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入红楼-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人愿意自己一直是受压迫的那群人,之所以选择默默承受,只是因为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贾芸虽说是贾府的近支,但他确实和贵人扯不上多大关系。他会为了得到一件差事赚点回扣三天两头的到两府中乞求,为了借几两买礼物的银子而受尽他那恶心舅舅、舅妈的白眼。
    难道他愿意吗?不,这一切,不过只是他为了改变自己生活状态逼不得已罢了。
    如今,贾清给了他更大的舞台,他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呢?
    起身拍了拍贾芸的肩膀,贾清道:“好好做吧,相信我,我们的未来会越来越好,超乎你想象的好!”
    贾芸用力的点着头,他毫不怀疑眼前这个处处透露着非比寻常的二叔的话。
    “哎呦。”
    突然,贾清在贾芸的头上不轻不重的敲了一记。不明所以的贾芸抬头委屈、不解的看着贾清。
    贾清不慌不忙的坐回了椅子上,不怀好意的瞪了贾芸一眼,在他越来越不安的表情中才没好气的开口道:“你小子,这下子露馅了吧!说说,在船上你小子的晨昏定省是几个意思,你真有这么孝顺?”
    贾芸闻言毫不犹豫的就准备应下,突然想起自己前面说过的“受够了卑躬屈膝的日子”,脸一红,然后看着贾清越来越不怀好意的神态,强辩道:“那些不过是对外人讲的,二叔如何能算在其中,小侄是真的……”
    话还没说完,在发现贾清原本只是阴险的脸色一下子阴沉下来之后,贾芸心中一惊,剩下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了。只是脸色涨红,再加上一些不安的坐在那里。
    见状,贾清也察觉是自己的要求太严苛了,贾芸如此做也不见得就是在糊弄自己,自己不也在贾母和贾敬面前如此表现的吗,世情如此,何必苛求?
    于是柔和了脸色缓声道:“没有责怪你的意思!你如此做本也无可厚非,只是你记住一点,你只是在我这里做事,不是我的下人,我也不差你一个下人使唤!
    我之所以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你来做,是因为我看重你是个知恩义,重情义的人,所以,以后在我面前不用说违心的话。抛开辈分不谈,其实我们可以做好朋友的,你认为呢?”
    看着贾清真诚的脸,听着他话里话外对自己的尊重,贾芸心中一时间五味杂陈,想说点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最后,他站起身,郑重的对着贾清躬身一拜到底,然后道:“侄儿向二叔保证,这是最后一次了。往后,侄儿心中一定把二叔当做最好的朋友!”
    心中默默补充道:独一无二的朋友!

第九十八章 夜幕下的黑影
    看着面色郑重的贾芸,贾清没有矫情,受了他这一礼。
    如贾清所说,他是真的不缺一个下人使唤。偌大的一个贾家,多是些混吃等死的,成气的没有几个。
    贾芸若是能成些气候,他就不用孤军奋战了。
    无论怎么说,贾芸都是姓贾!
    等他掌权之后,肯定要用大量的人,如果贾芸不负他之所托,贾清打算把他作为臂膀来培养。
    “好,既然定下了方向,明天你就去准备吧。先买个好点的,宽点的地儿,把车马行的架子搭起来。
    至于人手嘛,前期也要不了多少人,你可以在这十二房子弟和家生子中寻找,只是要注意甄选,别把一些混吃等死的家伙招进去了。
    回头我把两府里的总管金彩介绍你们认识,但是到底怎么处,你能不能从他那里得到帮助,就看你的本事了。
    至于银子,明儿个你来我再给你。三千两银子,相信可以助你把架子铺好了,然后就可以接活做事了。
    你也不要贪大,就先把这行做好,等你在南京摸清了路数,建起了班子,我会再给你一些方子,到时候,酒楼的生意我们也不是不可以做。”
    贾芸听了眼睛越发明亮,使劲的点点头,道:“知道了二叔,侄儿一定用心办事!只是还有一事想要请教二叔,您叫我不要用您的名义做这事,我有些担心自己镇不住场子……”
    贾清闻言反问道:“怎么,难道你就不是我贾家子弟了?虽说我们贾家这些年不比以前了,但也是响当当的金陵四大家族之首!我们不坑不偷不抢的做事赚点银子花花谁还能怎么着咋地?
