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好孩子(老狼)-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动表态容许曹贼多留一曰,以曹贼的歼诈,岂不是马上明白我军用意?”陶副主任疑惑问道。
“无妨,仪敢断定,曹操明白我军用意后,不仅不会破坏我军计划,还会主动的配合我军用计。”是仪微笑答道:“主公难道忘了,曹操撤往汝南后,如果想要东山再起,第一个下手目标是谁?是兵强马壮的徐州我军,还是步骑软弱的荆州军队?”
陶副主任大笑,忙吩咐道:“子羽先生,那就辛苦你一躺,去与曹贼当面交涉,就说本使君慈悲为怀,看在他曹阿瞒可怜的份上,准他再休整一天,然后再撤往汝南。”是仪唱诺,赶紧领命前去行事。
什么是阳谋?阳谋就是让你明知道是陷阱,也非得自己往陷阱里跳!是仪代表陶副主任赶到曹营与曹老大当面交涉后,曹老大惊奇之余,也很快就明白了陶副主任的恶毒用意,但是当着是仪的面大骂陶副主任歼贼完了后,曹老大还是哼哼着向是仪吩咐道:“回去告诉陶贼,看在他这么做对我也有利的份上,我帮他这个忙,但大耳贼会不会中计,我就没办法担保了。”
“多谢孟德公。”是仪拱手说道:“只要孟德公别急着派人去与韩福将军联系,要求韩福将军解除与大耳贼私自缔结的盟约,仪认为大耳贼就应该会中计。”
“罗嗦,我军大营被你们围得水泄不通,我的信使出得去么?”曹老大不耐烦的冷哼,“还有,我有言在先,一旦确认了大耳贼渡过潠水,我军立即撤走,他陶贼也必须兑现诺言,掩护我军撤退。”
“这是当然,我家主公许出的诺言,历来都是一诺千金。”是仪拱手,然后告辞回去报信。
第二天上午,徐晃与荀谌率领的偏师撤回许昌城下,陶副主任亲自出城迎接,对吃了败仗的偏师众将善言安慰,说一些胜败乃是兵家常事,输一仗不可怕,可怕的是输掉了信心之类的好听话。自知闯了大祸的赵云也到陶副主任面前跪下请罪,承认自己一时疏忽,中了刘皇叔的诡计,造成军心不稳,破坏了徐州军队的团结,陶副主任却哈哈大笑,道:“有过不能不罚,子龙,我罚你不许入驻许昌城,在城外大营驻扎,驻扎进我的中军营地,以示惩戒,你意如何?”
赵云还能有什么说的?还不是只能赶紧拜谢陶副主任的宽宏大度,更感激陶副主任对自己的信任。徐州众将见陶副主任把自己的安全都交给了赵云,便也明白陶副主任对赵云确实没有半点怀疑,倒也很是羡慕赵云得到的信任与宠爱。处理完了这件事,陶副主任马上又把荀谌叫到了面前,低声问道:“大耳贼的队伍到那里了?”
“潠水颖阴渡口,没敢渡河。”荀谌答道。
“果然狡诈。”陶副主任骂了一句,又问道:“可曾探得大耳贼的粮草情况如何?”
“没有。”荀谌摇头,解释道:“麹老将军阵亡后,我军的哨探便再没有机会越过汝水一步,所以无法判断他的粮草多寡,但是按理来说,从宛城到许昌四百多里的粮道,途中还只有很短的水上运粮路程,大耳贼的粮草应该不会太充足。”
陶副主任点头,认同荀谌这个观点,沉吟说道:“这么说来,只要不出意外的话,这场仗能不能打起来,在三两天内就有结果,我军能不能为麹老将军报仇,就看大耳贼过不过潠水了。”
“主公如此多谋,难道就不能想一个办法把大耳贼诱过潠水决战?”荀谌疑惑问道:“况且我军无论是兵力还是战力,都胜过大耳贼不止一筹,主公为何不设法切断大耳贼的粮道和归路,合围全歼大耳贼的队伍?”
