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将星系统-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看到荀攸的脸上略微带着疲惫的神色,刘和心中也很歉然,不管怎么说,对方可是一个五十五岁的老人了,之前还没有独自领兵作战的经历,现在完全是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一股韧劲坚持到现在,斗败了历史名臣噶尔钦陵,实在是很难得。
  “还好,有劳陛下挂念。”荀攸心中一暖,轻轻回复道:“微臣总算是不辱使命,守住了大非川营寨。”
  “朕都听说了,公达,辛苦你了。”刘和扶起荀攸,向着荀攸身后看了看,突然笑着说道:“在马铁和金莲后面的这两位,就是薛丁山和窦仙童两位卿家吧?”
  只见荀攸脸上带着愧色,对着刘和请罪道:“正是薛丁山和窦仙童,微臣不敬陛下同意,擅自任命军中将领,还请陛下降罪。”
  刘和却是摆手说道:“降什么罪?两位卿家力挽狂澜,急难扶危,像这样的人才,如果不用才是你的罪呢,再说了,你本来就是中书令,完全有用人权,何罪之有?”
  然而荀攸却是坚持道:“任免军职,乃是陛下和兵部的事,微臣并无此权限,再说了,用人必须经过陛下同意这也是原则,不容更改,虽然事急从权,然而此事又怎能从微臣这里开始?此例一开,祸患无穷,希望陛下予以惩治,以便惩前毖后!”
  “好吧好吧。”刘和被逼无奈,只好说道:“中书令荀攸,不经朕命,擅自任命军职,特罚俸半年,以儆效尤。”
  “多谢陛下”,直到这时,荀攸方才满意,向刘和道谢,然后退到一旁。
  刘和看了看薛丁山和窦仙童,笑着说道:“二位卿家急难扶危,力挽狂澜,令我军免于败亡的命运,功高劳苦,薛丁山,朕进你为儒林校尉,窦仙童,朕进你为奋威校尉,二位爱卿以后可要荣立更多的功劳,不要让朕失望。”
  “多谢陛下恩典,臣愿誓死效忠陛下。”
  薛丁山和窦仙童连忙对刘和拜谢,同时表达自己的忠心。
  随后刘和又对薛金莲说道:“金莲,你这一次为国立下大功,朕也不吝封赏,命你为昭义中郎将,加封七品勋官轻车都尉。”
  “多谢陛下隆恩,微臣愿为陛下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薛金莲同样对刘和感激不尽。
  “哈哈,诸位,都别在这里愣着,随朕一起回营,朕要慰劳一下那些殊死作战的将士”,与此同时,刘和的脸色变得沉痛起来,缓缓说道:“同时也要看望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
  
第七百六十一章 薛丁山的父亲?
  
  来到军营之后,刘和没有丝毫停留,立刻前去抚慰伤兵,命华佗施展技能,为士兵疗伤,在忙碌完毕之后又收敛了将士们的遗体,命阵亡将士的袍泽们辨认,然后将那些阵亡将士的遗体运回原籍安葬。
  虽然此举会带来非常昂贵的花费,可是刘和却依然没有丝毫的犹豫,断然下达了命令。
  荀攸作为当朝中书令,也知道朝廷的家底虽然丰厚,却也不该这般浪费,然而亲身经历生死的荀攸却知道,这是对阵亡将士们表达尊重的一种方式他虽然有理由反对,却无法从情感上这样做,尽管荀攸一贯是一个理智上占据上风的人,可是近几日却一再的任由情感战胜了理智,本来不该发生的事情就这么发生在他的身上,实在是奇也怪哉。
  “三千壮士,为了守卫国家而壮烈殉国,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他们的精神我们必将继承,他们的使命我们必将背负,这一次纵然胡虏百万,我华夏神州又有何惧?朕在此立誓,必定扫除胡虏,涤荡天下邪魔,令天下重归清明,百姓承平,享万世之安泰国运,令世上再无战乱之苦!”
