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末之雄霸天下(星辰)-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渊太祚可不是那种一上战场就吓得腿软的无用庸将。他见状只是冷笑道:“宇文明是吧?我倒要看看,你是不是长了三头六臂?看是你攻大营的本事厉害,还是我防守的水平高。咱们就来较量一下吧……”

……

高丽军大营外硝烟弥漫,上演一场攻守大战的时候,五龙谷前亦是喊杀声震天,高建武终于下令发动进攻了,他实在不敢再等下去了,唯恐真如宇文明所说,对他来个几路合围。他务必要在另外两处战场的消息传来之前,击溃此处的宇文明军队。则就算大营和辽东城两处分战场皆失败,他仍有机会翻盘。

冷眼凝望着正蜂拥上来的高丽军,宇文明嘴角露出一丝讥讽的微笑。

辽东城和五龙谷看似相隔甚远,并不相关,可这两处战场却都是在宇文明的精心策划之下。如同两记重拳一般,准备给高建武致命一击。

而至于自家的大营,他却是毫不担心。就算高建武留下的武将真能偷袭大营成功。在他成功守住辽东城和击溃五龙谷的高丽军后,再回师夺回大营,亦是轻而易举之事。

高建武这时双眉紧皱,他已经看出,宇文明准备极其充分,而且一反之前和盖苏文作战时,上来就大打对攻的方法。摆出一副死守五龙谷口的架势。在前排的盾牌兵背后,布置了大批弓箭手,看来是准备用弓箭御敌了。

本来,隋军的主要兵种就是弓箭手,这也没什么问题。但关键在于这些弓箭手所用的弓弩皆是铁胎弓,这可就让高建武心惊胆战了。要知道铁胎弓是一种五石弓,所需臂力极强,不是一般的士兵拉得开的。这宇文明从哪里找来这么多的大力士呢?

而且,铁胎弓射出的弩箭穿透力极强,可以在一百步内轻松穿透重甲步兵的铠甲,这亦让高丽军进攻的主力,长枪兵损失极为惨重。并让高建武更不敢将最精锐的重骑兵投入进攻了。

重骑兵虽然攻击力极强,但防御力并不比长枪兵强多少,在如此密集的铁胎弓射击之下,只怕还没走到敌军阵前就全军覆没了。

当然,如果他下定决心不顾一切进攻,也不是没有办法。他可以让自己阵前的三列盾牌兵上前进攻。由于他们全都一手持刀,一手持盾,应该能够防御住大部分射来的利箭。

只不过,这样一来,高建武就再无强力防御兵种守护自己的中军步兵了。而宇文明的铁甲重骑一直未动,如果在自己让盾牌兵出击之后,敌军骑兵快速杀到,在平原地带,对上自己失去盾牌防御的步兵可是一场大屠杀。

宇文明的骑兵没有动,他的盾牌兵也不敢动。眼下他只能让手下步兵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冲锋,虽然在某些时候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的来说,由于兵员素质的差异,加上隋军以逸代劳,他的伤亡仍然大大超过宇文明。

现在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双方厮杀成一片,虽然都没有出现混乱和阵型松动的局面,但是这场战役看起来高建武已经落在了下风。

宇文明望着胶织成一团的战场,微微一笑,铁胎弓是隋军的杀敌利器,在配上狼牙箭后,对付身穿重甲的骑兵和步兵,的确有着巨大的杀伤作用。但它的最大问题却是对臂力要求太高,这种五石硬弓,不要说一般的士兵,就是身怀武艺的军官也不见得人人能拉得开它。

他早在担任斥候营的校尉时,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只不过一直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以致于隋军空有利器,却是无法运用,大批铁胎弓只能闲置于军械库内,慢慢发霉。

宇文明见状也觉十分痛心,便在视察大营的仓库时,随口说了一句:手拉不开,倒不如用脚蹬开试试,这脚的力量总比手大吧。

不料他这一句话却让身边的魏征大受启发。他便立刻指挥工匠,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铁胎弓。此弓体积还要大于原先的老式铁胎弓,但需要两人发动,一人用脚蹬,一人用手装箭。

