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之雄霸天下(星辰)-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竟然只有这点粮食?”杨广吃了一惊,只有五万石粮食的话,那的确有点紧张。
于是,他又忙问道:“那草料究竟有多少?足够朕的骑兵马匹食用多久?”
王仁恭硬着头皮道:“雁门郡中原本只有五千骑兵和五千步兵,所以草料便是按五千匹马食用两个月的用量准备的。而陛下的十万禁军皆是骑兵,战马数量便比原来翻了二十倍。如此一来,草料顶多只够吃五天了。”
杨广顿时有些急了,粮食只够吃一个月,草料只够吃五天,且雁门郡又是一个小城,一旦被突厥人围城,挨过一个月后,守军就将因粮尽而崩溃。看来这雁门郡也是呆不得的。
这时,旁边的裴仁基忙建议道:“陛下,我们守城要不了这么多战马,可以先杀掉八万匹战马,将马肉作为干粮,这样既能增加粮食储备,又能减少草料消耗。”
杨广听闻之后却是有些犹豫,八万匹战马培养起来不容易,这样一骨脑儿杀了,他实在有些舍不得。
沉吟了片刻后,他方问道:“先不忙杀马,派人去打探一下,突厥骑兵追到哪里了?如果他们继续向楼烦、太原一线扑去。那我们便不用困守雁门了,可继续向东进入河北,到北平府去。那里粮草充足、城池坚固。罗艺将军的幽州铁骑战斗力也很强劲。到了那里,我们便安全了。”
让杨广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话音刚落,便听见外面传来了“呜——呜——呜”的嘹亮号角声,这声音此起彼伏,回荡在城中央,低沉无比,让人心神剧震。
大厅内众人皆脸色骤变。
这时,裴行俨方快步奔了进来,急报道:“陛下,突厥大军从四面八方围来,足有数十万之众,已经将雁门郡城团团围住。是突围还是据守,请陛下定夺!”
杨广脸上顿时露出惊惧之色,一时之间张口结舌,紧张得说不出话。
宋老生却是十分沉着道:“陛下莫急,我们有十三万大军守城,且粮草可吃一个月左右。这又不是骑兵在草原上对战,突厥人的骑射优势根本无法发挥。雁门郡城城墙坚固,非定襄可比。且突厥人不擅攻城,只擅骑射。微臣建议,只需派军队上城墙坚守,定能等到鱼老将军和来老将军率十七万步兵到来。”
李世民这时却眉头一皱道:“宋将军,你的提议虽然不错,但让突厥人这样围城进攻也非上策啊!鱼老将军和来老将军虽然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将,但他们所统率的却全是步兵。如果突厥人派一部分兵力围困雁门,再以主力进攻两位老将军的后军。在这一马平川的河东荒原,只怕两位老将军会凶多吉少。如果后军败北,困守雁门的我军便成瓮中之鳖了!”
李世民的话让在场众人均为之色变。这种情况的确是大有可能发生的。
宋老生和裴仁基对视了一眼,却都微微摇头。他们不是没想到这种可能性,但之所以没有提出突围。乃是知道以杨广的脾性,断无可能抛弃嫔妃,自己骑马逃走。
果然,杨广只是略微犹豫了一下,随即便否决道:“朕的皇后和爱妃皆不会骑马,如若不能带上她们一起撤走。朕决不会独自离开!”
裴仁基叹了一口气,只得为杨广辩解道:“强行突围的确不是最佳的选择。外面的突厥骑兵数量众多,野战非我军强项,突厥人的骑射功夫的确厉害。如果陛下出城,被俘的可能性更大!”
“是啊!陛下如果离开的话,对城中守军的士气打击也很大!没有圣上坐镇,雁门郡城能守多久也是个大问题!”裴矩连忙反对道。
他可清楚,如果杨广在城中,那周围的隋军,不管是罗艺、屈突通,还是鱼俱罗、来护儿都会来救。可如果杨广跑掉了,那这些军队肯定都是去保护圣上去了。谁还顾得上他们?