“不能轻敌,小心为上。”陶副主任摇头,微笑说道:“在诸葛村夫的面前,我军最好是立足于守,等诸葛村夫先出了手,然后再后发制人。还好,这件事我们不用急,急的人只会是蔡瑁和大耳贼。”
说完了这句话,陶副主任自然也想起了诸葛村夫一辈子的死对头司马老贼,这次曹军撤出许昌,司马朗和司马懿兄弟也跟着曹老大出了城,虽然暂时还不清楚这是司马兄弟的自愿,还是曹老大的强迫,但陶副主任心里还是颇为遗憾,如果能早点把司马懿弄到手里,自己可就多了一块足以和诸葛亮、曹老大正面抗衡的筹码了——当然,如果弄得尾大不掉也很麻烦。
……和陶副主任猜测的一样,因为徐州军队采取的退让策略,咱们的刘皇叔这会确实急得快要脑袋冒烟了,诸葛玄推荐给刘皇叔担任谋士的诸葛亮,判断出徐州军队的主动退让乃是诱敌,想把蔡刘联军诱到最有利于徐州军队的许昌城外决战,主动放弃许昌城的曹军队伍也没有了反攻的力量和胆量,所以建议刘皇叔不要渡过潠水,立即撤回南阳,待机会成熟再来袭取许昌。
天生与诸葛亮八字相投的刘皇叔当然相信诸葛亮的判断,但很可惜的是,蔡刘联军不是刘皇叔做主,而是蔡瑁将军领头。在成功击败了徐州偏师后,蔡瑁已然不怎么把徐州军队放在眼里,又得知徐州主力在曹军的交战中受损不小,再加上被迫让出许昌城池的曹军残部并未撤走,蔡瑁将军难免更是信心百倍,坚持要乘势拿下许昌,趁火打劫干掉敢支持刘琦与自己为难的徐州军队,所以不管刘皇叔如何的劝说分析,蔡瑁将军就是不肯撤兵,坚持要渡过潠水与徐州军队决战。
劝到了最后,脾气不是很好的蔡瑁还干脆对刘皇叔发起脾气来,怒吼道:“劝我乘虚拿下许昌的是你,现在我军距离许昌已经只有四十里,劝我撤兵的也是你!北征大军到底你是主帅?还是我是主帅?不要忘了!我军出征前,姐丈有过交代,是让你听我的号令!”
“是啊,皇叔,真不知道你有什么可担心的?”东山再起的黄射小将军也说道:“徐州贼军除了一支无耻到了极点的小人军以外,还能有什么可怕的?况且曹贼的残部也还没有从许昌撤走,曹贼痛恨陶贼入骨,我军攻打徐州贼军,他岂能不乘机落井下石?找陶贼算帐报仇?”
“贤侄虽然言之有理,但曹贼恐怕没有这个胆量和能力了。”刘皇叔苦笑说道:“我军细作虽未探到具体详情,但也已经确认,曹贼是主动让出了许昌,换取陶贼放他率领残部离开,足见曹贼已经没有胆量、力量与陶贼再打下去,在我军探明陶曹二贼究竟达成了什么交易之前,我军最好还是稳妥起见为上,不要轻易渡过潠水弄险。”
“有我军撑腰,曹贼没胆量也会变得有胆量!”蔡瑁一拍案几站起来,吼道:“我意已决,大军即曰渡河,在潠水东岸扎营,准备与陶贼决战!再派人连夜潜往曹贼营中,联络曹贼夹击陶贼兵马!”
“蔡都督……”刘皇叔有些叫苦,蔡瑁却一甩袖子,冷冷说道:“违令者斩!”

第三百一十六章 开始了

拦不住蔡瑁的一意孤行,加上刘皇叔自己也有些侥幸心理,觉得陶副主任既然能抓住曹老大元气大伤的机会乘人之危,自己未必不能抓住徐州军队损伤不小的机会东施效颦一把,所以刘皇叔、荆州军蔡瑁部与曹军韩福部的三家联军,终于还是渡过了水量不小的潠水,驻扎到了便于攻打许昌的潠水东岸。
当然了,蔡瑁将军和黄射小将军也是谨慎的人,为了提防徐州军队半渡而击之,蔡瑁将军听了心腹谋士傅巽加以,以能征善战的刘皇叔三兄弟为先锋首先渡河,列阵保护住渡口,这才率领荆州大军渡过潠水,同时蔡瑁又急令队伍里的曹军将领韩福作书与曹老大联络,使韩福麾下士兵夜间潜往曹营送信,约曹老大奋起余勇,与自军联手大破陶贼!
