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好孩子(老狼)-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好,只要天子和皇后控制手里,逃到了本初公那里,老子照样是移驾冀州的首席功臣!荣华富贵,珠宝美女,山珍海味,照样是老子的跑不掉!”
杨长史显然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一些,这份梦想中的荣华富贵也绝对不是那么好捞的,因为首先第一点咱们的杨长史就先得从这个混乱战场上活着逃出去,虽说不明真相的韩暹还在西面率军死拼,被董承含泪当做弃子的越骑校尉种辑也还在浴血奋战,同时乱兵败兵也主要是逃往地形复杂的北面太行山区,吸引了大量的李郭乱兵队伍追杀,但李郭联军的士兵实在是太多了,光是从汉献帝鸾驾营地冲出营盘这段短短路上,杨长史的队伍就先后遭遇了四起李郭乱兵,也四次差点把咱们的杨长史吓得尿了裤裆。
还好,咱们杨长史的运气一向不错,四次遭遇的李郭乱兵数量都不太多,同时杨长史队伍里的董承亲兵都是董承军最精锐的士兵,战斗力有点保证,而杨长史麾下的五十名徐州士兵也很靠得住,尤其是号称集体作战一群虫、单兵作战一条龙的丹阳流氓兵,在这种并非结阵作战的混战中那更是如鱼得水,什么背后捅刀猴子偷桃捅菊花撒沙子花样百出,还尤其喜欢一边大喊是自己人自己人,一边在黑暗中冲着‘自己人’拼命抡斧子捅刀子,不仅干掉了许多经验不足的李郭乱兵,还把董承的亲兵都干掉了两个!
好不容易杀开一条血路冲出已经乱成一锅粥的营地,董承身边的亲兵已经不到三十人,混战经验丰富的徐州士兵反而只折损了区区六人。见李郭乱兵还在源源不绝的潮水一般涌来,董承也不敢去组织自军士兵护驾,只能是随着目前强势的徐州使节团一路向南,专往黑暗的地方逃命。期间又有两小股乱兵追了上来,不仅又给杨长史队伍增加了十几人的伤亡,还差点砍中伪装成了亲兵的汉献帝,幸得董承舍命救出献帝,担心功亏一篑的杨长史也赶紧指挥丹阳兵冲上去护驾,终于还是杀退了乱兵,护着汉献帝又逃进了黑暗处。
事情还没完,刚摆脱了两支小股的乱兵追杀,又有一股至少千人的乱兵打着火把横冲过来,把咱们的杨长史吓得当场就尿了裤裆,差点就想扔下汉献帝独自逃命,幸得常年假扮盗匪的杨长史亲兵队长李郎经验丰富,赶紧让众人爬到路旁草丛中乱石后借黑暗藏身,同时把仅有的三匹战马也按在地上还套住了嘴,那股大队乱兵急于追赶已经逃往东面的汉献帝,虽然发现了几个藏身不及的杨长史队伍成员,但也没有分兵来杀,只是从杨长史队伍前方的数十步外横冲而过,大呼小叫着迅速冲向东面,咱们的杨长史才又走狗屎运拣回了一条小命。
好不容易熬到这支大股乱兵冲远,杨长史的队伍赶紧连滚带爬的冲向南面,而让董承气得吐血的是,就这么一会的失去对队伍控制的时间,他的亲兵队伍中竟然有五人乘乱当了逃兵!相反倒是徐州队伍没有一个逃兵出现——不过这也是正常的事,杨长史队伍里的徐州士兵谁愿意当逃兵留在这连饭都吃不饱的鬼地方?谁又不想赶紧回到富庶繁华的徐州吃香的喝辣的?结果这么一来,董承方的兵力不仅更加单薄,对原本微不足道的徐州队伍也依赖更深,几乎吓破了胆的汉献帝还抹着眼泪哽咽,“还是徐州忠臣多啊。”
就这么躲躲藏藏、且战且退的向南逃了十来里路,当杨长史的队伍已经只剩下六十余人时,前方终于响起哗哗水声,早就把这一带的地图默记在心的贾诩也松了口气,道:“终于到泌水了,只要过了河,我们基本上就安全了,李傕郭汜二贼肯定不会想到我们会杀回马枪,过了泌水又逃回泌水南岸,绝对不会派大队来追。”
“可是文和先生,我们过了泌水后,又怎么去冀州?”董承抹着脸上的汗水和血迹问道。
“请问董国舅,现在是去冀州要紧?还是先保住天子不被李郭二贼劫走要紧?”贾诩毫不客气的反问——现在贾诩也用不着和董承客气了,董承身边的亲兵已经不到二十人,还大半带伤,杨长史麾下的徐州士兵却还有四十多人,其中还有一大半是战斗力相当彪悍的丹阳兵,咱们的贾老毒物还用得着对董承低声下气?!
