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风流(胡田)-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李世民似乎有些不解,“你是来作证人的,何罪之有啊?”
“皇上,家兄有一封请罪书,请皇上过目!”王叔易膝行向前几步,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双手高举过头。
春浩快步上前,将书信捧给李世民。
李世民拆了书信,一目十行的看完之后,一拍案几喝道:“真是胆大妄为!如此说来,魏征弹劾你们几家参与漕运舞弊,是事实了?”
“回皇上,确实如此。不过小臣的家族也是被崔伯颜等人所逼,迫不得已而为之啊!”王叔易一边叩头一边大哭,“家兄自知罪孽深重,准备将家产全部捐献给朝廷,请朝廷依律治罪!不管皇上如何发落,小臣一家绝不敢有半点不服!”
“皇上!”魏征踏前一步,“据臣所知,太原王氏并未深入参与漕运舞弊案,而且很早就脱身而出,随后组建西去商队,为了大唐立了不小功劳。这次王氏又前来作证,请皇上从轻发落!”
“请皇上从轻发落……”魏征话音一落,张焕、房玄龄、长孙无忌三人同时出班附议。
见到这三人出面,哗啦一下有七成官员都同时附和。李伯彦等人虽然对王氏恨之入骨,此时也只好呆呆站着,既不愿意附议,也不敢出来反对。
李世民沉声道:“王叔易,既然这么多大臣都为你王氏求情,朕令你戴罪立功,彻底查清楚当初的漕帮舞弊案。除此之外,你王氏当日获得了多少不义之财,此次要十倍归还朝廷,听明白了吗?”
王叔易再次叩首道:“小臣谨遵圣谕,一定完成皇上的命令。”
李世民不再理会王叔易,转头看着长孙无忌道:“辅机,这个案子交给你亲自处理,务必一查到底!”想了想又看了一眼李治,“太子,你协助辅机,有什么难处尽管来找朕!”
“臣遵旨!”
“儿臣遵旨!”李治也赶紧站起身,躬身答应下来。
这种惊天大案,一般都要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三司会审,上次张焕状告崔氏三代,就是三司会审。不过这次李世民指定刑部尚书长孙无忌和太子李治一起办理,竟然没有一人出面反对,大家都看得清楚明白,这次皇上是要对几大世家下狠手了,此时站出去反对,岂不是自讨苦吃?
李世民摆摆手令李治坐下,接着道:“唐俭,朕令你会同大理寺,调查哄抬物价一事,务必尽快调查清楚,平息暴涨的价格,给百姓一个交代!”
唐俭心头大喜,躬身道:“臣遵旨!”
崔氏商会哄抬物价已经是板上钉钉,几大家族本身也岌岌可危,这件事并没什么难度,在百姓那里博个好名声显然不成问题。
“魏征,这件事虽然很严重,不过还够不上大逆之罪。你还有什么话说吗?”李世民很是随意的问了一句。
魏征高声道:“皇上,臣还有话说!”
“讲!”
“皇上,以崔氏为首的几大家族不但参与漕运舞弊,而且伙同侯君集,将兵器贩卖给倭国和高句丽!此乃货真价实的叛国罪,罪同大逆!”
众人本来已经够震惊了,没想到魏征竟然还有一手,除了少数几个知情人,大多数人都已经被这个消息震得呆立当场!这个罪名如果成立,那毫无疑问绝对就是大逆之罪!王叔易惊骇之余,这才想到自己家族是多么幸运,竟然在跳进更大的火坑之前脱身而出。
“可有证据?”李世民语气依旧平淡,眼中却已经怒火熊熊。
“这三只箱子里,就是侯君集和崔伯颜等人做交易的账目。”魏征指了指剩下的三口箱子,“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侯君集亲笔记账,请皇上查验笔迹!”
李世民点点头,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再次上前,很快就确认是侯君集的笔迹。
李世民站起身道:“可有证人?”
“回皇上,证人如今在刑部大牢,请皇上准许带此人上来。”
“辅机,你亲自去带人吧!”
