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将星系统-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初董卓老贼被杀,四贼逃走,恍若丧家之犬,正是得了此人一言,四贼这才联合起来,聚集兵马,重新杀回长安,造成了今日的局面,正是有鉴于此,和才将诸位集合在一起,我们集合诸君的智计,共同商讨一下对付四贼的计策。”
  谋士刘晔本来就是汉室宗亲,自然要首先响应,只见他率先开口说道:“主公,晔以为我们应该联合天下义士,建立同盟,共同讨贼,就像当初对付董卓那样,关东群雄联起手来,共同杀贼,就算是貌合神离,却总能令董贼忌惮,最后也只能烧了洛阳,迁往长安。”
  鲁肃与刘晔本来就是朋友,在听到这话之后也点头说道:“子扬所说没错,我们的确应该联合天下忠义之士,建立联盟,共同讨贼,如今我军雄踞武关,只要群雄毕集南阳,齐心合力,定然能够诛杀反贼,匡扶汉室。”
  却见崔钧叹道:“二位所言虽然不错,可是如今形势已经不同昔日,当初骤逢大乱,群雄也都算是心存忠义,可是现在却有所不同,各路诸侯割据一方,只问自身利益,像主公这样的忠义之士却是少之又少,想要联合诸侯,力同心的对付四贼,恐怕是太难了。”
  刘晔一听这话,顿时怫然不悦,反驳说道:“州平这话就不对了,如今汉室虽然衰微,可是却也有相当的号召力,李等四贼虽然狂傲,却也要打着天子的旗号,各路诸侯也都很类似,曹操自己夺取了兖州,却也要上表请为兖州牧,袁术那厮纵然张狂,却也接受了朝廷册封的左将军之位,由此可见人心思汉,所以只要忠义之士振臂一呼,定然会从者云集!”
  “不知元直以为如何?”刘和有心要考教一下徐庶,于是问道。
  只见徐庶略略思索一下,然后说道:“子扬、子敬与州平说得都有道理,如今天下纷争,各路诸侯确实是以自身利益为首,然而朝廷道义却也不会忘记,如果能够打着效忠朝廷的旗号再从中捞取一些好处,估计他们更愿意去做,所以,庶以为,我们既要给群雄大义的名分,也要给他们捞取好处的机会,这样才能争取他们加入。”
  “哦?不知道元直先生要如何给予群雄好处?晔这番可是要请教请教。”刘晔也知道徐庶和崔钧之间的朋友关系,以为徐庶是故意针对他,说话的口气有些不善。
  徐庶却并没有在意,而是轻轻说道:“庶以为,我们完全可以与盟友提前做好约定,比如西凉马腾,主公可以向其保证,等到攻下长安之后保举他为凉州刺史,比如曹操,可以将洛阳让给他,反正现在的洛阳已经成了废墟,营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估计群雄之中也就曹操会对这样的地方感兴趣,毕竟洛阳离陈留很近,如果让别人占去了,这对他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却见刘晔厉声说道:“不管如何说,洛阳也是王城所在,怎么能随便送给他人?这可是主公拥护天子,用来起家的根基所在!”
  徐庶虽然心中有算计,可这在大义上确实有些说不过去,不仅语塞。
  然而却见吕范开口笑道:“子扬也不必如此,元直先生也是为了主公大业着想,洛阳暂时送给曹操也只是权宜之计,毕竟营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短时间内想要恢复繁荣根本不可能,再说了,只要主公在长安站稳了脚跟,日后实力变强了,完全可以再收回来啊。”
  吕范和刘晔几乎同时归顺刘和,之前更是凭借自己的力量守住了颍川,招降了于禁,所以在资格上也不比刘晔差多少,再加上说的确实有道理,所以这么一说,刘晔也没了脾气,轻轻哼了一声,然后不再说话。
  刘和见状则是笑了笑,因为他知道这些人虽然有争吵,却也是一心为公,所以并没有刻意去阻止,这时候他见两位顶尖谋士郭嘉和荀攸全都闭口不言,于是问道:“奉孝、公达,你们怎么认为?”
