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在十八世纪欧陆(烽霜)-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上帝之名。瑞典王国放弃对奥托一党的支持。承认霍亨索伦家族血脉对普鲁士王国统治权神圣不可侵犯,承认普鲁士王子为首脑的政府为普鲁士王国政权,不日驱逐奥托以及其在瑞典王国的党羽,并送回暂居瑞典王国的普鲁士国王以及王后。此外,根据条约,两国停战2年。当条约签署生效的那一天。被包围在哥尼斯堡的瑞典军获得前往立陶宛地区或梅克伦堡的军事通行权,这个军事通行权将在离开普鲁士国境后立刻无效。等到普鲁士国王夫妇平安返回到普鲁士王国,关押在普鲁士王国境内的瑞典俘虏将得到释放。
这便是哥尼斯堡条约的全部,不过在条约生效的当天。又有一个新的条约出现,德意志领转让条约。
普鲁士王国以1200万塔勒购买瑞典王国领土西普鲁士、前波美拉尼亚全境并付掉钱款1000万,从条约签署的那天起,西普鲁士、前波美拉尼亚将成为普鲁士王国的领土,若普鲁士王国在10年内无法付清剩下的200万,瑞典王国将有权收回前波美拉尼亚。
再在这德意志领转让条约上,普鲁士与瑞典签订了西普鲁士保护条约作为保护条约,内容为保证德意志领转让条约的实现,即普鲁士王国在偿还完200万欠款之后能得到西普鲁士和前波美拉尼亚,一旦在这两个领地附近发生战争,若当事国为交易双方之中一人,另外一方可以考虑介入战争以确保西普鲁士、前波美拉尼亚的领土完整。
普鲁士与瑞典的条约签署完毕,接着普鲁士跟俄罗斯也出来了,双方重申波兰封王战争的华沙条约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俄罗斯王国向普鲁士签订商业贸易协议,为保证两国商路通畅,若发生战事,如有必要,另外一方可以考虑介入战争以确保商路和双方王国商人的利益。
哥尼斯堡条约里的条款都是原则性的问题,通过这项条约,菲列特利亚不但在普鲁士王国的统治地位得到了各强国的承认,还彻底地将奥托一党归入谋反的叛逆份子中,未来不管奥托跑到哪里,普鲁士都能利用罪名进行最大的周旋,把这个家伙给抓回来。
说到奥托,就不得不提起叛徒。
世界上哪里都有叛徒,但因为奥托的作乱,如果要评选本年度,哪个国度叛徒最多,普鲁士当之无愧。奥托一党是一大群,保王党里又有一堆人跟奥地利人眉来眼去,不过由于各种原因,菲列特利亚没拿他们怎么样,而我也不想拿他们怎么样。
但东普鲁士那群首鼠两端的贵族就不同。
他们既不响应奥托,也不立刻声明支持菲列特利亚,摆明一副坐山观虎斗,然后坐地起价的样子。后来他们不断向柏林方面派人要爵位和官职便坐实他们确实没有要帮助菲列特利亚的意思。要不是这群人贪心地以为在冬季能吞下西普鲁士被封个无冕之王,我们还挺难搞定这群手头上握住两万多兵力的贵族联合群体。但如今,东普鲁士的军队大部分给打散,一部分被我们控制住,剩下一小部分分散在东普鲁士各地,我们又控制了包括哥尼斯堡在内的大部分地区,顺便逮住了大部分东普鲁士的贵族,也就说,东普鲁士的贵族们成了砧板上的鱼肉。
签订完协议,第一个在内部会议上提出要严惩这群投机分子的人不是我,着急的庄园贵族们跳了出来,然后德绍亲王在内的一系列王国附庸也觉得有必要整顿一下东普鲁士,最后才是那群有过黑历史的宫廷贵族们表示支持惩戒一下。
在清洗宫廷贵族那一系列行动上根本没有获得任何好处的他们联合起来,发动了所有能够找到的关系,不但弄起不少人去壮声势,还将施维林和德绍亲王等重臣心腹也拉进了阵营。
