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入红楼-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清拿起两个金锭子放她手里,然后就像是自己得了赏一般,高高兴兴的又在纸上写下几个字,一边念道:
“贾迎春,赏金锭子两个,当堂启领。”
他这个像生,众人只觉太好笑了,但是更关心他下一个会叫谁。
迎春走回坐处,手里的金锭子捏的紧紧的。不是她太重视,而是第一次第一个这样“领赏”,心里紧张的。
“薛宝钗~”
薛宝钗端坐在薛姨妈旁边。闻言心下暗道:果然如此。
拿下裙摆,她同样站起来走到贾清身边,表情就比迎春平静多了。不过是陪着贾清一起逗长辈们一乐罢了,她想着。
贾清同样拿了两个金锭子放她手里。宝钗接过不说,居然还很正式对他福了福道:“谢清兄弟赏。”
贾清诧异的抬起头,暗道:哟,不错啊宝姐姐,挺会来事!
贾清深知像现在这样造次的机会以后不会很多,又想着总要回应点什么才好……
“嗯,不用谢,拿回家去好好过日子吧。”
“噗……”
这是黛玉今天第三次发出这样的笑声了。当然,与她一样的人在场不知有多少。
贾母哈哈大笑一阵之后道:“猴儿猴儿,你这般捉弄你宝姐姐,就不怕你姨妈生气?”
薛姨妈笑回:“哪里的话,他这般随和,说明没把我们娘俩当外人看待,我只有高兴的理。宝丫头,你清兄弟和你说笑呢,可不许恼。”
第五六二章 挨个儿看赏(二)
薛宝钗自然没恼,但距离也不太远了,恨恨的剜了贾清一眼,转身回来。
贾清照例写下宝钗的领取记录,念了一遍。然后抬起头扫视一圈,遗憾的道:“宝二哥就算了,他有太太和老太太那么多的梯己备着,估计也看不上我这点儿,我就不。。。。。。”
贾母立马道:“清哥儿,你可不许厚此薄彼。这么多人看着,你要是做的不公正,我饶不了你。”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宝玉的那份也得给!”
“那。。。好吧。”
贾清抽抽嘴角,道:“贾宝玉,上前听封。。。。。。抱歉,串戏了,是上前领赏。”
贾宝玉也是一脸看稀奇的样子走上来,道:“二弟,你不去学唱戏真是可惜了。”接过贾清递过来的金锭子,翻看了两下,又道:“别说这劳什子还挺好看的。”
贾清道:“别看了,拿回去吧,说不定以后娶媳妇用得着。”
贾宝玉:“。。。。。。”
其他人估计是已经笑得不行,很多都在憋着笑。那荣庆堂内伺候大半辈子的老人心道:“这位爷也真是够特别的,谁家公子哥可以这般光明正大的当面叫比自己长序的哥哥姐姐的全名?这且不说,这会子居然还敢拿哥哥的婚娶开玩笑,这般百无禁忌也是没谁了。偏生这堂中这么多人还没人敢指摘他。。。。。。”
不是没人敢指摘他。贾母就道:“清哥儿,你真是越来越无法无天了,什么话都敢说。宝玉,你别理他,他就是个没脸没皮的。”
王熙凤见贾母没有不高兴的意思,也乐意插上一嘴,对着贾清道:“清哥儿,我看该不是你想娶媳妇了,所以串掇着你宝兄弟,也好叫老太太顺带着也为你挑选一个?”
“琏二嫂子你别打岔,我这里正事还没完呢,待会再与你理论个三百回合!”
贾清不接茬,王熙凤也没深理。这哥俩的婚事,贾母没发话之前,别人是不敢随便乱点鸳鸯谱的。
“林黛玉儿~”
黛玉也站起来,她知道贾清是故意给她名字带的儿化音拿来取乐。走到贾清跟前,不待贾清说话便伸手道:“拿来吧。”
见贾清似乎要说话,她立马打断道:“不许说歪话!”