  两人闻言,相互对视一眼,随后见荀攸首先开口说道:“下官就先说一说看法吧,其实下官很是赞同元直所言,我们可以舍弃一定的利益,来换取同盟的力同心,共讨反贼。诸位都是明白人,相信可以看得出来,西凉马腾为了避免为李、郭汜所吞并,率先联络主公,要求与主公共同行动,对付贼人,所以,不要说给他好处,就算不给,也一定会率先响应,荆州刘表虽然在上一次没有加入讨伐董卓的行动,却也不能说没有忠义之心,毕竟那时候他刚刚就任荆州刺史,内部还没有安定,当然,西有刘璋、北有袁术虎视眈眈,想要他竭尽全力攻击,那也不可能,不过既然主公与其结盟,他又是汉室宗亲,想必也不会袖手旁观,一定会派出一支军马来响应,而我们除了马腾和刘表之外,最有力的盟友应该是曹操,只要我们联合马腾、曹操和刘表,四方联军共同进攻,相信必然可以攻破四贼,救出天子。”
  “可是曹操现在正在厉兵秣马,想要对付陶谦,再加上之前在我们这里吃了一个暗亏,如何肯答应与我们结盟?其实洛阳的事情我们能看到,曹操也能看到,得到一座废墟般的洛阳和得到整个徐州根本没有可比性啊。”鲁肃一脸的不解,然后问道。
  
第七十六章 联结群雄
  
  鲁肃道出了心中的疑惑,却见荀攸呵呵笑道:“子敬有所不知,曹操可不是一般人,此人胸怀大志,眼界胸襟非同一般,我们能够想到奉天子以令不臣,他也未必想不到,所以,当他听说这是一个迎回天子的千古良机的时候,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跟我们合作,这样他既能得到好处,也能落下一个忠贞的赞誉,这样的好事绝不会放弃。”
  “原来如此,公达兄竟对曹操如此赞誉,莫非是因为令叔荀文若在其军中的原因?”
  “呵呵,不瞒诸位,攸之所以了解曹公,和家叔虽有一定的关系,却也不大,攸这几年隐居襄阳,也确实对天下群雄有所研究。”
  其实这也就是鲁肃说这话,荀攸不会介意,因为鲁肃为人豪爽,同时与荀攸也算是一见如故,否则的话,如果有不熟悉的人这样说话,一定会被认为是别有用心的。
  毕竟这叔侄两个分属不同阵营,现在荀攸又是这样推崇自己叔父一方的主子,再加上被人这样追问,怎能不引起别人的心思?
  “呵呵,公达既然这样说,看起来曹操一定会同意的,这可太好了,曹操麾下可算得上是人才济济,兵强马壮,有了他的参与,这一次我们打败四贼就更有把握了。”
  鲁肃听了荀攸的话,顿时佩服不已,哈哈笑着说道。
  荀攸淡淡笑了笑,然后说道:“其实就算如此,我们如果和四贼硬碰硬,战况也不见得会有多么乐观,毕竟西凉骑兵实在太过强大,所以,攸以为我们还应当从中进一步分化瓦解,联络长安城内忠义之士以为内应,到时候我们里应外合,共同破贼,甚至于就算是四贼,也应当区别对待,不能同一个标准,那张济虽也是四贼之一,可现在正屯驻弘农,并不在长安,我们到时候可以先命人阻击其增援,之后再乘机劝降。”
  “好,公达之言大善,既然如此,我今天就派人潜入长安,令其秘密联络朝中忠义之士,等到我们大军作战之时里应外合,共破贼子,对了,奉孝,你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刘和又看了看郭嘉,然后问道。
  只见郭嘉笑道:“主公可还记得当初我们如何打败了进攻颍川的贼兵?”
  刘和闻言一怔,随后就惊喜地说道:“你是说我们要行离间之计?”
