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末少帅(八骏)-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天我逛了许多地方,高州下属的一州五县情况还算不错,治安良好,官吏清明,那些警察局做事也很牢靠。可是出了高州,我才发现各地的情况各不相同,有些地方官吏也算堪用,能够做些事情,再加上有武警镇压,虽然那些警察局不作为,城里的情况也过得去,可是出了县城,乡间村落的治安全靠那些士绅地主。他们要是良善之家,倒也不错,可是遇上恶霸劣绅,难免老百姓受苦。像陈家堡这样灭家近百的例子虽然不多,可是作恶的乡绅却也不少,政权更替,使得他们没了约束,行事毫无顾忌。你的免税令到了下面,那些人根本不理,继续收取老例的税赋,有些地方甚至收的比往年更多。”

孙复脸色一肃,其实他也知道各地的情况不会太好,可是当初为了扩大地盘,根本没有太大的时间和精力处理这些事情,就算是广东各地,也只是把武警派遣到县维护治安而已。现在打仗的地方已经少了,两广境内政权已经接受完毕,就连梧州这样的革命政权也接收了过来,贵州虽然还有动乱,可是有两个武警师过去维护治安,相信很快就会稳定下来,至于云南,虽然处于对持之中,可是情况也不会太恶劣,毕竟双方实力差距太大了。现在也该是对士绅们动手的时候了,免得他们认为孙家是好欺负的。

思考了一会,孙复开口道“岳父说的有理,这也是当初我扩张太快,使得精力分散,没能控制住各地的局势。”何止是扩张太快,从三个州府的地盘,一个月扩大了十数倍这简直是堪称疯狂,如果不是恰逢武昌起义这样的大好时机,这种扩张根本就是不现实的。

以孙家一个地方实力派的身份,声名甚至都没有出过三府之地,骤然间成了控制三省的诸侯,很多人肯定没有把他们当做回事。这次陈家堡的事情,就让孙复彻底明白了,自家在士绅眼里就是个暴发户,威慑力极为不足,而且以五万军控制三个省份,力量明显有些不足,更重要的是孙家并没有太过倚重士绅,使得许多士绅对孙家有些不满,明里暗里都有些不配合。动摇大口径火炮攻击陈家堡,还让很多士绅观看,孙复就是想宣扬自己的武力,震慑那些心地不纯的士绅地主。

“岳父,其实你说的那些劣绅的事情我已经思考很久了,心里也很是无奈。因为不管怎么算,我们都无法把势力伸展到乡村,他们的规模实在是太大了,如果向乡村派遣官吏,恐怕单是数量庞大的基层官员我们都无法解决。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直接在各村设置三长,在各乡镇设置五老,这些人多有本地人担任,不用我们派遣太大的基层官,有了他们的存在,就可以抵抗那些劣绅的力量,免得老百姓没有说理的地方。”

“五老,三长?”王克征疑惑的看了孙复一眼,不明白他的意思。

黄科紧绷的脸皮一松,心里的石头放下了大半,“都督可是想要效仿汉制,设置类似于三老的职位?”

孙复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五老三长可以说是效仿汉制,不过其中的许多地方都不一样了。三长是村中设置,分别为村里的掌管户籍民事的村长;兵备治安的兵长;疾病卫生的医长,这三人作为村中的权力掌控者,可以说是最基层的存在。村长由村中人担任,不过由于掌管户册,所以需要能够识字能文的人来担任;兵长嘛,由于要管着治安和武备,所以暂时由当地驻扎的武警战士担任,以后会有村中曾经当过兵的村民担任;医长必须懂些医术,所以由本村的大夫担任,不过可能许多村中没有,所以我准备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由各县抽调各村的想学医的村民培训一下,懂些基本的急救和识别药物的本事。”

听到兵长由武警担任,黄科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这些兵长虽然不知道会具体怎样负责治安,管理那些武备,但是肯定会成为村里实权最重的一位,甚至会超过掌管户册的村长。而且他们肯定不会和士绅们一条心,这就意味着许多士绅会受到各种制约和束缚,各种特权将不复存在。

