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末少帅(八骏)-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兰德一见,急忙跪在地上,捧起断裂的毛笔,用衣袖将地上的墨迹擦干净。

“太后,皇上练了快一个时辰的大字了,有些厌烦了,就让皇上休息会吧!”

怜惜的看着尚不通事理的溥仪,裕隆挥了挥手,让宫女带他出去。这个混乱的时候,龙子龙孙又能怎么样,如果没了钱粮,那些革命党那个会给他们客气。裕隆虽然没有大智慧,却也能看的透彻,现在这个时候,八旗子弟、龙子皇孙没什么用了,只有依赖那些汉人将军们来镇压乱党。

“小德子,你说那些革命党造反到底是为了什么,要官爵本宫可以给他们,要银钱等朝廷缓过劲来,也可以赏给他们,可是为什么朝廷想招抚他们就那么难啊?”

“太后,奴才没出过宫,也没见过革命党,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不过想来他们也和当年的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一样,骨子里都是大逆不道之人。”张兰德低着头,尖细的声音透着阴冷,而裕隆太后却像是习惯了,没什么反应。

裕隆眉头皱的厉害,李自成可不是什么好人,打进北京城的时候,朱氏子弟都被杀尽了,这个革命党要是和李自成一样打进了北京城,那几十万八旗子弟可还有什么活路啊!

“你是说,他们想对哀家和皇上动手……”

“奴才听说历朝历代造反的,没有不杀个血流成河的……”话说到这,张兰德就不再说了,有些事情没必要点明,说透了不见得是件好事。

捏了捏袖子里的十万银元的德华银行的票子,张兰德觉得自己已经对得住袁世凯了。

二十九章大元帅

上海已经渐渐恢复了平静,外出搜寻的渔船和商船都基本归来,青帮也开始重新统领上海的夜晚,一切都仿佛恢复了平静,只有提起那场东海海战的时候,兴奋的上海市民才会想起前几天黄浦江上无船可渡的奇怪现象。

十个昼夜的搜索,许多人都直接吃住在船上,上万艘大小船只铺满了以嵊泗列岛为核心的百里海面,可即使是这样,成功依然无法让人满意。

近四千联合舰队的官兵被拖上了岸,换成了一筒筒的银元,可是救援出来的广东舰队水兵却不到千人,除了前三日外,后续只有在一些岛礁上找到了昏厥的官兵,其他的都没了踪影。

林继祥和陈绍宽被找到了,只是两人已经没了呼吸,即使华阴、华阳有妙手医术,也无力让死人复活。看着被海水泡的发白的尸体,孙复只能无声的叹息,十余位舰长级的军官,至今找到的不过三五人,其中包括了怀远舰长沈寿堃,星光号驱逐舰的舰长苏顺,还有躺着的这两位。

经此一战,如果不出意外,广东将在三年之内,再也无法拉扯出一支舰队了。九百水兵,甚至达不到一艘大型战列舰的人员要求,就算是他能提供无数优良的战舰,也面临无人驾驶的悲哀。

“少帅,萨司令醒了!”挥退送信的兵士,杨永泰缓步走到孙复身边低声说道。

孙复的身子一震,缓缓转过头来,不敢相信的问道“萨镇冰醒了?”

十余日以来。即使有着华氏兄弟的照料。可是萨镇冰的身体却没有丝毫的恢复迹象。甚至连华阳都说‘他的生死只能看他自己的意志’,要知道华氏兄弟治病从来都是手到擒来,从没有说出过这样没有依据的论断。

杨永泰肯定的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些天孙复承受着多么大的自责,也清楚的看到孙复为搜救海军将士付出的努力,一点也不奇怪孙复会如此惊喜。

“好,好,快带我去看他!”急晕了头。孙复四处乱转,寻找自己的马车。海军底子太薄了,如果连萨镇冰都不在了,就只能依靠着身体越来越差的邓世昌和邱宝仁了,这对两位老者来说,实在是太不人道了。

