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风流(胡田)-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宪点头道:“不错!皇上前次借诗词之争拿你当棋子,实际上已经准备向世家开战。这次皇上隐忍不发,在老夫看来,是为了将来某个时机到来时一战而定!”
张焕道:“恩师的意思是,皇上已经有了废太子的意思?只是碍于各方原因,这才准备捧杀太子,借此机会扫灭世家门阀?”
曹宪道:“这种事心里知道就是,不可再提!”
张焕记得,五姓七家是在唐末才基本消亡的。难道因为自己的到来,会产生蝴蝶效应不成?清河崔氏为首的世家门阀,可以说是大唐王朝身上的超级毒瘤。若是有机会,能帮着李世民将这个毒瘤提前扫灭,自己一定会竭尽全力!
张焕并不知道,他在扬州的行动虽然隐秘,却因为小痴而露出了蛛丝马迹。
清河崔氏在春秋时乃齐国公卿之一,至西汉居住在清河郡,清河郡前朝时就改郡为县。南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大唐立国后,崔氏仍旧势力庞大。在朝堂和士林都有不菲的声望。因此当今崔氏族长崔伯颜才在做世家谱时,把自己排在皇族之前。
前朝开皇六年,崔氏将祖宅扩建之后,占地不下五十余亩。如今的族长崔伯颜,就居住在城东的老宅里。
这崔氏不愧号称当今第一世家,单单看那客厅墙上,就有王右军的一幅真迹,以及顾长康的几幅画。整个客厅装饰的清雅秀丽,毫无暴发户那种富丽堂皇。
此时在客厅里,崔伯颜的长子崔世裕正在主位坐了,俩边分别坐着几个中年人,也都是几家门阀的主要掌权者。
崔世裕道:“今日找各位来,想必为了什么大家都知道,请各位说说看。”
左手第一个清瘦中年文士道:“我范阳卢氏将东西带来了。”这文士乃是卢思德之父,范阳卢氏族长的嫡长子卢道林。
下首的白面文士接道:“我赵郡李氏也带来了。”这人乃是赵郡李隽,是赵郡李氏族长的堂兄。
其他几人也相继表了态,唯有一个胖胖的中年男子没有说话。这人乃是太原王氏当今族长的弟弟,王浩王叔易。
崔世裕一脸微笑:“王兄可是有什么不方便?”
王叔易道:“小弟倒没什么不方便的,族长的意思是,即使以后重新打通关节,我王氏也不再参与漕运。”
其他几人闻听,各自脸色不豫。
崔世裕仍旧一脸微笑:“敢问王兄,王氏可是有新的打算?”
王叔易微笑道:“族长有心向西域发展,这个和诸位不会冲突的。东西在此。”说完取出一只匣子,放在了桌上。
崔世裕眼中寒光一闪,摇头叹息道:“人各有志,我等也不强求,提前预祝王兄一族顺利了。”
王叔易笑道:“多谢崔兄吉言了,小弟身子疲惫,还请崔兄体谅让小弟先去歇息。”
崔世裕笑道:“来人,带王贤弟下去歇息。”
卢道林等王浩下去后,一脸怒气道:“王氏一族,离心离德啊!”
崔世裕笑容一敛道:“侯思齐之事刚刚发生,目前不宜乱了阵脚,暂时由得王氏去吧。可惜当日老夫紧赶慢赶,赶到洛口仓时侯思齐已经服毒身亡,没有从他嘴里得知详细内情。”
当日侯思齐服毒身亡之后,一辆马车曾经在侯府门外停留,原来正是崔世裕的马车。
卢道林道:“太子那边怎样?”
崔世裕道:“事发之后,老夫就和陈国公达成共识,让侯思齐做了替罪羊。只是皇上先是将漕运司迁移,接着又令他宠信的长孙冲做漕运使。想要打通关节,只怕很难!”
李隽问道:“那侯思齐历来谨慎,这次怎么会栽了跟头?”
