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霸明(特别白)-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要过来。
这些少年们大多很精壮矫健,也有几个胖大的,万历皇帝就是朝着那几个胖大的走了过去,王通和李虎头在那里紧张的看着。
那些院子外面,厢房里的人,包括武馆的教习用更紧张的心情在那里盯着,生怕出了什么纰漏。
王通却想起了什么,回头看看包袱,又看看万历皇帝,他大概猜出来万历皇帝的用意了,出身天家,果然没有一个简单的。
在王通有限的历史知识中,也恍惚记得这万历做了几十年的皇帝,能坐这么久的,相比在平衡和政治手腕上,颇有独到之处。
“孙校尉,昨天家里人给我做的糕饼,让我拿来给武馆的大家分分,你也尝尝?”
万历皇帝在众人充满敌意的视线注视下走到了那孙校尉的跟前,如果说万历皇帝是个小胖子,这孙校尉就是个大胖子。
王通记得,这孙校尉名叫孙鑫,似乎是保定一名游击的儿子,开始的时候还有人以为他是走后门拖关系才进来的。
没想到运动素质很强,跑步很轻松的完成,就是汗流的太多,人送外号“大汗”,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草原上谁家的酋长。
昨日围殴,这孙校尉和几个人远远的躲在了一边看热闹,刚才李虎头大赞这桂花饼好吃的时候,这孙鑫一直是盯着这边看,不过却是盯着李虎头手里的桂花饼。
万历皇帝打开个油纸包递了过去,孙鑫烦躁的挥挥手,示意他一边去,但万历皇帝却丝毫不着恼,依旧笑嘻嘻的说道:“很好吃的,尝尝就知道了?”
这个孙鑫明显不是一个对美食有抵抗力的人,而且这个年纪的少年还没有到能够克制自己**的年龄。
桂花饼是桂花卤以及蜂蜜、酥油等做成,没开油纸包的时候,甜香就颇为吸引人,打开油纸包之后更是香味扑鼻,而且这桂花饼的做工也颇为精致,到底是御膳房的杰作,还讲究个形状。
每个桂花饼都做成了花朵的模样,看着就精巧可爱,色香味差不多配合的齐全,别说孙鑫摆动的手停下来,就算孙鑫身边的那些少年都在咽口水。
孙鑫迟疑着拿了一块桂花饼,咬了口,他的反应和李虎头差不多,顿时双眼发亮,几口吃完,然后又拿起一块,边吃边不停的嘟囔说道:“真好吃,比保定府最好的点心铺子的东西都好!!”
围坐那一圈的少年共有十几人,看着孙鑫在这里吃的香甜,都是馋的很,而且自从少年们来美味馆吃饭之后,为了健康考虑,给少年们吃的红烧肉基本上不放糖了,甜味的东西基本上和他们绝缘。
这桂花饼又甜又香,正是对了少年们喜欢甜食的胃口,自然,万历皇帝不懂这个道理,他只知道这零食自己爱吃,外面的人想必也喜欢。
孙鑫拿起第四块的时候,万历皇帝笑着对众人说道:“大家都尝尝,很好吃的,我那里还有不少!”
