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入红楼-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就觉得古人就是太讲究,祝个寿、吃个饭都有这么多规矩。
    当然不是说国朝重臣就这么几个,这些都是和刘府交好的。其他重臣、王公贵族为了避嫌多半只派了家中子弟前来,而晚辈自然没有资格坐在这里了。
    他就没发现荣国府那边的人来。。。。。。
    人越来越多,整个庭院也越发吵嚷。
    忽然,一个大咧咧的声音响起:
    “贾兄,这位就是你老来所得之子?听说于读书一道颇有些天赋。”
    “秦兄谬赞了,他只是个顽童罢了,哪里会读什么书。”
    这位秦兄又说道:“贾兄何必谦虚,若非如此,你又岂能亲自带在身边?谁不知道贾兄你是最高雅不过的人了。”这番话顿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都默默的大量着贾敬身后一直静静站着的贾清。
    见这么多人在打量他都面不改色,在座的都是人精,也不免觉得此子别的不说,单这份定力就比寻常孩子强的太多。
    秦兄可不这么觉得,在他眼里,他的小儿子才是最优秀。见自己成功勾引起话题,正准备抛出自己的目的,就被一道老迈的声音抢先了。
    “老朽来迟,望诸位恕罪。”
    只见刘柏然领着一老一少走进亭子。少的只有二十来岁的样子,老的一看就年过古稀,两鬓斑白,杵着一根拐棍在身边两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的走进来。
    没说的,这老头就是刘墉了。
    果然,所有大人们全部起身相迎,口中忙道不敢。
    等刘墉在首位上坐下后,刘柏然又向众人赔了罪,走出了亭子,他还要招呼其他人呢。
    那青年默默的站到了刘墉座位后,明显是专门照顾刘墉的。
    稍作交谈,刘墉就站了起来,手中端着一杯酒,被身后的青年搀着。
    “今日刘某贱降,承蒙诸位看重,老朽先饮一杯!”说着一干而尽。
    其他人,包括池子周围的所有人站了起来,端起杯子,齐声回道:“祝老大人多福多寿,身体安康!”说完也共饮一杯。
    一曲唱罢,才又全部坐下。
    跟排练过似得。。。。。。
    头杯酒一喝过,就正式开宴席了。
    还不到一盏茶时间,众人只听得前门传来一声通报:
    “北静王爷驾到。。。。。。”
    众人一惊,这种场合王驾一般不会亲自来的,都是叫小辈或长史官、管家代为出面,况这北静王还是在开宴以后才来。
    几个呼吸间,就见刘柏然陪着一个身着黄袍的男子并二三护卫进了院子。
    只见这男子不过及冠之年,生的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真是个秀丽人物。
    众人忙迎出亭子,却见刘墉几乎健步如飞,走在最前面。
    靠,这刘老头也不是个老实的货,刚还一副要死了的样子。。。。。。
    “王爷大驾光临,老朽未曾远迎,望王爷海涵。”说着就要拜下,其他人也行了一礼。
    北静王水溶连忙上前扶住刘墉,道:“刘老大人言重了,老大人大寿,晚辈本该提前赶来,只是晚辈今日有皇命在身,待晚辈完成差事,再向老大人及各位大人赔不是。”
    说着,不给众人客套的时间,直接道:
    “刘老大人接旨”

第九章 添酒资小辈弄诗助兴
    众人听了直欲下跪,水溶马上说道:“皇上说刘老大人年纪大了,今天又是他的寿诞,特意交代,让刘大人站着接旨即可。”
    刘墉不跪,众人自然也不用跪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有先任内阁首辅刘墉,在位以来,殚精竭虑,勤勉克己,一心一意辅佐上皇。朕每思之,无不感激涕零。特赐:宫锦百匹,御马十匹,御用文房四宝一套。’钦此。”
    “谢吾皇隆恩!”
