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败家子-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拜师。
  蒋御医沉默了一下,随即眼睛一亮,陛下这一提醒还真是对了。
  说起那位苏大夫,其实对自己甚是冷漠,他理论深厚,说是深不可测都不为过,自己想学习,他肯轻易倾囊相授吗?
  这医学浩瀚,若是学会这么一手神乎其技的开膛破肚之法,这可是一辈子都能受益的事啊。
  可如若拜师,不知他肯不肯倾囊相授?
  只是,那苏大夫确实年轻,自己年纪老大不小了……
  他心里开始琢磨起来。
  弘治皇帝在房里踱了百步,已是气喘吁吁,无法忍受了,便让蒋御医搀扶自己坐下,道:“为何今日久不见温卿家来?”
  平时这个时候,温卿家大抵都会来的啊。
  可今日来得有些迟了。
  弘治皇帝,又饿了。
  来了西山,他方才知道,原来食物是用来享受的。
  他更知道,原来美食的真谛并不一定是什么大排场,或是非要用什么珍贵的食材,美食的真谛在于在寻常的食材中,去发掘不同食材独特的味道。
  弘治皇帝最近总觉得饿的不行,每日就盼着温艳生来。
  好不容易捱到了正午,温艳生才小心翼翼的端着一碗鱼粥来。
  弘治皇帝远远就闻到了香味,顿时,他的眼眸也一下子多了几分色彩似的,精神爽利地道:“温卿家今日来迟了。”
  温艳生恭谨地道:“陛下,太子殿下已能进食了,他饿得慌,点名了臣给他做一碗鱼粥,臣先赶紧给太子殿下送了去,此鱼粥乃大黄鱼所做,这大黄鱼并非是什么稀罕之物,尤其在宁波,更是不值一钱,不过此鱼甚为鲜美,用来熬粥,先用鱼清蒸,而后再熬出鱼汁,此后在另取熬了一夜的米粥,将鱼汁混入米粥之中,彼此混合,既有米粥的香甜,又有大黄鱼的鲜美,蒸过的鱼,却可爆炒一番,添加一些作料,须知喝粥,需有下粥的食物,这蒸煮和在油锅里爆炒上来的大黄鱼,用来下粥,彼此中和,真是恰到好处,陛下可以尝尝。”
  弘治皇帝没听他说便饿了,现在听他啰嗦一通,更是觉得自己前胸贴了后背,他早已急不可耐的在蒋御医的搀扶下上了桌,!
  看着这小碗的鱼粥,散发着鱼香,还有另一小盘,特殊烹制过的大黄鱼,弘治皇帝已经忍不住的吞了一口口水。
  他先取勺舀了一口粥,轻轻放进口中,果然,口齿生香,胃口大开!
  弘治皇帝忍不住笑道:“人们都说西山到处都有宝贝,可在看来,天下的宝物,不及一个温卿家,真香啊。”


第0583章 献宝
  简单的快乐。
  至少在许多人看来,快乐是奢侈的,弘治皇帝尚俭,因而严格的要求自己,对自己难免苛刻。
  而在西山,弘治皇帝方才知道,饭菜不在于奢侈,也不重在食材,而在于人,人找对了,一切便都可化腐朽为神奇。
  就如这大黄鱼,真是一钱不值的东西,京里罕见一些,可东南沿岸,据说现在每日俘获数十万斤,供应东南沿岸所需,因为产量太大,以至于很多时候,沿岸的百姓都无法消化,不得不将其制成腌鱼。
  而就这么个不值钱的东西,用它来熬汤,用它来熬粥,却比不知多少珍贵的食材,更令弘治皇帝吃的愉快。
  弘治皇帝很快将这粥吃了个干净,现在身体恢复了一些,可以走动,可是又不能离开西山,要以防万一,至少还需在此住上半月,弘治皇帝偶尔,会让人领着自己出去走走,从自己修养的卧室出来,是一群禁卫,禁卫们没有穿着鲜明的铠甲,都是便装,却都森然,方圆五十丈内,密不透风,一只苍蝇未得允许,也休想通过。
  弘治皇帝朝温艳生招手,让他陪着自己在外走一走。
  温艳生颔首。
  对这温艳生,弘治皇帝很有好印象,他能看出温艳生对于名利的淡泊,恰恰是这样的人,对方和自己说话,因为无欲无求,所谓无欲则刚,可以轻松的回答弘治皇帝的所有问题。
  远处,冉冉升起了气球。
  这西山的气球,已成了一处景点,许多人慕名而来,便是要来此乘坐气球,感受一下一览众山小的滋味。
  不过因为只是观光之用,所以气球会悬着缆绳腾空而起,到了一定的高度,会被缆绳死死的拉住,不至飘远,也更安全一些。
  气球上,总会有人发出杀猪一般的哀嚎,好可怕呀,竟是这样的高。
  弘治皇帝昂首,看着那天上飘荡的几个气球:“温卿家可上去尝试过吗?”
