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朽大皇帝-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真假假,当真的和假的混合在一起,只要有人相信了部分,那自然就都相信了。
  再说了,历来都是权威,怎么可能有假?


第453章 遭黑的楚国

  这一下,楚国是无论如何都洗不清了。
  就比如楚皇熊敏讷,按理来说就算是勾结了吴国这个宿敌参与夺嫡,这也只能说明他会算计,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已,与其余事例相比,并没太多的区别。
  但是,在苍国就不一样了。
  十四年前,盘王、泽王、沂王勾结了郑国,发动宫廷政变,自从那以后苍国的主流价值观,就一直十分排斥夺位的行为,在苍国的道德体系中,勾结外敌而手足相残,是阴险毒辣的行为。
  这种人,就应该千刀万剐,凌迟处死!
  楚皇熊敏讷就是这种人!
  结合报纸上那些虚虚实实的故事,于是在苍国的民间,楚国皇帝的名声,坏到了最低点。
  俗话说,蛇鼠一窝,皇帝是如此,那么国内的臣民肯定也好不到哪去。
  这样的国家,竟然还想挑战苍国?
  实在是厚颜无耻!
  苍国所有的臣民,包括高层的官员,都有些义愤填膺了。
  于是,街头巷尾议论和批判了一段时间后,给楚国下了一个定义。
  蛮夷之国!
  楚国的形象一跌再跌,连带着走在街上的楚国商人,都时常感觉到不对劲,总是感觉有点发毛,背后有什么人在盯着自己。
  对此,他们当然也只有无奈了。
  大环境是这样,能怎么办?
  谁叫楚国惹恼了苍国呢?
  而且,这种惹恼还不是一般的惹恼,是那种惹到极致,无法挽回的地步。
  要不然的话,为何在楚国已经宣布要与苍国和解之后,后者还是无动于衷,反而步步紧逼,比以前更甚?
  只要稍微有点头脑的楚国人,就能够看明白这一点。
  奈何,苍国人并不是楚国人。
  哪怕是有人知道,朝廷有意与楚国作对,这一切都是故意而为,也只是看破不说破,甚至是亲自参与到其中。
  本以为,这种氛围已经是极限了,大家反正是为了钱财而来,大不了不理会就是了。
  可是没想到的是,事情一直没完,在支持发酵中。
  原因很简单,也很粗暴。
  接连几期的,都把楚国塑造成了一个处处与苍国作对的角色!
  而最具有煽动力的一则报道,就是捕风捉影的描述了第一次苍城会盟的时候,说是楚国皇帝对苍国皇帝有倨傲轻视之举!
  这可不得了,苍国臣民百姓的怒火,一下子被点燃了。
  敢对伟大的皇帝陛下无礼?
  楚国皇帝这是不想活了吗!
  苍国的臣民很纯朴,但也有血气,皇帝陛下在大家的心中,就是救世主,是神一般的存在,竟然遭遇了无礼的轻视。
  是可忍,孰不可忍!
  管他是不是楚国皇帝,反正侮辱了皇帝陛下,就是侮辱了整个苍国,等于是给每个苍国百姓的头上,浇了一勺粪汁!
  这则消息,很快被人单拎出来,在大型的酒馆和茶馆里,就有人聚众发誓,有生之年与楚国不共戴天!
  一些年老的长者,直接跪在皇宫门口恸哭,主辱臣死,尊贵的皇帝陛下遭受了轻视,但是为了整个苍国,硬是隐忍了这么多年,这让很多人自责不已。
  当然,这更让楚国的商人目瞪口呆。
  十天不到,他们就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从客栈一出门,就有一群小孩子捡着石头,朝着他们乱扔!