    接过了圣旨,刘墉就要请水溶入席。
    “刘老大人不忙,还有呢。”水溶缓缓道。
    还有?众人不解。
    随后,就见几个太监抬着一块匾额进来,上面罩着红帐。
    “刘大人,请你代为接匾吧。”水溶转身对刘柏然说道。
    “遵王爷谕。”说完,走到匾前面,拉开了红帐。只见上面刻着金光闪闪八个大字:
    鞠躬尽瘁为国为民!
    众人羡慕,这才是真正的赏赐,先前的那些东西比起这八个字可是微不足道了。
    “老臣再次叩谢皇恩!”
    。。。。。。
    一番礼仪总算是完了,众人拥着水溶、刘墉回到中心亭。
    刘家父子一定要请水溶坐正桌首位,言其为地位最尊者。
    水溶哪里肯坐,因向贾敬问道:“敬世伯坐哪桌?”
    贾敬告知之后,水溶才道:“今日刘老大人大寿,晚辈岂敢放肆。况晚辈也是因着祖上微功,恬作高位,能和各位世交长辈坐在一起已是越礼了,安敢在各位老大人及长辈面前居首,传出去岂不是说鄙府上没有礼数?”说着坐在右桌上。
    众人这才作罢,刘墉告了声罪后坐在首位,余者依次落座。
    酒过半巡。
    又是先前那位秦兄,提议道:“光有酒,没有诗,岂不是少了味道?”
    一人打趣道:“哦,我倒不知秦大人何时也会作诗了?”
    引得众人大笑。
    原来这位秦兄叫秦管亮,是出了名的大老粗一个。其原系寒门出身,因年轻时在北边和游牧民族做过战,立有战功。现在五十多了,在京师南大营任都统。也是握有实权的堂堂正二品武官。
    在京为官这些年,也还算顺利。只有一件事,让他颇为不忿。
    他和贾敬同为正二品武官,又同在京城这个地界儿,却总是被贾敬压了一头。
    贾敬是京营节度使,也叫九门提督,专管京城内一切门禁、宵禁、治安、皇帝出行护卫等工作。
    而他作为护卫京城的南大营都统,平日里除了练兵也没事。偶尔要调用他手下的兵,皇帝也是通过九门提督之口,甚至直接叫他协助。。。。。。
    他可是知道贾敬是没有战功的,是由文官恩荫的武将。在他们这些大老粗眼里是不大认可这样的武将的。
    更可恶的是,贾敬卸职后,又推荐了一个差不多情况的王子腾上任。
    他不服。
    不就是祖上有些功劳吗?
    不过他到不至于蠢到公开反对朝廷决策,只是想在今天这个时候给贾敬一些难堪。
    他打听到,贾敬卸官后就在家教导他那个小儿子。
    你不是进士出身吗?我就让我的小儿子和你的小儿子比比文采,完虐之后再指出这就是你亲自教导,天资聪慧的骄傲?
    想着到时候贾敬的脸色,他心里已经在发笑了。。。。。。
    说起他的小儿子,他就很骄傲。他自恨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子,所以从小就给小儿子延请名师。也是儿子争气,最后被南京礼部尚书、文坛大儒方守看中,收入门下。
    前些日子刚好学成归来,准备参加下一届科举。
    真是天助我也!
    不但可以出口气,还能顺便为儿子扬扬名。
    “我哪里会做什么诗,不过我虽不会做,可我也很喜欢此类风雅之事的。恰巧今天这么多少年俊杰在此,又哪儿需要我们这帮老骨头出场。”
    不得不说,这老东西还挺会说话的,巧妙地把他的目的说了出来。
    众人平日里也看中这老头豪爽,也不好驳他的意。况他说的合情合理。
    贾敬也同意,也正有此意。他可不知道秦管亮是冲着他来的。就算知道了,估计也会冷笑一声:who怕who?
