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将星系统-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马懿连道不敢,随后说道:“主公应当知道,其实以我军的实力,就算是泰山贼寇全部效死力,我们也不是秦公的对手,说句实话,我们现在也不过是苟且偷安罢了,正因为如此,老主公才会忧郁而亡,懿有一计,可以彻底摆脱秦公的阴影,那就是率军东征倭国,下官这些年经过调查得知,如今的倭国正在打内战,我们到了那里之后采用怀柔手段,拉拢一帮,打击一帮,然后辅以兵法之妙,锐器之威,则倭国不愁不平定,倭国幅员数千里,我们完全可以在那里进行发展,如果大汉强大,我们只需冷眼旁观,一旦出现动乱,我们可以乘势率军反攻,夺取大汉天下,如今这些泰山贼寇放在徐州也是麻烦,不如主公拨派给下官,则下官率领这些人去征倭,到时候他们远涉重洋,也不会产生异心,又能帮我们开疆拓土,何乐而不为?”
“嗯?这倒是个好主意。”曹丕一听这话,顿时眼前一亮,既可以去除心腹大患,更能帮助自己开疆拓土,万一在大陆上支持不下去了,自己还可以跑到倭国去避难,说不准有一天中原真的内乱,自己或者子孙后代能够杀回来呢。
不过曹丕随后又想到一件事,皱眉说道:“可是这样一来的话,一旦秦公率军打过来,那我们不是更无力阻挡了吗?我正倚仗仲达你帮我御敌,须臾不能离开,你一旦离去的话,我真不知道该怎样抵挡刘和的入侵。”
司马懿笑道:“此事其实倒也简单,虽然天子废立皇后,可是此事毕竟是天子的意思,只要天子向他解释清楚,他也就没有借口了,另外一点,现在刘和新吞并了江东,威望大增,所以才急需通过战争立威,不过想让他树立威望也不是没有其他的办法,主公可以向天子保奏他为亲王,甚至是加九锡,这样的话他的威望得以树立,又承主公保奏之情,如果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变故的话,数年之内也不好发兵来犯。而在这几年之间,我们如果顺利的话,就能够拿下倭国了,就算拿不下,也绝对能够得到他们一大半的土地,到了那时,如果秦公执意来犯的话,主公大可以到倭国称王称霸去。”
“好,就这么决定了,仲达,如果将来果真有那么一天,你就是我的丞相。”曹丕见司马懿出了这么好的一个主意,当即拍板,决定表司马懿为征东将军,率领三万大军出征倭国。同时为了安抚刘和的情绪,上表晋升秦公刘和为秦王,开府,加九锡。
第五百五十七章 刘和封王
这时候的刘和的确像司马懿所料想的那样,为了安抚典韦和臧霸,任命典韦为中领军,臧霸为平东将军,遥领徐州刺史,并且下达命令,让典韦征募两万铁戟军,又拨给臧霸一万枪兵,让他们厉兵秣马,好好训练,等到训练有成,便率军攻打徐州。
在这之后,刘和又写下奏表,声称曹丕威凌天子,废立皇后,屠杀大臣,罪大恶极,特向天子请旨,调动三十万大军,兵临徐州,屠灭奸党,为天子分忧。
献帝在收到刘和的奏章之后顿时感动的眼泪直流,真恨不能立刻就签下“同意”的敕书,只不过曹丕派过来监视的内侍正在一旁虎视眈眈,做为尚书令的曹丕党人华歆也绝对不会将敕令下发出去,所以他强行忍住心中的冲动,在奏章上违心的写下这一切都是因为伏皇后和那些大臣们的不是之类的话语,并且大加赞赏刘和的忠诚。
刘和的奏章很快就传到了曹丕的耳中,听说消息之后的曹丕惊了一身冷汗,司马懿的话不幸言中,幸亏自己提前加派了人手到天子近前,否则的话,一旦天子在上写下一个“可”字,估计自己很快就被面临灭顶之灾。
虽然平常对刘和很是不屑,可是曹丕却深深地知道己方与刘和大军之间的差距,所以一听说对方神情要讨伐,他才会如此惧怕。
这也让曹丕坚定了支持司马懿东征倭国的决心,只要逃到倭国,在那里自在为王,那么他就再也不用受到刘和的威胁了。