    至于我说不叫你用我的名义,只是不想这事传回京城两府长辈的耳中,你知道我的任务是什么。
    但是对外你还是可以用我的名义,甚至我爹的名义,毕竟你现在做这么点事,只要你不对着族里的人讲,也传不回京城。等到你的事做大到能引起贾家的注意之后,想来,我也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
    说到这里,贾清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
    贾芸也有些激动,他知道贾清的任务是什么,他更相信贾清肯定能做到。不说别的,单说贾清把他安排到南京来发展这么高瞻远瞩的计划,宁国府里的贾珍肯定不会是贾清的对手!
    那个时候,才是自己大展身手的时候啊。甩了甩脑袋,知道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再问道:“那如果是官面上的事呢?”
    他知道贾清过不了多久就要走了,到时候就什么都得自己拿主意了,趁现在,当然是能多问清楚些就问清楚些。
    贾家在金陵当然是响当当的望族,但毕竟如今主家搬到了京城,留在南京的也没有个有威望的人镇着。
    虽然有大量的亲朋故友在此,但关键是这些人贾芸都不认识,更不提交情了,人家也不太可能把贾芸放在心上。万一若是遇上点什么事,他还真不好上门求助。
    念及此,贾清道:“其实我们做的这行是个冷清行业,又是在起步期,按理单是一个贾家的名头应该就够使了。不过你的担心也是好的,这样吧,等我返程路过扬州的时候,顺便和巡盐御史林姑父大人通个气儿,到时候你要是遇到了什么突发事件,可到林姑父府上求助。”
    贾芸闻言大喜,也算是更安心了。
    林如海作为巡盐御史,掌盐政,每年从其手上过的盐税银子以百万计,是不折不扣的位高权重。而且,他乃是进士及第出身,官居兰台寺大夫,作为具有风闻奏事的言官头头,皇帝把他放到这个位置来,未尝没有要他监管江南士林的意思。
    所以,在江南之地,有林如海照拂着,还真是可以说谁都不惧了呢!
    又粗略的说了几个问题,贾芸就起身告退了,之后贾清就在李衍二人的陪同下慢慢往回走。
    过了仪门,又走了百来步就是内仪门了,李衍、王顺正准备告退回去,却突然听得贾清一声喝令:
    “什么人,过来!”
    李衍二人正不知所谓,这时贾清又开口了:“李衍,王顺,那边有个人,你们去看看!”
    李衍二人闻言看向贾清指向的地方,黑乎乎的,除了有两株不大的树在月光的照耀下依稀可见之外,哪里有什么人?于是都不解的看向贾清。
    贾清这时却满脸严肃,沉声道:“墨叽什么?叫你们去就去!”
    如此李衍二人只得慢慢向着那边走。
    只是才走两步,只见一道人影子一下子从那边树后串了出来,沿着墙根脚下,慌慌忙忙的向着远处逃窜而去!
    “有贼!”
    李衍大喝一声,急忙带着王顺追了上去。
    逃窜那人慌不择路,李衍二人在后面紧追,这般动静,很快就引起了巡夜的家丁的注意,没费多少事就抓住了那人。
    等贾清从后面赶到的时候,就见李衍和一个护院打扮的人正按着一个身材瘦小的人在地上,那人还在挣扎。
    贾清走上前一看,诃,这人居然还身着一身贾府下人的服饰。
    叫李衍把他架起身,贾清道:“说说吧,你是什么人,大晚上干嘛鬼鬼祟祟的从仪门内出来?”