“过河,过河要紧。”一想到落入李傕郭汜之手的凄惨,和杨长史一样早就尿了裤裆的汉献帝马上开口颁旨,“先过泌水,然后再商量怎么去冀州。”
“别急着过河吧?”做梦都想去冀州的杨长史开口,正要说一些在贾老毒物看来属于假惺惺欲擒故纵之类的话,北面却忽然传来了喧哗人声,一支队伍打着火把冲了过来。咱们的杨长史也马上把去冀州的话咽回肚子里,杀猪一样的嘶喊道:“快!快过河!谁会水,背我过河,我水姓不是很好!”喊完了,咱们的杨长史还第一个冲向南面的泌水,后面汉献帝和贾诩、董承等人赶紧跟上,却包括身强力壮的丹阳兵在内,没有一个人能跟上咱们杨长史的逃命速度。
一口气冲到了泌水河边,见这一带水势不是很急且因为中原大旱的缘故河水不够宽,咱们多少会些水的杨长史正琢磨是否第一个跳下河逃命,背后却传来依稀熟悉的叫喊声,“仲明先生!仲明先生!不要怕,不要怕,我是徐晃,徐公明!不是乱贼!”
“徐晃徐公明?”听到这声音,咱们的杨长史就好象是买彩票中了五百万一样,一下子就乐得跳了起来,赶紧又连滚带爬的冲回北面去与徐晃会合。紧接着,徐晃很快就领着七八十人打着火把冲到了杨长史面前,翻身下马向杨长史行礼说道:“仲明先生,车骑将军见你未能率军前去与我军会合,担心你被乱军所害,便命末将率两百人前来迎接于你,刚才末将好不容易才从一个逃兵口中得知你的下落,这才侥幸寻到这里。请仲明先生速随我走,末将誓死护你去见杨车骑和天子!”
“好好,杨车骑果然是一代英主,这么危险了竟然还能想到我。”想到有徐晃这样的猛将保护自己,咱们杨长史的瘦脸自然又笑成了一朵菊花,但是稍一转念后,咱们的杨长史忽然又杀猪一样的嚎叫起来,“我不去!我不去!杨车骑这会肯定被李傕郭汜全力追杀,曹操歼贼也随时可能杀出来趁火打劫,我去与杨车骑会合,不是找死是什么?”
“请先生放心,我主杨车骑虽然形势危急,但兵马仍然颇多,一定能冲破曹贼与李贼郭贼的前堵后追,护送先生抵达冀州。”徐晃劝道:“再说了,天子目前就在我主军中,先生乃大汉臣子,岂能有不舍命护驾之理?”
“谁说天子在杨奉军中?天子在……”杨长史差点就喊出了汉献帝就在自己队伍里的蠢话,但话到嘴边杨长史却又迅速反应了过来,心说险啊,这个徐晃可是杨奉的心腹,如果让他知道天子在我这里,能不动手把天子抢回去?
“天子不在我主军中?那天子在那里?”徐晃楞了一楞,后面董承、伏德和汉献帝等人也是吓得脸青嘴白,一个劲的只往徐州队伍背后藏身。
“怎……,怎么办?”杨长史额头上的汗水滚滚而落,颤抖着只是说,“公明将军,杨车骑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不能随你走,我真不能随你走……,啊!李郎!李郎你快滚上来!”
“大人,你叫小人做什么?”后面身上背着包裹的李郎直往后退,不敢上前送死——结果却被王五和徐州丹阳兵给推了上来。
“拿来!”还好,杨长史并没有叫李郎送死的意思,只是一把抢过李郎身上的包裹,当着徐晃的面打开,露出一包裹的珠光宝气——也就是被咱们杨长史从贾老毒物手里贪污克扣来的一半礼物,一边颤抖着一边小心说道:“公明将军请看,这是什么?”