  只见郭嘉点了点头,然后叹道:“其实四贼之间看起来亲密无间,实际上却是貌合神离,只不过由于外在的环境原因,他们之间不得不紧密合作,相信再过个三四年,不用我们多么费功夫,彼此之间就会内讧,可是我知道主公心怀仁慈,不忍关中百姓遭受战乱之苦,同时也心怀忠义,不忍天子落难,故此想要联络群雄,出兵勤王,然而即便如此,四贼之间也不是没有嫌隙,我们只需如此如此散播流言,相信四贼之间定然互相防范,到时候只需要一个契机,就能令他们之间互相残杀!”
  郭嘉这么一说,所有人全都拍手称赞,连夸妙计。
  刘和又问了几句,见大家再也没人需要补充什么,于是站了起来,大声说道:“今日诸公说得都很好,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立刻展开行动,我首先写下书信,分别派使者到马腾、刘表、曹操那里,与他们建立联盟,约定时日,出兵长安,马腾那里,我就派王仲宣去吧,他从关中而来,对那里比较熟悉,至于曹操那里,就麻烦公达走一趟,至于刘表那里,还是州平去吧,不过潜入长安的人选,却需要斟酌一下,毕竟那里相对比较危险,我需要一个胆大心细,能言善辩之士前往。”
  这时候却听得吕范说道:“主公,此事让范去吧,范到了那里之后一定会仔细探访忠直之士,甚至哪怕他不是忠直之士,只要肯反对李、郭汜二贼,范也会将其联络起来。”
  吕范是一个美男子,智慧出众,胆大心细,再加上特有的问卜技能,的确很符合这一次任务,然而刘和却也有所顾虑,迟疑的说道:“可是我还需要子衡帮我镇守颍川……”
  只见吕范呵呵笑道:“此事倒也不难,因为这一次曹操定然会全力进攻长安,没有精力对付颍川,所以我们所要防备的,也只是一个袁术而已,范以为鲁子敬就足以守住颍川了,甚至这对于子敬来说,简直都有点大材小用。”
  刘和自然知道鲁肃身为后来吴国四大都督之一,统兵的本领当然不会差,再加上智力在90以上,袁术军中就算是最顶尖的谋士也断然不是对手,所以立刻笑着说道:“子敬之才,我自然知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委派鲁子敬暂代颍川郡守之职,率军镇守颍川,而调于文则和周仓、李文达等将,齐集宛城,最多再过两个月,率军出武关,前往长安!”
  之后刘和就白日练兵,处理内政,晚上读书、练习武艺,静静地等待着结果。
  最先获得回应的自然是刘表那里,毕竟论地理位置,襄阳还是比较近的,而且交通又方便,再加上刘表与刘和早就订立了同盟,所以最先回应也不怎么让人感到意外。
  而回应的结果也的确像荀攸所预料的那样,刘表借口荆州还有流寇,地方不安,自己不能出动太多兵力,于是派遣大将文聘率领一万大军前来,完全听候刘和调遣,并且还送来了五万斛粮草。
  之后获得回应的则是曹操那里,结果也同样像荀攸所预料的那样,曹操先是慷慨激昂的表达了一番忠心,之后又当众说服众文武,先放下与陶谦的仇恨,下令厉兵秣马,从陈留出发,经过洛阳,拿下函谷关,进入张济镇守的弘农,率大军进攻长安。
  其实后来曹操还拉拢自己的盟友袁绍一起进攻长安,可是袁绍却因为和黑山军打得正激烈,并没有多大的兴趣,等到麾下谋士沮授相劝,要他“挟天子以令不臣”之后,袁绍才幡然醒悟,可是这时候曹操大军已经出发多日,袁绍无奈,只好放弃这次机会。
  除了袁绍之外,刘和还派人邀请了屯兵河内的张扬,请他一起出兵,共击国贼,然而张扬一心自保,果断的拒绝了这个建议。
