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朽大皇帝-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唯其如此,卫忠全一听说皇帝陛下要将太子杨钧交到他的麾下磨炼,立即便想到了给这位太子一个展示才具的权力职司。
如今陛下既坚执地要看看再说,卫忠全也就只能是照着执行了。
“好,那就先做一个书吏吧,跟随帅帐,每日整理一些书案,到各营走动,监察军营动向。”
“不,先从士卒做起,还得隐名埋姓,混迹军伍。”杨沐说道。
卫忠全也默然了,良久之后便深深的一躬,无言地领受了杨沐的嘱托。
杨沐也再没说话,招手将杨钧唤上前来,用力在儿子肩头拍了一掌,转身便走出了营帐。
卫忠全低声道:“太子可曾想好名字?”
也难怪他这么问,毕竟在国家的律法中,名字是不能乱起的,在苍国的话,皇帝与太子的名字都要避讳,整个国家的百姓,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沐”和“钧”这两个字,都是绝对不能使用的。
若是杨钧顶着本名进入军营,必然会暴露身份。
杨钧想了一下,道:“就取一个“军”字吧,与本名读音相近,也避免叫唤出错。”
卫忠全一拍掌道:“太子说得对,你只说想做甚差事?”
杨钧道:“既入军旅,自当从小卒做起,步卒和骑士皆可。”
“这……”
卫忠全有些为难,不是不好安排,而是无论是骑士还是步卒,那可都是要在前线冲杀的,杨钧有些武功在身没错,但是战场上风云莫测,真正冲杀起来,一点小小武功算什么?便是蜕凡境的高手,也得陷在战阵中,被围杀而死。
太子乃是国本,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别说是他了,谁都担不起这个责任。
到时候,恐怕军中的高层,有一大半要殉难。
放在别的国家,可能在阵前死一个太子还没什么,不至于怪罪于诸多军将,牵扯太多,太子还没这个份量,但是苍国是一个皇权高度集中的国家,刑法中还有诛九族等罪,若是太子出了什么事,铁定会举国震惊。
杨钧知道卫忠全的心思,道:“大元帅放心,从今日起,就不用元帅照拂了,杨钧知道轻重。”
卫忠全板着脸道:“照拂你做甚?本帅奉命督导太子殿下历练,自然也要对你的安全负责,这样子吧,待会儿本帅会安排一番,让你做一个骑士。”
杨钧见卫忠全神色肃然,无奈一点头,算是答应了。
……
一直到九月,秋露渐起。
也就是这个时候,卫忠全一直没有等到阮国大军来攻打,才恍然觉疑,莫非是中了什么计?
一番打探之后,才发现阮军根本没有大军全部开到苍国南境,只是小部分在边境上迂回,又像是要对苍国出手,又像是在等待援军。
这不禁让卫忠全生疑。
于是,调查了一下之后,发现阮军并没有后续部队,而是将大军全部调派到了主战场,也就是阮魏边境之地。
“原来如此!”
卫忠全恍然大悟,原来是中了阮军的虚张声势之计!
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苍军玩计谋玩得很溜,但是这一次,结结实实的是被阮国摆了一道。
阮国确实筹集了六十万大军,但是真正投入到了苍国南境的,仅仅不过是十万而已。
这十万大军,也只是一个迷惑作用,至今还没有发动过一场大战。
障眼法!
思前想后,卫忠全也算是明白了阮国的策略。
无非就是,看到晋国内遭受天灾,担心苍国大举进攻,所以使出这样一个计谋,拖延一段时日。
的确,阮国目的达到了,前前后后,苍国进攻晋国的节奏,被拖了两个月不止。
“哼,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回光返照,总会有所预兆的。”
卫忠全也不恼怒,就算是拖累了一段时间又如何?就算是早猜到又如何?
终究,苍国不会冒险。
因为,眼下苍国大势已成,苍国的军政制度完美,何惜这一点点时间?
上当了,就上当了吧。
卫忠全写了一封奏报,呈送回了朝廷,而后便准备撤军事宜,仍然丢下十万大军驻守,其余的四十万的大军,启程北撤。
撤退到是好,有大运河和轨道的存在,别说军粮和辎重,就是普通的士卒都可以乘坐运兵船和轨道,在十天之内就撤退到苍国北境,准备对晋国用兵。
不出卫忠全的意料,朝廷果断的批准了。
卫忠全立即下达了军令:所留十万步军原地驻守,营垒旗帜军灶不减,虚张声势如原先人马。
部署完毕,卫忠全则是下令四十万大军,全面北撤了。
一路顺畅,十日之后就抵达了晋国边境。
暮色时分,四十万大军便在中渡河边上安营扎寨了。
次日清晨,卫忠全登上山头瞭望,下令一队飞骑,立即进击了。
与此同时,归义军团也从晋国的东境,强势开进,一路攻城拔寨。
晋国君臣大为惶恐,连忙知会阮国和魏国,要求支援。
无奈,另外两国大军深陷在主战场,正与白虎、麒麟、朱雀几大军团对峙,如何有兵力抽调?
