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霸明(特别白)-第3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万历十六年的正月,辽阳城根本说不上什么过节的气氛,原本还稍有些规矩的兵卒们开始肆意横行,破门抢掠,杀伤良民,奸淫掳掠,整个辽阳城的平民百姓好像活在地狱一般,朝廷东征大军来到之后,人心更加惊惧,生怕这等乱象会变本加厉……

第一卷第九百八十四章 攘外必先安内

辽镇的军兵和其他边镇有些不同,粮饷相对充足,又没有打过什么败仗,加上辽镇是个纯粹的军镇,没有文官管制,所以辽镇这里的郡兵向来都是眼高于顶,横行无忌。在大败之后,辽镇官兵那股精气神没了,各个怨气怒气十足,而且心中还有一种惶恐,连号称天下最强的辽镇官兵都这么败了,辽镇都被女真和蒙古鞑虏打了进来,难道大家的日子都到头了吗?

有这个心情在,一方面将怨气发泄在百姓的头上,一方面又琢磨着抢掠财货到时候逃出辽镇,当然,也有人琢磨着左右这局面崩坏了,抓紧时间快活几日才是要紧。

士卒们在城内城外祸害百姓,横行不法,军将们却都没有什么管束的心思,大败归来,每个人的损失都是非常大,下面的人心也是不稳,大家都想把手中这点实力抓住,都存着着意笼络的心思,莫说是管,甚至还有人有意放纵。

遭殃的自然是百姓,能居住在辽阳城中的都是殷实之家,在辽镇赋税比大明其他地方轻些,发财的机会也多,大家日子过的都是不错,只要家业不过千金,就可以安然无忧,,谁想到会有这样的灾难到头上。

至于这家业千金,是辽镇一个心照不宣的惯例,千金之家可以算是富豪,但到这个地步,就会被李家盯上,总要用些手段把你家业谋夺了去,为此破家的人当真不少,不过时间久了,大家也都明白过来……

兵灾一开始,兵卒们的胆子还不是太大,不过是躲着主人去偷偷摸摸,还有人把主意打到了官库上,都是藏着掖着,可做了几次,发现没人管,还有的同伴被抓住之后急了反抗,杀伤百姓,上峰居然也是含糊过去。

有这样放纵的态度,士卒们的单子自然就越来越大,到了现在,已经有人白日里破门而入,搜刮抢掠钱财,甚至糟蹋女眷,猖狂之极,有的百姓抵抗之后,全家都被杀害,这样极端的例子都不稀罕。

城内的百姓不敢出门,不敢贸易,甚至不敢单独一家居住,有的是十几家人连接,聚集青壮男丁自保,有的人则是凑出一笔钱给附近的官兵卖个平安,有的人干脆是全家出城,赌离开这里就无事。

别的不说,白日里各家都是不敢出门了,女眷们脸上抹灰藏在地窖之类的地方,又有青壮趴着门缝墙头向外张望,小心谨慎到了极点。

王通等人进城的时候,许多人也都是在门缝中看到了,没觉得来了救星,反倒是心中惊惧,现在城内的这些败兵已经是祸害的要命,如果再来些外地的兵马,那真是雪上加霜,大明的客军一向是祸害中祸害。

忐忑惊惧了两三个时辰,看着太阳偏西,各家各户的却诧异的看到,原本在街上闲逛,耀武扬威的本镇官兵突然间都是匆匆离去,有些人认识的人多,能看到匆匆离去的都是李家最嫡系的一干亲卫。

又过了不到半个时辰,城门几处都是响起了号角声,声音苍凉悠长,但这个声音却从来没人在辽阳城听过,不知道是什么号令。

不多时,就看到那些还没离去的败兵溃卒开始像是没头苍蝇一样的乱跑乱窜,还有人惊恐的大叫:“城门关了,城门关了,朝廷派来的大军进城了!“有的溃兵溃卒还朝着就近的居民院子里翻墙,这时不同于刚开始,百姓们也是存了拼命的心思,而且辽地军镇居民家中也都有些兵器,无非是拼了,倒是让城内的局势愈发混乱了起来。