  而马腾那里则痛快的答应了下来,双方约定,等到刘和大军出发之后,马腾的大军就会从县出发,一起夹击长安。
  “还有两个月,等到两个月后,我刘和提堂堂正正之师,攻打逆贼,占领关中,不仅完成了天子的诏令,也为自己赚足了名望,同时也获得长安,还让关中百姓免于战火,真可谓是一举四得,哈哈,李、郭汜、樊稠贼子们,就用你们的首级,做我刘和建立功业的踏脚石吧!”得到消息后的刘和心中得意,意气风发的说道。
  
第七十七章 大军出征
  
  两个月后,武关城内,校场之上,刀枪如雪,旌旗如云。
  这一天是大汉初平四年九月十二,秋高气爽,云淡风轻,乃是黄道吉日,适于征伐,刘和集结麾下大军六万余人,其中包括刘表所派的一万荆州军,刘和麾下的一万五千骑兵,还有三万五千步兵,加上文聘、李通、陈到、魏延、甘宁、廖化、周仓、于禁等武将,郭嘉、荀攸、徐庶、刘晔、崔钧、王粲等谋士,可谓是兵强马壮,谋臣武将云集。
  三军将士全都排列成整整齐齐的队伍,校场上静的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刘和站在点将台上,主持誓师仪式。
  “将士们,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逆贼李、郭汜等,本为国贼董卓余部,董贼覆灭,李、郭汜鼠辈本应痛改前非,尽弃旧恶,可是二贼却不仅怙恶不悛,反而变本加厉,竟然率军来到长安,挟持天子,欺凌百官,地方州牧刺史随意任命,而且还卖官鬻爵,令人切齿痛恨,我今奉天子诏令,联合天下志士起兵讨贼,志在靖清宇内,迎回天子,重树我大汉天威,令天下太平,海晏河清,希望将士们力同心,奋勇杀敌,凡是立功者尽皆受赏,违纪者定当严惩!”
  刘和在上面说一句,站在前排的数百名大嗓门的军汉就跟着大声重复一句。其实不这样做也没有办法,毕竟这是好几万人集会,想要大喊一声就让所有人都同时听到,这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其实不要说是几万人,就算是几千人集合在一起,一个人喊话都很难让所有的人都听得清楚,所以那时候的誓师一般只有前排的少数人才能听到,如果实在有必要让所有人都知道的话,那就有两种选择,一是像刘和那样,派传令兵们齐声大喊,再就是在誓师结束之后,由基层军官将军中统帅所说的话再向将士们重复一遍。
  这一次为了能够感染将士,提振士气,刘和选择了让将士们现场听到他的讲话,所以采取了这样的方式。
  在此之后,刘和又命王粲宣读了王粲本人所写的讨伐李郭汜的檄文,依旧采取了之前的方式,其实即便是数百军汉一起大喊,很多将士因为不识字,所以也根本听不懂檄文的意思,可是由于王粲的特技“诗文”发动,将士们却能够清楚的理解檄文中蕴含的意思,在听到檄文之后,顿时感到热血沸腾,恨不能现在就走上战场,杀死国贼,建立大功,因此而士气再次提升起来,到了最后更是齐齐大吼,吼声震动霄汉,狂暴的杀意令人闻而色变。
  对于刘和的这种誓师,他麾下的众将士们全都没有经历过,而从荆州被派来的文聘更是闻所未闻,甚至连一向冷静的他都感受到了体内的热血在流动,恨不能杀贼建功,名垂青史。
  “这世上竟有这样的誓师,我文聘也算是见识了,怪不得当初我会败于刘使君,如今看来丝毫不冤,唉,还有那王粲,原本在主公麾下根本不被看好,可是没想到写的檄文竟然能够如此调动情绪,鼓舞军心,所以说,人不可貌相,单纯的以貌取人,让主公白白失去一位优秀的人才,也不知道主公知道以后,会不会后悔?”
