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末少帅(八骏)-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还有脸回来?”一身病衣的沈寿堃。在卫兵的搀扶下,走了出来,看到最前面的刘冠雄,上去就吐了他一脸唾沫。
自觉惭愧的刘冠雄任由唾沫在脸上滑下,也不擦拭,“以前是因为不甘心而离开,现在我是因为不甘心而回来,如果只是为了脸面,我早已自裁以谢那些阵亡的将士了。”
说起那些阵亡将士,沈寿堃就满腹辛酸,当时他本是存了死念,却没想到掉落到了海里,自己都被救了上来。而那些本该前途远大的年轻将领,却一个个的沉在大海里,没留下一点遗物。
努力仰着头,沈寿堃不想让泪水在这个海军败类面前流下来,可是滚滚而下的热泪,根本无法阻拦,顺着脸颊低落在了地上,浸湿了花生大小的一片地方。
“以前不甘心是以为你成不了舰长,现在不甘心是因为没人管你们了吧?”沈寿堃悲愤的望着刘冠雄,极尽刻薄的嘲讽道。
“以前确实是因为成不了舰长而不甘心,现在确实因为没能为国战死而不甘心,如果能重来一次,我宁愿做一个水兵,战死在东海之上,也不愿意这样苟活着。”
“他们都死了,我还活着,你们也都好好的,我无权替他们原谅你们,也没资格谴责你们。”望着发须灰白的刘冠雄,沈寿堃无力的倚在卫兵的身上,任由他托着自己返回医院。
一个时辰,刘冠雄面无表情,两个时辰他面带悲痛,反思了这么久,越想越觉得自己做事太混账了。等到了下午,他已经哭干了泪水,幸存的同僚都来过了一遍,那些熟悉的面孔,竟然少了九成,这让刘冠雄更加痛恨自己当初的自私行为。
一天的时间不短了,四百多人已经昏过去了三成以上,冬季的冷风吹过,就算是穿着厚棉衣站的久了也会冻得浑身发凉,更不要说这些跪在地上的兵士了。
病房内,萨镇冰静静的躺在床上,孙复则坐在一旁削着苹果,旁边的果盘上已经摆满了削好皮的苹果,地下也落了一片果皮,可见他的心情也不像脸上表现的那么平和。
“咚”钟表传出一声整点的报时声,孙复的手指一颤,锋利的水果刀在手指上削了一道深深的口中,鲜红的血液顺着手指就流了出来,很快就沾湿了衣袖。静静的看着手指的血液外流,孙复没有丝毫止血的意思,等到血滴湿了一片地,他才慢悠悠的捏住了刀口。
“你准备怎么安排他们?”
沉默了一会儿,萨镇冰嘶哑着嗓子道“没想好!”
“海军只剩下不到千人,杨永泰虽然向老袁要了海军部和一些毕业生,可是数量依然太少,如果没有足够的熟练水兵,就算是有了军舰,海军也开不走!”
这是海军现在面临的最严重的现实问题,当初他能够自信重建海军,其实也是当时受执念的影响,根本没有经过仔细思量,才会喊出海军院校毕业生的由头。
“恒启快回来了,海圻号巡洋舰上面有四百多名水兵,加上幸存的水兵,已经有一千三百多人了,等那些海军院校的毕业生召集起来,也能有三百人左右,如果算上广东警备舰队的将士,依然能够拉起三千人的海军队伍,刘冠雄这四百人我真的没想好怎么安排他们!刘冠雄、黄钟英、林建章三人都是大将之才,放到海军强国也足以做个战列舰舰长了,可是他们……”
“你在顾忌我的想法?”孙复看着萨镇冰,严肃的说道“当初我就说过,我只要海军服从命令,具体的事情归你这个海军司令管,我不会插手。刚开始时,我有些担心你们会带着我的军舰跑了,可是东海之上,你们已经证实了自己的决心,对于这样一支舰队,如过我再不放心,老天都不会容我。”
“军舰我会按照当初的承诺给你,海军扩军招兵,我也会极力支持,只要是你权限之内的事情,你不需要在乎我的看法。我唯一的要求,就是海军必须服从命令,这一点不容置疑!”