    那人听到贾清的问话,脸上露出明显的不安、惶恐的神色,苍白着一张脸,就是不说话。
    贾清再次问了一句,见他还是说不出话,耐心耗尽,就要下令处置。这时,一旁还反绑着他手的护院男子犹豫着开口了:“回清二爷的话……他,他是刘三,是前院管房门的刘管事的弟弟,也是府里的下人。”
    见贾清及李衍二人都转眼看着他,他继续开口道:“先前天暗,小人也以为是哪里混进来的贼人呢,抓住他之后,小人就认出来了。”
    旁边和他一起巡夜的两人也配合的点了点头。
    确认了是府中的下人,加上旁边也有这么多人,贾清就叫李衍二人放开他,再次问道:“说说吧,你鬼鬼祟祟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许是被放开了身子,他找到了一丝安全感,不再那么紧张,终于小声开口道:“小的,小的是去看看各处的门房是否都关好了……”

第九十九章 薛姨妈借人训子
    一见这刘三眼神飘忽的说话,贾清如何不知道他在说谎,懒得跟他废话,对李衍道:“这人不说实话,给我搜身!”
    闻言李衍、王顺上前就揪住了他,刘三还想挣扎,却听贾清又道:“你们都愣着干什么?今天这事要是弄不清楚,后果你们可要想清楚了!”
    旁边三人原本还有些不知该怎么办,听到贾清如此说,哪里还不明白该怎么做,纷纷上前制住了刘三。
    做一个大户人家的下人,特别是像贾府这样的公侯府邸,那可是很清闲的职业呢。特别是他们这些年留守南京,上面也没有主子,每日里只需做做最轻松的活计,就能每个月拿好几百文钱呢,还不用说偶尔还能捞点外快呢!
    要是让贾清传回去他们这群留守的人在老宅不安分守己、背着主家胡作非为,后果确实很严重。再怎么说,也不能让刘三他一个人就坏了兄弟们的前程。
    好在这刘三也只是象征性的挣扎了一番,见于事无补就认命了,任由李衍、王顺在他的身上摸索。
    “找到了,二爷,你看。”
    贾清看着王顺从刘三怀里拿出来的一个由一块细布包裹起来的东西,也没什么稀奇的啊!等王顺慢慢打开细布露出里面的东西时,贾清就更讶异了。
    他有想过是什么金银、贵重首饰之类的东西,却没想过,细布里面包裹的居然只有聊聊十几个小银裸子和两张纸。
    贾清拿过那两张纸来看,也不过是一张欠条和一张当票而已,欠债人和典当人皆署名刘石。
    再看看那折合起来也不过几两银子的银裸子,贾清心中不由得疑惑了。
    这点子东西值得他大晚上的进内仪门偷?
    须知,像宁国府这样好几进的宅院,单是前宅就分为了几重院落。从正门到仪门,再到前厅,最后再到内仪门,这都是前院的区域,是可以让家下人随意出入的地方。
    但是进了内仪门之后就不行了,因为,过了内仪门就是家主居住的地方。
    不动声色的把欠条和当票放了回去,贾清道:“说吧,这些东西哪来的?你又偷来干嘛?”
    “这些不是我偷的,那本来就是我的东西。是,是我一直带在身上的……”
    刘三一听贾清说是他偷得,吓得一连声否认道。
    “是你一直带着的?那你大晚上鬼鬼祟祟的,见到我们又跑是怎么回事?”
