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霸明(特别白)-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临近正月,京师各处衙门封衙,却从吏部传出消息,说广东布政使王海全考绩优良,等万历十年正月或许会调任江西布政使。

广东乃是边远之地,而江西则是大明一等一的省份,从广东去江西,平级调动,但实际上却等于升了两级,下一步估计就要进京师做堂官了。

有因有果,让这传闻更加漫天飞舞,无人不知,就连治安司的文卷都多了不少此类内容,宫中也有传言,说万历皇帝对此很感兴趣,倒不是王海全是否送过暹罗女,而是这暹罗女的模样和干海狗的效用……

御马监监督太监林书禄在腊月里告假几天,说身子不好,要静养几天再来办差,这可是林太监第一次告假,慰问看望者络绎不绝,除了太后、皇帝、冯保派来的使者和张诚、张鲸这等大太监之外,其余的人都被婉言挡了回去。

纷纷乱乱,热热闹闹中,万历九年就要过去了……

第一卷第五百七十四章 人多眼杂灯下黑

“阁老,该服药了!”

两名婢女恭敬的上前,一人行万福通报,一人端着银盘玉碗躬身向前,在书案那边翻看文卷的张居正没有抬头,站在张居正身后的游七点点头,婢女碎步向前,将玉碗放在书案边的茶几上。“松江府那边几次上报,说该地一条鞭法无法推行,松江知府怎么办的差事,南京户部也这般懈怠吗?”

张居正淡然出声问道,身后的游七稍微一愣,躬身低声说道:“老爷,徐家,是徐家……”

张居正刚抬头,听到这话却摇摇头,失笑说道:“临近正月,还真是有些记不住事情。“因为在自家书房,张居正头上只是束着头发,游七在身后看过去,却发现张居正原本乌黑的头发中夹杂了不少霜色,忍不住凑近了说道:“老爷,您常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不能绷得太紧,也不能放的太松,可老爷您整日里劳心劳力的,也要……也要注意身体才是。”

张居正转头瞥了眼,放下了手中的文卷,笑着说道:“现在做的辛苦些,过了明年,一条鞭法收上的钱粮足够三年用度,上下官民,用这个法度也就用的熟,那时候再松些就是……喝药。”

游七连忙走到茶几前,揭开玉碗上的盖子放在一旁,将银盘上的银勺放入碗中,双手捧着递了过去。

张居正靠在椅背上吐了口气,开口说道:“今日这些文卷天黑前送给张学颜,让户部尽快将今年的数目折算出来,太后娘娘和陛下都是急着看。”

“老爷何必这么急,就算算不出确数,老爷的大功已然是天下人看到的事情……有件事要禀报老爷知道,大少爷那边去吏部求了个庐州府知府的位置,吏部李幼滋那边来问老爷……”

张居正刚拿起那银勺,听到这话,却把勺子摔在了碗沿上,冷声说道:“这等事他来掺和什么,让李幼滋拒了这桩事,难道他不知道老夫的苦心,不在年轻时养望,将来如何能继承老夫的这番事业,游七,这件事你也荒唐,此等事照例由你包揽,他插什么手!!”

游七擦了擦汗,从后面转到张居正的身前,跪在地上说道:“大少爷要做的事情,小的也不能……”

“罢了,老夫去说,你做好你自己的本分就是!”

游七诚惶诚恐的磕了头,他身为张居正门下第一亲信人,京师地方求官、关说、疏通关系,都是通过他来找内阁首辅张居正,正因为此,游七这边有大批的银钱进账,说是日进斗金也不夸张。

张居正的大公子要插手此事,等于是削减了游七的财路,他这边自然不会愿意,而张居正从来不愿意自家子弟卷入官场的龌龊事,让子弟在乡间,在朝野,蓄养清望,这也是希望他们能够在官场上有所建树,算是借力打力,游七利用张居正这边,堵住了旁人伸手包揽的路途。

说到自己儿子,张居正这边不会多说,听到游七答应了,张居正只是点点头,端起玉碗喝了一口,一入口,张居正眉毛挑了挑,品味几下,开口说道:“今日这药倒是比往日好入口些。”