魏征初步估算了一下,大概每柱香功夫可发射二十至三十只利箭,发射速度虽然慢了点,但可以用数量弥补。而且由于是两人轮流射击,所以坚持的时间倒比原来能拉得开铁胎弓的大力士更长。

宇文明顿时如获至宝,在听取了魏征汇报后,立刻便下令军中工匠开始批量制造。只是由于时间太过紧促。到这次五龙谷之战时,总共也就只造出了五百余具新型铁胎弓。

宇文明于是便下令将它们全部投入使用,以给高建武的重甲步兵狠狠一击。

望着又一次无功而返的己方部队,以及在战场中间堆积如山的尸体。高建武面色终于变了。

宇文明先前称要拿下自己大营的一番话,在他心中其实造成了极大的震憾。他很清楚如果大营失陷,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就算能够攻取辽东城,但在本方大营和扶余城、黑石城三个方向的隋军夹攻下,辽东城不过成了一座悬在敌人后方的孤城,靠忽不莱的手下那些平时只知道拿马刀砍人的草原骑兵,是无论如何也守不住的。

高建武不知道宇文明是在虚言恫吓还是真有其事。但他明白,宇文明的心计远比他想像的要厉害得多,绝非他原先以为的,此人虽然是有些智谋,但能打胜仗主要还是靠了运气的原因。

如果他不能利用这次机会击溃宇文明,以后将再难有更好的机会。因为隋军中的新兵在经历一次血战之后,就会快速的成长起来。到时,他要打败隋军便会更难。

高建武虽然也知道隋军中左翎卫军的厉害,但他却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敌人的实力。现在隋军中最精锐的铁甲重骑还没有出动,仅靠一批手持改造铁胎弓的弓箭手,就已经让他无法寸进了。而这狡猾的宇文明,后续还有些什么手段,实在难以预料。

眼下他的兵力虽然还是比宇文明略多,但在弓箭手的支援下,隋军的步兵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死死地抗住了高丽军的进攻,他们保持住了阵型不散。让高建武连续发动的三次进攻均告无果。

高建武现在越来越恨五龙谷这个地形了。虽然他的兵力超过宇文明,而且战斗素质也相差无及。但因为地势所限,兵力并不能完全展开。全部投入进攻。

五龙谷是在长白山脉的最南面,它的谷口正对着开阔的辽东平原,适合大部队作战。但是宇文明却是别出心裁,依山布阵,隋军背后就是山谷,没有后顾之忧。在高建武发动进攻后,他就下令将大部队缩进谷内。

这样一来,隋军两侧也是山峰,侧翼亦不用防守。他们只需注意数百丈宽的正面即可。如此便将高建武的兵力优势化解到了最小。宇文明甚至还可以让士兵轮番上阵,以保持前方第一线士兵的体力。

这样,一场原本应是惊心动魄的攻防战,就成了一场苦闷的拉锯战。双方士兵都是奋力坚持,一个人倒下了,他旁边的同伴就立刻补上。一排人倒下了,他们后面的战友就立刻上前接替了他们的位置。他们心中都明白,只有坚持下去,才有胜利的希望。

五龙谷的高丽军还在苦苦支撑,他们全然不知,后方的大营已经发生了剧变……

……

渊太祚看着大营外,仓皇失措退下的隋军,不禁哈哈大笑。

这已经不知道是隋军第三次还是第四次进攻了。但每次进攻都是人马铺天盖地而来,锣鼓喧天,声势浩大。但却总是雷声大,雨点小,攻不多时,便在高丽联军的弓箭及投石机轰击下,丢下数十具尸体,狼狈而退。

“呵呵,照这样的情形,就是隋军再多来一倍的人,我也能将他们打得狼狈而逃……”渊太祚得意洋洋地说道。

他身边的一群高丽将领,自然是阿谀奉承,将其吹捧为继高建武和乙文支德之后的高丽第三名将,似乎连盖苏文也不及他。

渊太祚听得满心喜悦,于是瞥了斛斯政一眼道:“斛先生,看来今趟守营是不用您多费心了,如果你疲倦的话,就尽管回帐休息去吧!这里有我等守着便是!”