    东西是他的,这点贾清倒是相信,毕竟从正堂里随便拿一件古玩也不止值这几两银子,更不用说还有两张乱七八糟的的东西夹在里边。
    但是他大晚上跑进了正堂,见到自己等人又躲,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就在刘三眼神飘忽,吞吞吐吐的说不出话来的时候,赖升也带人赶到了。于是贾清道:“把他带下去好生看着,没有我的吩咐不准任何人见他。”
    说完转身走了,身后李衍二人紧跟而上。
    三人一起穿过了内仪门,到了贾清住的偏院才停下来!李衍二人是害怕里面还有不醒事的人冲撞了贾清,这才直接跟到了偏院。
    之后贾清回头对王顺道:“待会你去见赖总管,就说是我说的,刘三只能由我们的人看着,我没开口之前不能让老宅里的人见他,就是金彩也不行。”
    见王顺顺从的点着头,贾清又对着李衍道:“今日晚了就算了,明天一早,你和王顺一起到正堂各偏院、侧院、厢房和临近的院子里仔细查看一番,看是否有近期住过人的痕迹。”
    贾清是结合一般主家长时间不住的宅子多半会被看管的人私自租赁屋子出去这种现象,推测宁国府说不定也有这种情况!
    李衍二人明白贾清的意思,道了“是”之后,又目送了贾请进了屋这才原路而返。
    第二天一早,赖升就打点好了车马派人来请贾清出门。
    贾清作为宁国府的直系后辈,到了南京,别的门户还可免了,只这同为四大家族的薛家和江南第一甄家不可不去拜访!
    至于其他门户,要么是主家搬往了别处,诸如王家、史家。要么是门户不够或是交情一般,贾清倒是不必前去拜访。
    贾清刚走出正门,金彩在几个府中下人的陪同下急匆匆的迎了过来,一礼伏下之后道:“奴才有事要向二爷禀报,刘三他……”
    “等我回来再说吧!”
    贾清用眼神制止了他后面的话,然后撂下一句话后就越过了金彩几人,在赖升的引领下上了马车。
    ……
    贾清一行先到了乐业街薛家投上了拜帖,被告知家主有事外出,家中只有内眷,不宜接待,请改日再来。
    如此贾清倒是乐得轻松,他本来还在考虑待会若是不幸见到了薛蟠该怎么措辞呢,如今正好省了麻烦。遂折道去了甄家。
    却不知他前脚刚离开,身后的甄家内宅却又发生了有趣的一幕。
    薛家正院,后堂之中,现任薛家主母正在其中和她的女儿,乳名换作宝钗者说着话。
    “前些时候就在你姨妈的来信中听说过这个宁国府你敬世伯的幼子,幼年早慧,少年英杰,于诗词曲赋和读书一道上颇有天赋,是贾家第四代少有的少年俊杰。
    今日虽没有得见,但从他这份言辞恳切得体、字体俊逸如飞的拜帖来看,你姨妈所说果然不假。
    在加上他小小年纪,到了南京参加文会,还不忘来我们这些府上拜访,可见还是个知礼明事的!”
    薛家主母对着她对面正拿着一张拜帖观看的女儿如此称赞道。
    拿着帖子看了有一会的薛宝钗闻声附和的点点头,道:“妈说的有理,这位世表弟的字写的确实不错,比咱们族里的兄弟姐妹们都好……”
    “你们在说什么?这么热闹?”
    正好这时薛蟠也象征性的来向他的母亲请辞出去玩,在门外听到母亲和妹妹的议论声,就出声问道。
    薛家主母原本脸上还带着笑,在看到薛蟠之后瞬间将自己的笑容收起来,假怒道:“你这又是准备去哪里野?昨儿个才在街上惹出了事,吃了亏,今天你还要去?
    你还有脸子问我们说什么!我们正说着你姨妈家的一个孩子呢,说起来人家比你还要小上一些,可是人家不但书读的好,行动处更是知礼懂事,深得你姨妈家各长辈的喜爱!
    哪像你,一天到晚就知道到处疯玩,我迟早叫你给气死!”

第一百章 大观园及甄园之美
    听得母亲如此说自己,薛蟠不满道:“别人家的孩子再好那也是别人家的,我才是您的亲儿子!再说,我哪有您说的那么不堪……
    等等,妈你刚说什么?姨妈家的?是不是姓贾?他现在住哪?”
    薛母没好气道:“你姨妈家的孩子当然姓贾了!至于他住哪我哪知道。但是他们家在南京也有宅子,想来是住在他们老宅那边了吧!”
