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将星系统-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这时,杨仪突然听得门外一人大声喊道:“杨公,杨公,大事不好了,根据绵竹传来的消息,这一次诸葛尚书在绵竹作战失利,全军大败,绵竹失守,诸葛尚书生死不明。”
“什么?你说什么?”杨仪的心中震动不已,豁然站起身来,沉声问道。
“是,是真的”,那人见杨仪的脸色阴沉的可怕,自己这一张脸早已吓得煞白,结结巴巴地说道:“小,小人时听从绵竹前线逃回来的士兵说的……”
“哼,国难当头,这些士兵们不说以死报效,竟然敢做逃兵,实在是罪在不赦,你去传我命令,凡是逃回来的逃兵,不管任何原因,一律给我抓起来,依照阵前逃亡罪予以严惩!”
杨仪的心情本来就很恶劣,现在一听说这种情况,更加的烦闷,把一腔的怨气全都发泄到这些逃兵的身上,立刻下令抓捕逃兵,予以重处。
与此同时,杨仪也知道自己光着急也没用,接下来应该想办法渡过危机,毕竟自己是蜀国目前的最高主事人。
“为今之计,也只能遵照诸葛先生的交待,护送主公离开成都,前往建宁了,希望那蛮首孟获言而有信,尽力保护主公,不过这样一来,好像我就是拥戴主公顺利逃生的最大功臣了,主公年纪那么小,哪能真正做主?以后在军政大事伤害不是要仰仗于我?如此说来,我就相当于是之前的关羽和后来的诸葛先生了?”
杨仪想到这里,心中竟不由自主的狂跳不止,真没想到混到最后,自己竟然很有可能成为一方权臣,主掌一国军政大事。
“嗯,刘和行军一向迅速,我必须尽快护着主公离开成都,才有希望实现心中的梦想,若是有片刻迁延,一旦被刘和追上来,那一切可都成了泡影了。”
想到这里,杨仪立刻决定派人去见刘禅,劝说刘禅答应离开成都,前往建宁。
杨仪本来以为刘禅不过是十三岁的少年,小小年纪能有什么主见?自己只要一说,对方立刻就会同意,可是却没想到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般顺利,任凭他派去请刘禅的那个叫王靖的文官说的天花乱坠,刘禅就是不同意,在他的口中只有一句话:“师父在哪里?我要跟他说。”
王靖到哪里给他变出一个诸葛亮来?最后无奈之下只好一脸苦涩的回复杨仪,并把刘珊的意思说出来。
杨仪一听这话,顿时气得对王靖破口大骂:“你的脑袋是榆木疙瘩吗?你难道不会夸大其词,说刘和到来的危害吗?现在都什么时候了?我们一切以保全主公为最高目标,为了这一点,哪怕是略略欺骗一下主公,也丝毫不算过错。”
这时候王靖却是一脸委屈的说道:“下官已经说了,可是主公他就是不听……”
“哼!分明是你笨!”杨仪对王靖一顿臭骂,最后无奈之下只好决定亲自去见刘禅,向对方说明自己的意思,他相信以自己现在的资历威望和地位,再加上添油加醋制造恐怖气氛,这个少年一定会乖乖就范。
于是杨仪亲自见到刘禅,添油加醋,夸大成分的将绵竹之战的惨败、和己方即将遇到的危险向刘禅说了一遍,又对刘禅说刘和大军如何如何残暴,之前被他打败的那些诸侯如何如何惨死,总之是不计成本的恫吓,希望刘禅能够因此而感到惊惧,从而同意随自己一起前往云南。
却不料刘禅听了之后却丝毫不为所动,只是淡淡问道:“卿是何人?现居何职?为何我之前从未见过你?”
