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将星系统-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让华佗不由得目瞪口呆,因为那三个少年竟然真的就牢牢地按住了徐晃,不管徐晃如何的挣扎,始终都无法动弹分毫。
  “真,真是天下少有的勇士。”华佗看着那三个少年将军,忍不住夸赞道。
  随后华佗沉下心来,一点点剜去徐晃伤口附近生了脓疮的烂肉,又敷上药,包扎好,这才轻轻松了一口气。
  之后华佗更是在徐晃的身旁悉心照顾,一直过了大半天的时间,徐晃才慢慢醒来,明白了之前的遭遇,对着马超和华佗拜谢救命之恩。
  结果第二天,刘备率领大军来到南郑城下,再度对南郑城发起了猛攻,杨阜和马超等上城头,进行坚决防御,结果双方苦战两个时辰,刘备没有攻下南郑城,反而丢下了上千具尸体。
  不过刘和军中也受到了不少的损伤,两百余人战死,三百余人重伤,残肢断臂满目皆是。
  华佗虽然见惯了战争,可是毕竟是医者仁心,看到这些重伤的伤员,仍然忍不住出手进行救治。
  然而饶是华佗手段高明,却也有无力之时,因为以那时候的技术,可还没有掌握断肢续接的技术,就算是掌握了这样的技术,又到哪里去找他们的断肢去?所以,现在华佗能够做的,也仅仅是帮助他们止血,然后尽量减少他们的痛苦。
  “唉,原本都是一个个好好的人,可是因为这一场战争,这些小伙子全都落下了终生的残疾,这该死的战争,给这本来就不幸的天下带来了更大的不幸。”看着这些受伤的将士中还有不少是昨天帮忙按住徐晃的汉子,仅仅经历这一场战争,这些汉子就变成了这样一副凄惨的模样,顿时感慨不已:“如果是普通的伤寒外表之症,甚至就算是疫病流行,用医术也有可控的手段,可是像这样的战争,每一次都能造成如此大规模的伤亡,战争之惨烈,可是远甚于疫病啊。”
  华佗的感叹让周围的将士全都沉默不语,他们作为军人,唯一的职责就是杀敌立功,全没有想过战争带来的这些伤害,可是这却不代表他们对自己人受到伤亡而没有触动,所以,在内心之中,他们也很厌恶战乱,恨不能立刻扫除天下那些野心家,让这天下再也没有战争,让他们的亲友再也不会受到战争的伤害。
  而在这时,南郑城下不远处的蜀军营中,刘备正遥遥望着远处的南郑城,心中越发的烦躁起来:“随着时间的一天天过去,形势变得越来越紧迫起来,恐怕过不了多长时间,刘和的大军就会到来,到了那时,我们将没有任何希望夺取汉中,所以,务必要想办法在刘和到来之前攻下南郑城,不知道军师有什么办法?”
  这时候的刘备可不是之前的一脸温和,而是面色阴郁和急切,对于诸葛亮的尊敬也比往日少了几分。
  诸葛亮却是毫不在意,胸有成竹的说道:“主公勿忧,亮已有取城之策。”
  “哦?不知军师有何妙计?”刘备的面色立刻发生了改变,对着诸葛亮含笑问道。
  只见诸葛亮屏退了左右,对着刘备轻轻说道:“亮观南郑城外有一座高山,名叫定军山,只要我均占据了此山,就可以俯瞰南郑城内,还能随时对城内放箭,以威胁他们的生存,所以,到那时候,杨阜和马超就不得不率军出城作战,而只要他们出城,我们就能设计对付他们,亮已在定军山下布下一座石阵,只要将他们诱骗进去,就能保证他们再也不会出来,到了那时,失去了大军主力庇佑的南郑城岂不是我们的囊中之物?”