不过好在曹丕有对应的手段,他按照司马懿的指点,立刻向天子上表章,举荐刘和为秦王,刘和本来就是汉室宗亲,就算是被封王也不违背祖宗之法,更何况刘和麾下势力庞大,天子也想借此拉拢他帮助自己对付曹丕,自然是欣然同意,立刻下诏册封刘和为秦王,允许开府,加九锡。
在古代开府的王位和不开府的王位之间是有着本质区别的,简单地说,允许开府,就是允许设置官吏,代表着有实权,不开府就只是一个名誉称号,没有实权。
而“加九锡”也是一个荣誉,所谓的“九锡”指的是九种礼器,包括车马、衣服、乐、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鬯,这九种礼器分别代表着被赐予的对象有德、能安民、能使民和乐、民众多、能进善、能退恶、能征不义、能诛有罪、孝道备这九种德行或才能,是皇帝给大臣的最高礼遇,而在之前的历史上,王莽曾受九锡,结果创立了新朝,这就意味着被加九锡之人有可能会威胁皇朝的统治。
曹丕给给刘和“加九锡”,不仅仅是为了笼络刘和,更是为了把刘和放在火上烤。
所以,在朝廷派使者来到长安之后,刘和接受了王爵的册封,却推拒了“加九锡”的荣誉。
在他看来,以他现在所拥有的权力地位,加不加九锡根本没有任何区别,反而会被一些人贴上“篡逆”的标签,所以弊大于利,有不如无。
在与使者谈话的时候,刘和专门问起了天子,包括饮食起居都问的很是详细,这让使者心中惴惴不安,生怕从中挑出什么错来,然而却也不敢不答,只好依照事实说了出来,好在刘和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让他捎话,希望天子好好保重身体,然后就不再说什么了。
在接受了册封之后,刘和上表天子,册封妻子黄月英为王后,儿子刘裕为世子,又将大小乔、蔡昭姬、孙尚香、马云碌、王异、吕玲绮等妾室尽皆封为夫人,同时对于麾下的文武大臣进行封赏。
刘和任命荀为尚书令,管宁为太傅,郭嘉为太尉,荀攸为左仆射,钟繇为右仆射,陈群、贾诩、刘晔、鲁肃为侍中,其他文武众人各有任命,一时之间举国欢腾,万民同庆。
使者惴惴不安的挨了几天,后来终于回到徐州,向曹丕详细报告这一次册封的所见所闻。
“刘和竟然拒绝了‘加九锡’的封赏?”听到使者的报告,曹丕顿时惊讶不已,他没想到这世上竟然还有人这样清高,送上门的权力都不要,不过他毕竟也是一方诸侯,在玩弄权术方面也是驾轻就熟,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刘和的用意,轻轻叹道:“这个刘和果然是不是一般人,竟然能够轻易看穿我的用心,不过说句实话,这世上能够看穿我用心的人绝不会少,可是能够抵挡住如此大诱惑的人绝对不可能会多,至少在这一方面,我绝对不如他,唉,此人,实在是不简单,天下各路诸侯败在他的手上,也绝对不冤。”
而在听说刘和细询问天子衣食住行之后,曹丕的心中更是狂跳,他猜不透刘和这样做的意图,生怕刘和会因此而抓住他的把柄,并且因此而再闹出什么讨伐的事件。
虽然拒绝了“加九锡”的荣誉,但是刘和却也同样能够找出借口“清君侧”,而且正是因为拒绝“加九锡”,刘和讨伐他的时候才更加不会被人怀疑有什么“野心”。
所以,曹丕反复地问那个使者,刘和都问了些什么,他又说了些什么,直到那使者重复了十几遍之后,他发现再也没有什么遗漏,这才让使者退下。
“刘和问这话是什么意思?他尤其着重问天子的饮食起居,到底是希望天子吃得好身边陪侍的女人多还是希望天子吃的不好身边陪侍的女人少?这可真是一个很大的麻烦,我为何猜不透他的意图?万一我做的不符合他的心思,被他找个借口讨伐,那么我该怎么办?司马仲达也不在这里,泰山贼寇们又都被他拉去攻打倭国了,现在我国内只有这两万多的兵力,根本就不够他塞牙缝的?”
