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败家子-第5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挣钱固然是可喜的事,若是这作坊还能成长,那就再好不过了。
  当然,重中之重,是继续磨砺太子,这是一个契机,让太子多学学如何做一个好天子,才是至理。
  方继藩轻车熟路的道:“陛下真是用心良苦,儿臣自是心领神会,请陛下放心,儿臣一定好生在此照看着殿下。”
  朱厚照:“……”
  弘治皇帝哈哈一笑:“朕这一次,输的心服口服,也输的心里舒坦,朕输了一个赌局,得到的,却比这个赌局所失的要多的多,方卿家处处都为江山社稷着想,朕……心甚慰,来人,赐方继藩衮冕五章,赐四季冕服,以示恩荣。”
  方继藩的脸僵住了。
  卧槽……
  貌似……好像又到了我不是,我没有,我不要的环节。
  这冕服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穿的。
  其中衮冕九章,乃是皇太子的礼服,用于祭祀社稷,受册,纳妃所用,平时呢,只能穿戴衮冕七章。亲王同例。
  而这衮冕五章,则为亲王寻常时的礼服,又或者是亲王世子在父王生日及诸节庆贺时才能穿戴的。
  因而……赐衮冕五章,这是亲王或者是亲王世子才有的待遇。而郡王若想要同样的待遇,也只有在节庆时才可穿戴。
  陛下这是啥意思呢?
  给自己这样的待遇,可我只是一个国公啊。
  是不是太招摇了一些?
  方继藩心里打鼓。
  他太熟悉杀猪匠的手法了,杀之前,先给猪吃一顿好的,放放风,让它娱乐一下,然后捆绑起来,一刀封喉,放血。
  这算不算是吃了顿好的?
  “哎呀呀……”他的心理话只是一瞬间,方继藩毫不犹豫的摆手:“陛下厚恩,儿臣岂敢承受……这逾越了礼法,儿臣岂敢穿戴冕服,哪怕是儿臣的父王,也不敢轻易穿戴,陛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儿臣万万不敢接受,儿臣惭愧,愧不敢当。”
  看着方继藩飞快的摆手,诚惶诚恐之状。
  弘治皇帝反是乐了,他爽朗大笑:“这便是你的长处,总算是学会了虚怀若谷,不将名利放在心上。可你若是拒绝,朕还非要赐不可……”
  他瞥了朱厚照一眼,又是意味深长道:“太子与你,情同手足,朕是教不了他啦,他却肯听你的教诲,朕便是要让太子知晓,人哪,要谦虚一些才好。”
  说罢,弘治皇帝起身:“时候不早,朕也该回宫去了,在这里,太子学到了东西,朕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刘卿,李卿,走吧。”
  刘,李二人颔首点头。
  不得不说,他们此时也算是心悦诚服的。
  方才太子所言的道理,看似粗浅,实则却比简单的帝王心术,还要高明一些。
  当然,这些话,是不能对外说的,对外,免不得还要说一些礼义廉耻之类冠冕堂皇的话。
  可高明的御人之术,不正是如此吗?
  二人随着弘治皇帝亦步亦趋的出了公房。
  那陈彤却是急了。
  陛下要走,咋不叫上自己。
  这啥意思?
  他一时也不知接下来该怎么才好。
  陈彤的脸色又青又白,终归鼓起勇气,追上去:“陛下……”
  弘治皇帝驻足,回眸看了他一眼:“啊……何事?”
  陈彤脸上羞红,一时不知该说点什么才好。
  弘治皇帝却只是冷漠的瞥他一眼:“卿家为何又一言不发了。”
  “臣……臣是否……也侍奉陛下摆驾回宫,是否……是否回户部当值。”
  李东阳看着这陈彤。
  悲剧啊……
  他兼了户部尚书,而这陈彤在户部,一直为他所看重。
  本来这一次,想让他在陛下面前露露脸,谁晓得……
  他摇摇头……
  弘治皇帝一脸值得玩味的看着陈彤,却是道:“留在户部……”
  陈彤小心翼翼的继续看着弘治皇帝,一脸期盼之色。
  弘治皇帝却道:“留在户部又有什么用呢?”