  “哦?原来军师早就暗中做好了部署,这可真是太好了,哈哈,可是军师你怎么不早说啊,害得我白白担心了一场。”刘备一听这话,忍不住哈哈大笑,对着诸葛亮半是夸赞,半是抱怨的说道。
  却见诸葛亮笑道:“此事需要保密,正好借主公之手瞒住其他人,如若主公也像亮这般淡然,将士们恐怕都会知道我们有准备,一旦传到汉中城,对方有了准备,亮的算计就不灵了。”
  “原来如此,哈哈,好,此计甚妙,亮相信这样一来,汉中定然是我们的了,不过我们却不能不提防刘和这小贼,万一到我们最关键的时刻,刘和率军到来,从背后夹击我们,那我们岂不是要重蹈上一次伏击徐晃的覆辙了吗?”
  刘备虽然嘴上不说,可是心中对于刘和极为忌惮,所以在实施计划之前先把刘和的变数算在内。
  却见诸葛亮笑道:“主公放心就是,亮也在勉县那里设下了一座石阵,这座石阵就算是擅长破阵的徐庶也难以破解,就算能够破解,估计至少也需要半天的时间,而半天的时间就足够我们赢得这场大战了。”
  “原来如此,那我就放心了,哈哈,只要夺取了汉中,我们就能够随时出击陇右,威胁长安,一旦长安拿下,刘和这小贼的势力可就首尾不能相顾了,我再联络天下群雄共讨之,这天下的归属就很清晰了。”刘备哈哈大笑,心中极为得意。
  
第三百九十二章 不得不战
  
  徐晃的伤势恢复得很快,数日之后就能下床活动了,这不仅仅是由于华佗医术精湛,也有徐晃身体强壮的原因,现在的徐晃虽然不能上阵迎敌,然而处理日常军务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现在的汉中,只有徐晃的职位最高,是刘和指定的统帅,也是大家的主心骨,所以,虽然他现在不能领兵作战,可只要好好的站在这里,就是汉中的一根定海神针。
  然而时隔不久,南郑城内就再度充满了阴郁的气息,因为根据探子禀报,刘备已经出兵占据了南郑城外的那座高山定军山,从山上可以直接俯视城内,把城内的布局看得一清二楚,除此之外,从山上还能随时发射弓箭,这都深深威胁着南郑的安全。
  “真没想到刘备竟然占据了定军山,从而把我军置于敌军的极大威胁之下,在此情况下,我们必须抢回定军山,否则等不到主公大军到来,我们就会随时面临敌军将士的宰割。”
  徐晃的脸色十分难看,郑重的看着众文武,有些虚弱的说道。
  “公明将军且放心,此事就交给某了。”现在城内的众将,无论是从能力还是资历来说,马超都无可厚非,所以他当即站起身来,当仁不让的说道。
  徐晃点了点头说道:“看来也只能麻烦孟起将军了,这样,孟起将军你带着令明和令弟马岱将军一起前去,率军攻克定军山,保我南郑安全,务必小心诸葛亮的诡计,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诸葛亮肯定会想到我们会对定军山发起进攻,以这样的人,不可能没有防备。”
  “哈哈,公明将军,你放心就是,我一定不会掉以轻心的,令明,岱弟,咱们走。”
  马超哈哈一笑,走出大帐,紧接下来,调拨将士和兵马粮草,准备进攻定军山。
  马超的兵马都是西凉精锐,在命令发布之后用了不到一刻钟就已经集结完毕,之后又经过了简单的誓师,大军便出了城,向着定军山的方向进发。
  “哈哈,我看徐公明经过上一战受伤之后,愈发变得谨小慎微了,这一路上敌军不是没有什么埋伏吗?亏得我们还这般小心翼翼的前进,如果快速进军的话,估计现在都到了山腰了,结果现在还在山脚下。”
  马超这一路赶来,发现并无伏兵,心中一宽,同时也对徐晃要他小心的话有些不以为然,颇有些抱怨地说道。