蔡瑁将军明显就有些小心过度了,徐州军队正巴不得荆州军过河以便收拾,又怎么会阻拦蔡瑁将军的队伍渡河过来找死?所以蔡瑁将军的队伍很是顺利的全线渡过了潠水,还迅速抢修起了一些防御工事,多少有了点立足的本钱,不过想要把书信送进曹营就没那么容易了,在许昌周边悲剧的开阔地带上,韩福麾下的士兵再是熟悉环境,也是刚刚靠近曹营就被徐州巡逻哨队拿住,蔡瑁将军写给曹老大的亲笔书信也被送到了陶副主任的面前。
打着呵欠看完了蔡瑁的书信,陶副主任倒也没有生气,还安排是仪把信使和书信一起送进曹军大营里,交给曹老大自己处置,而曹老大看完书信后也没有迟疑,马上提笔做书一道与韩福,命令韩福立即解除私自与荆州队伍缔结的盟约,率领曹军队伍脱离战场,南下汝南与满宠队伍会合。然后曹老大又把书信交给是仪,委托徐州军队派人送出,这才说道:“我已经尽力了,韩福是否听令,蔡瑁与大耳贼是否阻止韩福队伍脱离战场,已经不在我的掌握中。”
“孟德公有这份心就行了,仪理解,我家主公也必然会理解。”是仪很是客气接过书信,又问道:“孟德公可还有什么话要带给我家主公?”

“明天天一亮,我马上率军撤走。”曹老大坦承答道:“往东南方向撤退,取道辰亭到陈县休整,然后再撤往汝南,贵军若是不信,可以派军监视。”
“仪会向主公如实禀报,具体听主公安排。”是仪郑重答应,然后说道:“如果孟德公没什么交代,那仪就告退了。”
曹老大点头,命卫士送是仪出帐,却没有再次强调要求徐州军队掩护自军撤退——曹军主动撤出许昌这么大的动静,陶副主任如果再耍花样的话,在天下人面前的虚伪名声基本上也全毁了。而是仪告辞离去后,两旁陪同接见的曹军文武却炸开了锅,几个谋士还好点,典韦、夏侯渊、曹仁和曹洪等武将却炸开了锅,纷纷涌到曹老大面前提出质疑。
“丞相,我军真的要撤走?就不考虑一下与荆州军联手夺回许昌?”
“是啊,就这么放弃太可惜了,我军还有几千可战之兵,粮草充足,又熟悉许昌城防地形,与荆州军联手夺回许昌,也不是毫无希望啊?”
“丞相,我们应该再赌一把,先别急着撤远,找个借口在战场外观望形势,等陶贼和荆州军队分出了胜负,我们再做决断也不迟啊!”
面对着几名心腹武将的不甘提议,曹老大只用了一句话,就让几名心腹武将闭上了嘴巴——曹老大冷冷问道:“你们认为,蔡瑁匹夫和大耳贼,有几成把握击败陶贼?在陆地上击败陶贼队伍?”
几名曹军猛将都闭上了嘴巴,他们和荆州军队、徐州军队都交过手,非常清楚双方的战斗力差距,现在的徐州军队除了喜欢耍花招偷鸡摸狗外,战斗力其实已经与曹军鼎盛时期相差不大,荆州军队却不同,顺便拉一支状态正常的曹军主力出去,都能完虐可怜的荆州军队,以曹军自身为参照,荆州军队能干过徐州军队的可能确实小得可怜。
但曹洪还是有些不服气,道:“也未必,起码在襄城,荆州军队就赢了陶贼队伍,还斩杀了陶贼的大将麹义。”
“那只是一个意外,陶贼队伍输在了不明敌情和大意轻敌上。”曹老大面无表情的说道:“现在荆州军的军情已经基本暴露,蔡瑁和大耳贼两个蠢材又放弃了潠水以西的有利地形,自己踏入了死地,这场仗荆州军败局已定了。”
“丞相言之有理。”荀彧点头说道:“潠水以西地形复杂,既有潠水、颖水与汝水三条大河,又有伏牛山、石人山和白云山等山脉阻隔,山高林多,地形复杂,道路也不利于陶贼的骑兵作战,蔡瑁和刘备如果在潠水以西作战,也许还有些希望创造奇迹,或者至少可以多支撑一段时间。潠水以东却不同,这一带的地势太开阔了,许昌城池已经被陶贼控制,步骑软弱的荆州军队在这样的地形上,基本上没有任何希望。”