本来少年们还觉得昨日闹了矛盾,今天就去和好有些落不下面子,可孙鑫已经带头吃的香甜,大家也就没什么顾忌。
一帮人站起身都过来拿,没想到那孙鑫眼疾手快先把万历皇帝手中的油纸包抢到手,自己独占了一份,众少年打趣着围了上来,不多时,大家已经有说有笑。
小孩子没有隔夜仇,在御膳房制造的精美茶点面前更是完全没有抵抗,万历皇帝每到短暂休息的时候,就去找那些胖一些,昨日动手的时候距离远一点的人送零食套近乎,还请大家一起去器械那边听王通讲故事。
王通说的那些东西的确让人感觉到新鲜,完全是大明之外众人闻所未闻的事情,什么哥伦布航海发现了新大陆,什么佛郎机人几百人就占领了一个大国,打败了几万人的军队,稀奇古怪,天方夜谭一般的东西。
等练了一个时辰之后的休息时间,聚拢在王通和万历皇帝身边的少年已经有四十多人,差不多占人数的一半。
就连在厉韬身边的少年也有不住看过来,颇为意动。
王通一边讲着故事,一边心下感慨,皇帝不管年纪大小,对于权术制衡之道,那都是无师自通,天生就带着的技能。小皇帝不简单,自己不要依仗着成人的思维和经验,太把对方当成儿童。
看到这样情景,早晨众人的忐忑都烟消云散,照例训练到结束,大家散去,武馆的训练一散,王通就带着人来到了振兴楼,他昨日给辖区内的青楼和赌坊都下了帖子,要今晚聚一聚。
不过,客人却只来了两家,而帖子一共下了十三张……
第一卷第八十九章 早布局晚见人
振兴楼的夏掌柜对王通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不说官面上的权势,但说这点石成金的本事那就没得比。
自己振兴楼的营业额这几个月足足涨了三成,还不是因为美味馆带来的人流和客流,再说,聚义坊那种凶神恶煞、背景深厚的赌坊被王通说抄拿就抄拿,这样的人物可不是他这等买卖人能得罪起的。
但收到帖子的那些赌坊、青楼的东家掌柜肯定不这么想。
下帖子的张世强有点尴尬,十三张帖子才来了两个,明显是自己办事不利,不过王通脸上却没有什么不悦的神情。
振兴楼在后面有六个独院,用这个独院的客人花费要比振兴楼的单间贵一点,不过也更清净点。
王通笑着走了进去,屋中的两个人连忙站起,点头陪笑着说道:“王大人若有事,打个招呼就好,何必要这般破费,真是折煞小人们了。”
“大家都是街坊邻居,要不是王某在锦衣亲军当差,还要称呼诸位兄长叔伯呢,客气什么,坐下就是!”
客气了几句,那两个人也小心的坐下,这两个人却都是开个骰子铺,聚拢些闲汉押大小的小庄家,买卖不大,一个月最多也就是几十两的花头,上上下下打点,手里也剩不下太多的银钱。
他们也没什么靠山,要硬说有的,田荣豪田百户就是他们的靠山,这两家从来都是直接给田百户直接缴纳,不理会其他人的。
没想到设宴相请,居然这两个关系比较近的来了,其他人却没有什么动静,王通转身招呼道:“张大哥,孙大海,你们都进来吧,一起坐下就是!”
那两个小旗也坐在座位上之后,王通先是举杯行酒,按照酒席上的规矩客气了客气,然后开口说道:“原来那聚义坊的地方空了出来,那房子地方好,周围闲汉也多,这么空着未免浪费,叫大家来,就是想要问问谁有兴趣?”
南街本来就是南城这边的好地块,手里有几个闲钱的人不少,那聚义坊的所在,又僻静,却又不难找到,正是个开赌场的好处所。
两个来赴宴的小庄家一听这个,顿时就激动了,天上掉下来的发财机会啊,有这个场子在,算上打点和孝敬,一年几百两银子稳稳当当到手,而且有这个在,地位也截然不同,现在这两个小庄家充其量就算个混混头目,街面上稍有点身份的人碰到,都不拿正眼看的,要有了聚义坊,身份截然不同,也算个“掌柜”或者“老板”。
可高兴了一阵,又有些为难,王通的意思明白,两个小庄家直接在酒桌上交头接耳起来,过了一会,一名小庄家迟疑着说道:“王大人这是送给小的们富贵啊,不过这聚义坊宅院大,地方好,小的们凑不出足够的银子盘下来,大人您看……”
王通笑笑,开口说道:
“这么好的地方,本官也舍不得给出去,你们两个来做,赚来的银子拿一半出来给本官,其余的我不管。”
听到这个,两个小庄家呆了下,脸上却明显有了迟疑,王通似乎能猜到他们想什么一样,又是笑着说道:“官面上的打点,常例的银子都在这一半上面,其余的一文钱也不会多收,原来那两个铺子开不开也随你们。”
给了这个许诺,两个小庄家一盘算,本来以为那些打点和孝敬常例是算在自己身上,那这赚头是在不大,但要算在王通那一半上,这利润可当真是不少,两个人一边喜笑颜开,一边琢磨着,没有白吃的宴席,哪有便宜凭空到手的道理,果然,王通又开口说道:“别高兴的太早,等赌坊开了,闲人赌客在赌场中的动静都要给本官盯着,大事小情都要留意,每日来给本官禀报,还要帮本官去打听隐秘,你们能做到吗?”
