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蒲将军-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王信得知自己的军队作战不利,虽然每次都损失不大,汉军似乎也在保存实力没有下死手。但是军心士气与往日已不可同日而语。这时他才体会到张晓天的厉害,有他在,自己的军队都能和匈奴人掰手腕,打得有声有色。结果这人一走,自己手下的这些将领,没有一个人能扛得起大梁。

  此时的韩王信甚至在想,早知道张晓天和手下闵柔那个小贱人看得如此对眼,在一起搞得死去活来的,当初就应该主动把这个骨头扔给张晓天这头能咬人的恶犬,自己手下的王黄屁用没有,一把年纪还纳什么小妾。结果现在看门狗自己偷了骨头,跑对手那里了,真是悔不当初。

  韩王信无奈,只得向匈奴求援。冒顿便派遣了一万骑兵作为机动力量,策应韩王信手下大军的行动。

  有了这一万人,汉军的压力大增。于是周勃只派悍将张晓天带着汉军骑兵与之对阵,虽然匈奴人弓马娴熟,但张晓天冲阵也是勇不可挡。双方一时间陷入胶着,每次交手双方都占不到便宜。

  由于汉军的撤退已经渐渐完成,晋阳城已经成为了一座空城,只有不到一万骑兵和少量的城防部队在驻守,汉军将领也大部分撤离了这里,包括主帅周勃,大军现在驻扎在铜鞮。

  没人知道匈奴王冒顿在想什么,他为什么大军还是在马邑引而不发,以他现在的兵力,完全可以大军压境。一口气攻下晋阳。但是冒顿现在不急,他在等一条大鱼,如果大鱼不上钩,那就灭了晋阳的汉军,回师草原,下次再来。如果大鱼上钩了,他就会毫不犹豫的出手。

  帐内点着微微的烛火,身边躺着露出香肩的阿兰,冒顿睁大眼睛看着帐篷顶。他想起独自在月氏作为人质的岁月,那些生死一瞬间的逃亡日子,还有那个神秘人给自己的帮助和羞辱。他现在只想着依靠自己,做一番大事业出来。

  过了几天,战场归于平静,双方都在酝酿更大的风暴。

  可能是察觉到汉军在撤退,晋阳的防卫已经空虚。匈奴改变了策略,万人骑兵分出了几十个百人小队,如网一般撒开,寻找汉军主力的踪迹。但是他们找来找去,也就只有张晓天那不到一万的骑兵,再远的地方,没有大军策应,他们不敢走得太远。

  傍晚,雁门附近的一条小道上,蒲将军擦拭着长剑上的血迹。就在刚才,他手下的那支精锐小队,成功伏击了一支百余人的匈奴人侦查部队,有心算无心,匈奴人准备回大营,所用队形也是行军队形,地形也相当不利,再加上蒲将军神勇精妙的剑术。片刻间匈奴人还发不出求救的信号,就已经全军覆没。

  ”季心,你带人去把匈奴人的衣服脱了,装备拿走,然后把裸露的尸体推到山沟里用土埋起来。“蒲将军一个人坐在马上,看着这些匈奴人的尸体,似乎想到了一条计策。”唉,千百年了,信息不畅的时候用这招真是屡试不爽。“蒲将军在那里喃喃自语,众人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歹毒的计策。

  一支百人队的失踪,并没有引起匈奴方面的重视,因为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被张晓天吃掉了好多的小队,双方你来我往的互有胜负,失踪一支队伍只能证明这支队伍已经被汉军干掉了,再正常不过。

  匈奴王庭的帐篷里,阏氏阿兰呆呆的看着烛火,昨晚冒顿在她身上发泄完了以后她就沉沉睡去。睡梦里,一个娇小又楚楚可怜的年轻女子,在和她抵死缠绵,这个梦是如此的美妙,以至于她都不愿意醒来,现在还望着烛火定定的发呆。突然,冒顿进入营帐,她侧过头对着这位匈奴王,露出一个迷人的微笑。冒顿顿时觉得欲望的火焰在熊熊燃烧,什么话都没说就把阿兰扑倒在身下。当冒顿啃咬阿兰白皙的脖子,看不见她的表情时,美人眼里不加掩饰的厌恶一闪而过。接着发出动人的呻/吟声。

  帐篷里的烛火烧的更旺了。


第三十三章 进击的帝王


  汉军与匈奴在太原郡大战,战况十分胶着!晋阳城岌岌可危!