崔世裕叹道:“事发之后,我就动用了一切关系,试图找出幕后之人。起先还以为是魏王所为,最后还是宫里的眼线传来消息,毓秀宫的侍卫公孙小痴曾经带了一顶轿子进宫。紧接着皇上就去了毓秀宫,还找了几个算学大师。因此可以断定,账本应该落在了皇上手中。好在侯思齐已死,那些出账无法解密,不会牵连到我等。”
卢道林皱眉道:“公孙小痴又是如何得到了账本?”
崔世裕道:“具体情况无人得知,不过公孙小痴回宫之前,曾在张焕身边待了几天。”
卢道林愕然道:“江都那个小子?”
崔世裕点头道:“侯思齐账本是在扬州丢失的,而那几天张焕正在扬州,因此老夫怀疑这件事说不定和张焕有关。”
李隽怒道:“又是这个小子!前番我几家的子弟前去江都,就被他大大羞辱。如今又和我等作对,真是胆大包天!”
卢道林摇摇头道:“也不一定就是张焕,想那张焕只是一个白身,如何能做出这等事?”
崔世裕也道:“老夫也只是怀疑罢了。不管是不是张焕做的,以后我等都要齐心协力,阻拦这小子登上朝堂!”
李隽一脸不以为然:“崔兄是不是高看那小子了?”
崔世裕严肃道:“不然!那小子似乎很敌视世家,不过说实话才华确实不错,如今又被皇上看重。万一得登高位,岂不是多一个劲敌!”
李隽阴阴一笑道:“要不要派人……”
崔世裕赶紧阻止道:“暂时不可!如今看似风平浪静,其实暗潮汹涌。那张焕如今名满天下,又是曹宪的弟子,隐隐然已经是寒门领袖。若是出了意外,皇上势必不会干休。我等目前要做的,就是韬光养晦,暗中全力支持太子。只要太子殿下顺利登基,这天下还有什么是我们得不到的?”
卢道林道:“只是可惜了漕运粮草,那么大的利益!”
范阳卢氏最接近高句丽,因此漕运获益最多,忽然减少一笔巨大收入,卢道林自然有些心疼。
崔世裕道:“家父本来就准备暂时结束这事,因此才让诸位将账本带来一并销毁。当初决定和太子殿下一起做这种事,目的是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并不是为了些须钱财,而是将太子殿下紧紧地绑在我们的船上!各位都是明白人,切不可为了一时之利,而损害我其他几家的利益!若是有人敢暗中行事,就是我其余几家的共同敌人!”
卢道林等人赶紧答应了,保证各家族同进同退,绝对不私下行事。
第047章 淘宝开分店
江都,淘宝店。
张烽将账目仔细算了三遍,又和张世乾算出的数目了核对一下,顿时有些目瞪口呆。张世乾拿过他算出的数目,看了几眼后只是微微一笑。
张烽满脸兴奋道:“爹,就这家小店,一月竟然收入了五百贯啊!儿子那家店,一月最多才收入十贯!”
张世乾笑道:“比起上个月略有增加罢了。”
张烽张大嘴道:“爹的意思是,基本上每月都有几百贯收入?”
张世乾道:“开张第一月少一些。此后翠玉楼开了白娘子俗讲之后,生意一下子成倍增长了。当初开店时,你兄弟说了很多新奇主意,没想到效果却好。”
张烽笑道:“当初儿子只听说江都出了个大才子,和小弟同名,丝毫没想到就是他。直到现在,儿子还以为在做梦呢。”
当日张焕见到张烽后,就带着他和张澜回到了江都。张世乾数年没见到这个儿子,一见面自然激动得很。又见到张澜,更是欢喜的老泪纵横。
因苗影也跟着回来了,张烽不方便住在家里,就陪着张世乾住宿在淘宝,只留下张澜住在家中。
张世乾准备今晚在家里摆一桌酒席,庆祝下一家团圆。张焕自然不反对,想了想决定把杜枝娘也请来热闹下。出了学堂,张焕就去了翠玉楼。
钱翼俗讲白娘子,现在已经大大有名。很多人来翠玉楼不再是找姑娘,而是来听他俗讲,甚至有很多少女换了男装过来听。听完之后,不少女孩子都要去旁边的淘宝逛逛。
如今淘宝遵从张焕的主意,不但卖成衣,还卖很多小饰品。为此张世乾还请了俩个金银匠,专门打造张焕画出的新式饰品。
当初妙玉让张焕交出新款衣服,只是戏言罢了。不过张焕并没抄袭后世的新款衣服,在他看来,没有任何一种服装能比唐服好看。实在无法理解,后世的人为那么追崇西式服装。
因此,张焕只是依照记忆画出了很多新款饰品。实践证明,不管是哪个时代,女人都是喜欢这些小玩意的。在淘宝里,卖得最快的就是各种饰品。
杜枝娘欣然答应了张焕的邀请,跟着他回家一起吃了一顿饭。
饭后张焕将杜枝娘请到书房,泡了杯茶递给她后,笑道:“小姨,我有个想法想和你说说。”
杜枝娘抿了口茶道:“说来听听。”
张焕道:“请问下翠玉楼每月大概多少收入?”