两个小庄家在市井中打混的久了,自然明白王通的要求是什么,京师之中东西北三个富贵官宦人家多的地方,酒楼青楼之中下人伙计,不少都是各个衙门的耳目,专门把富贵人等,勋贵官员说的话记录下来陈奏。
南城地面,多是贫苦百姓,没什么关注的价值,也没有这么密布的耳目,今日王通这么说话,想必是要布耳目了。
这等事没什么损失,还可以跟着狐假虎威,唯一不明白的,就是这王通不过是个总旗,何必操心这么多事情。
想想来前田荣豪田百户的叮嘱,那王通不管说什么,一定要小心听从,这两个小庄家官面上唯一的靠山就是田百户,既然靠山都这么说了,哪敢不听。
何况来到这边,王通让他们做事的报酬,实在是丰厚无比,让人不得不动心,说到这里,两个小庄家连忙站起,躬身抱拳说道:“既然王大人看得起,那小的们自然听从,这时候说别的也无用,就请大人看小的们今后表现。”
王通点头笑笑,官府的做派拿的十足,吃了几口菜看似无意的问道:“平时少和街坊打交道,两位,你们知道其他几家的都有什么靠山背景吗?”
“不瞒大人说,小的生意小,跟大老板们打交道也少,骰子铺这块开也简单,就算被查封了,再租个房屋宅院开张就是,要真是挂上招牌匾额,像模像样的做生意,想要太平无事,锦衣卫中认得个千户以上,顺天府起码也要五品以上,其他的衙门也照此类推。”
一个人含含糊糊的说完,也不知道他是知道还是不知道什么,看着王通的脸色不太对,另一个人接口说道:“大人莫要见怪,小的们的确不知道什么,的确和那些人碰不起,只能是闷头装孙子,有一家倒是晓得些消息,鸣春楼大人可听说过?”
王通点点头,鸣春楼是南街一家规模不小的妓院,没有些银钱是进不得门的,南街这边的商户宴请都在这振兴楼,生意场上也有好风月的,那就要去这个鸣春楼招待了,看到王通点头,那人又压低了声音说道:“鸣春楼的一个知客喜欢赌两手,他在小人这边聊天时候说过,鸣春楼的老板娘是刑部侍郎龚铁川养的外宅……”
真没想到,南城这百姓地面,居然还有和这么高层次的人物挂上关系的,鸣春楼靠山这么了得,其他些家想必不会太差。
不过王通已经打算做下去了,那就不会收手,也不必收手,拿着酒盅在桌上磕碰几下,王通笑着说道:“两位来,就是给本官面子,咱们百户所辖的地方不大,不过也就只有这一家赌坊营业,生意想必也好做的很,不说别的,先祝愿二位生意兴隆,财源广进,详细的事情明日来找张小旗谈。”
两个小庄家一开始没听明白,还举着杯子准备敬酒,才举起杯子,却大概猜到了王通话中的意思。
一个沉不住气的,手一颤,杯子差点掉到桌子上,另一个人也是脸色苍白颤颤巍巍的举杯到嘴边,还洒出来不少。
这两个离开的时候,尽管陪着小心言语客气,可对于王通的话却没有什么相信的样子,就连小心客套也有些距离。
看来是最后说的那番话让两个小庄家感觉太玄了,有点靠不住。
最后和振兴楼的夏掌柜结账,夏掌柜死活不肯收钱,一直说王通来这里就已经是莫大的面子,再给钱岂不是折杀。
这一二两银子的人情,王通也不会领夏掌柜的,对方不收,直接丢了五两银子在柜上,领着众人出门。
“大海,弄五十根结实的木棍备着,这几日先不要让咱们的帮手出城跑了,在宅院呆着等我的吩咐。”
孙大海兴冲冲的点头领命,王通又对边上的张世强说道:“张大哥,领着大海和他手下的弟兄一起,没来的这些家都去认认门,免得到时候走错了。”
刚吩咐完,两个人还没离开,两名骑士从街口奔驰而来,一人远远的冲着灯火下面的王通喊道:“可是王通!?”