  刘邦在章台宫里听到了这个消息,情绪既紧张又激动。他整个人都已经热血沸腾!把几个近臣拉到一起商讨对策。

  他不能不激动。项羽称霸以前,对付章邯和秦兵,没他啥事,偶尔被秦兵追杀,他的表现概括点说就是老鼠。

  后来入关中,很少有硬仗,秦国内部也出现了大问题,即使进了关中,也说明不了什么。

  对付项羽,基本都是被虐的对象,最厉害的时候六十万大军被项羽三万骑兵打得血流成河,他的表现概括点说就是狗,形象点就是落水狗。

  后来汉军厉害了,出陈仓干掉三秦,下魏,破赵,平齐,降燕,威震天下。但那都是韩信的事,跟他没有一毛钱关系。

  像什么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半渡而击之类的以少胜多的经典,自己完全沾不上边。

  最后在垓下一帮人群殴项羽,那指挥也是韩信,自己的任务就是当个活靶子吸引火力。

  只有一次用阴谋诡计废了韩信,那也是蒲将军的功劳,真让他自己去,绝对是十死无生。

  更别说在固陵被蒲将军五千人偷袭,二十万人被打残。

  刘邦冷静的回忆了自己自从起兵以来,主持过的战役。能赢的可能会输,可能输的一定输,连几乎必赢的都输过!简单的说,在汉军体系运转正常的情况下,就是换头猪在上面指挥,也未必会比他指手画脚的更差,至少猪不会帮倒忙。

  后来他当上了皇帝,跟当初的秦始皇也能比比肩了,这样拿不出手的战绩,他心里如何能够痛快?只不过天下已经没有了对手,他又去跟谁说呢?

  现在好了,匈奴自己送上门了,汉高祖刘邦就不相信,凭借大汉全部的力量,会对付不了匈奴。

  “陈平啊,你说说看,现在情况怎么样啊。”刘邦一开始就让管情报的陈平来说说看法,丝毫不顾及之前觉得没有仗打就把陈平完全丢到一边不管了的事实。“陛下,现在情况不是很乐观,韩王信谋反,投靠了匈奴,反过来对付我们。现在周勃那里压力很大,已经主动放弃了晋阳,退守到铜鞮。”

  虽然晋阳可能会丢,但是刘邦心里却并不生气,因为现在局势越发糜烂,自己收拾起来就越有成就感。

  这时,刘敬站出来,对刘邦劝阻道:“陛下,现在的情况,显然还没有分出胜负,我汉军也没有受到什么损失,而且匈奴王冒顿的意图还不明显。现在出兵,太早了一点。不妨先准备好出兵的事宜,先观察下战局再做打算,如何?”刘邦想了一下,发现似乎也是这样,要出兵也不是马上就能出发的,事前还有诸多的准备工作。还是先在关中好好的准备,然后再出击,把握更大一些。“

  于是调子就这样定下来了。大汉的战争机器开始缓缓转动,刀出鞘,箭上弦,大军开始集结,准备出击。

  前线的汉军主帅周勃可就没那么从容了,大军已经在铜鞮埋伏了许久,匈奴那边却依然没有动作,放着一个香喷喷的晋阳不要。韩王信的军队打不过张晓天,匈奴的军队只是辅助,却不愿意进攻晋阳,战局竟然这样诡异的胶着了。计划已经定下来,短期也不能有什么改变,还好在铜鞮的汉军粮道离关中更近,后顾之忧少了,暂时也没什么可忧虑的。

  周勃看着手下汉军越来越低迷的士气,第一次感觉是那么无能为力,只能期待前线的张晓天能够机灵点,把匈奴大军引过来。

  匈奴王冒顿发现战局跟他想象得不一样,或者说他感觉自己又走了独狼的老路,那就是被对手牵着鼻子走,被一步步的引诱到大汉的腹地,在他不熟悉的地盘上作战。他很不喜欢这样的感觉,但是却毫无办法。