  然而马岱和庞德却都不敢怠慢,连忙低声劝马超,还是小心为是。
  接下来的路途中,马超遇到了几批“伏兵”,可是这些伏兵都很弱小,不仅没有取到伏击的效果,还反过来被马超率军所追杀,最后一批的时候,那个为首的将领实在有些可恶,对马超一再出言侮辱,甚至把马超“杀父”的旧账都给翻了出来,马超实在无法忍受,率军死命的追杀,结果那名敌将来到一堆怪石面前,然后走进去,很快就找不到踪迹了。
  马超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率军追杀过去,可是一进去之后却发现那里面竟然灰雾迷蒙,根本辨不清方向,他率军按着一个方向走下去,可是走来走去却发现自己竟然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
  “糟了,中计了,这跟定是诸葛亮这匹夫设计害我。”
  马超满心的愤怒,大声喊道:“诸葛村夫,无耻之徒,竟然用这种毒计来害我,实在可恨,有本事的放我出去,咱们真刀实枪的战上三百回合。”
  然而他却没有听到一点的回应,只能像是无头的苍蝇一般,在石阵之中乱窜乱转。
  “哈哈,军师神算,马超这厮果然中计,他的军士现在被困在石阵之中,不得而出,我们接下来是不是该率军进攻南郑城了?”刘备得知马超被困的消息之后,不由得开怀大笑,然后急不可耐的对着诸葛亮说道。
  只见诸葛亮点了点头,轻轻说道:“现在正是攻城的良机,南郑城孤立无援,而我们却数倍于敌,双方实力对比如此明显,南郑城没有可能不被我们得到,只不过以杨阜这个人却不一般,一旦他下定决心拼命坚守,我们至少要多拖上一天,所以,最好是劝他投降,只要他肯投降,不仅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汉中,还能让主公白白得到一位良将。”
  刘备闻言,顿时笑道:“军师此言正合我意,我也是想着要以招降为主,只不过不知道此人的忠诚度如何?”
  诸葛亮笑道:“此人的忠诚度也是死忠级,可是忠诚度在某些时候也是会下降的,比如现在,只要我们攻破南郑城,将杨阜生擒,之后只要不断地笼络,他对我们的好感度也会逐渐上升的,到了这时,亮再略施小计进行离间,只要刘和起疑,想必杨阜最终也不得不选择向我们归降。当然,我们现在主要是以劝降为主,而这种劝降有的时候也不一定就是劝他‘归降’,而是劝他为了南郑军民的生死着想,将南郑献给我们,这样一来,杨阜就难做了,他如果不同意,这完全是在把全城军民往火坑里推,而如果同意,那自然更是我们的惊喜了。甚至就算杨阜不降,城内的军士和百姓也会背着他打开城门,放我们入城,到了那时,南郑还是我们的,杨阜虽然暂时不肯桂香,可是假以时日之后,内受刘和猜忌、外受我们不断感化拉拢的他最终一定会选择归降的。”
  “好好,这就好,哈哈,像杨义山这样的人才我可是企盼已久了,对了,不知军师有没有办法招降马超?呵呵,他现在被困石阵之中,等到将来粮食用尽之后,也当然渐渐被饿得没有了力气,到了那时我们就可以轻松将其擒住,对了,还有他的部将庞德、马岱,这可都是当世勇将,相信有了他们相助,我们的大业将来一定会更加蒸蒸日上。”
  刘备望着石阵的方向,脸上充满期冀的问道。
  
第三百九十三章 破阵的神器
  
  而就在刘备野心勃勃的想要收服马超的时候,刘和率领着大军从武都的下辩向着定军山的方向赶来,当他的大军来到山的西侧的时候,突然见荀攸面色肃然地说道:“主公,且慢,前面石林之中有着淡淡的杀气,看起来应该是敌军在哪里有埋伏。”