这却是百户田荣豪的声音,这么晚的时间,田百户骑马来寻找王通,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急事,王通心中疑惑,不过还是高声应答。
田百户到了跟前,看他身上穿的也不是官服,长袍下摆随便塞在腰带上,看着出门也应该是惶急,直接问道:“王总旗,可会骑马!!”
“勉强骑得!!”
“把马给王总旗让出来,一同跟我去北城!!”
这么晚,这么急,到底有什么事,北城,王通自从当差以来,还没有去过,不由得心下惊疑,也不上马在地上故作恳切的问道:“敢问大人,到底有什么要紧事,下官也好做个安排。”
“还安排个鸟,兵部尚书谭纶谭大人不行了,说要见你一面,快上马跟我走!!”
兵部尚书要见我,王通糊里糊涂的上了马,在马上的时候还琢磨:谭纶到底是谁?
第一卷第九十章 高评过誉名将种子
兵部尚书掌天下兵事,权力极重,非天子腹心不得任此职,内阁尽管有统领百官,协理天下之权,可兵部尚书和吏部尚书两人却能和内阁平起平坐。
王通马术不精,在京师路上奔驰的时候还要小心翼翼的稳住身体,控制坐骑,可却不住的走神琢磨。
他和田百户骑马走出不远,就有早就等候在那里的骑马家丁等待,在前面引领前进。
在京师夜间有五城兵马司的士兵寻城戒严,这等骑马奔驰就算是勋贵和官员也要被问罪。
不过一路上不停的有骑马的家丁汇合,偶尔遇到五城兵马司的夜间值夜队伍,奔跑在最前面的家丁就会大声的说出命令出示凭证。
五城兵马司的巡逻队伍立刻会恭谨的闪到一边,王通看着那些骑马的家丁,骑马的动作和吆喝动作,那有一分伺候人的奴才模样,完全就是精锐骑兵的表现。
自从美味馆遇到万历皇帝之后,先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过来看了一次,然后是内阁首辅张居正来了一次。
按说,如果想要和这个成为皇帝玩伴的王通扯扯关系,套套近乎的话,应该在春节前后就会来打个招呼。
而且以谭纶兵部尚书这个身份,属于朝廷中可以参与最机密之事的那些人,他应该早就知道虎威武馆和自己,但为什么要到现在才让自己过去。
那田百户可是说了句“谭大人不行了”,弥留之际让自己过去,那更让人琢磨不透了。
夜间路上已经没什么行人,不过沿路却也有几处灯火通明,笙歌燕舞的所在,马跑得快也顾不得看个究竟。
路上清净,骑队一直是快跑,没用太多功夫就到了目的地,兵部尚书府门前挂着大灯笼,有家丁下人在门口不住的来回张望。
看到骑队过来,就有人高喊道:
“人领来了吗?”
“人就在马上!!”