  冒顿一个人在油灯下苦苦思索着,身边的阿兰也皱着眉头,目不转睛的盯着他的脸,关切的望着他,仿佛和他同呼吸共命运。冒顿感动的拍了拍阿兰的手,溺爱的说:“阿兰啊,你是我的心头肉,不要为了我而担心,快去睡吧,我怎么舍得你皱眉呢。”阿兰给了冒顿一个拥抱,离开了大帐。冒顿突然若有所思,自言自语道:“舍得么?要打破现在的僵局,就不得不舍弃部分大军,才能钓到那条大鱼么?”

  冒顿对着门口大声说道:“传我军令,左贤王右贤王各带两万兵马,配合韩王的三万步兵,进攻晋阳城。破城后,不要停留,一直追击汉军,全歼为止。其余大军在平城驻扎。”随着这一声令下,一直没什么动静匈奴大军如同出了巢穴的群狼,奔腾着扑向远方的猎物。

  阿兰一个人在帐篷里发呆,她知道冒顿对她动了真心,但她真的不喜欢男人,而且随着她日夜不停的被冒顿拉着亲热,越来越厌恶男人的气息,就像一条离开水的鱼。现在她看到年轻一点的女子都会有冲动的感觉,这在以前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但是她什么都不敢做。

  冒顿越是宠爱她,她越是难受,还得不断揣摩冒顿的心思,做出各种对应的表情,然后冒顿认为阿兰是真正懂他心思的人,就越发离不开她。这两人在一种可怕的死循环里不断的挣扎。

  夜深了,匈奴王冒顿处理完了军务后来到阿兰的帐篷,发现她已经沉沉睡去。冒顿虽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男女感情上,一心只想着宏图霸业。但是心思敏锐的冒顿能看出来,阿兰看重的绝对不是名利和地位,看重的只能是自己。这也是他宠爱阿兰的原因。冒顿吹灭油灯,挨着阿兰睡下了。

  夜里,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和阿兰共同骑着一匹马在草原上奔驰。然后看见地上有一条被绑住的大蛇,当他拿着弯刀准备屠杀这条大蛇时,从不知名的方向射来致命的一箭,穿透了阿兰的咽喉。阿兰倒在自己怀里,拉着自己的手,苦苦劝慰着什么,但是在梦里什么都听不到。

  冒顿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此时天空已经是鱼肚白,马上就要天亮了,他看着身边熟睡的阿兰,想起在梦中她的惨死和临死前的不知名劝慰,冒顿顿时心里仿佛压了一块千斤重的石头,他很害怕梦里的事情成为事实。

  冒顿是匈奴的王,对中原的文化,政治也是有相当的了解。蛇就是龙,龙代表皇帝或者皇族,屠龙然后阿兰被杀,似乎映射着什么不好的事情,在大军即将开拔的现在更是如此。

  沉思了片刻,冒顿觉得要对付大汉,方法多的是,他也正是壮年,但是万一阿兰没了,那就化为一具枯骨,到时候就再也没机会了。

  他决定把阿兰送到大汉边境的匈奴营地,危险较小,自己也能随时去营救。对门口的传令兵耳语了几句就离开了帐篷。冒顿不得不走,他害怕自己见到阿兰以后会忍不住心存侥幸,将她带在身边。

  冒顿的决定很快变成了匈奴的行动,大军扑向晋阳。张晓天带领着不到一万汉军骑兵,没有守卫在晋阳,而是且战且走。很快韩王信的军队就占领了晋阳,所有人马毫不停留的就扑向汉军骑兵。

  张晓天在马上躲过匈奴骑兵的一箭,反手一射,对面就坠落下马,生死不知。他带着这支殿后的汉军已经大小几十战,此时他的队伍已经分散成十几股,从不同的方向突围,到铜鞮集结,那里有汉军埋伏的大部队。