“臣遵旨!”长孙无忌答应一声,快步离开了大殿。
事情到了现在,满朝大臣全都心头透亮,魏征肯定是受了皇上指使,否则的话哪来的这些机密账目?又怎么可能让王叔易前来作证?就是不知道魏征为何如此震怒,而且很多人十分好奇,刑部大牢里的证人究竟是谁!
其实魏征震怒的原因很简单,他曾经是李承乾的老师,开始的时候李承乾对他十分尊重,而且行为举止也颇有储君风范。不料后来竟然走到那般下场,从李世民那里知道事情真相后,魏征自然要迁怒于侯君集和崔伯颜等人,认为是他们蛊惑教坏了李承乾。
众人见李世民面沉如水,也都不敢随便说话,大殿内气氛比刚才更加凝重万分。由于李世民起身站着,李治也只好站在一边,心中和魏征一样怒气冲冲,毕竟早些年的李承乾是个不错的大哥。
刑部在永兴坊附近,长孙无忌没用多少时间就赶了回来,四个衙役押着一个蓬头垢面的人犯走了进来。
“皇上,证人带到!”
李世民走下台阶,到了此人身前一丈开外站住脚步,语气冰冷:“抬起头来!”
听见李世民的声音,这人犯打个哆嗦,缓缓抬起头来。
“韩威!你不是自杀了吗?”李绩只看了一眼,就惊呼出声。
“罪人韩威,叩见皇上!”韩威手脚都戴着重镣,艰难的磕了几个响头。
韩威?对于朝中多数大臣来说,根本就不知道此人是谁。那些武将们却记得十分清楚,此人正是原来的松州都督,后来的利州驻军将领,也是侯君集的心腹。据说此人畏罪自杀了,没想到竟然被秘密关押在刑部大牢!
张焕也是震撼无比,当初被纥干承基带人偷袭,差点就命丧当场,那些人大多数都是由利州韩威派去的。后来听说此人自杀身亡,他也就没再留意。忽然见到此人,张焕瞬间就明白了,李世民留了韩威一命,为的就是此刻,给几大世家致命的打击!
李世民对大家的反应视而不见,右手紧握拳头道:“韩威,你给朕说说,当初和侯君集走私兵器的事情吧。”
“罪人遵旨!”韩威又磕了个头,稍微回忆了一下,嘶哑着嗓子交代起来。
韩威是侯君集最亲密的心腹,又是这件事的直接操作者,可谓是这件事最大的知情者。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韩威将侯君集如何指使自己、自己如何做手脚、如何押运兵器交给崔伯颜等人,交代得一清二楚。临了,韩威还交代自己奉命派人刺杀张焕一事,众人这才恍然明白,原来当初张焕遇刺,也是侯君集和几大世家所为。
“噗通!”这时靠近殿门处忽然传来一声闷响,众人回头一看,原来是李伯彦承受不住压力昏倒在地。
“带下去!”李世民皱着眉头摆摆手。
太仆寺卿叹口气,让手下将李伯彦带了出去。
李伯彦被带出去后,李世民喝道:“李绩!”
“臣在!”李绩赶紧踏前一步,抱拳躬身等候命令。
“令营州都督张俭前去捉拿范阳卢氏一族;洛州都督张亮前去捉拿荥阳郑氏一族;你亲自带兵前去清河博陵,捉拿崔氏一族,有敢反抗者,就地格杀!”
“臣遵旨!”李绩响亮的答应一声,转身下去传令。
“张焕何在!”
“臣在!”
“你即刻率领左武卫精锐,前去捉拿赵郡李氏一族,如有反抗,格杀勿论!”