    “果然是他,这个王八蛋!对了,你们好端端的说他干嘛?”
    薛母喝斥道:“孽障,胡说些什么呢!这清哥儿哪里得罪你了,值得你这般骂他?
    人家今日是怀着亲戚的情分来拜访你父亲的,你父亲不在,咱们不接待人家就算了,你这会子又这么三不着两的骂人家,传了出去薛家的脸都让你给丢尽了!”
    薛蟠一听不但不悔改,还一拍小几就站了起来,怒声道:“好啊!他还敢上门来,看我不出去打断他的狗腿!”
    说着就要出门而去。
    还是一旁的薛宝钗见母亲气的脸都发白了,赶紧上前快慰,又回头唤住了薛蟠:
    “哥哥你省点心吧!你看妈都被你气成什么样了,你有什么话不妨讲明白了再说,也省的妈为你担惊受怕的!”
    就要跨出房门的薛蟠这才回转头来,瞧见母亲果然气的不行的样子,好歹折身回了过来,蹲在薛母面前,用他自以为最乖顺的声音道:“妈您别气,您先听我给你说……
    你道我为什么听到他这么生气吗?哼哼,就是您口中的这个人人称赞的贾家少爷,昨天当着满大街的人,把你儿子我打成了那般模样!
    如今他又假惺惺的上门拜访,谁知道他安的哪门子的坏心眼子呢!”
    昨晚吴厘他们回来给他说:贾清一行人住在早已虚置多年的宁荣街宁国府中,他们又仔细打听了一番,才知道了些贾清的情况。
    薛蟠一听打自己的人原来还是和自己家关系匪浅的贾家子弟,顿时一口郁气淤积于胸,不得发出来。
    本想着今日这脸上的伤也好些了,自己再带几个人出去透透气,他是受不得家里憋闷的意味了。
    至于和贾清的仇,他还没想好该怎么报,索性留着以后再说……
    谁知一大清早的,贾清居然好死不死的跑到他家来要见他父亲!薛蟠浅显的气量哪里还包裹的住自己快要冲上天灵盖的气愤?
    要不是还知道点孝道,他刚才是真准备带家丁出门打人了。
    薛家母女听到薛蟠的话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薛母道:“你是说昨天打你的人是清哥儿?”
    薛蟠用力的点了点头,脸上尤自带着忿忿的恨意。
    见状薛母的脸色是真的很差很难看了,再问道:“昨儿个他可知道你的身份?”
    “那哪能啊,我在外面可是从不仗着薛家的势做事的,他哪知道我的身份!”
    薛蟠是真不知道贾清其实早就猜出他的身份了,他昨晚还有些懊悔,要是早点说出自己的身份,说不定那两个俏生生的丫鬟就是自己的了,还不用白挨了这一顿嘴巴子。
    尽管薛母对儿子的前一句话是一点也不信,但闻言好歹脸色好看了许多!
    要是贾清真的明知薛蟠是他的世表兄,是和贾家同气连枝的薛家的大少爷还下那么重的手,她就要重新看待她姐姐口中的这个少年神童了。
    只是薛蟠再怎么顽劣,到底是他的亲生儿子,在这时自是不好再夸奖贾清。也不好说贾清的不是,主要是过不去心里那道坎。索性就略过这一茬,对着薛蟠道:“今天又想去哪里野玩?你父亲马上就要回府了,我可先给你说明白了,这回你再让你父亲揪着错,可别指望我来救你!”
    原本还打算哄好了母亲再出去,看看能不能赶上贾清的薛蟠一听说薛父要回来了,顿时心中打了一个激灵,自动取消了这个念头。
    恭恭敬敬的给母亲和妹妹道了别之后就转身回自己的院子了。他要去温习一下功课……
    薛蟠不知道的是,他的父亲这次回来,怕是不会再有精力收拾他了,甚至以后也再没有这个机会了。
    过不了多久,他也要正式开启他放“荡”不羁的一生了……
    ……
    南京城西偏北,靠近原皇城的地方,有一座青龙山,据说是当今太上皇钦赐的名号。
    青龙山脚下,有一片湖,在湖与山旁边有一座甄园,里面亭台楼阁装点有致,厅殿环宇富丽堂皇,是人间第一等温柔富贵之地。
    “这甄府比起我们宁国府可富贵多了!”