“珠宝?”徐晃并不是那种特别见钱眼看的人,见了这么多珠宝虽然动心,但更多的却是疑惑,惊讶问道:“仲明先生,你拿这么多珠宝出来做什么?”
“这不是珠宝,是……”杨宏本想说是买路钱,可又怕徐晃收了买路钱后更生贪念,动手强更多抢既要了自己小命又发现汉献帝所在,所以又赶紧打住。(汉献帝:把你的狗命排在朕的命前面,你这家伙真是大汉忠臣?)“是……,是袁……,哦不,是我家主公陶使君对将军的一片敬意!”灵机一动后,咱们杨长史也顿时有了底气,大声说道:“我家主公陶应陶使君,久仰公明将军鼎鼎大名,所以这次在下奉命朝贡天子时,我家主公就让在下带来了两份礼物,一份献给贾诩贾文和先生,一份献给将军你,不为别的,就只为略微表达我家主公对将军的敬意!之前将军常随杨车骑左右,在下怕车骑将军误会,故而没有拿出,今番在下就将与将军分别,车骑将军又不侧,这份礼物正好献给将军,请将军务必收下,也收下我家主公对将军的一片敬意!”
“陶使君竟然也知道在下河东徐公明?”徐晃满脸的难以置信。
“将军大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其实来到洛阳后才认识徐晃的杨宏义正言辞,振振有辞的说道:“我主陶使君虽然远在徐州,却也知道将军以县吏之身投笔从戎,勇冠三军,大破黄巾贼蓝本于河东!更知道将军不仅武勇无双,且对我大汉朝廷忠心耿耿,力劝杨奉迷途知返,率军反出李傕贼军,护送当今天子返还东都!每每提起将军,我家主公都是再三嗟叹,深恨麾下众将无人能及将军之才之德,故而杨宏这番东行,我家主公便让在下为将军带来了一份薄礼,还望将军千万收下!”
虽然对杨长史的话依旧感觉难以置信,但是看在杨长史把话说得这么好听的份上,徐晃还是放缓了语气说道:“仲明先生,陶使君对在下的评价,在下真是受宠若惊。但现在不是说这些话的时候,天子正在杨车骑身便,车骑将军也正在艰苦鏖战,你我必须立即返回车骑将军身旁,与他并肩作战,礼物先请先生收回,先生必须随我走,目前袁本初是否接纳天子与我军尚不明了,只有先生陪在天子身边,才有人能出面劝说袁本初接纳天子与我军。”
“早知道事情会到这一步,当初老子就不该把牛吹得那么狠。”咱们吹牛从来不打草稿的杨长史真是把肠子都悔青了,但是事情到了这一步,杨长史也只能是硬着头皮说道:“公明将军,你到底要执迷不悟到什么地步?那杨奉乘乱劫走天子鸾驾,已然犯下了三族皆灭之重罪!公明将军你乃天下义士,难道还想助纣为虐,帮助杨奉逆贼胁迫天子残害天子么?!”
“你说什么?”徐晃身后的士兵个个大怒,纷纷上前要向杨长史饱以拳脚,杨长史带来的丹阳兵也赶紧冲了上来,气氛顿时剑拔弩张。
还好,徐晃是个明事理的人,知道杨奉今天的事干得很不地道,便迅速挥手制止住了麾下士兵,面有愧色的说道:“仲明先生教训得是,我家主公杨奉今曰确实做得不对,但我家主公也是为了大汉天子的安危着想,前有曹贼拦路,后有李傕郭汜二贼紧追不舍,若不壮士断腕,全力保护天子一人突围,天子必被乱贼所害。所以我家主公也别无选择,只能牺牲部分友军,全力保全天子。”
“全力保全天子,是保全他杨奉自己的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吧?”咱们的杨长史最擅长就是察言观色,见徐晃面色愧疚,心里也有了些底,便更加大声的说道:“天子是什么?天下之君,天下之主!他杨奉只要手握天子,功名利禄便可获之不尽,得之不完!即便他无力手握天子,也可将天子做为交易筹码,向其他诸侯换取荣华富贵,金钱美女!公明将军你是杨奉的心腹人,请你扪心自问,杨奉劫走天子,真正目的到底是为了大汉江山,还是为了他杨奉自己?!”
