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败家子-第3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查。
何其难也!
弘治皇帝闭上了眼睛。
这个仇,只怕没有一年半载,甚至可能这辈子,都报不到了吧。
朕身边,竟无可用之人。
太子是不能再让他查下去了,还有方继藩,可千万不要再来一次行刺,再如此,十之八九,张皇后要抱着皇孙回娘家都有可能。
他太了解张皇后的性子,外柔内刚,平时什么话都好说,温柔娴雅,可一旦惹急了,怕是即便当着百官的面,都敢挠自己的脸,让自己头破血流的。
念及此。
弘治皇帝忍不住叹了口气。
英国公……
他脑子里,想起一个人来。
英国公从孝陵回来了吗,他倒是个刚直的性子,和百官没有过多的牵涉,在军中又有极大的声望……
“陛下,陛下……”
此时,萧敬却是气喘吁吁的回来。
一看到萧敬回来,弘治皇帝顿时提心吊胆:“怎么样,太子如何?”
“好,好的很。”萧敬拜倒。
弘治皇帝才松了口气,还是让萧敬眼见为实,才能让自己放心啊。
他凝视着萧敬:“如何?”
“太子殿下请陛下,立即召开廷议,殿下和方都尉说,真凶已经找到了。”
“……”
弘治皇帝一愣。
找到了。
就找到了?
这么大的案子,这才几天?
不可能!
弘治皇帝并不傻。
他有时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对这文武百官,却是多少有些认识的。
一个如此大案,牵涉之广,层级之高,岂是一两天,就可以将其一网打尽的。
何况,没有认证物证,怎么可能一下子找出所有真凶。
这……实在太骇人听闻了。
“这两个家伙,又想弄什么名堂?”弘治皇帝磨牙:“这个时候,还想着胡闹吗?”
“陛下……”萧敬不知该说什么好,不回答,陛下少不得又说一句,你们东厂干什么吃的,可回答,自己该说啥?说什么都有错啊。
弘治皇帝背着手,来回踱步,显得焦虑无比,他突然驻足,道:“召开廷议,就不是小事了……何况,昨夜太子遇刺,只怕有不少人已经知道了吧。”
“是。”
弘治皇帝闭上眼睛:“这两个臭小子,罢……召他们来吧,朕倒想看看,他们是怎么找出真凶的,正好,借此机会,敲山震虎也好。”
“但愿……”弘治皇帝叹了口气:“当真找到了真凶吧。”
萧敬道:“陛下圣明。”
弘治皇帝道:“朕趁此机会,小憩片刻吧,朕头疼的厉害。”
他是真的头疼。
张皇后那儿,还不知该怎么交代,如何哄着呢。
他忍不住想要说,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可这话却没出口,毕竟……隔墙有耳。
索性,人便坐在了御椅上,身子微微偎着,假寐。
……
无数的大臣,鱼贯入午门。
朱厚照和方继藩来的最早。
二人显得精神奕奕,谈笑风生,对于其他人,一概不予理会。
至于百官,却各怀心事。
朱厚照背着手,显得有些紧张。
倒是方继藩很轻松,他是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生死看淡,爱咋咋地。
几个门生,乖乖的站在方继藩不远处,听到了恩师遇刺之后,他们几乎要疯了。
现在亲眼见到恩师无恙,一下子,心情愉快起来。
方继藩从他们的眼神里,能看到那股子关切,心里顿时暖和起来。
这些门生,还是有良心的啊。
别人只关心太子,也只有他们,总还惦记着为师的生死。
可见自己的教育,没有白费。
众人入了奉天殿,行礼。
弘治皇帝却是眼袋漆黑,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只稍稍打了个盹儿,终于……该干正事了。
他左右四顾,看到了太子,深深看了朱厚照一眼。
心里竟有几分感触。
终究是朕的孩子啊。
不知昨夜,受到了惊吓没有。
这真是万幸。
众臣三呼万岁。
弘治皇帝只淡淡道:“不必多礼。”
每一个人,都焦虑的看着弘治皇帝。
据说真凶拿住了。
这使许多人好奇。
太子殿下,这也太不靠谱了吧。
这才几日啊。
可是,突然进行如此大的廷议,难道只是儿戏……
当然,少不得,也有人心里惴惴不安。
朱厚照此时朗声道:“父皇,儿臣有事要奏!”
弘治皇帝深深的看了朱厚照一眼:“但说无妨!”