  在苍城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是有楚人出没的地方,无一例外都遭遇到了这个问题,有消息传来,住在城内东巷的几个商队,已经有人受伤了。
  据说,是被一块扔进房间的石头砸中了脑袋,直接凿出了一个血窟窿。
  好在,送往医馆及时,包扎之后并无大碍,否则的话这条小命就算是丢了,也没处申冤去。
  因为很显然,此时的苍国正是弥漫着仇楚的情绪之时,就算是告到官府,那些高坐明堂的也只是苍国百姓的父母官,肯定是偏向于苍人的。
  哪怕不偏向于苍国百姓,那些官员也要顾及影响,不敢得罪民意。
  这就是如今的苍国,一个对楚国充满了恶意的苍国!
  “皇帝陛下什么时候,对楚国皇帝说过那种无脑的话?”
  所有的楚国商人,在心灰意冷之时,都不由觉得怪异,因为根据这篇文字里面的记载,楚国皇帝说出那些话,是在一个比较私人的场合。
  换句话,当时并没有第三方国家的人在场。
  楚国皇帝并非愚蠢之人,更不是一个昏君,怎么会在这样一个无关紧要的场合,说出这种话?
  这些话,又是谁向撰稿之人说的?
  这压根就是苍国皇帝授意,自己杜撰出来的吧!
  楚国商人没有辩驳的机会,因为他们知道,一旦自己正面与苍国的百姓辩驳,便会被群起而攻之,要是激怒了那些热血上头的平民,恐怕这条小命也得交待在苍国了。
  这种克制,赢得了那些看热闹的各国商人的一致认同。
  人在屋檐下,不低头怎么能行?
  反正这十几天来,各国的商人是真的见识到了苍国的恐怖,也对与苍国的分级思想传播,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
  太恐怖了,要是这一次苍国把矛头对准了自己的国家,那现在成为过街老鼠的,不就是自己了么?
  想一想,都后背发凉。
  六月底,在苍国呆不下去的楚国商人,在通过别的商队购买了少量的货物之后,就灰溜溜的返回了楚国。
  顺带着,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把这个消息,反应给了自己背后的世族,请求把这个消息,反应给皇帝陛下。
  但是,他们想错了。
  哪里还用得着他们说?
  事实上,早在十几天前,楚皇熊敏讷就已经知道自己上报的事了!
  据说,刚看到报纸的时候,楚皇熊敏讷气得在寝殿大骂,抓着东西都摔,后妃们都不敢靠近,更何况宫女太监?
  那段日子,皇宫中可以说是压抑得过分,所有人大气都不敢出一口,生怕一不小心触了霉头。
  而此时,熊敏讷正紧紧捏着一份报纸,咬牙切齿,手攥着报纸,紧紧握着,不住地发抖。
  这是从苍国快马加鞭,递送而来的最新一份报纸。


第454章 楚皇的愤怒

  这一期报纸,正是刊登了传说中,十四年前那则“秘闻”的一期。
  “岂有此理!”熊敏讷一拳砸在了桌子上,狂暴不已,怒喝道:“朕什么时候对那竖子无礼了!从一进入到苍城开始,那般破旧的小城,朕就因为对他欣赏,所以从未有半分轻视,见面之时也都是客客气气的,一直谨守客人的本分,何曾对他无礼!“
  “荒唐!”
  “无稽之谈!”
  “污蔑!无耻!”
  熊敏讷在大殿中咆哮,殿中的内侍全都匍匐在地,动都不敢动一下。
  没办法,伴君如伴虎,这段时间皇帝陛下的脾气不好,已经有不少内侍被杖毙了,原因就是碍着皇帝陛下的眼了,或者说递个水什么的,忽然手就颤抖了一下,让皇帝陛下不爽了。
  今天,陛下的脾气更大,也就更容易死人。
  “哼!简直是欺人太甚,上一次,污蔑朕勾结外敌夺嫡也就罢了,朕宽宏大量,全当是小人之腹,没想都这厮变本加厉,竟然又一次凭空污人名声!”
