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基地之天朝降临(汉临)-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好!王林不过九鼎之事也不需要如今立即解决,还是准备一下,如何去应对蒙古人的南侵吧!”刘宇点点头随即开口道,身为上位者他当然明白孰重孰轻,相比近在眼前的危险,九鼎之事明显就只能延后了,反正对于刘宇来说那玩意也只是精神寄托而已。

第三百三十五章北伐

“大王,我等是否准备北伐!毕竟华夏终究是我们的,让蒙元窃据这么久,我等实在愧对祖先。”王应麟的话语悠悠传出,充满了一种杀伐之意。

面对如今这样的局势哪怕是身为大儒的王应麟也动了杀心,对于支援乃颜对抗蒙元他可是从开始就反对,华夷之辩,由于早年的经历,王应麟理解的十分的偏激。

在他的心中华夏就是华夏,蛮子就蛮子两者根本就不可以相提并论,刘宇要援助乃颜之时王应麟就是最大的反对声。

不过由于刘宇威势在汉国根本就无人可比,所以最后还是执行了下去,可是没想到几年后的今天竟然喂出来一头猛虎,一只足以对他产生足够威胁的猛虎。

面对这样的情况,往日对于战争既不表示支持也不表示反对的王应麟直接跳了出来说出来让刘宇稍微有些吃惊的话语。

刘宇皱皱眉头疑惑的开口询问道:“王爱卿,北伐,汉国如今拥有实力接收全国政权。”刘宇的语气之中充满了一种不肯定。

王应麟对于刘宇的话语十分的明白,他知道刘宇所说的实力可不是什么军力的问题,而是行政人员,从一开始阻碍刘宇发展的就是这一个玩意。

刘宇的根基实在太过薄弱,别人征战天下无不是十几年,几十年的准备,亦或是直接原封不动接收上一个朝代,而他刘宇就算从他来的时候算起也只有仅仅的四年。前一年基本和看戏没啥区别。

真正开始积累的时候也只是两年前而已,对于刘宇来说收回故土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可是困难的是如何的更好接收,这才是关键。

这也是刘宇之前一直不肯北伐真正原因,毕竟刘宇根本不想接收蒙元所谓官员,,而行政人员一直却是王应麟进行筹备,如今王应麟竟然说让刘宇北伐,刘宇的第一反应就是行政人员已经够了。

王应麟摇摇头,在刘宇发飙之前率先开口恭敬道:“大王行政人员如今至少还有一半的差距。不过如今我们汉人已经不剩多少了?”王应麟淡淡的语气之中充满了无限的怅往,的确如今的神州以非当日的神州。

蒙元窃据天下的大肆屠杀,加上刘宇之后的疯狂移民堂堂的华夏腹地中原,竟然看不到几个汉人,这不得不说一种悲哀。

哪怕是刘宇也微微有些后悔自己的决定,毕竟作为华夏竟然没有几个汉人,哪怕是华夏人都没几个。而这一切基本有着他的功劳在其中。

“此话怎讲?”王应麟的话语刘宇根本就没有摸到边,什么叫做北方没多少汉人了,这和北伐有个屁关系,至少刘宇就想不通,按道理说北方汉人少,北伐的难度更大才对因为那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那句神器直接被封印了。你可不能面对一群异族开口闭口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人家不和你拼命才怪,这不和对着一个贼说抓贼一样的可笑。

看着刘宇的表情,王应麟只能开口解释道:“北方汉人,华夏人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说没有,对于异族我们还需要统治与治理吗!”王应麟冰冷的话语之中充斥的是无尽的杀意。

的确王应麟根本就没有打算对如今的中原去进行统领。杀戮也许是唯一主旋律,对于如今汉国来说,那么行政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额!”刘宇显然被王应麟所说出来的话给镇住了,在刘宇印象之中王应麟可是一直温文尔雅的,如今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给予刘宇的冲击也是十分的大。

而且儒家给予刘宇的感觉一直是一个和善,哪怕那只是伪善,至少表面上那是善良的,让刘宇有时候觉得那是一种迂腐。

这时王林在站了出来恭敬的开口道:“大王,鞑虏窃据华夏时间太长,我等是时候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否则我等无法向天下交代,无法向华夏百姓交代。”

的确如今的刘宇一直按兵不动,国内已经产生一些不好的言论,甚至都怀疑刘宇和赵构一个德行,根本不想北伐,只知道守着半亩三分地,不思进取。

尽管如今并没有造成什么危害,毕竟刘宇的威信还摆在那里,可是这样的事情终究是隐患,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