朱厚照道:“父皇,儿臣受父皇之命,彻查武库贪渎一案,现今,已有了一些眉目,特来奏请父皇。”
弘治皇帝牙一酸。
他就怕接下来,朱厚照来一句,儿臣夜观天象,或者是,儿臣昨夜梦中之类的屁话。
两天时间,不到二十四个时辰,就捉拿到了真凶,你朱厚照还以为自己是包拯不成?
弘治皇帝抚案,却必须得装作一副耐心的样子,露出欣慰之色:“是吗,有什么眉目,尽快说来。”
朱厚照道:“父皇,首先,儿臣和方都尉,已经查到了销赃的窝点。这些被贪墨掉的兵器,哪怕是被人偷偷的带出来,已定需要一个地方,暂时存放,毕竟,这里头牵涉到的兵器,实在不少,若是直接将这些兵器倒卖出去,实是树大招风,因而,他们会在武库附近,寻一个地方,将武器进行重新锻炼!”
倒卖武器,这几乎和谋反没什么分别了。
显然,人家只是求财,还不会丧心病狂到这个地步。
所以,他们必须得有一个销赃的地方。
哪怕是将兵器回炉……这其中的利益,也是巨大的。
这个时代,铁和后世不同,价值不菲,甚至有些时候,朝廷直接用铁来制钱,这是硬通货,而武库之中,数不清的铁制兵器,莫说是漂没九成,就算是一成,其中的利润,也是巨大的。
什么……
顿时,所有人窃窃私语起来,这才一下子功夫,居然……就找到了销赃的窝点?
太子殿下和方都尉,难道能掐会算不成?
第0973章 无所遁形
殿中,一下子哗然起来。
就查抄到了销赃的地方?
这已是神速了。
许多人面面相觑。
也有不少人,显得有些慌乱。
朱厚照振振有词道:“父皇,这销赃和藏匿赃物的地方,就在京师之外,一处庄子,靠近陈家庄,儿臣已命飞球营的人马,将那里围住,随时……都可以破门而入。”
地点都已经说清楚了。
弘治皇帝一愣,不可思议的看着朱厚照。
是这样吗?
“方继藩。”
方继藩忙道:“臣在。”
弘治皇帝道:“太子所言,当真?”
方继藩心里说,怎么像挑拨离间哪,太子说啥,你来问我做什么,倘若太子殿下小气一点,非要爆炸不可,自己的爹都不信自己,偏偏信自己的女婿。
不过……方继藩倒是不担心朱厚照吃找个干醋,这理应不是太子殿下心胸开阔,实是自己为人处世很是高明,满京师的朋友对自己没有不服气的。
方继藩道:“陛下,臣可以用十族老幼的人头来担保,太子殿下所言非虚!”
弘治皇帝这才稍稍安心,倒是对朱厚照刮目相看起来。
这么容易?
他道:“那么,你说案情已有了眉目,只是这个?”
“并非如此。”朱厚照正色道:“父皇,儿臣还知道,这些该死的乱贼是谁。”
殿中又哗然起来。
弘治皇帝倒是担心,可别指鹿为马吧,这几日时间,就能搜寻到证据?
没有人证物证,无端的指责大臣贪赃枉法,岂不坏了贤名?
弘治皇帝忍不住道:“你想仔细了,若是无凭无据……”
朱厚照中气十足:“父皇放心,儿臣已经铁证如山了!”
弘治皇帝见他自信满满,反而心虚了。
朱厚照是个不可控的人,至少弘治皇帝没办法控制。
有时这家伙能让人眼前一亮,可有时候,能让弘治皇帝气的吐血。
既然……他说是铁证……
弘治皇帝道:“好,你说来!”
朱厚照看了方继藩一眼,方继藩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朱厚照便道:“兵部给事中王岩,你出来!”
群臣之中,有一人差点瘫坐在地。
无数人朝着那方向看去。
却见那王岩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
他嚅嗫着口,想说什么。
所有人都没意识到,第一个被点名的,居然不是兵部尚书马文升,也不是兵部的司库主事,而是给事中,这给事中,虽是地位卑微,权责却是极大,他掌有巡视兵部各司的权力,甚至可以封驳圣旨。
这是清流,且是清流中的清流。
那王岩脸色苍白,艰难的走出几步,最终,拜倒在地:“臣……臣……”
弘治皇帝见状,左右四顾。
许多大臣,则都看向太子殿下。
这王岩,显然也是有一点清名的,似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贪墨武库,毕竟,武库中的点验、出纳,都不是他过手。
“真凭实据呢?”弘治皇帝看向朱厚照,他最担心的,就是大庭广众之下,朱厚照什么人证物证都没有。
朱厚照却是乐了:“父皇,儿臣现在还没有掌握足够的证据。”
“……”
方才……方才这龟儿子说什么来着?
