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争鼎(建武)-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说下载尽在 】
作者:建武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狼烟起、江山北望

第一章 扬州十日

泰山朝霞升起的时刻……

关鹏闭上眼睛走到悬崖边上,张开双臂,感受着那传来的淡淡暖流……

突然,关鹏脚下一滑,一头栽下了悬崖……

………………

凄凉的雨水滴答滴答的拍打着污浊的地面,凌乱不堪的道路上洒满了各种残损的肢体……

雨水静静的下着,地面上随着雨水的随处流淌,鲜红的血液将雨水染成了血海。

蒙蒙的细雨下,一个个房屋中坚韧的冒着浓浓的黑烟,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本来就阴暗的天空,显得更加阴沉……

城池中,不时的传来女人的凄厉的惨叫声,哭啼着的哀求声,还有不甘的怒吼声。以及与之对应的淫笑的、怒骂的踢打的声音。

烟雨蒙蒙,罪恶仍在持续……

血水从一个破落的小院子前流过。在这个小农家院子里面的阴暗潮湿甚至漏着雨水的小小的屋子中,挤满了三十多个大汉,他们身着棉甲,不过已是破烂不堪,上面还残留着已经乌黑了的血液。

外面的惨叫声在他们耳边响起,这些人一个个紧紧的握着自己的拳头,把自己的嘴唇咬的出了鲜血。地面上掉落着一些沾满了血迹早已经失去光泽的残刀。有的卷了刃,有的断成了两半。

屋子不是很大,三十多个人挤满了整个屋内,在屋子的最里面是一个破烂不堪的铺着灰色布条单子的腐朽晃荡的床,三十多个大汉虽然感觉很挤,但是没有一个往这个破烂不堪的床上挤去,床上躺着一个少年,大约有二十多岁,身上的盔甲比着那些大汉要好点,并没有破烂的那么严重。

不过苍白的脸上仍旧是一片片灰泥,头发蓬松,紧紧的闭着眼睛,锁着眉头,不知道昏迷中遇到了什么事情。

旁边照看着这个少年的大汉看着这个年轻的将军,眼中充满了焦急之色,盼望着这个少年能够快点醒过来。

…………

床上

关鹏努力的想要挣开自己的眼睛,但是酸痛的眼皮使得他没有挤开哪怕一点缝隙,他感觉自己现在根本无法控制身体,因为全身上下没有一点点的力气,连手指都动不了。

虽然眼睛睁不开,手动不了,不过周围的人表达出的各种不同的声音关鹏能够听的很清楚,他不知道自己身边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大男人,更想不出来这些大男人为什么哭,难道是为了自己?可是自己什么时候有这么多的家人……还都是大老爷们。

自己不是死了吗?从悬崖上掉了下来……

忽然,关鹏的大脑中突然出现了一股不属于他的记忆让本来就疼痛的大脑,感觉针刺一般的难受。在这个记忆的冲击下,关鹏直接性的晕了过去。

过了一段时间,当关鹏再次醒来的时候他感觉身体已经不再那么麻木,不再感觉没有力气。他甚至能感觉自己能够从这个木板床上轻易的跳起来,但是刚才那股来到他脑海中的不属于他的记忆让他平息了跳起来的冲动,关鹏觉得自己应该先搞清楚这股记忆是什么。

那股莫名的记忆,此时已经和他本身的记忆融合,从这个记忆中关鹏知道,这个时代已经不是自己所在的二十一世界的大中国了,此时是中国古代王朝之一的大明朝,不过却是末年,甚至说已经亡国了,满清鞑子早已经踏破山海关,赶走了李自成入住了北京城,崇祯皇帝也早已经在煤山上吊自杀,在南京的明朝残余势力如今已经建立了南明政权。