于是,满心以为连主要案犯的宫廷贵族都是从轻发落,自己不过是从犯,甚至是连从犯都算不上的东普鲁士贵族自然以为他们根本不会发生什么事。
施维林借口开了个宴会就把整个东普鲁士的贵族给诓了进去。
该剥夺爵位的剥夺爵位,该流放的流放,该削职的削职,基本上没杀几个人,但很快,下层贵族们会发现,他们头顶上那群高贵的人们差不多都换了一半的人。
我在整个普鲁士处罚东普鲁士的事件里没有扮演什么关键角色,但并不是说我没有获得任何好处。
这就得感谢那些普鲁士庄园容克了。
兔死狐悲的宫廷贵族们在经过东普鲁士贵族的清洗之后,越发地团结在我的身边。
所以说嘛,要不是有一个对比,这群人都不明白他们捡了多大的便宜。
第1章普鲁士的前世今生
童话里的结尾往往是解决了坏人以后,便用一句“从此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来进行结尾。
普鲁士王国历时不到一年,便在叛乱席卷整个德意志,甚至展开另一场涉及整个欧陆的王位争夺战之前,结束了这场由国内位高权重心腹亲信贵族发动的叛乱,将背后叛乱的支持者瑞典人驱离普鲁士不说,还拿到了两块不算小的领地,更是驱逐了一大批意图谋反叛乱的贵族。看上去,普鲁士王国的敌人都消灭干净了,从此呢,故事可以也该步入向童话般那样的结局了吧,一句话用来概括并总结了要用几十万字去描述的事件,然后,大家就这样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虽然我也做过类似这样,一眨眼便进入完美结局,从而省略无数过程的美梦,不过现实便是现实,第二天睁开眼睛,该来的东西还是要来的。
随着处理了一大批中上东普鲁士当地贵族,各地就开始冒起骚动,不过由于现在欧洲人还没有打游击的概念,而东普鲁士又不大方便打游击,很快那些由三四个鲁莽年轻贵族地主挑起的暴动就给哥尼斯堡的军队给摧毁,紧接着,整个东普鲁士各城镇实行起严厉的管理。
说真的,我还以为普鲁士人会着重处理几个类似齐格蒙特这样手握大权的总督之类的角色,其他人便警告一番放过,但实在没想到他们居然会下狠手。
在我的印象,这些不管是法兰西还是德意志的贵族经过好几百年的联姻,早就盘根错节了,勃兰登堡那边的贵族会没有东普鲁士亲戚,东普鲁士的亲戚又没有几个勃兰登堡的亲戚?为什么他们不手下留情?要知道,削职和削爵本来就很重要了。驱逐和流放更惨,简直是就是让那些曾经出身贵族圈子的东普鲁士贵族给挂着红牌踢出这个圈子,哪怕他们在别处还有产业和财富,但想要重新融入他国的上流社会,绝对很困难,谁让在这个小圈子多得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这些人除非另有图谋,否则很可能对一个流放者和被驱逐者不屑一顾。
“这个其实要算是历史遗留的问题。”
一个外国佬张口就是一句充满了官味的回复来解释勃兰登堡贵族和东普鲁士贵族之间矛盾。
镇压完叛乱,在返回哥尼斯堡的路上,跟在我们罗马人队伍里寥寥无几的外国人里,这男的叫做尤斯图斯?冯?李比希。他是个子爵。也是从我们占领柏林以来比较亲近我们罗马人的宫廷贵族之一,个人毛病应该不小。要放在过去的天朝,丫就只能用走狗来形容。但谁没有要往上爬的野心,他看中了我们的影响力,觉得这是个捷径。而我们罗马人也缺少个没有太深背景又比较能干的助手,双方各取所需。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问道:“李比希子爵阁下为什么这么说?”