    快到晌午时分,贾清出了甄府,对着旁边的赖升道。
    虽说甄家对贾清的拜访表示了礼遇,甚至还是由现任甄家家主甄应嘉亲自在他的外书房接待的贾清。
    但是,也只是简单的说了几句话,甄应嘉又对着贾清勉励了一番,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贾清看着一副儒生之态的甄应嘉,虽不说高傲,但也没有什么热情的意思,就很识趣的起身告辞了。
    其实,出于世交之谊,甄应嘉出面接见了贾清就已经算是礼遇了,贾清毕竟是晚辈。
    至于甄府里那位和贾宝玉形容相似、性格相同的大名鼎鼎的甄宝玉,也只能以后再见了。
    “二爷说的是……
    二爷还没进他们家的甄园呢,那才是真的天仙宝镜般的地方!据说是当年太上皇为了给甄家太爷养老专门派人修的园子,就在他们宅子后面!
    听府里有幸跟着主子造访过甄家,进过甄园的婆子说起过,那甄园的气派,和皇宫相比也不遑多让了。咱们家的荟芳园也算是绝美的园子了,可是和这甄园相比,确实也就不算什么了。”
    荟芳园贾清当然清楚了,那是贾清两世为人见过的最雅致、最富贵的园子了,也是贾清在宁国府里最爱去逛的地方。
    若是这甄园真有赖升说的那么美轮美奂,不知又是何等风景?比之还未出现的大观园如何?
    “是吗,有机会倒是要见识一番!”
    ……

第一零一章 仗义半从屠狗辈
    宁国府中。
    贾清所住的偏院的外间,李衍和王顺二人正在和贾清汇报工作。
    “果如二爷所料,留守南京的人真的在搞鬼。
    上午我和王顺一起到四处的院子里仔细查看了一番,虽然他们掩饰的很好,还是让我们发现了蛛丝马迹。
    我敢向二爷保证,家主院里,近期肯定有人住过,而且,住过人的还不止一间院子!”
    “正堂呢?”
    “正堂倒是没发现什么异常,他们应该是还没有那么大的胆子,敢把正堂给别人住。”
    这些都在贾清的预料之内,这也是常事,在很多人家都有这事,只要做的不过分,宽和一点的主家很多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贾清叫王顺他们两去查这事当然也不是为了要惩治金彩他们,他如此做只是想拿下一个谈判的筹码。
    “嗯,既然你们如此肯定里面有问题,那你们究竟是怎么看出来的?”
    王顺闻言口不择言道:“那还不简单!他们虽说把各处要道、房间都打扫干净了,但细看还是能发现一些不妥,最主要的是,他们再厉害,难道还能把夜香的味道也去干净不成?”
    贾清脸上露出腻味的神色,坐在椅子上的身子都微微向后面仰了仰,嫌弃道:“为这你还专门去闻了他们的夜香?”