    见大家一致有兴致,刘柏然就下去安排。
    不一会儿,就见四队刘府下人准备了四套笔墨纸砚。其中一副径直送入亭中,另外三副送到四周,叫有兴趣的都可以写了送进来。要求是小辈儿才参与,大人们就不要掺和了。
    于是,场面愈发热闹起来。
    年纪小的,在一边苦思冥想。若有所得,就到提笔处写出来,或留或毁,不一而足。
    老一辈的,甚至两辈的,就在旁边喝酒谈笑。偶尔看看自家小辈或别人家的孩子抓耳挠腮的样子也是一种意趣。
    两刻钟以后,已经陆续有人往内递稿子了。亭内的大人物们就一边喝酒一边传递着评阅小辈们的诗稿。
    “‘淤泥不染清清水’这句写的好。”
    “这一句:‘污泥浊水总难离’写的也好。”
    。。。。。。
    看来大家都知道刘墉喜欢莲,虽没有限题目,却首首都是关于莲的。
    终于,一位老大人发出了赞美:“这首倒是写的巧,写的妙!”
    见众人都望过来,他也不卖关子,直接将稿子递给了水溶:“王爷请看。”
    水溶也不客气了,直接看了起来。俄而,也赞了句,遂又递给上边的刘墉。
    刘墉身边的青年接了过来,就要递给刘墉。
    “是什么好诗?虎儿,你直接念出来,别让诸位大人等的心急。”又对众人道:“这是我的孙儿,叫刘虎。”
    “是”
    刘虎就直接念道:
    题画荷花:
    侧闻双翠鸟,
    归飞翼已长。
    日月元无心,
    那得莲花上。
    众人听了,都觉得写的好。又问是谁写的。
    刘虎答道:“是秦杰”
    众人除了平日里交好的,当然不知道谁是秦杰。不过一看秦管亮脸上的得意,无不意会,纷纷打量着他身后站着的秦杰。
    贾清也瞧了过去。只见这秦杰不过十二三岁的样子,静静地站着,偶尔抽抽眉头,似是对父亲得意的神情有些不满。
    片刻后,刘墉率先称赞道:“秦大人果然是虎父无犬子,令郎小小年纪,就有这等诗词造诣,以后前途未敢限量啊。”
    这个刘墉确实不是个老实人,你夸别的就算了,偏偏在诗词上说人家秦老粗是虎父,这词儿用的。
    水溶也道:“秦兄的诗确实写的新颖,别具一格。”
    秦老粗好不容易收了笑容,谦虚道:“犬子哪里敢当王爷和刘老大人的夸奖,不过是勉强能入耳罢了。”
    本来话题说到这就算完了,秦杰也算是扬了名。不过秦老粗可还记得他的目的还没完全达到。。。。。。
    转过头来,秦老粗就对贾敬说道:“贾兄何必藏拙,听闻令郎的文采也是相当出众的,为何却不愿意当众露一手?”
    贾敬原本也是有打算的,只是到底觉得贾清还太小,就没急。现在秦杰做出了好诗,再写也是没什么意义了,就不打算让贾清出场了。
    不过,他也看出来这个老家伙有些针对他。
    “清儿还小,哪里就有什么文采,不过是识得几个字罢了。”
    “哎,又不是上战场,这原是给小辈们玩耍的游戏,贾兄可别是怕丢面子不敢下场吧?”
    这话就算是挑明了,亭中众人都停止讲话,看着这两对父子间的对决。
    贾敬也不打算退让了,他何曾这点胸襟都没有,输就输吧。不过还是回头用眼神询问贾清:可有准备?