一些小事也许就会造成满盘皆输的局面,这样的事情无论是刘宇还是王林王应麟,亦或是汉国群臣都不想看到的情况,唯一的办法那就是把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打破一切谣言的最好手段那就是行动,只要汉国进行北伐所有的谣言就会不攻自破,再加上汉国做一些舆论导向,到时候可就不是蒙古南侵,汉国不得不抵抗,而是汉国进行北伐与蒙古人进行惨烈厮杀。

刘宇一皱眉头,尽管他很少深入民间,他可不是康熙小麻子一样每天闲的蛋疼一样去干什么微服私访,刘宇可不觉得装逼欺负一群无知的娃有趣。

如果要想了解事情刘宇他有的是办法,根本就不需要那样做,而且作为如今汉国的最高之主,华夏复兴之主,谁不认识他,微服私访拜托他目前还没找到易容术的高手。

尽管没有去民间,刘宇也可以想象的出来,毕竟当初为了唤醒这些人麻木的心灵,刘宇可是用的都是培养愤青的那种方法。

如今刘宇久久不北伐,就足以让这些人对于汉国对于刘宇产生了疑虑,虽然这些疑虑被他们自己找借口覆盖了过去,可是这根本不是一个好的开始。

刘宇看了看两人,轻声开口道:“民间如今对孤王,对汉国如何看!”淡淡的语气缓缓的从刘宇的口中吐出,充满了无尽威严。

“大王!那个!没什么只是有些人对汉国迟迟北伐有些异议了,并没有其他什么?”王林小心翼翼的开口道,对于刘宇他感觉压力越来越大了,不知怎么的刘宇至从称王以后,气势那是一节节的往上蹦。

“嗯!”刘宇点点头,神情更加凝重起来,这样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在群臣期待的目光下,刘宇犹豫很久,最后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直接开口道:“既然如此,孤王决定北伐正式开始。”

“从即日起,汉国进行一级战备,汉军进行随时待命,所有事物无论是工厂还是企业,亦或是物质全面向战争倾斜。”既然决定,刘宇也没什么犹豫的,直接就是一道道的命令下达而出。

这就是刘宇,如今的他早非当初,不过想到就做一直却是他的风格,哪怕是到如今也并没有其他什么改变。

“是,大王,我等遵命。”群臣包括王应麟王林的所有人在听到刘宇命令之时,都直接恭敬的接下刘宇的旨令。

“好!”刘宇点点头,随即再度开口道:“即日起,王林为北伐大军三军主帅,孤王会派遣陆军第二军,第五军,第六军,第七军,第八军一共五个军三十万大军,南海舰队第二舰队进行全面北伐。”

刘宇这次直接选择来真的了一次性就直接选择了调动了汉国目前近三分二的军队,加上汉军那可是接近四十万的恐怖数字。

虽然似乎和蒙元的二百万大军根本就是九牛一毛,可是两者是一回事,蒙古大军那顶多就能算是古代军队,而刘宇汉国的军队那可是现代化的军队,一个打十显然不太可能比上五六个那绝对不是问题。

PS:各位放心,之前那里汉临只是为了引题,为后面埋下伏笔,汉临不会脱离历史,这只是历史,而不是玄幻,更不是仙侠。

第三百三十六章北伐!北伐!

炎黄历3998年,正月汉国海陆将军开始紧急的调动,不仅如此汉国的一切企业工厂无论是私人的还是国企都向着战争倾斜。

如今的汉国虽然还没有进行第一次的工业革命,可是比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英国,那可不是强了一星半点,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两者天地之差。