杨仪听了刘禅的话顿时感到一阵无语,自己原以为对方跟自己很熟,却没想到人家压根就不认识他。
然而毕竟对方在名义上是一国之主,他也不敢说什么,只能耐着性子,将自己的身份地位和诸葛亮的嘱托全都说了一遍。
然而刘禅却只是淡淡的“哦”了一声,过了一大会才开口说道:“原来先生是师父委托的,可是证据何在?谁能证明你不是假托师父的名义,故意将我劫走?再者说了,你的身份地位既然是师父伟人,为何师父没跟我打过招呼?你一没有官方正式文件,二没有经过我的同意,这一层身份做不得真的,如果你真的想证明自己的身份的话,不妨与我一起静静等待,等到师父出现,将事情向我解释清楚,我立刻便同你一起离开。”
杨仪一听这话顿时一阵苦笑,到了现在,你让他到哪里去找诸葛亮?不要说诸葛亮现在还没有下落,就算真的有下落,他也不能去找啊,毕竟现在事情紧急,稍慢一步就会有危险,更何况是返回绵竹这等危及到性命的事?
眼看着时间慢慢过去,杨仪的耐心逐渐地被磨掉,最后只能硬起心肠,毅然决然的说道:“主公毕竟年幼,不懂得其中的凶险,然而下官既受诸葛先生所托,也不得不尽力完成,其中若有得罪朱工之处,等到了建宁,脱了这场灾难之后,一定会向主公致歉。”
随后杨仪对刘禅拱了拱手,然后对左右下令说道:“扶起主公,我们立刻上路前往建宁,对了你们几个再派一些人,将老夫人以及众文武的家眷一起请来,如果他们坚持不走的话,为了他们的安全着想,也只好用强了。”
“杨仪,你你想做什么?难道要对我用强?”刘禅没想到杨仪竟如此胆大,顿时大惊,指着杨仪说道。
杨仪的脸色很是平静,对着刘禅说道:“下官这也是为了主公的安全着想,还请主公不要见怪。”
随后杨仪命令左右强行将刘禅给带走。
之后杨仪想了想,又亲自到诸葛亮的府中走了一趟,劝说诸葛瑾和诸葛均随他一同前往建宁,并在这其中当然祭出了诸葛亮的大旗。
诸葛瑾和诸葛均都没有做他想,还认为这真是诸葛亮的意思,又素知杨仪是诸葛亮的亲信,所以毫不犹豫的随着杨仪离开,却没想到这一去,从此就落入杨仪的圈套之中。
第五百八十四章 诸葛亮的叹息
杨仪本来还存着一点忠义之心,可是突然之间利欲熏心,竟然妄图做蜀国的权臣,心中火热之下也顾不得君臣之礼,直接命人强行将刘禅及城内百官以及士兵的家眷们带往建宁。
刘禅这一路上可是受尽了苦楚,虽然因为他的身份和地位,被理所当然的安排了一辆马车,与吴夫人一路同行,然而杨仪这一路催逼得甚急,大军昼夜不停地赶路,很少休息,刘禅年纪幼小,从小又缺乏锻炼,即便坐着马车,这一路的舟车劳顿也让他吃不消。
然而现在杨仪的态度十分恶劣,刘禅即便是心中有怨言,却也敢怒不敢言,对杨仪的痛恨已经到到了一中前所未有的高度。
不仅如此,刘禅捎带着连诸葛亮也都怨上了:“哼,都是师父这个老糊涂,派谁来主掌成都局势不好?偏偏派了杨仪这么一个野心家,有了他在这里,我不仅无法获得安全,反而随时出于他的威胁之中,建宁那么远,又是那么偏僻荒凉,我就算到了,又哪里能受这些苦楚?如此说来,还不如一开始就下决心投降,就算刘和,额,那个人不知道我与他的关系,最起码看在我主动投降的份上,也会封我个爵位吧?”