公共租界里最好的医院都被孙复用来安顿受伤的海军官兵了,对此租界的工部局虽然有些不满,可是当各国总领事都同意了这件事后,工部局也只能答应了下来。什么经济、自治,一旦政治压力下来。都要屈服。

萨镇冰所在的是同仁医院,它和仁济医院一样和教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里面选用的护理人员也多是修女,只有少部分是近卫营的医护兵。

当孙复的马车停在同仁医院外的时候,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闻讯前来的官兵,他们都是要求探视萨镇冰的。作为旧清海军统制,萨镇冰有活菩萨的美名,这并不是说他心慈手软,治军不严,而是因为他关心兵士,帮助兵士,从不以权压人,在基层官兵中间威望极高。

“少帅,少帅,让我们看看萨司令吧!”孙复刚一露头,就有无数官兵哀求道。这里的治安有巡捕和近卫营一起负责,手无寸铁的海军官兵根本无法进入医院内部,只能在外面等待。

望着眼前百余张浮肿的脸庞,孙复眼睛酸酸的,这些人都是在海水里泡了数个时辰,甚至几个昼夜留下的后遗症,都是他最勇敢的将士。面对他们,孙复怎么都无法说出拒绝的话来。

深吸了一口气,孙复微微仰天,努力将自己的泪水吸了回去,好半晌才平静下来,重新面对自己的部属。

“我会先进去看看萨司令的身体,如果条件允许,我会安排大家依次进入探视,现在请大家安心等待。”说完,孙复不敢再看他们,径直进入了医院。

得到了回复,几名军官立即开始组织兵士,按照战前所在的军舰分成了十余队,等待着孙复的传令,在他们的记忆里,自家的少帅从未食言过,他的每一句话都会得到实现。

华阳已经陪伴萨镇冰十多日了,如果不是他非人的身体,早就扛不住了。

见到孙复走进了,华阳急忙起身,给孙复让出位子。萨镇冰躺在床上,双目紧闭,那头灰发已经尽白,被褥盖着的身子缺了一大块,他的左臂已经没了,大量的失血让他的脸色看起来很是苍白,如果不是已经得到消息他醒来了,孙复都快以为他已经断气了。

似是感觉到了孙复的气息,萨镇冰艰难的睁开了眼睛,浑浊无神的眼睛转到孙复身上的时候,迅速有了精神,好似回光返照一般,萨镇冰猛地坐了起来,双目炯炯的注视着孙复,一字一句的道“军舰在哪?”

孙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广东舰队已经沉没了,萨镇冰口中所说的军舰只能是自己许诺给他的那些。

“广东舰队英勇奋战,一共击沉战列舰九艘,战列巡洋舰两艘,装甲巡洋舰和防护巡洋舰十三艘,驱逐舰十九艘,鱼雷艇十八艘,各式辅助船只运兵船等五十余艘,计吨位二十八万吨。”压抑着激动的喊出一个个数字,孙复道“战前我说,你击沉一艘战列舰,我就给海军添置一艘更好的战列舰,如果你能将联合舰队覆灭,我送你一支更庞大的舰队。”

“现在,你们做到了,全歼了日本联合舰队,我就能为你提供一支更加庞大的舰队,榆林港正在扩建泊位,等它容下的时候,十一艘更加优秀的战列舰,就会出现在哪里。”孙复盯着萨镇冰,真诚的说道“如果你等不及,只要广东有海港容下,我就立即把军舰送过去。我宁愿让军舰等人。绝不让人等军舰。”