再说了,靠近阮国边境的地方,还有一个玄武军团虎视眈眈,就算是两国敢派出援军,这漫漫长途,恐怕要几个月才够,到时候被玄武军团突击切断,该当如何?
晋国朝野大乱,卫忠全的心思就变了,改成了促降逼降的方法。
很快,全军就商议出了对策。
那便是,根据目前的驻兵情况,晋军自驻防在中渡河的北岸,因朝野陷于混乱,一直没有机会分兵。
如果苍军能够实施一场突袭战,而后大军进逼晋国都城,百事可定。
卫忠全思忖一番,觉得这个谋划是心中最为妥当的方略,于是审时度势,晋军也确实需要一战。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第579章 晋国惊
晋国灭亡,已经不是什么难事,这是上天就降下了灾祸的,也可以看做是一场示警,如此良机,稍纵即逝。
但是自古以来,大国的灭亡,真正的不战而降是古今从来没有过的,有的只是大战小战的区别而已,所谓不战而降,寻常只能是庙堂权力与国都的臣民,真正地举国不战而降,似乎永远都不太可能。
决断一定,卫忠全便做出了部署,自己坐镇中渡河以南指挥筹划,让麾下将士分为几股,以两万轻装飞骑连夜渡河,带上三日的干粮,绕到晋军的后面。
之后,大军主力再配合渡河,三日内就要给予晋军进退两难的压力。
次日,卫忠全带着几名将领与一支马队,出营绕道三十里,登上了中渡河东岸的一座山头,用望远镜将晋军大营的地形察看得清清楚楚。
两日后,两万飞骑传来了消息,卫忠全下令,兵马开入中渡河的北侧,在山林中匿形驻扎,军士们都实行冷炊,吃方便面和压缩饼干,全军不得举火。
当夜聚将,卫忠全再次部署,道:“晋军的兵力,大概有三十余万,这些绝对是晋国如今唯一能够用来抵挡我大军的兵力,我军此战,不求斩首杀敌,只求溃敌乱敌,以震慑住晋国,促其国内大乱,无兵可御,如此便可以促降。”
促降?
在座的很多将军,都是面面相觑。
这次卫忠全虽然是带领新军,但是并不是整个军队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意思是基层的大部分军卒都是新兵,一般只要是到了十夫长的级别,就都是经历过腥风血雨的老兵了。
这些老兵,大部分都是从青龙军团和禁卫军中抽调出来的,也有一些参加过王畿之地大战的府兵。
总的来说,士卒们在入伍之前,都是经过训练的,倒也不怕。
这些将军们,都是有着丰富统兵经验的人,在听说了卫忠全要促降之后,心里都没有底。
从经验上来看,要打赢这一战并不容易。
但是,既然主帅有此想法,大家也就只能是默认了,便以此当做这一战的目标。
“这一战,该如此打响?”一个将军问道。
“夜袭。”卫忠全道:“夜间突袭晋军,是最佳战法!只要晋军不死战,我军便只虚张声势,佯做追杀即可,实则任其溃逃,如此战法,诸位可有疑议?”
“我等奉命!”
大将们整齐一吼。
卫忠全立即下达了帅令:十万步军从中中渡河的南口突入晋营,入营后八万人冲杀,两万人立即摆开弓弩大阵齐射,掩护骑步冲杀,另外的两万飞骑由从东岸突入,做冲杀之主力,本帅会亲自率三千飞骑,于西岸策应各方。
末了,卫忠全说道:“明日全军预备,多备火把!初更出兵,三更前隐秘进入晋军营地周围,四更末刻,听中军号角开战!”