两年的发展,汉国可不是吃素的,外在又各地源源不断的物资补充,内地汉国的行政极为的清明,基本上没出过什么大事情,两年后的如今汉国的国力早非建立之初可比。

而如今这个如同战争机器般的政府直接动员起来,其恐怖程度完全超出了想象,汉国的一切可是从秦法里面演变而来。

所有的一切那都是将汉国打造成军事基地,所有的一切都是军事化,军事化的管理,军事化的建筑还有布局,所有一切一句话完全可以概括,那就是为了战争。

刘宇不是不知道,司马迁所说的国虽大,好战必亡的至理名言,可那又如何,对于刘宇来说汉国哪怕是完了又如何,只需要这片土地之上华夏彻底崛起那就足够了。

如今华夏太需要一位封魔的统治者,如今的这个世界需要魔,而从后来而来的刘宇甘愿为魔,为的就是这华夏土地,炎黄血脉。

刘宇军事化管理为的就是之后的征战天下,而所谓的天下当然不是只有华夏,而是整个地球。而如果要想在万里之外征服其他民族这样的事情恐怕也只能想一想而已。

别说现在,哪怕是后世那个以为天老大他老二的美国不一样在伊拉克阿富汗损失惨重。对于远征还是秦朝的体质最好。

昔日大秦以不到五百万的人口统一整个华夏,北逐匈奴,南征南越,横跨何止万里之远,可是其结果呢秦朝是越大越强。

如今的汉国基本是遵从秦朝的制度,再加上刘宇后世带来的一些的东西,汉国调动能力之强恐怕空前绝后,至少哪怕是秦朝也无法比拟。

次日。汉国三十万大军,五个军团直接开始动起来,当时,第二军直接从朝鲜登陆直击蒙元政治中心,其他的也分别从上海,湖南,四川向着蒙古发动了进攻。

“特大消息。特大消息,大王决定北伐已经挥师三十万大军。”随着刘宇挥师,那就是一道道的消息向着民间传去,当然就不知道是刻意还是有意了。

“什么!大王进行北伐了!哈哈。”消息传出之后,就掀起轩然大波,整个汉国在刘宇发动北伐同时陷入一种狂欢之中。没错就是狂欢。尽管那里已经没有他们的亲人,他们的同族,可那里永远是他们的根,是华夏民族的根,那才是汉国所有人的寄托。

汉国的北伐就是所有人的期望。汉国从南方而起,唤醒民智。所有人,至少所有的华夏人都把汉国当成了希望,刘宇就是他们的期盼。

可是时间一点点的流逝,一年三百六十五个日子的流逝,刘宇汉国哪怕是到处扩张,从南亚到东南亚,哪怕是天竺也是在汉国的打击范围内。

可是哪怕这样也无法平息汉国境内百姓的疑虑,汉国似乎已经忘记了蒙元,长江沿岸的军队根本就没有丝毫越过长江的想法。

面对蒙元也就只有防御而已,根本就没有一次的进攻,汉国又没有任何人出面来解释这些东西,其实很多官员都不明白刘宇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刘宇也没有任何解释,这让官员如何和百姓说,说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说出去除了把矛头指向刘宇啥用处也没有甚至坏处一大堆。

于是这样的疑问一次次的在汉国百姓之中的累积,等待着爆发的那一天,如今是没有人想象,也不愿意相信刘宇真的和赵构一样偏安一隅的白痴。

可是威信这玩意就像婊子一样,不去安慰您老的头脑上那就是绿帽子节节高,这样的东西一旦积累久,突然的爆发足以摧毁整个汉国。

这就是隐患,汉国的隐患如果不能够化解那就是汉国的死局,不过因缘而起,也因缘而灭汉国的进行北伐彻底打破一切的疑问,不是汉王忘记了北伐,而只是实机未到而已,如今实机一到汉王不是北伐了吗?

民众是无知的,盲目的,不会有人会去在意先是蒙古南侵再有汉国的北伐,也不会有人会在意汉国是不是不得不反击。

他们在意的是汉国进行了北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不再是口号,而是即将要实现的事情。几百年来,华夏百姓被压抑的太久了,宋庭的无所作为,并没有削弱他们北伐的心,反而更是强烈。

所以敢于北伐的岳飞成为了千古绝唱,南师北望中原日,所有人都期盼北伐的日子,可是一次次的等待只换来最后的绝望。

宋庭完全就是偏安一隅,根本就不想北伐,岳飞被杀害,各大武将软禁的软禁,无能的无能,靠他们完全就是没戏,随即而来就是蒙元的屠杀。

最终选择沉沦可是汉国的突然崛起给予了他们希望,一次次化不可能为了能,奇迹似乎就是他们的代名词,也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汉国似乎也忘记了还有中原的存在,几年的时间里依旧是按兵不动,根本就没有任何北伐的意思,汉王也从来没有表达过自己要北伐的决心。

中原只能成为了奢望,所有的人开始对于刘宇对于汉国产生怀疑之时,汉国却以义无反顾的姿态绝强的实力开始了,瞬间直接打破了一切的猜疑,告诉了所有的华夏人汉国并没有忘记中原。

