈的升华!
  “看来,这真是一件顺应天道的事。”
  司马宏呢喃自语,大礼王朝自分封诸国而起,几百年来大大小小的纷争不断,如今苍国独步天下,各大诸侯国从中午的骄阳,迅速而衰败,就如同天边的晚霞。
  看着天边的晚霞,司马宏第一次觉得落日余晖是这么的美。
  傍晚时分,阮西琼派了一个文士前来邀请司马宏用膳。
  这又让本来就对阮西琼很不爽的司马宏没由来得一阵厌恶。
  特别是今日的各种恭维,听说只是一天的功夫,阮西琼就已经拜访了不下十位将军,给他们送礼,并且主动称兄道弟。
  大奸若此,亘古未见!
  “不去。”
  司马宏摆了摆手,道:“就说本帅连日奔波疲累,今晚早早歇息了。”
  “是。”
  亲卫应声而去,走到外面,如此对前来邀请的文士述说。
  消息传到了阮西琼的府中,阮西琼一阵惊愕,连忙打听。
  因为按照礼仪,这是一次大宴虽然是阮西琼在操持,但却是一次犒赏降苍功臣的宴会,其中的礼仪之事,司马宏这样一个大帅不可能不清楚。
  司马宏不来,这就有些匆匆取消的嫌疑了。
  面对一些麾下的质疑和担忧,阮西琼也十分无奈,只得宽慰大家:“司马宏大元帅近期军事繁忙,甚是疲累,我等既然要同朝为臣,以后要相聚多的是机会,今日不妨多多体谅一二。”
  如此,一场庆功宴就在尴尬中,匆匆一个多时辰便就散了。
  待到三月份,阮国内残余的一些军事势力要么被拔除,要么主动归顺,阮国大部分的地区,都纳入了苍军统辖之下。
  对于那些府兵,司马宏也没有亏待。
  现在的他,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莽夫了,深深的知道要戌守一个地方,关键在于管理之道,而不是一味的武力镇压,用利益捆绑拉拢,用阮地人治理阮地,这才是最为稳妥的办法。
  便是在阮国全境被苍军所占的时候,司马宏收到了一封密函。
  当即,司马宏几乎从座椅上跳了下来。
  高兴!
  喜悦!
  心里的不爽终于可以一脚踢开了!
  便是在傍晚时分,司马宏邀请了阮西琼。
  对此,阮西琼十分高兴,从那日苍军进城开始,他就知道司马宏对自己的厌恶,一直也都是装作不知。
  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个王爵来的确实很不光彩,所谓简在帝心,若是在别的小将面前,他可能会摆王爵的架子,但是在司马宏面前,他没有任何的底气,也知道自己应该巴结这个深得苍国皇帝信任的大元帅。
  本来,他一直在寻思破局之道,该怎么样
  没想到,冷落了一个月后,司马宏亲自邀请了自己。
  这是一个大好兆头!
  兴致匆匆的阮西琼便赶去了司马宏的幕府,因为是专人来请,也没有多叫人,为了表达诚意,他还特地带了一车金银珠宝,满怀期待而赴宴。
  阮西琼很懂味,司马宏也强忍住心中不快,假意款待。
  当夜,宾主尽欢。
  放下了心中大石头的阮西琼便将此大肆宣扬,总算是摆脱在苍国中的尴尬境地,算是初步的融入到了苍国的体系当中。
  便是在五日之后,司马宏骑着马,带着一队亲卫奔赴了郊野的行营。
  一顿简朴的用饭之后,司马宏便召集了几个心腹密议起来。
  听说皇帝陛下要对阮西琼动手,诸大将就是一阵心热。
  毕竟,这段时间大家太憋屈了。
  一个叛国者,竟然平白成了苍国确立功勋爵制度起来,第一个王爵!
  这是何等的讽刺?
  这段时间,尽管阮西琼给很多人送礼讨好,但是没有几个人对其假以颜色。
  如此奸吝小人,大家看不惯他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司马宏在扫视了诸大将一眼后,立即拍案道:“那好,今日就是老贼授首之日!”
  当夜,福安城内大张灯火。
  司马宏再次宴请了阮西琼,阮西琼大喜过望,立即带了一班降臣赴宴,谁都不想扫兴,几杯烈酒下肚,殿内不消片时便是一片醺醺酒气。
  阮西琼也撇下了警觉,放开大饮,大爵连饮,不到半个时辰就变得飘飘忽起来。
  五更时分,一场猛烈的大火吞灭了夜宴大殿。
  与此同时,城内那些降将的府邸,也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大火,由于宵禁的原因,百姓们没有一人救火也没有一人报官,自此以后就流传出了一个说法,有人说是亲眼看见了一片片大火从天而降,那是天火,那是上天震怒的惩罚,那是对奸险小人的恶报。
  当天晚上,司马宏登上了城墙,遥望四野,伫立到东方发白。
  原来,当日他收到的密函,就是杨沐的一道命令:伺机格杀阮西琼。
  既然是伺机,他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就是在保证不大乱的情况下,不让苍国名誉受损的情况下,才能办这件事。
  所以,才有了邀请阮西琼一事,就要告诉天下一个事实,苍国并没有亏待阮西琼的打算,没有出尔反尔。
  之后,使其放松警惕,不致使两方兵马对立,便避免了一次的流血牺牲。
  第二天一亮,司马宏就宣布了一项大事,昨晚遭受阮西琼的刺杀!