裴蕴、虞世基等人稍一思索,也想透了这其中关节,立刻也纷纷发言,反对杨广突围,认为留守城内才是最佳之策。
杨广稍微平静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后,方取出自己的尚方宝剑,递给了王仁恭道:“王将军,你久镇河东边关,与突厥人作战十余年,且对雁门郡的情况又熟悉。朕就任命你为此次守城战的最高统帅,城中一切军民皆归你调遣。谁若不听指挥,你可先斩后奏!”
王仁恭立刻跪倒在地,双手举过头顶,恭恭敬敬地接过宝剑道:“臣一定恪尽职守,宁可自己性命不要,也要卫护陛下安全!”
于是王仁恭敬立刻调集五万禁军上城墙防御,同时下令沿城墙一带的民房全部拆除,这样既能避免突厥军射进火箭,将城中房屋引燃,又能将所得的砖木石块用于守城防御。
随着王仁恭的一声令下,雁门郡城中,一座座房屋被推到,柱梁门窗皆被锯成数段,充作擂木,房瓦和砖石都被充作滚石,就连砌地基的大石也被士兵撬起,搬上城头用作防守。而被拆毁房屋的主人则默默站在一旁,没有一个人反对。他们都很清楚,如果城破,必然性命不保。
所以,他们没有人呼天喊地,只是静静地收拾自己的财物,然后走进了旁边早已准备好的帐篷内。
当金色的阳光照耀在城头时,数万隋军士兵已整整齐齐地站在墙头,目光严峻地注视着城外的突厥大军,每个士兵脸上都流露出惊惧之色。四十万突厥大军已经全部抵达,将雁门郡城团团围住。在城外数里的距离内,一座座营帐拔地而起,延绵数十里,根本望不见边际,将雁门郡城围得水泄不通。
雁门地处边塞前线,城内百姓早已习惯了战争,在动员令下之后,城中百姓并没有惊慌失措,对于他们来说,突然跑到城里来的十万禁军,对他们的侵扰还大一些。
王仁恭看着一捆捆利箭从军械库中抱了出来,一筐筐石块、一根根滚石擂木都被运到了城墙之上,所有能走得动的隋军,都被分作了两班,一班走上城墙防守,另一班则在城墙内根休憩,准备待城头上形势不妙时就增援。
雁门郡是王仁恭苦心经营的,河东边关四镇之一,另外三个是马邑、楼烦和榆林。城内百姓也是久经战阵,经过动员之后,不少青壮民夫也被分发了武器,上城头上巡逻。他们虽然战斗力不行,但运运箭矢、物资,抬送伤兵、值夜还是可以的。待到中午时分,雁门郡就已经进入了完全的戒备状态,只等突厥军来攻城了。
吃过早饭后,城外的突厥军经过半个时辰的休息,便开始向雁门郡城的方向缓缓进发。只不过他们并没有发现有隋军出城拦截。
突利派出了几支斥候部队小心翼翼地在周围侦察了一阵后,才确认十万隋军已经全部退入了雁门郡中,在城外未留一兵一卒。
第306章惨烈的守城战
“父汗,现在已经探明:隋军都在雁门城内,看样子是打算死守雁门了!”突利在了解情况之后,连忙赶回大营向始毕可汗报告。
“嗯,在本汗的意料之中!”始毕可汗抚着自己的一绺长须说道:“现在杨广既然把所有部队都撤进了城,就说明他兵力不足,只能龟缩防守。不然他应该会留一支部队在旁边的山上据守,这样可与雁门互成崎角之势,更利于防守。”
“那可汗,我们现在进攻吗?”处罗小心翼翼地问道。
“当然了!处罗,你率一个五万人队先从城西进攻一下试试。我倒要看看这些禁军究竟有多强的战斗力!”
