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朽大皇帝-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哈哈哈!”陈寿闻言大笑:“想我陈某戎马半生,最后竟败在一个黄毛小儿手里,有趣,有趣!”
  “大胆!”
  旁边的太监和亲卫听到这话立即炸毛了,纷纷怒喝,其中一名亲卫一脚踢在陈寿的后膝处,将之绊跪在地。
  “不可无礼。”杨沐制止了他们,淡淡一笑:“正所谓将相不辱,陈将军吃了个败仗,有点火气也是应该的。”
  “哼!”陈寿沉声闷哼,扭过头,不屑道:“苍国皇帝不必给陈某好脸色,这次我认栽了,要说耍阴谋诡计,还是你这种年轻人技高一筹。”
  “哦?”杨沐哈哈大笑:“什么阴谋诡计……战场之上尔虞我诈,你不也是深夜袭营么,技不如人罢了……要是不服气,可以随朕来看一下。”
  说着,杨沐朝营寨外走去,来到了旁边的一个山坡上。
  陈寿被随军亲卫架着,拽到了山坡,心里想着苍国皇帝在搞什么幺蛾子。
  但是当他侧脸看像山坡下的营寨时,蓦然一惊,直抽了一口冷气。
  这当真只是一座营寨?
  根本就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堡垒!
  只见在苍军大营的外围,是两条延伸出去的双臂,对整个营寨呈现出保护之势,既可防御敌人,又可对敌军实行围困,而营寨的周围,是一根根错综复杂的梁木,与一般营寨外简单的围栏不同,士卒们根本不好翻越。
  而在围栏的上面,是一排排削尖了的木头,还有一些可以供内部士卒站立的地方,更巧妙的是,在最上方有一个个梯子一样的东西,埋伏上弓箭手可谓是以逸待劳,整个苍军大营就像一只刺猬,就算是比一个座城池都丝毫不差。
  无从下口!
  好家伙……
  尽管陈寿已有所心理准备,却仍被眼前的这一幕惊地久久说不出话来。
  两天的功夫,苍军竟然筑造了这么一个吓人的鬼东西?
  郑军的兵卒即便人多又能起到什么作用?人越密集越吃亏!
  攀登?
  攀登什么?难道是攀登那座到处是木梢陷阱的营墙?
  没有大规模的军队做后援,占据这样一座堡垒般的营寨,等于是多了一道护身符,根本不用再怕深夜袭击!
  “何等卑鄙无耻的防御啊……”
  陈寿神色复杂的呢喃自语,这种营寨,强行攻打必定死伤惨重,几乎能与攻城相当了,对夜袭简直就是一种克制。
  这营寨,到底是谁设计出来的?
  陈寿在心里暗问,但是一想到现在自己已经是阶下囚,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现状,他只得懊恼起来,要是当初不贪心,白天先派兵试探一番,那现在就是另一番形势了。
  思忖了片刻,陈寿惆怅地说道:“苍国皇帝,你将这个给陈某看,是何用意,难道不怕陈某泄漏么……”
  “泄漏!哈哈哈!你倒是泄漏一个给朕看看!”杨沐觉得好笑,这营寨若是没有图纸,就连亲手搭建过的老士卒都不敢说能重新搭建,陈寿说这种话,口气未免也太大了。
  “那苍国皇帝是何意?莫非……要招揽陈某?”陈寿皱了一下眉头,然后轻轻说出了自己的猜测,到了他这个层次,国家观念已经不太重要了,越是年老,就越珍惜生命。
  而且他也听说过三皇子郑康的事,苍国皇帝擒下了敌将而不杀,言而有信。
  毕竟,打仗需要人才和经验呀,作为一个带兵上万的大将军,他还是有这个自信的。
  唔……如果这个苍国皇帝能够放下身段,拜他为将,加入苍国也并无不可。
  “哈哈哈,陈将军太有自信了。”杨沐先是一愣,然后道:“先问你一个问题,那条河……通往哪里?”