斛斯政听闻之后,却是苦笑着摇了摇头。面前的这些进攻的敌军,分明就是才入伍的新兵。一个个虽然力气不小,但却明显没经过多少军事训练。看来宇文明只是将这些民夫穿上了铠甲而已。哪有什么战斗力?

第203章斛斯政的悲剧

按照斛斯政的想法,如果大举进攻,以高丽军大营的两万人马,再加上外围阿保窟的一万五千骑兵策应,定然能够打破隋军大营,这样便能切断武茨方面和辽东城方面隋军的联系,从而取得主动。

可这样好的计策,却被这思想保守的渊太祚弃之不用。这让他如何甘心啊?

于是,他便试探着说道:“渊将军,眼前的这些敌军,明显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没有战斗力。不如我们留下五千人留守大营,其余的人马杀将出去,联络在外围的阿保窟将军,一起对隋军大营发起猛攻。必定能打过大胜仗!”

“这……”渊太祚听后,眉头一皱,暗忖斛斯政说的话似乎也有些道理。眼前的这些隋军的确战斗力太差了点。估计自己一个冲锋就能将其击溃。如此垂手可得的胜利就摆在,不去争取好象是有些说不过去。

可是,隋军向来诡计多端,而那主帅宇文明也是个人小鬼大的阴谋家。万一他是故意示弱,引诱自己出营,再派人设下埋伏,断绝自己退路又如何是好呢?

渊太祚犹豫不决之时,却闻自己后方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他回头一看,只见一名身着黑衣的骑士风尘仆仆地冲了过来。而此人他也认得,正是高建武身边的亲兵高兴。高建武的命令,一般便是由他来传达。

高兴一边快马加鞭奔跑着,一边口中大叫道:“渊将军,元帅急令!”

一旁的高丽军将领皆心中惊愕,暗忖难道高建武那里又有什么重大发现?

片刻之后,高兴方奔驰到了渊太祚面前,然后翻身下马道:“禀渊将军,这是元帅的密令!”

说罢,他双手举过头顶,将一封用火漆封好的信件交给了渊太祚。

渊太祚一脸诧异地接过信件,然后撕开信封,取出了信纸。

当他看完信件内容后,面色顿变。

斛斯政心中也在疑惑,高建武那边难道出了状况。他于是忙问道:“渊将军,元帅那里有何事告知?不妨说来听听,斛某也好为将军分析一下,出出主意!”

这时,那渊太祚却是仰天长笑道:“好你个斛斯政,不愧是狡猾的隋人,竟然玩假投降,充当宇文明的内应。要不是元帅机智神勇,目光如矩,及时发现,只怕我等已着了你的道!”

“渊太祚,你胡说八道些什么?竟然认为我是奸细?”斛斯政一听,顿时气不打一处。他的父母妻儿皆被杨广斩首,是以对隋朝皇室恨之入骨。他曾立下重誓,以推翻大隋为自己的毕生目标。所以才投降了高元,为高丽抵御隋军入侵出谋划策。可他万万没想到,高建武竟然怀疑自己是隋军的内应,是假投降。

“哼!斛斯政,你就休得狡辩了!元帅说的难道还有假?我看你之前一直鼓动我出兵攻打隋军大营,恐怕也没安好心,是想引我离开大营,让隋军正好偷袭?还是诱我入隋军的埋伏?”渊太祚冷哼了一声问道。

斛斯政气得浑身发抖,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一心为高丽人出谋划策,这些异族之人竟然还怀疑他是内应。

他好半天才平息下来胸中的愤懑,沉声说道:“渊将军,我不知道高元帅是听谁这样恶意中伤的,你要知道,我斛斯政和那隋帝杨广,乃有杀父之仇,我的全家大小都是死于他手中,我……”

“好了好了!我也懒得听你多说了!”渊太祚一脸不屑的挥手道:“来人,把他给我押下去关起来!待元帅回来再行处理!”