北伐,北伐!整个华夏完全陷入了疯狂之中如今的他们只知道汉国已经开始了北伐那所有华夏子孙期待了几百年的事情,狂欢也许已经无法形容。

刘宇当然也不会放过这样一个收拢民心的机会,随即就是大力的宣传,无论是蒙古人的残暴,还是汉军的英勇还是汉国高层的英明指导。

刘宇的宣传队直接到达了县一级,让所有人至少是汉国绝大部分的百姓明白他们的汉王并没有忘记中原如今已经开始了北伐。

“二愣子,你知道吗!汉王进行北伐了了!”王九看着自己眼前的好兄弟,哈哈的大笑着开口道,语气之中充满了狂喜。

二愣子是张六的小名,其原因也简单张六从小就是十分的凶猛,根本就是什么也不畏惧,十五岁那年竟然不顾生死的干掉了一个鞑子,如果不是汉军的及时到来这家伙早就被蒙古鞑子做成人肉串了,从此二愣子就按在了他的身上。

不过张六也不在乎,久而久之这二愣子的名字甚至都快取代他明显的名字,听到王九的话语,张六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九哥,你说是北伐吗!汉王终于要北伐了吗?”

“嗯,汉王如今已经调动百万大军进行北伐!”王九点点头,兴奋的开口道,刘宇当然没有百万大军调动,可是以讹传讹下那东西就说不定了。

几万都能说成几十万,更何况几十万说成百万也十分的正常,要知道华夏人那夸张手法那可是运用的炉火纯青,曹操二十万都能吹成百万,汉军三十多万说成百万正常的很。

“我滴天啊!百万,以前汉王以二十万就打败了伯颜屠夫带领的百万大军,这次汉王出动百万不是能把该死的鞑子灭族。”张六一下子兴奋的跳了起来。

第三百三十七章预备兵

汉国的招兵处,一下子就完全火爆起来了,原本在汉国各行各业的兴起,加上人们潜意识的对军人有些排斥,这导致军人的地位已经不是汉国刚刚开始一样的盛行。

军人地位虽然没有降低,可是由于种种的原因,实际上军人的地位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这一年内的招兵就能看得出。

每年从开始的几乎几十选一,到如今也只有了十选一,要知道华夏的人口可不是以前,每一年都在增加可是征兵却原来难,就可想而知。

对于如今的华夏来说,想更好的生活下去有太多的选择,进入工厂,无论是民营还是国企都足以生活无忧,实在不行也可以种田或者移民,反应饿不死。

当军人不再是唯一选择之时,宋庭三百年统治的影响就随即而来,要知道军人在宋朝几百年的历史之中都是最为底层的存在。

如今尽管被刘宇一次次的洗脑教育,可是汉国统治的时间实在太少了,与宋庭来说那简直就是沧海一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这样的结果就导致有些人哪怕去做其他什么,也不会去做只是高出一线的军人这本来不是坏事,战争虽然能够促进发展,可过度的战争因子那就会使其灭亡。

刘宇想发展就必须要有其他行业的人才补充,如果一个国家的人都跑去当兵,结果谁去治理,谁去生产。谁去教学,面对这样的结果刘宇没有丝毫要阻止的意思。

可是没想到时间一长。大家对军人就更加不想加入,一些人哪怕去待遇更差的工厂,企业,甚至去种田也不愿意去当兵。

如果去当工人的话,刘宇到没啥意见,毕竟工业化需要的就是大量的人类,工业革命也需要人类,欧洲圈地运动也是需要由人准备完成的。

刘宇要想完成工业革命。当然就不能让所有的人都去当兵,可是工厂的却没有多少人,绝大部分的人是跑去了种田,毕竟在华夏人的心中田地才是最重要的。

这样就造成了十分不好的现象,汉国绝大部分劳力都去种田,如果汉国想进行工业革命,刘宇恐怕只有和欧洲一样进行圈地运动。搞羊吃人。

这是刘宇不想看到的,不过由于刘宇的北伐,整个汉国都动起来,何处的招兵之处完全的爆满,不过刘宇可不想把自己的国家完全变成军队。

没办法,只能把一次次的招兵要求提高。最后甚至达到了百选一的层度,依旧是人满为患,面对如此情况刘宇当然高兴不起来了,兵源太过那就是困扰,而且这样做很容易对如今正在高速发展的汉国造成无法弥补的缺陷。战争的确是发展最好催化剂,但也是最厉害的破坏计。它可以摧毁一切,哪怕是文明。

看着王林,刘宇淡淡的开口道:“王林,这次冬季征兵素质怎么样?”由于一些事情还没有部署完成,王林还并没有前往前线,还留在了临安。

“大王,如今由于大王的北伐,整个汉国都陷入了极度的狂热之中,每一处的征兵点都几乎达到五十选一,甚至百选一的程度,其兵源素质好了很多,可是!”王林恭敬的开口道。

对于王林之前所说的,刘宇感到十分的满意不过对于其后面所说的可是,刘宇就纳闷了疑惑的开口道:“王林,什么意思,可是什么?”