  这时却见徐庶来到石林庞,认真的观察了一阵,随即说道:“不是埋伏着敌人,而是埋伏着阵法,这石林实际上是一座阵法,只要我们进去之后,就会被困在里面,不过主公也不用担心,这只不过是一座普通的八卦阵法,根本困不住我们,而且这座阵法正好阻挡了这条山路,我们想要绕过去,恐怕需要数十上百里的距离才行,这一来一往,可是耽误了不少的时间,救兵如救火,现在说不准南郑怎么样了,耽误不起啊。”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进去吧。”刘和若有所思的点头说道。
  “主公,进去之后且按庶所言,从生门进,景门出,便能轻易穿过此地。”徐庶对这个阵法很有信心,当先一骑,带领着刘和和身后的大军往前而行。
  “传令下去,让将士们紧紧跟随,不得落后半步。”既然阵法之中仅有淡淡的杀气,那会意味着这只是一座困阵,最多只是欺骗人的感觉,让人无法找到正确的方向而已,然而如果找不到方法的话,有的人一辈子都走不出去,生生困死在这里,所以必须紧紧跟随,一旦落后,将很难找到方向。
  然而大军走了许久之后,却仍然回到了原点,这还是刘和在临走之时突发灵感,在其中的一块石头上刻下标记,这才在回来之后发现了异状。
  “这,这怎么可能?”徐庶一脸的难以置信,因为像这种阵法的破阵之法就像是刻在自己的脑子中一般,从哪个方位走,设置根据阵法的大小都能确定出每一个方位所走的距离,再这样明确的破阵手段之下,根本没有任何可能会走错的。
  然而叙述却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确是失败了,因为当初刘和做标记的时候,他可是看得清清楚楚的,现在又转了回来,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主公恕罪,这或许是庶计算错误,走错了方位,请容庶再试一试,这一次一定会走出这片石林。”
  徐庶满脸的惭愧,冷汗涔涔而下,却也不顾的擦一把,对着刘和苦涩说道。
  这时却见刘和摇头说道:“元直,你的性格一向谨慎,我知道你方才绝计没有弄错,只不过有一点你可能弄错了,那就是这座阵法或许并不是你所熟知的八卦阵,我知道诸葛亮这人也擅长阵法,而且精于谋略,所以我认为这一定是诸葛亮故意设计于你,在外表上弄得和八卦阵一样,可是内里却做了改变,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会导致你无法判断正确的方向。”
  徐庶一听这话,顿时悚然一惊,仔细回忆了半晌,然后说道:“主公所言确有道理,庶方才仔细回忆,之前走的时候的确有些不对,当时就感到心中有些怪异,因为按理说开门那里应该没有石块阻拦,可是那里却有一小块并不起眼的石头伫立,庶本来以为是布阵者的疏忽,现在看起来,定然是对方迷惑的手段,不过一旦对方真的改变了布阵的规则,那这阵法就是新的规则了,而这种新规则庶一时也搞不清楚,想要摸清的话,估计至少也需要大半天的工夫,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只见刘和摇头说道:“肯定是来不及的,诸葛亮既然这样做,那就证明他知道你的能力,也知道这阵法能够困住你大半天,既然如此,他肯定是用这大半天的时间攻城了,一旦如此的话,相信大半天之后,南郑城已不再为我军所有。”
  “啊?那,那怎么办?主公,这都是庶一时逞强,才会导致如今的局面,庶犯了死罪,还请主公予以惩处。”徐庶知道自己误了大事,顿时出了一身的冷汗,对着刘和躬身请罪。