李比希很快便将历史追溯到波兰王国立国之始去了。
嗯。用这个普鲁士人的说法是,波兰王国是一个靠着好几个男人的**和女人的洞洞插在一起建立起来国度。
我一脑袋黑线地望着那个普鲁士子爵,这尼玛得有多高的文化水平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好吧,李比希子爵的话简单地翻译就是,在几百年时间里,波兰王国通过联姻的方式让东欧平原上的几个还算有势力的藩侯加盟到了名下的版图里面。这些领土虽然都属于波兰王国的统治范围之内。但是叫做王冠领地的地方,才是国王管辖的领土。
波兰王国的王冠领地被划分为两个行省,分别叫做大波兰和小波兰。听上去挺惨的,但实际上。在1200到1500年间,大波兰和小波兰就占了波兰王国领地面积的40%。大波兰地区是波兰的心脏,也是华沙所在,虽然面积只有整个版图的10%,但毫无疑问会是精华的所在。小波兰也差不到哪里去,虽然那是后面跟着立陶宛大公国结合后,逆推蒙古人才取得的果实,被波兰人占领才不到百年,不过由于是处于乌克兰的平原上,那里土地非常合适种植粮食。剩下的55%,分别由立陶宛大公国、利沃尼亚、库尔兰和臣服的罗斯大公国还有普鲁士公国构成。
立陶宛大公国、和库尔兰公国这些势力自成一体,根本就没有真正地被波兰征服过,所以一直以来都有着极大的自治权。普鲁士公国就惨了点,虽然他们也拥有自治权,但却是以臣从波兰王国的附庸身份。
作为波兰王国的一份子,普鲁士公国源自当年居住在临海的普鲁士野人。这些未开化的野人很难打,人家波兰王国号称猛男过万,并拥有从十世纪末到十二世纪末一共两百多年的安稳时间去发展都未能征服那片领土,反而多次给虐得落花流水,满地找牙。
然后,由于前任的穿越,当时提着斧头和锤子,想去打异教徒却又势单力孤不敢上去,弄得差点整成暴躁狂的条顿五大三粗们提前登陆波兰了。
没有去波兰经过普鲁士人血液洗礼的条顿骑士团便不是完整的条顿骑士团,大概前任是带这样的想法提前促成了条顿骑士团入驻普鲁士的剧本。之后的几十年,一切都向波兰人引狼入室,斯巴达三百之称的条顿骑士团在普鲁士大发利市,以及最后条顿骑士团跟波兰敌对的剧本发展着。只不过这一次历史没有让波兰人夺回属于他们自己的荣誉,促成条顿骑士团的衰落。
十三世纪末,蒙古人打算绕过屡攻不克的君士坦丁堡看看西边到底都有些什么。根据前任的教科书记录是,三路西征大军没有十万也有五万,齐头并进,结果由于当时他们都没带着gps这个高档的高科技,一个去了南边埃及观光阿拉伯肚皮女郎扭小蛮腰,旅途非常愉快,吃吃喝喝地就赖在这里不走了,另一个倒霉了一点,他们去了中欧和西欧,这一路的西征旅途很不给力,伙食就不说了,就连村庄里抢来的女人也同样不给力,身高不占优势的蒙古人兴高采烈地抢完花姑娘,提枪就上之后,发现他们跟当地的女人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尺寸。弄得好几万人的大军杀到梅斯城下,就返回君士坦丁堡城下,不但两眼发光地提出一大堆条件,还张口要前任先交出包括他曾孙女在内的一大群萝莉来。打仗打得,整个蒙古军全变成萝莉控,还真是有够糟糕的。
最后一路,也就是北上的那一路了。东欧平原,一马平川,是最合适蒙古人发挥他们骑兵优势的地理,所以他们在这里的战果也是最大的。四分五裂的罗斯大公国纷纷遭殃,接着是一直以来在东欧不断表示我们有一万多个猛男的波兰人,波兰人两战两败,联合了立陶宛大公国,还是继续大败,眼看着大家伙都要汇成了一锅菜让人给爆炒了,忽然间,据李比希子爵说是波兰人灵机一动,想起了老久之前自己引狼入室的举动,立时又蹦跶出了一个新想法,他们把这叫做两强相争。于是,波兰人便厚着脸皮去找暂时跟蒙古人西征没啥事的条顿骑士团。
条顿骑士团虽不是撸剑撸到大脑全是肌肉的货,但也差不多了,一听都东边有异教徒,而且还是拳打波兰猛男,脚踢罗斯野人的级别,立刻表示我怎么说也是前教廷护教骑士来着,于是条顿骑士团高叫着为主而战,就脑门一热跟蒙古人干架去了。不过有了波兰和立陶宛这两个榜样,条顿骑士团没有像过去那样傻帽地用骑兵去对冲,而是选择了阵地战,但是后果还是一样,大家都知道,耶稣最讨厌那些打着他旗号去烧杀掳掠的人了,所以基本上打着他旗号去烧杀掳掠大半会遭殃。
条顿骑士团一万五千大军伤亡惨重,撸遍东北欧无敌手的骑士团精锐全军覆没,从此条顿骑士团元气大伤,没落不可避免,而波兰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缺少了闹腾的条顿骑士团,他们联合立陶宛逐步崛起。
好吧,说了这么又跟普鲁士王国内部派系纷争有什么关联?