    “父亲大人,孩儿愿意下场一试。”
    他也早看不惯这个叫秦啥玩意儿的老头了,哼,是你逼我的。
    不过,荷花诗,还是要清以后的,他记得的真不多。
    呵,有了。
    只见他缓慢踱了两步,看向了亭外的荷花池,作沉思状。。。。。。
    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做出这等思考之态,倒是不多见,亭中人也不做打搅
    少倾,贾清收住状态,快速移步到落笔的桌子边上,提笔写下四句。

第十章 刘老爷沐浴两代圣恩
    话说众人被贾清的逼格所‘震慑‘,见贾清落笔,几个年纪尚小的都跑过去观看。
    不过片刻功夫,大人们见贾清停了笔,几个小的脸上都露出惊讶的神情,一直风轻云淡的秦杰也面露异色。这下,就连刘墉刘老头都好奇了。直接叫刘虎给他拿了过去。
    刘虎拿了过来,刘墉却也不看,让他直接念出来。
    刘虎遂拿起一看,题目只有两个字:荷花
    往下看时,脸色郑重起来,开口念到:
    一片愁云一点霞
    十分荷叶五分花
    湖边不用关门睡
    夜夜凉风香满家
    这是曹演的大作,贾清拿曹公先人的诗作来混迹红楼,也算是一种恶趣味了吧。
    听刘虎念完,众人面色各异。其实大多数人都十分吃惊,如果刚才秦杰那首是好诗的话,那么这首就完全称得上是佳作了。
    前一首虽然雕刻精确,构思独特。给他们自己做,花些时间,自信也能做出来,甚至更好。
    但贾清这首,不单立意高雅,而且很自然,就像是致仕的大家所作一般。亭中除了个别人,都自觉自己如果不是灵感所致,也做不出这等佳作来。
    现在,作者就在眼前,还不到十岁!
    天才!
    这绝对是天才!
    多数人心里的感觉,除了那几个纯武将出身的大老粗,其中就包括秦管亮。
    他虽不是很懂这个,但见亭中之人的表情也知道贾家小儿作的诗很好。心中暗叫一声:这下玩脱了!
    索性也不做声,哼,比脸皮,我老秦也是从不怕哪个滴。
    此时最高兴莫不过贾敬了,他已经做好被秦大老粗奚落一番的准备。熟料,清儿这般争气,深深将这一耳光抽了回去。看,秦老头不说话了吧。
    不过,他的涵养到底比秦管亮好些,不会做什么落井下石的事,有失风度!
    就让他唾面自干吧。
    这时,只听水溶笑着对贾敬说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面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
    贾敬回道:“犬子岂敢谬承王爷之赞,果如是也,亦是我辈之幸。”
    水溶又道:“只是有一件事需要世翁默许,令郎如是资质,想必是世翁严加管教之故。然世兄年不过总角,在家里,世翁高坐在堂,难免拘束了世兄,不利于成长。
    小王虽不才,却也多得蒙海上名士垂青,世兄不妨常到寒弟谈会谈会,或可进益学问且松弛心境。”
    水溶竟是对我发出了邀请,这不是贾宝玉的待遇吗?呵呵,只要你们不搞超友谊的事情,会会又何妨,正好多结交些朋友作为以后的助力。贾清心里想着。
    贾敬回道:“承蒙王爷看中,下官等敢不从命。”
    水溶、贾敬两个说着话,那边刘墉也对贾清说道:“贾小友可否将高作赠与老夫?”
    贾清知道,刘墉倒不见得有多么喜欢这首诗,这只是他表示看重的一种方式罢了。
    今天他写出此诗,扬名京城已是必然。若再传出刘墉求取他的诗作,必定让人觉得他的诗才为刘墉所看重,为传播增加公信力:你看,人家刘老大人都说好,你还有何话说?
    所以,当下贾清毫不犹豫,直接道:“承蒙老大人看的起,这是小子的荣幸。”
    刘墉哈哈大笑,叫刘虎收起原稿。
    贾清想的没错,他确实只是想为今天贾清的扬名加一分力度。要说好的莲花诗、莲花词,这辈子他见过太多,也作了太多,这首好是好,远没到他需要求取的份。
    况且今天也就是些晚辈下了场,而且其中的佼佼者,比如有功名在身的、身上有官职的都没有下场,就像他的孙儿刘虎现在是举人,就没有下场。
    他看中的是贾清的年龄。
    人老了,就喜欢这些有才华的年轻人。
    见贾清又老老实实的站到贾敬身后,一点也不浮躁,刘墉心里很满意,就向贾敬问道:“令郎几岁了?”