  陈彤:“……”
  弘治皇帝淡淡道:“若卿在户部,朕的国库,卿能省银几何?”
  “臣……臣……”陈彤顿时感到悲愤和屈辱。
  “卿不妨就留在这作坊里吧,好好学一学,什么是经济之道,这于你有莫大的好处。”
  弘治皇帝轻飘飘的丢下这句话,已是走了。
  陈彤孤零零的跪在此,如遭雷击。
  留在这里……
  这算咋回事?
  自己可是户部侍郎,位列庙堂啊。
  那么……自己何时才能回户部?
  若是陛下没有想起来,且十之八九,陛下以后可能都不会记起自己这个人的。
  那么……岂不是一辈子都在这作坊里呆着?
  见弘治皇帝一走,他禁不住泪流满面,哭哭啼啼的道:“无妄之灾,无妄之灾啊。”
  说着,又要大哭。
  能到他这一步,原本以为再往前一步,更是前途似锦。
  哪里晓得,跟陛下出来一趟,竟沦落到这个地步。
  惨哪。
  他泪如雨下,泪洒衣襟。
  方继藩和朱厚照恭送了皇帝回来,见他在此哭丧。
  方继藩恼了,对于这种人,他素来是最直接的,上前便是给他一个耳光。
  只是他下手轻,手掌轻轻一拍,却还是让猝不及防的陈彤懵了:“你……你为何打人,如此有辱斯……”
  方继藩龇牙咧嘴道:“狗东西,这作坊的规矩就是如此的,我想打谁就打谁,你在此哭什么丧,吃我的饭,还敢坏我的财运不成,打不死你,还看什么看,斟茶去。”
  陈彤瞪着方继藩,眼里要喷火,真是岂有此理,今日……今日……
  他老脸抽搐,愤怒溢在表面。
  却突然……这愤怒扭曲的脸,竟突然挤出了一丝笑容,声音也瞬间温和起来:“好好好,齐国公是真性情啊,下官佩服久矣,斟茶递水之事,实不相瞒,只怕下官做不来,齐国公不妨看在下官薄面,赐下其他的差事,如何?”


第1544章 得天之眷
  陈彤露出的乃是一副委曲求全的样子。
  没法子啊。
  到了现在,还看不透自己的处境吗?
  陛下轻描淡写的丢下了一句话,便让自己留在了作坊里头。
  天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想起自己,让自己官复原职。
  现在在这作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方继藩又凶得很,而太子殿下就更不必提了,落在他们的手里,还能有好日子过?
  这个时候,但凡表现出来一丁点的风骨,都可能被人用一万种方法玩死。
  而今方继藩一言不合就打人耳光,自己堂堂户部侍郎又如何,你能把他怎么样?你骂他?他会打死你的。
  除此之外,竟还让自己斟茶递水,这若是说出去,肯定是不像话,可你还能拿他怎么办?这方继藩在乎别人说他侮辱大臣么?