孙复没有理会脸色发白的黄科,对着兴致勃勃的王克征继续说道“五老分别是天、地、师、卫、支五老,他们是全乡的断事官,只要不涉及国法刑事,乡中大小事情都由他们处理。其中天老为五老之首,还要担任乡中的礼仪教化,道德褒扬;地老为五老第二位,分管全乡的户册、田册和农税;师老是乡民之师,管理乡中教育;卫老则是直管各村医长,负责全乡的疫病防治;支老则是控制全乡的财政开支。这五老不隶属县府,直归五老院负责,但是必须配合县府处理民事,为了提高五老的地位,我打算在以后县议会组建后,各乡五老会自动成为议会议员。”

五老的消息终于让黄科舒了口气,以为孙复是为了缓和与士绅之间的关系,特意设置的五老,只要能控制住五老中的地老和支老,那就等于控制了全乡的权力,这对士绅们来说却是极大的喜讯了。

孙复看到黄科一脸的轻松,心里冷笑一声,暗自嘀咕道,现在只管高兴吧,等到以后你们就知道五老是怎么回事了。

王克征轻捛着短须,脸上洋溢着笑容,认为自己的劝言促成了这种事情,这让王克征很是自得,不过五老院这样的名字确实有些怪异,不仅好奇的问道“五老院是怎么回事,有这个衙门嘛?”

无辜的耸了下肩膀,孙复不在意的说“现在还没设呢,等回去就成立这个衙门。”

见王克征一脸的不高兴,孙复只得解释道“五老院是直接管理五老是地方,五老虽然是选择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人来担任,可是难保会有些人利用职权贪恋财物,做些违法的事情,这些人不好由警察局管理,就交给五老院处理最为合适。五老院以后可能也会担任一些职责,不过这个需要以后再说。”

王克征颔首表示明白,结果不小心牵动了脖子上前几日留下的旧伤,顿时疼的王克征嘴都歪了。

ps:这几天的成绩实在太惨了,提不起心劲码字,只能先欠着了,不过这两天就要上架了,欠的章节肯定会尽快补回来的。

一百零一章刮狠点

看到直抽冷气的岳父,孙复真心难受,都五十多岁的人了,还被人殴打了一顿,嘴里的老牙都飞出去了两颗,脸上的淤青虽然不多,可是腮帮子却像是拱起了一个馒头,脸都肥了一圈,虽然看起来倒是比以前富态了许多,可这脸两边肿的却不一样,让人一看就知道不对劲。

年过五十,身体的机能下降的就会很快,尤其是恢复力上面,比起年轻人差了百倍不止,如果放在年轻人身上,这种青肿,只需要三五天就可以下去了,可是放在王克征身上就有些麻烦了,就算是有华明亲手调理,也要近一个月才能消去所有淤肿。

王克征是正经的进士出身,平素最讲究书生意气和尊严礼仪,现在被人打成这样,孙复可不认为他像脸上表现的那样浑不在意。眼看着女儿就要回来,两家人马上就有许多事情需要操办,这就意味着王克征要顶着肿胀的肥脸四处转悠,天知道有多少故人旧友要嘲笑他。

黄科见王克征一脸的不爽,情绪颇为低迷,屋里的气氛不适合再讨论正事,就插嘴道:“陈家堡建立不过十多年,可谓是横行阳西,无人可挡,前两年鹅凰嶂的郑大麻子还在的时候,就连阳江镇驻军都要给陈家堡几分面子,阳西县的黄、梁、林、李、刘十多家大姓都要受陈家的压迫,若非筑有围楼方堡,天知道要死多少人,受多大的屈辱!”