  熊敏讷气得发抖,一腔的苦闷无人诉说,他这个皇位跟吴国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他本就是嫡子之身,而且也是众皇子中间,表现得最为出色的一个,自然是得到了先帝的认可,被册封为太子,然后顺利继承皇位。
  根本没有所谓的阴谋与奸计,纯粹是无稽之谈。
  这也就罢了,最多就是一些下层百姓的饭后谈资,他到底是怎么登上皇位的,世家大族是最清楚不过了,大家就当一个笑话听听。
  反正,再怎么说吴国是在他这一代被灭的,一来可以证明他确实能力非凡,二来关系到被灭亡的吴国,根本就是死无对证,无可奈何。
  但是,说他后宫生活糜烂,对皇子的王妃有所觊觎,当初争夺皇位不光彩,还振振有词的说,当初在苍城会盟的时候,他对苍国皇帝极为轻视傲慢,这就让人受不了了!
  一个皇帝的德行,是法理的佐证。
  皇帝失德,传出去之后,那名声可就坏了。
  弄不好,被哪国的史官当做正史写在簿子上,他的名声可就真的臭了。
  委实可恶!
  一连几天,熊敏讷都吃不下饭。
  满脑子里想的,都是这个不实消息,传成什么样子了?
  最后,顶不住心中的焦躁,他派出一些内侍出宫打听。
  这一打听不要紧,那些回宫的内侍跪在地上都不敢禀报,最后修改了一下措辞,小心翼翼地复述出来。
  听到一半,熊敏讷就开始砸东西了。
  现在,满大街的百姓,都对他议论纷纷!
  楚国的世族很强大,皇族不可能完全限制世族的言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在楚城之内,只要不对当政者出言污秽,都算是一种议政,是老百姓们理所应当的权利。
  老百姓们议论皇帝,也就没什么人管,自然而然也就越来越激烈,真的假的,假的真的,反正就是真真假假,谣言满天飞,什么寒心的揣测都有。
  “陛下,那些世族着实可恶,明知道这都是不实言论,却根本不加以限制,反而在背后推波助澜,败坏陛下的名声。”
  一名内侍禀告完,心里有些害怕皇帝会拿他撒气,于是就搬出自己在城内的看到的一些世族不作为现象,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
  “如何?”熊敏讷被勾起了好奇,问道:“他们做了什么事?”
  “禀告陛下,奴才在城内一家酒馆打听消息,就听到了有消息说,各大世家对于此次谣言,非但不出面澄清,反而在暗处推波助澜,分明是想污了陛下的名声。据说,城内的世家们,对陛下与苍国交恶一事颇有微词,这段时间又在散播谣言,说陛下的寒门学堂,是乱国之策。”
  “岂有此理!”熊敏讷大怒,手指向门外,喝道:“寒门学堂,到底哪里乱国了?如今还只是在楚城周围推行,他们就如此造谣,这要是真的大刀阔斧,还不得反了天!”
  熊敏讷心里有一口闷气。
  为何?
  寒门学堂是他的得意之作,一直被他寄予厚望,这些年平缓的布局,就是为了不刺激世家大族,激起强烈的阻扰,这些年由于对外扩张,各大世家赚得盆满钵满,自然也就没人特别注意到这件事,他也就准备打出第二道拳。
  所谓第二道拳,就是准备如同苍国的考举一样,推出一套制度,准备给寒门学子,安排一些官位。
  没想到,这兼并战争刚一打完,各大世家都还没有完全消化掉含在嘴里的利益,就开始来堵住这一条强国之策了。
  到了他们的嘴里,竟然就变成了乱国之策!
  皇帝询问,作奴才的肯定不能不说,于是那个内侍顿了顿,道:“回禀陛下,眼下民间的百姓,在世家大族的宣言下,皆认为寒门学堂浪费了大量的钱财,耗费财力物力,还耽误了那些年少学子的大好年华,读书对种田没有益处,又不能靠认字赚钱,所以浪费了民力。”
  “这就是他们的理由?”