  温艳生摇头:“臣不敢上去。”
  弘治皇帝露出遗憾的样子:“温卿家竟不敢。”
  温艳生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致,臣的兴致,只在于烹饪,其他的,反而兴致缺缺了。”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这西山,有太多新鲜的东西,却可以吸引各种不同的人,是吗?那么,温先生既是不慕名利,却又为何愿意留在西山。”
  温艳生想了想:“因为这里的食材丰富。”
  弘治莞尔:“是啊,朕竟忘了,这里有屯田千户所。”
  温艳生笑吟吟的道:“说起来,近来,这里倒是出了一个新的食材,很有意思,可惜,过于辛辣,陛下尚在病中,不能品尝。”
  “嗯?”弘治皇帝一愣,心里倒是勾起了好奇:“却不知是什么东西,等过些日子,朕病痊愈了,温先生送来朕看看。”
  “臣遵旨。”温艳生颔首点头。
  “不知太子,在哪里休养?”弘治皇帝心念一动。
  温艳生道:“就在不远的蚕室里养着。”
  弘治皇帝故意漫不经心的道:“他一定很难受吧。”
  “还好,近来太子殿下的心情……不错。”
  “不错?”弘治皇帝微微一愣,凝神看着温艳生。
  温艳生微笑道:“定远侯和他在琢磨一个新的食材,就是臣方才说的那个,说是要为太皇太后治病呢。”
  “太皇太后治病……”弘治皇帝微楞。
  温艳生道:“其实不只是太皇太后,还有陛下,陛下也有一些小疾,有了这食材,便可根治。”
  弘治皇帝居然下意识的打了个哆嗦,那逆子,突然就高兴了起来,怎么都觉得,好似……有点儿……
  弘治皇帝只颔首点头,家丑不可外扬,微笑道:“是吗,朕倒是颇有几分期待了。”
  ……
  被切的第九日。
  大抵,朱厚照的伤好了不少,几乎已经没有那种刺痛的感觉,撒尿时又可放飞自我了。
  他决定不怪方继藩,怪了也没什么意思,他病的这些日子,医学院开始以苏月为首的一批人开始主刀,因而,等朱厚照病好了,发现现在蚕室里,竟没了他这个神医的用武之地。
  可方继藩拿着一个宝贝出来时,却令朱厚照一下子乐了。
  这东西,真能治病,而且能治大病。
  于是乎,朱厚照便和方继藩又开始鼓捣起来,他们寻了一个石槽,而后拿着木锤子将晒干的食材丢进去,使劲的捶打,最后再将这被捶打的如粉末一般的食材取出。
  阿切……
  朱厚照觉得自己鼻子酸,狠狠打了个喷嚏。效果很强,他很喜欢。
  不过此时他身上有伤,却不能沾这个。
  这个东西……真能治病?