孙复嘴角一撇,根本不相信黄科的话,若是那些人不满千,生活艰难的姓氏或许可能出现过不下去的情况,但是那些大族,动辄数万同族,相互牵连,沾亲带故,动一个就全族齐上,就算是土匪都不敢轻易的向大姓下手,至于陈家堡顶多就是平时对那些大姓无礼一些,若说还有其他什么过分的事情,那是绝对不会摆在明处的。

黄科刻意强调围楼方堡的作用,无非是为了凸显大姓士绅的能力和实力,希望从自己这里得到更多的好处。如果不是估计他与自家岳父的亲密关系,孙复根本不想理他。

吃过了脖子的亏,王克征算是改了,就算是说话也是脖子不动,只动嘴巴,“黄兄说的是,方堡却是帮了你们不少忙,如果不是方堡,怕是海匪早就把这里当做乐园了。不过现在县里有了武警驻守,海上又有海军巡视,各地的海匪土匪一被清剿,就再也没有谁敢持武力劫掠了,所有黄兄以后就……嘶……”

说的有点激动,不经意间又扯到了扭伤的脖子,传来一阵巨痛,疼的王克征直吸溜嘴。

“岳父,你别这么激动,现在身上的伤都还没好,怕是要忍上几天了。”孙复苦着脸安慰道。

本来黄科被王克征说的有些不舒服,但是看到他现在这个样子,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嘴里恨恨的说“王兄都半百的人了,还要受这样的罪,陈家堡真是死有余辜!”

孙复眼睛一转,起身走到门前,轻敲了两下,门后就传来了回应,“少帅有什么吩咐?”

“你去看看陈念珠,要让他‘好好’的死!”孙复语气刻意加重了“好好”两个字。

门外的人稍一愣神,急忙回了一声,然后就疾步走了,孙复并不担心他会听不明白自己的话的意思,因为他是陈则默。

看着重新坐在椅子上的孙复,王克征无奈的说“你这是何必呢,这样做很容易让人误会你是嗜杀暴虐的人,影响多不好啊,为了帮我出口气不值得。”

孙复耸了耸肩,无所谓的说“我本来就不是什么善良的人,只要得罪了我,就不用指望我会以德报怨。”

这话听着王克征的耳朵里,只当是孙复为了让自己心里舒服些说的,可是到了黄科耳朵里,就成了警告了,以为孙复是在借机敲打自己,顿时脸色都白了。

天可怜见,孙复并没有什么深意,只是陈述一件事实而已,结果两人都误会了,不过即使看的出来,孙复也不打算解释了,这样的误会并不是什么坏事。

*****************

陈念珠现在恨不得立刻死了才好,本来一路上被上千人吐了一脸口水,已经够恶心的了,谁知道臭鸡蛋和烂菜叶子也会随之而来,没多会浑身上下就散发着一股恶臭味了。刚刚到来阳西县城里最大的一块空地——菜市场,陈念珠就知道自己已经是必死之局了,心里只是暗自后悔当初没一枪杀了那个该死的老头,害的自己现在家破人亡。

菜市场没有人宣读陈念珠的罪行,因为他的事迹已经成了告示,贴遍了阳西县城的大街小巷,近乎人皆可知了,大家都等着能踹他两脚,好泄自己的心头之恨。

“诸位父老乡亲,这陈念珠是陈家堡唯一的幸存者,如果我们直接把他砍了,实在是不足以安慰那些蒙受屈辱而死的人;如果我们一拥而上,虽然也能泄一口恶气,可是也会显得太过便宜他了。”一个满脸横肉的壮汉突然站在高台上招呼众人安静,然后大声喊道。

“那你说怎么办?”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询问,却没人发现是谁说出来的。

“对啊,你说怎么办?”群情激奋中的老百姓瞬间就被勾起了兴致,也没有人理会这人是从哪来的,开口就问道。

“父老乡亲们,我自幼就随父杀猪,对用刀颇有研究,如果让我动手,我保证一百刀以内绝不让他死了,让大家过个瘾,也安慰一下那些冤死的无辜。”壮汉抽出一把精致的杀猪刀,正气激昂的喊道。

“对,这样的人就该千刀万剐!”

人群中突然传来的附和声顿时引起了大家的响应,齐声轰喊道“千刀万剐!”