从辽阳城的几处城门开始,有整齐的脚步声和甲叶碰撞声响起,没有过多久,这个肃杀的声音就已经传遍了全城。

三江商行和三江系统的各个生意,在辽阳城内有十余处分号,生意做的非常大,但在败兵回到辽阳城之后,这些生意就遭了秧,在辽镇军将有意无意的纵容下,败兵们将目标对准了这些地方。

三江商行也有护卫,但财货丰富,又有怨气在身,兵卒无赖们围攻三江商行的劲头,并不比和鞑虏作战的劲头小。

几处商行的伙计都有死了死伤,辽地三江系统的大掌柜索性是将所有人都召集到本地最大的分号,同时向李成梁求救,李成梁得病之后,对辽镇的情况的确是有些放任,可他宦海沉浮这么多年,轻重还是拎得的清楚,当即严加命令不说,还派人护卫三江系统上下,这才算得了个平安。

这次虎威军进城清场,三江商行立刻派出了人员作为向导,最先去的就是三江商行的分号,因为分号中已经无人,不少非李家家丁亲兵的兵卒都是盘踞在那里。

不用等去到那里,半路上就已经开杀戒了,方才布置的那般明白,现在还敢在街面上行走乱窜的,一定不是良民,虎威军各个团大开杀戒。

别看一队才不到二百人,但一百名长矛兵,六十名火铳兵,这个走在街道上,就是实实在在的杀神。

看到这个,散乱的兵卒们哪里敢对抗,都是拔腿就跑,想要跑,弹药上膛的火铳兵小跑几步跟上,开枪就打,也有那亡命看着跑不掉,挥舞着刀子冲上来,这个就更和送死没有区别了,直接被长矛扎了个透心凉。

辽阳城内街道都是正南正北,棋盘格的方式,渐渐的,城内的败兵溃卒就开始被赶到了城市的中央区域,这里是李家子侄和亲信们的居所,他们早就得了吩咐,大门紧闭,家丁亲卫在里面严防死守。

在城内胡作非为的乱兵们有的慌不择路,想要进这些大宅,进去之后立刻就是被人宰了丢出来,也是死路,乱兵们的战斗勇气和技能在界凡寨那里就已经被证明了低能,在这里更是无用。

在街道上聚集的败兵越来越多,人多终究是壮胆的,里面也有千总把总之类的军将,也有领头的人,加上方才街上店里,同伴们被杀的太惨,连那些跪地求饶的人都被当场砍头,让他们知道也没有生路。

那就只有拼死一搏了“弟兄们,跟他们拼了,这伙关内来的蛮子不给咱们活路啊!!”“这几日好吃好喝,还睡了不少女人,这辈子也他娘的值了,拼了吧,拼了出去,咱们去鞑子那边,也能求个快活!!!”

在这片地方充斥着野兽一般的嚎叫,到底是正规的兵卒出身,仓促居然也能组织的起来,而追过的虎威军各团不紧不慢的从街道上压过来,这样的气氛更让人感觉到窒息。

这里本来是李成梁和李家子侄亲信的府邸所在,他们所有的人都是第一次看虎威军作战,家丁亲兵在墙头大门小心护卫,李如柏一干人却也是上了墙头,他们也想看看到底怎么打。

“这么多乱兵,又被压在这块小地方,他们就不知道困兽犹斗这个讲究?”

有人这么说道,乱兵越聚越多,但虎威军的部队也从百户聚集成营,从营聚集成团,堆满了各个街道,街道并没有宽成这个样子,各名军将还安排部下分为小队,就近在小巷和民宅中搜索,务求不跑掉一人。

“弟兄们,冲他娘的,冲到他们跟前火器就不好用了!!”

也有人在那里吆喝,乱兵勉强也列好了阵势,有人狂喊了一声,一干人拔腿冲向南边这个方向。

乱兵们真还有点章法,几个方向被挡住,但他们居然知道朝着一个方向冲,知道不冲出去必死,冲出去还有活路的一干乱兵嚎叫着嘶吼着冲向虎威军的步兵团。

“两排同时开火,一轮射,开火!!!”