萨镇冰眼神中多了几分神韵。他拿整支舰队数千人的生命去赌。除了因为日本强劲势头的逼迫,不就是为了那诱人的补助计划嘛。

“不怕缺人,军学司下各地的学员尚有百余人,他们都是精英!”萨镇冰躺回床上,艰难的说道。

孙复眼睛一亮,心中大喜,现在的广东海军缺的是人,而各地的水师学堂却大多无舰可架。借着此战大胜的噱头,足以诱使天下的海军精英汇聚到广东。

“我欲重建南洋海军,不再以广东舰队称呼,萨司令以为如何?”既然不缺人了,孙复的心也大了,想打出南洋海军的名头,借以摆脱地方舰队的名声。

“好,好”竭力喊出了两个好字,萨镇冰好像耗尽了体力,重新闭上了眼睛。

叮嘱了华阳几句。孙复才退出病房。这次来探视萨镇冰,无意是收获极大。如果不是借着现在的大好时机,想要各地的水师学堂放人,不用战争手段,八成是做不到。现在嘛,手里举着大胜之旗,只要广东重建海军,肯定是从者如云,就算那些地方实力派想拦也拦不住。

“李卫,你安排外边的官兵依次进来探视萨司令,但是要告诉他们,现在萨司令需要休息,让他们不管情绪多激动,都不要出声打扰了萨司令。”

“是!”李卫敬了个礼,就朝医院门口而去,上百名官兵最少也有分成十几队,如果稍有差池,肯定会影响到在这里养伤的官兵的休息。

等李卫走远了,孙复才转过头来对杨永泰说道“这次你亲自跑一趟北京,告诉袁世凯,把他手里的海军学员和储备军官都给我,我支持他做新民国的大总统,甚至连我西南四省都可以服从他的调配。”

“少帅……”杨永泰大吃一惊,不敢相信的看着孙复。

摆了摆手,孙复示意杨永泰声音小一些,低声解释道“不要惊讶,实际上我对那个总统的位子一点兴趣也没有,而且同盟会和其他革命党都不会让袁世凯或者我做总统的,只要我们坐上那个位子,不管是正当还是不正当,同盟会都会以各种理由借口约束我们,甚至再次掀起一场革命!”

“可是,就算是这样,少帅也不能轻言许诺啊,万一袁世凯提出过分的理由,我西南四省数千万百姓如何自处。”

“只要我手握军权,又有钱粮,就算是袁世凯真的把四省都给夺去了,又能怎么样?”一句话透露出孙复的熊熊自信。

见孙复已做决定,而且事情也没自己想些的那么糟糕,杨永泰也就不再争辩。不过心里头,他确实提高了警惕,既然少帅当着自己的面说出不想担任总统的位子,那就由不得他不多想一些了,杨永泰打定主意,回到茂名之后,一定要联合军政两界好好讨论一下,万一哪天少帅尥蹶子了,那玩笑可就开大了。

上海,留驻在这里的各省代表正在开会,黄兴已经在武昌和黎元洪闹翻,自己带着一群学生兵朝南京而来。而且北方袁世凯正在积极和谈,鄂军都督府虽然代表了南方革命势力,可是毕竟是给地方势力,与袁世凯相比,总是低了那么一些,各省在沪的代表准备选举出一位大元帅,由他来组建临时政府。

实际上大元帅的人选很少,首先要是武职,其次威望要足,这样算下来,各省的都督里只有黎元洪够格了,而沪军都督府提出的黄兴也仿佛符合要求。

各省代表大多都是仓促而来,只能通过电报和各省都督沟通,相互间的意思不能理解透彻,各省代表的独立性极强。偏偏这些代表大多还是留洋归来的留学生,多少都受一些革命思想的影响,心里不自觉的就偏向了同盟会的黄兴,而对武昌首义勋臣黎元洪则不是很满意。

“诸位,全国至今已有十五个省份宣布独立,革命大势已成,而今全国的革命势力却迟迟没有一个领导核心,严重影响了大局部署,导致各省势力无法汇聚,北伐至今遥遥无期,今日吾等在此召开各省代表联合大会,就是希望选举出一名大元帅,作为领导各省革命军的统帅。”宋教仁说完。就走了下去。在这里他是代表湖南而来。不能过多的发言。

实际上这里真的的各省代表并不多,只有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等几省的代表真正有权投票,其余的像奉天、辽宁代表只是私自前来。所在省份既没有独立,也没有获得省里的派遣,他们只能旁观。