关系可大了,李比希的解释是,由于条顿骑士团的没落,最后只能沦为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的附庸。从十一世纪末据鞍前马后追随在神罗皇帝麾下的霍亨索伦家族被封勃兰登堡公国公爵且任选帝侯,在蒙古人退走之后,一时间成为东欧不可忽视的力量,经过上百年的时间,霍亨索伦家族逐渐从昔日神圣罗马帝国最忠诚变成敌人的同时,也因成功地联姻了普鲁士掌权者,后来更是借助波兰王国的力量获取了普鲁士,而波兰也通过让勃兰登堡获取普鲁士之后,将自己的影响力伸入了德意志境内。
勃兰登堡公国的版图徒增一倍,然后,普鲁士王国内部派系纷争就上演了、霍亨索伦家族身为外来势力想要真正地进入原条顿骑士团的小圈子自然得大动手脚,而东普鲁士那群条顿骑士团的遗民们本来就对头顶上指手画脚的波兰王国不服,勃兰登堡又是借助波兰的力量上位,自然也看他不顺眼,于是,双方拆台了超过百年时间,才在波兰的帮助下勉强消耗掉东普鲁士,两个派系结怨非常深,不过虽然东普鲁士贵族败了,但他们的影响力还是在的。据李比希说,菲列特利亚她老子之所以独立出波兰王国和神圣罗马帝国,自成一个王国便是出于东普鲁士贵族的影响。
第2章稳定胜于一切
攘外必先安内和用外部矛盾转移内部矛盾是一个类似是要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命题。
菲列特利亚的老子老腓特烈在用外部矛盾转移内部矛盾这点上比起妹纸的曾祖父做得好很多。人家不但没有傻不拉几地拉起一票人马就去给瑞典人送人头,反而还利用东普鲁士人迫切脱离波兰王国的意愿总算将整个普鲁士的力量统一在一起,然后在波兰封王战争里,取得将东普鲁士独立在波兰之外的胜利。
可在攘外必先安内这方面,菲列特利亚的老子就做得未免太失败了。
看看普鲁士王国的叛乱,情况大概一段话来概括就是被剥夺不少利益的庄园容克试图联合王储利用王室的名义推倒宫廷容克,重夺利益。不料宫廷容克改革党狗急跳墙,先下手为强,请来瑞典人,然后棋差一招的庄园容克就跑去找奥地利人驱狼吞虎,萨克森人想要浑水摸鱼,游离在东欧又是农奴拥护者的东普鲁士贵族地方势力旁观勃兰登堡王室直属内斗。
按照这样的情形发展下去,要不是有罗马空投一个精锐的一线军团,第三十三斯巴达军团过来,菲列特利亚可能未来几年连柏林都回不去。
对此,李比希无比感慨地说道:“国王陛下太着急了,就好像一个自己要死了,仿佛要在死前将所有的事情安排妥当,再死去的人一样。我想着一定是那个奥托的错!”