  突然发现又有一队汉军骑兵被追上,人马不断厮杀,张晓天赶紧带着手下上去救援,杀退了对面追赶的匈奴骑兵,然后汉军抛下受伤的袍泽,继续逃命,大家都只有一个信念,逃回铜鞮,就可以生存,其他的就是被杀死或者等死。至于那些受伤不能动的人,只能说句抱歉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这一天,拼命奔逃的张晓天已经看见不远处的那个细长的豁口,他曾经到这里考察过,正是铜鞮的埋伏地点。此时汉军骑兵已经不足三千,都是在与匈奴追击的绞杀战中消耗掉的。他回头看着正在不远处的匈奴骑兵,和后面气喘吁吁奔走的韩王信的步兵队伍。一声令下,骑兵改变队形,鱼贯而入钻进豁口。

  此时的匈奴队伍已经集结完毕,他们扫荡了各处的汉军骑兵小分队,一路跟到这里来,兵力有些损失,但是还能接受。韩王信的三万步兵也一路跟到这里,他们基本上没有参加什么战斗,军容较为完整。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问题是,这个豁口,进去还是不进去?

  左贤王和右贤王商议了一下,觉得汉军不可能在这里埋伏,除非是他们很久以前就在这里,但是之前并未发现汉军从关中增兵的迹象,也没有发现晋阳汉军撤退的迹象。冒顿的命令是追击汉军,不死不休。就这样放跑汉军退回去,冒顿会不会找他们的茬呢?要知道他们本身与冒顿就不是一路人,也就是部落联盟的关系。

  经过一番挣扎,韩王信的步兵率先冲进豁口,接着匈奴骑兵也跟着进来。突然听到一只刺耳的响箭划破天空。豁口内部是盆地,四周全是土丘。无数的汉军弓箭手开始对着盆地里的军队开始射击,土丘上插满了旗帜。左贤王和右贤王顿时心惊胆裂,感觉像是被几十万汉军重重包围。身边的骑兵一个接一个的倒下。由于进来的比较晚,两人迅速的退出豁口,一起还带出来几千几千骑兵。

  正在这时,正豁口处有人推下了一辆接一辆的汉军战车和一些巨石,顿时豁口一大半都被堵住,剩下的人拼命往外挤,人马践踏无数,反而是谁都出不去,场面一时间混乱不堪。

  两位贤王现在想的也不是怎样救援前面的军队,反正这次栽了,能拣回一条命就要偷笑了。他们带着剩余的人马,飞速的离开了。而豁口内的盆地,已经成为了地道的人间地狱。


第三十四章 捡便宜


  鲜血染红了大地,到处都是中箭倒地的尸体,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不甘,双目圆睁似乎在控诉上天为什么要给自己这样的命运。这些很多是匈奴人,还有一些是韩王信军队的装束,少量的是汉军士兵。此时的铜鞮已经成为了血的地狱,人类的残暴本性在这里一览无余。在峡谷盆地内,一个全身是血的韩王军队将领被汉军士兵围着。这人肩膀上中了一箭,头发也散乱开,若不是穿着大将的盔甲,简直和最落魄的叫花子没什么两样。

  汉军士兵只是将他围困,并没有采取什么措施,很明显是得到了上头的命令。突然汉军士兵朝两边分开,一个魁梧的大将从容的走到那人面前站定,平静的对他说:“战斗结束了,投降吧。”

  浑身是血的大将仰天长啸,对着他吼道:“张晓天,你这个叛徒,韩王对你不薄,你却反过来对付他,我他玛”正说到这里,头颅就飞了起来。张晓天将刀收回刀鞘,不屑的说:“都要死了还在那里装什么忠臣,没你们这些人韩王至于到这一步么?”原来那人正是韩王信手下大将王喜,这个十分善于逃跑的将军,终于还是死在了汉军埋伏之下,没能逃脱。众人也见识了这位骁勇善战的张将军的狠辣。

  汉军主帅周勃走过来,拍拍张晓天的肩膀,欣慰的笑着说:“这次大战全赖你了,不然结局真是难料。”张晓天脸上却一点笑容也没有,叹了一口气,对周勃说道:“眼下虽然大胜一场,实际上我军已经暴露了所有的底牌,再面对匈奴就没有任何计策可以用了,完全是实力比拼,大帅你赶紧写信向关中求援,让陛下来定夺吧,咱们顶不了多久的。”