陈念珠本来是报了必死之心,心里剩下的只有仇恨了,可是没想到竟然真的有人要刮了自己,顿时吓得脸色都白了,心里不住的期盼自己被吓死过去,免得承受千刀万剐的酷刑。

不知是得了谁的指示,押解陈念珠的士兵不住的在减少,没一会功夫,陈念珠身边就只剩下十多个人在维护秩序。

那个满脸横肉的壮汉举着杀猪刀朝着陈念珠走去,陈念珠看到自己在劫难逃,颤抖着声音哀求道“兄弟,你一刀杀了我,不要让我受千刀万剐的痛苦,我们陈家积攒的无数珍宝全部都是你的!”

壮汉持刀的手一顿,眼珠子乱转,凑到陈念珠身边低声问道“财宝在呢?”

陈念珠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只有兄弟一刀杀了我,我就告诉你!”

看着一脸期盼的陈念珠,壮汉怒骂道“是你傻还是我傻啊,杀了你谁告诉我珠宝在哪啊!”

“呃”陈念珠表情一僵,刚刚只顾得求死,却忘了这一茬。

“我把藏金银的地点告诉你,你一定要杀了我。”陈念珠直愣愣的看着壮汉,希望他赶快点头,这种情况下,多一分钟,就多一分变数。

壮汉点了点头,“你说吧,这阳西县谁不知道我一刀刘的信誉。”

放下心头的担忧,陈念珠压低声音说道“那些金银珠宝是陈家数十年的积累,就藏在陈家堡通往阳西县城的地道里,啊……”

还没等陈念珠把话说完,自称一刀刘的壮汉就用手指夹住了陈念珠的舌头,一刀割了下来,疼的陈念珠眼泪横流,满口喷血,怒目瞪着一刀刘,好似饱含了无尽的冤屈怒火。

“不要怪我,是上面要把你千刀万剐,我就是一个行刑的,哪敢乱来。”一刀刘对着陈念珠说完,转头对着人群举着血淋淋的舌头喊道“这是第一刀,割掉他的半截舌头,省的他满嘴乱骂。”

一刀刘话音刚落,转身朝着陈念珠的肚皮又是一刀,一块巴掌大,一分厚的肉片就落了下来,鲜血顺着伤口就冒了出来,好似泉涌一般。陈念珠舌头被割,无法喊出声音,只能一个劲的嘶吼。

一刀刘的技术并不高超,并没有传说中的一刀下去不见血的境界,不过刀法却是伶俐,每一刀都不在同一个地方,也没有伤及主要大动脉,看似血液横流,其实流速并不大。

不过一炷香的时间,一刀刘就已经割了不下三十刀,陈念珠浑身上下除了脑袋,都已经满是伤口,地上已经蓄满了血液,逐渐进入疯狂的人们,并没有被这血腥的场面吓退,反而大喊着指挥一刀刘割那里的肉。

……

终于,在一刀刘割下第一百二十刀的时候,陈念珠因失血过多断了气,一刀刘也是累得满头大汗。趁着人群不注意的时候,一刀刘已经没有踪迹,消失在人群之中。

“大人,刚刚陈念珠说他们陈家堡有一批财宝藏着地道里。”刚刚还满脸蛮横的一刀刘似乎瞬间变成了乖孩子,低眉顺眼的。

“你做的很好,以后好好的跟着我,有你的好处。”面貌俊秀男子看起有些阴柔,声音却透着几分戾气,好像下一刻就会杀人似的。

一百零二章喜与悲

榆林港沉寂了许久,突然像是苏醒了一般,港口人头攒动,远望着海洋,似乎期待着什么!几艘快速行驶的战舰不住的在港口游荡,轻松欢快,在海面上留下一道道水浪。

往日里在学员面前镇定自若的邱宝仁,现在也没了淡然自若的修养,手里的望眼镜不住的向外海观望,虽然用肉眼也可以看到海面的动静,可是邱宝仁依然那么执着的举着望眼镜,想要看的更远一些,心里恨不得直接有一双可以飞出眼睛的千里眼,洞察万里之外的动静。