  熊敏讷有些无语,本来还以为这些世家大族会搬出什么长篇大论,十分深奥的治国理论出来,没想到最后竟然只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两条。
  浪费财力?
  能有你们大手大脚,一掷千金地买玻璃器那么浪费财力吗?
  耽误年轻人的大好年华?
  难道,卖身给你们为奴,就不耽误年华了么?
  读书对种田没有益处,那就更加的荒缪了。
  读书是为了种田?
  读书,是寒门学子的唯一出路!
  当然,这一点上,在楚国暂时还没有明朗,因为考举制度还未颁布,从某种角度上说,读书在目前确实看不到什么好处,自然对种田没有任何的益处。
  不得不说,世家大族们卡住了这个时机,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一方面,民间舆论对皇帝不利,另一方面,各大世家又罕见地,意见高度统一,都想给皇帝一点颜色瞧瞧。
  偏偏,只差一点时间,考举制度就要推出了。
  “可恶!”
  熊敏讷一口闷气憋在心里出不来,暗骂了一句,而后忽然又像是想起了什么,道:“世家大族们折腾什么事,朕容后再去收拾他们,你给朕说说,其余的国家传来消息没有,对报纸上的那些事,到底是何看法。”
  “陛下,别的国家的臣民,对陛下是什么看法奴才暂且不知道,但是听说驻扎在邵国边境上的青龙军团,半个月前有异动。”
  “什么!此话当真?”熊敏讷大惊,睁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确认。


第455章 万喜的忧虑

  也无怪乎熊敏讷能有如此反应,因为这个消息,对于楚国来说太过于敏感了。
  众所周知,邵国早已经是苍国的附属国,而且是最为依赖苍国的一个,不管是军事上还是朝堂政事,都极为依赖苍国,其国内的臣民,也早已经习惯了苍国的存在,也享受作为苍国附属国,连带的那一份大国心态。
  如果说,有一天邵国与苍国再没有多少关系,那反倒会让邵国的臣民们无所适从。
  而邵国皇帝的身份,与其说是一个皇帝,不如说是一个王爷。
  苍国的王爷。
  这一点,不仅仅是各国公认,就连邵国皇帝也欣然接受。
  因为,对于邵国来说,哪怕是成为苍国的一个王爷,结局也是十分完美的了。
  至少,比那些灭国屠族的世家大族,要好得多。
  趁早接受这个称呼,以后若是苍国真的到了不得不吞并附属国的那一天,邵国皇族也可因为献地有功,邵国也归心于大苍,皇族不具有威胁性,而被封为异姓王,可以继续做人上人。
  这些东西,不仅仅是各国看得明白,邵国皇族自己也明白。
  乃至于康国、炎国和祥国等,也是这个打算,一些事情心照不宣。
  自从帮助邵国复国以来,苍国的青龙军团就一直有一小部分驻扎在邵国境内,曾经一度撤到了两国边境。
  但是这几年来,地区局势风云突变,邵国的压力也徒然大增,仅仅十万余人的新军,是万万保护不住邵国的,为了防止周围的大国发动袭击,以闪电之势将邵国给灭了,这两年来,苍国又开始对邵国进行增兵,共有十余万的新军,在邵国境内。
  众所周知,如今的邵国,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分别与阮国、楚国、苍国接壤。
  恰恰,又位于楚国北边。
  当初,吴国被灭后,邵国在苍队的帮助下,成功占领了一些吴国领地,导致现在的楚国如果要北进的话,就一定绕不开邵国。
  也就是说,邵国虽小,但却像是一根鱼骨头,卡在喉咙里进出不得。
  前些年,楚国一直是横向发展,主要精力放在东边小国上,所以一直没有对考虑这个问题,但是这两年,随着楚国日益壮大,雄霸大礼王朝南部已经成了定局,邵国这根刺就尤为惹眼了。
  楚国也一直在寻思着,什么时候能把邵国这个惹眼的刺,给拔掉。
  奈何苍国就站在邵国的身后,楚国压根没有任何的机会。
  果不其然,现在邵国成了楚国的一个大麻烦。
  十万装备精良的青龙军团士卒,再加上邵国的十几万军队,至少抵得上三十万大军!