曹丕心中惴惴不安了许多日子,后来实在忍不住,派人给司马懿送了一封信,希望司马懿给他拿个主意,直到三个月后,司马懿才回信,说如果刘和一直到此时都没有什么反应的话,应该就没什么事,曹丕见刘和在这三个月确实没有下一步的动作,这才略略心安。不过以后却也收敛了许多,不敢随意凌辱天子和朝中的大臣。
第五百五十八章 江东二张
刘和在封王之后,并没有立刻下令部署对曹丕或刘禅进行讨伐,而是加紧养精蓄锐,尤其是下大力气开发江东之地,刘和知道,在一千年后,甚至只需要五六百年之后,这里将是整个天下最为丰饶的地区,所谓“扬一益二”,所谓江南鱼米之乡,虽然具体位置略有差别,可是都属于现在的扬州,尤其是刘和还需要以这里为基地,进行征讨海外的军事行动,如果没有充足的物质保障又如何能够实施?
而除此之外,刘和一直隐隐觉得自己这套系统绝不会无缘无故掉到头上,尤其是在搜集到《太平清领经》而获得系统奖励之后,更是觉得这背后会有一些让自己感到担忧的东西,尽管知道这种担心或许没有根据,然而防人之心不可无,所以他这几年并没有快速完成统一,而是决定先为自己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甚至等到自己开发出火药武器之后再考虑统一的问题。
至于司马懿征倭的消息,刘和也听说了,不过他并没有阻止,也没有接受郭嘉所提出来的率兵在徐州边境示威,迫使司马懿退兵的建议,在他看来,不管司马懿再怎么险恶,也毕竟是汉人,在对倭战争方面,自然是汉人获胜更加让人心中舒坦,更何况以司马懿的天性凉薄,就算自己灭了曹丕的势力,恐怕司马懿都不可能回来,这样只会迫使曹丕投降,早早地把天子这道紧箍咒戴到自己头上,到时候自己再做什么决策就不能像之前那样自由了,对他来说实在是弊多利少。
周瑜不仅是当世最优秀的军事统帅,而且还是一个精于内政的超级人才,在刘和所提供的各种生产利器之下,在全面推广刘和的均田、屯田等制度下,就连一向民风剽悍、尚武好斗的山越族人也都纷纷放弃族群众的苦日子,来到周瑜的治下,好好的做起了他们的农民,与此同时,刘和又把拥有均田技能的国渊和拥有屯田技能的石韬都调到了扬州,分别担任周瑜的别驾和治中,这样一来让江东的粮食产量获得了进一步的提升,仅仅三年的时间,江东的粮食产量就翻了两番,成为了人人眼红的鱼米之乡。
当然,在这三年内,周瑜也没有放弃对水兵战法的训练,这时候刘和开发出了更多的船舰,尤其是许多适于海上航行和作战的海船,这让周瑜的心中更加狂热,每日里督促周泰加紧训练,而水军的数量也得到了扩充,现在仅仅在扬州就拥有八万水军,荆州也有五万水军,如果再加上在辽东的三万水军的话,刘和麾下一共有十六万水军,仅仅水军的数量都超过蜀楚两国兵力的总和。
而除了军事训练和处理内政之外,刘和也没有放弃对江东二张的寻找,毕竟这两个人无论是在当地的威望还是内政能力,都足以吸引刘和千方百计的去寻找。
刘和找人的方式也很特别,他带着陈群,以巡视风土人情的名义进行微服私访,四处寻找。