宋教仁因为手里的湖南选票而不敢多说,但是作为西南四省代表的王宠惠就没那么多顾虑了,以他的身份在这里可以说是最重的了,无论是同盟会还是沪军都督府的人见了他,都不得不问声好。

本来王宠惠是和杨永泰一起前往了武昌的,可是后来局势的变化太快了,炮轰租界,对日宣战。这每一件都让杨永泰和王宠惠无法安心留在武昌了。就在这时,正好茂名派出了第二批代表到了。王宠惠和杨永泰商议过后,就以马君武为四省在武昌的正代表,邓宪甫和段宇清则担任马君武的副手留在武昌。

“诸位代表,我看了这次选举的人选,心里有些疑问,不吐不快。”王宠惠走上台,脸色不是很好看。

“亮畴是孙少帅的代表,有什么话自然可以畅所欲言。”居正是湖北代表,这个时候正感觉自己被江浙方面打压的厉害,巴不得西南能做出什么大事来呢。

朝居正点了点头,王宠惠举着手里的选票大声道“这选票上只有两个人的名字,一个是鄂军都督黎元洪黎大帅,另一个是同盟会的黄兴黄先生,这两个人都是革命的功臣,而且威望极高,他们担任大元帅,我对此也深表认同。只是……”

说了这么多,所有人都知道重点要来了,个个支起了耳朵,认真了起来。

“只是我很好奇,这里面为什么没有粤桂黔滇四省大都督孙复的名字,是他功勋不够,是他德行不良,还是他不是革命派?”

一连三问,让所有人都哑然了。孙复功勋不够,别开玩笑了,他一人打下了四个省,要说他功勋不够,那天下的都督里面那个还敢露脸;说他德行不良,这个更不能说,就算他是个流氓无赖,可是手握着十万大军,谁敢说出来啊;说他不是革命派,就算是孙文在此,也不敢这么说,天下的百姓可都睁着眼睛的,现在傻子都知道人家刚刚歼灭了日军的联合舰队,威望正值巅峰,如果他不是革命党了,那同盟会除了解散没别的选择了。

“咳”假咳了一下,沪军代表袁希洛开口道“孙少帅功勋卓著,品德高尚,是个最坚定的革命党人,如果说他不够资格,那确实说不过去,只是大元帅是要组建临时政府的,事务繁忙,我们是担心孙少帅这段时间太忙了,才没有添上他的名字的。”

这个理由虽然牵强,却也能说的过去,众人急忙点头响应,若是真惹得王宠惠愤然而去,那玩笑就开大了,各省代表联合会就成了一句空话。

“我自然知道大元帅事务繁忙,可是副元帅也很忙吗,就算是副元帅也忙,那么名誉元帅大家总没意见吧!”王宠惠道“我广东舰队为了抵抗日军联合舰队的进攻,在嵊泗列岛与敌激战,数千将士阵亡,鲜血将海水都染红了,如果少帅不能得到一个元帅的称号,怕是说不过去吧!”

众人这才想起,好像哪位少帅从来都不是什么好脾气,万一他真的生气了,那可就不好收摊了。要知道,周浦镇前几天可是雇佣数百名农人挖了一天的大坑,第二天就有上千名被俘日海军官兵神秘消失了,如果这只是一次偶然的巧合,那么连续三天发生同样的事情,就没人敢认为这是巧合了。

知道消息的人都是有些关系的,没一个是傻子,很清楚那些日本海军官兵都去哪儿了,甚至连租界工部局和各报社都知道这一消息,可是就是没人敢说出来,担心的就是惹怒了哪位少帅,再次闹出租界惨案来。

“我提议,在选票上增添西南四省大都督孙复的名字,同意的请举手!”宋教仁见事情发展到了这种情况,当即起身喊道。

一瞬间,十余双手同时举了起来,这个时候没谁愿意落后了,被王宠惠惦记上。

添上了孙复的名字,王宠惠总算满意了,其实他也清楚,少帅是因为年纪太小,才没被填上选票的。可王宠惠却有自己的想法,他只是因为个人的法学造诣和不错的名声才被孙复看重的,而且直接任命成为了一部之长,这让他感动的同时,还有些受宠若惊,借着今天这个选举的机会,为孙复挣得一个副元帅的名头,也算是他给自己的一种安慰。