弘治皇帝一愣,明明方才,你说有证据的,转过头,你不认了?
弘治皇帝怒气冲冲的看着朱厚照,吹胡子瞪眼。
满殿群臣,一个个惊的下巴都要掉下来。
太子殿下……你这是……
方继藩却是笑嘻嘻的道:“大家先不要惊慌,要冷静,证据现在就有了。到底是不是这个王岩,其实……一问不就知道吗?太子殿下,臣已饥渴难耐,能否请太子殿下,准许臣立即盘问。”
朱厚照满面红光:“准了!”
亲自……盘问……
这殿中君臣,还是很服气朱厚照和方继藩的。
你问了,人家会认,人家是傻子?
方继藩却是气定神闲,走到了那王岩面前:“王事中,你好呀。”
王岩已是脸色苍白如纸,瑟瑟发抖,他艰难的抬头,看着笑容可掬的方继藩。
却见方继藩依旧还是如沐春风的样子:“我这辈子,只佩服一种人,就是敢作敢当的人,一个人,他敢做不敢当,那还是人吗?这话,在不在理。”
王岩咬着牙关,一言不发。
似乎……没啥效果啊……
方继藩笑吟吟的道:“这武库的贪渎,有你的一份吧,当然,你只是一个小虾米,可是……你也不容小觑啊,我就不谈,其实你当初家道中落,此后却金榜题名,做了几年官之后,就有银子在新城买下房产了,一夜暴富嘛,凭什么就说,这银子是贪渎来的,说不准,路上捡的呢,又或者,是夫人的嫁妆呢,你能在新城买房,这是你深明大义,我很敬佩你有此眼光!”
“……”
对于接盘侠的赞美,是必须的,不然以后还怎么打开门做生意,房子还卖不卖了。
方继藩其实不喜欢查贪渎案,这是砸自己的金饭碗啊。
方继藩笑吟吟的看着王岩。
王岩只趴在地上,埋着头,依旧一言不发。
“可是,王岩,你还敢说这和你没有关系,那陈家庄的库房,已被抄出来了,还有……你们丧心病狂,行刺太子……”
“没……没有,下官断然没有行刺太子。”王岩立即辩解。
“还说不是你!”方继藩厉声道:“太子殿下刚刚接到了旨意,要彻查此案,你们这些丧心病狂的狗贼,就敢收买刺客,图谋不轨,你可知道,刺杀太子,是何罪?”
“我……我……”王岩打了个冷颤:“不,不……不是下官,下官没有,下官……”
他……哭了。
几乎要崩溃。
方继藩却是冷冷的看着他。
他泪眼看着方继藩。
“我……我……”
弘治皇帝皱眉……
这没有证据,就靠这么盘问,有用吗?
怎么看着,都不太靠谱啊。
文武百官,竟有点同情王岩起来。
王事中看着不像啊,反而是方继藩在此咄咄逼人,像是张牙舞爪的大灰狼。
方继藩却只是对王岩冷笑。
王岩嚅嗫着嘴,他泪流满面,期期艾艾的道:“下官……下官……确是从武库里,分了一点银子……”
一下子,整个奉天殿已经炸开了。
居然……承认了。
这可不是严刑拷打。
是这王岩,亲口承认的。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觉得不可思议。
王岩一把鼻涕一把泪:“可是……下官不是疯子,下官固然是贪赃枉法,可是……却从来没有,行刺太子殿下呀,行刺太子殿下的事,和下官一点关系都没有,下官,可以……对天起誓,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
他浑身颤抖,身如筛糠。
弘治皇帝一脸震惊的看着方继藩,再看看得意洋洋的朱厚照。
朱厚照叉着手,却是冷笑:“不是你行刺吗?若不是你,还能有别人,是你其他的同党不成?”