  “河?什么河……”陈寿先是微愣,然后一惊,张望下方的营寨,看到了个个布袋子之后,这才反应过来:“你们……攻破囤粮大营了?”
  杨沐点点头,这个时候,敌将李离和一些降卒估计也安顿好了。
  “罢了……”陈寿微叹,道:“看来老夫彻底失败了……不过,就算你们断了前线大军的粮草,就以为可以打败二皇子么?想得太简单了,一旦粮草不济,前线的大军就只能选择立即攻城,然后从城内抢掠粮食,你们更加来不及救援,恐怕到时候你苍国的这五千大军,怎么来的,又将如何回去。”
  杨沐暗暗一惊,陈寿的几句话惊醒了他,不错,郑国的军队并非什么仁义之师,在没有粮草供应的情况下,肯定会选择攻城,然后抢夺粮食!
  “这个你不用管,只要你说出河道尽头的情况,朕可以饶你一命,让你安享晚年,否则的话,一律按照罪俘处置,结果你应该是知道的吧?”杨沐淡淡道。
  “罪俘……”闻言,陈寿不自觉的一颤,但是很快,又很好的掩饰了过去。
  罪俘,顾名思义就是有罪的俘虏,一般来说,战场上一旦赢了之后,会大规模的屠杀掉敌军的溃兵,但是往往也会留下一个将领,或者用来换取敌国的财物,或者因为其造成了己方很大的伤亡,特意留下来折磨泄愤。
  而后者,就是罪俘。
  罪俘的下场是很悲惨的,不仅要遭受**上的折磨,承受非人般的酷刑,更是人人都可以践踏,毫无尊严,被投入粪坑,吃屎尿,宫刑,这都是常有的事情,很多士卒有一些恶趣味,还会想尽各种奇怪的花样。
  反正,就是生不如死。
  沉吟良久,陈寿终于忍不住了,问道:“苍国皇帝,本将想问一下,你询问河道之事,是想干什么?”


第53章 绝境中的申国

  两个时辰过后。
  苍国营寨外,一个个士卒方阵队列整齐,整装待发。
  除此之外,营寨的旁边的还有一个个妇女孩童,加上一些年迈的男子。
  他们是流匪十三寨的人,配合杨沐将粮草押运回山寨,由于需要的人数太多,所以全员出动,整个十三寨凡是能扛东西的,全都下山了。
  看到堆砌如小山般的粮食,流匪山脉的男女老少们都激动了,这些粮食足够大家吃上个半年!
  而自己,只需要往山上搬就行了。
  就如同整天为两餐奔波的老鼠,突然住进了米缸,简直不要太幸福!
  而在上午,流匪山脉约莫两千的青壮也混编完成,分成了两个千人队,分别由血鸦寨主刘丁山和太平寨主李虎两人担任千人队长,其余的小寨主则是担任麾下的百夫长。
  所以,现在整个苍**队,已经扩张到了七千余人!
  不过,考虑到战俘和后援问题,杨沐与一众将领商量了一番,决定留下一支千人队在安罗城,与流匪十三寨合作,一起守住这一座城池,以防退路被切断。
  至于这座营寨,仍然留在这里安排人驻守,如果有大规模的军队进攻,就可以退守这里,仍然可以固守为援。
  经过一个上午的发酵,附近的村庄都已经传开,苍国派出大军前来支援,不仅打败了最近一直烧杀抢掠的郑兵,还派兵驻守,帮助申国百姓守城。
  听说,遭受损失的家庭,一旦核实之后,还能够得到一笔补偿!
  这简直是天大的幸事!
  百姓们奔走相告,一开始还不相信,但是随即就传来了消息,听说苍**队召集了一群城里有声望的长者,组成了一个什么战时维持会,有人在上午的时候领走了一百斤粮食!