站在墙头上的虎威军军官大声吆喝,早就准备好的火铳兵立刻开火,砰砰声响成了一片,街道狭窄,虎威军的火铳兵的密度和排数都是足够,为了保证火力的强度,两排同时开火。

乱兵们貌似疯狂的冲击在进入火铳射程之后戛然而止,这个火铳可不是他们在军中见识到的快枪、三眼铳之类的大号炮仗,而是实实在在的杀人利器,射击并不连贯,火铳兵退回后排装药动作都很困难,可这样足够了。

乱兵们的势头迅速的被遏制,然后又是向后挤压,知道有一线生机才会去拼,这等必死的下场,谁还会傻乎乎的向前找死。

“……不过是火铳厉害,占了远射的便宜,王通的兵肯定不擅近战,只要是靠近了,就要溃散……”

同样是站在墙头上观看的祖承训看的脸色发白,可还是故作行家的喃喃评价,好像和他这个评价相呼应,在场的火铳兵射击完第一次之后,都是退了下去,却没有继续射击,虎威军的火铳兵都是退到了队伍的后排,军官们又是大声号令:“长矛兵向前杀敌!!”

虎威军各团长矛兵手中长矛平指,大踏步的向前走去,观战的辽镇一干军将都是屏气凝神,顾不得说什么了……

第一卷第九百八十五章 辽阳一日夜

不光是辽镇,满天下的武人都有一个差不多的概念,长矛大枪是好兵器,可用得好的,只有将门子。

长枪在战阵上用好了,的确是杀人的利器,但不是从小练起很难熟练,不若是用刀斧,刀斧毕竟没有那么长的柄,操控起来和手臂差不多。

话又说回来,军队中兵卒们装备长矛的最多,这个就因为一个枪头总比刀斧节省铁料和工夫,枪杆又可以用木料蒙混过去,能用白蜡杆子的那可不是寻常兵卒。

辽镇家丁亲兵的战斗力强悍也是不假,所以装备的都是长刀短斧,也有近身肉搏,取个勇悍的意思,女真那边也是一个规制,只有老弱才拿着长矛做个样子比划,真正的青壮都是大刀大剑奋战在前。

而且武人们都有一个概念,就是寻常兵卒拿着长矛对用刀的敌人,很容易出事,第一下刺不好,被人拿着刀欺近身前,那就麻烦了。

现在乱兵们都是刀斧居多,而虎威军长矛兵则是一步步的压上,这个局面正是那种要吃亏的场面。

硝烟还未散去,路上还横七竖八躺倒着尸体,以虎威军的赫赫威名来说,应该不会吃亏,在墙头观看的那些辽镇武人,眼力好的都能看到虎威军长矛兵脸上的紧张,看这个摸样,分明是刚见血的雏儿。

墙头上的人能看到的,下面惊魂未定的乱兵也能看到,左右是绝境,反正要拼命,现在机会来了,这让每个乱兵都被刺激的兴奋起来。

“杀一个够本,两个就赚了!!”现在没人想着跑出去,已经想着如何拼了才不亏,残存的乱兵们居然比方才还要勇猛,嚎叫着,彼此推搡着冲了过来。

逼的足够近了,眼瞧着到了长矛的面前,前面的人虽然有畏缩,可后面的人却容不得他们转身后退,前面的乱兵也是横下心来,长矛和长矛之间不是有空隙吗,赌了……

“杀!!”

队列右侧的士官大声吼道,看着前面如狼似虎一般冲来的乱兵,虎威军这些护卫队出身的新兵都是心中惊惧,他们和归化城那些团练不同,他们在太平天津卫,除了训练苦些,那里见过什么血。