“遵旨!”张焕抱拳一礼,大踏步走出殿外。
李世民一出手就是雷霆手段,顿时震惊朝堂。如今证据确凿,除了太原王氏,其他几大世家只怕转眼间就会灰飞烟灭,众人惊骇之余,没有一个人胆敢出班劝谏。很多人都在心头思忖,但愿皇上这次不要大开杀戒才好。
早朝还没结束,李世民又下了一道圣旨,命令大唐通信所全力以赴,将今日朝堂之上的事情迅速传达各地。阿提力和孙央调集了所有的飞禽,将旨意迅速传达到各地官府,再由他们发布在邸报之上。
仅仅两天时间,这条消息已经传达到了大唐各大城池,世家门阀的丑恶嘴脸被彻底揭露。几乎各地都有人向官府上书,请求严惩以崔伯颜为首的卖国贼,几大世家彻底成了过街老鼠。
与此同时,营州都督张俭,洛州都督张亮,兵部尚书李绩以及羽林卫中郎将张焕已经各自率领兵马,将各大家族几乎一网打尽,悉数押往长安。若是放在以往,李世民这道旨意必然会引起激烈的反抗,还会引起轩然大波。然而在世家门阀名气一臭到底的这个节骨眼上,大唐百姓无不拍手称快,称颂皇上和朝廷的英明。
李世民隐忍数年,终于雷霆出手,敲响了世家门阀的丧钟。这件事的余波持续了将近一年,等到尘埃落定之后,以前不可一世的几大世家,已经彻底完全的衰败下来。
第217章 灰飞烟灭
五月九日,扬州,崔氏商会内院。
崔世裕负手站在院中的石桌旁边,目光呆滞的看着即将落山的夕阳,耳边传来的是大门外面的叫骂声。五月的夕阳照在身上十分温暖,不过崔世裕心头却是一片冰冷,只觉得严寒的冬季似乎已经来了。
许久之后,崔世裕缓缓转过僵硬的脖子,看着依旧紧紧关闭的书房门,沮丧的重重叹口气,一屁股坐在石凳上再也不想动弹。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对于崔世裕来说简直就是地狱噩梦一般。
几天前,崔氏商会如愿以偿的将各地的茶园桑园收归囊中,而且囤积了数十万计的丝绸和茶叶。就在崔氏商会准备庆功的时候,却接连传来致命的打击。
首先是漕帮商会,忽然在各大城池全力推出棉布。这种新布有着绝对低廉的价格、柔软舒适的手感,很快就引起了疯狂抢购。棉布大量出现的第三天,丝绸价格就降到了崔氏商会收购前的二成!短短的三天时间,崔氏商会什么都没做,已经亏损了将近二亿两!到了这个时候,崔氏商会所有的人都知道上当了!漕帮商会利用连续的真假消息,让崔氏商会自己跳进了一个不可弥补的大坑。丝绸的巨幅降价,引发的不仅仅是桑园价格暴跌,就连茶叶和茶园也全面暴跌,虽然幅度没有丝绸行业大,不过也让崔氏商会损失了近亿资金。
崔氏商会这次调集了几大家族七成的资金,没想到一下子就亏损了多一半。得到具体的账目亏损之后,崔伯颜当场就吐血昏迷过去。在一片鸡飞狗跳中,好容易才将崔伯颜就醒,然而等待他的,是接连不断的噩耗——
朝廷下令,严查严惩哄抬物价的崔氏商会;朝廷下令,彻查当日的漕运舞弊案、彻查当日的兵器交易案;各地官府邸报上,开始大力宣扬世家门阀的无耻嘴脸,附带的是漕运舞弊、走私兵器的账目以及证人证词;各路大军一起出动,开始捉拿涉案的几大家族成员……接连而来的晴天霹雳,再次将崔伯颜击倒,刚刚醒来还没来得及做出任何指示,又再次昏迷不醒。
如今崔氏商会已经是过街老鼠,几乎每天都有大量百姓聚集在大门外高声叫骂,若非扬州刺史来跃调兵阻拦,只怕愤怒的百姓早就冲了进来。不过崔世裕十分清楚,来跃调兵过来,一来是为了防止暴乱,二来也是为了随时将自己等人捉拿起来。