  思来想去,好像除了委曲求全,也没什么其他的办法。
  陈彤心里悲凉的想,老夫要好好的活下去,老夫还不能死。
  这般一想,那么面上的笑容更浓,就更加顺理成章,且更加的自然起来。
  “下官……下官惭愧的很哪,在这作坊里,无足轻重,今日见了太子殿下和齐国公的手段,方才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下官实是佩服,佩服的五体投地,天生太子殿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而齐国公……更是了不起,有孔明之才,下官能鞍前马后,实在三生有幸。”
  朱厚照和方继藩一同眯着眼,看着陈彤有些渗人。
  接着,方继藩道:“你说话这样好听,不如就跟着那周文英干吧。”
  周……周文英……
  成日跟着那些商贾打交道……
  倘若陈彤还是户部侍郎,这似乎是一件侮辱他的事。
  可是……似乎比起斟茶递水而言,要好得多。
  “是,是,下官能去沟通商贾,实是……实是再好不过,下官这便去办。”
  “快滚!”朱厚照有事要和方继藩商量,不耐烦的道。
  “滚,滚,滚,下官这就滚。”陈彤心里觉得很屈辱,可面上却依旧做出了愉快的样子。
  ……
  送走了陈彤。
  方继藩仍纠结着衮冕五章的事,这很令自己为难啊,明明一个国公,却给亲王的待遇,陛下这到底想干啥。
  可想破了头,也不明白咋回事。
  随即,他不想了。
  作为一个脑疾患者,但凡遇到了无法想破的事,最好的办法就是爱咋咋地,不管了,真到了那一步,大不了当真装疯卖傻便是。
  可朱厚照却是眯着眼,眼里闪出精光。
  他很快就忘却了父皇给自己带来的不快了,因为此刻,他的内心已被贪欲所占满。
  他信心满满的道:“老方,现在这作坊,完全我们做主了,作坊最大的价值在于渠道,本宫想好了,这两个月,什么都不做,唯一要紧的就是将这渠道网继续拓宽,三月之内,让天下的府县都有咱们的渠道。再花三五年时间,将这渠道继续下潜到每一处偏乡去,到时,何愁没有银子挣?”
  方继藩颔首点头:“想要继续拓展渠道,单凭一个十全大补露是不成的,咱们还需提供各色的商品,让渠道商有更多的货可卖。”
  “这个好办,这腌鱼,不就在搭售吗,往后咱们可以照着这个方法搭售更多的货物,布匹,成衣,生活用具,只要能卖的,都可搭售,我这便想出一个方略来,咱们只怕还要建无数的作坊,再将这些商品,通过整合渠道商兜售出去。到了那时……”
  说到这里,朱厚照忍不住哈哈笑起来:“到了那个时候……哈哈哈……咱们便真正的发大财了,父皇那点儿内帑算个什么,九牛一毛而已,到时定要教父皇大开眼界,晓得本宫的厉害。”
  此时,朱厚照心潮澎湃,热血上涌,虎目闪烁精光,胸怀凌云之志,他道:“咱们不急,只要想到有利可图的东西,便可建起作坊,进行生产,而后……”
  方继藩却摇摇头:“殿下,这天底下有数不清的商品,衣食住行都是少不了的,可是……殿下,难道这些统统是我们西山生产吗?若是如此,不但费力不讨好,而且投入实在太大了。”
  方继藩顿了顿,慎重的道:“殿下似乎忘记了一件事。”
  “什么?”见方继藩反对,朱厚照犹如被浇了一盆凉水,凉透了。
  方继藩看着朱厚照:“殿下忘了方才和陛下说的话了吗,想要得人心,最紧要的是让人有利可图,这天底下的利润,哪里是一个人可以赚尽的啊。殿下乃是太子,是国之储君,未来是我大明天子,殿下方才所说的话,倒是让臣也有了一些感慨。”
  “什么感慨?”