可在训练场上木棍和皮鞭的督促,严肃无比的纪律以及足够时间的训练,让他们在士官的命令发出之后,机械的做出了动作。

握紧长矛,尽可能的平举高,用力的向前刺去,在刺出去的时候,他们依旧在害怕,可动作没有一丝的阻碍。

冲到最前的乱兵知道对方会刺来,也知道要躲闪,可着重防御的都在腰腹,却没想到对方长矛平举的那么高,挥刀格挡都是来不及,胸前咽喉被刺入,鲜血狂喷。

也有人在第一排两根长矛的缝隙间钻入,还没等他继续向前,就绝望的看着第二排的长矛刺来。

更有动作敏捷的,看着不好,在地上做个滚地葫芦在长矛下面钻了过去,可他也仅仅在长矛间的同伴更向前了一点而已,第三排的长矛已经斜下的刺过来,将人钉在地上。

喊杀声、惨叫声在街面上不住的响起,在墙头观看的辽镇诸将都是完全被战局吸引住了,尽管有那么多声嘶力竭的嚎叫,可每个人都觉得“噗噗”长矛入肉声音怎么也掩盖不了,战场上只有这个声音最刺耳。

虎威军各个团从各个方向汇合,乱兵越来越少,乱兵们的战斗意志在接战没有多久就崩溃了,有人逃跑,可无处可逃,所有出入口都被虎威军的队伍堵住,路两边是高墙深宅,怕都爬不上去。

有人跪地求饶,可接近的虎威军兵卒依旧是毫不犹豫的将他们刺杀,有人崩溃了,乱跑乱叫,依旧是死在长矛下,最后的乱兵头目都是把总、百户一类的军将,他们明明看到虎威军的长矛兵有的在呕吐,有的边向前边哭泣,可他们却始终不停的在刺杀,机械的重复这个动作……

今日过后,虎威军七个团不再有什么新兵。

“我有些头晕,等下你去王大帅的帐中,先替我告个病,就说我明日就去王大帅帐下听命,今日的确去不了。”

在墙头观看战斗的查大受脸色苍白,好像是大病初愈的样子,亲兵诧异的看了他一眼,查大受匆匆下了梯子,到了地上,“哇”的一声吐了出来。

辽镇军将虽说都是骄奢之辈,可也都是上阵厮杀过,见过血受过伤的,但今天的战斗却让他们很不舒服,让这些刀尖上打滚的汉子感觉到残酷,他们第一次感觉到,战争和军将以及士卒的勇敢无关,要素是另外一些东西,机械、冷漠的杀戮,甚至和屠杀还不同……

乱兵被用这种残酷的方式肃清,这时天都已经有些黑了,在宣旨之后的军议上,一干人对王通的命令发脾气还要顶撞。

肃清之后,李如柏等人主动找上王通,说希望派人帮助大军搬运尸体,毕竟这么多尸体在城中容易出现疫病。

“天寒地冻,尸体在城内放一天没什么问题。”

王通给了简单的回复,依旧是严禁任何人出门,随后王通将自己的亲兵队和城内的锦衣卫都给调出来,三江商行凡是对地形熟悉的伙计掌柜也都是出来帮忙,王通还派人请李成梁给自己安排城内的守备所官兵五百名,虎威军第七团也是分成小队跟随。

沿街敲锣喊话,每家每户必须有一男丁出面接洽官差,不然视同隐藏乱兵盗匪,该男丁出面要说明家中有几口几人,日后复核,如果有差错,全家获罪。

除却城中官员和军将家中不进行这样的搜索之外,其余不管商户或者是百姓,一概要开门检查。

因为杀戮而噤若寒蝉的辽阳城又是变得喧闹起来,官差们打着灯笼、举着火把,挨家挨户的询问,不时的有人发出哭喊和尖叫,也有突然爆发出来的大吼和厮杀。

还留在城墙上的辽军兵卒已经将消息传给了李成梁,城外那些辽镇的住户已经在被虎威军一家家进行检查了。

按照常理,大军到了地方上,如果这么做的话,那十有八九是挨家挨户的洗劫,不过李成梁和他的子侄亲信们却知道不是这么回事,但具体做什么,他们也不懂。

第二天早晨就知道了答案,一直到持续到下半夜的全城搜检之中,躲进居民家中的乱兵三百余人被搜出,这个本是预料之中,但有二百余说不明白来历的人也被搜查而出,这个就是收获了。