说罢,便有两名如狼似虎的士兵,象老鹰捉小鸡一般,将斛斯政的双臂扭住,然后便往营后拖去。

斛斯政是又气又急,连声大呼道:“当真是竖子不可谋也!斛某真是错看了你们这些高丽人……”

不过,如今这些高丽士兵哪里还肯听他说话,见自家将军并未回心转意,也心领神会,将其带了下去。

不过好在他们考虑到斛斯政的地位不一般。万一哪天高建武又突然想通了,打算重新起用此人,那把他得罪了可是大为不妥。因此,高丽士兵也没有过份为难斛斯政,名为关押,实际上却如同软禁。他除了不能离开帐篷方圆五十丈的地方,倒也和平时无异。

斛斯政坐在这间帐篷内的床塌上,心中是又气又急。暗忖高丽军以这样的态势,和隋军对峙下去,迟早必败。自己何必与这将要灭亡的高丽一同陪葬?

听之前那隋军军官称,关陇门阀中的元氏和独孤氏都已经造反,使得杨广不得不回师平叛。自己如果想找杨广报这全家老小被杀之仇,何不去投一家义军?

想到这里,他的心思又活动了起来。望了望看守他的两名士兵,正在嬉笑怒骂地打闹。而在不远处的栅栏外,却是一条小河。由于连下了多日大雨,这条小河却是上涨了不少,河岸离栅栏已经非常近,只要他能到栅栏外,便可以在高丽士兵反应过来之前,跳入河中逃走。

斛斯政仔细查看着周围的情形,突然眼睛一亮,因为他发现右边的一处栅栏有一个大洞,看来应该是被野猪或者豹子一类的猛兽咬破的。于是他眉头一舒,顿时计上心来。

斛斯政这时打了一个哈哈,讪笑着对那两名看守他的高丽士兵道:“我到旁边去出下恭可否?”

两名高丽士兵也没在意,挥了挥手道:“快去快回!”

斛斯政大喜,于是便拱手作谢,然后装作很随意的样子,慢慢靠近了那个有大洞的栅栏边缘……

……

五龙谷前的白云似乎都被映照了血色,灿烂的阳光照耀在白云上,又为它增添了淡淡的金色。

这金黄色的阳光照在两军战士们的脸上,照在已成尸山血海的大地上,显出格外的反差。

高丽军的士兵们或许认为自己是在保家卫国,是反抗侵略的正义一方。

而隋军的将士们却在宇文明的告知下,认为自己是在为大隋的安宁而战斗,是在为天下汉人的福址而战斗,底气丝毫不弱。

不过,由于久攻不下,反倒连连损兵折将,高建武氅下的诸员将领皆有些额头冒汗。

片刻之后,高建武终于忍耐不住,传令道:“盖苏文已经休息够了吧,让他带领五千重骑兵冲击隋军右翼!”

隋军的右翼就是那之前立功的三千轻骑,他们一直蓄势以待,等候着给高建武的步兵致命一击的机会。高建武深知这支部队是个心腹大患,不能不除。之前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才让自己始终不敢放手进攻。

不过现在他终于失去了耐心。高建武在仔细观察后发现:在这些轻骑兵后面便是山壁,并没有安置那些铁胎弓弓箭手。如果能先解决掉这些轻骑兵,或者至少逼得他们阵型松动,那自己便有可趁之机了。

他一声令下之后,高丽军的方阵内旗帜飞舞,号角长鸣,给本已空气紧张的五龙谷前注入了更为肃杀的气氛。

高建武为了配合盖苏文的攻击,下令自己的步兵奋勇上前,务必拖住面前的隋军步兵,使他们不能前去支援那些列成十排方阵的轻骑兵。

高丽军的盾牌手、弓箭手这时均涌了上来,他们踩着同伴和敌人的尸体稳步前进,一边用盾牌格档敌军的弩箭,一边也开始张弓搭箭,回射过去。一时之间天空中弩箭如雨,铺天盖地的宣泄了下来。双方在前排的士兵虽然多有盾牌保护,但亦是纷纷中箭。