于是,突厥军营中不断有传令兵骑马奔向各部,通知作战计划。与此同时,突利已命士兵在雁门郡外的一条小河上,搭建简易浮桥,以让处罗的五万人马过河。
始毕可汗选择从城西发动进攻也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的。
雁门城北就是长城,自然不可能从这里进攻,而城东地势低洼,城墙比地面高二十丈有余,只有极长的云梯才能从那里攀爬城墙。
而城南不远处便有一座山峰。虽然突利派出的斥候称山上并无隋军。但始毕可汗还是有些担心隋军会在山峰背后有埋伏。而且要将部队移至城南,需绕行二十余里,费时费力。
相比之下,西面地势平缓,四周并无树林、山丘可供敌军埋伏,进攻起来十分顺畅。因此,对于始毕可汗的选择,颉利和处罗都比较认同。
片刻之后,突厥军营中战鼓擂动,大批部队从浮桥通过,到达对岸。
处罗和另一位突厥头领商量了一下,便确定了两处在他们看来防守偏弱的两段城墙为主攻方向。
然后,他便亲自率军,开始攻城。并许诺第一个攻上城墙并站稳脚跟的士兵将立刻提拔为万夫长。
“果不出我所料,突厥军第一波进攻是试探性进攻。从他们只派了五万人,只进攻西面的城墙就看得出来!”
王仁恭这时站在城西的城楼上,看着城下正峰涌而来突厥军,冷然道:“给我放箭!滚石擂木准备,送这些突厥狗贼归西!”
这时,雁门郡城头上立刻箭如雨下,突厥军士兵一手拿着盾牌,一手拿着砍刀或者长枪,冒着箭雨向城墙下行进着。虽然不断有人中箭倒下,但他们毕竟人数众多,还是很快攻到了城墙下,然后架起了云梯,向上攀爬起来。
“大家用石头砸那些突厥狗贼!弓箭手注意射正在爬云梯的突厥人!滚石擂木节省点用……铙钩手上,用钩子将那云梯勾倒!”李世民大声吼道。
他手中的部队只有五千多人了,定襄一战,他虽然和王仁恭一起突出了重围。但折损却是巨大。他原本的两万多人死伤过半,逃回雁门的不过五千多人,损失超过了七成。
虽然在城墙下还有近两万民夫,但他们毕竟只是平民,就算发放了武器,却还没有经过军事训练,所以王仁恭也只敢让他们负责运送箭矢和石头,以及抬运伤员。
“跟你们拼了!”一名隋军士兵抱起一块石头,猛力向一个快要攀上城墙的突厥军士兵砸去。只听一声惨叫,那名突厥军士兵立刻从云梯上跌落了下去。重重地摔在城墙下,站在云梯下的突厥军士兵都可以听到他肋骨断裂的声音。
不过这位隋军士兵还没来得及松口气,便仆地倒了下来,一支冰冷的寒铁箭已经射穿了他的咽喉,也带走了他年轻的,充满了朝气的生命。
……
“杀!”一名隋军队正怒吼一声,手中长剑带着一股寒光,如银光般刺出,狠狠地扎进了一名刚爬上城墙的突厥军士兵胸中。那名突厥军士兵身体猛地一颤,手中砍刀咣当落地,双手无力地抓住刺进自己胸中的长剑,凄厉地哀嚎起来……
“噗哧……”那名隋军队长还没来得及抽回自己的长剑,一把长矛已经带着淡淡的黑芒如毒蛇般猛刺了过来,冰冷地扎进了他的咽喉,殷红的鲜血倾刻间从中枪的咽喉伤口处狂喷出来,将他的衣服全都染红了。这名隋军队长只觉眼前一黑,身体陡然之间变得无比沉重。
他勉强抬起头,看了一眼杀自己的人。只见是一个突厥军的百夫长。只见那百夫长狞笑着猛力拔出长枪,然后又向另一名正在射箭的隋军弓箭手袭去……
这名隋军队长倒下之后,刚刚砍死一名敌人的年轻隋军士兵,看到这一切后顿时惊呆了,他哭喊着“哥哥、哥哥”,红着双眼,状若疯虎般地猛扑上来,虽然他在中途被一只流矢射中,还中了一刀,但却终于抢到那名突厥军百夫长身边。