一问一答,到了门前勒住马匹,骑马的家丁和田百户都动作迅速的翻身下马,王通的动作则是慢了点,同来的家丁则有些急躁的催促“快点”“快点”。
他们几乎是扯着王通朝府中走去,田百户却没跟上,只是客客气气的跟这些人抱拳告辞道:“人已经带到,在下先回去了。”
王通一路疾走,能看到谭纶府上每个人都有悲戚之色,进了内堂,伙伴着他的那些家丁就躬身退下,一名四十多岁的魁梧汉子拦在身前,这魁梧汉子看着武将模样,身上却穿着管家的衣衫,见到王通之后,抱拳为礼,伸手做了个请的动作,便在前面引领。
“我家老爷过完年后身子已经不好,三日前吃饭时候突然昏厥,不省人事整整三天,今日临天黑的时候突然醒来,喝了点粥精神见好,突然说要见你。”
说话间已经来到了内堂的门前,那管家在外面通报一声,几名妇人低头抹泪的从门中走出,闪到了边上的偏房。
弥留之际要见自己干什么,王通心中愈发疑惑,不过到现在总算可以弄明白,对方没有恶意。
进了卧房,带路的管家也停在了门口,这内堂中药香浓重,让王通颇为不适应,这卧房装饰非常的简单,文官的住处,墙上却挂着几件兵器,很有些古怪。
床榻上一个老者裹着棉被倚坐在那里,看见王通过来,微笑着说道:“王通你先少待,老朽先吩咐下。”
说话间对站在门口的管家吩咐说道:
“把谭兵和谭剑两个人喊进来吧,免得等下还要趴在窗边和墙角听……”
老者说话的时候,王通也在观察这个老者的模样,谭纶的个子应该很高大,不过此时却显得颇为瘦小,脸上的皱纹有如镂刻,沧桑无比,但双目极为有神,尽管很和气的笑着,可却给人一种压力,这种压力和王通见到冯保以及张居正的所感觉到的又是不同,王通有点想不通。
不多时,两名长相普通的家丁低头走了进来,这两个人脸上都有泪痕,一进门稍一迟疑,就跪在了地上,嚎啕大哭,连连磕头,带着哭腔说道:“老爷,老爷,这真不是……”
“不要哭了,你们两个也是职司所在,没什么可解释的,唤你们二人来,就是让你们明白记录,尽快通过东厂和镇抚司报到宫里去,本官所讲所说,光明正大,并无一丝可以瞒人的,谭将,给他们两人搬个几案,写起来也方便。”
王通低头不语,这事情倒是能想明白,东厂和锦衣卫在朝中大臣家中派有眼线坐探,这件事早就不是秘密,关键就看主家能不能发现是谁罢了。
“王通,你福气大,现在不过十四岁,就已经跃过龙门,今后飞黄腾达已经无可疑问,不知道要慕煞多少士子。”
这个问题,王通还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好把头低的更低,谭纶虚弱的笑笑,慢慢说道:“老朽叫你来,却不是说这个的,有些话想要问你,王通,你可读过兵书 ?'3uww'”
“下官没有读过。”
“那日看武馆那操练之法,和戚总兵的练兵法子颇有相通之处,你今年不过十四,你父亲每日里办差当值,也接触不到这些,你如何想到的呢?”
王通头很低,可冷汗却渐渐的渗了出来,总不能说这是前世在学校中耳濡目染的经验,强压着心神回答道:“下官看树下的蚂蚁,小小身躯却能背动比它们重百倍千倍的东西,所依靠的无非是众人协力而已,又联想到战阵之上,千人万人对敌,若力量使在一处,或许就能以少敌多,战而胜之……”
“……树下的蚂蚁……谭将,来时可有人和王通说过什么吗?”
“回禀老爷,咱们府上的人没有多话的。”
“呵呵,王通你这年纪和出身,倒是老朽想多了,你继续讲就是。”
难道这树下的蚂蚁有什么段子,王通心中有点发懵,不过还是继续说道:“站队列队,齐步行进,无非就是让人习惯集体,懂得和身边同伴一同进退,到得战场之上,千万人如同一人,平日听教习之命,战场上听军将之命,最快的做出反应。”
说到这里,谭纶突然间剧烈咳嗽起来,正在那边跪着记录的谭兵急忙站起,驾轻就熟的在边上端起一碗药,轻抚着谭纶的后背,拿着调羹喂了几口药,谭纶止住咳嗽,却被苦的编了嘴,推开之后笑着说道:“好在今后不用喝这苦东西,谭兵你去记吧!!”