邱宝仁的身边站着一位与他年龄相差不大的老人,深色的长袍,醒目剑眉,嘴角微微翘起,似乎随时都在微笑。眼皮耷拉下来时,老人和普通的老管家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当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却又充满了智慧和洞察力,像是能够深入人心探查一般。

邱宝仁对身边的老人已经是再熟悉不过了,两年多来,都是他负责向这里运送物资,承担着榆林港数千人的衣食补给。

“魁兄,等到大清海军一到,这里就要成为一个万人的大港口了,以后怕是你的责任要更大了!”邱宝仁捛着八字胡,笑着说。

魁叔早已经适应了魁兄的称呼,每次到这里来,不管是邓世昌还是邱宝仁,都会喊一声兄长,一点也不会羞涩。这倒不只是魁叔负责榆林港后勤的原因,论起能力,魁叔也不差分毫,能够凭借着一人之力,把近五千人的后勤处理的这么合理,又怎么会得不得尊敬。

“邱兄,这次怕是我最后一次负责你们的补给了,以后会有专人担任海军的后勤官,我还要回去管理家里的产业,这两年可是把我给累坏了。等到未来的少夫人回来,我把家里的产业也放下,整天就可以陪着老爷做些善事,积点阴德,准备逗儿弄孙,安享晚年了!”魁叔一声轻笑,没有丝毫的遗憾。

邱宝仁一听要换人,心里一沉,实际上,他也早有感觉,当初海军不过一条船,几百人,其中学员就占了近半,为了保密起见,让魁叔担任后勤最是合适。可是现在单是榆林海军学堂就有学员三百多人,教官十多人,大小舰船十多艘,加上岸防部队,榆林港已经用了近五千人,其中水兵占了大半,可以说,榆林港已经有了足够媲美许多国家的海军实力,建立正规的后勤体系已经势在必行了。

魁叔目睹了这支海军从无到有的发展,要说没有一点感情那是不可能的,说是舍得也不对,只是现在军队已经开始转型,不在是当年那个仅属于孙家的山子营了,作为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军改制也已经势在必行,容不得谁舍得舍不得。

“邱兄,怎么见不得我悠闲下来,是不是想要把我累死了,你才心甘?”魁叔很想说个笑话,可是却没有得到该有的响应。

两人之间的气氛有些沉闷,和周围的欢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看,有船!”一声惊呼突然响起,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望向远海。

一艘,两艘……,只见远处一艘艘船影逐渐显露出来,数量极为繁多,且大小不一。榆林港的280毫米的岸防炮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调整炮口,保持警戒,因为最前方的两艘巡洋舰正是他们最为熟悉“月兔”“玉蟾”两舰,这正是他们期待已久的回归舰队。

在紧随“月兔”“玉蟾”两舰后面的海容舰上,萨镇冰正举着望眼镜观察榆林港,榆林港的两翼分出有两块“半岛”,像是螃蟹伸出来扑食的螯,两块半岛上修筑的均有一座炮台,巨大的炮口分指着港口外两侧,很显然是为了迎接自己这支舰队调整过的。虽然看不真切,但是凭借着数十年的海军经验,萨镇冰依然可以肯定炮台的主炮在十英寸以上,这种岸防炮,就算是面对战列舰也拥有巨大的杀伤力。

随着军舰的驶近,萨镇冰已经可以看到岸上的穿着白色海军军服的水手了,而舰队之中也充满了欢呼声,在还是飘荡了六七天,大部分水手都已经快要忍受不了这种枯寂的日子了,能够看到陆地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怎么样,鼎铭,这里环境不错吧!”邓世昌缓缓走到萨镇冰身边,微笑着问道。

萨镇冰看到邓世昌出来,急忙上前缠住这个邓世昌,不满的说“邓管带,你身体不舒服,平时要爱惜着。”

对着萨镇冰淡淡的笑了笑,邓世昌感慨的说“虽然身子骨大不如前,可是我是一天不上军舰,心里就不舒服。我的身体我自己清楚,出来吹吹风并不是什么坏事。”