  看到那些被激情燃烧的刘和军中将士,文聘不由得心中感慨,一方面感慨于刘和目光如炬,能够识别人才,并且人尽其才,另一方面也感慨自家主公以貌取人,目光短浅,不能够留住有才华的人。
  也因为这样,在文聘的人生中,竟然第一次因为自己选了刘表而感到一丝的后悔。
  “如果一开始就能够遇到刘使君这样的明主的话,那该是多么好啊?只是可惜,时也命也……不过主公对我文聘也算是有知遇之恩,虽然蔡瑁一直在排挤我,但我却也不能就这样舍主公而去。”
  文聘一想到蔡瑁近日对自己的排挤,心中就是无限的郁闷,就是因为当初蔡瑁让自己追杀刘和,自己没有去,就受到了蔡瑁的不断排挤,这一次随着刘和出战长安,本来刘表是派蔡瑁来,而派自己驻守新修筑的樊城的,可是蔡瑁为了给自己的弟弟蔡中谋夺樊城守将的位子,就借口身患疾病,不愿前来,而且推荐了他文聘。
  而在文聘出发之前,蔡瑁都已经安排他的弟弟蔡中出任了樊城的守将了。
  文聘的心中如同明镜一般,知道蔡瑁的伎俩,不过他却并没有在意,在他看来,只要能为主公效力,无论在哪里都一样,而把自己借到刘和帐下听用,他也不怎么排斥,反而还有一丝的惊喜,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敬重刘和的为人,更想深入的了解一下,刘和当初凭借那些练了不到半年的新兵们就能打败自己的原因到底在哪里。
  而就在文聘感慨不已的时候,只见令旗摆动,军鼓响震,将士们排列着整齐的队伍,迈着雄壮的步伐,如同流水一般依次走出校场,开始走出武关,向着前面进发。
  在这过程中文聘发现,刘和的大军以队为单位进行行动,每一队的队正还喊着奇怪的口号,这奇怪的口号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二三四”,而且到了后来他也渐渐地看明白了,每当队正喊“一”的时候,将士们就一起买左腿,喊到“二”的时候就迈右腿,这让整个队伍看起来十分齐整,就算是在跑动的过程中,队形都依旧十分规整,没有一丝的散乱。
  “这种奇怪的行军方式,我当真是闻所未闻啊。”看到这一幕,文聘不由得感慨,随后忍不住向不远处的大将周仓问道:“周将军,贵军如此奇特的行军方式实在令人赞叹,不知出自哪位大才的设计?”
  “嘿嘿,文将军你也看出来了啊,不瞒你说,这种奇特的行军方式正式我家主公所创,它的好处就不用周某再费口舌介绍了吧?”
  周仓嘿嘿一笑,脸上带着一股得意。
  “竟然是刘使君所创,唉,今日才知,原来刘使君不仅胸怀大志,礼贤下士,而且还是一个军事天才,聘实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看着不远处刘和骑在马上的身影,文聘的目光中涌现出了一股浓浓的敬佩之意。
  
第七十八章 初战得胜
  
  其实出了武关,就直接进入了京兆尹的地界,从武关一直向着西北方向六百余里(汉里,现在也就是二百二十公里左右),经过商县、上洛就会来到霸陵,而过了霸陵就是长安了。
  由于武关之前属于袁术的治下,后来又被刘和的大军强行攻下,所以为了长安的安全,李只好派遣部王方将镇守商县。
  这王方原本是董卓的部将,在董卓被杀之后随李、郭汜一起反攻长安,胜利之后被任命为校尉,率军驻守武关,却不料王方的大军还没赶到武关,就听到武关被袁术抢先拿下的消息,无奈之后的王方只好请命驻守商县。
  “呵呵,这王方不过是一勇之夫而已,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我们只需用骄兵之计,便能轻易夺取商县,杀死王方。”
  先锋李通帐中,谋士崔钧的脸上满是笑容,轻轻出言献计。
  “呵呵,我也是这么认为,州平先生,我们兵分三路,一路由我率领,到城下挑衅,另一路由桥蕤将军率领,在城外十五里处的密林内布下伏兵,等到王方率军到来之后,听我号令,一起杀贼,而州平先生则统率第三路兵马,埋伏在城外,等王方大军离开之后,乘着城内空虚,抢攻商县城,诸位,这是我们来到关中之后的第一战,务必要打的漂亮,某这里拜托助诸位了。”
  李通一边说,一边对崔钧、桥蕤等人拱手行礼。
  慌得崔钧和桥蕤等人全都还礼道:“文达将军这是为何?请放心便是,我等一定竭尽全力,把这一仗打好,王方贼子,这一次定然插翅难飞!”