然后,这位勇敢的年轻士兵拼尽全力抱紧敌人,不管那百夫长在他身上打了多少拳都不松手。他用尽最后的力气猛力搂住这名百夫长双双滚下了城墙……
残酷的战斗同样发生在城西的另外几段城墙上。处罗完全没有想到雁门郡军民的抵抗意志会如此强烈,居然在被四十万突厥狼骑围困时,还能保持这样强大的战斗力。
虽然他们人数不如突厥兵多。而且其中还有很多人,明显是才分发了武器的平民。但就是这些在他们看来是强弩之末的隋军,以及在城中临时征召,拿起武器的平民,爆发出来的战斗力,竟然毫不输于他们这些横扫草原的突厥狼军。
虽然突厥士兵有好几次都攻上了城墙,并眼看要站稳脚跟了,却又被舍生忘死的隋军士兵赶下了城墙。
攻了一下午,处罗见西门无法突破,便转移了进攻地点。黄昏时分,他改变了进攻的方向,改从南门发动进攻。但却依然被守卫南门的裴仁基和裴行俨父子击败。
眼看天色已经黑下来了,这一天要结束了。而处罗在远处看着城墙上的战斗,脸色越来越难看。他原本想趁这次试探性进攻就一举而下雁门郡城,活捉杨广,让自己大哥和颉利、突利等人大吃一惊的。但现在看来这梦想已经成了泡影。
“处罗大人,收兵吧!看来这些隋军太顽强了,虽然他们人数不如我们多,但却把城中的平民都组织起来守城了。滚石擂木不够,把城中的房子都拆了。我的人进攻城西的城墙,隋军砸下来的东西中,居然有窗户、门板、砖头……完全是摆出一副玉石皆焚的架势啊。”
一名突厥头领有些心痛地说道。这五万试探进攻的部队经过半天的进攻,就死伤了一万五千多人,接近整只部队的三分之一了。
“是啊!处罗大人,这些隋军应该是禁军,他们虽然作战经验不丰富,但对隋朝皇室的忠诚度却很高,而且个个膀大腰圆,铠甲武器均是用的最好的。在隋军中的战斗力也很强。我们的部队伤亡惨重,不休整一下是没法再攻了。”另一名突厥头领也说道。
“……好吧!今天就到这里,你们让士兵下去休息吧!晚上到大帐将今天的试探进攻情况向可汗汇报一下,估计明天得真的强攻了!”
处罗这时也有些无奈了。虽然他打过不少仗,但都是和一些草原部落作战,规模没有这样大,而且更不是攻城战。如今和隋军交战,感觉这中原的军队可比草原上其他部落的大军顽强多了。
“曾经三次败在高丽军手下的隋军已是如此厉害,那打败了高丽军的辽东军岂不是更难战胜了吗?看来以后绝不能和辽东军擅自开战!”处罗心中暗忖道。
……*
“好象敌人退下去了!”裴行俨看着城墙下如潮水般退去的突厥军,抹了一下额头上的血水和汗水的混合物。
裴行俨手中紧握两把已染成红色的银锤,喘着粗气。这一天下来,他起码杀了四十来名突厥人,但自己也负了几处伤,有几次都差点被攻上城墙的突厥士兵杀死,幸好他身边的亲兵拼命保护,几次用身体替他挡箭挡刀,才勉强保住他的小命。
“不过还好,总算守住了。”裴行俨坐在墙根喘着粗气道。
这时,李世民也走了过来,坐在他的身边道:“裴将军,这样守下去不是办法啊!”
“李将军,怎么了?难道你还有些胆怯了?”裴行俨有些奇怪道,从白天的战斗情况看,他觉得李世民也是一个勇敢的人,一直身先士卒,甚至负了一次轻伤也没有离开城墙。
“裴将军,刚刚我才问了一下王将军,这一天下来,城中的伤亡情况。结果让我十分吃惊,竟然伤亡了近万人,虽然其中有一些是民夫,但军队的伤亡也在八千以上!”李世民叹息道。
裴行俨的脸色顿时变了,他沉声道:“从城下的尸体看,突厥人的伤亡不过超过一万七千人!”