  然而刘和却是哈哈笑道:“元直不必如此,这本是诸葛亮的算计,这诸葛亮智计无双,有此算计倒也不足为奇,然而有一点他却想不到,我早已准备了破解他的阵法的神器,只要有此物在手,就算他的阵法再改一万次,在我面前也毫无用处。”
  “什,什么?主公的意思是,你早已做好了准备,而且还带着破阵的神器?这,这,不知道到底是何宝物,竟然能够破此迷阵?”徐庶听了刘和的话,一脸的惊异和难以置信。
  却见刘和笑着从袖中取出一物,送给徐庶说道:“此物名叫指南针,因为上面装着罗盘,所以也被称为罗盘针,其实是一种经过特殊改良后的指南针,此物能够正确指明方向,他的指针所指的方向就是正北方,我们是从这个方位进入,现在正在这个方位,而出口却在这个方位,只要向着这里走去,定能走出这个迷阵。”
  “指,指南针?竟然还有这等神奇的物事?庶还以为黄帝当年大战蚩尤时指南车这种神物只是传说,却没想到竟然真的有这种东西。”徐庶一脸惊异的看着刘和手中那巴掌大小的罗盘针,轻轻叹道。
  “其实此物虽然稀奇,然则古法就已有之,先不说传说中的指南车是真是假,然而战国时期,历史上就有一种叫做司南的指示方向器物,就是指南针之属。”刘和向着徐庶卖弄了一番历史,见自己那啥装得差不多了,再多了自己也不懂,而时间也很宝贵,所以立刻带着大家,按照指南针所指示的方向前进。
  令人感到振奋的是,按照指南针的指示,大家果真走出了迷阵,来到了石阵的另一处出口。
  “这一回幸亏主公带了指南针,否则的话恐怕真的就有麻烦了,庶学艺不精,险些误了大事,惭愧啊。”徐庶一脸惭愧的向刘和道歉。
  刘和自然并不在意,而是说道:“诸葛亮这个人很不简单,我在一开始就防备着他,幸亏如此,否则恐怕真的会上他的当,呵呵,现在敌军有一小部分人马,正守在外面观察着我军的动向呢,我们且给他来个出其不意,全歼这支部队,也算是断了诸葛亮的耳目。”
  “主公,让末将去吧。”潘凤和裴元绍摩拳擦掌,第一时间上来请命。
  
第二百九十四章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虽然裴元绍和潘凤都在请战,然而刘和却并没有同意,而是看了看一旁侍立的赵云,正色说道:“赵云听命。”
  “末将在!”赵云见刘和点了自己,顿时十分高兴,抖擞精神,走上前来,拱手说道。
  只见刘和说道:“我命你统率本部人马,出阵歼灭对方守候在外面的那一支人马,务必保证不让一个人逃出去,不知子龙可愿领命?”
  “啊?原来是不让一个逃走,这个任务可不简单啊,我可做不到。”裴元绍和潘凤对望一眼,让他们杀人倒没有问题,可是想要保证敌军一个都无法逃走,这可不是靠自己多么能打就能起作用的,而事情与此恰恰相反,越是能打,敌军就逃的越快。
  对于这些,潘凤和裴元绍自然知道,所以他们在听刘和说到这里的时候,迈出去的脚步全都收了回来,齐齐退下,然后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就像是老僧入定一般,绝技不再提出征的事情,就好像之前出言请战的人不是他们一般。
  对于这两人的厚脸皮功夫,刘和早就领教过,所以对他们几乎视而不见,而是继续笑盈盈的看着赵云。
  赵云看了看裴元绍和潘凤,他也知道这两个货的脾气,所以也,所以也没有把他们的话放在心上,略一思索,便对着刘和说道:“主公有命,云焉敢辞?此一去,必然会全歼敌军这支队伍,不知道主公还有何吩咐?”