黄兴和黎元洪两人该选谁,其实王宠惠也拿不准,黎元洪不用说,打仗还是有些手段的,看他在前期指挥的那几仗就知道了,只是此人出身协统,而且善于自保,不像是个愿意担事的人;至于黄兴,这人号称“常败将军”,除了精神可嘉之外,实在是没什么可说的了。要是按照王宠惠的本心,他宁愿让陆军司令蔡锷担任大元帅,也不愿意选黄兴或者黎元洪。

“就选黎元洪吧!”一人握着四票,王宠惠选谁,基本上那人的胜算就有八成了。

三十章武元到

武昌的硝烟已经十余日没有升起了,数十万三镇居民也难得的睡了几个安稳觉。自从武昌起义以来,连续两个多月的战火让三镇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尤其是汉口遭到了清军的纵火焚烧,整座汉口城繁华之地毁于一旦,受灾死难者不计其数。

因为海军的提前反正和广东的有力支援,武昌的局势和历史相比有了不少的改观。不过有些事情改变了,该有的剧情却依然发生了。

黄兴走了,他终于在武昌混不下去了。

在他担任起义军总司令期间,他的那无双光环得到了尽情的发挥,一连十数场大小战役,无一例外的都战败了。接连的损兵折将,最终导致了汉阳失守,武昌三镇陷于敌手者已达两镇,武昌局势崩溃在即,黄兴果断的提出移军南京,避开北洋军的锋锐。

老实说,黄兴或许算不上名将,可是多少也是懂些军事常识的,打仗带兵也是能鼓起军心士气的。只是他运势极差,每次不是碰上队友相坑,就是遭到强敌镇压,致使这“常败将军”的称呼彻底的戴在了头上。对于自己再次战败,黄兴倒是表现的很淡定,点滴的羞愧也随着南方各省独立浪潮的袭来,瞬间消散。在汉阳失陷后,黄兴很速度的离开了武昌,比他前往武昌时还要麻利。

士气低落,枪械不足,兵士疲惫,伤员满营,面对着黄兴留下的烂摊子,黎元洪心中满是苦涩。尤其是北洋军摆出一副要将武昌占领的姿态。黎元洪几次三番想要逃跑。可是心里总舍不下那些二十一协的部下。

最后实在看不出胜利的希望,黎元洪就向蒋翊武、张振武等人提出放弃武昌,利用湖北的广大面积拖延清军的脚步,等待各地革命军的支援,结果却遭到了蒋翊武和张振武的极力反驳,两人宣称誓与武昌共存亡。

经过这件事,蒋翊武自觉黎元洪和革命党始终不是一条心,就在众多基层革命党人的支持下。成为了起义军战时总司令。刚刚继任总司令之位,蒋翊武锐气正盛,当天就命令董令威带领一支精兵突袭清军。

恰在这时,老袁揣了养贼自重的打算,下令段祺瑞暂缓攻势,不要攻破武昌。得到了老袁的指令,段祺瑞没有像冯国璋一样犹豫,而是果断的下令全军收缩攻势,准备暂停战事。此时的清军忙着收拢部队,准备全军休整。就被董令威抽冷子夯了一棍,差点都被打蒙了。暴怒的清军将士当即就想要反攻回去。拿下武昌,偏偏段祺瑞打定了心思,按照老袁的安排做事,严格约束部队,不许出战,甚至连战线都后撤了不少。

这一连串的巧合,让蒋翊武更加坚信自己选择的革命道路,也认定了自己有用兵天赋,心里对黎元洪就不是那么看得起了,偶尔瞟向他的眼神都充满了轻视。

好事从来不会长久,正当蒋翊武得意万分,大肆向军队排除黎元洪势力的时候,上海突然宣布选举黎元洪为起义军大元帅,这让蒋诩武有些措手不及。而另一边,士气大涨的黎派将领当即就开始谋划反蒋,一个湘人在鄂军大肆的铲除本土军官,这在鄂军将领眼里是无法容忍的,尤其是心向黎元洪的鄂军将领尤为不能接受。如果不是蒋翊武担任着总司令,而且刚刚打了胜仗,威望正高,憋了一肚子气的鄂军将领早打蒋翊武的黑枪了。