  “万岁!万岁!”刘和的祭文顿时让广大将士热血沸腾,胸中涌现一股冲天豪情,为了天下黎民百姓,为了开创太平盛世,为了天子的这一番誓言,虽死犹荣,又有什么值得遗憾的?
  “太史公有云,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这些将士们没有白死,他们为锅里下了莫大的功勋,荣获了莫大的殊荣,因为他们的死,朕在乌海城的胜利放才显得有意义,如今吐蕃余部遁逃,我等自当追歼残敌,不给他们以喘息之机,故此朕决定,任命薛丁山为主将,窦仙童、薛金莲为副将,统率三千将士镇守大非川,在此建立城池,防止贼兵复来,其余将士随我一起追杀吐蕃余孽,定要将噶尔钦陵斩首,为死难的将士们报仇雪恨!”
  “必胜,必胜,杀杀杀!”听到刘和的这一番话,将士们全都激动不已,大声呼喊着,声音直上九霄,令人震动。
  随后刘和下令大军休整半天,之后大军再出征,对吐蕃大军进行尾随追杀。
  回到营寨之后,刘和并没有休息,刚才对阵亡将士的那种态度并不是他有意做作,实在是真情触动,所以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为了一场胜利,需要多少人用性命往里填?
  这些年因为作战,大汉死了数百万精壮,虽然财富依旧雄厚,可是人力基础却比黄巾之乱前少了太多,纵使他的治下十年大治,可是依旧无法填补人数减损的空缺。
  然而他也知道,虽然战争会死人,然而有时候却也不能不战,如果前期作战是为了刘和的霸业的话,现在他作战的目的的确就是为了和平,当然,所谓的要求和平,并非是短暂的和平,而是长远的和平,或者说是永久的和平,这就要求在面对着上百万敌军入侵的情况下,不仅顽强抵抗,更要将所有的异族各个击破,连根拔起,让他们彻底失去进攻的力量!
  “虽然明知道战争要死人,却也不得不去死人,或许这才是战争最大的无奈吧。”
  刘和独坐帐内,默默地思考着。
  正在这时,只见亲卫禀报,说是薛丁山求见。
  刘和一听,顿时有些诧异,这个时候薛丁山求见是什么意思?莫非是不满自己让他守城,特来请命出战的?可是现在自己的麾下也只有薛丁山适合守城,其他人根本不适合啊,再说了,不要以为在这里守城就安逸了,就不能立军功了,这里原本可是羌族的聚居地,想要建立城池并彻底巩固下来,难度丝毫不亚于攻城略地,难道这样的立功机会他也不懂得珍惜?
  不过刘和还是让薛丁山进来,毕竟人家还没有说出意图,自己纵然能猜出来,却也并不一定就是事实,或者还有其他事未可知。
  “微臣见过陛下。”一见到刘和,薛丁山连忙行礼道。
  “薛爱卿免礼,不知道爱卿来见朕有何事?”刘和压住心中的不快,对着薛丁山轻轻笑着说道。
  “陛下,是这样的,微臣想要请教陛下,如果有人向陛下举荐他的父亲做官,这算不算是结党营私?”
  “嗯?”刘和没想到薛丁山竟然问这样的问题,这让他原本准备好的一大堆说辞顿时没有了用武之地,同时还要想用什么样的词汇来应对对方。
  好在历史上有现成的例子,所以刘和几乎没有犹豫就说道:“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祁黄羊一心为公,举荐人才之时只问才能优劣,不问与自己的关系,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不管是他自己的亲儿子还是仇人,都能够公正的举荐,只要举荐之人一心为公,无论是举荐自己的父亲还是儿子,这都是正常的事情,哪里能说什么结党营私?朕难道还不如晋悼公吗?”