  方继藩正色道:“这个世上,不会有人因为你有银子,所以才攀附你,对你忠心耿耿;而是因为,你能让他们跟着你挣银子,他们才愿意攀附你,对你言听计从,将你视为衣食父母。”
  有钱,和能带你赚钱是两个概念。
  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天生的舔狗。
  你再有银子,关别人什么事,你银子越多,越遭人嫉恨,这反而是取祸之道。
  可你不但有银子,而且还能带着大家发财,这才是能让许多人对你死心塌地,世上可能再没有人比他们对你更忠诚的了,因为他们的一切福祉,都拜你所赐。
  从你身上,得到恩惠的人越多,你反而更加的强大。
  朱厚照若有所思的看着方继藩:“所以老方的意思是……”
  “除了一些必要的作坊之外,我们不必事事亲为,我们握着渠道,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而后……通过我们,对各个作坊的商品进行采买,当然,我们大宗的采买,自然能拿到最好的价格,再之后,将这些商品进行整合,交给渠道商们去兜售。”
  建立渠道,建立标准,从而控制供货商……
  朱厚照渐渐的,开始觉得自己有些开窍了。
  渠道商们需要仰仗着太子和方继藩。
  因为他们要进大批的货物,根本不可能,一个个的和各个作坊去谈,这太费时费力,沟通过的成本,也极为高昂。甚至,还需提防遭遇了毁约,以次充好,被人欺骗的可能。
  这样的风险,实在太高了。
  可若是太子和方继藩出面,就不同了,他们每一次都可以进行大宗的采购,简直就是许多作坊的衣食父母,因而,他们对作坊拥有定价权,也可控制各个作坊的质量。
  而作坊们呢,有了如此大宗的采买,足以让他们高枕无忧,所以……若是能获得太子和齐国公的垂青,采买他们的商品,他们便可没有任何风险的一心去扩大产能,满足太子和齐国公的订单。
  在这一个链条之中,朱厚照和方继藩所提供的,只是一个中间人的角色。
  可这个角色,在这个时代却是必须的。
  朱厚照眯着眼:“老方,本宫似乎明白了一些。”
  方继藩露出微笑:“明白了就好,明日起,咱们一个个去谈,殿下负责渠道商,臣负责供货商,万事开头难,可一旦起步,真正让天下商贾仰仗太子殿下的时候也就到了。到时……太子殿下便是无数人的衣食父母,殿下让他们上天,他们就上天,教他们下地,他们就下地。”
  朱厚照脸色激动得通红:“听你的。”
  二人激动的合计了足足一夜。
  双方大抵的将所有的计划,都详细的起草出来。
  到了第二日,各自分道扬镳去忙活。
  当然,朱厚照精力好,自然兴奋的去寻渠道商了。
  而方继藩毕竟有脑疾,一宿未睡,且先回去睡一会儿,供货商的事,先睡了再说。
  方继藩带着几分疲倦回到了府上。
  可刚刚到家,就有宦官来宣读旨意。
  方继藩心知陛下言出必行,果然,这衮冕五章……四季礼服,果然送了来。
  他接了旨,接过宦官捧来的四季礼服。
  这宦官忙道:“齐国公得天之眷,羡煞旁人,恭喜,奴婢在此恭喜了。”
  方继藩想了想:“噢,知道了。”
  另一边,方景隆也闻讯而来,见那宦官要走,忙叫住那宦官:“公公留步。”
  说着,自袖里掏出一张百两银子的宝钞:“公公辛苦,来,小小意思,只是茶钱。”
  这宦官忙将眼睛看向方继藩,打了个寒颤。
  宫中的人出来公干,到了谁家,人家都会给一些喜钱的,方景隆虽然位高权重,又得圣眷,可他广结善缘,这一个流程,却是绝不肯少。
  宦官却不敢接,忙摆手:“不要,不要啊,郡王殿下您这是什么意思,奴婢哪里敢要……殿下……不要这样……”
  方继藩在一旁不耐烦的龇牙道:“让你收你就收,狗东西,再敢啰嗦,打断你的狗腿。”
  这宦官听罢,连忙麻利的将宝钞收入怀中,啪嗒一下跪在地上:“收,奴婢收下了,多谢新津郡王,多谢齐国公,奴婢……奴婢……”
  他见方继藩的脸色不善,瞠目结舌了好一会儿,而后才后知后觉的皇城惶恐起身,连忙逃之夭夭。


第1545章 亿万富豪的崛起
  方继藩双手捧着这衮冕服,久久的呆着,一脸的无奈。
  这可是四件套啊。
  春夏秋冬都有。
  而最令他无奈的却是……
  作为一个脑疾患者,啊不,一个没有犯病的脑疾患者。
  得了这么个赏赐,自是需要将这衮冕服时常穿戴在身才是。
  可……这才是最令人头痛之处啊。
  方景隆见了这衮冕服,摸了摸料子,舔舔嘴,却不禁苦口婆心的道:“儿啊,这东西,穿来有什么用处,无非是彰显显赫罢了,咱们方家已经足够显赫,这……太树大招风了。”
  方继藩一脸无语的看着方景隆,就差给老爹翻个白眼了。
  想当初,自己得了什么宫里的赏赐,他老爹总是能高兴得手舞足蹈,恨不得招摇给全世界知道,可如今,似乎对于这些彰显身份的东西开始敬而远之。
  方家的地位变了,连性情也一起改变了。
  见方继藩如此,似乎又心软病发作了,方景隆立即道:“为父没有别的意思,你也不必多想,不就一件衣服嘛,既是陛下所赐,接受了便是,你万万不可东想西想,这衣服,咱们方家人当得起。噢,为父有事,需去授课,走啦,走啦。”
  说罢,他急匆匆的要走。
  这些日子,他总是神出鬼没的,方继藩已是习惯了,可听到方景隆口称要去授课,方继藩不禁好奇起来,问道:“爹,你授什么课?”