高建武的这次进攻投入了大量兵力,除了自己的两千亲兵和八千预备队没有动用,包括他最精锐的重骑兵在内的所有部队全部尽出,大有不拿下谷口绝不收兵的气势。

在他们喊声如雷的亡命进攻下,隋军的气势稍滞。毕竟他们目前的兵力还处于劣势。在这种拼人头的弓箭对射中,并不占有多少优势。

而盖苏文的重骑兵更是速度惊人,已经冲到了离隋军骑兵只有两百步的地方。他们挥舞着长约一丈的长矛,只等对面的骑兵冲过来,就可以一矛将敌人连人挑落下马。

一杆杆黑色的长矛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闪闪的寒光,高建武的这五千重骑兵皆是身长臂长,武功高强,体格粗壮之人,不然也成不了高丽军中的王牌之师。

盖苏文率领着重骑兵,奋勇急攻右翼的隋军轻骑,原本以为会有一场血战。但没想到这些之前给他造成重大杀伤的敌军骑兵,却是突然转身,向谷内逃去。

他愣了一下,实在没想到这些骑兵居然也会不战而逃。不过他亦看出,这是一个好机会。因为这些骑兵向后逃窜,便会冲散那些步兵的阵型,给己方可趁之机。

“冲吧!高丽的勇士们,胜败在此一举!”盖苏文大声吼道,然后挥起鞭子狠抽了几下马屁股。他这时发现前方的隋军阵营果然有些小乱,那些放箭的弓箭手,射出的利箭数量也少了不少。

而隋军步兵在本方骑兵的逃窜下,瞬间被冲开了一道缺口,阵型顿时松动。

第204章斛斯政的投降

盖苏文见状大喜,立刻便指挥重骑兵猛冲了进去。他们的长矛上下飞舞,左挑右刺,所过之处,无不披糜。大队人马很快就钻进了那五龙谷内。

高建武见状却是心中大惊,眉头不禁一皱。

他看出来了:这个缺口很明显应是隋军故意放开的,目的是诱盖苏文的重骑兵冲进去。高建武才不会相信,这些隋军中最精锐的左翎卫军骑兵会不战而逃呢。

不过他却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下令猛攻了。毕竟在五千重骑兵的猛烈攻击下,隋军的阵势力已经出现了松动,谷口的一些部队甚至出现了混乱,正是高丽军进攻的大好时机。错过之后就很可能又陷入先前的拉据战了。

于是高建武立刻下令全军发动总攻击,准备毕其功于这一次进攻。数十名鼓手顿时猛力擂鼓,激励本方部队发动猛攻。

不过就在这时候,从五龙谷中却传来一阵悠长的号角声……

“呜——呜——呜——”

……

隋军大营内,尉迟敬德正在大帐内与杜如晦、魏征等商量作战计划。从目前的情况看,似乎进展还算顺利,这渊太祚果然行事保守,不敢出战。

而在百里开外的契丹部首领阿保窟,似乎也打起了保存实力的主意,他的一万五千骑兵根本没有进攻自己的意向,一直在外面游弋着。

尉迟敬德深知,他是想坐山观虎斗。如果自己败于渊太祚之手,阿保窟便也可能趁火打劫,咬自己一口。

如果他能打败渊太祚,或者能让阿保窟感觉自己的实力很强,那此人也不会再凑这个热闹,说不定还会逃之夭夭。

“两位大人,看来这几天我们虚张声势,总算是唬住高丽联军了,不过要一直拖到元帅返回,恐怕还等再等些时日。因此,我们得想想,如何进一步……”就在尉迟敬德说话之时,他的一名亲兵却是急匆匆地冲进了大帐,然后向他躬身行礼道:“尉迟将军,我们的两名斥候在河边巡弋时,发现了一名中年男子,见他形迹可疑,怀疑是高丽军的奸细,便将他抓了回来。您要不要审讯一下?”