此时这一年是1645年,关鹏所在的地方叫扬州城,现在正在上映,残酷不仁、灭绝人性的扬州十日,大屠杀……

…………

关鹏本来是新世纪的一个待业大学生,由于四处找不到工作,心情压抑,所以就报名参加了旅游团队想要散散心情,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一次外出放松心情旅游的时候,在旅游的泰山上意外的从悬崖上掉落了下来,那个悬崖少说也有百丈之高;本以为必死无疑,却没有想到自己的灵魂竟然穿越了时空到了这个混乱的年代。

关鹏忽然想到这个时候竟然是明朝末年,明朝末年呀!关鹏心里怔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办,按照历史来说,清军统一天下是铁一般的事情,没有什么意外的话,此时很快南明就会在清军的攻击下节节败退,然后清军控制整个中国,随之便是汉人变为满人的奴才,还把自己的头发剪成了猪尾巴一般……。

…………

关鹏躺在床上认真仔细的将自己脑海里以前知道的关于南明的事情想了一遍,对于明末的论坛帖子刘夏以前还是经常看的,其中一些大的事件和任务关鹏仍然能够记忆很清楚。

粗略的回忆了一遍关鹏发现在这满清的大军攻击下,这汉人的大明王朝里面的汉奸还真不少,清军走到哪里,哪里都是一堆投降的。什么范文程,洪承畴、孔有德、耿忠明、尚可喜以及吴三桂。

关鹏想着若是自己就这么继续为南明朝廷效力,说不定以后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关鹏这么想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不是做忠臣为天下百姓着想就能得到统治阶级的信任,然后大权在握。

看那岳飞岳鹏举这可是大英雄,但是最后还不是在赵构的十几道金牌下召回,然后惨死。

南明朝廷内部的权利纷争更是激烈,每天就只知道排除异己,为百姓做事不会,打击对手却是个个都是宗师级的人物,刘夏想到,貌似这个月的五月份南京城就被攻破……

总结下来,关鹏觉得自己跟着这样的朝廷实在是没有什么前途,就是不被清军干掉,也会被自己的朝廷干掉。

但是若是投降满清,那关鹏觉得还不如死了算了,想象以后自己头后边剪成一个猪尾巴,关鹏就一阵恶心,关鹏觉得面对民族侵略,决不能投降,做汉奸。

而且根据满清野猪皮的性格,就算是投降了满清也没有多少好果子吃,最高权力时刻被野猪皮把持,这些满清鞑子根本就没有把汉人当人看,见到皇帝面就自称“奴才”,“奴才”。

既不想着跟着南明走,也不准备投降满清那野猪皮,那只好自己在这个乱世闯荡了,毕竟比这个时代的人多了几百年的知识,而且刘夏对于满清野猪皮的这些战役大部分还是很熟悉的。

对于自立的事,关鹏觉得现在只能心里想想,现在这事还不是自己想的时候,现在最重要的是逃离扬州城。

…………

满清鞑子在紫禁城盘踞了二三百年,一直到中华民国。满清的统治使得本来就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大明朝社会,倒退了原始地步。也预示这中国和西方的技术等相比越来越落后,从而以后签署了众多的卖国求荣的条约。

每每想到满清签署的那些《马关条约》、《南京条约》等等众多的民族屈辱的条款,关鹏就想改变历史,洗刷这些屈辱。

对于大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关鹏还是有些了解的,关鹏前世由于一时找不到工作,所以经常泡论坛,而网上论坛上有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的一句话。

大明朝的崇祯: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朕百姓一人。

先不管说这句话的皇帝是怎么一个人,单从这句话上关鹏就对于明朝很有好感。而且明朝的皇帝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即使是被俘但是也没有投降的。

只有战死的皇帝,没有投降的皇帝。在明朝的历史上是没有和亲之辱,也没有纳贡之耻。是中国古代最具有骨气的朝代。

如今,明朝已灭,只剩下残余的明朝的势力在南京建立的所谓的南明,但是那些皇帝都不堪入目,根本就只知道享乐。

关鹏记得如今此时在南京登基的皇帝是那个朱由崧的弘光政权。弘光帝即位之后只知道吃喝玩乐,建造宫殿,搜索美女貌似没有多长时间就覆灭了,接着什么隆武政权、鲁王监国、绍武政权、永历政权折腾了十八年还是被击败。