  周勃的笑容僵在脸上,面色渐渐阴沉,仿佛思考着什么,然后对着他摇摇头就走了,弄得张晓天觉得莫名其妙。胜利的喜悦似乎增加了一丝阴霾。周勃当然不能告诉张晓天实际情况,这一仗输了其实还好,要是像现在这样大胜了,关中章台宫里的那位,可是不甘寂寞的主,而现实的战况还是相当险恶,那位一插手结局难料啊。

  虽然是这样想,周勃还是尽职尽责给关中写了封求援的军报,并详细叙述了此次伏击战的战果。

  匈奴和韩王信追击汉军的军队中了埋伏,损失惨重,震惊了匈奴上下,除了冒顿以外。左贤王右贤王带着剩余的不到一万的匈奴骑兵,与韩王信分别布置在晋阳和广武这条防线上,防备着汉军的反击。匈奴大军从士兵到将领,都不认为这次战役能讨到什么便宜,只有一个人不这么想,那个人就是冒顿。

  此刻的冒顿,就像是迷路的旅人好不容易找到了回家的道路,他的思路无比的清晰,不再犹豫和迷茫。因为他能感觉到,战争在此时此刻已经进入了自己的节奏,马上就可以来钓鱼了。目前在铜鞮的这支汉军,已经失去了任何威胁。正如拔刀术一样,刀没有拔出来的时候,蕴藏着惊天动地的力量,一击而致命,刀拔出来以后,已经毫无威胁。

  冒顿下令全军按兵不动,依旧驻扎平城。晋阳的防卫由左贤王负责。

  铜鞮的汉军在伏击战中,箭矢消耗得太厉害,加上人员和马匹的损失,这支精锐实在是需要休养,没必要意气用事去夺回晋阳,于是也停止了反击,与匈奴在前线的残兵遥遥相望。战局再一次诡异的焦灼了。

  陈平表面不动声色,实际上紧锣密鼓的做着战争的情报准备,当他得知冒顿有一位名叫阿兰的阏氏极为受宠,脑子里仿佛闪电划过,他终于明白了蒲将军的用意。只是这个猜测太过于惊世骇俗,他也只能准备着,隐忍不发。

  美人花的那个宅院里。三名美人正一丝不挂的在一张极大的床上纠缠,其中的两人身材出色,面容姣好,而另一人则是小蝶。此刻小蝶正被绳子捆着,那两人一时来吻她的嘴,一时又攻击她的下身,但奇怪的是,不论这两名美人使出什么招数,哪怕是定力最好的男人,都要激动的变成野兽了,但是小蝶依然表情冷漠,面色虽然嫣红,但却是极力忍耐着不发出声音。

  啪啪,陈平拍了两声巴掌,三人都停下来,那两名美女解开小蝶身上的绳子。陈平对着小蝶说:“你很不错,几乎是我见过的耐力最强的女子了,下面你展示你的技巧,去把这两人弄到快活的极致,让她们失去行动的能力。”接下来的画面陈平没有一点兴趣,只是站在门外等着。不一会,小蝶穿好衣服出来,那两人躺在床上,气喘吁吁,无比的快/感冲击已经让她们暂时失去神志,静静的躺在床上回味。

  陈平满怀希望的对小蝶说:“马上我将会出征,你跟着我,到时候要做什么你听我吩咐。”小蝶眼神倨傲,不屑的说:“我的人生真是寂寞啊,在床上没有一个女人是我的对手,陈大人,你要是女子,我现在就可以让你知道我的厉害。”陈平不想和她再纠缠这个问题了,关切的问:“这次可能会很危险,你有什么心愿未了的,我可以尽力帮你实现。”小蝶还是那副欠揍的语气,回答道:“我唯一的心愿,就是遇见一个女人在床上能征服我,让我知道做女人的快乐。”陈平一时无语,挥了挥手,小蝶就离开了。