  “呵呵,陛下说笑了,陛下明见万里,是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不要说晋悼公,就算是晋文公也远远不及,微臣实在是问了一个傻问题,陛下,既然如此,微臣就说了,其实那个要举荐自己父亲的人正是微臣,就在方才,父亲刚刚来投军,只是怕陛下不知其才能,故此找到微臣,让微臣举荐一下,微臣有些担心,这才不敢直接巨剑,不瞒陛下,臣父虽然一生从未做过官,也没有拜访过名师,然而无论是武艺还是兵法战策,样样都在微臣之上,不,应该说远在微臣之上,今日臣父不远数千里,从太原郡赶到此处,本来是为了经商,可是由于不是那块料,竟然赔了不少钱,为了躲避寨主,无奈之下躲到了乡下,直到近日才听说我军战胜,微臣在军中的消息,想着自己有一身力气,故此前来投军。。。。。。”
  “既然有才能,便是你的父亲也无妨,人的资质不一样,有的适合经商,有的却适合打仗,既然你父亲有一把子力气,那就让他加入军中又有何妨。。。。。。等等,你说那人是你的父亲?他叫什么名字?”刘和突然反应过来,想起了一件事,心中一热,对着薛丁山问道。
  “臣父名礼,字仁贵。”薛丁山连忙说道。
  
第七百六十二章 战神薛仁贵
  
  “薛礼,薛仁贵?真的是他?”刘和听了,心中更加激动起来,失声问道。
  “的确是,莫非陛下听过?”薛丁山很是诧异,连忙问道。
  “是的,此事我曾听令妹金莲的师傅说起过,说你父薛仁贵武艺高强,兵法出众,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可真是我大汉的福分”,尽管心中无比激动,对薛仁贵的了解甚至比薛丁山还更深,然而刘和现在也只能这么说,“对了,丁山,你怎么还在这里愣着?赶紧把老人家给请过来,别让风给吹着了。”
  薛丁山暗暗撇嘴,腹诽道:“老人家?我爹爹现在还不足四十岁好吧?正是人生最好的年华,怎么被你说成了一个羸弱的糟老头子?”
  然而薛丁山也只是心中想想,表面上可不敢这么说,连忙恭敬退出,去请他的父亲。
  片刻之后,薛丁山带着父亲进来,一起对刘和进行参拜。
  随后薛丁山指着一名彪形大汉说道:“陛下,这便是家父。”
  薛仁贵自然只能再次见礼,对刘和恭敬说道:“草民薛仁贵见过陛下,伏愿陛下圣体安康。”
  就在薛仁贵进来的那一刻,刘和立刻暗令系统扫描薛仁贵的属性,只见系统说道:“薛仁贵,统率型人才,武力112,智力98,内政82,魅力114,武器为方天画戟,武力值加8点,震天弓,武力值加10点,坐骑为赛风驹,武力值加1点,技能为弓神,持弓作战之时,自身武力值提升15点,麾下弓兵和弩兵战力提升五成,且对敌军的任何减弱技能免疫,技能效果,特性为军神,特性效果,全军战力提升四成,士气提升五成,且免疫敌军任何降低我军战力和士气的影响……”
  “竟有如此强大的技能,怪不得此人被誉为大唐军神,果然有其独到之处,只不过这样的人物,怎么突然在这时候到来?莫非此人的出现果真跟大非川之战有关?”
  刘和一边赞叹薛仁贵的属性和技能,一边询问系统道。
  只见系统说道:“没错,薛仁贵的无悔现身模式的开启条件就是大非川作战胜利。这是因为在历史上,大非川之败是薛仁贵戎马一生唯一的一次败绩,此战之后被免为平民,虽然之后再被起用,然而心中始终抑郁,在数年后去世,故此宿主将大非川之战定为薛仁贵现身的条件。”
  “是啊,即便我现在读到大非川之战的历史时,都在深深的为薛仁贵感到可惜,更加痛恨郭待封身为名将之后,竟然误国,再加上薛金莲的兄长丁山现身,已初步确定大非川之战很可能会跟薛仁贵有关,没想到果真叫我猜着了。”
  “薛爱卿请起”,刘和心中很是喜悦,温和的对薛仁贵说道:“素闻薛爱卿一身武艺,兵书战策样样精通,为何不早些投军,令朕巴巴的盼了这么多年?”