文学社和共进会在起义军中的势力还是很强的,尤其是起义之后,由于扩军太快,大批的革命党党人充任了军官,文学社和共进会的势力更是暴增。面对义愤填膺的鄂军本土将领的反击,蒋翊武虽然心恼,却也能勉力应对,可就在这时,老袁竟然派人来议和了,而且是极力要求与黎元洪议和,而不理会他这个战时总司令,这一棍彻底把蒋翊武打蒙了。

“既然如此,请恕蒋某公务繁忙,恕不奉陪!”冷冷的扫了一眼唐绍仪,蒋翊武转身就走,连就在眼前的黎元洪都没有理会。张振武、张廷辅、董令威等人也心怀不满,随意的拱了拱手,转身离去。

眼看着蒋翊武等人离开都督府,黎元洪连个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在北方代表团面前很没面子,心里也有些暗恼。

“少川兄远道而来,想必辛苦了,就先请回去休息吧!等晚上我来设宴,宴请少川兄与诸位。”

这会儿,唐绍仪也发觉了这里的问题,认为自己被袁世凯利用了。本来他认为袁世凯主动和谈,是真心的,特别要求只与黎元洪和谈,也是因为他是鄂军都督,是唯一有资格代表革命军的。但是现在,唐绍仪就不能觉得了,他认定了这一切都是个阴谋,袁世凯是为了分化革命军势力而使用的手段。

“黎公不用多说了,这次是少川鲁莽,给黎公带来麻烦了,晚宴的事就不要提了,少川无心享用了。”匆匆留下一句话,唐绍仪掩面而走。

如果说黎元洪是个慈善长者,唐绍仪是个道德君子,蒋诩武是个冲动青年,那吴兆麟就算得上是个真正的忧国之人了。一心为国的人在没有对一个人失望的时候,是绝对不会冲动行事的,更何况吴兆麟和黎元洪还有师生之谊。这段时间以来,虽然革命党不断的与黎元洪争权,诽谤他,可是吴兆麟依然坚定的站在黎元洪的身边。

“老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没有外人在场的时候,吴兆麟还是比较愿意称呼黎元洪为师。

对这个弟子,黎元洪还是很了解的,重师恩,执尊卑,统兵治军颇得人心,可就是有一条,性格方正。眼里容不得沙子。对阴谋诡计没什么天赋。这种人是个好军人。可是也要赶上一个好时代,显然生活在这个乱世,吴兆麟是不幸的,也不知道他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样。

“也许,西南是个好去处……”脑子里划过这个念头,黎元洪就自顾自的笑了,也许是这段时间受到孙家的恩惠太多了,导致自己都有些对西南动心了。

“畏三。阴谋诡计从来都不是你的长项,这些东西你还是不要了解了,它会伤你的心的!”黎元洪和善的说道。自从武昌起义之后,被这个弟子硬逼为都督,黎元洪也心生过怨念,可是这些日子他百般奔走,不惜辛劳,再加上极力维护自己,让黎元洪也心生感动。

“老师,到底是出了什么事。为什么蒋总司令和唐代表都走了?”吴兆麟诚恳的看着黎元洪道“我虽然不在意权势,可是也不愿意被人蒙在鼓里。这些天,旧二十一协的军官和其他军官的争斗我都看到了,很不明白,为什么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就有那么多人开始内斗了?”