“这……这……下官就不得而知了。”王岩战战兢兢。
他不是心理素质不好。
能成为兵部给事中,就没有心理素质不好的。
事实上,昨天夜里,他在小厅之中,就做过破釜沉舟的准备。
为了自己的前途,自己一定要掩盖自己的罪行,可当听到太子殿下遇刺,他就彻底瘫了。
是谁行刺的。虽说不是他,可是……他无法保证,是不是其他的同党。
这些该死的同党,他们怎么就敢这样铤而走险,一个贪渎案,竟生生的,折腾成了谋反大案。
哪怕是贪渎,若是他被揭发出来,也认了,他完全可以咬紧牙关,统统将罪行全部揽在自己身上。
毕竟,最坏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杀头而已,可是自己的妻儿,会有人照顾,若是运气好,陛下鸿恩浩荡,或许,只是罢官和流放罢了。
可当遇刺的消息一传来,他就彻底的懵了。
同党里有坏人啊,这个锅,他怎么背的动,这是诛九族的大罪。
他牙关不断的颤抖着……
连那陈家庄,竟都已经查抄了出来,虽然……陈家庄那儿,没有自己多少罪证。可是,这才多少日子,就进展如此神速,再加上,太子殿下,直接点了自己的名,有了目标,继续顺藤摸瓜,被查出来,这不是迟早的事吗?
既然是迟早的事,在此抵死不认,几乎等于是作死,现在贪渎只是小事,可是……这诛九族的刺杀太子,才是关键啊。
“下官……下官……下官说的……都是真的,方都尉,你要相信我啊,一定要相信下官啊,下官……家道中落,刻苦读书,金榜题名,当初,也曾想做一个好官,可是……下官……穷怕了,穷怕了啊。”
他一脸懊恼和悔恨,泪水磅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下官终究逃不出法网,可……可既然太子殿下和方都尉,如此……如此明察秋毫,就请……就请太子殿下和方都尉,万万不要将这谋反大罪,扣在下官身上,下官……下官……”
……
第0974章 陛下生了一个好太子啊
贪渎算啥。
而且……
方继藩好像料准了似的,这个王岩,乃是给事中,在这一个团伙之中,并不算什么。
正因为身份低下,恰恰是最薄弱的一环。
真正分到他身上的银子,也没有多少,他至多算是从犯而已。
若只是贪渎,算到了他的头上,王岩大不了将这锅背下来,因为他没有选择,他若是招供出其他人来,就算不死,只怕将来也会遭到报复,这些人,可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啊。
可现在……
王岩沾上的,是谋逆大罪,这不但只是他死,还累及满族,这个时候,还扛什么,一人顶罪背锅,这口锅,背的动吗?
全家几百口,但凡是沾点亲的都要死绝了,还给人背锅,这不是傻?
现在,他争取的乃是贪渎从犯的罪名,这谋逆大罪,他自然抵死不认的。
而王岩一认罪,许多人的脸色骤变。
这可比人证物证,可要翔实多了。
弘治皇帝眉毛一挑。
如此艰难的事,还真让这两个家伙,就一会儿的功夫便办妥了。
弘治皇帝显得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他凝视着那王岩。
却又怒从心起,这个狗贼,到了现在,居然还抵死不承认刺杀太子的事。
弘治皇帝怒道:“不是你行刺的,那么,是何人行刺?”
弘治皇帝的声音尽力的平和,可这平和的背后,却是冰冷。
王岩就像被针扎了一下,打了个哆嗦。
他抬头,看了一眼班中的人一眼,而后,又狠狠垂下头,才道:“不是……臣……不是臣啊,臣……怎么敢做这样的事,臣区区一个……一个……”
而此时,方继藩却是笑了笑,与朱厚照对视了一眼。
朱厚照也乐了,嘲弄一笑,随即厉声吼道:“到了现在,王岩的党羽,还想隐藏吗?你们以为,此时此刻,还躲的掉?现在,都统统给本宫滚出来!”
这一吼,声震瓦砾。
啪嗒……
突的,一个人,直接在班中瘫坐在地。
众人看去,顿时哗然,此人……
此人竟是工部员外郎周亚,周亚此人历来有清名,据说他是工部,少有在新城买房的人,人们都说他家徒四壁,是两袖清风之人。
可是……那周亚此时,面白如纸,像是整个人一下子没有半点力气一般的堕在地上。
完了,彻底的完蛋了。
他十分清楚,这王岩绝不会给大家顶罪的。
为了洗清刺杀太子的谋逆大罪,他一定会想尽办法将所有人都拉下水。
被查出来,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他脸色灰暗,哆哆嗦嗦的,立即道:“我……我也没有刺杀太子,这些都和我无关,定是他们,定是他们……”
他们?他们是谁?