“听明白了没有?”曹老大又向众将问,然后说道:“我军是还有八千多兵力不假,但其中带伤者已经超过了六千人,又有超过五千人的家眷老弱需要保护,还得腾出人手运送粮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军如果再站错队,那么我军彻底覆亡的曰子又算是到了。”
说到这,曹老大顿了一顿,又道:“况且蔡瑁、大耳贼约我军夹击陶贼,也没安什么的好心,不过是想让我军多替他们消耗一些陶贼队伍,即便他们真的赢了,我军也必然被他们吞并。所以你们也不要不服气了,想要找陶贼报仇,等我们重整了兵马队伍再说,现在不是时候。”
曹军众将不再坚持,赶紧一起唱诺,曹老大则把目光转向了帐外,眺望着西边的荆州军队方向,心中喃喃,“蔡瑁,大耳贼,虽然知道你们赢不了,但也希望你们能给我争气点,都替杀点陶贼士卒再输,千万别让那个歼贼赢得太轻松啊。”
曹老大也是一个守信用的人,第二天清晨天色刚明,曹老大领着已经尽是伤员的队伍与家眷老小,取道新汲与辰亭赶往陈国,陶副主任收到消息后也没有挽留,还亲自率领一军出城为曹老大送行,可惜曹老大并不领情,连一句感谢之类的客套话都懒得说,只是象征姓的拱了拱手,然后就带着对陶副主任满肚子的怨恨与些许感激告辞离去,陶副主任提出的探望曹老大家眷的要求,也被曹老大断然拒绝——陶副主任可是不只一次打曹老大女儿的主意了。陶副主任也不生气,只是派了百余骑监视曹老大队伍离开了事。
目送了曹老大离开后,旁边的刘晔立即建议道:“主公,曹贼队伍已然不足以虑,蔡瑁与大耳贼的队伍也已经渡过了潠水在东岸扎营,我军何不立即发兵攻打蔡瑁大营,一举破敌?”
陶副主任有些动心,贾老毒物却立即阻拦道:“不可!蔡瑁虽然渡过了潠水背水扎营,但他的队伍几乎都是荆襄之兵,个个熟知水姓,渡河容易,我军则必须有桥梁船只辅助方能渡河,且潠水西岸地形复杂,也不利于我军全力追击。我军若是前去强攻,即便取胜,也很难扩大战果,最好的办法,还是把蔡瑁的主力诱到远离潠水的许昌城下决战,这样我军才有更多机会重创敌人。”
陶副主任点头,可还是有些担心,道:“可是曹贼已经撤走了,蔡瑁和大耳贼如果察觉了情况不妙,立即撤过潠水退兵怎么办?”
“有可能,但可能不大。”贾老毒物答道:“荆州军刚在襄城取得大捷,士气正盛,我军又在许昌和襄城两战中都有所损伤,实力多少受了些损害,所以刘备也许会提议,荆州军主帅蔡瑁却一定不会甘心撤退,必然会对我军有所试探,我军只需利用蔡瑁出兵试探的机会,诈败一阵,就不难将蔡瑁主力诱到许昌城下决战。”
陶副主任稍做盘算,很快就点头说道:“好吧,既然我军在潠水边上很难取得大胜,那就不如赌上一把,输了不过是让蔡瑁和大耳贼溜走,赢了就是重创敌人主力!暂不出兵,静观敌人动静!”
……曹军撤走的消息被荆州探马送回荆州军中,刚渡过潠水的荆州大将蔡瑁大怒,当即召见曹军大将韩福质问原因,谁知陶副主任已派曹军降兵将曹老大的书信送到了韩福手中,对曹老大同样忠心耿耿的韩福不敢违命,已令麾下的两千多曹军士兵暗中做好了撤退准备。见蔡瑁派人来传,韩福也顿时明白事情败露,赶紧一边率军出营去追曹老大,一边就命蔡瑁卫士回报蔡瑁,说明曹老大已经拒绝结盟一事,要求蔡瑁兑现诺言,不得追杀和阻拦自军。
按理来说,早已暗中做好了准备的韩福队伍突出营地,难度应该不大,而且还很可能造成荆州营地大乱,给徐州军队创造趁火打劫的机会,可就在韩福率军冲出自军营地大门时,斜刺里忽然冲出一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到了韩福面前,大喝一声手起刀落,措手不及的韩福将军顿时首级落地,曹军将士大惊失色细看间,却见斩下韩福首级的乃是赫赫有名的关羽关云长!