李比希说的没错,其实普鲁士王国可以做得更好,毕竟改革这种东西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是生吞下去,问题肯定会出,区别只是要不要命罢了。不过。将错误归咎于奥托,这有点不对了,要是李比希知道他们所谓的王子其实是公主,而那位公主殿下…学习王霸之道,居然在脑海里背诵看过的书籍,去上军学课,这妞借口画地图,结果弄成了绘画写真,老爹在外面打生打死,这妞有事没事就旷课去吹笛子。参加沙龙故事会…。老腓特烈南征北战十几年,普鲁士地理位置就注定这个国家不会有太长久的太平日子过,他搞那么大的动作和手笔,十有**为的是让菲列特利亚这个废材好好地过日子。
不过菲列特利亚并不是她老爹想象中的那么废,至少我有信心让她在我不在普鲁士的时间。不把普鲁士的情况弄得一团糟。
嗯,不管是出于为了普鲁士王国的安稳。还是保护我在普鲁士的利益。我都有必要让女文青远离文青之路。
远离文青之路,任重道远,但是好处也是极大的,看看人家,原来那个世界的腓特烈大帝。那可是文能把普鲁士弄成十八世纪欧陆第一廉洁高效的政府,武能在七年战争以一己之力面对俄罗斯、奥地利、法兰西三个大国的围攻勉力支撑并最后保住胜利成果的人。为以后德意志的统一奠定坚实基础的伟人!
按照光荣的三国志,那货四围全a,政治至少上100,智略大概95。统御起码得108以上。
什么?三国志里最高才是100,过了100的是村长野望,管他呢,反正我是给出数据的人,技能属性是军神,不过得带个毒舌debuff,凡是接触过这货的人,有30%的几率产生厌恶。排除毒舌属性不谈,看看那给力的四围,全是解除文青debuff带来的提升。按照现在菲列特利亚的女文青debuff,她四围全是f,连d都不如。不对,我回想起了菲列特利亚的胸部,那里应该是s级,嗯,small的s,反正不可能是b,big的b,很期待菲列特利亚以后变成真正的御姐或熟女的样子,但就目前而言,跟男版腓特烈大帝模式全s级属性一比,菲列特利亚这个女版简直就是渣。
“这**的就是基佬跟美少女的巨大差别?”
好吧,好像把这个世界的菲列特利亚跟传说中历史上那个树敌无数又绝境重生的腓特烈大帝重合在一起是生搬硬套了,但喜欢yy是个人的自由和爱好,不是么。
“殿下!前方哨探发现一伙骑兵!”
一个猎骑兵打扮的哨探从前方策马过来打断了我的意淫。
“是敌人?”
“是友军。”
“那你那么大惊小怪干什么?”
那个骑兵呃了一下才说道:“那伙骑兵里有几个人正在路边的大树下边强女干几个村妇,班长请示,需要我们去捉拿他们吗?”
“强【女】干?”李比希驱马上来几步,“旁边有羊群吗?”
“是的,一大群羊。”
李比希转过头来说道:“殿下,如果您要捉拿那群人,不能用强【女】干的名义,最多只能用破坏他人财产为由。”
我愣了愣,然后笑道:“那根据普鲁士的律法,破坏他人财产的惩罚是什么?”
李比希红着脸尴尬道:“罚掉几个塔勒,如果财产持有人并不介意的话,案件可以不成立。”
反正继续行军也是无聊,我便跟希庇亚斯换了个外套,带上一票护卫和李比希到前方去看看关于东普鲁士人权状况。一直听说东边诸国的农奴根本没人权,在波兰的时候,虽有机会见识,但转战根本就是来去匆匆,一点都没有机会参观,今天偶然碰上这个机会,怎么能就这样放过。
距离我们4公里之遥的大道边上,果然正如猎骑兵的哨探所说的那样,一群大概有3,40人的骑兵正停留在路边,左侧的几棵大树下方,是一群白色的羊群,在树边正有几个军官模样的人解下了裤子,在几个扶着大树的牧羊女后边不断地顶送。
那群路边的普鲁士骑兵看到我们出现立刻出现一阵骚动,但在察觉到我们是友军后,他们便恢复了平静,该骑在马背上放风的继续放风。
“看他们的样子很习以为常啊,在东普鲁士经常能碰到这样的事情?”我问道。
李比希红着脸羞愧道:“在越是靠近波兰的地方。就越平常。”
我们靠得越近,那几个军官的屁股就耸动得越快,等到我们距离还有3;400多米的时候,那几个普鲁士军官就先后不动了。看上去他们直接射在里面。
到我们接近到能看清楚他们的脸,那几个普鲁士军官都收拾好了衣服。
还有一个好像没事的人似的上来说道:“有什么能够帮助你的吗?”
