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入红楼-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他人看着他们兄妹俩相亲相爱的场面,面色各异。
    姐妹们当然是感动的不行,为惜春高兴,她能有这么一个疼爱她的哥哥!
    贾宝玉则有不同,他一则感慨到,贾清果然和他一般,极为关心姐妹们。二则是羡慕贾清能有一个这么黏他的妹妹,还能随时抱在怀里疼爱。他倒是也有个妹妹,可惜比他也小不了多少,而且极为有主见,却不会这么黏着他的,想着,他还下意识的瞅了瞅对面望着贾清的探春一眼,心中无限遗憾!
    贾清和姐妹们又闲聊了一会,等丫头们也吃的差不多了之后,贾清就送姐妹们回西府,等他再回一品堂的时候,丫鬟们将场地也收拾好了。
    进了青居,携鸾问道:“那驴肉还剩那么多,二爷准备怎么办?”
    贾清问道:“那你们觉得好吃吗?还想不想吃?”
    携鸾道:“人都说驴肉如何好吃,只是这烤驴肉味道却也一般,没有上次老爷过寿时厨房焖制的好吃!”
    上次贾敬过寿,贾清偷偷给佩凤她们留了一份驴肉,让她们尝过,确实比烤肉更有风味。
    “那你待会将它拿到厨房,叫张婆子她们再像上次那般做一锅焖驴肉好了!”
    正好叫王顺给双儿带一份回去,他要将她们养的白白胖胖的。
    ……

第四十一章 柳湘莲再现宁国府
    宁国府贾珍的院子。
    贾珍和尤氏一起吃过午饭后,丫头们收拾了餐具后,贾珍对着尤氏问道:“最近外面闹得沸沸扬扬的香皂你知道吗?”
    尤氏不明所以,还是回道:“知道,听说清洁的效果很好,我也是听丫头们说的,倒是没有用过。你问这个干嘛?”
    贾珍冷笑一声道:“亏你还是大嫂子呢,我倒是听说这个什么香皂是二弟弄出来的,你却什么都不知道。”
    尤氏吃惊道:“二弟弄出来的?这不可能吧?”
    贾珍心中暗恨,贾清隐瞒的真好,要不是他派人留意贾清的动向,恰好知道贾清在他的院子里弄了个什么香皂出来,还送了许多给家里的姐妹们,他也被蒙在了鼓里。
    要说最开始他还没在意,一个小孩子弄得小玩意儿值当什么?只是最近京城之中开了几家“沈氏香皂铺”,听说很受欢迎,又叫人买了一块来,才确定这就是前段日子贾清在院子里捣鼓的玩意儿。
    贾珍倒不是认为这东西能赚多少钱,毕竟现在这香皂才出现在市面上,知名度还不够,贾珍明显不是有商业眼光的人,也不屑去考虑这些。只是贾清将这事瞒着众人,让他很是怀疑贾清的用心。
    这个庶弟他是有些看不透了,这令他感觉很不好!
    于是贾珍再次冷笑道:“不可能?家里的姐妹们都用了几个月了,还能有假?一问可知的事!”
    尤氏听贾珍这么说,有些相信了。贾清确实爱在院子里捣鼓些稀奇玩意儿,不想还弄出了好东西。又看贾珍的面色不是很好看,略略一想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她有意替贾清说话,道:“不过是小孩子的玩意,也值当大爷亲自过问?不如叫二叔来问问,不就全明白了?何苦在这儿费这个心思瞎猜测。”
    贾珍不满道:“叫来问又有何用?二弟这小子贼精贼精的,现下他又有父亲疼爱,我看他是不会老实交代的。我也不愿和他耍心眼子,自有办法让他主动交代!”