  一百斤粮食,再配合野菜之类的东西,足够一个三口之家不饿死了。
  这一下可炸开了锅,凡是听说了这个消息的人,纷纷手舞足蹈,没有被抢掠到的人家大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再胆颤心惊,家里被抢掠过的人家,则是看到了生存的希望,纷纷赶往安罗城登记,领取物资。
  以至于,很多百姓在赶路的途中,遇到正在行军的苍军。
  其实,各个国家之间军民的关系并不融洽,在老百姓的印象中,官兵也只是比流匪稍微好点罢了,一般遇见了都会远远的躲着。
  但是今天不同,大家都知道这是一支帮助过大家的苍**队,军纪严明,即将奔赴前线帮助申国抗击郑国入侵。
  在普通老百姓心中,对于国家的归属感并不强烈,当申国的子民和当郑国的百姓,对于大家的生活没有半点影响,该种地还是得种地,该投军还是得投军,该缴纳赋税还是得缴纳税赋,没有一点区别。
  大家之所以不想被郑国侵略,仅仅是因为不想遭受到抢掠,生命财产不受到威胁而已。
  苍**队正在做的事,就是大家关心的事。
  这样的不抢掠百姓,还如此友好的军队,这辈子还是第一次听说。
  不少民众驻足观望,面带笑容,好奇的看着这一支经过的军队,待过去之后,议论纷纷。
  ……
  七月二十三,申国皇帝申子夫伫立在城楼上,在湿润的微风中,眺望着城外的郑军大营。
  围城,已经八天了。
  这场仗,申国还有希望么?
  申国皇帝的眼中,不禁有些茫然。
  他时不时的看向城外那一队队的斥候,他们骑着马匹,肆无忌惮的在护城河外游弋,旁若无人的样子就像田间的放牛娃一样,十分的悠闲。
  每当看到这些斥候,他便下意识的攥紧了拳头,恨不得率领军队杀出城去。
  但是理智却告诉他,此时贸然出城与郑国作战,只有死路一条。
  因为,这场仗打到当下,申国已经全然陷入了被动,全国总共九座城池,北方的三座已经全部沦陷,南方的姜山城也在几天前被占领,整个皇城被围得水泄不通。
  就在昨天晚上,他命人在南边的城墙上放下一根绳子,用箩筐吊着几个皇子出逃,但是刚放下去没多久就被郑军发现,并且将一队护卫连同两个皇子,残忍的杀害,剁成碎尸。
  郑军气势恢宏,以逸待劳,而申**队却全都被堵在城池里,连日来的粮草消耗都是一个大问题,一旦粮草吃完,不用郑国攻城,申城就先崩溃了。
  一切,似乎都到了绝路。
  作为一国皇帝,申子夫今年四十三岁,当皇帝这十几年来,虽然称不上什么贤明的君主,但是也还勉强过得去,至少国内的世家门阀势力都能压得住,也没有什么大的天灾**。
  可是局势,怎么就到这一步了呢?
  时间渐渐逝去,转眼便临近黄昏,申子夫暗暗叹了口气,走下了城楼。
  掸了一下皇袍上的灰尘,申子夫转身走下城墙,带着一队近卫,登上龙辇,回到了宫廷。
  “陛下回来了!”