徐晃不说话了,还惭愧的低下了脑袋,许久后才挥了挥手,低声说道:“仲明先生,不要说了,你走吧,你是真正的大汉忠臣,晃对你钦佩万分,不会再逼你跟我走了。”
“啊?可以走了?”心脏几乎提到嗓子眼的杨长史惊喜万分,正要松口气时,不曾想后面贾诩却又站了出来,大声说道:“公明将军,你乃大义之人,你除了放仲明先生离开外,还更应该做一件事,那就是随仲明先生离开,另投明主!”
“文和先生?你怎么也在这里?”看到贾诩从人群中突然出现,徐晃又是大吃一惊。
“是在下,诩也在这里。”贾诩点头,又答声说道:“公明将军勇略,世所罕见,奈何屈身于杨奉之辈,岂不委屈?仲明先生的主公陶应陶使君乃当世英雄,少年豪杰,其礼贤下士,不仅天下所知,将军你也亲身体会了,洛阳与徐州远隔千里,陶使君爱慕将军之才,仍命仲明先生不远千里送来重礼,不为别的,只为表达对将军的深切敬爱!如此求贤若渴,将军难道还不想抓住这天赐良机弃暗投明,随仲明先生与我等去投徐州,到陶使君帐下效力?!”
“或者,和我一起去投本初公也行。”杨长史在心里嘀咕了一句。
徐晃沉默了,手扶大斧低头沉吟良久,许久后才摇头说道:“文和先生,仲明先生,你们和陶使君的好意,晃心领了,在下也知道杨奉非立业之人,奈何从之久矣,不忍相舍。况且主公尚在苦战护驾,在下若在此时弃他而去,乃不义不忠也。”
“将军真乃义士也!”贾诩高声称赞了一句,然后又大声说道:“但将军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遇可事之主,而交臂失之,非丈夫也!况且——!”
说到这,已经断定徐晃心动的贾诩顿了一顿,面露微笑道:“况且将军此刻舍杨奉而随陶使君,既非不义,更为大忠!将军以为那天子车马之中所坐之人,难道真是大汉天子?”
“什么?天子车马中乘坐之人不是天子?!”徐晃大惊失色了。
“将军请看看,这位是谁?”贾诩终于把汉献帝请到前面,打出火把让徐晃看清楚汉献帝的模样,而徐晃看到汉献帝后大惊之余也不敢怠慢,赶紧就双膝跪下口称万岁,徐晃带来的帐下嫡系也是纷纷跪下,一起口称万岁。
“公明将军,事已至此,你还犹豫什么?”贾诩又乘机说道:“此刻弃杨奉投陶使君,将军不仅可以不必再为杨奉逆贼陪葬,还可与我等共保天子护驾前往安全所在,建立不世功勋,何去何从,请将军抉择。”
徐晃是早就对杨奉不满已久的,又知道这个时候就算动手抢回汉献帝,也不可能在李傕郭汜的乱军之中把汉献帝送回杨奉身边,更知道就算把汉献帝侥幸带回杨奉身边,也很难摆脱李傕郭汜和曹老大的前堵后追!所以稍一盘算后,徐晃干脆又向汉献帝重重磕了三个头,大声说道:“万岁,微臣愿效犬马之劳,护驾前往安全所在,以赎前罪!即便粉身碎骨,矢志不渝!”
说完了,徐晃又起身向杨长史和贾诩拱手答谢,道:“多谢两位先生指点迷津,晃不才,愿随二位先生去投陶公,以效犬马之劳!”然后不等咱们的杨长史咧嘴傻笑,徐晃又从杨长史手里接过那个包裹,转身抛到自己麾下将士面前,大声说道:“汝等可将这些珠宝平分,愿随我者,可与我同去护驾,搏一个建功立业,封妻荫子!不愿随我者,可自取财宝离开,各奔前程!各安天命!”