…………

现在刘夏所在的扬州城已经被攻破,镇守扬州城的史可法现在已经死了。关鹏穿越的这具躯体的主人叫刘夏,是南明左都督刘肇基的儿子。而刘肇基在扬州保卫战中也已经牺牲。

如今保卫扬州城的万名官兵,此时只剩下了这个屋子里面的这些人。当然还有一些散乱在外,或者逃跑,或者被俘。

这三十多个大汉,都是刘夏的老爹,刘肇基的忠心侍卫,保卫着刘夏躲避在这个地方,在躲避的途中,刘夏被撞倒在地昏死了过去,给了关鹏穿越而来的机会,顺理成章的原来的刘夏死了,关鹏占据了这个躯体。

刘肇基是南明朝廷册封的左都督、太子太保,算得上是一个不小的官,刘夏和他老爹刘肇基一样都是很喜欢打仗,刘夏武艺自然也不错,所以这次出征刘夏才会被带着身边,并且刘家父子对待手下士兵也很不错,因此得到很多军士的爱戴。

在军中刘夏还是有点威严,这也是这些人誓死救护刘夏的原因。

…………

这个时候外面正是满清鞑子不断的屠杀者扬州城的百姓,若是不去阻止,那八十万百姓可就全部死干净,这只是官方数据,至于实际死多少,恐怕是只多不少,八十万人是南京大屠杀的近三倍之多。

ps:第一章上传,希望大家收藏下,谢谢!!

第二章 刘夏醒来

刘夏将自己脑海里的记忆融合后,他觉得自己也该醒过来了,听着外面不断叫喊的凄厉声,刘夏觉得自己有责任拯救他们。

刘夏首先睁开了双眼,并没有说话,毕竟自己不是真的刘夏,这还是少说少做为好。那刘夏身边的那个侍卫见刘夏睁开了双眼,顿时高兴的叫了起来。

“少将军醒了”

“少将军醒了”

“太好了,少将军你终于醒了,可真是急死俺了,少将军醒了,少将军怎么样?”

“少将军醒了,太好了”

“少将军……”

刘夏听着这些忠心的侍从兴奋的喊着自己,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感受,内心中仿佛在说:这些人都是那么忠心于自己,甚至连性命都舍得,一定要拯救他们,一定要拯救他们。

刘夏坐了起来,紧紧的握着自己的拳头,双眼扫射了这三十多个大汉一眼,心中有些苦楚。这三十多个大汉虽说没有什么有重伤的,但是如今他们这些人如同乞丐一般,有的人看到自己做了起来,竟然激动的流出了泪,刘夏心中暗叹一声。

“兄弟们,我刘夏在这多谢大家舍命相救”说着刘夏站起身来向这三十多人拜去,那刘夏身边最近的那个大汉连忙上去扶住刘夏,然后激动的哽咽着对着刘夏说道:“少将军莫说荤话,我等若是以前没有少将军和老将军相救,恐怕早已经身首异处,哪里还能逍遥今日,我等早已将性命交付给少将军,少将军万万不能拜我等,我等实在消受不起”这侍卫见刘夏还是不肯罢休,于是接着说道:“若是将军执意如此,我等也只等长跪不起”。说完这个大汉首先向刘夏跪拜在地,其他人也跟着跪拜在地。

刘夏这样确实是在收买人心,他现在不知道这些大汉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也只能用这个把式了,不过效果还是不错,现在看来至少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忠心,不过现在自己手中只有这三十多号人,貌似有些少,但是刘夏想到,这外面定然还有很多被清军冲散的人马,当时自己父子率领四千人马来援救的。

刘夏见效果达到了,于是也就起来了,这些将士见刘夏起来也都起来,不再和刘夏起争执。刘夏脑海里一想,便想起来刚才这个照看自己的大汉的名字,这个大汉叫刘大壮是自己父亲刘肇基救过的一个汉子,刘肇基见这个汉子骁勇于是便留作亲卫,是比较忠心的。

现在这个时候自己最应该搞清楚外面是什么情况,然后看看这些士兵是怎么想的。

刘夏心想若是能够收拢外面到处逃窜的残军,应该可以聚集千人的军队吧,有了这个班底说不定可以逃离扬州城,发展自己的势力。

刘夏前世无聊时经常去看小说,毕竟哪个年轻人没有英雄梦?