  朱厚照心里又诸多的疑问。
  方继藩却很愉快,这徐经自西洋搜来的辣椒,如今在西山广泛种植,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现在吃辣椒的人不多,为了防止摘下的辣椒腐坏,方继藩让人将这些辣椒统统晒干,而后在将其碾成粉末。
  这辣椒远不只是作料这样简单,其实在它出现的最初,人们将其当做特效药来使用。
  方继藩将辣椒粉用了少许,混入进温艳生的十三香之中,尝了一下,嗯,辣味有一丁点,主要是自己的用量少,所以无碍,之后,再将这混合了辣椒粉的十三香交给朱厚照手里。
  此后,还有一瓶,乃是辣椒水,也一并让朱厚照带上。
  朱厚照身子好了不少,却不敢骑马,一想到骑马,他便觉得蛋疼,于是愉快的坐了轿子入宫。
  听说太子入宫觐见,仁寿宫和坤宁宫都忙碌开了。
  太子果然没什么大碍啊,否则,这才多久,就又可以蹦蹦跳跳了。
  太皇太后和张皇后,无一日不在挂念着这个家伙,现在听说他能主动入宫觐见,自是喜出望外。
  朱厚照至仁寿宫,见太皇太后和张皇后俱在,他上前,虽是走路姿势有些奇怪,却还是规规矩矩的拜倒:“儿臣见过曾祖母,见过母后。”
  太皇太后和张皇后打量着朱厚照,嗯……好像没什么不同,除了走路姿势有些奇怪之外。
  当然,这件事,还是不要提了,免得大家尴尬。
  周氏笑吟吟的道:“太子近来身子还好嘛?”
  朱厚照歪着头,想了想:“身子还好,只是伤了一些心。”
  周氏和张皇后面面相觑,接着,周氏朝宦官们使了个眼色,众人识趣的告退出去。
  周氏才吁了口气,道:“皇儿啊,事关重大,你莫要责怪你的父皇,你的父皇,也是为了社稷啊。”
  朱厚照颔首点头,满口答应:“孙臣岂敢。孙臣此来,是为了曾祖母的病的。”
  “噢?”周氏凝神看着朱厚照。
  “曾祖母一直生有冻疮,今日孙臣有一剂良药,想要献上。”
  说着,将袖里的辣椒水和辣椒十三香出来:“这一瓶,可将其用混入水里,曾祖母洗手脚或是沐浴时使用,或者混一些水,擦拭患口处。还有这一瓶,可命人添一些在食材里,不要放多,些许即可,往后曾祖母进膳,都放一些,这冻疮,或许便可好了。”
  周氏微楞。
  她年纪太大了,体内生寒,再加上年纪越大,血液并不流畅,这冻疮从二十年前起便生了,每年冬日至春日的时候,便不免手脚肿大,皮肤溃烂,这等疼痛,是最难忍耐的,有时,真是难受无比,御医们倒是一直都在用药,可效果并不大,久而久之,一到了天寒的时候,太皇太后便觉得生不如死。
  听朱厚照拿着这两个瓶子装着的东西,便可以救治,周氏不由道:“这又是方继藩鼓捣出来的吗?”
  朱厚照道:“是孙臣和方继藩一起鼓捣出来的。”
  这么一听,周氏心里,便滋生了一丝期望了,看来,果然是方继藩鼓捣出来的啊,她笑吟吟的道:“很好,哀家倒是想试一试,但愿,能有效吧。”
  而今只是开春,天气依旧寒冷。太皇太后的冻疮还未散,这些日子,更是搅的她心神不宁,但凡有任何可以治病的法子,她都愿尝试。
  只是,这已二十多年的旧疾,能不能好,太皇太后心里,依旧还有些忐忑。
  张皇后也觉得惊奇,却是不露声色,笑着道:“难为太子有这样的孝心,你的皇祖母,没有白疼你。”
  朱厚照道:“孙臣也是得知,这东西可以治冻疮,所以便赶紧来,曾祖母对孙臣好,孙臣自然对曾祖母好,可是有些人,若是对孙臣不好,孙臣……”
  “咳咳……”太皇太后咳嗽:“这些日子,好生将养,不可再有什么奇怪的念头。”
  朱厚照只好道:“是。”
  张皇后不免道:“这些日子,要节制身子啊。”
  朱厚照觉得这话怪怪的,想了很久:“噢,知道了。”
  不经意的时候,太皇太后和张皇后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读了某些值得期待的东西。
  真的……有皇孙吗?