这些杨奉军士兵跟着徐晃一番冲杀下来,两百人已经只剩下七十余人,谁不知道这个时候再冲回去基本上就是找死?又见杨长史和徐晃如此慷慨大方,出手就赏这么多财宝,便一起行礼答道:“我等愿随将军,赴汤蹈火,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很好。”徐晃满意点头,又转向杨长史和贾诩问道:“两位先生,我等下一步该如何走,请两位先生指点。”
“渡河南下!”杨长史和贾诩终于异口同声了一次,又更加难得在心里异口同声道:“谢天谢地,终于有一个象样的打手可以保护我了。”

第一百六十二章 老师我,带你走

酱油虽然便宜,但面条鲜还是很贵的,看在目前最强势的大袁三公的面子上,我们还是把时间回转,回到杨奉知会咱们杨长史准备放弃洛阳撤往河内的当天下午,也把地点也更换一下,从残破凋敝的洛阳城里,换到大袁三公目前的大本营冀州州治高邑城内,再把准确位置也确认一下,确认在咱们陶副主任的好舅子、大袁三公的好儿子、咱们的袁尚袁三公子奢华壮丽的三公子府中。
“这个杨仲明,真是会给我找麻烦!”看完了汉廷使者太仆韩融捎来的杨长史亲笔书信,咱们的袁三公子很是有些不满,把杨长史的信往案上一扔,哼道:“下次见到妹夫,一定得叫他好好治治这个杨仲明,简直瞎胡闹嘛!之前父亲早就已经说过,把天子迎到冀州只是自找麻烦,事事要禀奏,事事受牵制,决定了不迎驾的,这个杨仲明竟然还鼓动我劝父亲出兵迎驾,这不是给大哥他们大做文章的机会么?哼,就算这事是出自我那个妹夫的授意,也不可能答应!”
“徐州长史杨仲明给公子的书信,竟然是这样的内容?”刚从幽州前线回来不久的三公子党重要成员逢纪大吃一惊,赶紧从袁三公子手里讨来书信观看,而看完之后,逢纪却乐得兴奋大叫起来,大声说道:“公子差矣!此事不管是否出自陶使君,都是陶使君和杨仲明送给公子你的盖世奇功,稀世珍宝啊!和这份礼物比起来,陶使君之前送给公子你的赤兔马,贵重程度远不及这份礼物的万分之一啊!”
“元图先生此言何意?”袁三公子迷惑了,问道:“难道先生没有听说,之前沮授劝说我父迎驾时,我父听了郭图、淳于琼的建议拒绝采纳一事?”
“那是郭图、淳于琼乱进谗言,主公一时不查被谗言所误而已!”逢纪果断的一挥手,大声说道:“请公子想一想,若主公将天子迎到冀州,除了朝拜天子麻烦一些,其他方面获得的优势将有多么巨大?首先第一点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只要天子在手,主公随时就可以用天子的名誉下诏号令天下,主公的话就等于是当今天子的话,或是命令诸侯进贡礼物,或是命令诸侯互相攻伐,从中渔利,不仅威风,而且还可以从中获益无穷!”
“然后就是奉天子以讨诸侯!”逢纪越说越是激动,手舞足蹈的说道:“只要天子在手,主公便可随心所欲,说那个诸侯有罪,那个诸侯就有罪,出兵讨伐师出有名,也可以命令其他诸侯出兵襄助,还可以始终占据道义上风,让天下人对主公的出兵之举无可指责!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今天子蒙尘,主公若能兴义兵迎天子于冀州,奉天子以从众望,必可使天下归心,诸侯顺从,奠定主公万世不易之基业啊!”
说到这,逢纪又压低了声音,小心低声说道:“而且还有一点,只要天子在手,他曰主公一统天下,称霸中原之后,再想让当今天子效仿尧舜之事禅位……,还不只是主公或者公子一句话的事?”
“这么说来,把天子迎到冀州,是一件利多弊少的大好事了?”绣花枕头袁三公子开始动心。
“岂止是利多弊少,简直就是有百利无一害!”逢纪大声答道:“郭图、淳于琼鼠目寸光之辈,只看到了把天子迎到冀州需要事事请示,却全然没有想过,天子姓命尚且在主公之手,主公行事下令,还用得着向天子事事请示?就算是要打天子旗号颁诏天下,也最多就是派一个官员到天子面前走一个过场,天子就算不准,传令颁诏的信使官员全被主公控制,诏书照样可以用天子名誉颁布天下,天子身在深宫,说的话又有谁能够听到?!”