谭兵恭谨的应了声,转身后刚止住的眼泪却不住的流下来,跪在那里的谭剑也悲不自禁,王通抬头看过去,发现谭纶脸色反倒比刚才好了不少,血色泛起倒显得健康了些,这情景看的王通心里一抽,这状态他并不陌生。
“天命已尽喽,老朽该是回光返照了吧!哭什么,几十年战阵,见到的死伤还少了吗,谭某死在床榻上,已然福缘深厚,我都不哭,你们哭什么!!”
呵斥了几句,又平和的问道:
“那这走路跑步又是为何呢?“
“回谭大人的话,走路跑步是为了打熬身体,循序渐进,接下来之后还有各项动作,逐渐加强,在最后才是技击之术,练这些,也有为了培训学员们听教习的命令,到最后命令一下,毫无迟疑立刻执行。”
“读书时候说某某宿慧,还以为是妄言,今日见你,却不得不信了。”
听着谭纶虚弱的评价,王通又是流下汗来,这倒不是惊惧的冷汗,而是惭愧的汗颜,上面这些话,的确暗合兵法,可王通知道的途径,却是那一世的新人培训和拓展训练中教育到的,那时候做什么总要讲求个意义,分析个道理,尽管有用无用不说,可一定要说的头头是道才能赚到钱。
没想到这些浅薄、司空见惯的东西却被兵部尚书谭纶这般称赞,王通实在是禁不住惭愧,谭纶却把话题转了开去,悠然说道:“李成梁、戚继光、俞大猷,都是当世名将,两在北,一在东南,俺答部渐呈颓势,倭寇也已不足为患,又要天下太平了……可不能只见这眼前太平,为政者当居安思危,边塞之外仍有虎狼,东海倭国险恶尚存……李成梁太执着财货享乐,戚、俞二人陷于朝局,几人作为止于此而……”
谭纶越说越是虚弱,外面的谭将走进来刚要说话,却被他挥手止住,强自支撑着说道:“不说如今,大明二十年后又有何人,戚、俞身后无人,李成梁的几个孩子看着最多不过是莽夫,粤省陈璘仅仅操练水师……王通,你就是大明的名将种子,你那武馆,就是大明的武学,就是大明武事的兴旺之因!!”
王通已经不再低头,他看着病榻上的兵部尚书谭纶,王通身体不受他控制,一直在颤抖。
在那里记录的谭兵和谭剑,也都停下了笔,张大了嘴看着那边的王通,就这么一个壮健些的孩子,当得起这个?
第一卷第九十一章 明珠夜投按剑惊
“近臣,幸臣,终究要背上一世骂名,想要身后赞誉,青史书写,还是要去建功立业,开疆拓土……”
在离开兵部尚书谭纶府上的时候,谭纶意识已经不清,最后这几句话是呢喃出来的。
王通骑在马上,被冷风一吹,脑筋才清楚了一点,来到大明以来,如此操持国事的官员王通还是第一次看到。
至于青史留名还是身后骂名,王通心里倒分得清楚轻重,不管什么名,都是身后事而已,活着的时候有荣华富贵,这才是最实在的东西。
真正让他感觉到有点莫名的实际上是谭纶神智还清醒的时候,做出的一个托付,老人指着管家谭将,下面记录的谭兵谭剑说道:“这些儿郎跟着我时候不少,早就不知道家在什么地方,老朽一去,他们也没个去处,回乡务农未免可惜了他们身上的本事,就让他们跟着你吧,也去你那边做个帮闲。”
当年谭纶在东南和北地以文官管武事,身边也都跟着亲兵家将,谭将等人就是一直跟着他到现在的残留。
这的确让王通又是糊涂又是惶恐,自己的所作所为完全为了取悦万历皇帝,可经过这一闹,好像一下子高尚了许多。
兵部尚书乃是国家重臣,他将家兵家将托付给自己,也不知道旁人会怎么看,想想身为忠心家丁,但却有监视谭纶责任的那两个人,王通又想想自己的身边,的确心里发凉,凛然不已。
三月二十三这日的下午,万历皇帝又和昨日一样,带着一大包袱的零食来到了武馆,少年们对美食是没什么抵抗力的,短暂间歇的时候,几十名少年就围了过来,一边分食,一边听王通讲那些奇闻异事。
不过经过昨晚那些事,王通也有点心思沉重,还是李虎头在间歇的时候小声说道:“王大哥,比昨天又多过来十个,几个人跑过来的时候,还和历韬那小子吵架了,活该!!”