  前方最新的战报很快就到了汉高祖刘邦的手里,他心里仿佛在三伏天吃了一大块冰镇的西瓜一样,心里舒爽透了。不住的感慨周勃真是会做人,把最大最丰满的果子留给自己去摘。

  此时的刘邦,仿佛已经陷入魔障,他眼前浮现出手下的大军,金戈铁马,将匈奴大军打的东奔西走。他仿佛看见匈奴王冒顿跪在地上,对着他哭泣求饶,自愿做牛做马,只要自己能放他一马。

  他忍不住的想,现在匈奴大军已经被打残,只要自己大军一到,晋阳和广武瞬间就可以攻下。感觉匈奴实力不强,自己甚至还可以大军压上,和几十万匈奴军队大战一场。

  越想就觉得越舒坦,越想就越是期待。忍不住就从座椅上站起来,对着众人说道:“诸位爱卿,我意已决,即刻起,出兵太原郡,痛击匈奴。”

  樊哙附和的说道:“陛下大军一到,必定马到成功。我樊哙愿意给陛下做先锋,征讨匈奴。”

  夏侯婴也跟着说:“陛下,在下愿意护卫中军,保证陛下的安全,让我一起出征吧。”

  在场的众人均是纷纷请缨,刘邦心情顿时无比畅快。只有刘敬眉头紧锁,沉默不语。心情大好的刘邦决定不计较刘敬的矫情,宣布樊哙为先锋,夏侯婴为亲军统领,陈平刘敬为谋士随军,大军立刻出击。

  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统领着三十万汉军,浩浩荡荡的向太原郡进发。

  不久之后,大军在铜鞮与周勃大军汇合,继续向前挺进。


第三十六章 宝刀屠龙


  在大汉与匈奴边境一处不起眼的草场上,有一只普通的牧民队伍在放牧,十顶帐篷,一群牛羊,一群马匹,一群汉子,组成了这一道草原上常见的景观。此时已经是深秋季节,风中带着寒气,一个年轻的男子穿着牧民们常见的羊皮袄,定定的看着羊群发呆。

  正在这时,有马蹄声传来,刚才还一脸悠闲放牧的汉子们,顿时紧张起来,冲进帐篷里拿出弓箭,瞄准骑马飞奔而来的那人。“大哥,大哥,别他玛拿弓箭指着我啊你们这群混蛋!”发现是自己人,气氛顿时松弛下来,来的那人也是牧民打扮,对着刚才在那里发呆的年轻人说道:“大哥,匈奴节节败退,看来离石都会守不住,会退到最后的据点平城,再退就是匈奴境内了。“

  那年轻汉子一脸轻松,摆摆手道:”季心啊,你还是沉不住气。要不是你大嫂阿香现在有孕在身季布实在走不开,这一趟真不会叫你来冒险。“季心不好意思的摸摸头就下去休息了。

  这群人正是蒲将军一行,当匈奴和大汉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他们除了屠了一个匈奴骑兵小队,借着对方的衣服,混进匈奴腹地,又顺手屠了一个牧民的小据点,披上了牧民的伪装,在这里假模假样的放羊,已经相当长一段时间了。每天都有人轮流值守和探听情报。他们仿佛是冬眠了的蛇,彻底的伪装了自己,潜伏起来了。

  蒲将军像什么都没有听到一样,还是没有宣布什么命令,一个人呆呆的看着羊群。此刻他的心思,已经到了别的地方。

  将近十年的戎马生涯,让自己变的老练和沉默,曾经的山盟海誓,也渐渐的远去。不出意外的话,这次战役结束,他将会成为一个历史的过客,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不想在这个年代成为一具行尸走肉。然而回到现代,他将面临的又是什么呢?空空荡荡的小窝,捉摸不定的心情。自己究竟是去追寻过去的美好,还是沉下心来和轻音一起面对将来的危机?夹杂着对曾经誓言背叛的一丝愧疚,对新的爱情的一丝期待,对未来生活的重重忧虑,蒲将军再次的迷茫了。

  与某个人的迷茫不同,现在的汉高祖刘邦,简直就是热血沸腾。他已经由刚刚到这里时对军务不加干预,变成了坐镇中军,指手画脚,到现在的成为了汉军的骑兵统帅,每次追击匈奴,都有他的身影。