    “回老大人,七岁多了。”
    贾敬话音一落,满堂侧目,先前不知道具体岁数,只是目测十岁左右,现在一听,才七岁?七岁就能作这样的诗,古来怕也也只有骆冰王等少数神童有这样的经历吧。
    没有人会问,这是不是贾敬替作的之类的话。首先,这样做,就是将人得罪死了,还是在今天这样的好日子里,没人这么蠢,除非是死对头。没看就连秦大老粗都闭嘴了么。
    再说,就算是作弊,日后还怕不会露馅?在这个文风鼎盛的年代,谁敢冒这样的风险!
    秦杰、贾清珠玉在前,后面也没有诗稿再传进来。
    刘墉对水溶拱了拱手,说道:“既没有了人下场,那今日的魁首就点贾大人的小公子了,王爷以为如何?”
    “合该如此!”
    到手的扬名机会转眼飞了一大半,儿子今日的风头完全被贾家子盖住了,秦老粗心里很不是滋味。
    刘柏然看了父亲一眼,见刘墉无异议,大手一挥,就欲撤去笔墨。
    “龙华宫总管吴公公到。”
    众人心里感叹道:今日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
    不一会儿,就见几个宫中黄门进了庭院。
    为首一位公公,年纪和刘墉一般大,通身气派。进了院子,也不理会其他人,直接对刘墉说道:
    “太上皇听闻刘先生七十大寿,特意吩咐奴才给刘先生捎一句话来着。”
    满朝文武,能得太上皇一声‘先生’尊称的,恐怕也只有眼前这位老头了吧。
    “老臣接旨~”
    “哎呦,停住吧,刘先生,太上皇可吩咐了,这不是圣旨,只是老朋友之间的寻常话,您这样老奴可没法交差啊”
    “那吴公公您说怎么办?”
    吴公公道:“您老站着就好”说着还扫了刘墉身后众人一眼,在水溶身上停顿了下,马上移开了目光。高声道:“传太上皇原话~”
    又看着刘墉,接着道:先生,生辰快乐!
    不提众人感想,只见刘墉刘老头已是泪流满面了,口中直道“太上皇啊~”
    先前皇帝的诸多赏赐,远不及太上皇这简单的一句话!
    他二十几岁入朝为官,加上做首辅的十多年,宦海四十余年,与太上皇结下了深厚的君臣情谊。
    只是太上皇四年前宣布退位,他也在次年初就向当今圣上递了辞呈。。。。。。
    一晃四年过去了,太上皇终究是没有忘了他啊。
    那吴公公也不劝刘墉,让他好好宣泄自己的情感,又见刘柏然扶着刘墉,这才转过身来向水溶行礼道:
    “奴婢见过北静王爷。”
    “吴总管多礼了,老皇爷近来可好?”
    “蒙王爷惦记,太上皇他老人家一切都还好。”
    可能是这一老一少真心不太熟,扯了没几句,吴公公就和刘墉等告了歉,回宫去了。

第十一章 俏牡丹花开一支
    自那吴公公走后,刘墉称身子不支,去了内堂歇息。
    刘柏然又领着众人继续喝酒,只是大家都没什么心思吃酒了,不过片刻功夫,水溶就借故先离去了。
    只是临走前,再次邀请贾清去他府上做客。
    水溶这一走,大家就没了顾忌,纷纷告辞。刘府也没留人,一一送出了府。
    贾清三人会齐之后,也告辞出了门。贾蓉骑马,贾敬、贾清坐轿。
    轿子中,贾清问贾敬:“方才那位吴公公是什么人?”