“是的!敌我伤亡比率在二比一左右,这不是正常的攻城伤亡比,正常的应该是三比一到四比一。”李世民眉头一皱道。
第307章勤王令
“第一天就损失了八千余人,这样下去,城中虽有十三万大军,又能守得住几天?而且,今天突厥人只派了五万多人攻城。显然是想试探我们的实力,没有出全力。明天恐怕他们就要全力攻城了,我们应付起来就没这样容易了!”李世民叹息道。
裴行俨也很快意识到了这点,如果明天突厥人全力进攻,守军伤亡绝对要过一万。以这样的伤亡情况继续下去,十三万大军只怕半个月都撑不过去。
“我军怎么会损失这样大呢?按理说突厥人是不擅长攻城的,而这些禁军,我看他们个个作战勇猛,又体格粗壮,装备武器都是最优良的,咋会打成这样啊?”裴行俨也有些惊讶道。
李世民摇了摇头道:“裴将军,你对禁军的战斗力实在高估了!我从小便在东都长大,对禁军的情况比较了解。他们大多数都是出身关陇门阀、山东士族和江南士族的世家子弟,从小养尊处优,几乎就没有做过什么劳累的工作。自入禁军以来,除了偶尔有过训练之外,根本就没打过仗,平时干的都是宫中保卫和仪仗工作。这种真刀真枪的残酷战争,他们从未经历过。所以有这样高的损失,毫不为奇。”
裴行俨一想也是,身处皇宫的禁军,能够勇猛不怕死,已经相当不错了,哪能按边防军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呢?
“李将军,就算现在形势不太有利,裴某想也是暂时的吧!”裴行俨还是有些不以为然道:“突厥大军将圣上围困在雁门郡,鱼老将军和来老将军岂会不知?他们可是对圣上忠心耿耿的,手上又统率了十七万大军。只要他们来到雁门郡城,相信其围必解!”
“没这么容易!”李世民却是一口否定了裴行俨的想法。
他淡淡道:“鱼老将军和来老将军虽然对圣上忠心,但他们统率的大军却全是步兵,而在这平原地带,步兵和骑兵作战,只有摆好阵势,集结成密集的枪阵,才能抵御骑兵的冲击……可是,你觉得两位老将军会这样做吗?”
裴行俨立刻恍然大悟,步兵打骑兵,跑是肯定跑不过的,所以只能集结成方阵防守,在防守战中给骑兵造成巨大伤亡,让骑兵不得不撤。可现在的情况,如果鱼俱罗和来护儿如果一遇上突厥军进攻,便结成方阵或者圆桶阵,那何时才到得了雁门郡?
所以,两位老将军肯定会指挥大军加快速度前进,而在这种情况下,骑兵的速度和冲击优势就能发挥出来了。对于成线型阵列行军的步兵,骑兵可以轻易的把他们截成几段,再加以歼灭。
想到这里,裴行俨也面色顿变道:“李将军,那现在怎么办呢?得派人去通知两位老将军才行!”
“唉,行俨,你以为两位老将军就看不到这点吗?只不过他们就算知道,也只有继续硬着头皮往前走,而且还得快马加鞭才行!”李世民苦笑道:“否则就会被加一个见死不救,置陛下于死地的罪名!”