崔伯颜昏迷不醒,崔世裕彻底慌了手脚,求见来跃也被士兵挡了回来,只能无奈的唉声叹气。据说朝廷捉拿崔伯颜父子的诏令即将到达,这两天崔氏商队驻地愁云密布、人心惶惶。其实诏令早已经到达了来跃手中,不过因为李世民另外吩咐了一件事,因此来跃才推迟两天动手。在推迟的这两天时间里,大量依附崔氏商会的商人得到风声,赶紧转而投靠漕帮商会,这些人不但带去了大量资金,而且带去了崔氏商会无数的罪证。
今天午时,崔伯颜才悠悠醒来,醒来之后拒绝大夫治疗,独自进了书房,而且严禁任何人打扰。崔世裕虽然心情恶劣,也不敢打扰父亲,只盼望他能想出一个好主意来。
正在崔世裕呆呆看着书房门的时候,房门忽然打了开来,崔伯颜站在门后,颤颤巍巍的招招手:“世裕,来一下。”
崔世裕赶紧站起身,大步走了过去。
崔伯颜早已不复往日的意气风发,苍白的胡须头发都乱作一团,整张脸都皱成了橘子皮,看上去没有一丝血色,胸前还有大片没干透的血渍。
“父亲!”虽然对崔伯颜很是不满,见到他这个样子,崔世裕还是鼻头一酸。
“进来吧,此时不是难过的时候!”崔伯颜强自笑了下,难得的拍拍崔世裕的肩头。
崔世裕关上门,小心地将崔伯颜扶到书桌前坐下。
崔伯颜咳嗽几声,嘴角渗出一丝血迹,他却毫不理会,抬手拒绝了崔世裕递过来的丝巾,喘着气道:“世裕啊,为父接下来的话你要仔细听着,不许有任何遗漏!”
“孩儿知道!”崔世裕黯然点头。
“李世民有备而来,民间士林对我们都是一片喊打,就算李世民将我们几家灭族,也没人会出来说话!”崔伯颜声音嘶哑,说到这里再次咳出一口血,崔世裕赶紧上前轻抚他的后背。
“老夫没事。”崔伯颜拍拍儿子的手背,接着道:“如今只有做一些事情,才能避免被灭族啊!”
“请父亲吩咐!”
“我们清河崔氏自从春秋时期就是名门公卿,此后历朝历代也都尽享富贵,不过先祖历来居安思危,都会留下后手。如今我们几家肯定已经被抄没,族人恐怕也正在押往长安,李世民是不会轻易罢手的!我们要主动认罪服软,同时交出全部家产,包括土地,这样能取得百姓和士林的同情,给李世民施加一些压力,争取多活一些人下来。”
崔世裕十分不解:“父亲,如今证据充足,李世民就算不答应,也能趁机抄没我们所有的土地资产啊!”
“呵呵,老夫自然知道这个,所以还有一道杀手锏!”崔伯颜指了指墙角的一口小箱子,“切记,在被关押之前,一定要将这口箱子交到魏征手中!”
“孩儿谨记!稍后就托人去办!”崔世裕虽然有些不信,不过还是点头答应下来。
“你放心,老夫不会无的放矢!虽然不能救下所有的人,不过你的命是可以保住的!现在听好了,老夫要告诉你,先祖时期就准备的暗中财产在哪里……”
“听明白了吗?”崔伯颜花了很久时间,才断断续续说完。
“孩儿明白了!”
崔伯颜眼光闪烁,看了一眼桌上的茶杯,咬咬牙端起来猛灌了一大口,擦擦嘴惨笑道:“老夫犯了无数不可饶恕的错误,崔氏的荣耀已经断送在我手中,老夫真是没脸去见列祖列宗,可是又不得不去!”
话音刚落,崔伯颜嘴角忽然涌出大片黑血,猛烈的咳嗽几下之后,脑袋缓缓地歪在一边。
“父亲!”崔世裕大惊失色,小心翼翼的探了一下崔伯颜的鼻息,放声大哭起来。
五月十二日午时,长安,太极殿。
李世民笑容满面,正仔细看着一份份卷宗,这些都是抄没几大家族之后报上的账目。
张焕和李绩相对而坐,脸色都十分轻松。这次行动很顺利,几大家族面对忽然出现的朝廷重兵,没有半点反抗之力。此次出兵,一共捉拿几大家族的族人六万多人,抄没家产不计其数。几大家族的领头人崔伯颜自杀身亡,其子崔世裕也已经被来跃派人押往长安。当年初见李世民的时候,张焕献上诸多计谋,试图平稳的削弱世家门阀,没想到事情发展到现在,竟然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以前定下的釜底抽薪之计,似乎不用实施了,现在的世家门阀大势已去!