王通笑了笑没有接口,万历皇帝早晚要面对文武百官,要在那些人之中平衡相制,要分化拉拢,要是连现在这些脑筋简单的少年都搞不定,那也没必要做这个天子了。
今日间跑步的时候,万历皇帝依旧被大部队甩下,要众人在终点线那边等待,不过今日众少年的低声埋怨和恶意却比前日少了太多,很多人笑嘻嘻的看着万历皇帝跑过来,那些甜食点心的拉拢效果出现了。
这个下午的课程结束后,万历皇帝和往常一样都是落在了最后,不少少年都和万历皇帝打了声招呼,这种同伴们的亲近让小皇帝的兴致很高,等到人差不多走干净了,小皇帝扯住王通,颇有兴味的问道:“王通,你小时候真的看树下的蚂蚁吗?”
王通心中纳闷,难道这的确是个典故,可话已经说了,改口肯定要招来这样那样的麻烦,他昨晚回来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好了预案,现在直接指着不远处自家的宅院说道:“陛下您看,小人家里种着一棵枣树,从前没事干竟然蹲在下面看蚂蚁,有趣的很。”
看蚂蚁如何行动,这差不多是每个人童年都有的经历,但能不能从其中看出些道理,这就是人的觉悟和智慧了。
王通这么一说,万历皇帝还真顺着他指的方向看了过去,看到那枣树后才点点头,有些兴奋的说道:“王通,你知不知道谭纶在大明号称最为知兵的文臣,据说他对兵事的了解也是小时候看蚂蚁、蜘蛛的行动,想出来很多道理,没想到你和谭尚书居然差不多……”
王通听到这话,心里禁不住说了声惭愧,连忙谦逊道:“小人怎么能和谭大人相比,当不起,当不起。”
能看出来,小皇帝也没有把这个太当一回事,扯完这个,连忙招呼住走在前面的李虎头,两个人一起说说笑笑起来。
在紫禁城慈圣太后李氏的那个小宅院旁边,有一座颇有规模的偏殿,太后接见皇帝和内官大都在自己的宅院之中,但要见外官,则都在那偏殿之中。
很是素雅的大堂之上,伺候的宦官、宫女口鼻观心的站在两侧,李太后坐在正中,身前被一挂珠帘挡住。
在珠帘的两边,冯保低头站在外侧,而更向外的地方摆着一套桌椅,身穿大红官袍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侧身坐在那里。
李太后手上拿这个折子,在张居正的手边也有一个,两个人都在低头看这个折子,过了会,李太后轻轻咳嗽了声,冯保立刻回身点头,转身扬声说道:“你们都下去吧,没有吩咐不要进来。”
侍立的宫女和宦官连忙躬身退下,等偏殿大堂中就剩下他们三人,李太后才开口问道:“冯保,王通那边你这里仔细查过吗?”
“回太后娘娘的话,今儿上午,奴才把东厂和镇抚司的人都叫了过来,又把那王通的出身经历从头到尾过了一遍,并没有发现什么纰漏,王通比寻常孩子的确聪明些,愿意学习识字,愿意学武强身,从小很少和同龄的孩子们玩乐,奴才这边也查出来点新东西,据王通所在的百户有人讲,他爹王力曾和同僚夸耀,自己的孩子连吃什么对身子好都知道。”
听到冯保的禀报,珠帘之后的太后沉默了会,又开口问道:“这孩子对父亲是这几年孝敬的还是一直如此?”
实际上这话许久前已经说过,但冯保自然不会嫌絮烦,当下又是躬身说道:“这个在镇抚司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