说完之后,仰头把药喝了下去,游七殷勤的上前一步,一边把玉碗收回银盘,端到一旁,笑着说道:“这次山东那边送来的海狗干是加了点蜂蜜,据说这样的熬药,可以让药力发的更彻底。”

张居正点点头,低头又是翻看手中的文卷……

腊月二十四这天是各部衙门封衙过年的期限,兵部这边一名主事下了差,匆匆忙忙向着家中走去。

走过街边拐角,却和迎面走来那人撞了满怀,两个人都踉跄几步,差点摔倒,起身的时候,那主事却凑上前和对方说了几句,那人连连躬身赔罪,小跑着匆忙离开。

京师城门还没关的时候,已经有消息送出了京师,通过京师到天津卫,在王通沿途私设的驿站换马急行。

现在京师到天津卫的官道,每隔三十里就有一座以客栈或者是大车店形势存在的驿站,如果快马不停,最加急的状态,两天之内就可以送达天津卫。

腊月二十六这天,天津卫王通所辖的各处兵马解除了战备状态,京师通过兵部的内线传来了消息,今年禁军各部不会出塞演武。

每次出塞演练,都涉及到后勤物资的筹备,各团的集中,调集物资,征伐民夫,这都是颇为麻烦的事情,必须要提前做出准备,虎威军在进入腊月以来,就进入了战备状态,随时准备开拔。

连续两年,虎威军都被征调出塞演练,而且每次都在草原上和鞑虏骑兵大打出手,战场上凶险处处,想要保得安全,必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不过这样调集大量的物资,并且让兵马时刻保持战备的状态,却是每日要耗费比正常状态下多两倍。

所以必须要在京师和各个衙门那边拿到最准确的消息,然后天津卫这边做出最快的反应和处置。

虎威军解除了战斗状态之后,负责天津卫本地的锦衣卫和保安军等机构也取消了戒严的状态,已经是腊月,紧张了许久的天津卫终于出现了节日的气氛。

沈张氏和沈太平搬进了天津卫海河边的某处宅院,沈张氏、沈太平这两个名字寻常的很,住进某处宅院之后,也实在没什么稀罕。

宅院算是上等人家才能居住的三进宅院,沈张氏是个年轻妇人,沈太平是个还在襁褓中的孩子,却有十几个丫鬟婆子伺候,外宅还有小厮和仆役听差使唤,这样的人家让人看起来,自然是大户人家,而且男主人还不在,这就更让有心人打主意了。

“居然有婆子上门,让沈张氏信弥勒,保佑母子平安?”

听到孙大海的禀报,王通有些吃惊的问了句,孙大海点点头,躬身开口禀报说道:“因为大人有过吩咐,不要护卫的太有痕迹,毕竟那沈枉还是要上门探亲住户的,差役探子们都在暗处盯着,小厮和仆役里也有几个自己人,咱们天津卫各处盯得紧,地痞无赖都被扫了干净,拆白骗子也不敢露头,不过,走门串户的婆子尼姑,咱们却不太管的,前日那沈张氏买脂粉,请了个走门串户贩卖脂粉的石婆子上门,这婆子进去之后,就和沈张氏大谈什么孩子落地要有三劫九难,如果信了弥勒,每月施舍些香火银子,就能给孩子求下福缘,沈张氏本来就心慌,听这个也有些信,约了这石婆子年后上门,准备知晓个详细。“好像是个芝麻大小的事情,但王通听的却眉头皱起,孙大海看到王通的神色,更是字斟句酌的继续说下去:“内宅贴身伺候沈张氏的丫鬟里面,有个是外面小厮的相好,那小厮嘴快,听了就和大家讲,咱们在那边办差的人听到拜弥勒这个说法,就想起大人从前的吩咐,抓紧禀报了上来。”

王通点点头,开口肃声说道:

“白莲弥勒,自成祖年间开始作乱,断断续续,折腾到如今,那三阳教拜的劳什子混账佛,也和这个有脱不开的关系,一定要严查。”

孙大海点点头,开口回答说道:

“大人说的是,属下这边已经布置人跟着那石婆子去了,今日应该就有回报。”

“妇道人家不能抛头露面,却没想到这些婆子能钻空子作恶,妇人想的窄,信神佞佛,她们一旦信了,就最为糊涂!!”