杜枝娘皱眉道:“每月大概千余贯吧。你需要多少钱?”
张焕喝了口茶笑道:“小姨误会了!小姨可知道,淘宝每月收入多少?”
淘宝虽然名义上是妙玉的,不过杜枝娘从来不在意,因此并不知道具体收入,当下猜测道:“有没二十贯?”
张焕一口茶水就喷了出来,擦擦嘴唇笑道:“是五百贯!”
杜枝娘脸色一惊:“那么多啊!”
张焕点头道:“不错,仅仅是个小店,再上俗讲的宣传,就能有这么多收入。假如将淘宝开遍全国各地,那又如何?”
杜枝娘沉思一会道:“想法很好,不过你有没想过,那需要多大的资金量,需要雇多少人?那么多货物怎么运输?还有,总不能每家店都找人俗讲吧?”
张焕笑了笑:“小姨的这几个问题,其实根本不是问题!先资金的问题,我会和影儿说说,让她以资金入股。运输有漕帮,更不担心。至于俗讲,店的名气起来了,那个可有可无。”
杜枝娘恍然道:“我都忘记了,你是漕帮的姑爷。雇人的事呢?”
张焕脸色严肃起来道:“小姨,这就是我要和你说的重点,解散翠玉楼,让姑娘们进入淘宝做事。我听兰儿说过,这些姑娘们大多很苦命!”
杜枝娘长叹一声道:“难得你有这份心意!这些年虽然有妙玉的爹暗中帮衬,我却时常感到心力交瘁。可是翠玉楼是亡母留下的,那些姑娘又十分信任我,所以这件事情我不能马上答应你,我需要和姑娘们商议下。”
张焕点点头道:“我想姑娘们是不会反对的,以色事人者,势不能长久。”
杜枝娘听了这话默然,过了一会缓缓的点了点头。
杜枝娘回到翠玉楼后,马上召集姑娘们商议张焕的提议。果然不出张焕所料,杜枝娘一提出来,几十个女子就哭泣出声。此时的青楼女子,大多是迫不得已才卖笑。不比张焕来的那个时代,那些红灯区的女子,有几个不是自愿的?
杜枝娘当日就不再让姑娘们接待客人,倒是引起了一次不小的轰动。张焕也带了重礼,前去县衙找了王钰,让这些女子脱离贱籍。王钰满口答应,马上喊来了书吏,让他带上印信,前去翠玉楼为姑娘们办理脱籍手续。
张焕起身一礼道:“多谢王大人帮忙,我着实感激不尽!”
王钰笑道:“本县也算是做了件好事,叔珩何必客气。敢问叔珩准备将这些女子如何安置?”