第0584章 神药
  既是太子进了药来。
  太皇太后自然要试一试。
  这辣椒水,朱厚照特意嘱咐过,只可涂抹在没有伤口的冻疮皮肤上,有伤口的地方,却需尽力的避免。
  而今已开春,伤口倒是没有的,因而涂抹之后,太皇太后顿时有一种辛辣的感觉,火辣辣的感觉。
  好在没有伤口,虽是火辣,倒也不至于疼。
  夜里的时候,太皇太后照旧要喝一碗米粥睡,这米粥里,便放了一些十三香。
  照例,不可放过,只一丁点。
  可即便是一丁点,太皇太后将这粥水放入口里,顿时,头皮都要炸了:“水,水……”
  宦官们都懵逼,还以为这粥里有毒,一个个手忙脚乱。
  太皇太后顿时觉得浑身燥热,口里辣的实在受不了,不断的喝水,等好不容易这辣味淡了,反应了过来,才发现浑身已是热汗腾腾。
  须知道,这个时代是没有辣椒的,即便是有茱萸和胡椒之类的替代品,可其效果,比之辣椒差了十万八千里,似这等专门调制的辣椒粉和辣椒油,对于这个时代,没有真正尝试过辣椒的人而言,哪怕份量再少,这种辣感,也极为恐怖。
  太皇太后呼吸急促,好不容易,才抚平了情绪。
  太辣了,乃至于太皇太后觉得,自己的舌头,竟都要不属于自己了。
  “娘娘……不吃了?”
  “吃!”太皇太后深吸了一口气:“良药苦口利于病,这世上,哪有什么药不是如此的?”
  她毅然决然,继续吃了一口粥,另一边,早有人预备了茶水。
  这一次,比之前那一口,要容易接受一些,虽然依旧还是辛辣无比,太皇太后的脸都红了,只觉得浑身都是汗,可这冻疮,折磨了她二十年,太皇太后是无一日不受此病的折磨,依旧吃了第三口、第四口。
  这一碗粥喝完,就如是打了一仗一般,太皇太后身上的皮肤都红了。
  辣椒的功效在于能促进血液循环,而冻疮的本质,则为血气不畅,这一碗粥,对于刚刚尝了辣椒的太皇太后而言,几乎相当于是架了热锅,将她的血液烧熟了,仿佛是在体内翻滚。
  太皇太后眼角都辣的流出泪来,不断的喘息,连喝了几盏温茶,方才缓过了一些。
  却在此时,有宦官来,道:“娘娘,坤宁宫那儿,张娘娘命奴婢来,说是不知那治冻疮之物,不知有没有,张娘娘想起,太子殿下说过,此物最治湿寒之症,猛地想起,到了冬日和开春时,都觉得手脚凉,也想试一试。”
  太皇太后道:“哀家也不知有没有效……”她一面说,一面口里喷吐出热浪:“罢了,取一些送去吧。”
  当夜,太皇太后睡下。
  次日一早起来,太皇太后起来时,突觉得身子轻盈了一些。
  “来人,来人……”太皇太后看着自己的小脚,从前因为冻疮,所以她的腿脚肿大,行动也有些不便,可现在……这腿脚的肿大,竟明显消了几分。
  辣椒这玩意就是如此,可能对于后世许多人,这辣椒的功效并不强,很多人吃了辣椒,照样面不红心不喘,尤其是来自于四川和湖南的各位,便是一碗辣椒下去,人家那也是心如止水。
  可太皇太后却是不同,她的效果,和湖南人吃了一盆剁椒的效果相似。所以湖南人若是要治冻疮,怕是靠辣椒不成的。
  再加上冻疮处,涂抹了辣椒油,这一夜过去,血气早已通畅的不能再通畅了。
  难怪……昨夜没有觉得瘙痒难耐,睡了下去,一觉便到了天光。
  太皇太后一脸惊喜。
  那端来了铜盆,打了温水而来的宦官正要预备给娘娘洗漱,而后还要梳头、更衣,一见到娘娘自锦被里露出的小截小腿,啊呀一声,手一哆嗦,铜盆落地,温水顿时溅的四处都是。
  这宦官忙是拜倒:“奴婢万死,奴婢万死。”
  可此时,太皇太后的心情,却是愉悦无比,这药,竟有如此的奇效?