“大人,石婆子是三角淀那边的人,贩卖脂粉首饰,共有三十人,到处走街串巷,和城内过得去的宅院女眷来往。”

听到孙大海的禀报,王通一愣,立刻站了起来,肃声问道:“三角淀!!?”

孙大海又是肯定的回答,王通重重一拳锤在了桌子上,厉声喝道:“三角淀贫民百姓聚集,若有奸人煽动,定然酿成大乱,立刻召集两团百户以上军将、保安军统领来本官这里!!”

他这边说话,身边亲卫已经快步出去传令,孙大海手在额头上***了下,低声开口说道:“三角淀那边民户几万,各处混杂,咱们这边的人太少,实在是照顾不过来,没办法面面俱到的盯着。”

“不是你的过错,咱们这边人力不及,但在那边却是大意了,疏于防范。”

王通肃声说道。

“弥勒降世,信弥勒者避三灾九难,勤纳香火,供奉善念,定能等极乐世界!!”

十几个婆子恭恭敬敬的跪在那里磕头,一个脸色青白的中年妇人在那里尖声的叫喊,十几个婆子听了这个,齐声诵经,恭敬之极。

摆在中间的石台上摆着一尊铜佛,铜佛双手高举,各举一太阳,胸腹间也有一个……

第一卷第五百七十五章 除夕抓贼说古怪

三角淀万历九年的腊月,比起前几年的腊月来要热闹许多,很多各处赶来的百姓都有了把家安在天津卫的打算,不像是往年回家过年,而是提早把家里的老人接过来,个别家里人口多的,甚至把兄弟都带了过来。天津卫的前途,大家都是看在眼中,紧挨着那三角淀的大工场,在里面做工甚至要比一些地方上做差役赚得多,看看外面那些整齐敞亮的宅院,看看整日里飘扬的酒肉香气,就知道那日子过得多好了。

每日里等在工场的门口,期望有个短工的机会,就算没有短工,进城去河边海边求份工,咬牙出力的干,也比家中土里刨食强太多太多。

而且在这边,男人在外面做工,女人也有活计,三江商行的管事们经常找女工做些被服针线的活计,由家中男人领回来,做完了之后由男人送回去,就赚一笔不少的钱。

从前在家乡的时候,纺纱织布,缝缝补补的活计都是给自家人忙碌,现如今居然还有钱赚,做的好的,婆媳一起上阵,一家等于三口四口人赚钱,日子自然过得红火。

原本大家过年,没钱的买几十斤猪肉,有钱的买一头猪,杀了过个快活年,今年的天津卫却没有那么多猪肉卖了,因为买的人太多,天津卫本地的算上河间府、顺天府挨着天津卫的几处,能买过来的猪肉都买过来了,还是不够,各地养猪都是自己吃,用来卖的本就不多。

天津卫这边人口众多,偏生都去做工做买卖,需求大,没什么产量,这猪肉的供应自然就不够了。

也亏得三江商行这边有本事,秋季花钱在草原和蓟镇那边买了大批的牛羊,就养在顺天府和永平府交界的地方,到了天寒地冻的时候就大批宰杀,直接贩卖了过来,尽管价钱比猪肉贵了一成多,但大家赚的也多,舍得花钱买,自然销售红火,大家高兴。

更别提天津卫城内城外的布庄、绸缎庄,卖糖果点心的店铺,卖酒的庄子,各个卖的红火。

商人们都是打定了主意,明年一定要多留些货物在天津卫,光是在本地买卖,就是好大的一笔收入,这边比不得京师,可未必就比顺天府各处的府城县城差了。

三江商行这边直接准备明年开始养猪,反正在天津卫城北那边买了不少的庄子,养猪可以卖肉吃肉,猪圈的东西更可以肥田,一举数得的好事。

腊月的三角淀这边,早早的就有了节日气氛,小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在到处乱跑,街市间弥漫着酒肉的香气,往年不到除夕不吃肉,今年手头宽裕了,各个也大方了起来。

就连挖水沟,赶着大车运垃圾的,也都是喜气洋洋的样子,挖水沟、赶大车运垃圾,这赚的钱也比种田多不少啊!