张焕也不隐瞒,将自己的打算告诉了王钰,只是隐瞒了苗影会出资金的事情。王钰听了也不以为意,又和张焕闲聊了一阵,有衙役进来禀告事情,张焕也就趁势告辞了。
回到家后,张焕就和苗影说起了入股一事。
苗影接任帮主之后,被苗奎夺取的家产自然也拿了回来,甚至将苗奎的产业也悉数收于名下。当时张焕粗略看了下那些凌乱的账目,吓了一大跳,单单这些现钱和货物加在一起,就不下五十万贯。
不怪张焕吃惊,贞观年间物价数十年间一直下跌。此时一斗米才四五文钱,对照后世的米价换算一下,这笔钱大概相当于后世的二十亿元左右。对于这么大一笔钱,苗影并没怎么在意,只是一股脑交给了张焕。
好在张焕略微懂一些会计学知识,找来了几个账房,将那些帐目按照自己的方法重新做了一次。虽然还是有些粗糙,不过比起以前那些流水账,已经好了数十倍。计无智如今掌管漕帮总账目,听说了这件事,也请教了张焕,找了人准备将漕帮的所有账目重做一次。
苗影对张焕言听计从,还没等他说完就笑道:“相公,没有你,我恐怕早就不在人世了。这些事情不必问我,你想怎么做直接去做就是。再说了,翠玉楼的那些姐妹们也真的很可怜。”
张焕也笑道:“话虽如此,毕竟要和你说个明白。我的意思是,你出多一半的资金,妙玉和小姨再出一些,她们出面打理。每年分红时你和她们四六分吧。”
苗影嘟嘟嘴道:“她们都有事做,那我做什么?”
张焕捏捏她小脸道:“你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不过不是现在,时机到了我会告诉你。”
苗影听了脸色一喜,一把抱住他胳膊,不停地摇晃着让他现在就说。
张焕被她摇得头晕,只好笑道:“好了,我告诉你吧。”
苗影夺回帮主之位时,张焕就开始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漕帮的未来。张焕深知任何帮派都不会长久存在,而且李世民登基之后,就开始大力打击各地游侠儿和帮盘组织。只是漕帮事关漕运大计,因此即使出了苗奎那件事,李世民也没有对漕帮动手的意思。但是,万一苗奎那样的事情再出一次,谁能保证李世民不会雷霆一击?
因此张焕想起后世一些帮派的做法,那就是想方设法的漂白。有些甚至和官府勾结在一起,达到利益均沾,从而摇身一变成为所谓的模版企业。
张焕知道,漕帮必然和各地官府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不过他并不准备也玩那一套官商勾结,只是单纯的,想要把漕帮改制成股份公司那样的形式。此时的他并没想到,以后改制成功的大唐船运集团,竟然多出了一个举足轻重的大股东。
张焕尽量用浅显的语言解释,尽管如此苗影听完后仍旧十分迷糊。张焕也不着急,耐心的仔细讲解。
苗影好容易才听懂了一些,苦着脸道:“相公,我光是听就觉得头昏眼花了!这件事情太难了,我肯定不会,我不做那个什么董事长行不行?”
张焕笑道:“没有人天生就会啊。再说了,漕帮是你爹爹留下的,你一定要让漕帮的弟兄们过得更好才行!”
苗影听他提起父亲,眼圈儿一红,咬着嘴唇道:“我知道了,我一定做好这件事!相公,你可要帮我!”
张焕点头道:“我当然要全力帮你!至于怎么做,我会详细弄个章程出来。又有计先生他们在你身边,你一定可以的。”
苗影听他这话有些不对劲,赶紧问道:“难道相公不陪在我身边吗?”