  李通点了点头,自己统率三千骑兵来到商县城下,纵声喊道:“城头上的贼军听着,吾乃讨逆将军刘和帐下先行官、奋武校尉李通是也,今日奉命征讨国贼,希望尔等知道顺逆,迅速出城投降,或许可饶尔等一死,否则的话,定要尔等死无葬身之地!”
  李通的这一番喊话之后,城头上的将士全都气坏了,他们连忙把消息报告给主将王方,而且还添油加醋的说了李通的许多坏话。
  王方一听也是大怒,来到城头一看,顿时笑道:“这李通只是一个无名鼠辈,而且麾下只有三千人左右,连阵型都不齐整,竟敢都如此骄狂,且看我率军出城,枭其首级,悬于城门,也给刘和那小子一个威慑,同时也让李公知道知道我王方的才能。”
  随后王方点齐了八千骑兵,命人打开城门,然后喝道:“无知小儿,竟敢在我城下叫嚣,还真以为我西凉军无人了吗?今日一战,定然让你知道厉害!”
  随即下令,大军发起进攻。
  只听得马蹄声阵阵,雄壮的西凉军立刻如同潮水一般杀了过去。
  李通率军略略抵抗,立刻就下令大军撤退,脸上虽然惊慌失措,可是眼中却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
  “贼子上当了,按照原计划行动。”李通不动声色的吩咐了一声,随后率领着大军往城外退去。
  王方见到李通惊慌失措的撤退,更加确信这是一支没有经过战争的“愣头青”部队,自己正好乘机打败对方,让自己多添一些功劳,所以根本没有任何犹豫,立刻挥军追了下去。
  约莫行了十五里,只见路的两边都是密林,而敌军却缓缓停了下来,领军将领李通更是一脸笑意的说道:“贼子王方,你今日遭遇我军埋伏,还是速速下马投降吧,否则的话,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王方也是久经战阵,一看到这幅情景,顿时知道自己是中计了,心中惊慌之下,立刻下令退军,可就在这时候,只见前方令旗摆动,密林之中传来了万弩齐发,
  麾下的将士瞬间死伤累累,阵型也因此大乱了起来。
  而这时候,李通也率领麾下的骑兵杀了过来。
  “哈哈,今日也让你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骑兵!”
  李通哈哈一声大笑,手中长枪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对着慌乱的西凉军展开了屠杀,所过之处,没有任何人是他一合之敌。
  而他麾下的骑兵将士们也都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对着西凉军士展开了疯狂的屠杀。
  这些将士们本就战意高昂,在受到李通的技能“骑将”加成下,每一个人的战力就算是比起最精锐的西凉骑兵还要强一些,不要说这些西凉军士现在阵型混乱,兵无战心,就算是在士气高昂的时候也都不是对手,所以现在,他们自然遭到了一面倒的屠杀!