  眼下,苍国与阮国之间的关系还算不错,苍国不可能骤然调兵遣将针对阮国,与莽国之间也没什么嫌隙,如果是有什么军事行动的话,那么十有是要针对楚国。
  这个消息,把熊敏讷吓了一大跳。
  之前,他是想早点和苍国摊牌。
  但是,摊牌肯定不是现在!
  仅仅是楚国一国的力量,他没有任何把握能打赢与苍国的战争。
  楚国虽然风头正盛,但是苍国同样不是软柿子,让人想捏就捏的,过去的十几年来,苍国对外的战争从未有过一场大败,都是笑到了最后的那一方。
  在不可能完全取胜的情况下,那么最好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
  这是熊敏讷不愿意看到的。
  别说到时候楚国已一蹶不振,搞不好楚国还会因此爆发政变,他这个皇帝估计得被气急败坏的楚国贵族给掀下去。
  “来人,立即传召司徒大人,另外召万喜入宫!”
  熊敏讷立即下令,然后又让人拿来了地图,仔细查看。
  之所以召见这二人,是因为从他登基到现在,左司徒屈弥一直是他的心腹,这些年来也渐渐的将一些军事上的谋略之权,交给了这位心腹。
  万喜,则是因为伐晋大战的时候,率领三十万大军,与苍国、云国的两路大军一起,合成了联军伐晋,不仅为楚军保存了力量,更是因此为楚国赢得了会盟中的话语权,因此成为了楚国的大将军。
  这几年,又打了几场大仗,带兵灭数国,已经成为了楚方的代表人物,被人尊称为兵马大元帅。
  要是再有些资历,就能称得上另一国柱。
  当然,召万喜前来的也有另外一个原因。
  万喜了解苍军!
  当年,伐晋之战的中后期,万喜全程带兵与苍军一起行动的,那半年的时间里,可以让一名将领对苍军有足够的了解。
  等下打起仗来,就能更有把握。
  约莫一个时辰,万喜和屈弥抵达皇宫。
  君臣之礼毕,熊敏讷迫不及待道:“两位爱卿可知,为何宣召两位?”
  两人对视了一样,从对方的身份与眼神中,都看到了一些肯定,于是不约而同的点点头。
  “既然如此,朕也就不多说了,两位爱卿且看,这是最新的局势图,两位爱卿以为,苍军此举何为?”
  何为?
  肯定不可能空穴来风呀!
  通晓军阵,经常带兵打仗的人都知道,大军一旦常驻在一个地方,那么在之后一定会加强演练,熟悉地形,构建营地和公事,甚至是与地方上的官府沟通协调,固定防守一个地方,肯定不是会随便就换地方的。
  十万苍军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忽然调集大军,意味深长。
  何谓敏感?
  就是说,前脚苍国与楚国不和,后脚苍国又是胡编乱造,又是沸沸扬扬的摸黑楚国,煽动国内百姓对楚国的仇恨,这就是敏感!
  “陛下,此事不得不严肃对待。”万喜沉吟了一下,道:“若是臣猜得没错,苍国此时已经准备好了。”
  “这就准备好了?”熊敏讷皱了一下眉头,有些不质疑,道:“爱卿也不要将苍国想得如同洪水猛兽,苍国只是异动,也就说正在准备当中,莫要被青龙军团的名头吓怕了。”
  “不。”万喜摇摇头,道:“陛下不知道,当初伐晋之战中,虽然是三国联军,但是实际上指挥战事的,都是苍国的将帅。”
  “爱卿的意思是?”