不仅仅是刘禅不满意,杨仪对刘禅这种蛮横的态度还引起了诸葛瑾与诸葛均兄弟的不满,他们本来以为是诸葛亮让他们随着刘禅一起前往建宁的,走到半路才知道原来错了,这一切都是那杨仪擅自作主张的结果,于是在一次刘禅祈求稍稍休息一会而遭拒的时候挺身而出,强行压住怒气,对着杨仪说道:“威公,你也看到了,现在主公年纪幼小,受不得车马劳顿,吐得脸色都变了,难道你就不能体谅一下,让他稍事休息再走?更何况大伙们都已经疲惫不堪,你真要这么强行走下去的话,恐怕大家都会累坏的。”
杨仪本来就想找个人来立威,现在见诸葛瑾兄弟出头,哪里还管他们是诸葛亮的兄长和弟弟?顿时淡淡笑道:“这一点仪不敢苟同,先生应当也知道,现在绵竹被破,而绵竹离成都不过百余里,一天的时间就能赶到,虽然我们大家累一些,然而只要逃到了建宁,大家的生命就得到保证了,如果这时候稍微放松,一旦被刘和的大军赶上来,恐怕我们全都做了俘虏,到了那时候,恐怕诸位就算是哭着喊着要多走几步,已经是不可能了。所以,与其将来后悔,倒不如现在加紧赶路。”
杨仪在说完之后,再也不理会诸葛兄弟,反而下达了一条命令:凡是有谏阻主公继续前进的,当以造反论处,此事涉及到主公和所有人的安全,无论是谁都承担不起这样的罪责。
杨仪在下令之后,反对的声音果然少了不少,不过所有人在心中更加怨愤,只不过是敢怒不敢言而已。
这样一来刘禅就更加倒霉了,他满脸的悲戚与愤懑,心中充满了诅咒,可是还不敢多说话,现在的他充分体会到了当朝天子的感觉,做一个这样的傀儡君主,实在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
最后诸葛瑾终于看不下去了,再度提出来要休息半个时辰,这一提议立刻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赞同,迫于形势的杨仪终于同意全体休息,然而时间仅仅是一柱香的工夫。
然而到了当天晚上,就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情,诸葛瑾竟然被几个醉酒的军士杀死在营房之外,之后据说那几名军士连夜逃走。
惊闻消息之后,几乎所有人都难以置信,甚至有不少人怀疑诸葛瑾是死于谋杀,尤其是诸葛瑾的弟弟诸葛均,对此更是笃定,因为据诸葛均所说,当时诸葛瑾只是起来如厕,却在外面惨遭杀害,那个时候是在四更天,哪里会有人在那个时候还在饮酒?
杨仪也对此事表示强烈的愤怒,立刻派人调查,然而却始终没有结论,而且第二天一早大军还要开拔,此事自然就这样不了了之,只留下了人们心中强烈的怀疑和更加强烈的不满情绪。
却说诸葛亮在绵竹败退之后,在亲兵们的保护下返回成都,然而等来到的时候,却发现那里早已是一片荒凉,百姓们由于四处逃亡而十室九空,就算是主公刘禅和百官及家眷也都不见了踪迹。
诸葛亮心中奇怪,便回府准备问问他的兄长和弟弟,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莫非刘和另外率军偷袭了成都不成?
然而等来到府上,却发现他那里竟然也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这时诸葛亮的心中隐隐感到了一种不安,就在这时,只听得负责向百姓打听消息的军士回来,告诉诸葛亮说是杨仪听说绵竹失守,诸葛亮下落不明,故此护着主公刘禅前往建宁。
“原来如此,我说成都为何如此荒凉?这杨威公见机得也算不差,否则的话,要等我回来再忙碌,恐怕大家走的就没有那么从容了。”
然而就在这时,诸葛亮突然感到心中一阵发闷,面色都变得发白。
旁边的军士见状,连忙扶住诸葛亮,关切的询问诸葛亮是不是不舒服,并且立刻分出几个人去寻大夫。
却见诸葛亮摆摆手说道:“我没事,只不过是突然有些气闷而已。想来应该是亲族之间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待我问卜看看。”
诸葛亮说完,随即就起用奇门遁甲之术,手起一卦,然而片刻之后却是面色大变,随即猛然喷出了一大口鲜血,咬牙说道:“杨仪小儿,白白辜负我的信任,不仅威凌主公,而且还害死我兄长,这等仇怨,我诸葛亮若不报回来,枉为人也!”