我扫了他们一眼,好整以暇地用德语调侃道:“几位先生,本来我是想派人过来问问我们距离哥尼斯堡还有多远,但是看到你们这幅模样,几十个人排成一排,我不得不提醒你们一句。再过半个小时就会有好几千人的军队路过这里,若是你们不介意在这里进行一场表演,我想我手下的军队也不会反对在行军的路上有额外的表演节目观赏。”
那群普鲁士军官一阵脸红,我转头去看边上那几个刚被他们玩过的农奴们,然后我看到在2个惊慌的成年村妇怀里。有着两个泪流满面的萝莉,以及一个男童。
呃…
我略微错愕地微呆滞了那么一刹那。这群家伙还真是牲口啊。10岁不到的小孩都下了手,萝莉也就算了,连正太都吃!
东欧的农奴没人权,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女人们听到我的话没啥太大的反应,反正她们就是很惊慌了,但是那男童一听说。那边还有几十个人轮着要上他,他吓得连尿都拉出来了。
呃…。
“我们这就离开。”
“等等,你们就这样离开?”
那个普鲁士军官纳闷地望过来:“不可以吗?”
“你们怎么说也是破坏了别人的财产的完整性,你不觉得应该赔偿嘛?”我指着那边几个小女孩和男童说道。
那几个普鲁士军官忿忿不平地掏出几个铜子扔在了地上。
“等等。我想问下你们是那个部队的?”
有个军官不耐烦地说道:“又要怎么样,我们已经给过赔偿了!”
“我们是施维林伯爵麾下的部队,我父亲…”
“我没兴趣知道你的父亲是谁。”玩味地扯了扯嘴角,我冷笑道:“但据我所知,军队里的骑兵虽然不是很少,但也绝不会多到让先生你们一票几十人在一起就为了找女人寻乐子的地步,我说,你们肩上的职务是巡逻和侦察吧。在执行任务的时间里偷偷玩忽职守…”
后面的话,我没说下去,因为玩忽职守这个罪责的定罪还没有具体的律例进行参照,所以很多时候要看我和那一票子普鲁士高官的心情。
那群普鲁士骑兵脸色一白。
“这,大人,将军,指挥官。”为首地普鲁士军官慌张为我找了几个头衔,“这战争不是已经结束了吗,镇压完叛乱分子,四周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敌人出现啊。”
我脸色一冷大喝道:“你自己刚才也说了,叛乱分子!”
“很抱歉,将军大人,我为我们的无礼道歉,并且对破坏别人的财物进行赔偿,这就赔。”有个普鲁士军官还算激灵,他连忙掏出几个塔勒和一枚戒指,顺带还踢了他的同伴几脚,将手头上的所有财物全交了出来,给我。
敢情这帮牲口是以为我来打劫他们的。
“好了,你们可以离开了。”
几个普鲁士军官逃也似的带人离去,队伍后面响起一个年青的声音:“殿下,为什么就这样让那些可恶的恶棍离开?”