“。。。。。。”贾清张张嘴,居然真的没说话。等到黛玉拿了东西回去之后,众人才见他摇摇头,似乎在责怪自己为什么会这么软弱可欺。
探春便对湘云道:“果然,只有林姐姐治得住二哥哥。”
湘云撇撇嘴。林姐姐靠“不讲理”才能治住二哥哥,不算真本事!
接下来探春、湘云、惜春都一一上前领了赏。
王熙凤盯着盘子里还有一大半的金锭子,眼中露出垂涎之意,道:“清哥儿,你这剩下的如何打算?依我说,既然都开了封,送了人,索性这些也别留着了,不如。。。。。。”
贾清打断了她的痴心妄想,道:“你急什么,还没完呢。”
“还没完,还有谁?哦,对了,还有兰小子没得呢,哎,可惜今儿他不在,你就算要给也只能让大嫂子收着,可得不着他的‘躬身受领’了。”
贾清却摇摇头:“兰儿自然要赏。。。。。。贾环?”
贾清四下都看了,没见到这个小隐形人儿。
一个妇人张嘴道:“二爷找环儿?哦哦哦,他和琮小子不知道哪里玩去了,我这就去找他回来!”
妇人便是赵姨娘,也就是贾政的小妾,探春和贾环的生母。她本来见到探春得了两个金锭子就高兴坏了,心想盘算着等会怎么从探春手里把金子要过来。现在一听贾清找贾环,她虽粗浅愚蠢,但是反应还是很快的,立马就知道贾清这是要连着她的环儿一起赏,能不激动吗?
贾清见她拔腿就要往外跑,连忙叫住,道:“罢了,姨娘,环儿这份就让姨娘代领吧。”
“好,好好,好好好好。。。。。。”
赵姨娘一听,赶忙一叠声的说好,人也立马小跑至贾清跟前。这些金锭子贾母王夫人不太稀罕,她可是眼气的很呢。用她的话说,一锭就要老娘熬一两年才能熬出来呢!
接过贾清的金锭子,她连连作揖道谢。看样子,要是没旁人在的话,她都要给贾清跪下道谢了。
底下探春见到赵姨娘这个做派,低下了头。可惜其他人此时并没有关注她,对赵姨娘的行为也没多意外,都是老熟人了。。。。。。
唯一让众人有些感慨的是,贾清连府中这个小透明都记着,而且还真的是一视同仁,都给两个金锭子。
大家族里培养子弟其实是矛盾的,一方面都说“嫡出庶出”一样,嘴里口里处处都说不要偏心要公平,其实,从来就没有公平过。
贾环固然跟着赵姨娘学了不少毛病,不招人喜欢。但是也与在府里不被重视,自甘堕落大有关系。
总之,现在贾环那小子,就连贾清抱着宽容的心态去看他,也着实喜欢不起来。
两个字可以形容,就是猥琐。
而且猥琐的很突出,和她娘粗陋的突出一样显眼。
言归正传,贾清提笔之后,忽然叫住赵姨娘:“敢问姨奶奶名讳?”
啥?
众人都被贾清的彪悍镇住。那可是贾政的小妾,难道你还真想叫出她的闺名不成?
贾清如此作为,在场只有贾母方便开口:“清哥儿,你别胡闹太甚!”