随即诸葛亮给孟获写了一封信,命一个值得信任的亲兵伪装之后,乘着快马飞送到孟获手中,命其擒杀杨仪,除此国贼。
“唉,这一切都是我识人不明,竟然将成都托付给这样一个奸贼,致令主公受辱,兄长蒙难。”在亲兵带着诸葛亮的书信离开之后,他兀自摇头叹息,深深地忏悔自己之前的过失。
第五百八十五章 诸葛亮的空城计
在部署完杀掉杨仪的计划之后,诸葛亮并没有立刻撤离成都,而是组织起城内那些还没有来得及撤走的百姓以及从前线逃回来的军士,重新安定秩序,并且对他们宣告,孟获将军所率领的十万蛮兵不日就要开到成都,只要大家团结抗敌,到时候一定会败刘和于成都城下。
这当然只是诸葛亮为了鼓舞士气而故意放出的话,其真实目的是为了能够拖延刘和大军的进程,彻底保障刘禅的安全。
在他看来,现在的杨仪已经相当于是死人,根本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只要自己一纸书信,杨仪绝对难逃一死,既然如此,主公刘禅肯定会得到孟获的优待,最起码只要有自己在,孟获就绝对不敢对刘禅起什么歪心思。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诸葛亮才不致于立刻出发前往建宁,而打算留下来拖延刘和的步伐。
诸葛亮的做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借助奇门遁甲之术施展空城计,制造假象,骗刘和退走。他这一生一向谨慎,如今出其不意,大胆一次,相信即便刘和是神仙再世,也决计无法看出来。
诸葛亮为了保证能够骗过刘和,将所有的百姓都召进城内不准出来,同时又下令城门洞开,还让士兵装扮成百姓,在城门前洒扫街道,他自己则走到城楼上,在两个童儿的陪同下,悠然自得的弹琴,直等刘和大军的到来。
诸葛亮刚刚部署好这一切,就听得远处传来了隆隆的马蹄声,随后他看到不远处来了一支军马,这支军马的大旆上绣着一个“黄”字,看起来应该是刘和帐下大将黄忠。
诸葛亮没有猜错,来的的确是黄忠,他作为先锋大将,在刘和平定绵竹之后的第一时间酒请命前往成都,得到了刘和的许可。
“汉升你率中即刻前往成都,孤王随后就会发兵赶至,一定要谨记,凡事要三思而行,千万不能莽撞行事。”
“诺!主公放心便是。”黄忠在得到了刘和的准许后,立刻率军赶往成都,他本来打算到了城下直接攻城,却没想到对方竟然城门大开,百姓们也都把他们视若无物,在城门口洒扫街道,而诸葛亮则在城楼上轻松的弹琴,并且还说着欢迎他入城的话语。
“哼,这分明是你有埋伏,我可不会上这样的当。”黄忠瞅了一眼诸葛亮,淡淡的说道。
黄忠当年也在刘备帐下作战,它对于诸葛亮的本事可是很清楚,在他看来这世上除了自己这位神秘莫测的主公之外,就是诸葛亮有本事了,像这种满肚子花花肠子的人绝对不可能就这样让自己攻城,里面肯定有什么埋伏,如果进去的话,将会必败无疑,到了那时候,自己吃败仗不要紧,可是如果令主公士气受挫,那可不是自己能够吃罪得起的。
当然黄忠也绝对不可能会离去,所以在无奈之下,他只好命令麾下将士安营扎寨,准备长期住下去,既然你在城内有埋伏,那么我便借安营扎寨的机会把你的人给引出来,借此探探你的虚实。
然而诸葛亮却并不上当,哈哈笑道:“没想到在秦王帐下这几年,黄汉升老将军竟然愈发学得有谋略了,不过先主公如此厚待于你,你却忘恩负义,投降他人,现在更是引着敌军进攻故国,你的道义良心呢?”