“大王,可是这些不是农民就是一些最低劳动力,根本就没有战斗力,想形成战斗力甚至投入战场那至少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王林皱皱眉头开口道。

的确如今汉国所进行的战争越来越严峻,所需要的士兵越来越专业化,想投入战场,一年还是缩短了,毕竟要保证士兵生命那就是更好的训练。

而汉国的士兵,那可以说是一点基础都没有,昔日汉唐时期招兵出来的士兵,那一个个和如今现在来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实力心境都不是一个档次的。

曾经有人说秦汉时期华夏能一打十,隋唐一打五,两宋五打一可不是凭空乱说的,那可是有着根据,先不说其他,单论体能如今的人和千年前的人那可不是一个档次的。

更重要的是两宋之前习武那是华夏人的本能,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达官显贵,亦或是书生道士,人人都会几手,没武功哪怕你想当书生都不行。

君子六艺,你就有着两门过不了,可是如今呢至从宋祖那家伙头脑抽筋,整个华夏民族陷入前所未有的虚弱,这种虚弱不是文化政治上的。

而是军事以及个人武力上的,昔日君子怒而拔剑,可如今整个华夏的百姓,恐怕有些人连杀鸡都不敢,手无缚鸡之力,百无一用是书生恐怕就是这个时代开始的。

而这样的情况导致的结果那就是整个华夏的军力也减弱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以至于三百年来一直都被异族打压,甚至到后面的灭国乃至差点灭族。

到了后世,说句不好听的话,那样的社会,和蒙元的统治又有着什么区别,只是把异族换成了达官显贵而已,别说枪支哪怕是菜刀都到达了严格管制,这不得不说是华夏民族的一种悲哀。

刘宇一皱眉头,思维根本就没有转到哪里去疑惑的开口询问道:“怎么要这么久,往日不是两三个月就行了吗?”汉国之前可是只是训练几个月就直接把新兵投入战场的,面对如今王林所说的动不动就是半年一载,刘宇不得不感到疑惑。

面对刘宇的询问王林也不得不苦笑着开口道:“大王,如今我们面对的战场可不是以前了,而且大王也不想让汉国士兵送死吧!”

的确在战场上新兵的死亡率是十分高的,虽然这个定理在汉国的历史上似乎完全没有应证,可那只是侥幸,是汉国拥有着超越这个时代的武器,还有着一种种的意外,加上面对的敌人又不咋地,才有的结果。

可是汉国接下来的敌人可不简单了,似想一下汉国之前和伯颜的战争就知道了,如今的汉国面对的敌人会更加的恐怖,超过七十万的蒙古铁骑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哪怕汉国拥有着燧发枪火炮,可是只要机枪这玩意没出来,人数终究是问题,核武器不问事怎样的战争最终决定的还是人数。

四倍的差距汉国可是面对于自己四倍的敌人,而且还不是乌合之众,这样战争恐怕谁也不会轻敌,恐怕也除了汉国没人会对汉军有信心,双方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大的甚至让人感觉无法跨越的程度。

一道道思路在刘宇脑海之中闪过,刘宇在想解决军队的办法,毕竟如果需要一年成军的话,这对汉国的影响可不是一般的大。

毕竟北伐已经开始了,那就代表着汉国的扩张正式打响了,等待以来就是无止境的战争,一年的成军效率实在太低了。

突然三个字直接映入了刘宇脑海之中“预备军”,这玩意是欧洲人弄出来的,不过不的不说它的好处可不是一般的大,当然这玩意如果在秦汉隋唐时期这玩意没啥用,可如今却不同了,正好就是解决如今汉国成军慢的最好办法。

刘宇整个人开始陷入了深度的思考,仔细的回忆前世所知的预备兵制度,再结合自己的知识加以推演完善。

看着刘宇陷入沉思,众人包括王林也一下子沉默起来,静静的静守着,每一个人再发出任何声音。

PS:求包养啊!