这已经有些超越玩笑的范畴了。
贾清道:“老祖宗,这只是仪式,仪式而已!当不得什么,生活就是这样,必须有点仪式感才有乐趣嘛。”
赵姨娘倒是完全不介意,还很是歉意的对贾清道:“清二爷,不是我不告诉你,而是我根本没有名字,以前大家都叫我春花,不如你就叫我赵春花吧。”
贾清无语了,春花?还秋月呢!他知道赵姨娘没说谎,她以前是丫鬟,没名字也正常。
想了想,贾清还是觉得赵春花这个名字听着别扭,低头写下:贾环,赏金锭子两个,赵姨娘代领。
自然也念了一遍。
去了贾环,荣国府里还有一个更透明的存在:贾琮。
不过凭贾清唯有的几面,倒是觉得贾琮比贾环要周正些。至少,猥琐气息没有那么浓烈。
贾琮也没在,邢夫人出来代领。倒是难得的对贾清露了一点笑容。
贾清丝毫不意外,这不是看在他的面上,是看在金子的份上。很显然,她看中了这两锭金子。因为换做王夫人,是根本不可能出来领的,最多叫个丫鬟代领。
就算明知道邢夫人会昧下,贾清还是一样给了,没说什么。有时候,小孩子的怨恨是可以燃烧一切的,这件事,她又瞒不住。
等有一天,说不定这个贾琮还能帮他的忙也说不定。
然后是贾兰的一份,李纨领了。最后是巧姐,王熙凤方才是把自己的女儿给忘了,可惜贾清没忘,倒是又让王熙凤多看了他几眼。
第五六三章 奸细
到了现在,算来算去,盘子里的金子还剩下一半的样子,王熙凤终于完全露出了自己的狐狸尾巴:“清哥儿,这最后还剩下的这些,老太太、两位太太和姨妈肯定是看不上的,不如就赏我和大嫂子如何?”
王夫人至始至终没怎么说话,许是为了不让贾母觉得她是闷嘴葫芦,她适时道:“凤丫头,你又不缺这东西使,这会子又争什么?”
王熙凤便道:“太太有所不知,这金灿灿的东西谁不喜欢,谁还嫌它多不成?再说,太太也别这般说,好像我多有钱似的。这个名头要是打出去,以后不知道多少人来找我要银子使,别人先不说,老太太就肯定先把我抽筋扒皮了。”
王熙凤确实很会逗乐子。在贾清搞了这么一大波事情之后,她仍旧能拨动众人的笑弦。
贾母大笑着骂了她几句。她又追问贾清:“清兄弟,你到底同不同意嘛。”
贾清回说:“你未免太贪了,还想打包带走,不行,最多两个,同林妹妹她们一样,好事成双。”
“两个就两个!”王熙凤本来就没想过靠这个发财,因此上前就要伸手去拿,被贾清直接把手拍回去。
“依旧得按规矩来!!”
王熙凤就把头一偏,眼泪汪汪的看着贾母,意思是:老祖宗,你看,他打我。
贾母骂道:“你们两个,少作些怪!”
王熙凤这才又笑嘻嘻的回头,按照贾清的流程,等李纨拿走之后她才上前拿了属于她的那一份。
这下子,才是真的完工。原本贾清还想着连大丫鬟也每个人赏一锭,后来划算行不通。
首先,荣国府里面大丫鬟不少,不可能每个人兼顾。若是按一等大丫鬟来,数量倒是够,又不合他的心意。
贾府丫鬟主要分为三个等次。
一等大丫鬟,月钱一两银子;
大丫鬟,月钱一千;
小丫鬟,月钱五百。
可是一等大丫鬟都集中在贾母和王夫人以及邢夫人身边。特别是贾母身边,足足八个,很多他都不熟。他想发给紫鹃、侍书等人,偏生她们又不是一等大丫鬟。
罢了,反正也不过是个彩头而已,这些丫鬟也未必就差这点钱!
“正庆九年冬月二十八日”
“记录人贾清”
最后贾清在记录纸稿上如此写到,然后才将东西全部收起来。
贾清自己的丫鬟没带过来,就让香菱帮忙收着。然后对贾母道:“老祖宗,孙儿那边府里可能还有些事要处置,就先回去了。”
“你去吧。”贾母似乎很喜欢偏头和薛姨妈说话,她道:“我最喜欢他的就是这一点,不管玩的怎样,疯的怎样,心里总是记着正事。估计,这也是他爹放心把一大家子人交给他的缘故吧。”
薛姨妈笑着附和。
王熙凤却走到两人跟前,努着嘴道:“老祖宗和姨妈请看,他估计是怕咱们悄悄把他剩下的金子给分了,所以临走了还不忘让香菱妹子帮他带走。”
贾母回头一看,贾清已经招呼着香菱出去了,也是忍不住一笑。
“他这哪里是担心我们,分明是担心你给他私藏了。他防你可是跟防贼差不多。”
“哈哈哈哈哈,老祖宗。。。。。。”
。。。。。。
贾清让香菱把东西端走自然是有用意的。
荣国府里的人赏了,宁国府自己亲近的人自然也不能少了。
“二爷……”
贾清发现,赖升总能在他要进内仪门之前找到他。
“什么事?”