  赵云知道刘和之所以这么郑重其事的要他不放走任何一个敌军,肯定是有后续安排的,所以才有这么一问。
  只见刘和说道:“解决完这些人之后,将军问明情况,若是事态紧急,可自行决定下一步的行动,到时候只需差遣一名小校知会与我便可,也好让我配合你,采取下一步的行动。”
  “诺,请主公放心,末将一定不会令你失望。”
  赵云自然知道刘和话中之意,对着刘和恭敬施礼,接过了刘和递过来的军令,然后带着麾下将士就走出了迷阵。
  而在阵外守候的那一小拨队伍根本就想不到刘和的大军会在这时走出迷阵,对于诸葛亮的崇拜早已深入骨髓的他们相信,诸葛亮说他们在天黑之前绝对走不出这石阵,那就绝对走不出,现在正是正午时分,离天黑还早得很,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丝毫的戒备之心。
  而在石阵的掩护之下,乘着敌军没有防备,赵云暗暗部署,只用了盏茶的时间就对这一支队伍完成了包围,然后他一声令下,率领精锐对对方展开了进攻。
  说是进攻都有些抬举对方了,因为诸葛亮部署在这里的,只是一支用来监视刘和的弱旅,用屠杀来说都丝毫不为过。
  这支队伍原本属于刘璋麾下的杂牌军,战斗力十分一般,逃跑却是比谁都快,诸葛亮之所以用他们,主要就是利用他们善于逃跑的特点,一旦刘和的大军提前出来,这些人可以迅速逃走,向山上的军士禀报,山上设有烽火台,一旦发现警报,立刻就会回师相救,再与山上的黄忠前后夹击,一定可以轻易打败刘和的援军。
  然而诸葛亮却失算了,他最大的错误在于,没有算到刘和会这么快就走出石阵,并且对这支看守部队展开了屠杀。
  看到刘和的大军如同神兵一般从天而降,这些看守部队就像是没头的苍蝇一般乱窜乱转,这时候根本没办法抵抗,所以大部分将士的第一想法就是立刻逃走。
  然而等他们费尽心机终于杀到最外围的时候,看到的却是浓浓的失望,因为触目所及的是早已对他们形成了合围的敌军将士,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想要活命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向对方投降,至于返身闯进迷阵之中?他们都知道只要进了迷阵之中,根本不可能再活着出来,所以没有一个人选择这样做。
  最后那些绝望的将士只能选择投降,赵云命人将这些投降的将士羁押起来,又找到他们的首领,开始进行盘问。
  那首领早已经被吓得亡魂皆冒,见赵云说起只要老实招认,就肯给他们一个活命的机会,顿时大喜过望,立刻把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了赵云。
  “原来在敌军早已经占据了定军山,而且主力都已经到城下攻城去了,马超被困阵中,徐晃还受了重伤,没有完全恢复,如此说来,南郑城可真是危险的很啊,幸亏我们提前走出来,如果真是到天黑之时走出石阵的话,估计南郑城真的会易手,事不宜迟,我应当立刻采取行动。”
  赵云想到这里,下令分出三十名军士,将这些俘虏押回去交给刘和处理,并且写了一封信,将刘备军的动向详细的报告给刘和,并且将自己乘机攻打定军山的决定也告诉了刘和。
  随后赵云率领着麾下大军,开始进攻定军山。
  虽然这是在大白天,可是根据投降的敌军将士交代,现在的定军山上一共才只有两千人驻守,而自己麾下则有将近五千人,所以就算是被对方发现,攻山的把握还是非常大的。
  赵云现在的智力达到了90,再加上性格沉稳,可不是一个鲁莽之辈,正是因为自己有了准确的判断,这才决定发起进攻。
  由于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赵云及前排的将士又都穿着刘备军的甲胄,率领麾下将士一路前行,那些守卫等到发现的时候也都已经晚了,被赵云及麾下将士纷纷刺死,而等到敌军将士发现的时候,赵云都已经率众来到了山腰。
  “不好,敌袭!快快,回去禀报黄将军。”由于这里驻守的人数稍多一些,在遭到赵云大军追杀的时候,出现了比较大的动静,这让后面不远处驻防的一名敌军士兵发现了,立刻大声呼喊。