    尤氏从贾珍的话中听出了贾珍对贾清的不满之意,有些担心,贾清现在才这么大点,兄弟不和最后吃亏的肯定是贾清。
    不过她也帮不了贾清什么,给他说说好话已经是她最大的能力了,在贾珍面前,她本也没什么话语权。
    ……
    过了小年,转眼就是过大年的时候了。
    像贾府这样的人家,过年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红楼原书中对贾府过年的繁重、奢华有清晰的介绍。
    宁荣两府早在小年之前就开始准备过年事宜了。到了年三十,贾府自贾母而下身上凡有诰命、官爵者,皆按品大妆,坐八台大轿进宫朝贺,领过宫宴之后,再回宁国府祭祖。
    祭祖是一个家族的头等大事,这一日,凡贾家子弟在京者,无不齐聚宁国府贾氏宗祠之中参加祭祖。
    这时候就显示出贾家子弟之多了。参拜祖宗之时,自贾家宗祠以外五间大厅,三间抱厦人影齐跪,鸦鹊无声,重重叠叠,竟找不一丝空隙来。
    一时礼毕,众人又到贾母处行参拜大礼,男一组,女一组,有条不紊,意为参拜最尊者。
    等一切礼仪下来已是晚间,接下来就是家宴了。
    家里离得远的都早早的离去,贾母往年此时也不在宁国府用宴,今次却罕见的留下来。贾政等人见贾母留了下来,自是不敢擅离,也一起留了下来。
    如此,尤氏、秦可卿二人不由的得再打起十二分的小心,伺候着贾母。
    说是家宴,贾母等两府主子自然不可能和外面的一般贾家子弟一起用宴,也是在内院单独设了宴,共分两桌,中间用一屏风隔开,前面是戏台子。贾母及家中姐妹们一桌,贾敬等家中男子弟一桌。
    当然贾宝玉在此时算女眷!
    其实大家族的宴会挺无聊的,无非就是喝酒看戏而已。
    第一部戏是《单刀会》,讲述关羽独自赴鲁肃的宴会,然后全身而返的故事。众人都看过很多次了,也没多大兴致。但等到第二部戏开演的时候,大多数人却都慢慢坐直了身子。
    贾母这边,看了一会的贾母对旁边的王夫人道:“恩,这《望江亭》演的比前边的《单刀会》好,特别是那花旦演的传神,将谭记儿的才貌与机智演出来了。”
    王夫人应道:“老太太说的是,这花旦演的是好,只是以前怎么没见过?”说着王夫人看向了一旁的尤氏。
    旁边站着的赖升家的见状解释道:“回老太太、太太,是这么着的。这台上演花旦的名叫柳湘莲,原也是大家子弟,只是后来家族没落了。偏生他也是个生性洒脱的,也不想着振兴家族,偏爱与江湖上的三教九流结交。
    说来也奇怪,这京中上至王孙公子,下至贩夫走卒,他都能认识一二……原因是这柳湘莲不但生的一副好相貌,而且于戏曲一道颇有研究,也愿意到各个场合上台唱戏。
    我们大爷去请戏班的时候正好碰到他,遂一并请了来。如今看来倒是没有请错。”
    贾母奇道:“听你这么一说,这个演花旦的还是个男子了?怎生的如此俊美,演这谭记儿竟比女子还要艳丽三分。”
    尤氏在一旁笑道:“所以他才在京中王孙公子之中这么受欢迎了。”
    ……
    “你说这个花旦是柳湘莲?”
    屏风的另一边,贾清一脸惊讶的看着贾蓉问道。
    贾蓉也很惊讶,反问道:“莫非二叔认得他?”
    二叔才八岁,如何能识得柳湘莲?
    贾清摇摇头,没有再理会贾蓉。他在想,这个柳湘莲一个人无牵无挂的,又精通武艺,他要是能收在帐下,又是一大助力。
    正在贾清想着如何接近柳湘莲时,贾珍突然开口道:“二弟,听说你弄出了一件东西,现在还在京中贩卖开来?”
    贾清没料到贾珍会当着众人的面问他这个问题,一时不知怎么回答。
    贾珍继续问道:“莫非其中还有什么不能说的?想来这里都是一家人,也没什么忌讳的吧?”