  刚一进宫廷,就见皇后张氏迎了上来。
  申子夫点了点头,脸上挂着镇定从容的笑容,不敢透露内心的彷徨。
  他来到了偏殿,发现自己最疼爱的女儿申伊诺,正在做女红。
  那是一方红色的锦帕,上面是一对未绣完的鸳鸯。
  “父皇回来了!”申伊诺甜甜一笑。
  “诺儿……”申子夫脸上出现复杂之色,沉声道:“你……不会怪父皇狠心吧……”
  “父皇最疼诺儿了,能为父皇分忧,伊诺很开心。”申伊诺放下手中的锦帕,道:“可是,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等到……”
  闻言,申子夫苦笑的摇了摇头,根据右丞相申余出使归来的禀报,那位苍国皇帝并未意识到局势的急迫,还有想着趁势夺取流匪山脉,没个十天半个月是不用想了。
  就算是能剿平流匪山脉,又能怎么样呢?申城南北的城池都被占据了,苍国必须先打下其他的城池才能前来支援……太难了,根本毫无希望……
  “朕的诺儿长大了,这么漂亮的女子,皇城求亲的年轻俊彦都排到大街上去了,把你送到苍国去受苦,父皇还真舍不得。”申子夫宠溺的看着自己这个最甜人的公主,唏嘘感叹。
  申伊诺黛眉微戚,道:“父皇,既然苍国没有来支援,女儿何必再嫁过去,诺儿要在父皇的身边……”
  “不!不行!”申子夫打断了她的话,面露哀色,道:“只有把你送到了苍国,父皇才安心,苍国虽然无法来援,但是保下你还是绰绰有余的……以后在苍国宫廷,要做好一个妃子的本分,什么事都不如在申国,凡事要多忍耐一些,遇到委屈……遇到委屈就对月亮说,父皇在天上听着……”
  说到痛心处,申子夫的语气已经有些哽咽。
  “父皇……”申伊诺撇起了小嘴。
  “不要再说了,你马上收拾东西,等下侍卫长会来护送你出城,趁着夜色早些离开,不要被郑军发现。”卫子夫道。
  这时,皇后悄悄来到了旁边,柔声问道:“陛下,苍军……真的无法赶到了么……”
  “或许是因为路上耽误了,莫要担心。”申子夫安慰着自己的妻子,道:“不到最后,都不要放弃一丝希望。”
  “嗯,臣妾听陛下的。”皇后张氏点点头,她虽然是个妇道人家,但是毕竟出身门阀,一些微妙的局势还是能看清的,只是不想再给皇帝添堵,所以忍着没点破。
  这时,一个太监急匆匆而来。
  “陛下,不好了!大将军在内廷求见,说是郑军忽然大规模调兵!”
  “什么!”申子夫一惊,道:“快!随朕去看看!”


第54章 申城之战

  郑**队攻城是迟早的事,可是没想到,会来得这么突然。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这个消息在皇城中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不吝于一场大爆炸。
  平日里高高在上的世家门阀,这一回是彻底的慌了,郑**队攻破城池后,第一件事就是拿他们开刀,哪怕是主动投降献上财物,也摆脱不了被劫掠的下场。
  最大可能就是,如同皇族一样,全都被灭门!
  因为,一场灭国的战争,最重要的就是除掉有身份地位的大势力,防止以后反扑生乱,贵族尤其是世家门阀,是绝对不可能留下的。
  至于留下这些世家门阀,那就更加不可能了,世家门阀就是皇族的眼中钉,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吃饱了撑着多给自己找几个眼中钉。
  整个皇城,几乎陷入了一种混乱,老百姓们惶惶无措,想尽一切办法将粮食和银钱藏起来,家里有点姿色的女子,甚至把脸划破,或者抹上锅灰,尽量弄得难看一些。
  尽管他们知道,一旦城破之后,很有可能被抓去当奴隶卖掉,但是只要有一丝躲避的希望,都没有人愿意放弃。
  申国皇帝申子夫带领着一帮文臣武将登上了城楼,远远的眺望正在调动中的郑军。
  众人心中都有一个疑惑,郑国之前的战术就是围而不攻,尽量消耗申城的力量,以十足的把握一举灭国。
  本来,还有几天申国就算是穷途末路了,郑军突然改变策略岂不是前功尽弃了吗?
  “陛下!好消息!极好的消息!”这时,身穿甲胄的大将军耿贵,急匆匆的奔上了城楼。
  “大将军,有何好消息?!”申子夫眸子大亮,在这种危急的时刻,能被称之为好消息的,绝对是一件领头人振奋的事。
  诸官员将领也惊讶地看向耿贵,却见后者重重点着头。
  身穿甲胄的大将军气喘嘘嘘,道:“臣觉得情况有异,于是派出了一队人摸下了城墙,恰巧抓了一个百夫长过来,得知了一个消息——安罗城有异!”
  安罗城有异?
  所有的官员和将士都露出不解之色,安罗城在十天前就沦陷了,已经是敌人的后援地,怎么会突然就发生异常情况了呢?