第二日半夜,如同预先布置的那一般,卫忠全指挥全局,大军如同一把尖刀,插入了晋军的心脏。
此夜一战,苍军大获成功。
所有的苍军将士都没有料到,三十万晋军会如此恐慌溃逃,十万苍军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晋军在交战过程中,发现背后两个出口并无苍军的封堵,几乎是如潮水一般,涌向了那两个山口。
与其说苍军勇猛,还不如说是晋军人马交互纠缠,自相践踏而死伤者多。
卫忠全原本预料的战果是,趁着晋军黎明酣睡,猛烈攻杀一阵,趁机搅乱晋军营地,然后再徐徐掩杀和驱赶。
不料,一突入营中,竟是如摧枯拉朽一般。
天色大亮,三十万晋军基本上已经全数逃出,粮草、辎重、兵器、衣甲、旗帜等等……搅和着血水,可谓是壮烈之极。
很多新兵看到这一幕后,心理压力太大承受不住,有的人竟然当场呕吐。
这是正常现象,各军的将领也知道,也没有多加斥责。
实际上,很多将领都在蒙圈当中。
这一战,赢得太过于容易了。
晋军之惨状,也出人意料。
便是他们这些老将,也很多人没见过此种惨状。
很快,卫忠全从战俘口中得知,晋军的主将王涛被紧急召回晋城了,许多将军也被世家大族秘密召回,苍军杀来声势震天,晋军又不知虚实,便如此鸟兽散了,全军大溃。
大势呀!
这便是大势!
卫忠全感喟,过去一年里,苍国的优势明显,震慑了天下,所以此战才有如此的功效。
当即,他立即了下达军令,让全军休整一日,第二日再兵分两路,进逼晋城的东南两方。
只是十日不到,大军便抵达了晋城脚下,在城外郊野三里处大张声势驻扎。
晋城,这一下真正地炸开锅了。
苍国新军和归义军,两大劲旅进逼,晋国的大军主力还在阮魏边境与苍军其余的军团大战,如今国内空虚,仅有的三十万主力大军也被击溃,如何能够抵挡?
一听说晋军战败,世家大族们纷纷恐慌。
各世家大族,纷纷下令族内行动,秘密谋划好对策,转移族内的财富,然后赶紧逃离这座摇摇欲坠的城池。
城内的晋军虽然不是很多,然而都有了投降之心,对财物之事也很上心,免不了仗着军力,汹汹抢劫一番。
于是,乱兵混战立即爆发,街巷喊杀震天,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幸免于难。
晋国皇帝得知了消息后,立即调拨军队,护军赶赴城中的府库。
诸方个个拼死厮杀,一个多时辰的混战后,流亡世族毕竟不敌正规军,终于丢下满街尸体,逃命而去。
被杀散的流亡世族气恨,恼羞成怒,不甘之下,也做起了明火执仗,大肆劫掠商铺民居的事。
商家民户大感恐慌,纷纷逃出庭院呐喊着狂奔躲逃,聚拢起来与世家大族乱纷纷拼杀。
此时,城内守军已经是惊弓之鸟,纷纷思谋着如何回家与族人相聚逃亡,更兼方才一场府库护卫战多有死伤,早已经没有了战心,任官员将军呼喊,都是装聋作哑。
及至天亮,晋城内已经是烟火处处,哭声喊声杀声混合在一起,响声连天,完全陷入了无法控制的混乱之中。
不久,城门也被汹涌人流撞开……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a
第580章 晋降
天亮,苍军游骑飞抵城外,纷纷向人群呐喊:“苍军不杀平民!只拿下贵族就可!”
矛盾的激化,让晋城的百姓早就对世家大族恨之入骨,听闻这个消息,纷纷大喜。
甚至是,许多人主动站出来,指认晋军。
混迹人群中的贵族一被指认,便被赶到了苍军游骑马队里,纷纷被擒拿打杀。
苍国的大军兵临城下,守城大将匆匆进了皇宫,连跑带走,气喘吁吁赶到寝宫,禀报了这个消息。
“陛下,大军战败,城内血火连天,苍军已经到了城下了!”
王涵宁急得乱窜,呆呆道:“怎么办,我们要怎么办……”
“除了投降,别无他途!”
“你你你……降,降,好,降了,降了……”
话尚未完,王涵宁便软软地瘫倒在了地上,守城大将想要搀扶,却又半途僵住了,转身大步匆匆出宫了。
午后,一面巨大的白旗悬垂在晋城楼上。
一队内侍侍女簇拥着一辆龙辇大车,缓缓出了城门,之后又是一辆辆高车,上面坐着一个个大臣与将军。
晋国皇帝王涵宁抱着王印玉匣,一头白发,脸色苍白,颤颤巍巍的将手里的印玺呈递给了卫忠全。
整个晋军队列中,只有难堪和惶恐,也有一些大臣和将军为了讨得苍军主帅卫忠全的好感,强颜欢笑。
献完了国玺,王涵宁颤颤巍巍的后退一步,忽然之见卫忠全一把扣住了他的手。
便是这一瞬间,王涵宁整个人如遭雷击,抬起头,惊恐的望着卫忠全。
他的脑海里,涌现出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卫忠全要做那斩草除根之事!