深深的看了孙复一眼,萨镇冰这一次才真正的明白为什么他敢这么大胆的离开尚未巩固的老巢,把军权全部交个蒋百里等人,就冲这份慷慨,他也有资格获得自己的效忠。
四十二章汪精卫和郑明
人总是会变得,而且变得会让自己都无法意料。曾经,汪精卫以为自己一生都是一个最坚定的革命党人,会一直追随着那个孙先生,直至自己牺牲在革命的道路上,就像秋瑾、邹容一样,死的惨烈而又轰动。也许在自己的灵前,哪位孙先生会怀着无尽的悲痛,留下一副挽联,而那些革命同志,则洒泪送别。
这样的梦是每一个热血激昂的革命同志的期盼,汪精卫自认为自己也不能免俗,只要牺牲的稍有价值,他都不会吝啬这条年轻的性命。可是,现在他犹豫了,茫然了,看不懂了!
两年前,他北上京师,和喻培伦、黄复生两人谋刺当时的摄政王载沣,计划是在载沣上朝的必经之路“甘水桥”用炸药炸桥,经过数日准备,在一天夜里,三人终于把炸药藏到了甘水桥下,可是刺杀尚未开始,就出现了问题。当夜,三人苦苦等待的载沣没有到来,反倒是搜索的人来了两批,自知事情不对,留守的黄复生只得把炸药埋了,自己返回。
第二天,果然出了事情,数十名警察包围了三人隐身的摄像馆,除了喻培伦在两人的掩护下,得以逃脱,汪精卫和黄复生都被逮捕了,被清廷判为终身监禁。自觉自己能成为邹容第二,汪精卫不仅没有后悔,反而慷慨的喊出了“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诗句,可见他的无畏精神。
在狱中呆了两年,汪精卫在偶然中听到武昌起义成功的消息,当时兴奋的一宿未睡。向守夜的狱卒大讲革命之理。企图借此感化他们。计划失败了。可是没几天他却等来了一个人召见,而且是意想不到的一个人。
清廷内阁总理大臣,全权议和大使袁世凯,向他了解了同盟会的故事,为此袁世凯甚至仔细倾听了他一个时辰的大侃特侃。袁世凯放他出狱,这汪精卫没有想到,但是却能猜到他的目的,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向他传递南方情报而已。对此汪精卫并不反感,实际上他很希望中国能够革命成功,如果这个过程中多一个旧清的高官权贵,那就更能说明革命的魅力和不可阻挡。
“我以为孙文还向当年一样,是中国的希望,是个最坚定最纯净的革命党人,是我人生路上的导师,可是……”
望着汪精卫满脸泪痕,郑明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失望和伤心,这一刻。他就像是被抛弃的孩子,伤心无助。似乎人生失去了前进的方向,茫然的站在四岔路口,不知道该怎么做,做些什么。
“其实,兆铭兄对孙先生的要求太高了,他也是人,也会有七情六欲。孙先生贪恋权势,我相信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为国效力,才不舍的那个总统之位的!”拍了拍汪精卫的肩膀,郑明轻声安慰道。
“砰”酒杯狠狠的一顿,汪精卫愤怒的大喊道“他不是贪恋权势,他是在卖国……”
嘴角一翘,旋即隐没,郑明佯作茫然的样子,惊问道“何处此言,孙先生在南洋海外可是声名远播啊,我小时候就听人说孙文是中国的希望,他怎么可能会卖国呢?”
“郑兄难道不知道?”汪精卫醉眼迷离,晃晃悠悠的从怀里掏出一份号外,递到郑明手里,痛心的说“《中日友好条约》,这上面**裸的把国家利益当做了货物,明码标价的卖给了日本人!”