这样欢快的气氛中,天津锦衣卫的马队突然出现在这里,就显得有些突兀了,最开始是前面几匹马慢跑而来,马匹一边跑,马上的人一边用力吹着口中的哨子,听到这个哨子声音,三角淀的百姓各个跑回家中,要不就是急忙出去找自家的孩子,再不回去,就要以乱民论了。

大队人马疾驰而来,有人隔着门缝看,能看到穿着飞鱼服,披毛毡大氅,带绣春刀的锦衣卫马队,有人眼尖,居然瞄到了中间那个身穿铠甲,披着猩红大氅的军将,这样的打扮只有王通才会有。

到底是什么样的大事,居然让天津卫的第一号大人物,锦衣卫千户王通来到这边。

众人本来猜测王通这边是去三角淀的工场,如今天津卫城内城外不少的店铺都已经关门了,倒是工场忙碌异常。

却没想到锦衣卫的兵卒在半途中就开始拐入民间之间的街道,按说哨子吹响,街道上应该空无一人,可骑兵行进时,却有穿着棉袄,手中拿着黑巾摇动的百姓沿途之路。

虽然三角淀民居道路错综复杂,可有人领路,马队行动迅速,没什么耽搁,不多时就在一处宅院周围停驻。

“可是这里?”

“回禀大人,就是这边,每三日一聚,今日就是聚的日子,小的看到那些婆娘都已经进去了!!”

王通点点头,身边的谭将沉声问道:

“老爷,仓促间找不到那么多壮健婆子……”

王通一摆手,肃声说道:

“信这个的,还指望别人给她们留什么体面吗?进去抓人,要活口,抵抗者格杀勿论!!”

后面有人轰然答应,有几个人早就冲到了院门口,听到王通下令,后面有人发信,几个人彼此搭桥,干脆利索的翻进了院子中,婆娘聚众,能有什么防备,人进了院子,立刻是从里面打开了院子门,兵卒们一拥而入。

踹门声,怒骂吆喝声,妇人的尖叫哭喊声,不多时响成了一片,周围的人都是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有人想要看热闹,有人想要趴在门缝向外张望,全是人头,根本看不清楚,有些胆大的想要上房去看,却没想到房顶墙头早就有锦衣卫的人在那边,一露头就被大声骂了下去。

和王通料想的差不多,几十个妇人那里会有什么抵抗,不多时就被捆起来一个个丢在了外面,那些妇人都是吓傻了,甚至连哭号叫骂都没有人做。

看到被众人簇拥的王通,妇人们走街串巷,也是抛头露面,也对王通大概知道一些,看到王通出现,更是吓得不知所措。

王通冷冷扫视了一眼,看了看都是些四十多岁的女人,身上穿着倒比一般的女眷穿着体面些,这些妇人都是进富贵人家贩卖货物,牵线搭桥做些勾当的,不过也就是这般摸样了,各个胆战心惊。

民间信奉邪神邪教,本来就是个禁止不了的事情,妇人最容易被这等事蛊惑,王通之所以兴师动众的前来,也不过要给众人一个表示,牵涉到这等事的,天津卫锦衣卫一定不会放过,定当严惩。

至于这些糊涂妇人,训斥一番,加以惩治也就是了,动刑下狱,王通还不想弄的这么小题大做。

刚要开口说话,一名百户匆忙从院中跑出来,到了王通身旁,附耳低声说道:“大人,里面看到一尊铜佛,就是那个三阳佛!”