“哦?竟然有这种事?那把他带上来吧!”尉迟敬德听闻之后,也是眉头一皱道。

片刻之后,两名斥候方将一名四十多岁,浑身湿淋淋,穿着一身蓝色锦袍的中年男子推了进来。尉迟敬德见他如此狼狈模样,显然是才从河里爬上来的,也不禁暗暗好笑。他于是便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为何会出现在战场?”

那锦袍男子抬起头,正欲编个谎言之时,旁边的杜如晦见了他面貌,却是大惊失色,忙对着尉迟敬德的耳朵小声说了几句。

尉迟敬德顿时脸上色变,他沉声道:“你可确定没有认错人?”

杜如晦忙道:“尉迟将军,杜某怎么敢拿这种事情开玩笑?刑部发下来的通缉画像还放在我那里的,可以马上拿来给你过目!”

“好!那你速去取图。没想到我们竟然无意之中抓到了此人!”尉迟敬德也是心中大喜。

那亲兵忙匆匆出了大帐,前去另一处营帐取图去了。

而魏征却是嘿嘿一笑,转过头向那锦袍男子问道:“斛大人,别来无恙啊?”

那男子一听,顿时吓得面如土色,身体不住颤抖。嘴里却是强自辩道:“小民……小民只是一个过路商人,哪里……哪里是什么大人了……”

“哼!你说你是商人?那你贩运的什么货物?是从哪里运过来的?要卖到哪里去?怎么只有你一人在此?”魏征听罢冷哼了一声,如同连珠炮般问出了一大堆问题,问得斛斯政张口结舌,不知如何解释。

而就在这时,杜如晦也已经将那面画像取了过来,递给了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打开画像,和眼前的男子对照之后,方将那画像重重摔在他脸上,厉声喝道:“事实证据皆在此,你还敢狡辩?这是刑部发下的通辑画像。称斛斯政这叛逆还在高丽活动,要我们远征高丽的军队注意搜索,务必要将此人捉拿归案。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斛斯政看见自己画像之后,方脸上露出惨然的神色道:“不错!我就是斛斯政,今趟算你运气好,把我捉住了。可恨那高丽军主将渊太祚不听我言,否则哪能轮到你如此猖狂?”

“原来你还在高丽军中为其出谋划策?却不知为高丽人出了什么计策?怎么他们又不听你的?”杜如晦听他这样一说,也是来了兴趣。

斛斯政自忖必死,索性也豁出去了。他大声说道:“听你的幕僚叫你尉迟将军,想必你就是宇文明手下的大将尉迟敬德吧……你以为我看不出来吗?这几****派来进攻的军队,都是些新兵,完全不堪大用。估计宇文明早就带着左翎卫军去武茨了吧!留下这一大堆民夫军……高丽军只需一个冲锋,你们就得完蛋……只可惜渊太祚不肯听我言,只想龟缩在大营中,以为得保大营不失便是胜利……真是竖子不可谋也……”

尉迟敬德一听,面色顿时微变,他最怕的就是高丽军冲出来和隋军野战。那他这些刚穿上隋军正规铠甲,打着宇文明和左翎卫军旗号的新兵蛋子,马上就会露馅。

而斛斯政这时又愤愤不平地说道:“这些高丽人还真是虚伪,高建武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对我表面上礼敬有加,临出兵前还假意吩咐渊太祚多听听我的意见。谁料到他竟然认为我是你们的内应,要渊太祚把我抓起来……亏我还当他是个人物,闹了半天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此刻,杜如晦和魏征对视了一眼,皆觉这斛斯政是个人才,如果能说服他归顺己方,则对将来的灭亡高丽之战大为有利。毕竟这家伙可在高丽呆了一年,又出任了高建武的幕僚,对高丽军中情形想必非常熟悉。

虽然斛斯政是杨广下令通辑的叛逆,但这两人却是毫不在乎。

在杨广下令将他们等出身关陇的一干基层将领和幕僚留在辽东断后时,他们就已经对这个昏君失望了。而依杜如晦和魏征的眼光,又岂能看不出,如今的关陇大阀早有异心。元氏和独孤氏造反只是前奏,宇文阀、李阀等关陇大阀还没有行动,天下大乱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