张焕微笑道:“如今漕帮刚经过动荡,这件事等过阵子再说也不迟。明年春我就要去长安应试,到时候你和我一起去,等我考试结束之后,再作打算就是。”
苗影见不用现在就分开,还可以跟着他去长安,满心喜悦的答应了。
张焕抽调出了淘宝里的一个雇员,让她将翠玉楼的那帮姑娘们培训了一番,就准备试着开分店。只是此时交通极为不便,因此只准备在洛阳,长安,扬州,蜀郡等十座大城开店。
因妙玉在长安,杜枝娘当然要去长安筹备开店的事情。张焕在信件中,也对妙玉提了这件事。在对梦儿的信中,张焕将这件事当做消遣,也大略提了下。同时还开玩笑般询问梦儿,要不要也参股玩玩。
妙玉接到信件,得知小姨要到长安,自然十分的高兴。而雯儿接到信件,却觉得这件事情十分有趣,竟然有些心动起来。
第048章 造访船厂
贞观年间的内河航运十分发达,因需要上缴朝廷的实物都要经内河转运。而最重要的粮食,更是主要靠运河的漕运。此时江南户口众多,为国库的重要来源,河运在国计民生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对于内河航运,贞观年间海运并不繁荣,大多只是和南洋诸国有来往。后来赫赫有名的广州市舶司,此时尚未出现。
因不需要远洋,沿海一带的造船厂大多只打造小的海船。而在扬州,苏杭一带的造船厂,则主要打造内河航运的船只。所走的航线不同,船只也不尽相同。黄河上有‘上门填阙船’,在黄河与长江之间有适宜于通济渠的‘歇艎支江船’,在长江则有大型船舶‘俞大娘船’。
漕帮作为最大的内河航运组织,也在扬州和余杭一带有自己的船厂。借着给来跃祝寿的时机,张焕来到了漕帮在扬州的造船厂。这船厂和张焕印象中的船厂有很大的差异,说这儿是一个木材囤积地更为恰当些。
“怎么这么多木材?”张焕有些惊奇。
计无智笑着道:“姑爷有所不知,我漕帮的船只,大多用来漕运,因此打造的船只几乎都是内河船,只有在余杭那边才打造少量海船。所以造船的木料,全都囤积在扬州船厂。”
张焕道:“最大的船有多大?”
苗影插嘴道:“我听爹爹说,前朝的龙舟有百丈长呢!”
计无智道:“帮主说的没错。不过那么大的船,我漕帮并不需要。最多只是打造七八千石的船只罢了。”
张焕接着问道:“更大的船打造的出来吗?”
计无智道:“这个就要问船工了。来人,去叫老陈过来。”
不一会,一个中年汉子就站在了张焕身前。这人皮肤黝黑发亮,身材极为高大健壮。
“属下陈蝶兰,拜见帮主,姑爷,计先生。”这汉子看上去又高又大,却取了个女子般的名字,苗影忍不住就笑了下。
张焕忍笑道:“陈先生不必多礼,我有些问题,可否请陈先生相告?”
陈蝶兰一脸不自然道:“姑爷太客气了!属下不敢妄称先生,姑爷想知道什么尽管问。”
陈蝶兰虽然负责整个扬州船厂,不过此时的匠人地位低下,因此位置虽然重要,地位并不高。张焕对他十分客气,陈蝶兰反而有些诚惶诚恐。
张焕见他这般摸样,也不再客气,一连串问道:“船厂大约有多少人?每年能造出多少艘船?最大的船有多大?”
陈蝶兰对扬州船厂了如指掌,不假思索就道:“船厂共有二千三百五十人,其中造船匠人有千余人,其他都是些苦力。我扬州船厂,每年造出的新船大概五百余艘,造出的最大的船就是俞大娘船,载重有九千余石。”
张焕暗自计算了下,接着道:“依你看来,扬州船厂能造多大的海船?”
陈蝶兰有些吃惊道:“姑爷准备出海吗?”
张焕摇摇头道:“目前没那想法。”
陈蝶兰想了想道:“若是扬州和余杭船厂一起,估计半年能造出一艘二十丈的大海船来。”
张焕皱皱眉道:“半年才能造一艘?”
陈蝶兰道:“海船的打造十分繁琐,既要考虑木料,又要考虑加固方式。凡是经受强大压力的构件或部位,都采用坚硬的樟木或者楠木。同时为了增加船的强度,舱壁与壳板、隔板与隔板之间,都用铆钉相连,使隔舱壁同船壳联成整体。在钉合时还要把铁钉砸进木板深处,再用桐油灰将钉头密封防止铁钉生锈。种种程序都要做到,所以海船的建造周期是短不下来的。”
张焕见他长篇大论如数家珍,惊奇之余也十分敬佩。又仔细询问了他造船的详细过程,这才和苗影等人离开船厂。
离开后,苗影就急着问道:“相公,你真的想出海吗?”
张焕笑道:“要是有机会,你亲自监督打造一艘大海船,我们一起出海怎么样?”