王通侧头盯过去,那百户慎重的点点头,锦衣卫、虎威军总旗以上的军将,都跟着王通一起查过案子,见过这三阳佛的模样,而且知道这三阳佛是王大人第一等盯着的要事,怠慢不得。

“还真是来无影去无踪,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找过来折腾,进去看看!!”

王通冷哼一声,大步向这里面走去,身后一干人急忙跟上,院子里面整饬的颇为干净,但房屋不过是土坯的草房,站在院子中就能闻到线香的味道,王通如今也知道些富贵,却明白这香气可不是便宜货。

进了屋子,正堂的供桌上正正的摆着三阳铜佛,王通上前打量了下,直起身来,摇头笑了笑,开口说道:“把这宅院拆了,上上下下都仔细搜检一边。”

边上的军将答应,王通又是转身走出去,刚到了院中,就听到门口有人在哭叫,却是些妇人的动静,站在门口,就看到一名百户上前指着一***骂道:“老公鸡,你要是忍不住,自己动手消乏,不要在这里动手动脚,丢老子的人,再他娘的被老子看到,开革出去剁了你的手!”

一个四十岁左右的汉子在那里满脸丧气的低头挨骂,王通的锦衣卫和虎威军,对男女之事上军纪极为严厉,开革军籍,下狱治罪,甚至是杀头的惩治都有,因为女色一事,对士气和军纪伤害极大。

听到这个,王通脸色立刻扳了起来,众人也瞥到了王通,那百户有些后悔,想开口还是犹豫,被训斥的那“老公鸡”看到王通却急了起来,心知自己得不到好去,愣怔了下,什么也不顾的喊起来:“大人,小的摸得不是女人!!”

这话喊出来,兵卒们本来正替他担心,听到这个,却是忍不住哄笑出声,这些人都是些货真价实的婆姨,怎么不是女人了。

老公鸡在那里急了,指着一名妇人说道:“这人胸硬邦邦的,这个年纪的娘们,哪有这样的,定然是个假的!”

王通眉头皱的愈发紧,大步走过去,抡起手一个耳光把人抽到在地上,那老公鸡捂着脸,哭丧着说道:“小的有罪,可摸得不是女人,不算大罪啊,要是摸得女人,小人又怎么会傻站在那边看手,就是那个,就是那个。”

王通一脚将他所有的话踹回了肚子中,回头一看,其余的妇人都吓得低头,却有个头上包着白头巾的妇人向后缩,王通刚要给那老公鸡定罪,却觉得有些不对,回头又看了眼,肃声说道:“来人!!找几个壮健婆娘,看看到底是不是女人!!”

……

不多时,兵卒脸色古怪的回报:

“……那妇人是个没卵子的男人……”

第一卷第五百七十六章 坐看贼乱朕心甚忧

“小人原本是在城外猴子海边上住着,就是在那时候信了三阳教,当时选人,都是选那些身强力壮的,小人因为口齿伶俐,善于奉承,也被上面的香主选中……不是什么香主,是贼人头目……”

这个被妇人们称为“六娘子”的宦官,一被查明真身,立刻就知无不言了,原本惊恐不安的那些妇人,听到平日里接触的居然是个没卵子的老公,当真是又羞又怒,直接在那里嚎啕起来,到了这一步,她们彻底是没脸见人了,回去上吊都说不准,不过这也是自找,没有人会理会。所有拜这个“弥勒”的妇人们全都收押,而且就地征用了一个宅院,用来审问这个“六娘子”。

阉人本就是阴阳怪气的模样,男性特征不断的消退,穿上女装装扮妇人,还真是很难发现。

“……本来入了这三阳教,除了能吃饱穿暖,每当宫内选人的时候,还能按照入教先后依次入宫,可前段时间京师九玄娘娘庙那边闹出了案子,官府清查了几次,上面没了接济,大家伙也没了活路,后来官差们撤了回去,贼人的头目们却也不太给什么接济了……这么熬了一阵,眼看熬不下去了,上面有人来说,三阳佛要成就金身,需要大家供奉,谁供奉的多了,谁就可以尽快的补入宫中当差……”