裴行俨一听,顿时张口结舌,这种事的确很有可能发生。如果雁门之围解了,杨广肯定会对来援速度缓慢的军队主将进行惩处。跚跚来迟的将领是绝对无法自圆其说的。
而雁门之危如果没有被解,杨广当了俘虏,那救援不力的军队主将同样下场好不了。不管是杨广最后被朝廷谈判赎回,或者由皇子皇孙继位,都会对这些将领下狠手的。
“所以,如果两位老将军以最快的速度向雁门杀来,就算战败身死,都能保得家人平安。可如果他们来慢了,不但他们自己难逃惩处,甚至还有可能连累家人。你说如果是你处在他们那个位置,你会怎么做?”李世民苦着脸道。
“那世民兄,你的意思就是此事无解了?”裴行俨有些惊惶道。
“裴兄,如今只有一个办法:那便是由陛下发出勤王令,召天下之师来雁门勤王救驾!”李世民这时站起身,正色道:“如今距离雁门最近,又可以征召到大批兵员的郡县便是太原郡了!如果能够通知家父,让他征召河东义士前来救驾,相信便能挨到另外几路大军来援……希望裴将军能向令尊说明此事,然后我也去游说一下王将军和宋将军。我们几位一起向圣上进言。”
“好!我同意!”裴行俨也站起身,抱拳正色道。
……
当几员武将一起向杨广诉说之时,杨广却仍有些犹豫不决。因为当真向天下发出勤王令,便意味着各地郡守和地方豪强可以打着勤王的名义,自行征兵、扩充实力。这其中说不定便有不少人是怀有异心的。到时别打退了突厥军,却钻出来几个杨玄感或者元寿、独孤罗之流,那就得不偿失了。
“陛下,不这样做不行啊!鱼老将军和来老将军只有十七万人,仅是突厥狼军兵力的一半不到。且全是步兵,在这平原之上,步兵打骑兵,几乎就是必败。”宋老生也苦口婆心地说道。
“是啊!陛下请三思啊!”裴矩、裴蕴和虞世基等文官也一起游说起来。毕竟勤王之师来了之后,他们也能获救了。至于会不会有人趁机扩充势力,那是以后的事了。
“此事还容朕……”杨广还想等两天看看守城的形势了再说,不过就在此时,一名卫兵却托着一只信鸽,急切地报告道:“王将军,马邑来的信鸽!”
王仁恭连忙上前接过信鸽,然后从它的脚爪上取下小竹筒,随即取出信纸阅读起来。
他看过之后,却是面色大变道:“陛下,马邑副留守李神通传讯。他已经按陛下的要求,出城与突厥大军作战。虽然我军作战勇猛,悍不畏死,无奈兵少将寡,又全是步兵,在平原上被突厥骑兵一冲击,便阵型支离破碎。现在李神通的军队已经被突厥小可汗之一的颉利率军击败。他仅剩数百骑逃往楼烦郡,马邑也被突厥军占领了!”
在场之人听到这个消息后,皆是惊惧不已。李世民听闻此事经过后,却是勃然大怒道:“我那三叔在搞什么名堂?马邑可是一座坚固的郡城,是河东边塞四镇之一,里面储备了大批粮食和攻城器械。他不好好守城,却逞什么英雄?竟然要出城和突厥人打野战,他那些步兵在平原地带,打得过突厥人的狼骑吗?这不是典型的以己之短,攻敌所长吗?”
众人听到李世民的话后,却是面色尴尬,因为下令让李神通弃城出击的,正是杨广。他之前在撤往雁门郡途中,担心被突厥军追上,便下令李神通出城进攻突厥军,以牵制敌军,好让他安全逃进雁门关。如今他是安全撤了进来,可李神通却是全军覆没,马邑也失守了。
杨广听李世民这样一说,也是面上有些挂不住。但他又不好指责李世民或者李神通,只得讪然道:“失守了就失守了吧!反正之前定襄已经失了。世民,朕同意你的提议了!决定发勤王令,召天下义士前来雁门勤王!”
杨广之所以一下子改变了主意,便是听李世民说了,马邑城中有大量粮食和攻城器械。这样一来,突厥军缺粮的状况便立刻得到缓解,同时还有了大批攻城器械,过得几日,突厥人必将把这些攻城器械用来进攻雁门。如此一来,雁门失守的可能性大增,他便不敢再冒风险,固守待援了。
“陛下圣明!”李世民和在场的众将皆一起躬身说道。
“世民,朕升你为鹰扬郎将,命你率五千轻骑,趁夜突围。你可先回太原,禀报令尊,让他点齐太原之兵前来勤王!”杨广正容道。
李世民就猜到这种事会落在自己头上,他只得出列拱手作了一揖道:“末将领命!”