哪个少年没有金戈铁马征战沙场的豪情?

而且刘夏因为常看明朝的论坛的原因,所以对历史很有兴趣,因此经常去看历史架空类型的小说,每每看到那些主角穿越到某某个时代,利用几个小兵起家,然后造枪造炮,生产玻璃卖钱,然后再慢慢的壮大队伍,扯起一个千人万人的军队,四处征战,都让刘夏看的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穿越。

如今自己有了这个穿越古代,改变历史的机会,当然不能错过,能够来到这个时代太不容易了,好比中百万大奖一般,甚至几率更少,若是自己不做一番事业,真对不起了自己穿越。

于是刘夏对着刘大壮微笑着说道:“大壮,现在外面情况怎么样?”

刘大壮一听这刘夏问自己话,连忙抬头对刘夏说道:“回禀少将军,如今从我们昨日兵败;鞑子入城到今天。这群满清畜生一直在城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单从声音中便可以听出这满清畜生所做恶事”。刘大壮越说越激动,嘴唇不住的颤抖着,双手紧紧的握着。

其他的那些侍卫也如同他一般,满脸愤怒丝毫不遮掩,看上去都已经做好了和这帮野猪皮拼命的准备。

刘夏听了刘大壮的话和看了众人的反应,从这帮人的表情和话语上来看,这些人对于满清鞑子丝毫没有好感,都想着和鞑子拼命,没有一个想要投降的,说的也是,这帮人是自己父亲在辽宁的时候聚集的,辽宁本来就是抗战鞑子的一线,对于鞑子异常的熟悉,那时在辽宁的拼杀中,他们中自然有不少的人的好友亲属死在了鞑子的手中,对于鞑子这些人都是有一些仇恨的,有了仇恨,这些人和鞑子打起来就很拼命。

想通了关节,刘夏心中很高兴,但是表面上露出愤愤不已的表情,对着这些人大喊道:“这些畜生,欺我大汉无人耳?屠杀我大汉之百姓无数,此仇此恨,本将定然要这帮畜生血债血还,驱逐鞑子,复我大汉!”。

刘夏记得,这鞑子屠杀过的汉人超过了千万人次,,摞起来得多高,使得中国汉人口大幅度减少,就是日本侵略来的时候也没有见死这么多。

“血债血还!”

“血债血还!”

“驱除鞑子,复我大汉!”

“驱除鞑子,复我大汉!”

刘夏这句话彻底的激起了众人的血性,他们本来就是常上战场的英勇士卒,而且和鞑子早有血海深仇,自然早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不怕死。

“少将军不可呀,我等和那鞑子拼死而无憾,但是少将军你不同呀,岂能如此犯险?若是……若是出现不测,那我等如何和老将军交代”刘大壮并没有如同其他人一般斗志激昂的喊着话,而是对着刘夏劝阻,他也想要和鞑子拼命,但是不能将刘夏拉上,老将军对他有恩,他不能让老将军死而绝后,本来他打算的是,将刘夏送出去,然后隐形埋名的过上一辈子,使得老将军能有后,但是现在这个情况来看……。

刘夏一挥手,这激扬的声音便停了下来,刘夏见声音彻底停下,于是开口对刘大壮淡淡一笑说道:“大壮,我乃将军岂能在鞑子面前退缩?更何况我与那鞑子有杀父之仇,怎么可以不报?那岂不是不孝?”刘夏见刘大壮要说什么,于是将刘大壮的声音压了下去,接着说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定然不能苟且偷生,大壮不必再说,我心已定,定然会带领大家杀鞑子,复山河”。若是前世,刘夏的好友看到刘夏这么正气凌然,定然是目瞪口呆。