虽然说江南风景秀丽,江东的经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可是比起农耕积极发达的北方和蜀中还是有些差距的,当然更是远远无法和长安相比,所以这一路上这一行人吃了不少苦,别的还好说,可是住宿的问题很难解决,因为很多地方还是比较荒凉的地带,十里八里都没有人居住,客栈什么的更是绝对没有,驿站还没有建立周全,有的时候不得不露宿荒野。
好在刘和身边这些人都是战阵出来的,现在的天气是春三月,南方气候宜人,晚上也不冷,否则的话这个问题还真的难以解决。
不过令人惊喜的是,虽然这其中经历了许多的辛苦,却也让刘和发现了许多的人才,当然这些人才最多也就是某一方面的最高属性在70左右,能够达到二流标准的并没有一个,这也促使刘和下定决心,这一次一定要找到这两个内政顶级高手,相信有了他们,江东的实力一定会进一步获得发展。
好在陈群的能力比较突出,在苦寻了一个月之后,陈群突然有所感应,惊喜的对刘和说道:“主公,在东南方二百里处有两名人才,他们的属性看起来很强大,当属一流人才,应该就是江东二张。”
“哦?这可是真的?”刘和听说之后顿时惊喜不已,连忙引着陈群等人向着东南方向赶去。
刘和用了三天的时间终于赶到了陈群所说的地点,可是抬头一看,前面竟然是一座大山,这顿时让他上了愁,原来二张竟然是隐居在山中,可是这茫茫大山,该往哪里去寻找?
不过刘和却也没有气馁,他下令见过有的人按照四人一组分成上百队,分开来寻找,只要发现之后,留下两个人看住二张,其他二人则发出信号,四处召集人手。
而那所谓的信号则是新发明的一种响箭,在数里之内应该都能听到,毕竟山中幽静,声音的传播比在人多嘈杂的地方还是方便的多的。
刘和的方法果然奏效,用了没有两个时辰,在他附近的一个小队就发出了信号,刘和心情激动的循着信号的方向赶去,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二张。
“二位先生,你们可是让孤王一番好找,今日能够见到你们,不仅是孤王之福,更是江东百姓之福,天下百姓之福,朝廷社稷需要你们,还请二位随我前往长安,或者直接在扬州任职吧。”
刘和看到在一起隐居的张和张昭,满脸期待的说道。
这时候的二张正在一起弈棋,可是自从他们被发现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弈棋的兴趣,因为他们的心绪已经被打乱了。
不过他们还是为刘和的执著所感动,没有想到到了这时候,刘和竟然还惦记着他们,而且不远千里来寻找他们,由此可见他们的诚意。
然而这两个人却是齐齐一声苦笑,对着刘和说道:“我等尽皆老迈昏聩,对于大王实在没有什么用处。大王的情意我们心领了,同时大王当也知道,我们族中的子弟也都在大王麾下做事,我们听说大王要在长安开科取士,也准备让他们去应试,可是我们两个,就算了吧,这几年常年隐居,人也变得懒散了,就算勉强去了,恐怕也很难为大王效力了。”
第五百五十九章 二张的真正隐情
“两位先生实在是客气了,以你们的才能,就算是治理整个天下,作为一国之相都没有问题,江东二张之名名闻遐迩,又有谁不知道?”