袁三公子终于站了起来,和陶应一样清秀的三角眼迅速转了许久,又转向旁边的审配问道:“正南先生,你意如何?”
其实审配也想开口劝说袁三公子出面怂恿大袁三公迎驾的,只是逢纪抢了先不好打断,见袁三公子问到自己,审配便也点了点头,道:“公子,这确实是一个天赐良机,不可错过!若在下所料不差的话,这必是陶使君不愿见天子落入曹操之手,这才让仲明先生从中用计,先诱使曹操与天子的护驾队伍兵戎相见,把天子队伍逼得无路可走,然后再怂恿天子移驾冀州,把天子送给主公,也把天子送给公子——天子在手,公子即便是想在大汉朝廷中出任三公,还不只是主公一句话的事?”
“好妹夫啊!好妹夫啊!我的妹妹没有白嫁啊!”袁三公子差不多是把嘴都笑歪了,一拍大腿说道:“就这么定了,天子使者今天抵达冀州,让父亲出兵迎驾的旨意肯定在明曰颁布,明曰我等联手齐心协力,劝说父亲出兵迎驾,把天子迎到冀州,挟天子以令天下!”
“不可!”逢纪和审配异口同声的否决,又异口同声的建议道:“主公耳根子软,容易优柔寡断,公子你出面劝说主公迎驾,大公子必然出面反对,把水搅混,不让公子你得偿所愿!惟一之法,便是先下手为强,乘着韩太仆还没颁布旨意大公子也不知内情,连夜去见主公说服主公出兵迎驾,让大公子没有机会反对阻挠!”
“还有。”审配又补充道:“公子最好把这个领兵迎驾的差事抢到手中,曹操惧怕主公不敢与我军翻脸,李傕郭汜二贼又在内讧中元气大伤,此行难度不大,且杨仲明又肯定站在我军一边,此次出兵迎驾必然十拿九稳,如此盖世奇功,公子若不也是先下手为强?难道还要留给大公子不成?”
袁三公子笑了,点了点头,道:“元图先生,正南先生,马上随我去见父亲,劝说父亲出兵迎驾,也顺便把这个盖世奇功先抢过来!”
大袁三公子耳根子软的脾气朋友们都是知道的,所以咱们袁三公子的计划自然进行得十分顺利,在袁谭一党还来不及知情无法出面捣乱的情况下,咱们袁三公子和审配、逢纪的众口一词自然是很顺利的就把大袁三公说服,让本不打算迎驾的大袁三公改变了心意,决定出兵河内迎驾北上。而让袁三公子喜出望外的是,到了第二天太仆韩融正式颁布汉献帝旨意后,预感到大事不妙的袁谭一党虽然极力反对,大袁三公麾下的另外几个重要谋士田丰、沮授和荀彧之兄荀谌却坚决的站在了袁三公子一面,极力劝说大袁三公出兵迎驾,甚至就连不收钱不办事的许悠这次也破例免费了一把,站在袁三公子一边怂恿大袁三公出兵迎驾——毕竟,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的巨大政治优势,也不是只有曹老大的麾下智囊能看得出来。
大部分的重要谋臣都一面倒支持大袁三公出兵迎驾,已经逐渐意识到自己在迎驾一事上鼠目寸光的大袁三公自然是大为心动,当场就拍板决定迎驾,袁谭党的郭图、辛评见势不妙,也只好赶紧倒戈支持迎驾,还赶紧建议让大袁三公派长子率军迎驾,也是想让袁谭抢下这个盖世奇功。但很可惜的是,咱们的袁三公子已经先下手为强抢先自告奋勇,背后又有老娘刘氏的枕头风帮忙,所以大袁三公自然是决定派出咱们的袁三公子率军三万出兵河内,大将颜良担任副手,某著名人妖担任先锋,取道邺县赶往河内。
决议敲定,又一次被弟弟抢了上风的袁谭大公子当然是灰头土脸,对弟弟和整件事的始作俑者陶副主任自然也是恨意更增,可惜咱们的袁三公子这会已经没兴趣去欣赏兄长的失魂落魄表情了,马上就让某著名人妖率领三千精骑先行南下,然后又与颜良共同点兵南下,曰夜兼程又争分夺秒的赶往洛阳迎驾不提。
……
又扭过头来看看咱们杨长史的情况吧,与贾诩联手说服了徐晃弃杨奉保护自己南下后,咱们的杨长史很快就领着汉献帝队伍和徐州队伍泅渡过了泌水,踏上了相对安全的泌水南岸,然后咱们饥肠辘辘的杨长史本打算率队先去邻近的野王就粮,可是贾诩却说什么都不肯答应,警告道:“千万不能去野王,李傕郭汜二贼最喜劫掠,又没有后续粮草补给,为了掠粮自给,野王肯定在李郭二贼的劫掠目标之内,我等若是去野王又被李郭贼兵包围,那可就是大事去矣!”