有人是辽东和辽北逃过来躲在亲友家中的逃兵,这个一顿鞭子棍棒之后罚去做干活的苦力夫子,但还有的人却是从边墙外来的,是女真人。

辽镇在边墙外的女真村寨中布置了探子,女真人也做了同样的事,在辽镇战败后,无心做事的状态下,不少探子都是深入了辽阳城中,这一次都在过筛子一般的盘查中被抓了出来。

女真探子固然可恶,可那些贪图小利收容女真探子的人家也是让人厌恶,对他们的处置很简单,女真探子斩首,私通鞑虏暗探的绞杀。

一天一夜的戒严之后,城内已经是整肃异常,肯定还有乱兵和鞑虏的奸细做了漏网之鱼,但城内这种严酷的气氛也已经建立了起来,在害怕株连的邻居和路人的警惕下,他们就算能躲也躲不了多久。

辽镇不缺木头,尽管溃败,可也不缺人手,城内的尸体开始被搬运出去,在路边立起一根根木桩,乱兵们的尸体被挂在上面示众。

这样的威吓是最有效的,看到前几天还在城内为非作歹的乱兵们已经成了死人,每个人都是凛然,这些立起来的桩子提醒主人,辽镇的确是遭受了一场失败,但这并不代表这里不是大明的领土,任何想要触犯这个权威的人下场都会很惨。

在木桩立起的当天下午,守备所和锦衣卫就收到了几十个揭发的密报,又有乱兵和奸细被揪了出来,但这就是扫尾的工作了。

“李大人还请交个实底,辽阳和周围一天路程之内的地方,能打的骑兵能调集多少?”

整肃清场之后,李成梁对王通的态度又是客气了几分,听到王通这么问,李成梁自嘲的笑了下回答道:“在大人面前哪里敢有什么隐瞒,这能打的不知道是个什么标准,若是李家的家丁和标兵这等,四千余还是有的。”

听了李成梁的回答,王通沉吟一下,开口说道:“请李大人派亲信子侄统率,这些人我要拿去用。”

“大人既然有令,辽镇自然不敢不从,可如今战时,辽阳这边的防御不能空虚啊!”

“守御城池,我给你留一万步卒,足够了,大军行动,粮秣给养还要李大人这边操心。”

话说到这般,李成梁自然没什么可讲的,只是答应领命,王通沉吟了下,又是说道:“不知道李大人现在还能不能把消息传到辽镇各处……”

第一卷第九百八十六章 猎杀

自李成梁起兵,李家独领辽镇已经近三十年,他的势力自然不只是明面上那十几万兵马,万余家丁,私底下关系肯定是盘根错节。“这一点老夫还是有把握的,就算是鞑虏活动的地方,老夫也有把握把消息传到。”

听到李成梁的回答,王通点点头,沉声说道:“既然如此,有个消息要尽快散布出去,要让这几路鞑虏尽快知道……”

于峰是海州卫古城屯的一名军户,这么说并不太精确,辽镇无人不是军户,准确的说,于峰家是专职耕种的军户,他们家的所有男丁都没有去当兵的可能,只能是种地做活,和关内的农民没什么区别。

辽镇这边,因为人少地多,收成较好,所以不需要所有的劳动力都用来耕种,如果你能去当兵,那家中赋税就会减免,如果你能在李家做个亲卫标兵之类的,甚至还有人帮你种地,有一定的钱粮贴补。

不过辽镇人口过几百万,青壮也是过百万,能去脱产从事武人营生的,不是世代武家,就是特别出色的,于峰这种很难被选上了。

于峰今年二十一岁,和他从小一起长大的两个伙伴现在一个在孙守廉手下做亲卫,还有一个在李如梅手下做听差,家中日子都是过得不错,那两个伙伴偶尔回到古城屯探亲,都是耀武扬威,气派非凡。

男儿好拿刀,看到儿时伙伴如此,于峰羡慕非常,而且这个羡慕不是一年两年,这也让他不甘于去辛苦耕种,而是挟弓骑马,做起了猎户的营生。

辽镇还有大片没有开发的地方,老林子也不少,古城屯周围又有山脉,于峰跟古城屯的老军学习弓马也算是刻苦,做猎户收获还真是不错,最起码让家里过得比村子里其他“种地军户”要好很多。