赖升走上前来,道:“二爷,府里抓到一个奸细,请二爷处置。”
贾清沉了脸,宁国府经过他这两年如此的清理,居然还是有奸细。
“到底怎么回事?”
“这事还多亏了张百户大人,他临走的时候,告诉老奴,我们府里先前有人偷偷向他报信,说二爷你违背圣意离开了国公府。他还说他受了命令,不得已才将消息传了上去,请二爷千万不要怪罪。
老奴按照张百户的提醒,细细排查,就发现是前不久才调到主院的陆三,也是府里的家生子。”
贾清冷笑了一下。这些见风使舵的官油子,要是他今天没有全身而退,这个张百户怕是就没有这么坦诚了。
不过这样一来,倒是可以排除人是锦衣军掺进来的。
“走吧,去看看。”贾清转身,香菱也跟着转身。贾清便笑道:“你先在这里等我一会。”然后才与赖升一起离开。
还没走过大厅,又有门子来报:“有个自称叫做杨叙的读书人求见。”
贾清吩咐道:“把人请进来,带到我的书房。”
门子听命去了,贾清就对赖升道:“你去把陆三带到书房,正好我也要看看某人到底能力如何。”
赖升应是,又忍不住问道:“这个杨叙莫不是二爷招揽的食客?”
“差不多吧。”
贾清挥挥手,让赖升去了。
在书房里,贾清没坐一会杨叙就到了。
“杨叙见过二爷,多谢二爷救命之恩。从此而后,小人愿以六尺之躯惟凭二爷驱使,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一进门,扬叙就先表忠心,态度放的很端正。已经过去这么久朝廷都没有派人来抓他,他便知道贾清已经把事情解决好了。
贾清道:“起来吧,希望你能说到做到。我也告诉你,我这宁国府,至今为止,没有一个清客谋士,你便是这第一个。从此以后,你若是用心替我办事,将来若我贾清真有登峰绝顶的一天,荣华富贵,权势地位,自然一样少不了你的。”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扬叙本来就是为了活命才躬身下拜,要想彻底收服这个人,就得让他觉得自己条船通向的是光明大道,让他自愿死死的抓在上面,并为其护航。
“至于你这次的罪过,我已经替你遮掩过去了。你以后对外就说是受金毛王子等人胁迫的,后来幡然悔悟,提供了他们的消息,才让我轻易把他们抓住,算是将功补过,如此便可以了。”
正庆帝根本不在乎扬叙这样的细枝末节。贾清给他说是因为查到了金毛王子等人的领路人,并成功联系到,在其的帮助下一把将金毛王子等人全数擒拿。然后贾清顺势替扬叙求了个情,皇帝本来也不关心这等小人物的生死,就送了贾清个顺水人情,不再追究。
“多谢二爷保全。。。。。。”
虽然有把握,但是真的听到无事之后,扬叙还是暗自松口气。贾清这么做,不但救了他一命,倒是连名声也为他保全了不少,由不得他不感激。
“从今以后你就住在府里,等会我会安排你见见府里的总管。对了,你家里的事处理妥当了吧?”