  打仗从来就没有这么爽过!!大丈夫,真汉子,快意恩仇!万马奔腾之下,敌人被追赶得狼狈逃窜。一败,再败,一退再退。刘邦欣慰的拍拍脸上还有血水的张晓天,郑重的说:“待这次汉军全歼匈奴之后,寡人定将封你万户侯,封妻荫子,流芳百世。“

  此时他已经完全放下了芥蒂,毕竟张晓天是员难得的虎将,有勇有谋,武力也很强大。夏侯婴年纪也大了,这个人以后接替自己的亲兵统领,再合适不过,也显示出自己虚怀若谷,不计前嫌,有千金买骨的作用。

  现在离大汉边疆不远了,马上就可以将匈奴驱逐出境,但是刘邦要的不仅仅是赶走匈奴而已。他想得更多,他要把匈奴打残,打怕,给大汉带来百年的和平。

  虽然刘邦现在很看重张晓天,而且现在就在张晓天的骑兵大军之中,但是张晓天此刻的心情只能用雪上加霜来形容。

  他学过兵法,还得到过李左车的指点,大汉和匈奴的争端,他抛开了眼花缭乱的战况,看到的是事情的本质。草原对于大汉来说毫无意义,也不可能有汉人去占领那里,更何况汉军马匹少,机动力差。而匈奴人不事生产,只会放牧,这决定了他们即使攻下了大汉境内的重镇,也不懂的经营,属于抢一波就走的类型。

  这样就决定了,双方本质上都奈何不了对方,只能慢慢的磨。而现在匈奴明显还有别的意图,联系到刘邦就在骑兵队伍之中,就更加的明显了。匈奴是想把刘邦渐渐地引诱到离步兵很远的地点,包围起来,与大汉谈判,甚至俘虏刘邦。虽然这个只是他的猜测,但是战局的演变完全是朝着他想的那个方向在发展。

  “张将军,快,你看,那就是离石,攻下离石,咱们休整一下再出击。”刘邦兴奋的对张晓天喊道。没办法,只能打断自己的胡思乱想。匈奴没有守城,而是在离石前面摆开决战的阵势。张晓天领着骑兵先锋率先与匈奴混战在一起,后续的骑兵从两翼包抄匈奴人的后翼。片刻之后,匈奴骑兵就崩溃了,向北逃窜,连左贤王的肩膀都中了张晓天的一箭,汉军再次大胜。刘邦激动的下令大军在离石休整。

  深夜,油灯下,张晓天手指摩挲着羊皮地图,反复的查看地图上的地形。这一代已经接近匈奴边境,再往前就是平城,然后就没有什么大的支撑点了。他苦苦思索着匈奴王冒顿可能的埋伏地点,突然,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引起了他的注意。靠近平城的地方,有一座小山,叫白登山,是那片地方唯一的阻碍。

  地图上的信息太简单模糊,但是看到这个名字,就让他下意识的心里直打鼓。“这地方是不是有些怪异啊,怎么看到这个名字就心神不宁。”他换位思考,站在匈奴王冒顿的角度,当汉军攻击平城时,假意退缩,然后汉军再追击时,事先埋伏好的大军伏击,汉军不低肯定会败走,而白登山就是唯一的可以坚守的地点。这样就彻底的困死了前出的汉军骑兵。如果进一步的考虑。假如匈奴王冒顿知道刘邦就在军中,那会发生什么简直不敢想象。

  其实这个策略很简单,但是却无比的有效。之前,他就是利用匈奴的轻敌冒进,阴了匈奴两次。只不过现在掉转头了,匈奴人开始用这种办法,牵着汉军的鼻子走。而此刻的刘邦,并不是知兵法,会打仗的周勃,而是一个兴奋得昏了头的小孩。如果不吃点苦头,他是听不进劝告的。

  张晓天想起此刻应该已经是大肚子的闵柔,想起无端惨死的婉儿,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他知道前面是陷阱,但是以自己的身份,完全没办法去做提醒刘邦小心的这种事。搞不好就会触怒刘邦,想起他原来的那些羞辱,把自己咔嚓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