  只见薛仁贵一脸惭色,躬身说道:“小人原本的确有些武艺,然而却并不高,兵法只是粗读了数本而已,却不知为何突然有一天脑子开窍,无论是武艺还是兵书战策,简直就是闻一知十,又偶得宝马神兵,这才略有些自信,欲要以一己之身报国,然而彼时末将已经身处异地经商,且经商不成,为了躲避债主,只好躲在偏远的乡下,直到最近才听说王师大非川战胜噶尔钦陵的消息。得到消息的末将快马加鞭赶前来投军,然而不管如何却已经迟了,错过了杀敌保国的机会,还请陛下再给小人这样一个机会,小人定当一展所长,为国效劳!”
  “原来这种‘穿越’过来的历史名将的能力获得都是靠自身悟性的突然提升自身能力的,哈哈,这可真是有意思,看起来系统的设置还真的很别致呢,的确是别出心裁,很符合我的心思。”
  “这本来就是你设计的,当然符合你的心思。”系统哼了一声道。
  刘和却是不以为忤,淡淡笑了笑,然后对着薛仁贵说道:“好,爱卿既然身负大才,朕自然会量才所用,这样吧,本来朕准备任命丁山为大非川守将,奉命筑城,守护此处,既然爱卿你来了,那便任命你作当地主帅,而让丁山夫妇,还有你的女儿金莲作副将。”
  随后刘和又对看了看薛丁山,对他问道:“对此,丁山你没有意见吧?”
  只见薛丁山躬身说道:“臣父的能力远胜微臣,对此微臣自然没有意见,欢喜还来不及呢。”
  不过在暗地里,薛丁山却腹诽道:“你让我老子来管我,我难道会说有意见?总不能让我去管他吧?嘿嘿,这一点我却是万万不敢的。”
  刘和自然知道薛丁山没有意见,于是点了点头,正色说道:“由于薛丁山自知才干不如,主动相让,故此朕决定以薛仁贵为军中大将,而以薛丁山为副将,望尔等勤勉为公,忠心报国,不要让朕失望!”
  “什么自知才干不如,主动相让,我只是说说而已,难道父亲真的就比我强?他之前不过是一个只会一些三脚猫功夫的商人而已,现在虽然也带着方天画戟,可是谁能说不是装样子?陛下就这样信了?”
  然而在表面上,薛丁山却并没有说什么,装出一副欢天喜地,如释重负的样子,向刘和拜谢。
  薛仁贵却并没有谢恩,而是拱手说道:“陛下,小人寸功未立,才艺未展露,如何就能成为一方镇守?纵然丁山是小犬,恐怕心中也是不服,即便是小犬心服,军中将士也未必会心服口服,还望陛下收回成命,准许小人以普通将士的身份追随陛下一起追杀吐蕃,待得立下微功,再说封赏也不迟。”
  刘和听了,摆摆手笑道:“朕用人一向很有眼光的,许多人才都是临时简拔,然而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不称职的人物,你也一定如此,朕对你的才能很是放心,相信有你在,大非川一定安如泰山,朕决定将西平郡扩至大非川,而且以你在此处所建的新城为郡城,以仁贵你为西平郡守,此城的名字便定为开元,此城以朕之年号命名,既是开创新纪元之寄托,也是在告诉爱卿,此城代表着朕的希望和寄托,无论如何都不能丢啊。”
  说到最后,刘和不仅是语重心长,更是异常的严肃。
  薛仁贵闻言,还能再说什么?只能感激涕零,拜谢刘和的恩德。
  
第七百六十三章 马上进攻
  
  开元元年,二月十五日。
  在安排好一切之后,刘和的大军就出发了,为了能够尽快的追上噶尔钦陵,刘和统率大军竟然连夜出发,幸好当天夜里明月高挂,银辉遍洒,让视线受不到太大的影响,否则的话在面对着复杂的地形,还真不容易行军。
  一夜之间,大军走了八十里,等到天色大亮的时候,大军已经出了大非川。
  而在大非川的出口处竟有两条岔道,这两条岔道都是通往西南方向的,只不过有一条偏西一点,而另一条则是偏东一点。
  这时候就连向导都拿不住主意,到底是该向哪个方向走?