我转头一看,原来是从波兰跟我转战到了这里的那个临死前想吃妈妈的馅饼的安纳托利亚小伙子克里安。
“稳定,克里安,对现在的普鲁士来说,稳定胜过一切。”我这话其实是说过李比希听的。
克里安不能接受:“他们可是连男孩子都不放过啊。”
“所以说,克里安,你真该感到幸运,你是个罗马人。”护卫里一个较爱开玩笑的人弄得小青年脸都红了。
拿了那笔钱,我让护卫利昂将这笔钱交给那几个农奴,返回的路上,李比希羞愧地说道:“很抱歉,让您看到了我们普鲁士贵族不体面的一幕。”
“没什么。”
第3章得治文青病
返回到哥尼斯堡,针对普鲁士王国内部军队结构的改革迫在眉睫,不过由于奥托的关系,如今的普鲁士王国几乎人人都对改革两字带着不小的排斥。所以,我不能吆喝两声,我们来改革,就把整个普鲁士贵族阶级给拖下去。但我并不是没有进行军队改革的契机。毕竟,大战结束,大家都知道等待他们是什么。
论功行赏。
在偌大的哥尼斯堡,在普鲁士内部还在头痛该褒奖谁的时间,我率先举行了一场罗马风格的褒奖会。
其实也就是前任从幼儿园和小学那里搬运过来的大红花授予仪式,将大红花颁发给表现最优秀的小朋友。在这里,除去每个人嘉奖35塔勒银钱之外,我还要颁奖给由基层军官结合连队内部建议推选出的最佳士兵。
奖章?
暂时没有。
塞奥法诺家第二子的亲笔签名感谢信倒是有一封,另外再加35塔勒银币,最后的奖赏关于军职的晋升,我给了两个安排。
一个是留在第三十三斯巴达军团体系里面的,连升两级,普通士兵能做到连队连指挥副手的地步,连级的保持现有军职,返回了君士坦丁堡再做安排。还有一个就是,脱离第三十三斯巴达军团,暂时任职到普鲁士王**内部,普通的士兵能一下子坐到连队指挥的正职上,为防止人才外流,军官的提升幅度并不大。于是,170人选择去了普鲁士王**内部任职,某种意义上,我这是在撬第三十三斯巴达军团的墙角。
结束嘉奖全军六千多人和军官,花了我将近三十五万的塔勒了。
我自己因为打劫了萨克森的贵族不缺钱,所以这笔数目没算到普鲁士人头上。
轮到希特勒团老团部和萨克森团。这两个部队在几次战斗作为消耗品表现得很不错,表彰了不到200人,让希庇亚斯给他们颁发25塔勒,便顺势将一些人提升为军官,我又花掉了五万千多的塔勒。
参战的两个主要部队都算上之前在柏林郊外打赢卡尔十二那次奖赏,算是领了不少钱,这样我们这边士兵们拿着钱在哥尼斯堡花天酒地,普鲁士那边的人只能干瞪眼。因为他们头顶的高层们还没有妥协,当然,另外一个原因还是我把整个问题抛到了菲列特利亚。
这妞带着不就是奖赏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心思就一口答应下来。
四天之后,我去见菲列特利亚,她一脸憔悴地出来地接见找我。
“你是为了行赏的事情来的么?”菲列特利亚问道。
我如实地说道:“是的,下面的士兵渐渐地变得不耐烦起来了,再这样拖下去。恐怕会让国民质疑你的能力。”
在空荡荡的花园里,她狠狠地捶了一下墙面低声怒道:“我也想尽快地解决掉这个问题。但我就不明白了。过去打仗的时候,他们在吵,在对骂,在相互指责,为什么现在轮到了奖赏,他们还是在争吵。在对骂,在指责!”
妹纸,你确定你真的不知道?
“大家都是普鲁士王国的臣子,为什么他们就一定要对方死无葬身之地?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和平共处?”菲列特利亚回头希望从我这里找到答案。
我反问道:“说说看这些天,你们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吧。”
“还能是什么,我觉得那些被迫投降于奥托的贵族们毕竟在战后一直劳心劳力地为王室效忠就想也奖赏他们,但我只是透露了这么一个意思,最初那些拥护我的人便纷纷跳出来反对。他们以为我是蠢货么,他们以为是我白痴么,他们以为我不知道他们是要打压那些可怜的宫廷容克么,他们以为我不清楚他们是想要将宫廷容克整得永远不能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