“回二爷,已经处理妥当。给家里去了信,报了平安。至于小人在京中,可谓了无牵挂,孑然一身,倒没什么好处理的。”
难怪贾清见他独自一个人就上门来。
“如此便好。”
随即赖升也到了,带来了所谓的奸细陆三,是一个低等小厮。
贾清先将赖升介绍扬叙认识,然后便让赖升说说这奸细的具体事情。
扬叙只看了那被捆结实的陆三一眼,看清他大叫冤屈,而眼中却明显有慌乱之色,轻轻一笑道:“想必二爷是想把他交给我来审问吧,二爷放心,今晚戌时之前,一定叫二爷听到想要的答案。”
扬叙是个聪明人,一看这架势便知道贾清的意思。正好,他也想证明一下自己,如此两人到也算是不谋而合了一次。
贾清答应了,道:“既如此,那我便等你的好消息了。”挥挥手让把陆三带下去,又对赖升道:“将书房后面的三间上房其中一间收拾出来让扬先生住,另外。。。。。。罢了,就这样吧,你先下去准备。”
贾清本来想安排两个人给扬叙用。但是一想这书房轮值的小厮这般多,他若是有手段,能让这些人信服,自然能够使唤的动。
书房里只剩下杨叙之后,贾清让他入座,见他有些沉眉,便问:“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就问吧。”
“我只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二爷,还望二爷不吝赐教。我自认为自己办事还算妥当,早就谋划了路线,打通了关节。便是那十车酒目标略显庞大,但是当时朝廷并未防范,待运出城之后,我更是几经周转,不嫌麻烦的乔装运送,前后不惜换了三批人……
我实在想不通,二爷的人为何会这么快就查到我?”
第五六四章 抱香菱
贾清笑了笑道:“你也算是谨慎的了,当初找帮忙搬运的马车不过是京城最不起眼的一家。可是我告诉你,只要你借用了马车运送东西,就几乎于主动暴露在我面前,怪只怪你当时还是不够小心,没瞒过所有人。”
说来也是天意,当贾清知道他送金毛的十车酒全部消失不见了之后,贾清便让人从这一点开始查起。迅风这么多年发展的有多快,连贾清都有些吃惊。在着重的两座城市南京和北京,车马行当的掌控力更是绝伦。杨叙从北城的一个小车马行中租了几辆车,不过几日功夫便被查出来,然后根据蛛丝马迹一点点抽丝剥茧,找到他这个幕后人,便也没那么难了。
杨叙仔细的听着。这也算是他人生的第一场仗,虽然失败,但他需要知道败在哪里。他很清楚,以后在贾清收下做事,贾清便不一定能够容忍他失败了……
“我听二爷的意思,二爷您在车马行当眼线密布?”
“自然,本来这件事也该让你知道了。迅风车马行便是我贾府的产业,是我五年前亲自建立的。如今已经完全掌控南北两京之间的旱路运输,可以说,不论谁要在这中间运送一批东西,很难不被迅风的人察觉。”
因为贾清建立迅风的目的便不单纯,暗中招揽了许多江湖好汉,绿林匪盗。所以贾清给迅风的命令便是低调行事,哪怕是如今,寻常人也不清楚迅风的底蕴。
杨叙不是太意外,凭他对贾清的观察,暗中没有积蓄一点实力那才是奇怪。
“我听说二爷至今年纪也不大,五年前,那个时候……?”
贾清笑道:“没错,五年前,我刚满八岁。”
杨叙倒吸一口凉气。八岁便能绸缪这些事,这也太夸张了吧。自己这到底是投在了一个什么样的妖孽手下?
不过这样一来,不是更容易让我施展抱负吗?钱提学,直隶学政,你们等着,总有一天我会让你们知道羞辱我的代价!
“二爷天纵之才,世间再无二人可及。如此说来,今日理藩院的事,也是二爷刻意为之了。”
贾清懒散的躺在太师椅上,饶有兴趣的道:“为什么这么以为,你说说看?”
“造势!”