  荀攸虽有虚实的技能,可是这个技能也只是感应最多十里之内的敌军杀气,十里之外就感应不出来,所以现在也没有主意。
  于是几乎所有人都犹豫不决,不知道到底该往哪里去?
  “陛下,前面有一条岔道口。。。。。。”作为先锋的王彦章一脸的尴尬,对着刘和说道:“末将知道这是大非川的出口,其中有一条通往乌海,另一条不知道通往哪里?末将知道噶尔钦陵绝不敢跟我们跑到对头顶,肯定是走的另一条路,可是末将却记不清,我们走的是哪一条路了?”
  刘和闻言顿时来气,指着王彦章说道:“你作为先锋大将,就应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现在有路,可是你竟然都认不清,实在是有愧这个先锋的职位,哼,且率军殿后,朕自率军走在前面。”
  “这,陛下,你作为我大汉天子,怎能走在最前面?万一出现什么变故?岂不危险?”
  王彦章脸上讪讪,但是也不敢当真就让刘和走在前面,只好极力劝解。
  却见刘和哼道:“朕就让你看看,什么才是超级准确的记忆?”
  随后刘和亲自率军走在前面,指着偏东的一条岔道说道:“我们就走这里,就像王彦章之前的判断,噶尔钦陵在逃走的时候根本不敢跟我们走到对头顶,既然如此,那他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从另一条路离开,而偏东的这一条就是噶尔钦陵离开的方向。”
  经历了这一番风波之后,大军继续疾驰,其实在路上也遇到了不少岔道,但是每一次刘和都能快速的指出正确的道路,这让所有的人全都诧异不已,更让那些斥候们心生惭愧,他们真不知道天子究竟是哪里来的自信,竟然能够如此快速准确地识别道路,他们可是把所有的手段都用上了,就是无法判断吐蕃军队从哪里经过,因为每一个分岔路口都是凌乱的马蹄印痕,这明显是对方在故布疑阵,让他们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然而也正是这样,再到下一个路口的时候,只要看到纷乱的马蹄印痕,那些斥候们最终确定,上一个路口天子的确判断对了,要不然的话也不会在这里有马蹄印痕了。
  所有的人全都在猜测刘和是怎样做到的,许多人心中笃定,天子一定就是神明的化身,否则的话为什么会有如此惊人的判断力?
  对此刘和也不做解释,毕竟除了神异之外,根本没有其他合理的解释,因为系统的事别人根本不知道,就算知道也难以理解这是什么,所以还不如被理解为是神在帮忙。
  自从有了能够主动探查敌情的系统,刘和不仅能够判断敌军经过的方向,就连他们现在在哪里,离己方还有多远都能清清楚楚的知道,在那样落后的时代,刘和手中有一副卫星地图,敌军即便是再强大又有什么用?最终还不是同样的下场?