    贾敬看着儿子,摸了摸他的头,说道:“他可是太上皇身边的大太监,叫做吴德全,以后遇见了,你可得规矩点。”
    “恩,”
    透过车窗看着远去的刘府所在大街,贾清感慨道:“这刘府真不简单,一次寿宴,竟惹得两代帝王來贺。”
    贾敬有心栽培眼前这个小儿子,于是解释道:“这刘老大人刘墉,一生为官方正。在他做首辅执政的十多年间,大楚帝国真的算得上是百姓安居乐业、官场吏治清明啊。他在我大楚开国百余年的十几位首辅中,功绩都是能进三甲的。又因为他得太上皇信任,他的为政理念到现在都还在有人执行。。。。。。算了,这样给你说吧,只要接任的首辅不乱来,就安安稳稳的办公,我大楚帝国的国力也会蒸蒸日上的。
    新皇登基后,他以年事已高为由卸了首辅一职,安心在家养老。此举其实是在给新皇让路,让当今皇上十分满意。以后如果你入朝做了官,当向此老学习。”
    我×,这么牛?照此看来,这老头果然不是什么迂腐书生,倒是个精于人情事故,又有大才的绝世能臣啊。
    但他怎么觉得有些不靠谱呢,先头这老头还装作一副要死了的样子。。。。。。
    点了点头,贾清又道:“那北静王爷呢,他看起来那么年轻。”
    贾敬沉默了下,似是在缅怀过去,然后回答道:“北静王爷的祖上和我家先祖是结义兄弟,当年一同在咱大楚太祖皇帝帐下效力。。。。。。后来大楚国建立了,太祖皇帝论功行赏。
    本来我家按功绩也是可以封王的,但我贾家先祖两兄弟都在开国十二勋臣之列。一门双王着实过于耀眼,我家先祖为后代计,自请免封王爵。
    太祖皇帝赏罚分明,自觉如此对贾家兄弟不公。迁都北京之后,下令为贾家兄弟修建荣宁二府,就是现在我贾家荣宁二府。并钦笔:“以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刻于贾氏宗祠之中,表示皇家要与贾家共享富贵之意。”
    说到这,贾敬脸上明显有自豪之意浮现。
    贾清能说什么?说皇家是靠不住的,再过不了十年,贾家就要被皇家抄家了吗?
    他选择闭嘴。
    又听贾敬继续说道:“而现在的北静王名叫水溶,他和你们是一个辈分的了。他家之所以如今还能袭王爵,除了其祖上功劳在四王八公之中最大这个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父亲在当今圣上登基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他家本来已经出了三个北静王了,按祖宗之法,到了他这一代,无论如何也该降等袭爵才是。
    当今皇帝感其父之恩惠,力排众议,最后还是让他承袭王爵,并且十分看重于他。”
    见贾敬说完了,贾清为了不冷场,就找话问道:“那北静王邀我去他府上,我要不要去呢?”
    其实他已经打定主意,有机会一定要去会会的。
    贾敬想了想,道:“按理说王爷可能说的是客套话,不过若他再下帖子请你,你还是要去的好。”
    贾清赞同道:“恩,我听爹爹的。”
    见轿子要入荣宁街了,父子二人就停止了交谈。
    进了府,要和贾敬分开时,贾清开口叫住了贾敬:“启禀父亲,孩儿有一事相求。”
    “何事?”
    贾清说道“孩儿想要父亲给孩儿两个随从小厮。”
    贾敬奇道:“你要小厮何用,平时出门不都是你大嫂子给你安排了随从了吗?”
    “孩儿是想老是麻烦大嫂子也不好,况如今我也有了些自己的迎来客往。。。。。。孩儿已经长大了嘛~”
    贾清故作腼腆的道。
    贾敬看着眼前的小人,听着他说他已经长大了,不禁莞尔。又想起今天他扬了名,别的府上的公子说不定会请他做客什么的,北静王不就已经这么做了吗。想了想,就同意了。
    “那你想要什么样的小厮?”