  方景隆抛下一句话:“没有法子啊,老兄弟们见为父回来,统统询问为父如何教子,这群夯货们平日里哪里晓得教儿子,这不是请为父去传授一些人生经验,夜里为父不回来吃饭啦,你和秀荣好生照看着天赐。”
  说着,人已去远。
  方继藩下巴都要掉下来了,忍不住喃喃道:“这个还有培训班呀,那算我一个呀,我儿子也没出息。”
  说着,挠挠头,对了,自己好像有什么重要的事需要去做,是什么事呢?
  也罢,近日身子不好,先休息几日再说,脑疾人士健忘也是理直气壮的。
  ……
  这个时候,朱厚照跟方继藩完全相反,他忙得不可开交。
  在朱厚照的鼓动之下,业务部的人已经疯了。
  薪俸加倍,提成另算,这周文英人等,拟定出一个个计划,甚至直接拿出舆图出来,张挂在公房子,而后,但凡是有稳定渠道商的州县,则打上一个钉子。
  若是没有……那还闲坐着做什么,自是赶紧的去联络啊。
  周文英的口头禅是永远都是好好干,明年再买一套宅子。
  在周文英的鼓舞之下,下头的雇员们都要疯了。
  他们四处联络有实力的商贾,喝茶,闲聊,进一步接触,先让其订一批货,来测试对方的实力,继续喝茶,继续闲聊。此后,请他们到作坊里来,看一看腌鱼……
  周文英像是打了鸡血似的,他甚至提出了口号,三年之内,要将渠道下潜至乡里,甚至……要到市集之中。
  这等豪言壮语,在这业务部,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只有那陈彤,信了。
  陈彤虽然心理上排斥商贾,可也不傻。
  他必须回户部啊,无论如何也不能一直的留在这作坊里,他是户部侍郎,还有锦绣前程,他必须得让皇上想起自己不小心被丢在了这作坊。
  陈彤不是没有寻过关系,他前些几日就拜望过李东阳,希望李东阳能够为他在陛下面前说项。
  而李东阳只送给了他四个字……将功折罪。
  心有戚戚的陈彤,明白了。
  于是他带着忍辱负重的心情,也开始尝试着出去和商贾们洽谈业务。
  一开始,他当然是痛苦的,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
  想想看,从前自己瞧不起的这些人,平时这些人巴结自己都巴结不上,现在却需自己和他们笑脸相迎,这对于一个有风骨的士大夫们,是何其痛苦的事啊。
  可渐渐的,他却发现,这并不坏。
  每日大吃大喝,推杯换盏,不亦乐乎。
  最重要的是,花的还是别人的银子。
  喝点小酒,听听小曲,当然,少不得还要谈一谈风月,要谈一谈诗词书画,这……恰恰是都是陈彤最擅长的。
  他好歹也是进士及第之人,而商贾们,恰好有了银子,却又好风雅,陈彤喝的半醉,便要起身疾书,商贾们站在后头,纷纷颔首点头,好啊,瞧瞧这行书,一看就是大行家。
  这作坊,还真是藏龙卧虎,了不起啊。