于峰不满足于眼前的局面,可辽镇各处亲卫家丁都是缺一补一,军将们对维持现在的局面很满意,并不想扩大规模,因为有儿时同伴的比较,现在让于峰去做个大头兵,他反倒是不甘心了。

辽镇在边墙外的大败让于峰感觉到机会更加渺茫,失望之极的于峰已经准备去草原上碰碰运气,他听古城屯的守军说,草原上不少商人都在招募护卫,这些护卫虽然在刀尖上讨生活,不过收入丰厚,活得痛快。

正有这个打算的时候,王通东征大军来到了辽镇,招募义勇骑兵的公告,很多人都当他是个笑话,可于峰消息要比那些祖辈在辽镇的人灵通些,知道不少王通的的事迹,这个看似苛刻荒唐的招募公告,却让他觉得可以去试试,最起码里面有机会。

他自己备了马匹和弓箭,又把自己打的两张好皮子贱价卖给了村里的百户,换来了箭支和给养,这个行为不光是村里的人当个笑话看,连他自己的老子和兄弟都是骂他。

不过这个笑话在于峰射死了七个土匪无赖,换来了十四两银子之后,立刻成了村子里的能人,立刻就有不少小伙子愿意跟着一起去。

到了辽阳城之后,于峰身边已经跟着八个人了,都是自备武器马匹,想要冒险和发财的辽镇年轻人。

这些人都称呼于峰为“东家”,于峰更希望这些人叫他大哥,因为于峰知道军中称呼小旗都是这么叫的。

跟着东征大军,于峰的想法并不仅仅是赚点外快银子,他更想加入这个队伍,王通已经建立了无数的功勋,于峰想参与进去。

他的期望越来越大,在射杀的人数中,不是专业武人出身的义勇骑兵中,于峰的数目是最高的,东征大军的一位骑兵游击过来特地看过他,和他聊过几句,让他在马上演武,并且射了三箭。

看过之后勉励了几句,还给他补充了箭支和马具,并且送给他一套半身板甲和头盔,这套铠甲让于峰很是激动,这铠甲在辽镇不是李家嫡系人马根本不可能有,凡是喜好武事的年轻人都是羡慕的流口水,也让他更打定了心思和东征大军干到底。

在辽阳城带足了给养之后,一干人都是上路,尽管于峰想的是建功立业,可其他人都是想着多猎些鞑子的脑袋,多带点银子回去,毕竟现在一个可是五两银子,中等人家好日子过一年也就是十两。

大部分的义勇骑兵都去辽阳到沈阳官道西侧的区域活动,因为那边军寨和千户所比较密集,相对也是安全,尽管在沈阳被围困之后,靠近前线的堡垒开始被放弃,其他地方的情况也不好,但在那里活动却有一定的凭依。

不过,对于一些军将亲卫出身的义勇骑兵,还有于峰这等想要冒险博一搏的,却在官道的东侧区域活动,那边只有两个军寨,其中一个还已经放弃,其余的区域,则是舒尔哈齐所率领的建州女真大军,那边大部分都已经算是鞑虏的控制区了。

这里虽然是平原,不过很多地方都是林子和水草洼子,都是能藏人的地方,如果女真和蒙古的探子过来,这是他们要选择的一条路。

“这里有一具汉狗的尸体,第六个了。”

一名身材高大的女真汉子走到树下,他身后跟着四个同样打扮的女真汉子,都是皮袄皮帽,树下坐着一个人,准确的说是一具尸体,大腿上有很明显的伤口,脸色惨白透着黑气。

那女真汉子伸手按了按这尸体,又是说道:“还没冻僵,应该是流血流多死的,剩下那三个应该不太远。”

后面走上来一个,伸手在尸体上摸了几把,起身一脚把尸体踹倒,吐了口吐沫说道:“什么也没有,他的马不知道还在不在。”

“一帮毛孩子也想跟老猎手斗,这就是乌鸦想抓海东青,应该还有三个,有一个也中了一箭,我那箭上是抹了粪的,他活不久。”