  而且,这种异常还导致了郑军突然改变策略,急匆匆地发动攻城战。
  “陛下,莫非是苍国……”右丞相申余的眸子一亮,站了出来提醒道。
  “苍国……”申子夫呢喃,而后一惊,也想到了一个可能,安罗城靠近流匪山脉,如果苍国大军剿平了流匪,出现在安罗城是很正常的事。
  “此事当真?”立即有人问道。
  再看其他官员和将领,亦一个个鼻息粗重,满脸惊喜。
  “千真万确!”耿贵点点头说道:“此事已经在郑军大营传开了,据说安罗城不稳,敌军不得不临时改变策略,进攻我申城!”
  听到耿贵的确认,申国皇帝、一众官员将领,纷纷欣喜地无以复加。
  苍国援军!
  有了苍国援军的配合,将对郑军呈现出前后夹击之势,战局将产生翻天覆地变化!
  “就是不知道苍军何时到达。”一个将领满脸忧色,嘀咕道。
  这一句牢骚之言,顿时牵动申国君臣的神经。
  对呀,敌军攻城就在眼前,苍**队什么时候赶到?
  “这个……”耿贵犹豫了一下,说道:“据我所知,安罗城有异的消息是从今天早上在郑军中出现的,如果确定安罗城就是苍**队的话,他们很可能是在昨日到达……”
  “昨日到达……”申子夫脸上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而其余诸官员将领亦是面面相觑。
  从现在的情况看,郑军最迟在明天肯定会攻城,而苍军刚到安罗城,就必须要打败安罗城的驻军,再加上赶路的时间……至少也有三五天吧?
  三五天……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数字,申国皇城和苍国皇城一样,由于不是直接与领国接壤的城池,所以城墙建立得还不如平乡城高大险峻,单凭城内不足一万的兵卒,守得住三五天么?
  不是没想过征召城内的百姓当农民兵,但是由于兵器不足的原因作罢了,一群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要来何用?
  “能想办法接应么?比如调集其他四座城池的力量……”一名将领有些苦涩地说道。
  诸将闻言默然,半响后,申皇申子夫才微微叹息着说道:“城池被围困这么久,我们已经彻底和外界断绝了消息,诏令根本出不了城池,而且大家也知道,皇城以外的兵力不多,可能已经被消耗殆尽了……”
  听闻此言,诸官员将领默然不语。
  穷途末路了……
  但总的来说,这个消息比没有要好得多,至少大家的心中都多了一丝希望。
  “呜……”
  不多时,一声沉闷的牛角声,穿透了层层空间,到达申城。
  要攻城了么……
  申国君臣脸色沉重,发现对面的郑军大营,一队队兵卒正在火速集结,一辆辆战车整齐摆放,前面是一排攻城用的云梯。
  郑军大纛招展,军阵庞大,气势滚滚,一声声口号喊得震天响。
  申国皇帝卫子夫站在城墙上眺望,此时此刻亦有些茫然。
  或许,今日是申国的最后一战?
  不,朕乃大申皇帝,肩负祖宗百年基业……只要一息尚存,就绝不放弃!
  眼眸中泛起坚定之色,申皇申子夫猛地一挥手:“擂战鼓!让城外郑军看一下,我大申君臣,亦不怯战!”
  “是!”城墙上的士卒应声喝道。
  “咚咚——!”
  “咚咚——!”
  申国皇城的城墙上,传来了阵阵战鼓声,守城士卒快速集结。
  而在远处,郑国二皇子郑翰麾下两万余兵力,正整整齐齐地列队着,用于攻城的第一轮军队,整整八个大方阵,共计六千余人,早已经准备就绪。
  按理说,面对申城内近万的守军,这两万余兵力在攻城战中不占什么优势。
  但是,守城是需要粮草和装备的,没有充足的滚石和箭矢,再雄峻的城池,作用都会减半!
  郑国二皇子郑翰站在战车上,一身甲胄,手里提着一把阔剑,远远的望着那座他朝思暮想的城池,眼里闪过一丝冷厉。
  “传我令!攻城!”