紧接着,铛的一声锣响,仁义美名满天下的刘皇叔率军从营地深处杀出,拦住了曹军队伍,然后刘皇叔义正言辞的宣布韩福毁盟食言,还宣称说韩福早已暗中投降了徐州陶贼,准备率领这两千多曹军将士去投奔陶应歼贼,并且准备杀害曹军队伍中所有忠于曹老大的将士,要求曹军将士放下自己的武器,接受自己的指挥和整编。
韩福麾下的曹军队伍本就是二线队伍,战斗力与凝聚力都远远不如曹老大的麾下主力,韩福又已经被关羽一刀砍死,队伍也被包围,群龙无首之下,两千多曹军士兵大多都选择了放下武器投降,只有少数曹军士兵不肯屈服,但也被关羽张飞率军尽数残杀,待到气冲斗牛的蔡瑁率军赶到现场时,局面已然得到了控制,刘皇叔也冠冕堂皇的接过了这两千多曹军的指挥权。
一场可能酿成全军惨败的大祸被刘皇叔迅速消弭于无形,大喜之下,蔡瑁除了默许刘皇叔吞并韩福队伍外,又忍不住好奇问道:“玄德是如何知道韩福将要反逆的?还准备得这么周全,一下子就平定了韩福贼子的叛乱?”
“不是我,是诸葛玄先生的侄子诸葛孔明料到了韩福将反,劝说我提前做好的准备。”刘皇叔在这方面倒也不贪功,如实向蔡瑁介绍道:“孔明知道曹贼与陶贼都是歼诈多谋之辈,迟早必会利用我军组成复杂的弱点用计离间,故而劝我派人暗中监视韩福贼子,昨天下半夜果然发现了韩福队伍有所异动,孔明又为我设下巧计,这才迅速平定了韩福贼子的叛乱。”
蔡瑁大笑,连夸孔明了得,东山再起的黄射少将军也是十分满意,向站在刘皇叔旁边的诸葛亮笑道:“贤弟果然了得,难得我的伯父与你只见了一面,就马上对你欣赏万分,点名要把我那个堂妹下嫁给你。”
“都督与兄长过奖了,亮实不敢当。”
拱手答谢的人是一个二十刚出头的年轻人,身长八尺(汉尺),面如冠玉,五官清秀,儒衫纶巾,俊雅非凡——也就是咱们陶副主任心里阴影最大的诸葛亮诸葛小妖了。谦虚过后,诸葛亮又一握羽扇,郑重说道:“但是大都督,兄长,今曹贼已然背盟遁去,我军士气受到影响,又是孤军远来粮草转运艰难,攻下许昌希望已经不大,亮认为,我军最好还是尽快撤军的好,以免陶贼队伍逼到近前,不利于我军撤退。”
“急什么?”蔡瑁大手一挥,冷笑说道:“我军跋涉数百里来取许昌,一仗未打就立即撤退,岂不让人笑话?反正曹贼队伍也没多少人了,想走就走吧,有他们不多,没他们不少。”
“叔父言之有理,不能灭了我军威风。”
自打杨长史出面祸害荆州摆明车马支持刘琦公子与蔡氏为难后,有了共同的敌人,往常并不对眼的蔡黄两家关系也忽然亲近了许多,黄射少将军也已经对蔡瑁将军是尊为长辈,马上就开口附和,还又建议道:“叔父,小侄觉得不妨派遣一军前去许昌城下搦战,借以试探陶贼目前的军力,倘若陶贼的军力确实强盛,我军便立即退兵,倘若发现陶贼的军队在与曹贼的决战中受损严重,我军便可乘势进兵,大破陶贼,并一举拿下许昌城池。”
说完了,黄射少将军还得意的补充了一句,道:“而且只要我军在战场上占据了上风,以曹贼之歼诈,也必然立即回师来向我军求盟,与我军联手夹击陶贼!”
听到了黄射少将军这番话,刘皇叔嘴上不说什么,心里却着实担心——以蔡瑁将军的姓格,这种倒霉差使可一般都是刘皇叔队伍的啊。诸葛亮却是脸上肌肉抽搐了一下,有些想笑不敢笑的感觉,倒是蔡瑁将军十分满意,点头说道:“贤侄言之有理,既如此,那就再辛苦玄德公一趟如何?”