怪不得这“六娘子”能够蛊惑信众,口齿的确伶俐的很,他说的这些事情旁人听不出来如何,王通却亲自办过,多有牵扯,自然知道这话的真假。

“……九玄娘娘庙闹案子的时候,猴子海这边也有几个做了几次的,积攒下来一笔钱财,这次上面一说,大家伙合计把钱交了上去,没过三天,果然被安排进了兵仗局当差,还穿着宫内的衣服来这边走了一圈,这么一来,大家的心思都动了,京师外盯得严,大家都跑到远处做……小的从前就是静海县的,也来过天津卫……”

王通点点头,挥手安排把人带下,开口吩咐说道:“安排张世强那边再把人审一次,录了口供画押之后,关进城内的地牢,让他好好活着。”

后面亲兵答应了一声,王通示意他们退下,独自在屋中沉思了一会,出门之后直接带兵回城。

差不多有一半锦衣卫的差役留在了这边,挨家挨户的询问告诫,说来到天津卫,就应该遵纪守法,不要坏了规矩,若有人信什么弥勒、白莲等等看着不对的东西,就要立刻去官府告发,官府定有赏赐,若知情不报,那可就是罪过了。

平日里大家心里有个想法,那就是官差过年也不抓贼的,这次王通亲率兵丁,兴师动众的过来捉拿,的确给众人心中提醒,知道这件事非同小可。

警惕是一回事,却没想到从腊月末到万历十年初,一个月的时间内,天津卫城内城外的佛寺、道观和尼姑庵都被举报了几次,平常百姓你让他分清什么是宗教,什么是邪教,这个不太容易。

“这个劳什子三阳教,何金银那桩案子开始,他还是手眼通天,组织严密,到了后来,一件件事后面有他们的影子,一件件事情被咱们挫败,到了现在,感觉那边也开始窘迫,也开始乱了分寸。”

王通在自己的书房来回踱步,边走边缓慢的说道,能参与此事的亲信都被召集到了这边。

“今年不必去塞外演练,不过你们也不要想清闲,把自己手中能派出去的人都派出去,别处管不了,天津卫这边一定要仔细的筛一遍,不能让人钻空子钻到这边来,不要耽搁,现在就去安排吧!”

众人都是起身听令,转身走了出去,李虎头刚要出门的时候却被王通叫住,开口说道:“虎头先不要走,在这里听我说完,这次去京师,要让你跑一次了!”

李虎头先是一愣,随即答应下来,王通神色严肃的说道:“这次送往京师的消息,不要通过别人转交,见不到张诚张公公,也要给邹义或者赵金亮,除了这三个人,其他人不能经手,你明白吗!?”

李虎头看王通说的郑重,下意识的行了个军礼领命。

王通点点头,转身对在一旁等待的杨思尘说道:“杨先生,本官说,你来记,有一封奏疏……”

“……陛下,和臣先前所讲不差,只要陛下这边泰山不动,严谨行事,臣这边小心谨慎,不犯错误。上上下下小心防备,不给贼人钻空子的机会,那他们也就无可奈何……阴私手段并非长久之计,只要这边稳得住,贼人就会自乱阵脚……原来京师赌坊放贷收账、青楼买卖人口干股分红,又有大同山西那边和草原上、天津卫海边同海上两处的贸易巨利,现在这两处都被臣控制,断了贼人的财源,贼人无钱,自然无法行事,用度愈发的窘迫,竟然要让下面的人去各处招摇撞骗来收敛钱财……虽然形势大好,渐渐摸到了贼人的踪迹,可毕竟真凶指使未曾露面,陛下仍当打起十二万分的小心,不可麻痹大意……”

万历皇帝坐在御书房的中,神色慎重的听着张诚诵读王通的奏疏,书房的门开了一条缝,一边是透气,一边门里的赵金亮方便盯着门外的动静。

赵金亮眼睛盯着外面,心思却不在,张诚这边的诵读,是他最关注的消息,当年父母一夜之间自杀,自己入宫,这是刻骨的深仇大恨,一年年下来,在王通的推动下,逐渐查出了端倪。