刘和在见到二人之后立刻就命系统扫描了他们的属性:“张,内政型人才,一流内政人才,武力4,智力86,内政95,魅力82,属性已达巅峰,可册封为天平星;张昭,内政型人才,一流内政人才,武力4,智力84,内政97,魅力80,可册封为天微星。。。。。。”
也正因为确认二人是一流内政人才,刘和才对他们极力招揽,因为这样一来他就能在得到两位天罡将星。
然而刘和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两位的将星其实都已经被册封过了,当初系统想要提醒,却被他强行关闭了。
幸好到了此刻,二张再度拒绝,只见张踌躇了片刻,最后开口说道:“大王来到此地的诚意,我们确实非常感动,其实说句实话,不是我们两个不肯效劳,实在是有隐情。实不相瞒,我们两个之所以逃到此处,实际上是因为受到了仙人于吉的诅咒,寿命已然无多,当初在吴公,不,应该说是吴侯投降之后,仙人于吉在我们的饮食中投毒,之后又找到我们,要我们为他传教,并说只要我们帮他,不仅帮助我们延寿,还让我们做左右护法,从此之后过神仙日子,并且交待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搜集四部天书。。。。。。”
“四部天书?”刘和闻言一皱眉,顿时闻道。
只见张昭有解释道:“这四部天书一为《太平清领经》,二为《遁甲天书》,三为《太平要术》,四为《太平洞极经》,他告诉我们,《太平清领经》原本是他的,他好心将这部经书赐予吴侯,却没想到吴侯竟然又交给了大王你,《遁甲天书》一开始在左慈仙人的手中,后来赐予了刘备,刘备后来又赐予了诸葛亮;《太平洞极经》在张天师手中,后来赐予了曹操,曹**后,又被曹丕继承,只有《太平要术》一书没有下落,不过估计是在大王你的手中,所以他要我们假装投靠大王,盗取经书,并说只要全部集齐四部天书,他就保我等子孙后代世代繁盛富贵,说句实话,当时我们心中还是颇为意动的,可是后来一想,这其中或许会有什么阴谋,我们不能仅仅因为子孙后代的繁盛富贵而给天下带来灾难,所以这才回绝了他,来到此处颐养天年,换句话说,就是混天等死。。。。。。”
“仙人于吉?他竟然没有死!而且还对二张做了手脚,并且威胁他们帮他寻找四部天书?等等,我记得系统当初也提出来要用属性点换取那部《太平清领经》,当时就觉得有些怪异,现在看来,这里面果然有阴谋。还有,他说《太平要术》在我手中,这怎么可能?我自己有没有,难道还不知道?或许此书还未现世吧?”
听了二张的话,刘和的脑子顿时活络了起来,如此看起来,自己之前的担心是对的,不管是系统还是仙人于吉,还是左慈、张天师,都想着要集齐四大天书,而他们当初既然愿意将这天书赐给那些所谓的天命之人,看起来是应该有控制的手段。
“看起来以后我要防着一点系统,对了,当初它不是说这个系统经过某个神仙的改造吗?如此看来,应该是背后的那个所谓神仙搞的鬼。”
虽然现在对系统产生了防备之心,可是如果说把系统给抛弃的话,刘和绝对不舍得,先不说离开了系统他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继续得到麾下这帮谋臣武将的忠诚,仅仅是不能继续册封人才这一点,刘和就感到有些受不了。
“嗯,我现在就打开系统,让它帮我看一看这两个人的情况,看看它怎么说,不管如何,从当初于吉等人分别赐予其他天命之人天书以便与我对抗这一点来分析,就足以证明系统背后的那位神仙应该不是和于吉是一伙的。”
刘和经过了一番分析,便决定从系统那里探一探底细,所以他立刻启动系统,对系统说道:“如今你看张昭和张这两个人是不是即将性命不保了?”