黄忠听了这话顿时老脸一红,当年刘备拒绝为他换巴郡之事,他后来想想也感到理解了,毕竟一个郡的土地事关全局,估计除了自己现任这位豪气的主公之外,谁都不可能会答应下来,所以对于自己叛出蜀国,黄忠多少还有些羞愧的。
随后黄忠不再接话,只是埋头下令修建营寨。
这时候却听得背后传来一道声音:“汉升不必因此而感到羞愧,无论是蜀公也好,还是秦王也好,都是我大汉之臣,为谁效力都一样,这其中并无差别,其中最关键的是何为顺何为逆,如今秦王率军扫荡群凶,一统江山社稷,重新安定我大汉,此等功德即便是传送千秋也毫不为过,而蜀国本是我大汉之臣,如今却改弦更张,妄图自立割据,阻碍我大汉统一,且不说其行径如同螳臂当车,飞蛾扑火,令人感到可笑,即便是真能做成,你诸葛亮到了九泉之下,有何面目去见忠心耿耿于社稷的故蜀公乎?”
诸葛亮一听这话,眉头顿时一皱,因为这话十分犀利,就算是他也难以反驳,他抬眼望去,发现来人竟然是刘和麾下著名的谋士刘晔,顿时笑道:“久闻刘子扬谋略过人,且又是汉室宗亲,亮一向久仰,却不曾想在此处相见,实在是欣喜不已,只不过刚才听了那一番高见,心中实在不以为然,原来所谓的名士,只是徒有虚表罢了。”
“哦?不知孔明此话何意?”刘晔皱了皱眉,开口问道。
这一次他作为黄忠的军师,来到成都城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判断形势,如果有机会就一举破城,如果他判断准确,并且黄忠在他的建议下破城并生擒了诸葛亮,相信自己的名声必定会广为传扬。
然而他现在却无法判断诸葛亮到底是在故弄玄虚还是真有埋伏,所以才准备通过斗口而从中寻找诸葛亮的破绽,以便判断出虚实来。
诸葛亮的智力远高过刘晔,自然知道对方的意图,不过他还是开口说道:“纵然都是汉家领土,却也由国有侯,我家主公是经过天子下诏册封的蜀公、益州牧,乃是此地法定上的主人,可是秦王却派尔等率军讨伐,这简直就是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如此说来,正是你家主公不对在先,竟然还在此夸夸其谈,实在是可笑可叹。”
刘晔闻言面色一变,一时之间竟然理屈词穷,无话可反驳。
这时候只听得阵后马蹄声隆隆,又有一支兵马到来,刘晔闻言一喜,借坡下驴道:“我家大王来也,你要有什么话,直接对他说便是。”
随后刘晔随着黄忠一同前去迎接刘和。
第五百八十六章 识破
刘和来到城下,看着城头上诸葛亮搞出来的阵仗,也是微微一怔,不过随后便是哑然失笑,他感觉到对方实在有些太书生气了,自己这仗已经打到了这一步了,根本就没有停下来的理由,就算城内全民皆兵,又能有多少人?自己这一次仅仅在城下的可就是五万之众,而且都是以一当百的精兵,就算城内埋伏着十万人他都丝毫不惧。
不过刘和觉得还是要让诸葛亮输得心服口服。
“子扬,你方才与诸葛亮都说了些什么?”刘和由于离得比较远,虽然远远看到诸葛亮与刘晔在对话,却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看见诸葛亮一脸的得意,就知道这场斗口刘晔应该是输了。
刘晔脸色一红,随即就把之前的对话向刘和学了一遍。
当刘和听到刘晔说刘禅是合法的蜀中之主,却无端遭受侵略,而刘晔却无话可说的时候,刘和淡淡笑道:“此事好办,你只需如此说,就足以让诸葛亮哑口无言。”
刘晔一听,顿时眼前一亮,然后即可来到城下,对着兀自弹琴的诸葛亮说道:“孔明,之前我忙于迎接主公,没有空暇回你的话,你莫非是以为我词穷了吗?嘿嘿,你刚才说你家主公是朝廷册封的益州牧、蜀公,我这里想要问一下,之前的刘季玉是否也是朝廷册封的益州之主?他与我同样是汉室宗亲,你家主子无故讨伐,又将其流放,这又是什么道理?”