  “杀!”对于那些飞报黄忠的将士,赵云可是没有丝毫的怜悯,他从背后取出弓箭,对着那名将士一箭射过去。
  虽然赵云的箭法不像黄忠那样百步穿杨,独步天下,可毕竟是弓马娴熟,在远处狙杀一名敌军将士还是轻而易举的事。
  “啊……”那名士兵惨死,可是临死之际的惨叫声却惊动了更多人,这些人都是黄忠麾下的精兵,在发现这一幕之后一方面组织人手进行抵抗,另一方面分出更多人去飞报黄忠。
  “看来偷袭是不行了,接下来就让敌军见识见识我们正面作战的手段。”赵云取出长枪,当先率众杀了过去。
  
第二百九十五章 赵云战黄忠
  
  这时候的黄忠正在山顶上密切的关注着南郑城内的局势,现在的南郑城在刘备大军的持续强攻之下,已有不支之象,然而城内的守将杨阜这时候却不知为何,突然爆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眼看着杨阜受伤不轻,之后又被他在定军山顶上补了一箭,射中了杨阜的背部,眼看着鲜血流淌,杨阜摇摇欲坠,连站都站不稳,可是不知为何却突然气势大变,战力突然增强了不少,就连他麾下的将士们也都突然像是疯了一般,对着攻城的刘备军将士展开了疯狂的反扑。
  “如果这样下去的话,不知我军需要再付出多少伤亡,才能攻下这座城。”站在山顶上的黄忠,看着城头上的生死血战,心中有些凄怆悲凉,不知道是为己方阵亡的将士,还是为对方奋不顾身的挣扎。
  然而这是在他的耳边突然传来一阵大喊之声:“将军,不好了,敌,敌袭。”
  “什么?”黄忠一听这话,顿时愣住了,讶然说道:“敌袭?怎么可能?在这时候竟然有敌袭,莫非是山下的那座石阵有问题?”
  不过现在可不是深究原因的时候,黄忠连忙背着大弓,提着大刀杀了下去。
  这定军山对南郑城的意义太重要了,如果这座山失守,就算是己方得到了南郑城,也会日夜处在敌军的威胁之下,让人寝食难安。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失去。
  这也是刘备为何派了黄忠这样一位军中勇将来镇守定军山的原因。
  黄忠走了没多久,就听到远处传来了喧闹之声,他是善射之人,眼力极好,仔细一看,就看到那里正在进行着一场战斗,具体来说是在进行着一场屠杀,一支穿着己方甲胄的将士在屠杀另外一支己方的队伍,而仔细看来其中又有区别,正在实施屠杀的那一支队伍只是少数人穿着己方甲胄,后面穿的都是刘和军中的甲胄,而且这些屠杀者每个人的臂膀上都绑着一条红丝带,目的不言而喻,自然是提醒己方的将士注意分清敌我。
  而在这其中,有一名敌军武将,手持银枪,十分骁勇,手中长枪快速舞动,每一次出手都能给己方将士带来伤亡,简直就是例不虚发。
  “这名敌将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这样强力的武者每一枪都是致命的,在我军中也就是翼德将军在枪法上能够与之相媲美吧?不行,我不能放任这样的人肆意屠杀我军将士,也不能允许他夺取定军山,所以,为了我军的胜败,我要用到我的弓箭了,在远处予以狙杀,虽然这样做有些不道德,可是我当初既然都放冷箭射伤了徐晃,已经卑鄙无耻一次了,又何必在乎这一次?”
  这时候的黄忠虽然心中存有道义,觉得偷袭对方有些不地道,可是一方面是大局当前,顾不得这些小节,另一方面是因为已经做过一次类似的事情,到第二次的时候心理负担就更小了,所以才果断的取出弓箭,对这赵云就是一箭射了过去。
  这时候的赵云根本没想到会有人偷袭他,不过就在最关键的时候,赵云麾下的将士们看到了从对面射来的弓箭,立刻大声提醒他。
  赵云闻听将士们的提醒,却也没有躲闪,因为他身后都是自己最忠诚的将士,一旦他躲闪,那些将士肯定会有人中箭,出现伤亡,而这却不是赵云所希望的。
  所以,赵云没有丝毫的犹豫,手中长枪连续挥舞,施展出了“百鸟朝凤枪”中最擅长防御的那招孔雀开屏,顿时之间漫天枪影就像是一面盾牌一般,将他身前防护的滴水不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