  因而,陈彤不但有许多的商友,还有许多的文友,隔三岔五就有人送一些书画和孤本的书来,有时陈彤也会进行回赠。
  虽然很多时候,和商贾们也要言利,可陈彤竟发现自己渐渐乐在其中。
  原来这些渠道的商贾,竟有这么多挣钱的门道,他们如数家珍的说起走货和买卖中的事,竟也这般的有趣。
  一月很快过去了,待到发了工钱,陈彤的腰杆子就挺得更直了。
  他的业务做的不错,凭借自己到处混脸熟,以及愿意和自己打交道的商贾越来越多,他所负责的山西布政使司的业务,居然是最多的。
  当这一千二百多两银子发下来,陈彤心情澎湃得眼泪都要出来了。
  要知道,除了薪俸,其他地方的花用,他还是可以报销的,什么车马费,酒钱,这样算下来,这银子,几乎是净得。
  起初他觉得与人在商言利,是极羞耻的事,可慢慢的融入了这个环境,不是作坊里的人,就是作坊外头的商贾,当他渐渐开始融入时,他也就不觉得,这是可耻的事了,至少……人们听说他业务做的不错,反而发出啧啧称赞。
  至少,自己的书画,可能以往的同僚会称赞几句,可陈彤却知道,他们并非是出自真心,不过是表面上的客套罢了,可这些商贾,是当真发自肺腑,由衷的佩服和感慨。
  跑完了渠道,又需去跑供货。
  只是渠道是陪人笑的事,到了供货那儿,却又完全不同了。
  听说太子和齐国公可能要下大订单,几乎每一个作坊都在翘首以盼。
  有生产成衣的。
  有收购了猪毛,生产刷子的。
  什么买卖都有。
  陈彤之所以调来负责此事,一方面是他业务方面已经得心应手。
  另一方面,是他毕竟还是有在户部主持公务的经验。
  譬如整合供货渠道,寻常的业务人员,还真办不成。
  倒是陈彤,先拟定出了一个章程,首先弄出一个清单,暂时应该采买什么,需要什么货源,此后,再摸清有多少达到了一定规模的作坊,可以供货,这些统统都要编造成册,此后,再实地走访,拜会,最终……在进一步的洽商,谈价钱,要求品质。
  供货商们最担心的便是自己生产的货物,不能及时的流转,害怕这货物积压的货舱里,毕竟,这每多一日,都是仓储成本,是银子。
  倘若能够获得远远不绝的大订单,这是再好不过的事,哪怕是出货的价格再低一些,规矩也多一些,毕竟……这是一本万利的事,自己只需埋头生产便是。
  因而,陈彤所到之处,简直就是亲爷爷巡视自己的家,人还未到作坊,这作坊上下就已在此列队迎候了。
  东家为首,其他在作坊里叫得上名号的人分列一旁。
  马车一到,无数人便众星捧月的迎上来,车门一开,便有热情的手伸出,等着陈彤搭着手下车。
  开头就是一句,久仰先生大名。
  接着便开始吹嘘,听闻先生书画双绝。
  又或者是,先生望之,有紫气。
  陈彤觉得他们拍马屁的方式,需要多多的学习,紫气都出来了,不怕脑袋上多一块疤?
  可这样的日子,当真是逍遥无比。
  这将功折罪的过程,痛并快乐着,却是令人流连忘返啊!