    一听有戏,贾清忙道:“长得机灵的、比我大的,最好是超过十三岁的。”
    能在大家族里给小少爷们当小厮的,都要未成年的男性家仆,所以他不需要说年龄上限。
    “好吧,明天我安排好后,叫你来瞧。”
    贾清大喜,又完成了一步关键棋,以后就不用什么都亲力亲为了。
    谢过贾敬之后,贾清就快步的跑回自己的院子。
    一路上,路过的丫鬟、婆子们见到风风火火的清二爷在后宅里跑,心里在想二爷准是又遇到什么好事了,都纷纷行礼问好。
    贾清在贾府里,平日里待下人也和善,见了人也不会畏畏缩缩的。最主要的是,这府里没有一个主子会压派他,贾敬、尤氏不会,贾珍碍于贾敬也不敢,贾蓉等则是没资格。所以下人们也不敢对贾清不敬。
    这鲜明的区别了同为庶子,在荣国府里连下人的脸面都不如的倒霉蛋贾环。
    一路进了自己的院子,院子里空无一人,静悄悄的。
    那些洒扫婆子知道贾清不喜欢她们在院子里逛,做完事都各自回去了。几个小丫头八成是躲哪偷闲去了。
    “小鸾姐姐?小风姐姐?”叫了两声,没人答应。倒是西厢房中做女工的翠柳可能听到了,走出了说道:“那几个小蹄子多半在花厅呢,都是二爷把她们都惯坏了。”翠柳这几年过得很舒心,人也比以前开朗了。
    “知道啦,柳姨,我去找她们去了~”话没说完就跑了。
    留下翠柳在后面好笑道:“二爷真是长大了,知道找女孩们玩了。”说完也转身回了房间。
    这绝对是错怪我们清二爷了,什么叫长大了就知道找女孩儿们玩了?他三岁多就知道了好吧。。。。。。
    贾清从院子东边上了走廊,沿着走廊走了五十来步,向右转进一道门中,果然就见四五个穿红着绿的小丫头在花厅中叽叽喳喳的说笑着。
    “哈哈,你们居然在这里糟践我的花,让本少爷一顿好找!”贾清故意大声叫到。
    花厅中的姑娘们听见这浮夸的声音,一惊,不过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二爷回来了。。。”
    “快,将二爷抓进来,叫他吓唬我们。”
    于是,体格还没有丫鬟们大的贾二爷就被几个丫鬟给拧进了厅中。
    “啊,快放手你们,再不放手我要叫啦。”
    “咯咯,你们听听,二爷还要叫呢。我倒是想听听二爷是怎么叫的,你们想不想听?”
    没说的,这么大胆的丫头必是佩凤无疑了。
    他虽说不怕丫鬟们调笑,也乐得和他们玩。但一句‘救命啊,非礼啊’到底没叫出来,主要是怕墙外边的婆子们听见。
    在香喷喷的丫鬟们中间嬉闹了会,总算是被放开了。
    “二爷,你养的什么花中珍品,今儿开了一朵呢。”
    哦?贾清抬眼看去,果然在花厅东北角不与其他花盆放在一起的两盆花中的一盆开出了个小花骨朵,还没完全张开。
    他马上走过去,看着这朵小小的白牡丹花骨朵。尽管还没完全开放,但那份绚丽也初次展现在世人面前,再闻着那几乎微不可闻的花香,贾清心里十分满意。他上次逛了两个时辰的花市,才淘到了这么两盆珍贵的品种:一盆白牡丹,一盆春兰,也叫兰草。
    不过傍边那盆兰草还一点开花的迹象都没有。

第十二章 贾姑姑仙逝扬州城
    “二爷,你能将这盆花送我吗?”
    佩凤看着二爷在仔细欣赏那朵白牡丹,声音难得有些羞涩,将今天上午就在心里的盘算说了出来。
    贾清还没反应过来,携鸾也弱弱的说道:“二爷,我也好喜欢这花。”
    其他三个女孩自知比不过这两位,也不开口。
    贾清看着她们二人,调笑道;“这花只有一朵,你们却有两人,我该给谁呢?”
    佩凤这时也恢复了些胆子,回道;“二爷愿意给谁就给谁好了,”
    “给谁都会得罪人,不如我出个主意如何?”
    “二爷你说。”
    贾清奸笑道:“你们谁给我亲一口我就将这花给谁~”
    话一说完,两人的脸就像火烧云一般红了,其他三个女孩也差不多。
    贾清倒也不怕她们三个出去乱说,这几年,贾清除了读书就是在院子中和这几个丫鬟玩乐。其间有过约法三章:
    第一,坚决维护贾清贾二爷的领导地位;
    第二,在院子中玩笑随意,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