又有一人大大咧咧的说道,最先那人却弯腰弓身,看着雪地上的痕迹向前走了几步,转头说道:“他们在这里丢下了人,然后用树枝子扫了马蹄印……”

说这话的时候声音里带着笑,其他几个人已经张弓搭箭哄笑着跟了上来,这雪地里扫去印子,有什么用,岂不是让人跟着这扫雪的印子走,而且看这个样子,还不是用马尾拖着树枝,分明是人边走边扫,人都不会走远。

这五名女真游骑都是建州部的老猎手,这次派出来在辽南和辽阳城交界的地方活动,结果和一队义勇骑兵碰上,比起在深山老林游猎的女真猎手来说,辽镇的义勇骑兵的确不是对手,九人一队明明占据优势,结果乍一接战却被对方依仗林中的地形射杀几人,结果伏击者反倒是被被伏击者追杀了下来。

看着痕迹那女真汉子向前走了几步,因为树枝扫过,所以雪地上散雪一层,其他地方则是密实,有明显的不同,顺着这个走,很快就能追上,明人居然派出这样的雏儿来做探子遮蔽,实在是荒唐。

原本大家都对英明汗这么贸然和大明开战觉得忐忑,虽然大胜了,心中依然没底,可今日这场遭遇,几名女真游骑都觉得搞不好还真就能再进一步,辽镇就算全成了自家地盘,也是有的,每到冬日,辽镇的雪都下得很多,地面上积雪过膝很常见,人马都跑不快,大家实际上不是走,是在趟。

最前面那人眼神余光扫视前面,然后盯着痕迹,一步步向前,也就是话音刚落的功夫,猛然觉得前面雪有些松,有什么东西挡住,刚反应过来,却看到眼前雪地表面上有一条绳子的痕迹凸显。

“嗡”的一声,在前面十几步的地方有什么东西被触发,这东西埋的很浅,可散雪覆盖,又有反光,不注意的话,很难看清,女真游骑们实际上已经大意了,抱着猎狍子的心思在玩了。

探路的那女真人惨叫一声,仰天就倒,小腹向上的部分已经被贯穿了,这人在地上疼的打滚,身后几人连忙赶上。

把人翻过来,地上那人表情已经痛苦的扭曲,嘶声说道:“这是射熊的窝弓……现在我肠子已经坏了,你们了结了我,接着去宰了那几个明狗……”

肠子坏了,人也就只有死路一条,他的几个同伴大声咒骂,可还是掏出了刀子,割断了他的喉咙。

突然的死亡,让这伙人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猛听到前面有动静,几个人都是抬头,一个人就在距离他们二十几步的地方,方才应该是藏在树后,这人手中弓已经是拉满,这伙汉人里面射箭好的只有两个,其中一个已经死了,可箭术再差,这个距离想射不准很难,反应已经没有时间。

对面射箭的那个汉人好像要被射死一样发出了撕心裂肺的惨叫,但是他的手臂没有抖,射出来的箭还是没入了一个女真人的胸膛,然后他也被接下来的两根箭射死。

一路追杀,好像猫戏老鼠的游戏,突然间自己这方死了两个人,女真游骑都是陷入了狂怒状态。

正在此时,从他们的右侧,又有箭支破空的利啸响起,一个女真人下意识转头,一支箭钉入他的脖颈,又死一个……

第一卷第九百八十七章 局势大好

本以为将明人的探马赶尽杀绝,却没想到在最后自己这一方却突然折损了三人,剩下那两名女真游骑都在惊恐愤怒的大叫,拿着箭朝那边射过去。

人在三十步外,能在三十步外射穿人的脖颈,那边的肯定是明人这个小队射术好的那个,杀了他,剩下那个已经是被箭射伤了好久,也活不长,不用担心。

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前面的人跑不快,后面的人也追不上,但距离却拉不开,那个穿着甲的明人左右乱晃,在树林中又有树木的阻隔,想要射中很难。

追出三十步,差不多就到了那明人方才射箭的地方,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