  再过了一个多月,开始有了眉目。
  这个世上,谁都不曾想到,制定标准和整合渠道能挣大钱。
  而太子和齐国公,乃是头一个吃螃蟹的人。
  供货商方面,如今他们已经整合了三十七种商品,一百五十三家作坊。
  这才只是个开始。
  朱厚照为此,已是连续一个多月辗转难眠了。
  这和研究不同。
  里头要处置的杂事太多。
  每一个作坊,都需他亲自来敲定。
  每一个渠道商,也需进行甄别。
  最紧要的是,几乎十全大补露的利润,统统都砸进了这里,一个新的商业体将要诞生,需要大量的仓库,数不清的车马物流。
  只是……朱厚照现在却遇到了一个极大的问题。
  那就是……如何解决渠道商眼下的困境。
  你给了人家这么多货。
  他们怎么卖?
  虽然这些渠道商,在各地,都是颇有能量的人,可若是让他们消化这么多商品,却实在是为难他们。
  对于朱厚照和方继藩而言,这是一次商业上的开拓。
  可对于渠道商们而言,这又何尝不是如此。
  就如同走夜路一般,你看不清前路,甚至……接下来该做点什么,都是两眼一抹黑。
  因此,虽然许多人保证,太子殿下和齐国公有什么差遣,他们定当全力以赴,可他们就算是有劲,却无处使啊。


第1546章 亿万富豪的崛起 二
  一个招牌在西山开始挂了起来。
  上书兴国二字。
  这招牌一挂,烦恼的事却是接踵而来。
  忙得不可开交的朱厚照觉得必须得将四处划水的方继藩给请来。
  于是方继藩来了,而他是抱着孩子来的。
  半大的孩子,坐在他的小臂上,方继藩稳稳的抱着,小家伙东看看,西瞅瞅。
  让本是气急败坏,预备要兴师问罪的朱厚照面上的怒容稍稍消减,努力的露出了如沐春风的笑容。
  小家伙开怀的喊着:“舅舅,舅舅……”
  朱厚照少有的露出了温柔,轻轻的摸摸他的头,笑盈盈的道:“好,好的很,天赐竟已会张口说话了,饿不饿,舅舅给你去买好吃的。”
  小家伙依旧叫:“舅舅……舅舅……”
  似乎除了这个,小家伙就不肯再说别的了,这让朱厚照百思不得其解。
  方继藩解释道:“殿下,他眼下只会叫这个。”
  朱厚照:“……”
  朱厚照便看着方继藩道:“你让人先将孩子抱开,有事和你商量。”
  方继藩立即道:“不行,给别人抱着,我不放心,我就要自己抱着。”
  朱厚照便咬牙切齿的瞪着方继藩。
  终归,朱厚照深吸一口气,才又把火气忍了下去,道:“现在商号已建了起来,算是广而告之啦,可眼下……咱们怎么办?你自己也说,这兴国商号,想要挣银子,便是要让大家跟着一起挣银子,大家挣了银子,咱们才能发大财,还说到时商贾们,个个都是咱们的羽翼和走卒,天下的商贾,无一不仰仗着咱们,可眼下,该整合的都整合了,渠道商们都在看着咱们呢,可……怎么才能让他们挣银子?”
  现在货有了,渠道也有了,标准也制定了。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已水到渠成。
  可好像就差这么一口气。
  这也是朱厚照最着急的地方。
  方继藩笑吟吟的看着朱厚照:“殿下……”
  这时抱在怀里的方天赐挥舞着小手又叫起来:“舅舅……舅舅……”
  方继藩温柔的摸摸他的手,随即道:“殿下,渠道商们有了这么多货,自然是不知如何下手,他们想挣银子,却没有门路,这便是咱们的作用,比如……我们可以将许多的货物,都整合起来。”
  “整合……”
  朱厚照念着这两个字,方继藩给予了他一个极大的愿景。
  在庙堂之上,所有人都认为,商贾就是图利的,利益就如风一般,风往哪边吹,他们便往哪边倒。
  这也是为何许多人不信任商贾原因。
  事实上……确实许多的商贾为了利益铤而走险,甚至无视律法。
  许多人认为,一旦这样的风气弥漫开来,势必会引发国本的动摇。
  这样的言论,数之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