系统竟敢出奇的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他们两个体内被植入了病毒,这种病毒很奇怪,好像是出自于后世的一种奇怪病毒,这种病毒这种病毒和病毒软件一般,拥有特殊的基因程序,几乎无人能够破解。如果在两千年后的话,借助当时超高的科技水平和黑客技术,或许有解酒的希望,可是以现在的医学手段,即便是本系统采用基因疗法也根本不可能让他们得到救治。”
“可是有谁有这样通天的手段,能够在他们体内植入这种奇怪的病毒?”刘和装作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对系统问道。
只见系统叹道:“到了如今,我也不瞒你了,对他们植入病毒的是另外一名高级智能,在这个世界,这种高级智能自称为仙人,据本系统了解,跑入这个世界的所谓仙人一共有三个,一个是‘于吉’,一个是‘左慈’,还有一个是‘张天师’。。。。。。。”
“难道只有三个仙人?可是在演义上不是还有一个赐予张角《太平要术》的南华老仙?难道这个人是杜撰的?”刘和听了系统的话,突兀的说道。
只见系统沉默了片刻,再度说道:“不错,的确还有一个,另外一个仙人的确是‘南华老仙’,只不过自从黄巾起义失败后,《太平要术》不知所踪,南华老仙也再没有现身。。。。。。”
“可是之前你也提出过要用属性点换取我那一部《太平清领经》,难道像你这样伟大的系统还需要搜集两千年前的书籍?这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刘和实在忍不住心中的疑问,对系统问道。
“我也不知道,这是系统后面的程序,其实我只是一道并不完善的智能程序,后面的东西根本不清楚,除非是你册封完108名将星,打开最高权限,才能得知最终的一切,否则的话,我什么都不清楚。。。。。。”
系统这时候不知道出了什么状况,听这声音竟然令人感到无限的痛苦,就在这时,系统最后说道:“这两个人已经无可救药了,他们最多能活三个月,另外,他们所属的将星已经册封过了,就算身体健康也没法再册封,你放弃吧,今日本系统累了,先去休息了,请不要打扰。”
随后系统竟然自动关闭,无论刘和如何呼唤,经再也打不开。
“难道系统到了后来,竟然还有情绪的设定?”刘和挠了挠头,一脸苦笑地说道。
第五百六十章 蜀中惊变(一)
“二位先生身患重病,却也未必不能治疗,我可以带二位去找神医华佗,让他帮你们治疗。。。。。。”
虽然知道二张无法获得册封,也得了不治之症,可是刘和感谢他们对自己说出了秘密,却也打算去找华佗试一试。
二张一齐摇头说道:“大王不必白白费力气了,我们都是将死之人,根本不值得大王如此。更何况我们的毒就算是神医华佗也根本无法解掉,再者,我们也不知道那些仙人的手段,万一到了长安之后,那于吉控制我们盗取大王手中的天书,那我们的罪名可就大了。”
然而刘和却含泪说道:“二位先生为我大汉江山社稷黎民百姓而承受这等痛苦,可是我竟然无法为为二位先生解毒,就连缓和一下病情都做不到,我心中实在是惭愧。”
“咳咳,大王,在这世上即便是神仙,都有许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更何况是大王?大王不必伤心,以后我大汉能够有大王这样一位真正的治世之才,大仁大义之人,我辈就算是死了,也终将含笑九泉。”
看到刘和如此,张昭的心中也十分感动,对刘和轻轻安慰道。
“是啊,纵然我拥有无所不能的系统,可是毕竟也不是真正的无所不能,比如说,我可以让我麾下的文武大臣身体强健,将各种属性保持在最巅峰,可以让他们的容貌保持年轻,可是却无法阻止他们老去,一旦他们活到八十岁,一百岁,岂不是也要老死?还有,我纵然再有能力,也不过是只能册封108人而已,难道这世上仅仅有108名二流以上人才吗?恐怕远不止这个数吧?可是多余的人我就无法对他们进行册封了,还有面前的二张,我也只能无奈地看着他们死去,这就是我的诸多无奈啊,如此看来,以后还是尽量不要太过得意忘形,因为我做不到的事情也有很多。更何况我还不知道四大天书背后的图谋到底是什么,更遑论应对的手段?”