刘大壮见刘夏如此,顿时哑然,刘夏不是他所能管的,更何况他说的也对,还是少将军,不过刘夏的武艺也不错,也不是那么容易死的。最后刘大壮也无奈的表示同意刘夏的决定。这也使得这些侍卫对于刘夏更加拥戴,这也是刘夏本来的用意。

“将军,你说做什么吧,俺都听你的”只见这三十多个大汉中的一个铁塔一般的汉子昂着头,大大的嗓门吼着。

刘夏一眼望去,心中更是欣喜,这三十多个大汉,当真是精锐中的精锐。看着这个大汉,刘夏面目表现激动的说道:“不知壮士如何称呼?”

“俺叫王石头,俺小时候穷,没钱读书,俺是个粗人”这个大汉说着好像,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也没有让你去笑话他,这里面很多人都是穷苦出身,都没有字。不过话说这个石头确实很贴切。

“真乃猛将也”刘夏观察着这个王石头,然后微笑着问道。

“多谢将军夸奖,愿为将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王石头高兴的对着刘夏大笑。

刘夏又成功的收买了一个侍卫,心里也感觉很高兴,解决完王石头的事,刘夏开始说正事了,按照刘夏心中想的,不能投降做满清鞑子的奴才,但是也不能就这么出去和那些鞑子拼命,就他们这三十多号人,冲出去拼命简直就是找死,就是死也不能就这么窝囊的死去,更何况刘夏一点都不想死,要是真的打不过鞑子,大不了远遁海外,这澳洲,美洲大片的土地难道还没有立足之地?

刘夏忽然想到了毛爷爷的作战方针,人不多就打游击战嘛,而且这城中还有不少的残兵,一边和清军打游击一边收拢残兵,这样才有逃出去的希望。

于是刘夏对着众人正色道:“我们虽然不怕死,但是也不能就这么死去,所以我们需要策略,一边和鞑子打游击,一边收拢残兵,如今这鞑子进入城中,到处抢夺东西,人数定然很分散,这给了我们很大的机会,等着我们有了实力,再从这扬州城里出去,大家看怎么样?”

刘夏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同意,于是接下来开始商量一下一会儿作战的事情,这三十多个大汉都是只知道打仗的,所以这战略方案就只有刘夏自己制定了,刘夏开始想着抗战时期的游击战,如今他们人少,不过这也有好处,这使得部队转移更加灵活。

正如刘夏所说,现在整个扬州城里面到处一片混乱,到处不是明军的残兵,就是进入城中的满清鞑子和汉奸部队,不过大部分还是鞑子,这汉奸部队大部分都在外面看守者,毕竟这在城中抢,劫的好事,哪里轮着那些汉奸了?打仗的时候汉奸部队走在前面,有好处的时候却要吃鞑子的残羹剩饭。

这些鞑子进入城中没有遇到多少强大的武装力量,自然是一个比一个傲气十足,都是骄兵。

第三章 初次战斗(上)

刘夏将这三十个人分成六个小队,一个小队五个人,然后四个小队组成一个中队,共计二十个人,其中刘大壮担任中队长并兼任中队第一小队的队长。

另外两个小队共计十个人作为刘夏的亲卫队,这十个人是从三十个人中挑选出来的最厉害的十个,个个都异常彪悍,刘夏让王石头做队长,这让王石头激动的说不出话来,王石头觉得自己一定不能辜负将军的信任,一定要保护好将军。

刘夏安排完队伍的军制之后,便开始询问此时队伍中都是什么武器,其中弓箭有几个,弓箭此时在刘夏的眼里可是很重要的武器,因为要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这些都是自己最基本的班底,不能有太大伤亡。自己还要靠着这三十多个人,慢慢的控制以后增大起来的队伍。