第456章 焦虑与朝议

  “当初,与臣并肩作战最久的,是白虎军团的大元帅司马宏。”万喜顿了顿,道:“此人看似豪爽,不拘小节,脾气也爆裂,不像是一个为帅之人,包括臣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但是后来发现,此人满腹才学,对行军大战有一套十分独到的见解,往往在遇到排兵布阵与大方略之时,自成一派的战斗风格,无不让臣心服口服。”
  “唉,如此人才,竟然不在我大楚,真是令人心痛。”熊敏讷一边听一边点头,同时暗暗叹息。
  “陛下误会了,臣并不是要说此人统兵打仗的才能。”万喜摇摇头,道:“陛下可知,臣在与之交谈之时,最常听到的是一句什么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每一次打仗之前,白虎军团的将领都会聚集,对敌军的情况进行分析,派出的斥候数量非常庞大,在没有足够的准备下,他们从来不冒险,一旦要准备往前推进,那么后勤方面绝对会保证万无一失,同时又想着怎么样截断敌军的后勤,同一个计谋和战法,他们竟然能接连用两次。后来臣发现,这个风格不仅仅是白虎军团,包括后来的玄武军团在内也是一样。”
  “你的意思是说……”熊敏讷终于意识到了什么。
  “臣怀疑,苍国的主要将帅,都是受过同一位高人的传授,不然的话,在整体的大风格上,不会如此相似。正是基于这个猜测,臣觉得苍国应当是已经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发动一场突袭,让我大楚措手不及。”
  “战争不是说打就打的,朕之前并未听说什么风声,六年没有进行过大战,军队里就不需要鼓舞士气什么的吗?”
  “陛下莫要忘了,苍国是另类,苍国的士卒不怕战争,反而渴望战争,这是臣在苍军营帐之中,亲眼说见。”
  万喜说着,不禁想起了那一年,在苍军营帐门口,碰到的那个重伤的年轻小伙子。
  熊敏讷深神色严肃:“如此,我们不要在此处商议了,立即召集群臣,举行朝议!”
  ……
  下午,一场激烈的朝议,在楚国的朝殿中展开了。
  就连致仕的贾毅,也被特别宣召。
  非常罕见的,熊敏讷让人简述了一遍这些年,苍国的变化,如何地崛起。
  一时间,殿内的大臣们,一个个都沉默了。
  这些年来,就是他们这样的人,为苍国的崛起,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而正如万喜和贾毅等几人的述说,苍国强大的根本,是制度上的强大,在诸国忙着兼并的时候,苍国已经休整了六年,皇权稳固,按照各种推测和估计,兵力已接近两百万。
  这个实力,显然已经超过了伐晋之战的时候。
  而且,考虑到其余的诸多因素,可以说是三倍,甚至是四倍。
  当此之时,楚国不宜与苍国展开大战,当先行周旋于各国,陷苍国于孤立,而后徐徐图之。
  然则如此一来,世家大族的利益如何保证?
  事态终于发展到这一步了么?
  一旦开战,苍国朝野肯定是伐楚声浪汹汹,天下各国也在睁大眼睛看楚国如何举动,若隐忍不发,且不说挫伤楚国锐气,便是其余的国家,也会楚国多一分轻视。
  长久来看,楚国要是想更进一步,仍然需要一战。
  “陛下但有定策,老夫鼎力实施便了!”谭家的家主,右司空大人说了一句。
  一直默默思忖的万喜开口了:“从大势权衡,目下还得给苍国一个颜色,否则内外难安。只是此战只宜快速战胜,不宜僵持大打。战胜之后,陛下可会苍皇陛下,压其处于下风,使天下皆知大楚并无示弱之意。”
  “我大楚能打赢吗?”