就在他双腿发软,想要求饶的时候,卫忠全开口了,道:“你用太担心,我大苍陛下还要给君封侯呢。”
“封……封侯?”
汪涵宁整个人一颤,总算是舒了一口气,道:“苍国皇帝要给朕……我封侯?你没骗我?”
“当然,这可是陛下的意思,我万万不敢假传圣旨。”
“那你……”
王涵宁指了指自己的手腕,示意了一下,意思表达得很明显。
卫忠全道:“难道,你就想这么离去?我军虽然攻破了晋城,但是其余地方的藩王和各路官员,会不会遵从朝廷的意思,那就不一定了。”
汪涵宁一颗心总算是放下了,问道:“你的意思是,只是担心我复辟?”
卫忠全点了点头,道:“得罪。”
卫忠全的手一挥,属下立即会意,无形之后便把这些投降的王公大臣给看管了起来,然后大军徐徐进城,张贴告示安民。
经历了一阵腥风血雨后,晋城本来就已经很乱了,现在有苍军入驻,反而一下子恢复了秩序,老百姓们见到苍军很友善之后,纷纷返回了家园。
并非是这些百姓们心大,而是十几年前的那场伐晋之战,苍军就已经在晋城入驻过将近半年,所有的百姓都知道苍军的纪律森严,甚至还有人怀念那段井然有序,没有贵族作威作福的日子。
这一次,苍军再次入驻晋城,很多百姓们记忆犹新,对苍军也就多了几分信任。
不到两日的时间,晋城被破,晋国皇帝献玺投降的事,就传开了。
这让许多的晋国人大为悲恸。
怨声、斥责、惶恐,各种情绪充斥民间,晋国立国久远,民众的素质乃至于文化程度在诸国中一直都是前列的,所以爱国文化也水涨船高。
值得一提的是,只要是一个国家有读书明理的人,就算是这个国家再怎么黑暗,在亡国时仍然有人会有凄然之感。
晋国老百姓的生活其实并不是很差,作为曾经的霸主国,虽然国力不行了,但是民间老百姓的生活都还过得去,大多是一些恨铁不成钢的愤懑,以及对生活质量骤然改变所带来的不甘心。
各地的藩王,自然是不满朝廷的投降之举,纷纷自立。
然而,此时的晋国,哪里还有能力再战?
别说是各地的藩王了,就算是汪涵宁还没有投降的时候,晋国都调不出多余的兵马,此时哪里还有能力再战?
各地的藩王都不蠢,事实上以他们的力量,顶多也就是只有一些私兵罢了,自然知道自己不是卫忠全麾下几十万大军的对手,更何况还有一个正在迅猛进攻的归义军团。
他们所期待的,不过是大义名分罢了。
可不要忘记,在阮魏苍三国交界的主战场上,还有百万晋军!
这百万晋军,可以说是整个晋国的主力大军,无论是装备还是将领,都不是之前抵挡卫忠全的那三十万大军可以比的,只待这百万晋军返国,还可以保住晋国基业。
晋国的各大藩王是这么想,但是阮魏两国可不这么想。
让百万晋军回去援护晋国?
怎么可能!
要知道,目前双方主力大军僵持不下,三国联军还微微示弱,面对红衣大炮的重压,根本使不出什么力气,若是百万晋军被抽调走,就等于是一个木桶失去了三分之一的木板,还不顷刻之间就崩溃?
到时候,灭亡的就不仅仅是晋国了!
为此,阮国女帝阮采蕊和魏国皇帝亲自到了边境,向晋军统帅华温奇说明,这一战的成败不在于晋国之内,而与主战场有关,若是主战场上输了,则完事皆休,就算是华温奇此时回去,也无济于事,就算是从卫忠全的手里夺回了失地,到时候也免不了灭国。
同时,阮采蕊和魏国皇帝还承诺,一旦击败了苍军主力,可帮助晋军复国。
这让华温奇左右为难。
副帅邹吉坐不住了。
当初,他本来就是一个靠逢迎媚上而上位的臣子,在苍国扶持了王涵宁当皇帝后,他带领百万大军投靠,帮助王涵宁坐稳了皇位。
这次伐晋之战,自知能力不足,所以自领了一个副帅的位置。
见过阮采蕊和魏国皇帝之后,心思就活络开了。
继续大战?