这份报纸郑明早已看过数遍了,对里面的一字一句都能够倒背如流,自然不会真的不知道那份已经臭名昭著的条约,虽然明面上看去,这份条约无懈可击,甚至可以称得上是自ya片战争以来,最公平的一个中外约文了。可是如果把这些东西和报纸上列举的一些事情联合起来,这份条约就有问题了。
中日友好条约主要有三条,第一就是对东海海战和澎湖海战进行整理,双方共同约定此战为平局,不败不胜;临时政府则代表中国承认此战是因为日本为保护侨民采取的军事行动,而中国则是因为一个地方势力的蛮横行为,致使了这场不必要的战争。
第二是临时政府同意日本在战区打捞沉没的舰船,而中国要予以支持和援助;第三条则是要求临时政府释放被囚禁的日本士兵,并对虹口地区遇难的日本公民立碑纪念。
相应的,日本政府则承认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互派公使;而且,为了支援中国革命,日本向临时政府提供一千万日元的无息贷款,并且帮助临时政府组建一支现代化的陆军,且提供相应的配套武器弹药,费用则由贷款中扣除。
通篇条文都没有贬低临时政府的地方,而且不少条文甚至给了临时政府不少的支持,可如果看到了解到了这个时代的一些潜规则,那就没人会觉得这份条约是公平的了。
自工业革命以来,发展到了今天,所有的国家都面临着一种极限,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时代。可以说,现在就是如同古代战国,大争之世已经降临,各国不变即死。这样一个时代,从来没有听说一个战胜国会不索求利益的,没有赔款,没有割地的战败根本不叫战败,而什么都没有获得,自然也不是战胜。日俄战争后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敢喊出“不割寸土;不赔一个卢布”的话,就是在向世界证明,他没有失败,国家没有任何损失,战争自然不算是失败。
当年的中法之战,中国击败了法军,使得国内民心大振,可是一份中法条约,却让无数人喊出了“不败而败,不胜而胜”的悲声。那时的中法之战,虽然中国大胜,可是并没有改变两国的实力差距。签署一份不平等的条约。总还能找到些借口。
可是现在。日本海军精英尽丧,国家外有巨债难还,内有疲惫的经济无法振兴,可以说是进入到了死谷;而中国则怀大胜之喜,又逢革命成功之事,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只要提出光复国土的口号,必然得到群起响应。甲午惨败的所有损失都可能挽回。
缓缓合上这张小报,郑明心里再一次痛骂孙文,孙复身为胜利的一方数次拒绝和日本使节谈判,就是想多捞些好处,你倒好,刚上任,就把合约签了,而且还是这样一份没脑子的合约,这也难怪连孙文最忠诚的小弟都看不顺了。
“兆铭兄是不是有什么误解,这上面似乎……”嘟囔了半天。郑明也没接上去,心里愤愤的骂道“孙文这个蠢货。干的事情那么二,老子想挖沟都不好挖了!”
郑明能与汪精卫相遇本来是个偶然,当时郑明对这个失魂落魄的青年只是有些好奇而已,可是当他认出这人就是两年前那个歌出“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汪兆铭,心里就有了结识的想法。碰巧,汪精卫正值情绪低落的时候,也没怎么提防,就和郑明大谈特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直至说起大总统孙文。
“前些天,我有个同乡和我偶遇,当时他正在怀远舰上任职,正值意气风发,我很羡慕一身戎装的他。我曾提出希望能成为一名海军将士,他摇头拒绝了我,告诉我,海军是一个最纯洁的兵种,如果想在海军里任职,就不能与任何党派牵涉,心里只能有国家观念。”
“呵呵……”一脸似哭似笑汪精卫道“知道嘛,当时我嘲笑他,说现在是革命之时,一切都在革命,海军怎么能够例外,只有革命的海军,没有国家的海军。”
“他说我是被人眯了眼,遮了心,根本没搞明白什么是国,什么是革命,不懂得海军的职责和使命,没有资格成为海军的一员!”