    贾清虽一时摸不清楚贾珍的意图,不过他先就将香皂送给姐妹们用过,也就没想着将这件事隐瞒下去,反正现在木已成舟,他们知道了又何妨?于是道:“回大哥哥,确有这回事。”
    贾政等人这时也被吸引了注意,只听贾政道:“哦?贤侄不好好读书,还去钻研商贾之事?”
    “回二叔父,侄儿并无钻研之心,只是闲暇之余,偶尔间弄出了这个东西。”
    贾珍这时看向自己的父亲,见贾敬果然眉头一皱,心中有底了,他以为贾清这事果然谁也没告诉。
    却不知,贾敬只是不愿在这个场合讨论这个问题,他觉得这样对贾清的名声有碍。
    “二弟做出这个东西既然可以赚钱,为什么不将它给家族而是便宜了沈家呢?”
    虽然现在的宁国府还不缺银子花销,但任谁知道自己的儿子有好东西不给自己而是便宜外人怕是心里都会有想法,贾珍也就是想让贾敬心中升起一些不满。
    更何况封建大家族子弟如果人人都可以蓄私业那家长的威严何在?遇到这种事严重的甚至可以逐出家族!贾珍虽然知道不可能将贾清逐出家族,但只要贾敬对贾清的喜爱能降下去,不会影响到他就好。
    贾清知道贾珍是感觉到自己对他的威胁,做出反击了。只是这反击力度也太弱了,这种事不论是贾敬还是贾政都不会在意,他们这些典型的权贵人物不会重视商人,也不会觉得经商能有什么作用,他们只在乎学而优则仕,出将入相,手掌大权!
    就算知道贾清有这方面倾向,也只会制止,让他不要耽误学业。而贾清也不会在这事上顶着干,所以注定这个矛盾闹不大。
    关键是这事贾清还和贾敬通过气!
    贾清想通这点,说辞就好办了,所以他道:“大哥哥有所不知,小弟原先也不知道那东西有多大作用,做出来后就只给家里的姐妹们送了些,谁知后来不知怎么消息就传到沈老板那里,他找到小弟,说愿意出五千两银子买下小弟的配方……小弟一想,反正我拿着也没啥用,就卖给他了,小弟实在不知道那东西有多大作用。”贾清也故意不提他给贾敬说过这事。
    这时贾赦在一旁说道:“到底是我贾家的子弟,那姓沈的也不敢期满,知道拿出五千两银子交易。”
    贾赦的话代表了在坐的主流思想,他们都不知道香皂的真正价值!
    还是贾链因为经常在外面打交道,知道一点行情,他对贾清道:“原来那沈氏香皂竟是二弟的手笔?五千两银子就卖了确实是吃亏了,如果二弟给我的话我也能给二弟不低于五千两的价码。”
    贾清做无辜状道:“那小弟不是年纪小不懂事嘛,早知道我就把它给链二哥哥了。”
    贾政最不愿听这些斤斤计较的事,道:“既然沈家买走了方子,这件事就不要管了,任他赚多少钱也和我们无关了。只有一点,清哥儿需要谨记,你得了些银两,千万不得拿着出去贪图享乐,荒废学业!更不得以为经商能有些蝇头小利便溺于此道。”
    看的出来贾政是把贾清当做自己的后辈在提点了,不论对与否,总是一份关心,贾清也恭声回道:“多谢二叔父教导,侄儿不会的,就是现得的那些银子,侄儿也是准备保存起来,作以后游学之用。”
    贾政满意的点点头。
    贾珍还想说点什么,贾敬做了最后的结案呈词:“好了,些许小事无需费心多议,咱们且看下一部戏。”
    虽是小事,但见贾敬丝毫不以为忤,贾珍心中还是忍不住一寒,心中转过许多念头,低头不语。

第四十二章 入学考试遇侯虎
    贾清见无事之后,急于去见一番这个柳湘莲,就借如厕之名,退出席位。
    问过一个府中的下人,找到戏班换妆的后台。进去之后,一阵花粉的香味扑鼻而来,到处都是换衣服的、化妆的年轻女子及小生。
    由于贾清是个小孩,倒也没人在意他,任他在其中穿梭。贾清自是东瞧瞧西瞅瞅,目光的焦点通常是那些漂亮女孩颚下三寸的地方。
    忽地,他发现一个身材高挑的妹子正坐在梳妆台前卸妆,他眼睛一亮,快步上前搭讪道:“这位姐姐好,请问你知道柳湘莲柳相公在哪吗?”