扶着邓世昌枯瘦的身体,萨镇冰心里颇为感伤,当年的意气风发的少年英士,在失败和岁月的洗礼下,只能颤颤而行了。自己也从一个懵懂少年成了白发簇生的老者,唯一还年轻的就只有心了,为了海军强大的拼搏心。

“这次回来,我会马上去找少帅要求拨款,把你再海外订购的几艘军舰的尾款补齐,绝了你的后顾之忧,以后这支舰队就交给你了,我准备安心做两年海军学堂的总办,多培养一些海军人才。”邓世昌握住萨镇冰的手,神情复杂的说。如果不是以前的旧伤开始复发,身体素质大不如前,邓世昌真不甘心与海军分离。

“邓大哥……”萨镇冰看着面容憔悴消瘦的邓世昌,语气有些哽咽。

拍了拍萨镇冰的搀扶自己的手臂,邓世昌安慰性的笑了笑。

“快看,有大舰!”

“好大啊!”

……

一声声惊呼声传来,很快就引得许多官兵把眼神转向了大舰的方向,只见四艘崭新的军舰正停泊在港口的右侧,其中两艘的舰身比之“月兔”号还要长上一些,而另外两艘却是和“月兔”号一模一样,应该是一个型号的军舰。

被声音吸引的萨镇冰也把目光投向了右侧港口,眼光瞬间就呆滞下来了,失声喊道“战列舰!”

战列舰是海洋的霸主,是真正的战斗机器,别看萨镇冰重整海军,组建了巡洋、长江两支舰队,巡洋舰队更是集合了全国最先进和精锐的十五艘军舰,总吨位1。8万吨,可是整支舰队都不是一艘战列舰的对手,哪怕是七年前出现的那型无畏级战列舰,甚至连吨位都只是和无畏号战列舰持平。

在这个时代,战列舰是列强的特权,能够拥有它的,就等于拥有了列强的身份证,有了在世界这个餐桌上分餐的权力。

萨镇冰猛的抓住邓世昌的枯瘦的手臂,激动的说“这就是你说的万吨巨舰?”

邓世昌疼的裂了裂嘴,急忙把手臂从近乎疯狂的萨镇冰手里抽了出来,责怪道“你是以后要掌握一支舰队的司令,怎么还像个毛头小子一样。”

“对不起,我有些激动了。”萨镇冰好像回到了二十多年轻,自己刚刚登上军舰的那一瞬间,情绪无法自制,“邓大哥,我决定不走了,有了这两艘军舰,顶的上我二十年的努力。”

看着有些疯狂的萨镇冰,邓世昌心里有些难受,自从北洋水师惨败于日本之手后,中国海军精锐尽失,就是眼前这个人,二十蹉跎,一点点的积攒下了两支舰队,近三万吨的海军,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才最清楚。

无论是萨镇冰手下的大清海军也好,邓世昌一手拉起来的广东舰队也好,都可以算得上是训练有素的海军,各舰根据岸上的指挥,慢慢的停靠在了自己的泊位。海容、海筹、海琛三舰紧随着月兔、玉蟾两舰停靠在了“万吨巨舰”旁边,刚刚下船,萨镇冰就拉着邓世昌朝着那两艘最大的军舰跑去,一点也没了往日海军统制的威严和从容。

有了邓世昌的陪伴,萨镇冰很顺利的登上了一艘万吨巨舰,触摸着冰冷的钢铁,萨镇冰感觉自己的血液都要沸腾了,那朝天高耸的巨炮,虽然不是第一次看,但是却从没有像现在这么感觉亲切,威武。

抬头望着巨长的炮身,萨镇冰疑惑的说“这是11英寸的巨炮,只是这种三联装的炮台却是稀奇,好像从来没有人用过?”三联装主炮的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的战列舰现在都还没有服役,外界对此三联装并不熟悉。

“这是280毫米主炮,三座三联装炮塔提供了九门主炮,虽然比起现在的战列舰,主炮并不算多,可是三联装炮塔可以有效的提高炮击的命中率。严格来说,这两艘军舰并不算是战列舰,它们更像是英国提出的战列巡洋舰。”紧赶慢赶终于赶上来的魁叔开口道。