“当时我很受打击,质问他什么是国,什么是革命?他给我讲,说国是每个人的国,不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国,而革命是为了让国变好,如果革命做不到,那它就没有意义。而海军则是国家的海军,它的职责和使命是保护国家的权益和每个国人的权益。”
郑明心头一颤,眼睛越来越亮,这句话对于他这样背井离乡数代的华人来说,太有蛊惑力了。身为华人,国家自然也会有他的一份,只有这种参与感和存在感,才能让他激动兴奋。而国家的海军则更是让郑明为之折服,海外华人辛勤工作,受尽屈辱,他们比任何人都明白国家强大的重要,也更期望国家的强大。就是因为这样,才会有无数华人捐出自己的全部家底,支援革命。
没有察觉郑明的情绪变化,汪精卫徐徐道“知道嘛,当时我只是冷笑了一声,和他不欢而散,我不相信他的理论,我只相信孙先生能够救中国,只相信同盟会是革命党。”
“没几天,他就给了我当头一棒,让我明白了他说的海军到底是什么样的一支军队。十二年了,自从庚子之变后,我堂堂华夏就再也没有一支军队敢和外国人作战,而且是实力察觉那么悬殊的一场战争!我知道,那些海军将士也害怕,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胜算,可是就是这样一支弱小的舰队,为了不让日本舰队威胁到中国人的安全,宁愿集体赴死,也要击沉所有的敌人战舰。”
“那他现在……”郑明低声问道。
“死了,被军舰撞死了!”一脸悲痛的汪精卫,颤颤栗栗的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这个时候只有酒的辛辣和冲劲才能让他好受一些。
“怎么会?”虽然早有感觉,知道那个海军官兵八成已经战死了,可是当听到他是被军舰撞死的,郑明还是惊呼了出来。
“不用惊讶,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死的。”汪精卫哭笑道“十倍的差距,海军将士就算技艺精湛,敢于赴死,可是也抵不过炮火的犀利,大战进行了两个时辰,我们的战舰基本上都沉完了,落水的水兵不甘心这样战败,就在水中和日本水兵厮打,后来就有人开始拖着日本水兵朝疾驰的军舰前方游。直至被撞得脑浆迸裂。惨死为止。”
“怎么会?”艰难的挤出三个字。郑明不敢置信自己听到的,虽然他对那支舰队的历史已经打探的很清晰了,可是却并不清楚那场战争的惨烈,现在得闻汪精卫讲述的战场惨景,郑明如临其境,甚至能体会到那些将士是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决心,做出这般举动的。
“一个普通水兵都知道舍弃性命,保一方国土国民。他孙文一届大总统,受亿万人瞩目,却签署了这样一个罔顾国家的条约,真真的该死!”汪精卫眼露杀机,声声带刺,显然对孙文已经由敬转恨了。
本来郑明只是想结识一下这位青年才俊,再趁机造就一个黑孙文的同盟会会员,没想到过了火,汪精卫竟然对孙文起了杀心,这让郑明有些意料不到。也有些措手不及。现在全天下都知道,孙文有了两个对手。一个是北方的袁世凯,一个是南方的孙复,如果他在大总统任上遇刺,九成九的人会认为孙文是死在孙复的手上。毕竟现在他们两个才是真的闹翻的两位。
“兆铭兄可想过以后?”在郑明眼里,一个水平低劣的孙文担任大总统和同盟会的总理,绝对比其他人要强的多,至少他总是能做出一些蠢不可及的事情,这无疑是对孙复很有利。
“我曾听说林觉民在茂名当教书先生,我自认为还有些水平,准备去家乡也做个先生,这样也好做些切实的事情,免得到头来除了一场失败的革命,什么都没有做过,留下遗憾。”
在郑明不解的目光下,汪兆铭晃晃悠悠的站了起来,扶着墙朝着酒楼外走去,到了门口,突然转过头来说道“郑兄是有大才的人,如果没有什么好的选择的话,就去投孙复试试,至少他是个有血性的人,一个敢朝列强开战的人,就算是再混,也有资格决定中国的命运!”