    眼前的女子闻言一怔,缓缓转过脸,看着面前的小孩,问道:“哦?不知小公子找在下何事?”
    贾清在他转过侧脸是就意识到不对,这不就是先前在台上唱戏的柳湘莲吗?情知自己犯了错误的贾清立马改口道:“原来先生就是柳相公,刚才隔得远没看清楚,是小弟失礼了。”
    柳湘莲连道无事,反正也不止一人说他妆扮女子胜似女子了,也不介意,继续问道:“小公子找在下可是有事?”
    “也没什么事……就是听说过柳兄的才名,恰巧柳兄又到了府上,这才想前来一叙。哦,对了,小弟名叫贾清,是宁国府中人。”
    一叙?那些大家公子追捧他他倒是知晓,可是眼前这个看上去不过十来岁的小孩能和他叙什么?仔细一看,这不就是上次和孙午在宁荣街东头遇到的那个小孩吗?不过,这个小孩那天一副纨绔子弟的模样,今天却又表现的彬彬有礼,举止得体,倒是有些意思!
    “那不知贾兄想要与在下叙些什么?”柳湘莲好奇的问道。
    贾清也不知该如何开口,总不能给他说:本少爷看上你了,做我小弟吧!那样不被当做神经病才怪呢。
    想了想,贾清决定先套点交情,于是道:“柳兄平生的志愿是否为娶一绝世女子为妻?”
    柳湘莲大奇:“贾兄如何得知?”
    贾清神秘一笑,道:“柳兄别管我从何处得知……我倒知道一绝世女子可为柳兄佳配!”
    柳湘莲哭笑不得的看着贾清,想不到自己居然会遇到这种事,一个小孩子神秘兮兮的跑来给自己介绍对象,想想也觉得很滑稽。
    “噢,那不知贾兄所指何人?是哪户人家的千金?”
    “不是别的门户,正是小弟府上大嫂子娘家的妹子,长得那是闭月羞花,标志的很……”贾清做出一副媒婆的嘴脸道。
    他也不知道现在的尤三姐见没见过柳湘莲,原著中尤三姐对他姐姐尤二姐说是五年前在她们老娘家做寿时见到做小生的柳湘莲,那时的宝玉应该也就十四五的样子,如今贾宝玉九岁不到,还真是不好判断。
    不过他又不是想撮合他们,姻缘这种东西是要靠自己争取的,原著里的悲剧他们双方都算是有责任,贾清最多在关键时候不让悲剧发生,可不愿做个牵线月老。现在他只是为了勾住柳湘莲的好奇心,以便有更多交好的机会。
    听贾清如此说,柳湘莲是真的心动了,问道:“果真?贾兄可能为愚兄引见一番?”他本是个率性的人,心中想着就说了出来,之后才发觉不妥。这些人家的小姐又岂是说见就能见的!
    贾清当然不在乎这些了,闻言道:“这个好说,只是如今她也没在我们府上,等以后她来了,我再和柳兄引见如何?”
    顾不得心中的别扭,柳湘莲道:“如此就先行谢过贾兄弟了……”忽而他又问道:“贾兄弟为何如此相助我柳某?”
    贾清哈哈一笑道:“我第一眼看见柳兄就面善的紧,又常闻柳兄文武双全,小弟心切慕之,欲与柳兄结为好友,不知柳兄意下如何?”
    这柳湘莲本也在这反面比较任性,也不扭捏,直接道:“这有何难,我观贾兄也是性情中人,不如以后我俩就以兄弟相称如何?”
    贾清嘿嘿一笑,当下拱手行了一礼道:“小弟见过柳大哥!”