他当年年幼,因为宦官压着顺天府将他的杀父仇人放了出去,他以为要报仇也要成为有权有势的宦官,等进了宫这些年在天子身边,位置重要,众人奉承不说,也知道了许多机密之事。

知道的越多,就越明白,种种事情的幕后黑手就在宫中,而且和那潞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事情到了现在,赵金亮反倒知道急不得了。

赵金亮了解宫内的形势,知道太后对潞王的疼爱,如果真出了什么事情,元凶或许被遭到惩治,但有牵扯的人恐怕都会被认为是挑拨天家母子、兄弟情谊的奸贼,在元凶被惩治之前先被处置。

会是谁,会是那个对宫内不管是谁都客气无比的潞王殿下,还是宫内那些威权赫赫的大太监,赵金亮苦苦思索,却想不到什么。

“万岁爷,奴婢觉得,宫内随身的侍卫,虽说是京师内勋贵子弟、世代清白军户充任,可需要当差的人家,家境总有一二分难处,这也就给了外人可乘之机,既然王通那边说万岁爷应当小心谨慎,身边要有可用的亲信人,奴婢想了想,京师这样有完全把握的,倒是襄诚伯陈金胜家中的陈思宝和皇商唐家的唐四海这几个人,京营之中还有十二个曾在虎威武馆学习的武官,这些人都和万岁爷朝夕相处,又被万岁爷厚恩提拔,一定是忠心不二的……李虎头也在京师,准备年后再回返天津卫,他的忠心自然不必说,武艺高强,也可以……”

“不必,虎头这边还是回天津卫,他手中兵马离不开,安排陈思宝他们入宫值守就是了。”

万历皇帝出声打断了张诚的建议,张诚一愣,连忙躬身答应,那边赵金亮把门开大了些,伸头出去看看日晷,回头说道:“万岁爷,今日万岁爷赐宴大同马栋,还有一刻的功夫,是不是更衣准备?”

万历皇帝点点头,开口对张诚说道:

“安排在暖阁吧,你安排几个信用的人四处看好了,免得寡人上午说了什么话,下午连通州卖菜的小贩都知道。”

下面两人连忙躬身答应。

“正统年间,睿皇帝亲征瓦剌,土木堡的事情就不必说了,是大明的奇耻大辱。”

皇宫西暖阁是天子在冬日见臣子的所在,现在这边摆上了宴席,君臣对坐,在一旁伺候的只有张诚。

桌上的菜肴颇为简单,这个寻常事,身在这位置上的人,谁也不缺这点酒肉,不过是个仪式罢了,不过侧身斜坐的马栋开始的时候就有些纳闷,司礼监秉笔太监张诚何等的身份地位,怎么来这样的场合伺候。

等听到万历皇帝说起旧事来,更是纳闷,睿皇帝就是英宗,亲征在土木堡那边被俘,这等事尽人皆知,也是所谓的奇耻大辱,没人不知道,可在这擢升的赐宴上说,就有些诡异了。

“土木堡一役,大同边镇自始自终按兵不动,甚至连消息都未曾传递,坐视天子被俘,更别说皇祖肃皇帝时,俺答入寇,大同边镇竟同俺答私下约定,让路放行,只求不碰大同,有先例如此,寡人实在是对大同不放心啊!!”

万历皇帝说的淡然,对面的马栋冷汗都已经湿透了后心,愣怔了下,连忙离开座位,后退一步,大礼跪在了地上。

第一卷第五百七十七章 有忙有乱各有所图

马芳是被鞑虏掳掠到草原上的奴隶,出身还可以说是草根,到了马林马栋这一代,可就是实实在在的将门贵家子。

从小武艺弓马这个要学的,为人处事,官场应对,这个学的更多,马栋听到万历皇帝说出这尽人皆知的大同边镇典故,而且说的大同边镇拥兵自重,行不法之事的种种典故,立刻心中凛然。

土木堡前后的牵扯,鞑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