说完汪精卫也松开了墙体,自顾自的走了,虽然身体还有些晃,可是看得出他已经没什么大碍了。
“今日说了这么多,真是爽也!”一个朗朗的声音从窗外传来,郑明苦笑了一声,明白自己被汪精卫骗了,他并没有喝醉,至少没有醉的和一个陌生人说了这么多都毫无收敛的地步。
“老爸说得对啊,看来什么时候都不能把别人看的简单了!”饮下一口辛辣的烈酒,郑明拍了几个大洋在桌上,就朝外行去。在上海等了这么久,也看了这么久,郑明不打算再犹豫了。
当初来大陆的时候,他就准备毛遂自荐,只是看的多了,听得多了,聪明人总会产生一些猜疑,郑明自然也不例外。为了防止自己投了一个错误的人,郑明仔细的在上海了解了许久,映水苑也去了三五次,虹口自然也不会例外,这些天下来,他已经大致清楚了孙复的为人,今天拉着汪精卫就存了拉上他一块投靠孙复的心思,没想到竟然功败垂成。
出了酒楼,郑明寻了一辆人力车就朝映水苑而去,跑到了哪里,才得到消息,今天孙复竟然又去了同仁医院,还没有回来。转去了同仁医院,郑明悲剧的发现,自己竟然进不去,数十名兵士把同仁医院的大门围得严严的,不过昨日那些乞罪的海军将士却是不见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仔细打听了一番,郑明才发现自己在酒楼和汪精卫喝酒的功夫,刘冠雄等人已经启程前往广东了,据说是正在养伤的萨镇冰心软,看不下去,就重新同意他们重返海军了。至于孙复,则在医院里守护激动过甚的萨司令,据说萨司令情况不太好。
失望的郑明,正准备回去,突然发现似乎有人从医院里出来了。
“四轮马车,这是他的车!”心头一喜,郑明也顾不得什么了,准备冲向马车。可是没等郑明挤出人群,就见三个人影快速疾奔,朝马车跑去,而且手里似乎还抱着什么东西。
“轰”正纳闷的郑明,突然听到一声轰响,一股气流猛烈的冲了过来,人群也被惊动了,不敢相信的看着马车的方向。
“刺杀,只是**裸的刺杀!”郑明双拳紧握,心里不住的呐喊。
马车的被气浪冲翻,四匹白马已经成了肉沫,就连那三个刺客也看不出形状了,被炸的四分五裂,没了人形。
没等人群骚乱起来,数百名穿着病服和军服的人就从同仁医院和周围冲了出来,现场也突然从四周冲出三十二名魁梧大汉,个个身高都在两米开外,把爆炸现场围的严严实实。
“嗷呜”一声巨吼,一头凶恶的猛兽突然从车厢里冲了出来,朝四周一阵咆哮,把惊恐的人群瞬间都给镇住了。
比划了一下,郑明惊恐的发现这头巨兽,站起来竟然可以够到自己的肩膀了,如果它要撕咬的话,绝对可以一口咬掉自己的半边脸,这实在是太恐怖了。
“麒麟……”不知谁喊了一句,郑明这才发现那头巨兽腿上竟然有鳞片,而且它确实有着不输上古异兽的体格和凶煞。
“孙佑,让他们走吧,这件事和他们无干!”车厢里传出一个声音,让郑明即喜又奇。
四十三章认亲
一封电报直达南京,让本就紧张的南京临时大总统府再次陷入了慌乱之中,孙文召集了手下所有的可以信赖的人,甚至包括了自己的侍从卫队长郭汉章,和南京卫戍总督徐绍桢,只要是有能力和可能阻止那场刺杀的人都受到了召集。
相比于前阵子,现在的孙文无意苍老了许多,头发都有些灰白了,眼角也多出了几道皱纹。这两天对孙文来说,实在是太难熬了,参议院的质问,临时政府数十名工作人员辞职,甚至包括湖北脱离临时政府的行为,都让这个在职不到一月的大总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一见到陈其美进来,孙文就大步走了过去,抓住他问道“英士,上海的事是不是你干的?”