诸葛亮一听这话,顿时也是没有话说,他略微沉吟了一下,然后对着城下大声说道:“我料此话并不是你刘子扬所能说出来的,必定是秦王所教。秦王大驾既然已经到了,又何必匿形于人后,不敢现身乎?”
这时候却见刘晔闪过身来,大声笑道:“我家主公本来就在这里,是某些人眼拙,不识天下英雄,又何必出言嘲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说得好像就是你吧?”
“哈哈,我眼中自然识得英雄,可是若无英雄之气,却也无法识得,秦王殿下,亮素闻你一向勇猛,不输于吕布,如今我成都城内只有少数军马,区区数百将士,数千百姓,不知你可敢进城作战?”诸葛亮淡淡一笑,对着刘和说道。
刘和望了望城头上的诸葛亮,然后回过头来问荀攸道:“公达,城内是否埋有伏兵?”
荀攸面色甚是严肃的说道:“主公,城内布满了杀气,就连攸也无法判断能有多少人马,看起来应该是十分危险。”
“哦?果真如此?”刘和皱眉思索了片刻,然后笑着说道:“看起来公达是被诸葛亮蒙骗了,呵呵,你且想想,孟获的数万蛮兵如今正在南方防备周瑜,白水关内还有一部分残兵,他国内一共能有多少人马?就算是成都城内全民皆兵,估计也都没有几万人,就这点兵力如果打埋伏的话,难道我们会惧怕?这诸葛亮只不过是抓住我不愿多做损伤的心理,方才施展此空城计,依我想来,这个时候刘禅肯定是早已经退走了,这城内只是一座空城,你且想想,以诸葛亮的谨慎劲儿,可不可能让刘禅也一起待在成都,从而被我军瓮中捉鳖,一锅端吗?这绝对是不可能的,反而是他突破之前的谨慎,摆个空城计,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可是主公,城内的的确确遍布杀气,这一点又该如何解释?”荀攸虽然对刘和的话表示同意,可是仍然相信自己所判断出来的杀气绝对不是假的。于是问道。
刘和嘿嘿笑道:“公达岂不知诸葛亮精通奇门遁甲乎?我相信此事定然是诸葛亮借助遁甲之术捣的鬼,甚至不用别的,他仅仅在城内部署几个石阵,就足以造成庞大的杀气,从而骗过我们,而且就算是他城内真的有十万大军,我今日也决意破城,誓要生擒诸葛亮。”
“主公神算,下官不及也。”荀攸见刘和分析得如此明了,顿时也相信这座成都城只是一座空城,同时对刘和的分析佩服不已。
紧接下来刘和则是一瞬不瞬的盯着诸葛亮,然后笑眯眯地说道:“既然你邀请我率军攻城,我若不去的话,岂不是失礼了?呵呵,今日不管你城内有没有伏兵,有多少伏兵,我也照单全收了,传我将令,攻城,四面围住城池,决不能放一人逃走!”
随后又看了看潘璋,对他说道:“看好此人,务须将他生擒活捉,绝不能让他走失。”
只听得军鼓声阵阵,将士们鼓噪者开始了攻城的行动,而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刘和竟然一马当先,冲着城门冲了过去。
“啊?竟,竟然真的下令攻城了,这可怎么办呢?”这时候扮作百姓洒扫街道的那些军士们全都惊惶不已,再也没有了之前的从容,更有不少人大声叫喊着要关闭城门。
然而刘和的速度又何其快?胯下火焰驹如同离弦之箭一般,只是眨眼间就来到那些军士面前,随后刘和手中混铁槊直接砸了过去,只听得哀嚎之声一片,所挨者非死即伤,下一刻,刘和已然冲进了城门之内,这才发现里面竟然空无一人。
“难道我真的中了计?可是刚才那些将士们的惊慌看起来不像是假的,这样说来的话,莫非成都城真的成了一座空城?”
刘和又是惊喜,又是遗憾,惊喜的是自己轻易可以攻下成都城,从而占据了益州最重要的地区,遗憾的是如果真这样的话,自己将再也没有借口征讨刘禅了,这样的话自己这一番努力岂不是白费了?