  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说的就是噶尔钦陵这种情况吧?在完全不了解对手的情况下,或者说没有完全了解对手底牌的情况下,最终的结果恐怕连一胜一负都做不到。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刘和大军这一路才进展迅速,能够根据系统的扫描,知道哪里有最适合的宿营地,所以大军既能走得尽量远,还能够选择最佳的宿营地,同时还设计出了最佳的追击路线,这一切都导致刘和与噶尔钦陵大军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
  在系统的辅助之下,刘和的大军一路疾驰,仅仅用了八天的时间就已经追上了噶尔钦陵的大军,现在的噶尔钦陵大军离目的地苏毗城还有四十里,仅需再过一天就能到达,只要到达这里,汉军哪怕是十万大军也很难攻克这里。
  然而让噶尔钦陵想不到的是,一切竟然都戛然而止,他的大军竟然止步于这里,因为汉军已经悄然来到了他们的营外十里之处。
  刘和不敢离得太近,因为他生怕噶尔钦陵能够察觉到,这一是一个十分精明厉害的人物,像这样的人物有的时候仅仅直觉就很可怕。
  为了能够确定对方没有准备,刘和还特意安排系统前去查探了一番,同时还查探了噶尔钦陵的属性。
  结果噶尔钦陵的属性的确令人忌惮:“噶尔钦陵,统帅型人才,武力102,智力109,内政92,魅力112,技能为洞察,技能效果,对于最高智力值不高于自己的敌方主将定下的计策,能够百分百的看破,如果对方主将的智力高于自己,可有一定几率看破对方计策,几率与双方智力值差距有关,最低一成,最高九成,此技能无法被免疫;特性为高原战擅长,特性效果,在高原作战之时,自身武力值提升10点,麾下将士战力提升三成。。。。。。。”
  看到了对方的属性,刘和也变得郑重起来,噶尔钦陵的智力虽然远远低于自己,可是毕竟还有洞察的技能,而且这个技能还不能被免疫,这也就是说,对方至少有一成的几率会看破自己这一次的军事行动!
  毕竟对方麾下现在有三万多人,而刘和的麾下也才只有一万余人,如果让对方提前做好了准备,那么吃亏的终究是己方。
  兵贵神速,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快速发动进攻,让对方来不及作出反应,才是最合适的办法,所以刘和立刻下达命令:“大军火速集结,马上发起进攻!”
  
第七百六十四章 败得无话可说
  
  二更时分,吐蕃的军士们刚刚入睡,正是睡得最死的时候,刘和的大军来到了离答应三里之处。
  然而就在此时,噶尔钦陵不知为何竟然心生警告,霍然起身,然后对亲兵队长噶尔杨丹沉声说道:“立刻唤醒三军所有将士,速做准备,汉军已经攻过来了。”
  那亲兵将领噶尔杨丹闻言顿时一怔,随后惊讶地问道:“啊?公子,这,这怎么可能?我们大军行动那么快,几乎可以说是马不停蹄,汉军不要说还要返回大非川,即便是从乌海直接到这里来,也不可能在速度上比我们快吧?我们可是刚刚到这里才不过四个时辰,汉军怎么可能会来得那样快?”
  噶尔钦陵闻言沉默片刻,然后开口说道:“我也不知道是何原因,如果按照常理分析,这的确是不可能,然而我敢保证,我的直觉觉不会错的,汉军绝对是来了,而且离我们已经很近了,即便是现在准备,都可能来不及了,如果再耽误的话,恐怕会败得更惨,休说废话,速速叫人,出了什么事情我来承担。”
  “诺!”既然噶尔钦陵都这么说了,噶尔丹杨自然要去喊人,可是没想到那些将士们刚刚睡着,现在正说的跟死猪似的,又没有听到外面的喊杀声,甚至还有人认为是袍泽在跟他们搞恶作剧,所以起来的并不多,还有的因为跑了好多天,极度疲乏,呼噜如雷,根本就没有听到集合的号角声。
  当然在这其中也有一少部分将士起来了,然而也是骂骂咧咧,有的即便是口中不说,心中也是迷迷糊糊,动作十分迟缓。
  然而就在这时,只听得营门之外喊杀声大作,所有的将士顿时感到一激灵,真没想到汉军竟然真的打来了。
  然而随后军营中却产生了极度的混乱,将士们穿错衣服的,拿错东西的,认错马匹的,彼此之间争吵个不停,整个营寨内部一团乱哄哄。
  不过如果说全军大乱的话,这也有点不准确,因为最起码噶尔钦陵的一千亲兵队伍在最快的时间集结完毕,而且已经随着噶尔钦陵列阵守在营寨门口,以抵御汉军的进攻,为大部队争取时间。
  然而对于这点力量,刘和是丝毫不会在意的,在他的号令之下,王彦章从东门,王彦龙从西门,周德威从南门,刘和亲率中军主力从噶尔钦陵镇守的北门同时杀向了吐蕃的营寨。
  在乱军之中,噶尔钦陵大声喝道:“汉军,休要无礼,我军主将噶尔钦陵已经侦知你们的阴谋,早已在此相候多时了。”
  噶尔钦陵的意思很明显,是要吓退对方,然而就在这时,只听得一阵急剧的破空声传来,噶尔钦陵情知是暗器偷袭,连忙挥舞手中长枪格挡。
  然而在他的长枪与偷袭过来之物相撞之后,噶尔钦陵顿时感到一股大力袭来,猝不及防之下竟然哇的一声喷出一口鲜血。
  这时候透过周围微弱的火光,噶尔钦陵才看到,偷袭自己的竟然是一把铁制短戟!