苗影一脸兴奋道:“我只去过海边,听说海上很好玩呢。要是相公也想去,我一定亲手打造一艘最大的海船出来,我们一起去海上玩!”
张焕笑道:“那就说定了!”
苗影抿嘴一笑,伸出小指来。张焕微微一笑,也伸出小指和苗影勾了一勾。
苗影道:“到时候让妙玉姐姐也一起去,她肯定会喜欢。”
张焕道:“好啊!妙玉知道你事事牵挂着她,只怕会很开心的。只是不知道她在做什么。”
苗影上前挽住了张焕的胳膊,转过头看了看长安城的方向,小脸上一片笑容。
接到张焕的书信,妙玉就乐开了怀。因为兕子的请求,李世民虽然将飞云班放回了江都,妙玉却一直留在皇宫陪伴兕子。虽然李世民有言在先,妙玉可以随时出宫去,问题是即使出去也无事可做。如今小姨就要来长安,而且同行的还有钱兰儿等人,以后就不怕无聊苦闷了。
妙玉正在开心时,却被雯儿叫到了花园。
妙玉有些奇怪道:“公主有何事找我?”
雯儿道:“张公子在信中询问我,是否想参股长安的淘宝分店。”
妙玉微微一愣,接着一笑:“公主是什么意思呢?难道以公主身份之尊贵,竟然会答应不成?”
雯儿也微笑道:“我觉得这件事很好玩,难道妙玉姑娘觉得不合适吗?”
妙玉摇摇头:“既然公主觉得有趣,我自然不会反对。只是将来他知道了公主的身份,怕是会不高兴呢。”
雯儿淡淡道:“我只是觉得好玩罢了,若是将来张公子不高兴,我和他说清楚就是。”
妙玉笑了笑道:“只怕皇上知道了,也不会答应的。”
“对于我的事情,父皇很少管的。”
妙玉一边在心里埋怨张焕,一边又道:“公主,经营店铺要花很多时间的,而且很麻烦的。”
“我只是出资,偶尔去看看罢了!我也不怕什么麻烦。”雯儿一脸微笑看着妙玉,似乎在等她的下一个理由。
妙玉却转移了话题道:“前天我陪着晋阳公主玩耍时,晋王告诉我们,公主一直没有封号,皇上决定过几天就要给公主封号。”
雯儿点头:“此前我拒绝了好几次,这次不好再拒绝,就答应了父皇。想必就这几天,就会上封号。”
妙玉笑道:“恭喜公主了。不知道是什么尊号?”
雯儿一脸平淡:“这也没什么可喜的。我的封号将会是‘高阳’。”
妙玉道:“晋王还说,高阳公主将会是最尊贵的公主,公主府也会按最高规格建造,据说皇上还会亲自给公主选夫婿。”
此时的公主出嫁,很少有嫁到男方家中的,都是敕造公主府,然后公主居于府中。像长乐公主那样,下嫁给长孙冲的并不多。驸马想要时常见公到主,还必须走通公主府女官的门路才行。驸马即使长期见不到公主,也是不许纳妾的。所以这时的驸马只是名头好听,实质上悲催得很。
妙玉这话,其实是在暗暗提醒雯儿,受封为高阳公主后,只怕婚事是做不了主的。潜在的意思,那就不言而喻了,自然是希望雯儿放弃对张焕的情愫。
雯儿一听就明白了,她心里并不否认,随着长期信件往来,对未见面的张焕已经生出了一份情感。只是她性子虽然十分冷淡,不过心底很倔强,不然的话也不会拒绝李世民几次上封号。
如今雯儿听到妙玉这句话,反而激起了好胜之心,淡淡道:“我娘亲去世之时,曾对父皇说过,我的大小事情,尽量由我自己做主。”
妙玉心中无奈,只好笑道:“既然如此,尊敬的高阳公主殿下,小女子郑重邀请你参股淘宝,公主可愿意?”