    “贤弟快快请起。”
    一顿寒暄完毕之后,贾清问道:“不知小弟以后到何处能找到柳大哥?”柳湘莲道:“我近来就住在戏班之中,平日里的话一般住在顺德坊的十字街乌衣巷之中,愚兄在那买了一间小院子,贤弟以后可到那里找我。”
    ……
    告别柳湘莲之后,贾清又回到宴桌上陪着看了会儿戏,不久之后戏演完了,酒宴也散了,贾清才回到一品堂中。
    正庆五年,正月十八日清晨。
    “你去吧,好好考试,争取能被分配到丙班。”
    宁国府东角门处,一辆精美的马车停靠在街边上,一旁贾敬对贾清做着最后的叮嘱。
    贾府热热闹闹的年也差不多算过完了,今天是贾清参加国子监入学考试的日子。
    贾府的过年方式就是今日你请我吃酒,明日我请你看戏,也没多大意思。倒是昨日是贾清的生日,贾宝玉带着姐妹们过来给他过生日,却是好好玩了了一番。
    以他如今的身份,过生日大概也就是姐妹们一起乐一乐罢了,长辈们都不会关心,反观贾珍的生日,虽不能大宴宾客,却也会请两府的主子们摆上一席。
    这也更加使得贾清坚定了入国子监读书的战略,只要他能学有所成,他在贾府的地位就能再往上升,达到最终能和贾珍抗衡的地步。
    而贾敬说的争取进入丙班也并不是什么高要求,这些日子以来,贾清也摸清了国子监的编制。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班,甲班最高,而每升一个班都需要参加等级考试。
    所谓的丁班,是些十二岁以下的权贵子弟,属于娃娃班。大于十二岁的人考入国子监都是从丙班开始。
    贾清八岁的年纪,按理也该进丁班,不过贾敬希望贾清进入丙班开始,因为他觉得贾清的基础已经很扎实了,不必在丁班中浪费时间。
    “知道了,孩儿会尽力的!”
    作别了贾敬,贾清转身上了马车,由赖升带领,李衍王顺随行,前往国子监。
    其实像他们这种官宦权贵家的子弟,进入国子监是十分容易的,入学考试不过是走个过场。
    可其他府学、私塾子弟想要进国子监就比较难了,荐书就是限制的一大手段,贫寒子弟又哪里那么容易得到荐书呢?毕竟国子监只能容纳那么些人,但是,那些人往往才是具有真材实学的人。
    到了国子监正门前,就看见报到的地方已经排了一条很长的队了。
    贾清很自觉的走过去排队了,赖升走过来说:“二爷,我们可以直接过去拿编号,不用在这里排队的……”
    贾清一愣,立马反应过来自己是特权阶级,可以正大光明的插队。不过一想早点进去也是等着,就对赖升道:“没事,这开春的风吹着挺舒服的,我还是愿意在外面呆着。”
    赖升感受了一下脸上微刺骨的寒风,并不知道如何就舒服了……但少爷既然如此说了,他也不反对,道:“那我来替二爷排着吧,二爷正好可以到边上好好吹吹风……”贾清一想,也没反对!
    “这位仁兄怎么不直接去报道,反而还叫管家排队呢?”
    贾清刚回到轿子旁边,正准备和李衍聊聊双儿的事,一个带着中二气息的声音在背后想起。
    贾清转过身一看,一个十三四岁,身着华丽,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厮的少年正一脸好奇的看着他。
    这几年由于贾清发育的好,体格看上去比眼前的少年也差不了太多,所以他才叫贾清仁兄。
    贾清反问道:“兄台不是也一样在这等着吗?又何故问我?”
    “哦,我那是照顾这些书生的情绪,本来我们这种上层人物就是来走个过场的,再插队的话不是显得太高调了?别人会嫉妒的,唉,我这人就是这么善良,处处为他人着想……那你呢?”
    贾清无语,这孩子自我感觉真良好!不知道他老爹老妈怎么教育的……
    “恩~我也和兄台一般善良吧!对了,还没请教兄台贵姓?”