自己两人已经被打上了关陇门阀的烙印,便只能在关陇世家中择其有前途者效忠。从目前的情形看,宇文明这位年轻的行营元帅显然便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人。而且对自己两人非常欣赏,第一次开会就委于重任,换个主子恐怕就难有此举。

如果自己两人能说服斛斯政投降,想必在宇文明心中的地位更会大大提高吧……

“斛大人,之前您在兵部任职时,我等二人便对您甚为佩服。只是您看错了杨玄感而已。如今高丽大势已去,您不如投奔我家元帅,在辽东开创一番基业如何?”杜如晦凝视着斛斯政问道。

斛斯政听闻之后,目光顿时闪烁不定,以他的智慧,自然听出杜如晦是话里有话,他不让自己归降隋朝,而是投奔宇文明,难道是说,这宇文明也是一个有异心之人?

魏政见斛斯政没有一口拒绝,便知有戏,他于是便走上前来,拍了拍斛斯政的肩膀道:“斛大人,我们去屏风后面说话吧!咱们都是文人,不妨谈谈现在的天下大势……”

于是,他和杜如晦便一左一右夹着斛斯政,缓缓走进了背后的屏风,然后劝导起来。

也不知道他们二人用了什么办法,怎么给斛斯政晓以利害,又是怎么分析天下大势的。反正最后,他们终于说服了斛斯政,让他居然同意了归降。

只不过,斛斯政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他是降宇文明,降辽东行营,但绝不是降隋朝。而且在宇文明公开起事造反之前,所有的知情人必须对他的身份保密。

这些条件,杜如晦和魏征自然都是满口应承了下来。他们更不希望招降斛斯政的事被杨广知道。

而尉迟敬德闻听斛斯政投降,也是心中大喜,他没有想那么多,只是认为多一个敌人的谋臣投降,想必会让胜利的天平偏向自己。

“斛大人,针对目前的情形,你认为我军应该如何做才能取胜呢?”杜如晦倒是十分虚心地请教道。

斛斯政微微一笑道:“我们这里只是战场的一处,而且可以说不是主要战场。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宇文元帅应该和高建武在武茨或者五龙谷对决了吧。那里的胜负才是事关整个战局的!”

魏征和尉迟敬德对视了一眼,都不禁暗自惊叹,心忖这斛斯政果然有两把刷子,把自己这方的布置估计得这么准。高建武竟然还怀疑他是奸细,真是自掘坟墓。

“只不过,我军也不能这样坐等那边的结果传来。万一让渊太祚看出破绽,反而不妙。所以,我建议还是要击溃面前的渊太祚部队,算是为宇文元帅在整个战场的决胜,增添一分力!”斛斯政这时已经换了一身干衣,侃侃而谈道。

第205章美人计

尉迟敬德却是忍不住问道:“斛先生,我也想快点击败敌人,不想拖那么长时间。但问题是我方现在的军队,几乎都是才征召入伍不足一月的新兵,他们之前都是民夫,力气或许有,体格也还健壮。让他们摆个架势吓吓人,或者缩在营内的栅栏背后,向敌人射射箭还成,真要和高丽联军正面拼杀,只怕敌不过这些久经沙场的敌军士兵的!”

斛斯政听罢,却是哈哈一笑道:“尉迟将军,我几时说要和敌人硬拼了?高丽军大营虽然防守十分严密,但那也只是你们不知其中内情。只要攻破了他们的粮草营,焚毁了高丽军的粮草,则不用进攻,他们自己都会溃败。”

“进攻粮草营?听说那里可是防守非常严密,我们攻得破吗?”魏征有些怀疑地问道。

斛斯政却是胸有成竹道:“不错!粮草营那里是驻扎了五千高丽精兵,而且是由渊太祚的弟弟渊太荣驻守,此人虽然不是什么名将,但却也不好对付……只不过,我对此人却是非常了解,知道他有一个弱点:那便是非常好色,每夜无女人不能入睡。这几天渊太祚坚守不出,让他无事可干,心中顿时如同欲火焚身一般,于是便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