李世民简单的看了一下帐目,抬头笑道:“没想到这些人这么深厚的家底,竟然比得上朝廷十几年的赋税了!”
“皇上所言极是。”李绩笑着附和,“要是加上土地的话更是了不得,各地官府正在加紧丈量土地,估计要几个月才能报上来。”
“皇上,魏征大人求见!”
李绩说完后,张焕正准备说几句,春浩忽然在殿外禀报。
李世民沉声道:“让他进来。”
随着一阵沉闷的脚步声,魏征黑着脸,捧着一只箱子走了进来。
“魏征,你有何事啊?”李世民心情极好,丝毫没留意魏征的脸色。
魏征躬身道:“皇上,臣有很重要的事情禀报,请皇上先看看这个。”说完上前一步,将手中的箱子打开之后,放在李世民身前的案几上,又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接过信件,拆开后只看了一眼,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不见,眉头也紧紧锁了起来。
张焕低声问道:“皇上,发生什么事了?”
李世民想了想,将信件递给张焕,“你自己看吧!”
“这……”张焕很快就看完,脸色也沉了下来。
“给李爱卿也看看。”
张焕答应一声,将信件递给李绩。李绩一目十行的看完,皱皱眉头将信件仍旧放回在李世民身前。
李世民将信件揉在手中,沉声问道:“你们怎么看?”
三人互相看了看,都不敢率先回答。
“魏征,信是你送来的,你先说!”李世民瞥了一眼魏征,直接点名。
魏征皱眉道:“臣以为,可以接受!”
李世民语气不善:“你是说,让朕接受一个死人的要挟?”
魏征硬着头皮道:“皇上,放过一个崔世裕和一百名崔氏族人,能挽救前太子的声誉,这件事其实是可以接受的!”
魏征带来的,除了崔伯颜一封亲笔信之外,还有历年来和前太子李承乾做交易的账目,其中很多都是李承乾亲手签名,或者加盖了东宫印玺。这种东西一旦泄露出去,即使有李世民回护,如今是庶人的李承乾只怕也难逃其咎,一旦有人将事情闹大,李承乾恐怕还会性命难保。
在崔伯颜的信中,向李世民坦诚罪过,同时还将一些隐秘的土地也交了出来。崔伯颜的条件就是,请求李世民放过其长子崔世裕和一百名崔氏族人。崔伯颜还声称,这些账目都是原件,只因他相信皇上不会言而无信。
“世绩,你说呢?”
“臣以为可以!”
“张焕?”
“臣也赞同!”
李绩和张焕都知道,李承乾虽然被贬往黔州,不过时常都有书信给李世民,近两年父子关系得到很大改善。为了李承乾,李世民绝对会答应崔伯颜的‘要挟’,询问自己也是为了面子罢了。
李世民冷笑一声:“好个崔伯颜!临死都还要算计!既然三位爱卿都赞同,朕会好好考虑下。”
“皇上圣明……”
李世民皱皱眉道:“对于其他人,你们有什么看法?”
魏征率先道:“皇上,除了崔世裕等人,其他人都该问斩!否则如何震慑天下!”
“魏大人此言差矣!”张焕赶紧出言阻止,“不可否认,崔伯颜确实罪大恶极,不过其大多数族人根本就不知情,若是全部斩首难免罪及无辜!”