  于是,在各种传言和猜测中,此事又突然发酵成了阮西琼忍辱负重,再刺杀苍军统帅一事。
  乱花迷眼,便是阮国的臣民,也都搞不清楚了。
  才仅仅不到一个月的功夫,此事就很快平息了下去。
  ……
  武国,武国上下,可以说是最为轻松的了。
  自从出兵阮国北境,宣布举国归降苍国之后,国内无论是皇族还是贵族,都放下了担忧之心。
  因为现而今,再无任何国家能够限制苍国,既然横竖都招架不住,还不如果断投靠苍国,搏一个安逸。
  本身,武国原来就是一个小诸侯国,受封于大礼天子,如今只不过是被打回原形罢了。
  这一点,武国的君臣倒也算是看得开。
  唯一担忧的是,苍国在这大胜之际,会不会一改以往的包容心态,对他们动手。
  对此,苍国也不想寒了武国君臣的心,派出了严华再次出使武国。
  对此,严华欣然前往。
  他已经六十岁了,这两年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之所以一直坚持着,就是因为想看到苍国一统天下,功成身退,能够青史留名。
  说服武国,就等于是给他的做官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武国会不归降,严华并不担心,毕竟诸国联军战败,只剩下一个苟延残喘的魏国,若是苍国铁了心要覆灭武国,武国根本招架不住。
  毕竟,武国君臣也并非是那种野心勃勃有远大抱负的君臣。
  四月初,严华带着皇帝杨沐亲笔所书的国书,抵达了武国皇都武城。
  碍于官职的确不高也不低,未避免武国皇帝误以为受到了侮辱,严华在见到武国皇帝时解释道:“此番本该是两位丞相大人亲自前来,奈何孔大人年势已高,近期有疾病在身,不便前来,所以由严某这个外交部尚书代为前来,还望陛下莫要见怪。”
  “岂敢岂敢,严大人言重了。”武国皇帝连声说道。
  平心而论,此时此刻的武国皇帝,心里只有放松,哪里还有什么不满意?
  他要的,就是一个苍国的态度,目前国内人心浮躁,他这个皇帝说实话已经没有什么权威可言,要不是要掌握有兵权,恐怕每日上朝都没什么人听了。
  更何况,严华的地位在苍国并不低,外交部在苍国是一个很重要的衙门,严华这个尚书放在其他国家妥妥的上卿身份,他一个即将献降的皇帝,又岂会感到什么侮辱。
  最关键的是,武国皇帝此刻最在意的,根本不是这点面子问题,而是实际的利益,即苍国皇帝该怎么安置武国皇族和贵族,给他一个什么样的爵位。
  想到这里,武国皇帝小心翼翼地询问道:“严大人,且不知陛下他……是否同意了我武国的恳请?”
  所谓恳请,即是善待武国君臣,赐予一些食邑给武国君臣。
  这些,早在归降书中,就早已经写明。
  严华闻言连忙说道:“武皇陛下放心,您所提出的条件,我大苍皇帝已经允诺。”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杨沐亲笔所书的国书,递给武国皇帝。
  武国皇帝连忙接过国书仔细观瞧,只见在国书中,苍国皇帝杨沐明确给出了武国君臣在投奔了魏国后,所能享受到的规格待遇。
  比如,直接将整个武城赐给武国皇帝作为采邑,并且赐予了一星公爵的爵位。
  而其余的一些武国王爷,都获得了大大小小的爵位,赐予了一些小城池作为食邑。
  这个待遇,可以说是开了苍国赐封的先河,显得尤为特别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a


第587章 武国君臣的待遇

  武城,被赐予给了武国皇帝当食邑。
  其余的诸王,也能获得一些县城当食邑。
  或许,在当下那些王爷并不在乎一个小城的利润,不在乎那一些利益。
  但是,这其中代表的利益非常巨大,能够得到食邑不仅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子孙后代的财富,能够源远流长,说出去就要高一般的勋爵一头。
  武国皇帝不禁有些吃惊,带着讶异之色看向了严正。
  此时,严正也是一脸的微笑,说道:“传达我大苍皇帝陛下的原话……武国君臣向来与我大苍友好,现在以天下万民为福祉,主动降位,推动一统大业,实在是功勋卓绝,若是仅仅封赏一个公爵,不足以表彰其功,须得有食邑才行。”
  闻言,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