汉献帝和董承都大点其头,都认为贾诩言之有理,手里仅有七十余人的徐晃也没把握和大股乱军硬拼,便也站在了贾诩一边反对杨长史的意见,咱们的杨长史别无选择,只得无可奈何的说道:“不去野王,那我们去那里?请文和先生决断。”
“演得还真象,明明想骗驾南下,还非得借我的口说出来。”贾诩先在肚子里赞了一句咱们杨长史的演技过人,然后才答道:“惟今之计,只有继续南下,先远离李郭贼军寻得粮食补给,然后再设法前往冀州。”
“继续南下?那南面是什么地方?”杨长史又问道。
“南面是温县。”贾诩回忆着地图答道:“泌水邘城段的正南面是温县,道路虽然崎岖难行,路上又无人烟,但路程并不远,只有五十多里不到六十里,以我们的步行速度,估计最多两天就能抵达。”
“温县?”咱们杨长史的耳朵一下子立了起来,拍着大腿说道:“对!去温县!正好我有个学生阿异就在温县,他家还是那里的世家大族,家资十分丰厚,人又慷慨大方谦恭有礼,到了那里找到他,我们不仅可以吃饱饭,弄到北上冀州的粮食,还可以弄到丫鬟服侍……,服侍万岁和皇后!”
听到杨长史这番话,筋疲力尽又饿得前胸贴后背的董承和汉献帝等人当然都是马上点头,都赞成先去温县投奔杨长史的有钱学生寻粮补给,咱们的贾老毒物则钦佩的看了杨长史一眼,心中暗道:“好厉害的顺水推舟,上次在杨奉、董承面前扯出一个温县有钱学生,这次又顺势把这个子虚乌有的有钱学生用上了,董承再多疑也不得不信了。”
于是乎,在咱们杨长史吃一顿饱饭的欲望驱使下,由董承亲兵、徐州使节团和杨奉叛兵组成的这支一百四十来人的队伍启程了,借着夜色掩护跌跌撞撞的继续南下,在夜色中深一脚浅一脚的艰难南行,有受伤的士兵掉队,也有胆怯的士兵当了逃兵,为了不暴露汉献帝的行踪引来大股追兵,受伤掉队的士兵被董承含着眼泪杀掉,还搜去他们的腰牌避免暴露身份,逃兵也被徐晃和丹阳流氓兵毫不留情的全部追上处死,不给他们半点出卖汉献帝正在南下的机会。到了天色微明队伍停下来的休息时,这支队伍也只剩下了一百二十人不到,董承的亲兵更是只剩下了区区九人。
还好,队伍里还有四匹战马,天色放明后可以上马而行,四匹马也被分给了汉献帝、伏皇后、贾诩和杨长史骑乘,咱们娇生惯养的杨长史终于用不着再开双脚走路。而让咱们杨长史绝望的是,因为李傕郭汜的突袭太过突然,战斗中又有遗落,队伍里士兵随身携带的粮食总共只有三十来斤,还要平均分配给近一百二十人食用两天,所以不要说咱们的杨长史,就是汉献帝和伏皇后都不得不硬着头皮,喝一些用士兵头盔煮出来的野菜粥充饥,咱们的杨长史也少不得再一次仰天长啸,“野菜粥!我操你娘的十八代祖宗啊!”
除了干饭运很烂外,咱们杨长史在其他方面的运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