李绩欠身道:“臣也赞同张将军所言!可以斩首一部分震慑天下,其他人发配为奴更合适一些。”
张焕脱口道:“皇上,典合城阎大人那里,可是需要很多人手的。”
“典合城?”李世民愣了下,缓缓点了点头。
当天夜里,李世民又召见了长孙无忌、房玄龄、岑文本等人商议此事,最终决定网开一面。
六月二十日,经过一个多月的审理,刑部、大理寺、御史台联名向李世民递交了名单。
三天后,李世民下令在渭水斩杀了一千多名世家子弟,这些人全都是平日劣迹斑斑之徒。其他的数万人全部被发配为奴,前往典合城做苦工。崔世裕带着特赦的一百子弟隐姓埋名,而且立下了家训,严禁后代子弟入朝为官。
贞观十七年七月六日,几大家族的数万人全部到达典合城,开始了悲惨的苦工生涯。那些高傲的世家女子,以前甚至不愿意和皇族通婚,此时为了生存下去,很多人甚至不得不下嫁给突厥人。在朝廷驻军的严密注意下,这些人八成都死在了典合城,所有的人都没有再踏进关内一步,辉煌千多年的世家门阀,彻底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第218章 经济转型的雏形
午时,西内苑。
李世民坐在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下,笑看着湖边的草地,身后的高阳亲自打着扇子,目光也看了过去。草地上,兕子正带着张昭和两只白色大狗玩耍。这两只白色大狗,正是禄东赞送给张焕的那两只小雪獒,如今已经长大成年,人立起来比兕子都高很多。
见女儿和外孙玩的开心,李世民非常喜悦,端起酒杯将剩下的葡萄酒一饮而尽。
高阳笑着问道:“父皇,要再喝一杯吗?”
“那就再来一杯吧!”李世民无可无不可的点点头。
高阳将团扇交给身后的宫女,从冰桶里取出一壶葡萄酒,替李世民倒了一杯。
“雯儿啊,常喝葡萄酒真的有好处?”李世民浅尝了一口,笑着询问。
“当然啦!”高阳认真地点点头,“相公和孙道长可是都说过的!女儿已经和杨妃娘娘、徐惠妃娘娘等人都说过了,不许父皇再饮烈酒!”
李世民摸摸胡须,脸色有些尴尬,难怪中午用膳的时候,杨妃死活不让自己饮烈酒,原来是高阳的缘故。
“臭小子,别跑!”忽然兕子喊了一声,追着张昭跑了过来。
原来张昭这小子抓了一块泥土,涂在兕子的脸上转身就跑,两只大狗摇头摆尾,也跟着张昭跑了过来。
“皇外祖父,姑姑欺负我!”到了近前,这小子竟然恶人先告状。
兕子眼睛一瞪:“你说什么!”
李世民哈哈一笑,将张昭抱起来放在膝上,“到底是谁欺负谁啊?”
张昭指了指兕子,做了个鬼脸,见兕子作势欲打,赶紧缩在李世民怀里。
李世民拍拍他的小脑袋:“哈哈,你小子和你爹爹一点都不像,怎么这么顽皮?”
兕子横了一眼张昭,故作生气道:“臭小子,等会我让翩翩和青青教训你!”
张昭缩缩脑袋,一脸哀求的看着兕子,似乎马上就要哭出来了,看着他这副模样,几个大人都笑了起来。这小子,最会装可怜!
张焕的几个亲生子女中,媚娘所生的翩翩最大,青青最小,这两个小丫头性格都很好胜,联手将张昭和张信欺负得死死的。敏月也和翩翩青青是一伙的,三个小丫头经常将张府闹得鸡飞狗跳。值得庆幸的是武银儿已经成了李治的侧妃,性格已经改变了很多,否则再加上这个无法无天的疯丫头,只怕张焕整天都要头疼了。
柴令武和房遗直兄弟,甚至连李治都曾多次取笑张焕,说他家里是阴盛阳衰。对此张焕只好苦笑应对,他很少严厉管教子女,几个孩子从来都不怕他。至于几个妻妾,成婚这么久了,从来没有大吵过,即使有什么小矛盾也很快就会化解。而且一旦张焕想要‘嚣张一下’,几个女人往往都抱成团对付他,张焕丝毫没有‘振夫纲’的机会。
李世民逗着张昭玩了会,仍然将他交给兕子。兕子拉着张昭去了湖中走廊看鱼儿,那两只雪獒也屁颠颠跟了过去,围着兕子和张昭上蹿下跳,高阳担心不安全,准备过去亲自看着。
李世民忽然问道:“叔珩快回来了吧?”
“快了!”高阳收回脚步,“昨晚来的信,据说五天后就回来了。父皇有事吗?”
“朕登基以来,许多心愿已经完成,如今就剩下最后一个了!”李世民似乎有些感慨,“最近几年朕的身子越来越差,生怕随时会倒下!”