  “呜——”
  “咚咚——”
  “咚咚——”
  时隔八日,双方的主力,终于从对峙走上了决战!


第55章 绝望中的曙光

  随着阵翰一声令下,郑军中响起号角与战鼓之声,阵列开始变化,最前列的八个大方阵,一齐背负着云梯,朝着申城徐徐前进。
  见此,申国君臣都走下城墙,到城中主持大局,调兵防御之事,全都交给大将军耿贵。
  在申城的城墙上,大将军耿贵抬手喝道:“弓箭队……准备!”
  渐渐地,城外的郑军已逐渐靠近城墙,待等接近一箭之地的距离时,前队的攻城士卒在各自将领的催促下,骤然加快步伐,朝着城墙冲了过来。
  近了,近了,再近一些……大将军耿贵神情凝重,默数着距离,尽量在第一波攻击给敌人一记猛烈的教训,让郑军将士胆怯。
  忽然,他的眉头凝了起来,因为他发现,他这一方的城墙上,竟已朝着城外郑军稀稀拉拉地射出了几十支箭矢!
  他恼怒地转头望向身边,却看到距离他不远的那些弓箭手们,一个个十分紧张,甚至浑身发颤,竟在他还未下令射击时,就已射出了弩矢。
  “……”耿贵怒火中烧,但最终,他强忍着怒意与郁闷,并顺势下令:“放箭!”
  其实他心底早已心凉,因为这城墙的第一拨箭矢,未能对城外的郑军造成最大的伤害,带来的损失不仅仅是杀敌人数,更是在士气的低落。
  一支已经心生恐惧的守城军,等到敌军攻上城池的时候,还不得四处溃逃?
  “冲啊——”
  城外,郑军将领高声催促呐喊,如潮水一般涌至城下,将一架架云梯架了起来。
  “倒滚水!”耿贵大吼一声。
  当即,城墙上一名名穿戴着甲胄的士卒,将一锅锅烧得滚烫的水,一股脑的朝着城下那些顺着云梯爬上来的郑军头顶浇了下去。
  “啊!”
  城下,传来了郑军士卒们的惨叫,滚烫的开水落在身上,痛苦绝非常人能够想象。
  但很可惜,似这等滚水,也只能抵挡一波郑军,城下的军队仍在源源不断地涌上城墙。
  “第二队准备,上滚石!”
  随着耿贵的大喊,一个个士卒抬着一颗颗石头,对着云梯投下,正在攀爬的士卒纷纷躲避,速度一下子慢下来。
  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郑国士卒源源不断的涌上了城墙!
  更加糟糕的是,守城的士卒也胆怯了!
  耿贵深吸一口气,拔出了腰间的佩剑,厉声喊道:“申国士卒!一步不许退!城破之后一个都活不了!”
  听闻此言,城墙上的守军们纷纷壮起胆子,士气开始上涨,手持着长柄戈矛,将一架架已架在城墙上的云梯,用手中的戈矛朝外推去。
  “砰!”
  一座云梯被城墙的申国守军推倒在城外,使得这架云梯上的郑军士卒皆重重摔在城外地上。
  见此,申国守军大为欣喜,士气亦小幅度上升。
  但遗憾的是,城墙就这么一点宽,随着时间的推移,爬上城墙的郑军士卒越来越多,守城的申国士卒体力也越来越不支。
  “不要慌!”
  耿贵站在远处,一边指挥着军队,一边鼓舞士气,同时命令在后方的第二轮将士上阵。
  但是这个时候,郑国的军阵中也出现了变化,余下的一万四千军队,人喊马嘶,尘土飞扬,如同滚滚洪流,杀向申城。
  一段护城河被滚木填平,一辆撞击城门的攻城车被士卒们推着,缓缓前进。
  顿时,苦苦支撑的申国士卒们,纷纷崩溃了。
  城墙上,只能容纳几千守城士卒,但是攻城的军队却有两万。
  这还怎么守?