刘大壮见刘夏问自己队伍中的武器数量,他仔细的想了一下便连忙回道:“回禀将军,我们三十号人,其中使用弓箭手十名,其余的兄弟都是拿刀的,而且现在我们手里的箭也不是太多了,虽然说咱们有十名弓箭手,不过如今这能够使用的弓如只有四把了,其余的弓不是在撤退时候丢失,就是在战斗中已经损毁不能再用了”。

听着刘大壮这一说,刘夏心顿时凉了半截,这个时代远攻的武器也就是这弓、弩了,弩刘夏是不敢想,但是没想到这弓也没有几个了,刘夏心想要是有火枪该多好,火枪!对,火枪,明朝这个时代确实已经有了火枪,而且还装备了不少,不过明军中大部分是火绳枪,这个前装枪的时代,这射程最多也就百步左右,而且火绳枪的限制还非常的多,射出去一颗子弹差不多得弄几分钟,熟练的火绳枪手,三分钟能射出两发就不错了,而且下雨天还不能用,雨水直接可以将火绳浇灭,并且在骑兵面前这火绳枪根本没有多大的威胁。

毕竟骑兵的冲锋可是很快的,就这百米的距离,骑兵瞬间就到,火绳枪手,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装火药,装子弹,到时候就是一边倒的屠杀。

在后装枪没有弄出来的时候,对付骑兵用火绳枪显然不太行,要是自己有一个击发枪队,那自己统一中国可就特容易,虽然自己不是什么枪械大师,但是这枪支基本原理刘夏还是知道的,再找一些工匠研究一番,说不定能让击发枪提前出世,那个时候,自己定是所向匹敌,想到这刘夏开始激动了起来。

“要是有枪多好呀”想着问题的刘夏不知不觉的从嘴里说出来,此时刘夏心中想着他们三十多个人要是每个人都有一个枪,然后打伏击,打地道战,反正绝对优势很大,谁不服,直接一枪下去,嘎嘎嘎嘎。

“枪?将军,你说说火枪吗?我们有火枪!将军你要干什么?”刘大壮离刘夏最近,虽然说刘夏说的声音不是太高,但是刘大壮还是听得一清二楚的。

刘夏说的枪确实是火枪,不过却是击发枪,这刘大壮可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击发枪,他只知道火绳枪,此时明朝的时候,火绳枪在叫做鸟铳,于是刘大壮连忙从一个士兵的身旁,拿出一个有些破损的火绳枪,不过若是加上火药,还是可以用的,并没有损坏。

刘夏有些意外,没有想到他们竟然还弄到枪了,抬头去看,很失望,苦笑一番。

这是一支典型的火绳枪,这火绳枪在下雨的时候根本就没办法用,而且精度也不是很高,不过不管怎么样,这把火绳枪是刘夏来到这个世界上见到的第一把枪,做偷袭用,还是可以的,当然需要很高的技术。

“这枪虽然不是那么……不过也就这样吧,以后有机会了再造那种膛线枪”刘夏自言自语道,刘大壮心里有些郁闷,刘夏说的话,他听不懂呀,什么膛线枪?击发枪比鸟铳还好吗?

刘夏又想了想,然后对着刘大壮说道:“有火药吗?”

“火药?还有火药吗?”刘大壮对着那个士兵叫道,那个士兵是一个火枪手,不过这火枪手只是兼职,他同样是一个优秀的弓箭手,练好一个火枪几个月就行了,但是若是练好弓箭,没有几年怕是不过关,由于军队里面装备来一些鸟铳,他弓箭射的不错,就优先使用了这鸟铳。

这个士兵听了刘大壮的话,便往怀里去摸,摸了一会儿,摸出来一把弹丸,他又全身找了找,找到一盒黑火药,最后这个士兵把这些弹丸和黑火药交给了刘大壮,刘大壮又交给了刘夏。

黑火药威力不是特别大,只能算是中型火药,以后若是要造威力大的炸弹和枪支,需要开发无烟火药呀,好像现在的子弹里面装的是硝化棉,先不想这些,现在还是将眼前的事情弄好再讲。