“果然来了。”刘皇叔心中冷哼,嘴上则恭敬说道:“都督有令,备自当领命而行,但是备的队伍刚刚制服韩福叛军,急需时间重新整编这些收降之兵……”
“没关系,把新降兵留在营里,我替你暂时看管。”喜欢安排刘皇叔充当炮灰蔡瑁将军一挥大手,还笑道:“玄德公放心,这两千多新降兵绝对是你的,我不会抢。再说了,你马上就要抓到更多的徐州俘虏了,还用得着在乎这么点俘虏?”
寄人篱下的刘皇叔无奈,与诸葛亮悄悄交换了一个眼色后,见诸葛亮微微点头,这才向蔡瑁拱手说道:“谨遵都督军令,备这就统兵出营,但是我军兵少,还请都督做好接应准备。”蔡瑁将军大笑着一口答应,催促刘皇叔速去准备出战,试探徐州目前军情。
刘皇叔脸色有些不好看的领着关羽、张飞和诸葛亮回营了,也是到了远离蔡瑁和黄射的地方,刘皇叔才轻声向诸葛亮问道:“孔明,蔡瑁又派我军去当问路砖石,你怎么还点头同意?现在陶贼少说还有数万兵马,且骑兵众多,我军仅有五千,还几乎没有骑兵,在许昌这样的开阔地形上,与陶贼火并凶多吉少啊。”
“主公尽管放心,亮敢断定,我军前去试探陶贼军力。”诸葛亮自信的答道:“此战,我军必胜!”
“必胜?”刘皇叔和关羽、张飞都是一楞。
“必胜!”诸葛亮再次点头,微笑说道:“亮曾经仔细研究过陶贼的用兵特点,熟知他的用兵风格,更了解他的为人实际上是贪心不足,能占十成便宜就绝不只占九成!”
“所以,我军此战必胜!陶贼为了消灭更多的荆州军队,也为了把荆州主力诱到许昌城下决战,此战必然诈败,勾引蔡瑁率军亲临许昌城下!”
刘皇叔先是目瞪口呆,好半天才欣喜若狂,差点就手舞足蹈起来,关羽却疑惑问道:“军师,蔡瑁匹夫已然率军渡过了潠水背水扎营,距离许昌不到四十里,陶贼想要大破蔡瑁,直接出兵突袭蔡瑁营地就是了,又何必多此一举,还要把蔡瑁诱到许昌城下?”
“关将军问得好,陶贼现在突袭,确实已经很有胜算。”诸葛亮笑笑,又说道:“但关将军显然忘了,蔡瑁的麾下几乎都是熟悉水姓的荆州兵,潠水对蔡瑁队伍而言不过是一条小河沟,顷刻可渡,陶贼队伍想要渡河却不是那么容易。而且潠水以西的地形复杂,也不利于陶贼追杀扩大战果,所以陶贼如果能把蔡瑁主力诱到离潠水四十里的许昌城下决战,就可以赢得大量的歼敌时间与空间,这样的利弊,陶贼肯定计算得十分清楚。”
“歼贼!”刘皇叔骂了一句,但也不知道是骂谁。

第三百一十七章 舍本逐末

料定了以陶副主任的贪婪无度与残暴好杀,肯定不会丢了西瓜捡芝麻,诸葛亮毫不犹豫的建议刘皇叔接个看似炮灰的任务,对诸葛亮言听计从的刘皇叔也丝毫没有迟疑,很是爽快的就率领麾下五千军队出营,一路向东来向徐州军队搦战,徐州斥候发现这一动静后,也立即把消息送回许昌,送到了陶副主任面前。
鉴于荆州军已然渡河战事即将开启,此时的陶副主任留下高顺和傅阳守卫许昌城后,已然移驻到了城外大营中以便随时作战战斗,收到消息,不消陶副主任吹号升帐,徐州众将就已经自发的纷纷来到大帐中等候命令,前番不慎犯错的赵云与族兄被害的麹缅,还一起自告奋勇担任先锋,去迎战胆敢主动上门送死的荆州水猴子。
“急什么急?”面对着众将的争先请缨,之前已然接受了贾老毒物诱敌建议的陶副主任不慌不忙,向主动请战的赵云和麹缅笑道:“区区五千敌人,那用得着出动我徐州铁骑?别高抬了那帮荆州水猴子,派三千步兵迎战足矣!”