陈其美那叫一个冤啊,虽说他有过对陶成章的刺杀,前几天的陶骏保也是他刺杀的,可是他绝对没胆子动孙复的,那群“无影无形”的侍卫已经让他做了几宿的噩梦,如果真要是对孙复行刺,陈其美连觉都不敢睡了。
“大总统,这种事怎么可能是我干的,我和孙复的关系虽然不算好,可是绝对谈不上动刀动枪的地步啊!”今天,陈其美少有的没有脏口,只是极力证明自己的清白。如果真的沾上行刺孙复的事情,陈其美连上海都不敢回了,只能遁逃日本了。
“不是你!”孙文大松了一口气,可是心里更加疑惑,到底是谁对孙复动的手,三个刺客。带了三个炸药包。如果不是那辆马车内部是加了钢板的。怕是连个渣都找不到了。
就算是这样,也有十余人被炸药震伤,七名卫兵惨死,如果不是提前有兵士围起了一道人墙,阻拦了人群,怕是死伤更重更多。
越来越多的人走了进来,孙文渐渐的发现,好像所有人都有意无意的把眼光瞄向了自己。那里面似乎有些猜疑,不解,甚至直白的不满。
“你们都看着我干嘛,这件事不是我做的,给我没什么关系,我一点内情都不知道!”孙文很讨厌这种感觉,以前清廷有人遇刺,他巴不得立刻被所有人认为幕后的主使者,可惜在却很一点都不想和这件事沾上丝毫。
听到孙文的辩解,众人有些沉默了。他们实在是不太相信这件事和孙文没有关心。而且同盟会本就是靠刺杀起家的,当初甚至还特意设立过专门的刺杀组。要说国内出现了什么刺杀案,八成人都会想到同盟会身上去。
看着一片垂下的脑袋,孙文心里凉透了,连自己最亲密可信的同志都不相信自己的辩解,那些外面的国民和各省都督更加不会相信自己。
“难道说这件事真的要栽到我身上?”孙文憋屈的想到。
“其实,这件事和大总统是没什么关系的。”终于看不下去了,胡汉民起身说道“本来,我是不忿孙复对大总统的不敬,准备刺杀他的,可是等到了同仁医院门口的时候,我的人发现那里已经有人进行了刺杀,而且好多军队都开了过去,连万国商团都出动了,我的人也就没敢出动,又退了回来!”
“展堂,你……”孙文指着胡汉民,刚想指责却不知道该怎么说,他的出发点是为了自己,难道这件事算错嘛。如果成功了,孙复死了,南方群雄震慑,说不定就没了不服从大总统命令的省份,那时候……
“我听说孙复手下有一个夜枭组织,是专门收集情报的,而且负责人就是以前同盟会的方君瑛。据说夜枭在她的主持下,已经遍布全国,势力极大。”宋教仁突然说道。同盟会虽然是孙文担任总理,可是实际负责同盟会内务的却是宋教仁,他对于国内各方势力的了解,比孙文强多了。
“钝初是说……”
“这件事成了黄泥团滚到了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黄兴阴着脸插嘴道。
这下,所有人都傻了,本来这件事不是他们做的,现在却因为胡汉民的鲁莽行为,导致大总统府不得不为他背黑锅,这实在是太冤了。
映水苑,这里再次被戒严了,所有的商贩都被禁止摆摊,所有的行人也都遭到了驱逐,整个映水苑周围五里都被搜插了数遍。在同仁医院外,暴怒的阿福吃掉了三个刺客的部分尸体后,就开始带着凤凰卫士在租界里搜索刺客的藏身处,几乎不费功夫,阿福就找到了三处刺客的藏身窝点,可是那里已经人去楼空,没有任何收获。
“确认了嘛?”眉头一皱一舒,孙复有些恍然,更多的却是愤怒。
“已经确认了,那三处宅院虽然不是同一个租下的,可是里面有些东西的摆放都很相似,而且据户主介绍,那些人的口音都很怪异,属下判断,八成就是日本人干的。”