复国?
邹吉知道,不会有多少希望。
与虎谋皮,到时候恐怕是大梦一场。
华温奇对晋国皇室忠心耿耿,一心想要复国,就算是不信,也会极力说服自己将信将疑。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a
第581章 谋天下
——两章合成一章——
……
华温奇左右为难。
副帅邹吉坐不住了。
当初,他本来就是一个靠逢迎媚上而上位的臣子,在苍国扶持了王涵宁当皇帝后,他带领百万大军投靠,帮助王涵宁坐稳了皇位。
这次伐晋之战,自知能力不足,所以自领了一个副帅的位置。
见过阮采蕊和魏国皇帝之后,心思就活络开了。
继续大战?
复国?
邹吉知道,不会有多少希望。
与虎谋皮,到时候恐怕是大梦一场。
华温奇对晋国皇室忠心耿耿,一心想要复国,就算是不信,也会极力说服自己将信将疑。
邹吉进言道:“寄希望于阮魏,无异于与虎谋皮,陛下已经投降了苍国,军中人心思归,大将军统兵对抗,岂不是与大势违逆?”
“那该如何?”华温奇也犯了难,叹息了一声,道:“国内粮食欠收,我晋军的粮草供应也是阮魏两国供给的,就算是撤兵,我等如何解决粮草问题?”
“不若……投降苍军?”
“什么!你疯了!”华温奇瞪大了双眼,喊道:“我们若是投降了苍军,晋国可就正完了!”
“那又如何。”邹吉冷笑,道:“我们的粮草命运掐在阮魏的手里,他日就算是战胜了苍国,只要两国切断我等的粮草,百万大军即溃,你以为晋国还保得住?”
华温奇沉默了,邹吉说得没错,晋国看似有百万大军,其实非常的脆弱,在尔虞我诈的战场上,阮魏两国过河拆桥根本不足为奇,只要断了大军的粮草,晋军自溃。
要知道,百万大军的粮草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每天的消耗都足够压垮一个效果,唯有国力雄厚的大国,才能通过储存的粮食,供给这么一支大军。
阮魏两国现在需要百万晋军,自然是说得比什么都好听,到时候一旦打赢了苍国,还会做这个冤大头吗?
翻脸,可以夺取晋国之地。
不翻脸,需要继续供应大批的粮草。
两者之间,相距之大,令人咂舌。
“那我们也不能投降苍国……”华温奇脸色为难,还是觉得很不妥。
“为何不能,陛下都已经投降了,接受现实做一个苍国的侯爷,将军难道还要殉国?”邹吉反问道。
“这……”
“大将军一片忠心,我等都知道,只是如今苍国势大,我等不如顺应天下大势,也让天下暂息兵火,让百姓休养生息。”
“天下百姓……呵呵……”
华温奇无奈笑了两声,心里并没有什么感觉。
所谓的百姓修养生息这一套说辞,真正的上层贵族是很少会信的。
在整个晋国,百姓是百姓,贵族是贵族,正统是正统,如果真的是为百姓着想,那么天下也就不会成为今天这个样子了。
华温奇虽然在晋国民间具有很高的威望,但是从个人的角度上说,他并没有多少同情底层劳动人民的心,他从小受到的贵族教育,也并不是什么要爱惜百姓这一套,而是尽可能的取地,建功立业,维持家族的兴盛。
“你且容我思虑一会儿,你先退下吧。”
华温奇挥了挥手,让邹吉退下。
尽管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阵营的,但是华温奇并不敢将真心话说出来,邹吉已经有归顺苍国的心思,这个时候与他的意见相左,要是让对方洞悉了真意,可能会引起兵变。
说是兵变,其实并不是一句大话。
邹吉的存在,就是晋国皇帝王涵宁用来限制他的,麾下统御着将近三十万的直系兵马,万一爆发了兵变,将是一个极为可怕的后果。
……
从晋城沦陷,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归义军和新军就会师了。
这个速度,几乎就是行军的速度。
也就是说,这一路走来,归义军并未遭受什么大规模的抵抗,只是先头飞骑部队,就全都给解决了。
自此,晋国虽然还有一些藩王尚且解决,但是大部分地区,都宣告了对苍国的臣服。
晋国,一个昔日的霸主,就这么猝然之间,灭亡了。
晋国的灭亡,是大礼王朝历史的又一极端个案。
自杨沐穿越之后,苍国陆陆续续进行了一系列的兼并战争,每灭一国,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
更值得关注的是,每一国的战争都不是一次完结的,也有国破之后又再度建立流亡政权的国家,就算是楚国也是一番手段和计谋,最后兴兵数次,投入了大量的兵力,这才最终灭掉。
唯独赫赫大邦的晋国,没有一场真正的战争,便轰然瓦解了。
晋国的问题出在了哪里?