“父皇!”高阳嗔怪的喊了一声,“父皇正值春秋鼎盛,怎么能说出这种丧气话?新城妹妹上次去找我们玩,还说将来出嫁的时候,要父皇多多陪嫁呢。”
“哈哈,这个小丫头!怕是跟兕子学的吧。”听见高阳说起自己最小的女儿,李世民略微有些沉闷的心情荡然无存。
高阳笑道:“父皇是准备征高句丽了吧?”
“是啊!”李世民脸色严肃起来,“前朝百万大军葬送在辽东,而且被高句丽人做了京观,此仇不报枉为人君!近两年泉盖苏文屡次挑衅,前阵子竟然袭杀营州巡逻士兵百余人!朕为了打击世家门阀,不得不暂时退让。如今事态平息,朕再无忍让的道理!”
“父皇是想让叔珩随驾出征吗?”
“没错。李绩已经调集了左武卫、右武卫、右威卫,十万大军随时可以出征。这次曹大夫逝世,朕让叔珩去江都,一来是为了吊唁,二来是为了调集船只运送军粮。如今粮草已经全都运到洛口仓,只等他调集船只回来就祭天出征!”
高阳微叹口气,看来又要和相公分离很久了。
七月十七日辰时,扬州码头。
张焕站在船头,向送行的苗影等人挥手告别,看着穿着丧服的曹岩,张焕忍不住鼻头又是一酸。
恩师曹宪九天前,也就是七月八日无疾而终,享年一百零一岁。张焕得知噩耗之后,马上就前来奔丧,启程前李世民交代他一个任务,那就是调集漕运船只运送粮草。除此之外,还让他顺便调查一下新布匹在江南那边的推广情况。
得益于张焕的重视,漕帮近两年不但大力打造大海船,而且还大量制造漕运船只。根据李世民的要求,张焕很快就调集到了四百八十艘漕运船只。
让计无智准备船只的这几天,张焕四处调查了下棉布的情况。结果十分令人欣喜,至少在淮南百姓家中,棉布基本取代了麻布。受到棉布利益的驱使,更多的商人加入漕帮商会,参与到棉布交易之中来。丝绸和茶叶价格虽然巨幅下跌,不过也就是回到两年前的价格,除了大肆囤积的商人亏损惨重之外,百姓们反而捡了便宜。虽然棉布取代了丝绸和麻布,茶叶利润也大大下降,不过丝绸和茶叶并不愁卖不出去。王氏商队已经增加了两支西去的队伍,漕帮商会也大量派出海船,向倭国和南洋一带贩卖茶叶丝绸,这两样东西到了那些地方,仍然有巨大的利润。
张焕调查完情况之后,特意让漕帮放出消息,大肆鼓吹南洋种植棉花的暴利,鼓励那些大商人自己组建船队前往。因为已经取得了李世民的同意,张焕还调集了一大批兵器,交给漕帮商会的船队,其中主要的就是弓箭。看见有朝廷的支持,许多大商人都开始打造船只,准备去南洋寻找棉花种植园。
随着几大世家门阀的土崩瓦解,各地空出了很多土地。不过朝廷已经下了严令,严禁大唐境内种植棉花。这样做既可以保证粮食产量,又可以激励民间资本杀向南洋,建立起更大的种植园。毕竟如今西域棉花种植是由朝廷掌控的,民间不许插手,除了南洋,再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发展种植园。在张焕的计划中,将来战胜大食之后,就会趁势夺取天竺,将整个天竺都变成大唐的种植园。
张焕发展棉花产业,本来是想用来打击世家门阀,没想到还没用上这个武器,世家门阀已经灰飞烟灭。看见棉布在大唐得以推广,张焕难免就有了更大的目标,想要尝试下能否在大唐掀起纺织业大发展,毕竟棉花可以做的并不仅仅是布匹。这个想法张焕并没和李世民提过,只是和李治闲聊的时候简单说了下,李治倒是很感兴趣,还特意让阎立德做几样新产品献上来。
“公子,船头风大,还是进去吧。”岸上的苗影等人早就看不见了,纥干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