  有经验的老卒们都清楚,一旦被攻城车撞开了城池的大门,城池肯定会在短时间内沦陷!
  也就在这时,更多的郑国攻城士卒涌上了城墙,占据了城门口的墙段。
  “一步不许退!”
  耿贵大喝,同时心里焦急万分,敌军攻城仅仅半个时辰,城墙上竟然已经被占领了三分之一!
  攻城车已经到了护城河边上,只要片刻,城门必定会被撞开!
  耿贵再也忍不住了,将指挥权交给几个三千人将,然后点了两千士卒,率军打开了城门,毅然出城迎战。
  城下,正在往前冲的郑军士卒们大感惊愕,就连守城的申国士卒,亦是目瞪口呆。
  城还可以这样守?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一步险棋,固然可以拖住敌军攻城的速度,但是也最为危险,没有了城墙这个大优势,很容易被敌军全歼在城外。
  两千士卒,在城下与郑军遭遇,开始了混战,硬生生将上万的士卒挡在了护城河外面。
  此举确实为守城的将士赢得了时间,郑国登上城楼的将士孤立无援,最后全部被消灭。
  遗憾的是,在数量悬殊下,纵使耿贵这种悍勇无匹的大将军,亦感觉有些力乏,而他麾下的将士们,此时早已气喘吁吁,片刻之后,两千士卒就被消灭了一大半。
  “将军速退!”
  城门内,传来了一个三千人将的大喊,原来,这位将军已经重新夺回了城头,聚拢了一支数百人的弓箭队,掩护耿贵退入城中。
  听闻此言,耿贵大喜,带领数百残兵退入了城中,重新指挥将士们防守城池。
  远处,郑翰皱着眉头看着这一幕,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申国竟然还有如此悍勇果决的将军,眼看就要被攻下的城池,竟然在片刻之间,功亏一篑。
  要暂时撤退么?
  郑翰思忖了片刻,便将这个愚蠢的念头抛之脑后。
  眼下,郑国两万余士卒损伤还不是很大,士气也还在,如果这个时候退去了,再想要攻城至少得是明天了。
  而明天,苍**队该赶到了吧……
  深吸一口气,郑翰沉声说道:“传令下去,全军发动总攻,今天要是攻不下这座城池,三千人将全部斩首!若是攻下了城池,将军们每人奖赏白银千两,士卒们允许在城内抢掠三日,所得财物归自己所有!”
  “是!”
  传令兵拿着令旗,立即到全军下达命令。
  果然,听到这道命令,正在攻城的郑军士卒,顿时士气高涨,一个个眼睛放光,仿佛眼前不再是一座危险的城池,而是埋藏着无数银钱的宝藏!
  “进攻!”
  “呜呜——呜呜——”
  两声号角声响过后,郑军再一次发动进攻,攻城车也到了城门脚下,一下一下撞击城门。
  城门内,数十名申国士卒咬着牙,死死抵着城门。
  “咔嚓!”
  忽然,不堪重负的城门一声脆响,裂开了。
  顷刻间,城外那些郑军,如潮水般涌进城中。
  “杀!”
  一场实实在在的正面交锋展开了,只不过没多久,人数众多的郑军士卒便占据了上风,城门口的申国守军被杀得节节败退。
  “完了……”
  耿贵惨笑,己方守军已经呈现出了溃败之势,仿佛一盘散沙。
  很快,城墙全部沦陷,攻入城中的郑国兵卒们,开始了暴露出了兵痞的本性,一个个露出贪婪之色。
  一个个兵卒闯入民居,二话不说先杀掉有反抗能力的年轻人,逼问银钱,遇到有年轻的女子,狞笑着关上了门户。
  被抢掠过后的家庭,要么全家被屠,要么屋子里燃起了大火。
  就连小孩子都不能幸免,但凡有稍微反抗和哭喊的,都被残忍的杀死。
  无论是老人、小孩、男人、女人,无一幸免。
  这一群兵卒,经过了攻城厮杀时的恐惧后,将心中的阴影,全部通过这种畜生般的方式发泄到老百姓的身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