刘夏将那个火绳枪拿在手中,刘夏感觉挺重的,对于枪支,刘夏还从来没有摸过,毕竟前世那是法制社会,不是警察不是兵,很难碰到枪支。

刘夏拿着火绳枪玩了一会儿,见时间差不多了,于是对着下面的士兵脸色严肃的说道:“大家准备好杀敌了吗?”只听下面齐声说道:“准备好了,驱除鞑子,复我大汉”不过并没有喊出太大的声音,毕竟现在是逃在这个小院子里,不能让清军发现。

“好,那好自己的武器,我们走”说完刘夏拿着自己的大刀,推开门首先走了出去,后面跟着刘大壮和王石头,剩下的人跟在最后,刘夏并不是大摇大摆的出去的,首先要侦查形式,不过这个地方,清军还没有来到。

走出屋子后,外面还在下着雨,不过已经是小雨了,地上的积满了水。刘夏吩咐左右两个侍卫,去侦查敌人,然后大部队紧随其后一点一点的移动,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刘夏等人离开了院子,院子门前便流淌着红色的血液,刘夏等人都愤怒异常,他们都知道这些血液是谁的,那是无辜的百姓的,这些天杀的畜生,该死,这是每个人心中所想。

顺着这个血液流淌的方向,刘夏带着众人向那个方向走去,一路上路边尽是尸体。

刘夏倒要看看这些清军到底什么样子,竟然这么残忍,自从景笑到了这个世界上,刘夏实际上还没有亲眼见过清军,脑海里是有清军的影像,但是那不是自己亲眼见到的呀,现在自己要亲眼看看这清军的摸样。

沿着这雨水形成的缓流,刘夏等人很快就到了一个院子旁,在院子的门口,此时站着一个体格粗狂的大汉,这个大汉满脸不悦,时不时的瞄着里面,不过很快这个家伙从怀掏出一堆珠宝,脸上满是高兴,合不住嘴。院子里不时的传来女子的尖叫声,和男子的喘气声。而那流在水中的血液就是从这个院子里流出来的……

“畜生,我杀了他”刘大壮怒视着这一幕,心中怒火滔天,只是他还知道现在不能暴露位置,只是低声的说道,想要直接上前去杀了那野猪皮大汉。

刘夏连忙拦着刘大壮,冷冷的扭头看了看那鞑子,转过头对着刘大壮说道:“我们现在不能打草惊蛇,先要查探清楚这里面有多少人,然后再做决定,大家放心,我刘夏绝不会放过这些鞑子”。

刘夏说完,这些人也就都老实了,刘夏等人此时正在院子的墙前,是个好的观察里面形式的位置,于是刘夏命令一个士兵爬上墙去,看看这院子里面有多少人。

“大黑,你来驼着我,我看看”刘大壮得了刘夏的命令,连忙又吩咐一个他手下的强壮的士兵,然后再这个士兵的帮助下,刘大壮头露过墙头,两只眼睛仔细的观察者院子里面的情况。

察看了一会儿,刘大壮便从大黑的身上下来,走到刘夏身边说道:“将军,里面的那些鞑子大多数都在屋子里面,这院子里,就一个主要的屋子,我看那屋子没有关门,从外面看,里面大概还有着七八个鞑子,至于没有看见的,差不多合计起来有十几个吧”刘大壮一说完里面有十几个鞑子,这些侍卫都乱了起来。

他们都是从辽宁过来的,当然知道鞑子不好对付,往往四五个明军都打不过一个鞑子,如今里面有十几个鞑子,他们这些人根本就没有优势,即使是打赢了,恐怕伤亡也众多。

刘夏并没有像这些士兵一样,有些担心,这鞑子固然厉害,实际上明军也不弱,不过是这些将领不行,明军和鞑子打仗往往都是几倍于鞑子,还打败仗,这就造成了明军士兵心中认为,自己几个人也打不赢一个鞑子的心里。

“将军咱们该怎么办?”刘大壮问道。

王石头凑了过来,嘟嘴说道:“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