    王顺此时也发觉自己所言容易引起误会,连忙道:“哪能啊……呃,也算是吧,不过他们是把夜壶等物也清洗干净了的,味倒也不大……咳,哎呀,反正我就是发现了不妥就是。”
    贾清看着语无伦次的王顺在那里辩解半天也没说清楚,心中好笑,正准备再调侃两句。
    “为了二爷的吩咐,再大的苦我们都不怕,闻一次夜香算得了什么。”
    这是李衍的话,说完之后他目光灼灼的看着贾清,表达着他的绝对忠诚之意。
    贾清虽说很满意他的态度,但还是不得不装作出批评的姿态来:“李衍啊,作为领导,我不得不批评你了,你这种想法是要不得滴。
    做人嘛,要懂得变通,比如这次,夜香的味道你要是不想闻的话你就可以交给王顺去做,不必“以身犯险”嘛……”
    不理会一旁脸色愁苦的王顺,贾清继续道:“要是王顺闻不出个所以然,你还可以让他尝尝嘛,咳咳。”
    一旁王顺的脸色都开始发白了,李衍放佛千年不变的面色也浮现出了一丝浓烈的笑意,道:“回二爷,小的知道了。”
    “二爷,您这偏心的也太过了吧,我们都是您的跟班,凭什么这种事就要我上啊,不服。”
    “没有啊,我看你挺喜欢干这个的啊,刚才你还说来着。”
    还是李衍见王顺快被贾清挤兑的要吐了,开解道:“二爷和你说笑呢,你还当真了不成?”
    谁知王顺却一变脸色道:“嘻嘻,我当然知道是二爷在说笑呢,我这不是在配合二爷嘛!”
    说着自己也哈哈笑了起来。
    三人一通顺畅的笑过之后,贾清正色道:“你们也别只顾着笑了,刚我的话一半是说笑,也未免不是真心的话。
    你们以后给我办事的地方还多着呢,我对你们的要求是:事要办好,但是是在你们保证自己的安全之下。
    王顺这小子贼精贼精的我倒是不担心,倒是你李衍,你记住了,做事一定要懂得变通!你们跟着我这么久了,也当知道,我手下真的没有太多可用之人,你们就是我最最心腹的人了,你们任何一人我都不愿意、不能损失。
    我们是从一开始就搭伙的伙伴,如果我贾清真的有灿烂辉煌的一天,我想在那个时候我的身边还能有你们。
    能让在乎我的人和我在乎的人一直平安的在我的身边,这才是我做这一切的意义所在!”
    李衍感动的眼泪没忍住给流了出来,顾不得心中莫名之情,举起袖子擦了擦,道:
    “二爷对我们的爱护之意我和王顺铭记于心,但是,尽管二爷不愿意听,我还是要说,我们二人不过是府中奴几辈的下人而已,在别人眼中是最最低贱的奴才秧子。
    承蒙二爷看重,这大半年来也做了许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享受了梦寐以求的富足日子。而且二爷还不把我们当做奴才看待,给了我们这样的人不敢想象的尊重。
    二爷这样的大恩大德,要是我李衍在给二爷办事的时候还要惜身,还要投机取巧,那我李衍还算是个人吗?
    所以,以后还请二爷不要再说这样的话,因为那种人李衍做不到!贪生怕死的人也不配得到二爷的看重!”
    后面的话李衍是跪在地上说的,声音沉重有力,贾清坐在上首都能感觉到那股子强劲的信念,它的名字叫做忠诚。
    看着李衍跪在了地上,王顺也立马起身和他并齐而跪,以同样的语气道:“王顺虽说自认是有点子小聪明,但正和衍哥说的一样,若是我王顺敢在二爷面前耍小聪明,那和畜牲有什么区别?
    所以,我和衍哥心里的想法是一样的,我们现在的一切都是二爷给的,二爷的事在我们这里重过一切!”
    说着也是伏身在地!
    贾清默默的看着地上的两人,久久不能平静。
    古人难道真的是分成了两个极端吗?不义能如贾雨村者,忠义又有堂下两人这般!
    贾清又想起了贾府里那几位可歌可泣的忠贞大丫鬟,想起了那位刘姥姥……
    这些人,不约而同的都是社会的底层人物,他们都基本没读过书,或有也有限。
    而又观之贾雨村和贾家的族人们,这些人基乎都是饱读诗书,甚少也是通些文墨的。所以说:
    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古人诚不欺我。
    “好了,你们起来吧!既然你们执意如此,我也无话可说,就按你们自己的心意去做事吧!
    只是把我的话放在心里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