贾清笑了笑。
“我认为二爷此举有三点用意,但皆在于造势。
其一,贾府作为开国最顶级的勋贵豪门,富贵距今已近百年。不得不说,如今的声势比之当年确实差了太多。”
先前在一站他大拍马屁是为了活命。现在已经进了府,杨叙自然不会再一味奉承,因为那没有意义。
“理藩院作为朝廷开国时便建立的老牌衙门,但是自身品级并不高。理藩院院正也不过才从三品,这次又正好得罪了二爷,拿来立威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这第一个势,造的是贾府的势。”
“哦,万一今日皇帝要是不向着我,甚至惹怒了皇帝,然后被责罚,岂不是自讨没趣?”
杨叙道:“这便和二爷要造的第二个势有关了。
我不知道二爷是如何得到皇帝的宠幸,但是仅凭去年二爷奉命下江南灭白莲教一事便可管中窥豹。二爷必然笃定皇上会想着你,又在道理上面没给人留下把柄,仅凭肆意妄为这个人人可说的不足之证,显然动摇不了二爷的圣眷,还能借机让世人看见二爷在皇上心中的受宠程度!这第二个势,二爷是造自己的势。”
“其三呢。”
“至于第三点……正如之前在驿站我与二爷说的那样。贵妃娘娘素有贤德之名,在宫中自然有宠无争。可是自古说‘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如此一来,难为有人会以为贵妃娘娘良善可欺。这个时候,二爷作为贵妃娘娘的母族兄弟,出面发声是最有效的,能够让公里宫外那些人看清楚,贵妃娘娘身后站着的一个百年的国公府,还有国朝最有权势的一批勋贵。这第三点,二爷是在为贵妃娘娘造势!
不知小人说的可对?”
贾清有些明白为什么历史上会有那么多人玩弄阴谋诡计了,原来真有人似乎天生就长着这样的花花肠子。说实话,贾清当时并没有想的这么多,他只是觉得有人找茬必须要给他打回去,然后还要保证自己安全就够了。
当然,杨叙说的这些他也能想明白,但杨叙作为一个局外人,事先并不知晓,而今不过过去两个时辰就能替他总结出这三点好处来,看来这个狗头军师确实是个有心人,而且没白救他。
见贾清没反驳,杨叙继续道:“不过二爷这般,也有一个坏处。那边是将自己置在风口浪尖上。当今天下,日月双悬,自古以来,这样的格局的朝廷,党争和朝争无疑都是最激烈的。以前二爷游离朝堂之外,万事不沾己身。如今得罪了理藩院那伙子人,又要进宫宿卫,临近天子,怕是此后再也不能置身事外了。”
得罪人?早在他当兵科给事中,再去江南搞了一波事情之后,他便很难再真的置身朝政之外了。不说别人,如果有机会,何善宝肯定巴不得置自己于死地。
再说,他从一开始就打定了主意站哪边,没什么好担心的。
杨叙又道:“不过我观二爷似乎已有猛虎下山之意,如此看来,这一点也未必算是坏事。二爷身后,文臣有方阁老、林尚书这样的大佬撑着,武官也有王子腾大人那样的巨擘扶持,至于军中,那更是没什么可说的,二爷祖上,三代国公都在军中有非凡的影响力,看在他们的面子上,也定会对二爷多加照佛的。
还有二圣以及勋贵之中,二爷都有独特的优势,如此看来,二爷这一副牌,可谓进退自如。”
……
贾清和杨叙这边闲谈着,贾清发现,这个杨叙居然对于京中权势关系颇为透彻,甚至有的地方比他知道的还多。要知道,两人站的位置那可是天差地别啊。如此说来,果然是龙有龙渊,鼠有鼠洞,都不可小觑。
正好赖升回来说房间收拾妥当,贾清便让赖升领杨叙去看看,并交代赖升:“以后但凡杨先生所问,你须如实答复,不得敷衍。”
谋士,自然要对家主的事情比较了解,才能最好的帮忙划策。
走出外书房,天色已经开始暗了。到了内仪门之前,贾清赫然发现香菱居然还站在那里,手里托着盘子立在门侧。她生的娇柔,许是站的太久了,身子都有些摇摇欲坠之感。
“香菱?”