雯儿还是第一次被她开玩笑,看看妙玉忍不住也笑出声来。
杜枝娘几人到了京城,和妙玉见面时,自然又是一番唏嘘。选取开店地址时,妙玉经过一番考察,并没有选取人最多的西市,而是在城东寸土寸金的地方,高价租赁了一间店铺。
对于妙玉这个决定,杜枝娘并不理解。不过妙玉却说了,这是张焕在信中的意思,说是走高端路线,接着又解释了其中含义。杜枝娘恍然大悟,想想也是的,江都那家店里,顾客可不都是有钱人。
金秋九月到来时,经过一番装修筹备,京城淘宝店在鞭炮齐鸣中终于开业了。因店铺就在皇城附近,已经获得封号的高阳公主李雯儿,和兕子一起带了几个随从出宫前来道贺。
房玄龄并为前来,而是派人送了一份大礼,却被杜枝娘扔在了角落里。
开店的事情李世民也知道,认为只是小儿女玩闹,倒也没怎么反对。而且在开业前夕,李世民还应高阳公主的请求,欣然题写了‘淘宝’二字作为匾额。李世民的御笔,一直作为淘宝的金子招牌,十几年后几乎在大唐各地都可以见到。
热闹了一天之后,又挑选了不少新颖的小玩意,高阳才带着兕子准备回宫。
回宫之前,高阳将一个少女介绍给了杜枝娘和妙玉,言说这少女家中累代经商。自己见她聪明伶俐颇有商业头脑,就从父皇身边将她要了过来。高阳说这少女已经从宫中脱了籍,如今算是自己的贴身侍女,将她留在淘宝帮忙,有什么事情联系也方便。
杜枝娘无可无不可,倒是妙玉见这少女姿色明媚,一双大眼睛更是十分灵动,笑着问起了她的姓名。
这少女嫣然一笑,声音清脆如黄莺:“小女子姓武,名唤媚娘!”
第二卷 长安风云049…100章
第049章 初到长安
大唐都城长安,兴建于前朝文帝时期,其时名曰大兴城。李唐建国后改名长安,其后不断的扩建,如今已经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都城。
此时的长安城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构成,面积十分巨大,比后来的北京城大一倍半左右。而同时期的拜占庭帝国首都,只有长安城的七分之一。被吹嘘为‘天赐之城’的巴格达,也仅仅只有长安城的六分之一。
张焕一行从南边而来,一眼看见的就是明德门。明德门东西广达十八丈,南北长达近六丈,共有五个门道,每个门道都宽达近两丈,全都可以行驶马车。
站在明德门前,感受到这股恢弘的气势,曹岩和苗影等人都屏息凝视,心中充满了神圣感。张焕也被这座宏伟的大城震惊了,胸中满是自豪感。这可是如今的天下第一都城!而且是我大唐的都城!
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不乏很多外族人。看那服饰打扮,似乎是来自西域的商人居多,也有倭国和高丽人。过往行人见到外族人,一脸平淡。倒是这些外族人,遇见唐人赶紧让开道路,满脸含笑的行礼。
听见不少异族人说的竟然是汉语,张焕心中感慨不已。在后世,从上到下崇洋媚外,就连幼稚小童,也被逼着学习异族语言。所谓的泱泱大国,天朝风范,只是某些人的掩耳盗铃罢了!
正在张焕等人东张西望时,城门内的妙玉发现了她们,一脸喜色跑了过来。因有曹岩和张焰等人同行,张焕和妙玉并未显得多亲密,倒是苗影和妙玉搂抱在一起,说了很多体己话。
张焕等她们说完,这才笑道:“好了好了,回去再说吧。曹兄,你真不和我同住?”
曹岩道:“我家在京城有座小院子,许久无人打理了,祖父吩咐我去看看,就不和叔珩一起了。等我安置好了,再去找你就是。”
张焕点点头道:“如此也好。”又和赵良李翰二人寒暄几句,各自告别后就带着张焰一起,跟着妙玉进了城。
进去后一眼就看见一条宽阔无比的大街,正是贯穿南北的朱雀大道。朱雀大道足足有五十丈宽广,将长安城东西一分为二。期间又有四方交错的二十五条大街,将城内分为一百零八坊,对应寓意神灵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