    “唉,为什么每个人都要在意我的家世而不重视我英俊的外表呢?算了,世人不过都是俗人罢了,我又何苦强求……
    小弟叫侯虎,家父侯孝康,现在军机阁当差。对了,我太爷爷叫侯明,没错,就是开国八公的修国公侯明,其实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我长得很英俊你没发现吗?”
    贾清已经发现这哥们是个逗比,于是他捧场道:“这个其实在小弟第一眼看见兄台时就发现了,只是还没来得急说这个问题……”
    候虎激动了,一下子拉住贾清的双肩道:“真的吗?天啦,这么多年我终于找到和我一般具有无与伦比审美的人了,从此人生不在孤独……对了,还没请问兄台叫什么呢?是哪府上的公子?”
    贾清有意逗一逗这个侯虎,谦虚道:“小弟贾清,家世和侯兄相比差远了,不说也罢……”
    侯虎听了果然疑惑了,喃喃道:“贾清?这京中没听说还有姓贾的家族,倒是八公之首的宁荣二公姓贾……”
    正疑惑间,忽然瞥见贾清眼中的笑意。得亏这孩子还不算太傻,知道自己可能被“算计了”,问道:“可是宁荣两府的?”
    贾清笑着点点头。
    侯虎顿时脸有点红了,不过他到底是个心宽的,呵呵一笑道:“原来是贾府的公子,却还说什么比我家差远了,这不是故意想看为兄的的笑话吗?”
    听这哥们将称呼自动升级为“为兄”,贾清倒是没反感,也是,四王八公的后人确实也算得上是世交了,子弟见面自是比别家更亲近一层。
    贾清也笑着道:“侯兄不是也说这些都不是重点吗?恰巧小弟对自己的容貌也有十足的自信,相信不借用家世也可以征服世人……”
    侯虎一愣,他没想到贾清竟也是个妙人,懂的自己的“幽默”,心中倒是一下子亲近了许多。

第四十三章 低武世界现雏形
    候虎还想说点什么,只是这时他的管家也将编号取回来了,打断了他想说的话。不过既然都要进国子监读书,不愁以后没有再见的机会,于是对贾清道:“那小弟先进去了,以后到了学院里咱两再好好亲近亲近。”
    说着就接过他管家手里的编号,经过衙役的检查进去了。
    很快赖升也将编号取了来,贾清也同样进入了国子监。
    今天的考场设在国子监进门后的宽阔的院子中,贾清依着自己的编号“副*十四”找到自己的座位。他思索着这个“副”字就是代表的他们这种有后台的大家子弟。因为他刚才找座位时看见过“正*三十”之类说的座位号。
    正好侯虎坐的离他也不远,只是这考场之中显然不能讲话,贾清看了一眼就移开了目光。
    又等了约莫一刻钟,直到院子里的一百多个座位基本坐满之后,才有几队身着役服的人来给他们发放试卷及答题纸。
    考试开始了。
    贾清翻开自己的试卷,见全是些默写、填空之类的题目,只有最后三道题是解释四书之中的句子,贾清就知道,他拿的肯定是照顾卷了,估计最后三题才是区分他们这个特殊人群的试金石。
    快速将前面的默写、填空全部做完,再看最后三道题,基本都是贾敬给他详细讲解过的句子,回答起来确实没什么难度。其实也很好理解,这毕竟只是入学考试,又不是毕业考试,只要检测是否基础扎实即可,难度倒是不大。所以两个时辰的考试他只用了半个多时辰就搞定了,检查了一番后举手示意,退出了考场。
    却不知他这么快走了,很是刺激了发现这一幕的考生。
    那些拿着荐书来自各地的考生自是在心中诽腹:这些大家子弟真是操蛋,随便做做就能进国子监。
    而那些同样是家中长辈打过招呼的权二代们就压力大了,他们做这些题有些还是很吃力的。有的甚至在想,这家伙不是交的白卷吧,他不怕成绩出来后挨家法?
    侯虎就是这么想的!