  “看这铁戟的形制,应该是大汉的猛将典韦所用,将铁戟扔出去的打法也正是那典韦的招式,这样的话,方才偷袭我的那员猛将定然是典韦,既然是典韦在这里,敌军的主将定然就是刘和,真没想到大汉天子竟然亲自率军赶来了,这可真是意外啊。”
  噶尔钦陵虽然受伤,却也准确判断出了敌军主将的身份,本来一般的将领听说是刘和来了,全都像是疯了一般想要抓住刘和,然而噶尔钦陵却并不这样想,冷静睿智的他知道,在对方偷袭,己方混乱的情况下想要保证安然逃走都不容易,至于擒杀刘和,那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梦想。
  “素闻大汉天子勇猛无敌,麾下更是猛将如云,更兼作战善于出奇制胜,让人无法发现,我原本还不信,今日终于有幸领教,不过这可不是什么好事,看起来今日想要全军而退,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唉,刘和竟然能够如此神出鬼没,实在是如同神兵天降,令人根本无法判断出来,这一战,我实在是败得无话可说,唉,看起来以后不论自身看起来怎样安全,都要时刻防备着刘和的偷袭才行。”
  噶尔钦陵虽然受伤,其实并不严重,然而却果断的转身就向后走,没有丝毫的停留。
  噶尔钦陵知道这时候的吐蕃军队已经无法挽救了,更加不舍得自己身边那些精锐的亲兵,所以直接率部后退,一边走还一边收拢士卒,准备从东门撤走。
  “这噶尔钦陵也不简单,竟然不恋战,直接退走,看来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厉害人物。”看到这一幕,刘和身边的大将徐晃不由得唏嘘感叹道。
  刘和点了点头说道:“此人智勇双全,乃是吐蕃定海神针式的人物,绝对不能小觑了,公明你看,他见机得有多快?一判断出是朕来了,立刻转身就走,绝不拖泥带水。然而纵使他之机再高,也觉不知道我已经将他牢牢锁定,对他的一切行动了如指掌,所以他这一回,决计是插翅难逃!”
  刘和一边说,一边向着噶尔钦陵追过去,在他看来,吐蕃十万大军也不如噶尔钦陵的一条性命重要,所以他命系统牢牢锁定噶尔钦陵,并且紧紧追上去,生怕对方有逃走的机会。
  在这一路上当然有拦截的吐蕃士兵,或者是因为混乱而误打误撞跑来的吐蕃士兵,可是都被刘和及麾下亲兵将士尽皆斩杀,在沿路的追杀过程中,刘和根本就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
  对于刘和在后面的追杀,噶尔钦陵也有感觉,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下令大军加紧行动,并且把临时收拢过来的并非嫡系也并非精锐的那些将士安排到阵后,虽然不指望这些人能够抵挡住刘和的大军,可最起码也能够缓冲一下,有利于自己逃走吧?
  在他看来,刘和身边的尽皆精锐,营寨的其他出口就不一样了,凭着自己麾下这一千精锐亲兵,绝对能够轻松突围出去。
  然而他并不知道,他所去的东门守将乃是王彦章,死神正在那里等着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