论尚武传统,晋国武风之盛丝毫不弱于阮国和魏国,论军力,晋军的规模长期保持在一百万之上,堪称强国之一,论兵士个人技能,更是名噪天下,再论历史,那更是曾经的霸主,论财力,晋国有晋城这座天下名城,水运发达,平原众多,直到亡国之时,国库钱财依然充盈,依然富庶,论政情吏治,晋国也算是清明,论人才,除了苍国之外,没有哪一个国家能与之比肩,就算是新兴的阮国,识字人口也远远不及。
晋国的底蕴,可以说是诸国中数一数二的。
可是,就这样一个大国,却猝然灭亡了。
如此一个大国强国,最后的表现却是如此的不可思议。
究其原因,最大的问题便是晋国没有认清自己的实力,也没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贸然将国力投入到主战场上,同时在过去这些年,恢复的过程中太依赖于苍国,最终毫无还手之力。
唯其如此,便有了种种评判,种种答案。
接到前线的快报,杨沐堪堪浏览一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晋国如此,这一战基本上可以说是尘埃落定了。
如果在这种形势下,苍国还能输或者战平,那就只有一个情况——前线的统帅昏了脑袋,让联军给包了饺子。
唯其如此,苍国还有可能将大好的优势,凭空让给了联军。
不过,此时的苍国,已经是立于不败之地了。
因为就算是前线的军队败了,联军也没有足够的国力,再对苍国进逼。
要知道,如今的苍国之大,已经变得超乎想象。
楚地、云地、范地、莽地、晋地、康地……这一连串的地盘,再加上几个附属小国,可以说疆域之强大,战略之纵深,绝对是超乎想象。
并且,这半年来,苍国的朝廷也有指示,凡是吞并的地区,都要进行一系列的扶持举措,还要培养起一支军队,作为守军。
整个国家的强大,早就和联军不是一个量级。
三国联军看似强大,实际上已经是穷途末路,慢慢走上了绝境。
就在此时,沈安快步从殿外走了进来,一脸的眉飞色舞。
杨沐笑问道:“今天是怎么了,如此高兴。”
沈安连连比划着:“哎呀!陛下不知呀,了不得了!现在城内敲锣打鼓,都快要闹翻天了!酒肆家家精光,国人还在嗷嗷叫!整个新苍城鼓声如雷,也亏得陛下在这深宫中,才能享受这份安逸哟!”
见素来只做事不说话的沈安如此兴奋,杨沐便笑了:“你小子是说,城内已经闹翻天了?”
“千真万确!”
话音刚落,杨沐也颇有兴致,道“走,我们去忘忧台,叫上皇后和诸妃一起去观赏,朕要与民同乐!”
与民同乐,这是杨沐一直以来的执政愿景。
当年,苍国还没有
不到半个时辰,皇后便与诸妃子,一起到了紫宸殿,杨沐带着她们,登上了忘忧台。
自从开战以来,杨沐已经很久没有登上过忘忧台了。
杨沐望了一下身边的皇后,他记得皇后是经常来此地的,有的时候一待,就是一个下午。
他知道,皇后是在看皇宫以外的地方。
或者是说,她的心里,心结还在。
毕竟,这座新苍城观景台,是整个城内最高的地方,而且还不是高一点点,被取名忘忧,赋予了很多的含义。
“想做,就去做吧。”杨沐撇过头看着她,说道。
“啊?”
皇后一时没反应过来,过了一会儿,点了点头,道:“真的可以走吗?”
“走吧,不然你不会甘心。正巧,现在锦衣卫也都已经渗透过去了,你去了也有个照应。”杨沐说道。
皇后诧异的撇过头,道:“锦衣卫也渗透过去了?”
杨沐叹了一口气,道:“远比你想象中的要复杂,等下有几份文书,给你看下。”
皇后点了点头,便将头依偎在杨沐的怀里,静静的眺望远方。
在杨沐的授意下,宫中传出消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