    是的,反正他们不可能被淘汰,只是担心考的太差长辈丢面子而迁怒于自己。
    不理会其他人的想法,贾清独自一人走出国子监,招呼着等在外面的李衍王顺二人就坐着马车走了。赖升是宁国府大总管,是很忙的,所以已经先走了。
    半道上,贾清吩咐李衍转道先去看看柳湘莲。
    马车到了乌衣巷,贾清下了车之后,看见柳湘莲的院子们是掩着的,于是走上前去推开院门,就见柳湘莲一个人在院子里练剑。
    动若脱兔,矫若游龙,端的是神采飞扬,令人见之向往!
    于是贾清扬声道:“柳大哥果然是人中豪杰,这般武艺令小弟佩服不已!”
    柳湘莲也看见贾清进了院子,回气收剑,然后才看着贾清笑道:“贤弟谬赞了,不过是强健体魄的把式而已,贤弟若是愿意也可以做到的。”说着请贾清进屋。
    “那这么说柳大哥愿意教小弟功夫了?”
    贾清惊喜的问道,他早就有此图谋了,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开口。
    柳湘莲不过是随口那么一讲,谁知贾清还真有此想法,不禁问道:“贤弟身为大家族子弟,又要读书考取功名,学这个干什么?”
    贾清顿时眉飞色舞道:“干什么?当然是闯荡江湖啦,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倚三尺剑,脚踏一双草鞋,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总之,习武是我从小的梦想。”
    柳湘莲不明白一个大家族子弟为何会有如此不合时宜的想法。大家族的子弟不是应该梦想着为官做宰,执柄天下吗?不过他还是解释道:“我的这身剑法都是小些的时候在武当山学的,却是不好传给你……不过后来我游历天下的时候倒是得了几部功夫,其中一种倒是挺适合贤弟。”
    看见贾清脸上明显的失望,柳湘莲话风一转如此说道。
    贾清立马又转失望为惊喜,道:“柳大哥快说说是什么功夫,练好了可能飞檐走壁?”
    柳湘莲道:“贤弟如何知道是门身法?飞檐走壁不可能,不过能让身体变得轻盈,练得精深之后,跃上房梁倒是有可能。”
    这么low?电视里飞檐走壁不是每一个会武功的人最基本的技能吗?
    他想知道这个世界的武功能让人达到什么程度,就问道:“不知柳大哥的功夫在江湖上能排上多少号?”
    一问起这个,柳湘莲脸上明显变得很自信,他微微仰头道:“愚兄虽不才,这些年在年轻一辈中却也没遇到能稳胜过我的,不过在武当山上肯定有能胜过我的师兄,只是我没见过。”
    “那柳大哥一个人能对付多少人呢?”
    柳湘莲想了想,沉吟道:“如是没有练过武的普通人,都拿兵器的话,应该能挡住二十个左右吧,前提是双方都不拼命,因为在搏命的的时候,任何细节都可能决定生死。”
    贾清太失望了,江湖对决又怎么可能全是普通人,那不是只能对付几个人了?听他的口气他还算是年轻一辈顶尖高手了,这武力值也太低了吧?
    不过贾清还有一点不解:“那我还听说战场的将军一个人能杀几十上百个人呢,那他们不都是盖世高手了?”
    柳湘莲反驳道:“那怎么可能,那些骁勇的武将几乎全部练得都是杀人的招式,当然更利于杀人了。而且战场决定胜负的因素太多了,士气,体力,意志。放我在战场上,也许许多骁勇的将军都能将我斩于马下,但在其他地方,能杀我的将军不出一掌之数。
    而且,战场上的士卒大都由于奔走行军,或是受伤,身体不是处于最佳状态。再加上战场上某将军若是气势如虹,令士卒畏惧,被斩百人确实也不为过。”
    贾清总算明白了,这练武貌似没有多大作用,不说三军中取上将首级,就连一个武将随便带上几十的人马,围住一个武林高手,也多半能斩于马下!
    这种武功,学来何用?
    许是看出了贾清对习武的不屑,柳湘莲道:“虽然习武不会对战争起多大作用,但是对个人却是大有益处的,最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