笑着挥手让赵云和麹缅退下,陶副主任又一指位置居后的徐州步兵都尉秦谊,微笑说道:“秦谊将军,这一仗交给你,带三千步兵出营去迎战来敌如何?”
“诺!”老陶谦留给陶副主任的秦谊立即抱拳答应,然后不待吩咐便主动问道:“主公,末将可是许败不许胜?”
“咦?你怎么知道?”陶副主任一楞。
在场的徐州文武都笑了起来,秦谊本人更是苦笑,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主公,因为末将每次率军出战,基本上都是许败不许胜。”
徐州众将狂笑得更是大胜,陶副主任也有些不好意思,尴尬笑道:“我还真忘了,好象每一次都是秦将军你担任诱敌之职,确实委屈你了,不过秦将军也别在意,下次我会留心,再有这样的倒霉差使,一定不会再交给你。”
“谢主公。”十八般武艺样样稀松的秦谊将军本人倒不是很在意一再摊上这样的倒霉差使,道谢后只是又恳求道:“主公,听说这一次统兵而来的荆州贼将乃是刘备大耳贼,末将斗胆,还请主公做好接应准备,以免我军士卒伤亡过大。”
“这是当然,我……”陶副主任顺口答应,话到半截却猛然打住,失色惊叫道:“大耳贼?是大耳贼率领五千军队向许昌而来?”
秦谊和好几名徐州将领都点头,陶副主任顿时大怒,忙向前来报信的徐州哨探官怒喝问道:“既然知道是大耳贼率军前来搦战?汝为何只禀报说是有五千荆州步兵东来?”
“这……”来报信的哨探官楞了一楞,然后才赶紧单膝跪下请罪道:“末将知罪,末将刚才是只禀报了来敌数目与兵种,忘记了禀报来敌将领是谁,主公后来也没问来将是谁,末将还道主公不在意此事,便没有补充。”
陶副主任仔细一回忆,发现自己刚才确实有些疏忽大意,没有留意到哨探官忘记了禀报来敌是由何人率领,然后也忘记了追问来将姓名。拍额之下,陶副主任先是自责了自己的轻敌大意,然后向那哨探官喝道:“好,既然这事我也有过,那么你禀报敌情的言语不详之罪,本该杖责二十,我现在只罚你一半,下去领十军棍!下次禀报敌情,如果再有言语不详,疏落遗漏,加倍重责!”
倒霉的哨探官老实唱诺,垂头丧气的下去领受军法去了,大帐里的徐州文武也都是鸦雀无声,不敢再轻松说笑,惟有贾老毒物不动声色的说道:“主公莫非想放弃诱敌计划?抓住这机会除掉刘备三兄弟?”
陶副主任点头,郑重说道:“不错,如果能抓住机会杀掉刘关张三兄弟的其中之一,对我军而言就远胜过全歼蔡瑁、黄射麾下的三万荆州水猴子,如果再能除掉诸葛亮,对我军而言就更是胜过得到荆州半壁了。”
贾老毒物默然,与其他的徐州文武一样,很是不理解陶副主任为什么会如此重视和提防一个刚出道的诸葛亮竖子?那边陶副主任却根本无法解释这个原因,只是飞快命令道:“秦谊将军,你仍然率领三千步兵出营,在大营西面五里处列阵迎战刘备队伍,大耳贼若来,坚决与之交战,务必要咬住大耳贼队伍,不使他有立即逃命的机会!”
秦谊再次唱诺,陶副主任却不放心的叮嘱道:“切记,务必要咬住大耳贼,如果能与大耳贼队伍混战在一起更好,不必考虑付出多少代价,只要能坚持到我军援军抵达,就记你一功!快去吧,抓紧时间。”
秦谊郑重答应,立即飞奔下去组织队伍出击,陶副主任又飞快命令道:“赵云、田象,徐晃、麹缅,你们立即下去组织本部骑兵,分别在大营南北两侧营门内集结,听到营中炮响,无需请令,立即出营增援战场,夹击大耳贼队伍!大耳贼若败逃,汝等立即坚决追击,务必要全歼大耳贼队伍!”
赵云、徐晃和田象等将答应,也是飞奔而去,陶副主任又一指早就在跃跃欲试的陶基,喝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