第三百三十八章武术

刘宇思索了片刻,随即威严的声音响彻在整个大殿之中:“传我命令,所有县级城市都需招募一个伍的武警,属于警察系统,归于行政系统。”

“汉国至今日其,实行幕兵制反是达到十八岁的汉国子民都必须执行义务兵……。”刘宇的命令一条条的下达零零总总竟然有着十三条之多。

当然前世作为小白的刘宇是不可能对一个国家的预备兵了解的这么多,他也只是零星的记得一些东西,只不过今身刘宇智慧可不是普通人,超过九十的智慧足以秒杀绝大部分人。

根据零星的点点滴滴,加上几千年的见解,刘宇足以推演出一套适合于华夏,适合于目前汉国的预备兵兵制,这并不是什么问题。

刘宇命令当然不会直接下达,这还是口头语,并没有形成条纹,接下来的东西,无论是缺陷还是不足那就就留给了汉国群臣。

交代了预备兵的事情,刘宇当然也不会就这样结束,毕竟这样根本就治标不治本,刘宇神情一动随即想到了一个办法,淡淡的开口道:“王应麟,教育如今看来要进行再度改革了!”

“改革!大王教育不是刚刚改革不足一年吗?”王应麟疑惑的开口询问道,的确刘宇对于教育改革仅仅还不到一年,甚至才十个月左右。

这并没有什么奇怪,刘宇对教育可是基本一知半解,汉国群臣也只是对宋朝的这种古典教育知道点。两者加起来,办出来教育事业可想而知。

当然一次次的改革就是必要的事情。几年下来,不说百八十,起码十多二十次那是绝对有的,不过至从前一次改革汉国的教育已经基本完善,差不多一年都未有任何改动了。

可是如今刘宇再度提出改革,王应麟只能提出建议来:“大王,如今的教育已经基本完善汉国臣民,也已经完全接受了。如果此时在进行大规模改革是不是?”

后面的话语王应麟并没有说下去,可是他知道刘宇会明白他的意思,果然刘宇也的确明白了,王应麟的话语说的很清楚。

看着王应麟那慎重的表情,刘宇笑着开口道:“王部长放心,孤王这次并不会再度进行大规模的改革,所谓的改革也只是调整一下。”

“哦!大王此话何意?”听到刘宇不是要进行大规模的改革。王应麟不由松了一口气,随即就是满脑袋的疑惑涌了上来,疑惑的开口询问道。

刘宇淡淡的开口道:“王部长,教育如今的科目还是不行,应当再加上一个体育上去,而且体育应该要和语文。算术一样成为主科,以后科目时间改一下,上午五一个时辰,和下午三个时辰为体育时间。。”

“大王,不知道何为体育!体育所在的时间是否太过长了。”对于刘宇的又一个现代名词。王应麟当然不可能了解,所以直接开口询问出来了。

的确对于身为儒家的他来说。动不动就是半天就被所谓的体育所占据,王应麟是比较反感的,在他的心中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才是正途。

刘宇神秘一笑轻声开口道:“所谓体育,指的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直译为身体的教育,简称为体育,你也可以理解为武术。”

“不过孤王所谓的体育又不止是武术而已,马球,足球,篮球都有包括在其中。”刘宇继续开口道,语气之中充满了得意,却忘记了自己一不小心说出来一些不该说的东西。

果然在刘宇话音刚落之时,王应麟就直接开口询问道:“大王,对于马球,微臣倒是知道,不过足球和篮球是什么东西,不知道大王能否为我等解惑。”

对于马球这些人熟悉的很,所谓的马球就是骑在马上用球杖击毬的运动,所以又称“打毬”、“击毬”、“击鞠”等。骑马击鞠的运动是唐代时从西藏传入的。

这玩意在唐代打马球风行一时,不仅成为帝王和贵族阶层健身强体的体育运动,而且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是足球篮球那玩意这个时代可没有,足球虽然起源于华夏,可是这个时代可不是叫做足球,面对一双双好奇的眼睛刘宇最终也只能装作看不到。

看玩笑难道让他去解释那劳什子的足球,篮球到底是什么玩意,足球还好一些,作为前世的足球爱好者,而且华夏又有着足球的前身,解释起来比较简单,可篮球咋办,刘宇也只能选择无视。

刘宇干笑了两声随即开口道:“这个,那个,你们以后会知道,现在先讨论一下武术的问题,国小国中可需要大量的教师。”

说到此刘宇的神情也变的凝重起来了,毕竟教师就是最大的问题,以前刘宇为了凑齐足够的教师可是较劲心思,只要能用的都抓了上来。

可是武术教师的选择更难,毕竟如今可不是以前,经过三百年两宋的统治,习武之人越来越少如今再想找齐所需要的人数可不是一般的困难。

要知道整个汉国,几乎每一个县都拥有一个国小,甚至更多,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