“八成?”皱了一下眉头,孙复道“八成已经足够了,对他们不需要太多的证据。”
看到武元走了过来,孙复挥了挥手道“你先下去吧!”恭敬的一礼,那人转向屏风后面。
“日本人,这件事还要谢谢你们呢,不过我近卫营又少了七个人,这笔账可不能轻算了。”孙复嘴角挂起一丝怪异的笑意,“不过,还有一伙刺杀的竟然是孙文派来的人,看来这黑锅你不背都不行了。”
“少爷,我刚刚看到屋里好像有一个人,怎么现在没了?”武元朝四处打量了一下,发现好像少了一个人。
“诗雅刚刚来了,怎么,你想见她?”孙复微笑着说道。
想起这两天自己在哪位“少奶奶”手下过得日子,武元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急忙摇头道“既然是诗雅姑娘,那就算了,我还以为是刺客有消息了呢。才多嘴问了一下。”
苦笑着摇了摇头。孙复也知道武元为什么畏惧诗雅。自从当日武元打搅了诗雅和自己的亲昵时光之后,诗雅就天天指使武元修理映水苑,上午刚刚让武元把门口的灯笼摘下,下午就要求他挂上去,为此,诗雅甚至从外边买了三百多个灯笼,要武元把所有的灯笼挂满房间,然后再摘下来。如果只是这样。累些苦些,武元还能受着,毕竟自己激怒了“少奶奶”,该受些惩罚,可是当诗雅找了一群上海士绅的名媛小姐归来看武元挂灯笼的时候,他终于承受不了了,借着整理虹口土地,筹划纪念海军的借口,武元躲得远远的。
“对了,少爷。刚刚有个姓孙的人随瑶林(陈得平字)回来了,据瑶林说。此人好像和您有些关系,是您老家的人!”
“老家的人?”孙复猛地起身,惊喜的喊道。自从当年孙虎入淮军之后,就再也没有和老家人联系过,甚至是当初孙虎成亲,都没有向老家传信,孙虎所担心的就是老父亲还不肯原谅他当年的行为。
“快请他进来!等等……”忽然,孙复止住了武元,转了两圈,说道“昨天不是有个叫郑明的人说要毛遂自荐嘛,让他也一块跟着来吧!”
“哎!”应了一声,武元带着心里的不解和疑问走了出去,不明白为什么孙家人认亲的时候,要让一个外人搀和进来。
自从那日被陈得平包围之后,孙训安大受打击,不过当他看着陈得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溃了三千勋军,并且抓了张勋之后,心里就平衡了。不过令他意外的是,陈得平不仅没有虐待他这个俘虏,还特意把三百多骑兵连同他带了回来。临近上海的时候,孙训安终于明白了,陈得平是自己那个堂弟的手下。
孙训安刚一进来,孙复就心头一颤,有一种发自血脉的共鸣产生了,那是很微妙的感觉,没有任何证据,他就觉得眼前的这人和自己一定有这血脉牵连。
七尺身量,精壮身材,浓眉大眼,方正脸颊,眉目间和孙虎有这五分相似,如果没有那么一道刀疤,年轻时的孙虎大概就是这幅模样。不过由于孙复模样更像他的母亲,所以和孙训安看起来差上了不少,比起孙训安,孙复少了几分方正阳刚,却多了几许清秀随和。
“你是凤阳人,姓孙?”虽然心里确认了他可能是自己的堂兄,孙复还是想要了解一下具体的情况。
“孙训安,凤阳孙家九代孙,家父孙麟,家祖孙成业……”
“爷爷还活着?”听到孙成业的名字,孙复惊喜莫名,脱口而出。
“那个,不好意思啊,家祖和令祖的名讳有些雷同,我听到这个名字一时有些激动!”还没相认,自己就喊了爷爷,孙复感觉有些丢分,尴尬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