“如果再不能生擒诸葛亮的话,估计我更真的是劳而无功了。”刘和想了想,立刻命令黄忠看好诸葛亮,决不能让他自杀。如果他真的有自杀倾向,哪怕是一箭将他射伤也无所谓。
“诺!主公放心就是。”黄忠看出了刘和的决心,连忙点了点头,一脸严肃地说道。
第五百八十七章 生擒诸葛亮
这时候的诸葛亮并没有求死的志向,并不是他怕死,而是他一直对刚才发生的一幕表示难以相信,明明看起来一切都进行的十分顺利,就连荀攸都是一脸的神色凝重,很明显是看出来了城内遍布杀气,这在一向小心谨慎不愿多做杀伤的刘和来说,基本上就注定了他不会死拼到底。
可是既然如此,自己又为何失算了?莫非是自己有哪些地方没有表演到位?
“这也不可能啊,为了不让音符出错,我在琴弦之下藏有利刃,只要不小心出错,结果就是手指头被割断,那个时候我全神贯注的弹琴,这也保证琴中布满了杀伐之气,刘和是琴道的大行家,不可能听不出来,可是他却为何偏偏发起了进攻?他到底是如何识破我的?”
诸葛亮就像是一个被抽去了魂魄的木偶那样,默默地站在城头上,口中还在喃喃自语着。
这时候诸葛亮身边的那些亲兵们都已经自顾不暇,即便有几个想要保护诸葛亮离开的,但凡他们有一点动作,都被城下的黄忠麾下神射手们给射死了,其余的人根本不敢再到近前,纷纷无奈的逃走。
这样一来诸葛亮身边就连一个保护的人都没有,好在之前刘和专门下令,不准任何人伤害他。否则的话估计他早就死了几万次了。
其实诸葛亮现倒没有什么,最紧张的反而是黄忠,因为他现在承担了看住诸葛亮不准其自杀的任务,必须时刻盯着诸葛亮,甚至弓箭随时在弦上,只要诸葛亮有什么动作,立刻就要一箭射去,或者是射掉他的武器,甚至还有可能是射伤他本人的手臂。
不过再诸葛亮没有做出反应之前,他还不能有所动作,毕竟刘和希望能够得到一个完好的诸葛亮,而不是一个伤残的诸葛亮。
好在黄忠紧张了没多长时间,潘璋就率人冲到了城头上,看到正在发呆的诸葛亮,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扑上前,将其五花大绑起来。
直到这时候诸葛亮才算清醒过来,而且也是后悔不迭,自己其实早该自杀而死,最起码会强于做别人的阶下囚,尤其是对方是他这么多年来一直所忌惮和针对的刘和。
“我到了他的手中,指不定会收到怎样的折辱呢?尤其是我作为窃取权柄的叛贼,一向遭人痛恨,尤其是关羽张飞等人,早已对我咬牙切齿,相信到时候必定会遭受一番折辱吧?不过事已如此,就算是后悔也没有用。”
诸葛亮满脸的无奈,苦笑着摇了摇头,然后被推搡着来到了刘和的面前。
诸葛亮现在所待的地方正是之前的益州牧府,也就是刘备和刘禅在这里办公的地方,之前自己在这里是座上客,如今却成了阶下囚,这种物是人非的滋味实在有些令人难以接受。
然而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刘和竟然没有对他出言讽刺,而是走上前来,亲自解开绑缚,然后对推上来的将士轻声呵斥道:“我不是吩咐过,要好好对待诸葛先生吗?如何竟然将他五花大绑?简直没有规矩。”
随后刘和亲自为诸葛亮解开绑缚,然后说道:“虽然本王在明面上是讨伐孔明先生你的篡逆之举,实际上我也知道,先生你这样做实在是出于对玄德兄的一片忠心,昔日玄德兄临终之时曾有遗言,蜀公若能辅则辅,若不能辅,你可取而代之,即便这样,先生都没有真正取而代之,由此可见一片忠诚,然则先生却失于计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