“呀,二爷回来啦。”
原来是困了,贾清一叫她就见她打个激灵转神,为了掩饰还故意装作精神百倍的样子。
贾清好笑,说道:“我这么久没回来,你便进院子里找你携鸾姐姐她们呀?就这么站这儿,你不累吗?真是个实心眼的丫头!”
香菱腼腆的笑了笑,没说话。心想,是二爷您叫我在这里等着你嘛,我哪敢先走。
“走吧。”
“嗯……唷……”
香菱端着金盘子,又站在这里吹了不短时间的寒风,突然走动,躯体有些僵硬以至于差点摔了一下。
贾清回头,想了想这事算是自己不对,让她在这里吃了些苦头,有心想弥补一下,便说道:“站着别动。”
香菱眨巴眨巴眼睛,然后就看见贾清走回来,一个弯腰就把她抱了起来。
“哎呀二爷,金子要洒了……”
真是个蠢丫头,这个时候还在关心盘子里的东西!不过这样也好,免得她挣扎。
“那你端好点就是了。”
贾清笑着,以公主抱的形式,将香菱抱进了宁安堂。一路上看见的丫鬟婆子无不长大了嘴巴。
有个别心窍长得别致的甚至喃喃道:“今晚,二爷是要香菱侍寝吗?”
将香菱抱到自己的卧房,也不管她终于反应过来变得通红的小脸蛋,把她交给携鸾,让小丫鬟沏一杯热茶给她暖暖身子,才带着佩凤去了尤氏院。
这些金锭子,尤氏三姐妹外加秦氏他都是要赏的,有喜大家沾嘛。
下一个情节,后宫定主。
第五六五章 挖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冬去春来,又是新的一年。
贾府这样的人家,到了腊月就要开始筹备宗族祭祀礼仪。等到祭祀完了之后,才是准备欢度春节的美好时光。
今年的贾府,与往年没什么两样。
贾清自被正庆帝唤入宫中宿卫,三天之后,便告别洒脱,过上了每天准时上班的苦逼日子。
好在宫中的班都比较人性化,就他那岗,每天也只需要守三个时辰。
重点是……
不加班!!!
大明宫门口的侍卫,大家都抢着干,有的人居然在离轮换时间还有半个甚至一个小时之前就到了。对于这样的好同事,贾清一般都是欣然拍拍对方的肩膀,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就回家钻热被窝去了。
贾清这样随和的性子,也让和他一起轮班的龙禁尉心生好感。有些人,可都是不愿意提前让位的。
不要小看这些龙禁尉的友谊。这些货,每一个都是实打实的权贵子弟……
唯一令贾清心情有些糟糕的是,贾敬修道才一年,但是感觉却老了好多!不过六十多岁的他,看起来竟比贾母还要显老,难道欲修成大道,真的必须得堪破世间“沧桑”才行?贾清心中不忍,都生出了趁着祭祖的机会将他扣留在府中荣养的心思。
可惜贾敬也是个执拗的性子,贾清并不能违背他的意思。
刚过完宝钗的及笄礼,马上就又是黛玉的生辰。
黛玉如今也算是跨入了豆蔻芳华,又是她搬进园子中的第一个生日,贾清一早就放出话来,要替她大肆操办。
这个权利,贾清一早就去林如海那边要过来了。这一点,让林如海也不高兴,他还说当日要接黛玉回家吃个饭呢。
但是耐不住贾清的说教。他知道,黛玉肯定也希望有一个热热闹闹的生日。接她回来,估计也就他们几个人围一桌吃个饭罢了,想来想去,还是同意了贾清的请求。
但他还是不想让贾清占了所有的好处,一点存在感都没了,就约定说要让钟姨娘到宁国府协助贾清操办。如此一来,他这个父亲也就不算太失职……
是日,宁国府果然排起了大宴。虽然仍旧只是两府的主子,外加林如海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