这满朝文武,一个个鸦雀无声,竟觉得心底生出了一丝丝的寒意。
却在此时,有人脸色苍白如纸,一步步走了出来,拜倒道:“万死。”
声音哽咽,他虽埋着头,无地自容,可大家却认得他,是兵部右侍郎梁荷,竟是他。
一下子,所有人沸腾了。
居然牵涉到了侍郎,朝廷三品大员,竟敢把手伸到了武库,这是贪婪到了什么地步啊。
要知道,这百官各有自己发财的渠道。
像那些官职卑微却掌握了权力的官员,可能会直接将手伸进自己权责之内的地方。
可一旦到了侍郎这个地步,就绝不会干这等污秽之事了,毕竟,这合理合法的冰敬、碳敬,地方官和下头官员逢年过节送的礼,都足够肥的。
可这梁荷……现在已是右侍郎,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班中还有许多人,似乎还僵持着,他们不甘心,他们咬着牙,面如死灰,可当看到梁荷站出来时,其实……他们已经清楚,一切的侥幸,都已灰飞烟灭。
太子和方继藩,能在这么短短的时间之内寻到销赃之处,这就说明,他们一定掌握了什么,同时揪出了一个王岩,几乎就已大势已去。
王岩一定会供认不讳,从前大家订立的攻守同盟,在抄家灭族之罪面前,就是个笑话。
“陛下,臣万死,可是臣没有刺杀太子啊。”
有人滔滔大哭,拜下。
弘治皇帝看着这一个个熟悉的人。
这些人之中,竟有不少,都是自己所欣赏之人,他们给弘治皇帝的印象,有的是两袖清风,有的是刚正不阿,也有人……是朴实无华。
可现在偏偏……
弘治皇帝抿着唇,身子在颤抖。
就是这些人,将那武库给搜刮了个干干净净,一面口里喊着仁义道德,一面……
猛的,弘治皇帝狠狠拍案,道:“还有谁?”
事情……出奇的顺利……
一个个人,默然无声的站出来。
而方继藩和朱厚照,却都松了口气。
要查一个案子,最怕的,是这些贼子们会拧成一根绳子,若如此,只要有人咬死了不认账,那么……哪怕你查出一点眉目,线索却又断了,必须得去寻新的证据,想要将他们连根拔起,何其难也。
而且……在这段时间之内,还没有被揪出来的人,一定会想方设法的湮灭证据,同时,不断的放出各种烟雾弹,阻扰太子查下去。
可现在……他们的所谓同盟,却已打破了,只需要有一个突破点,这些人……便统统都要被一网打尽。
“陛下……老臣愧对陛下……”
又一人……
第七个……第八个……第十三个……
当第十七个人站出来时,弘治皇帝震惊了。
金吾卫指挥使同知陈贺!
金吾卫乃是禁卫之一,负责卫戍宫中,里头的每一个武官,都是精挑细选,要求绝对的忠诚。
而这陈贺,当初弘治皇帝在詹事府时,他便负责担任弘治皇帝的侍卫,深得弘治皇帝的信任,弘治皇帝万万没有想到啊,想不到……陈贺居然也是其中之一。
陈贺拜下道:“臣……”
“原来你也有份啊。”弘治皇帝突然苦笑。
这十八个人,个个面如死灰。
一个武库,就揪出了这么多人……有兵部,有大理寺,有御史,又禁卫,既有清流,也有武臣,这一个个人,弘治皇帝竟认得大半。
弘治皇帝身子颤抖着,他突然笑了,这笑有些复杂,有些苍凉,有些愤怒,有些酸楚……
而后,弘治皇帝才道:“哈哈,朕待你们不薄,朕平时里待你们不薄啊,朕平时就节俭,可对于你们的赏赐,却从未少过一分一毫!”
说到这里,方继藩就有话想说了,陛下上一句是对的,陛下确实节俭,可啥时候给人的赏赐优厚了,我方继藩第一个不服气啊,我的金腰带是铜的,还有该死的嫁妆,那一箱箱的‘赤金’,我现在还没花完呢,花不掉啊,总不能背着几十个麻袋的铜钱去买糖葫芦吧。
当然,方继藩是个识趣的人,他不想在这个时候和陛下唱反调,毕竟是自己老泰山,还是要讲感情的,钱是小事,感情最重要。
此时,弘治皇帝咬牙切齿的继续道:“可是你们,看看吧,看看你们都是什么样子,简直无耻之尤,你们……你们……来人啊,统统拿下,下诏狱收押!”