萨镇冰惊奇的看着魁叔,“你说三联装炮塔可以提高命中率,这是真的嘛?不过你说他们是战列巡洋舰倒也合适。”

魁叔只是来时了解一些这两艘军舰的知识,具体的各种概念却是不了解了,面对萨镇冰的询问,只好硬着头皮说道“这个应该是可以的,具体的还要看你们,毕竟人才是军舰的灵魂所在。”

ps:一更到,二更可能会晚些。

一百零三章上舰和训练

“舰长168米,宽25。1米,标准排水量11540吨,满载排水量可达15700吨,装备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蒸汽轮机,总动力五万四千马力,四轴四桨传动,航速可达28节,3座三联装280毫米45倍口径主炮,就算是比起战列舰也不差多少。可以说,它们在最快的军舰里面,是火力最强大的,在最强的战舰里面是速度最快的。这样先进的军舰你们不想成为它们的主人嘛?”

云晖一脸戏谑的看着台下的数百名军官,声音似乎充满了魔力,使得台下没有丝毫的异声,所有人都被他的声音给吸引了过去。

“可是,这两艘军舰的成员只有八百零三人,其中军官只有三十七人,这意味着你们当中有八成都和它们无缘了。”

云晖潇洒的转了个身,继续开口道“另外两艘巡洋舰和月兔同级,具体信息你们都知道了,不过也只有二十五位军官,这些全算起来,也只有一百二十多位军官,这意味着什么,你们知道嘛?”

看着坎坷不安的军官们,要开始交头接耳的议论,云晖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意味着你们当中有三分之二的人要继续开那种慢的和毛驴一样的老旧舰艇,眼睁睁的看着别人,自己的同窗老友在威武雄壮的军舰上向你们耀武扬威。

说不定你们当中还有一批要被开出海军,到广东警备舰队当中担任二线军官,那样你们就彻底悲剧了,海军淘汰下来的最破、最慢、最小的军舰将会成为你们的座舰,以后就只能呆在岸边巡逻警戒了。”

军官们的情绪被云晖彻底的引导起来了,许多人看向身边人的眼神也有些不一样了,像是防着他们抢自己的奶酪一样。

“我知道你们都是优秀合格的海军军官,可是,仅仅是优秀合格还不够,你们还要严守军纪,接下来的三个月里,你们将接受我带来的教官团的训练,他们不训练你们的架势技能,只训练你们对纪律的服从。在这里,只有服从军纪的士兵和军官才能成为军人,否则,你们将被清退,连进入警备舰队的权力都没有。”云晖极为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

就在广场的一侧,萨镇冰陪着邓世昌观察着人群,眼神极为复杂。

“是不是疑惑,为什么要对海军进行陆军式的训练?”自从萨镇冰决定不走了,还准备把天津的水师学堂也搬过来的时候,邓世昌终于放下了心,见萨镇冰一脸的不解,开口询问道。

没等萨镇冰回答,邓世昌就摆开萨镇冰的搀扶,挺着了脊梁,神情激动的说“知道当年我为什么会帮一个十五岁的娃娃训练海军嘛?当时这里什么都没有,我之所以心甘情愿的赌上一把,就是因为当年那群少年人表现出来的纪律性。站在太阳底下,如果没有命令,他们可以撑到自己昏迷位置,而且就算是昏迷,双腿也是绷得紧紧的。当时我就很震动,如果北洋水师能有这样的军纪,就算是我们弹药匮乏,也不见得会败得那么惨。”邓世昌虎目之中泪水翻滚,甲午战败在他心里留下的痛太深了,每次提起那场战争,都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萨镇冰拍了拍邓世昌的肩膀,安慰道“那场战争败了正好打醒了我们,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在哪里,这样看来还是值得的。”

“那两艘战巡,少帅命名为‘怀远’、‘望远’,我想就是让我们告别北洋水师的传统,建立一支纪律严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