说起这些事情,黎元洪也是满脸愁容,以黎元洪的和善性子,他对权势并不是那么在意,就算是现在就让他卸任都督之位,黎元洪也不会有什么不舍,只是和革命军相处了这么久,多少有了些感情,黎元洪也不愿意看着他们落得凄惨下场。

“当初你推我做都督,我就不愿意。除了因为我身受皇恩以外,就是因为身份的原因。我是湖北人,是二十一协的协统,在鄂军中还算有些威望,可却不是革命党人,而那些真正的革命党则多是基层军官或士兵。他们威望不足,经验不足,目标也不清楚,唯一有的是血气。如果我做都督,势必被这些英勇有余,谋略不足的人掣肘,使双方互不满意,难免一事无成。”

“朱继烈凶悍,以死相逼,我虽不愿担任都督,可是终究还是心软,见不着朱君惨死在面前,答应了下来……”想起这件事,黎元洪就有些后悔,如果自己当初心再硬一些,说不定就没那么多麻烦了。

“这天下现在分作三方势力,一是南方孙家,孙复少年英雄,具有粤桂黔滇四省,麾下也有‘士官三杰’效力,七虎追随,可谓是人才济济;另一方则是北方袁家,手握六镇雄狮,又有北洋宿将相助,袁世凯老谋深算,定然是心有谋划;至于其余的嘛,则也算是一方势力,只是内部不合,钱粮短缺,缺乏统一的领袖,着实难成大事。”

“老师对革命党心有不满?”吴兆麟插嘴问道。

一边选他为大元帅,另一边却让黄兴这个副元帅代行权势,黎元洪要是满意了就怪了。不过这些事情心里可以想,但是却不能宣之于口。

摆了摆手,黎元洪叹道“也算不上不满,只是觉得他们没有担当,难成大事!”

“老师是说黄元帅?”

迟疑了片刻,黎元洪还是点了点头,道“他来了武昌,数万义军激动万分,虽然他接连战败,导致士气衰落,这些我并不怪他,只是他不该甩下一个烂摊子一走了之,虽然他说是奉同盟会之命前往南京助战,可是这么堂而皇之的拍屁股走人,留下数万士气衰落的将士不顾,他黄兴怎么做的出来了。”

说起这件事,吴兆麟也有些不满,正直武昌最危急的时候,作为总司令,他竟然拍屁股走人,这无论怎么说都讲不过去。

“畏三啊,革命党是热血的汉子,看他们在战场上抛洒鲜血时的无畏,就没人会怀疑他们。只是许多事不是光有热血就能办得到的,现在的革命军根本没有认识到,天下并不是真的被革命洪流席卷了,西南孙家,北方袁氏,他们才是真正的实力派,决定中国未来的人。”

吴兆麟沉默了,黎元洪把话说到这么白了,他再不明白就是傻子了。革命党人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热血的汉子,也不是钱粮匮乏,而是短视,没有长远的目光,做事只图一时之盛,难免后继无力,为人所乘。

走到吴兆麟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黎元洪叮嘱道“这几日,你就多辛苦一下,让唐绍仪四处转转。和各省的代表交流交流。至于议和的事情。就不要提,他说了你也不要接,如果实在推拖不过去,就直接让他们去找马君武,他是孙家的代表,有资格,也有胆量和唐绍仪和谈。”

南京的光复,让武昌的地位一下子下降了许多。除了马君武留下了段宇清和邓宪辅在武昌,其余各省代表纷纷朝南京而去,不管是心里上还是感情上,各省代表都更愿意接受南京成为国家的中心。受到南京影响的还有上海,各省在沪的代表和在武昌代表一样都涌向了南京,就连王宠惠也代表西南四省前往了南京,刚刚光复的南京就这样成了公认的临时首都。

在武昌混吃混喝了数日,唐绍仪也终于等到了袁世凯的电报,让他前往上海,同南京方面的代表开始议和。

黎元洪这个大元帅无法离开武昌。孙复这个副元帅又没人愿意让他管事,另一个副元帅黄兴就开始代行元帅权力。组建临时政府。即使有了江浙沪三家都督府的大力支持,可是南京临时政府组建起来依然困难重重。无论什么时候,黄兴都要面对王宠惠代表的西南四省,一个强硬的实力派让黄兴吃进了苦头,一旦某一项章程出现了漏洞,都会面临精熟法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