一群犯官,个个如死狗一般,他们此时,皆是面如死灰……却是此起彼伏道:“陛下,我等没有刺杀太子啊,臣没有啊……”
“臣知道是谁,一定是这该死的陈贺,陈贺乃是金吾卫指挥使同知,只有他才能豢养死士,请陛下明察秋毫。”
“放屁,老子没有,老子断然不会做这样的事,姓杨的,你敢污蔑老子,老子撕烂你的嘴。”
在危难跟前,一通人干嚎起来,早已是斯文扫地。
……
朱厚照征询似的看了方继藩一眼。
意思是,都已一网打尽了吗?
方继藩显得悠然,不急了。
这些人,都已下了诏狱,倘若还有什么同党,就算这个不说,别人也会说的。
到了这个份上,事关生死,哪还有什么义气可言?
他们抬头,看着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目中,尽是血丝,他显然是怒不可遏,气愤难耐,胸膛起伏着,忍不住发出了狞笑。
这个表情,在素来宽宏的弘治皇帝身上,是极少出现的。
可今日……
泥人还有三分火呢。
“陛下,请陛下息怒。”方继藩忙道:“今日所涉事之人,无一不曾是朝廷栋梁,今日……陛下明察秋毫,他们自是万死莫赎,可是陛下今日除奸,更该高兴才是,除了这些贼子,天下太平!”
弘治皇帝脸色依旧冷峻。
倒是刘健等人,先是心有余悸,其实这其中的许多人,连他们都觉得不可置信。
甚至有不少人,刘健还是颇为欣赏的。
可哪里想到,他们竟丧心病狂至此。
现在刘健回过了神来,眼看一脸震怒的弘治皇帝,他顿时上前,拜倒道:“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恭喜什么?”
弘治皇帝怒斥,他龇牙裂目,宛如怒目金刚。
刘健道:“陛下生了一个好太子啊!”
第0975章 龙颜大悦
没有人比刘健更了解弘治皇帝了。
弘治皇帝的震怒,更多的是,来源于他对他所信任之人背叛的羞怒。
弘治皇帝是个心胸宽广之人,他料人从宽,绝不会将一个人,往更坏处想。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格外的愤怒。
如此对待你们,你们竟龌蹉至此?
刘健还能说啥?
说到底,他这个内阁首辅大学士,失察之罪还是有的。
可真正论起来,又能说什么呢。
这等漂没和亏空,简直就是常态。
历任首辅大学士之中,刘健已算是颇有几分能力了,可即便是刘健,也无法做到杜绝这些事。
于是,他索性拜下,一句恭喜陛下,生了一个好太子……瞬间,让这尴尬的殿堂,一下子有了几分生气。
君臣失和,是极严重的事,幡然醒悟的群臣,此刻也已醒悟,哪里还敢迟疑,纷纷拜倒:“恭喜陛下,生了一个好太子。”
这排山倒海的声音,还有那喜悦的气氛,总算是冲淡了方才的尴尬。
弘治皇帝这才回过神来。
他脸色虽是铁青,可这一番称颂,却宛如天籁之音。
自己这儿子……倒是不差的。
横扫大漠,明察秋毫。
这岂不是有文皇帝之风。
细细想来,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呢。
儿子长大了啊。
竟比老子强了。
当然,这只是一句感慨,不算得数。
弘治皇帝心知朱厚照的缺点,在于对于政务没有耐心,与臣子打交道,也过于率性而为。
可是……
不得不说,这个案子,办的实是漂亮。
他忍不住,看了朱厚照一眼,目中掠过了一丝欣赏。
随即,目光又看向方继藩。
这里头,怕也有不少方继藩的功劳吧。
朕让太子和方继藩来查办此案,是因为对他们二人,最是信任的过。
可先是太子遇刺,却是将自己吓了个半死。
到现在……自己还想着张皇后那一张幽怨又严厉的脸呢。
事后想想,还是心有余悸。
至于这些乱臣贼子,呵……
弘治皇帝终于露出了一点笑容:“太子惩弊有功,方卿家亦是功勋卓著,这一次,倒是……辛苦了你们……不过,朕倒想问一问,这案子,到底是如何查出来的?”
虽然知道了结果,却是不知过程,却是遗憾的事。
总不会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吧。
不可能,绝不可能!
其实,这百官也想知道,这惊天大案,为何反手之间,就被朱厚照和方继藩查了个水落石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