  “苍国皇帝向来不是服软的人,如果我楚国打赢了这一仗,难保苍国不继续加大投入。”
  “目下还似乎只有如此方可暂做了局。”
  真到了讨论是否要战的时候,诸臣都开始摇摆了。
  家族利益是一方面,对战争的不安和对苍国的凶名,有所恐惧。
  但是,也没有谁提出一个更好的策略。
  久久之后,也没有人再发言了。
  算是默认了万喜的谋划。
  “会面之事好说。”熊敏讷皱着眉头,道:“要紧处是,这一仗必须胜得利落。”
  万喜慨然拱手:“此战臣当亲自统兵,定给陛下打出一个威风。”
  一言落点,贾毅便当先拍案喊好,几位重臣也是尽皆赞叹,连熊敏讷也绽开眉头,松了一口气。
  万喜的为人寡言少语,但是却十分地沉稳,统兵出战更是人人放心,就说在伐晋之战中,晋军的重重包围和追杀下,他麾下的三十万大军还能够活下来,就可见一般。
  他说打出威风,那便必然能打出威风。
  只要一战打胜了,那么在军事实力上,便能暂时压制一头,让各国好好看看。
  如此情势,谁的心能不放松?
  会商结束,大臣们立即去公署,各自忙碌去了。
  独自留在殿内的熊敏讷却有些心神不宁。
  他从殿内出来,看看落日余晖,叹了一口气。
  他当皇帝的这些年来,楚国的疆域扩大了一倍,消灭了宿敌吴国,距离一统天下的目标,也越来越近,摆在面前的局势,比当初的晋国更加明朗。
  眼看着楚国一日日强盛,却突然一座大山横空出世,挡在了面前!
  以前,他一直视世家大族为楚国的毒瘤,但是如今仔细一想,恰恰是楚国有强大的世族,才能够在一次次对外的战争中,赢得胜利。
  或者说,世家大族是一次次扩张之后的产物,楚国每吞并一个国家,世族也因此获得一分利益,同时在强大。
  当下之世,大国必将激烈连续碰撞激烈对抗,天下大势左右着各国的权力格局,苍国这座大山一横,楚国局势陡见险恶,强臣猛将便会成为国家重宝,稳定权力格局便也会成为上下同欲,朝野之中也会以几个大的世家为主,以与苍国对抗。
  苍国,这个横空出世的国家,手段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该如何打呢?
  熊敏讷一阵头疼,
  若是仅仅两百万军队,楚国满编之时,四百万可用之兵,何惧之有?
  要紧之处在于,苍国这两百万大军,偏偏是久经磨砺,兵器装备令人侧目,素质极高的精锐之军。
  再配合功勋爵制度,其剽悍勇猛之战力,在同等规模上,足以力压天下任何一支军队!
  若是楚国小胜即退,苍国誓不罢休,这必然会演变成一场血战。
  可若是不战,如何面对其余的诸国?
  别的不说,


第457章 两军对垒

  楚国很悲催,好不容易击败了无吴国那个宿敌,马上就又多了一个云国作对。
  虽然,从目前来看云国对楚国的威胁远远不及过去的吴国,但是如果在楚国与苍国开战的时候,云国突然从旁边来上那么一刀,那绝对是致命的。
  说不好,莽国也会在边上趁火打劫。
  即便是在当初晋国说要讨伐楚国的时候,他也没这么忧虑,因为那个时候他知道,晋国远来之师,一定不能久战,对于楚国来说,定然关系不到存亡,只要严防死守,没有亡国之忧。
  第一次,楚国感觉力不从心了。
  万喜受命,已经赶赴边疆,接下来就看苍国到底是何用意,如果真的要打一仗才肯罢休,楚国也只能是奉陪。
  总之,这一战就是要告诉世人,楚国大军强于苍国,之前的主动缓和两国关系,不过是为了两国之间的和平而已,诸国莫要错判情势轻视楚国!
  但凡用兵,便当以夺地灭敌二者兼得为上,邵国不是苍国的领土,但却与真正的苍国地盘无异,青龙军团在其中深耕,早就如铜墙铁壁一般,再加上邵国的地形,简直就是骑兵的天下,若是选择在邵国开战,对楚国极为不利。
  次日,楚国便点齐了三十万步卒,兼带三千铁骑,兼程北上了。
  从楚国边境大营,往邵国的边境有一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