刘和听了张昭的安慰,心中无限的感慨,他见二张态度坚决,知道这一次他二人无论如何都不肯随自己回到长安了,也只能无奈的返回。
不过刘和有感于二人的高风亮节,在回去之后立刻表奏朝廷,册封张昭为曲阿县侯,张为广陵县侯,在他们死后又分别进行追谥追授,追谥张昭为文侯,张为刚侯,追授张昭为徐州刺史,张为扬州刺史。
而这时候的蜀中,却在进行着另外一场斗争,由于关羽连战连捷,这几年来收复了除了汉中之外的整个益州,又得到了荆南三郡,交州除了南海之外的所有郡,威望大增,这让隐居在成都郊外的诸葛亮更加被人淡忘,就连他的一些旧属都渐渐地失去了信心,虽然没有转而投靠关羽,可是去见诸葛亮的频率却也越来越少了。
在此之前,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早已经投奔到他那里了,除此之外还有他的三弟诸葛均,一家兄弟三人聚在一起,倒也其乐融融。
然而诸葛亮的心中一直存在着深深的担忧,因为从他的那些旧属那里,他也得到了消息,现在的关羽在实力大增的同时,野心也开始膨胀了起来,国中大事几乎是他一人说了算,就连主公刘禅都不行,关羽以刘禅的二叔自居,每一次刘禅说错话,都会遭到关羽的无情痛斥,甚至在现在,关羽为了巩固地位,都已经把他的女儿许配给了刘禅,对于这一点,刘禅连反对的资格都没有。
这还不算什么,最大的问题是现在关羽竟然将矛头对准了刘和,开始秘密招募军队,加紧训练,加强了对边境的布防。
虽然诸葛亮之前一直在坚持连吴共同对付刘和,可是现在吴国已亡,楚国却是偏安一隅,根本不敢提与刘和对抗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蜀国根本没有可以联合的对象,而在这种情况下,蜀国要想自保的话,反倒不适合继续与刘和对抗。
尽管蜀国有剑阁蜀道之险,从来不惧怕任何人正面进攻,可是毕竟还有南疆要防御,在陆军方面,诸葛亮可是没有丝毫信心能够打败刘和,更何况刘和麾下有十几万水军,而水军的统帅是连诸葛亮都有些忌惮的周瑜,在这种情况下,关羽的行为无疑是一种非常冒险的举动。
“关羽这么做,无异于在玩火,一旦他的挑衅行动引起了秦王的怒火,估计不仅是他,就连整个蜀国都会被他烧为灰烬,所以我们现在所要做的,是要尽一切可能阻止他的行为。”
诸葛亮眉头紧皱,在苦苦思索应对之策。
这时候只见杨仪说道:“或许我们可以派人劝说关羽率兵攻打西南的盘越国和西面的羌人,盘越国那些蛮人经常骚扰我们的边境,抢掠财货,杀伤甚多,至于那些羌人,我倒是想起来了当年刘和北征乌桓,将许多乌桓骑兵都杀掉,这其实是一种巨大的损失,所以我们可以建议关羽通过征服羌人组建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只要关羽出征,国内必然空虚,先生你对孟获有大恩,到时候利用他的力量进入成都,然后请求主公解除关羽的职务,并且对羌人说这一切都是关羽的主意,我们以免除其职务来安抚羌人之心,如此则大事可成。”
诸葛亮听了这话,顿时感到眼前一亮,对杨仪赞叹道:“没想到这几年你竟取得了如此的进步,这让我感到很是欣慰。可是我们应该如何劝说关羽呢?毕竟此人与我们不睦,想要让他乖乖听我们的,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诸葛亮这话,其实就有点考较杨仪的意思了,因为想要让关羽听从建议,突破点只有一个。
只见杨仪笑道:“此事倒也不难,廖立是关羽最为信任之人,可毕竟他是我荆州同乡,而且此人甚是贪财,想要让关某接受我们的建议,自然要从他身上作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