  “没想到这支骑兵的战斗力竟然这样强大,我王方还真是小觑了天下英雄啊。”王方一方面拨马逃走,一方面心中后悔,实在不该轻敌,以致有了今日的惨败。
  可是没想到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了一阵马蹄声,王方回头看时,却见是敌方主将李通竟然单人匹马的杀了过来,一杆枪所在之处,无人能敌,凡是敢于阻拦的全都被顺手刺死。
  只是片刻之间,王方就看到李通来到他身后,大声喊道:“贼将王方,速速投降,可免一死。”
  王方却是没有应答,他的家眷还都在长安,如果投降的话,估计家眷们全都会被李给杀死,所以他奋力的抽打着马匹,一个劲的向回跑,城内还有三千将士,只要他来到城内闭门死守,同时再向李求救,或许可以坚守到援兵到来,那样的话,虽然他打了败仗,会受到惩罚,可是却也不致于有性命之忧,这样最起码自己一家还可以团聚。
  可是这一次却注定他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计划了,因为李通很快赶了上来,手中长枪对着他的背后猛力一刺,直接将他的后心给刺穿,然后将他高高挑起,并大声笑道:“主将已死,尔等还不投降,更待何时?”
  看到对方如此神勇,己方主将也已经身亡,早已经失去了战意,又来不及逃走的西凉骑兵们不敢再抵抗,纷纷下马投降。
  李通见状大喜,立刻命副将招收降兵。
  经过一个时辰的工夫,李通统计出了此战的战果,王方麾下八千骑兵死亡千余人,逃走三千人左右,而投降的竟然有接近四千人,而且都是弓马娴熟的西凉骑兵,更兼收获了尽五千匹完整的战马!
  “哈哈,速速向主公发出捷报!”看着让人这样满意的战果,李通欣喜若狂,一方面命人打扫战场,另一方面亲自带着两千精锐前往商县城,他相信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商县城也应该被攻下来了。
  
第七十九章 稳扎稳打
  
  李通在率军来到商县城外,果然看见城头上已然变换了旗帜,崔钧命人打开城门,对着李通拱手道:“不负将军所托,钧已攻下商县,招纳降兵两千余人,获得粮食五万余石,器械、车仗金铁若干,钧全都封存到了府库,这是账目,请将军过目。”
  李通点了点头,略略翻看了一下,然后说道:“这些物资通也不敢自专,等到主公来了,一切听凭主公发落就是。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量安顿民心,只可惜我们职责所在,不能即刻乘胜进攻上洛,否则的话,说不准能够乘机强夺了上洛。”
  却见崔钧笑道:“其实这也未必不是一件坏事,将军且想一想,如果我们现在就到了霸陵,那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只能是我们大军单独承受十余万西凉骑兵的进攻,这样一来即便我们能够战胜,也定然会元气大伤,这样反而让马腾和曹操得到了好处,所以,我们需要慢慢推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逐步的消灭敌军力量,等到曹操拿下了弘农、马腾大军出动之后,我们再会合盟军,共同进攻长安。”
  李通想了想,顿时眉开眼笑的说道:“还是先生高明,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先安心部署商县的防御,相信不久之后,李就会派人来反攻商县,到时候我们再在这里打退他们的进攻,也算是一场大功。”
  “不错,相信到时候主公的主力大军也到了,我们内外夹攻,破了李的攻势,定能让主公名震天下。”
  崔钧也是点头笑道。
  而在数日之后,得到消息的刘和也是眉开眼笑,赞叹道:“李通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期望,竟然如此轻松的攻下了商县,而且还收拢了数千人马,这个首功一定要记下了,传令下去,嘉奖李通麾下将士万匹布帛,另赏赐李通千金,待得此战之后,我再禀明天子,为李通提升军职。”
  这时候却见徐庶说道:“主公先别忙着高兴,一定要嘱托李将军,切勿乘胜进攻上洛,就算是攻破了上洛,也要立刻撤回商县,毕竟我们的先锋营人数不多,离得贼兵越近就越危险,最好是在商县修建防御,等待贼兵进攻,这样的话他可以依靠地利进行抵抗,而我们也可以乘机与李将军里应外合,共破贼兵。”
  刘晔闻言也是点头说道:“元直所言甚是,还请主公立刻传下命令。”
  刘和闻言,笑着说道:“此事我会立刻传令下去,不过诸公也不必担心,相信崔州平一定会及时提醒,而李文达也不是笨人,绝对会选择坚守上洛,而不是抢攻上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