杨广这时立刻便吩咐王公公取来笔墨纸研,写了一封下令天下义士勤王的圣旨,然后盖上了自己的玉玺。
“世民,这封勤王令你贴身藏好!一定要带到太原!朕就指望你了!”杨广难得的含着热泪说道。
李世民再度磕头行了一礼,然后接过了圣旨,将其贴身藏好,随即便点齐五千兵马,悄悄打开了东边的城门,冲杀了出去。
突厥人显然没想到城中竟然有人敢杀出来。深夜之中,他们又看不清楚有多少人马,只道是隋军要突围,于是连忙禀报始毕可汗,然后集结大批人马前来堵截。
而就是这一担搁,却让李世民杀开了一条血路,突破了突厥人的营地。虽然他的五千兵马也伤亡九成以上,但却终于杀了出去,脱离了包围圈。
始毕可汗得知有人突围报信之后,却也不惊慌,因为杨广被围困的消息是封不住的。
“哼!我倒想看看,有多少隋军要来?反正本汗有四十万大军在手,来多少我杀多少,我就不信了,在平原上,我们突厥狼骑还不是中原南蛮的对手!”始毕可汗颇有信心地自言自语道。
第308章雁门危急
第二天一大早,只听“咚!咚!咚!”的巨大的战鼓声响起,突厥军再次出战了。他们如同潮水一般涌来,个个手执盾牌和弯刀。扛着数百架十余丈高的云梯,一个个奋勇争先地冲杀过来,喊杀声震天。
护城河早已被填平,十万突厥大军蜂涌而至,再没有试探性的进攻,他们直接就发动了猛烈的强攻。
城头上隋军开始放箭,箭如急雨般,密集地射向攻来的突厥士兵,尽管他们举起了盾牌遮挡,但依然有不少箭矢从缝隙中射过,突厥士兵被一个个射倒,这也是由于他们的军队站得太密集之故。
由于突厥军装备较差,没有准备特别的攻城器械,没有投石机和攻城车,更没有井栏进行压制,所以对隋军暂时没有构成太大的威胁。
不过随着数百架云梯开始搭上城头,并用铁钩钩住墙垛后,两万多名五大三粗,身强力壮的突厥军士兵开始向上攀登进攻。
滚石和擂木如冰雹般铺天盖地砸下,一串串的突厥士兵被砸中,纷纷惨叫着从空中翻滚落地,但他们却毫不在乎,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又不断涌上来,继续登上云梯发起冲击。
城墙下,数万突厥军开始用箭反击,掩护自己的步兵登城。一时之间,箭如密雨,向城头上守军射去,城上的隋军开始出现了伤亡,有数百人被利箭射中。
更多的人则被箭雨压制在墙垛后面,抬不起头来,只能一手用盾牌掩护,一手向城下放箭,攻击力不免大大削弱。
这时,西面的城墙出现了险情,一批武功高强的突厥百夫长,在一名万夫长的率领下,冲上了城头,开始和隋军士兵进行恶战。由于他们武功高出太多。守这一段的隋军士兵渐渐无法抵挡,不停地后退。如此一来,便让越来越多的突厥人冲上了城头,导致西面城墙的情况万分危急。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裴行俨却是突然杀到。他大吼了一声,挥着两把大锤冲进了敌人群中。裴行俨使用的武器是两把各重一百二十斤重的亮银锤,力大无比,打得面前的突厥军士兵血肉横飞,脑浆迸裂。而那名突厥军万夫长见势不妙,冲上前来与之战斗,却也被他一锤击毙。
如此一来,本已站稳脚跟的突厥士兵被他的勇猛震慑,纷纷后退。而这时李世民、裴仁基也率领亲兵杀到,众将奋勇杀敌,终于将这冲上城头的几百名突厥军官全部杀死,失去的城头阵地也终于夺回。
而西城这段城墙的战斗只是整个攻城战的一角,同样的情形在各段城墙上展开,双方打得异常惨烈,四处箭矢横飞,鲜血直流,尸横遍野,双方都忘我地拼尽了全力。
而杨广下塌的临时行宫,就设在原来的雁门郡衙里。这里靠近北段城墙,距离城墙根不足五十丈,从城外射来的密集箭矢不停划过长空,射进城中,不少箭矢便径直射进了郡衙之中。
有好几名太监便在院内行走时被射死,就连那新任的总领太监王公公也腿上中了一箭,让所有的嫔妃宫女,太监卫兵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