  她心里掩不住大喜,只有染了冻疮之人,方才知这不伤人性命的病,却有多难耐,她哪里顾得上治罪,道:“先沐浴,随即预备上药,还有,清早进膳时,须记得将药放进去,今日多放一些。”
  说罢,他已自榻上起来,身子轻快了许多,激动的不得了。
  清早进膳乃是一碗参汤和一些糕点。
  参汤里加了辣椒。
  看着这漂浮在参汤上红彤彤的一片,似乎,这一次那十三香的粉末加的不少。
  太皇太后深吸一口气,吃吧,再难,有这冻疮难吗?
  她取了勺子,吃了一口,这一次确实是加多了,辣气冲天,觉得喉头都要冒火,一旁的宦官,忙是小心翼翼的奉茶上来。
  太皇太后摆手:“不吃,莫让这茶水冲淡了药性,哀家……哀家忍一忍!”
  在这治病的喜悦之下,生生的忍住那五脏六腑都火辣的感觉,整个人,仿佛都要炸开了。
  第二口……
  第三口……
  ……
  十三香的价格定制的有些高,销量虽还不错,却总是达不到预期。
  因而,新款的香辣版十三香,便上市了,玻璃瓶上还贴了纸,上书‘西山秘方,包去百病’。
  治病是不能治病的,谁真靠辣椒去治病,那就真的是二货了。
  不过,这辣椒确实有活血的功效,在这个没有暖气,且还处在小冰河期,全年近半的时间都是天寒地冻的时代,不吃辣椒吃啥?
  朱厚照看着方继藩的操作,也是觉得神了:“真能包去百病?”
  方继藩颔首点头:“百病可能还差一些,七八十总还有吧。”
  朱厚照突然冲上去,掐住方继藩的脖子摇啊摇:“那本宫生不出娃,你切本宫?你不是包去百病,骗子!”
  方继藩七荤八素,这或许……就是割人不可描述之物的代价吧,朱厚照大部分时候还是正常的,可也有时候,会突然失常。
  好不容易挣脱出来,方继藩大口喘气:“殿下,你又忘了,是你求着我切的,冤有头债有主,你找陛下啊,陛下你不敢,那你找萧敬才是,臣……是个本分人啊,臣……咳咳……”
  朱厚照幽怨的看着方继藩,不做声。
  方继藩却看着朱厚照,掐着指头算算日子,殿下的身体,应当已经大好了吧。
  再根据太子殿下从前在东宫起居注里那等各种荒诞的行为而言,太子这牲口,也该……
  却不知什么时候,东宫里,哪个幸运的女子,能怀出一个龙子,若如此,你朱厚照还不是要谢我?
  此时……只好忍一忍了,毕竟便是那些骟了的小猪,还得唧唧哼哼叫上十天八天呢,太子殿下比较高级,发发神经是可以理解的。
  朱厚照果然恢复了正常,他觉得事情已经发生,再追究,也没什么意思,便又坐下,道:“说起来,你这东西,真能卖出好价钱,人家会上你这个当?”
  方继藩笑而不语:“起初时候,他们觉得是良药苦口利于病,这东西辛辣,初尝的人,肯定是受不了,可越是受不了,他们反而越是觉得,这定是灵丹妙药,所以,越如此,他们越是要吃,吃着吃着,他们就离不开了,殿下……等着吧。”
  朱厚照一副不信的样子:“本宫尝过了,眼泪都要掉下来,这东西,是给人吃的?哼,若不是想要陷害父皇,这辣椒,全无半分用处。”
  方继藩汗颜。
  朱厚照大义凛然:“你这等糊弄人说包去百病的法子,和糊弄有什么区别,你这是拿着西山的声誉,去挣昧良心的银子。”
  不知何时,朱厚照也有了正义感。
  他显然是属兔的,兔子不吃窝边草。
  方继藩不以为然,其实辣椒确实是好东西,还真能治疗不少疾病,可是这玩意,怎么跟朱厚照解释呢?解释了他也不懂啊。
  方继藩乐呵呵的道:“殿下,还是那句老话,老百姓的银子,不骗,你良心不会痛吗?”
  ……
  仁寿宫。
  太皇太后的冻疮,竟是奇迹一般开始治愈,起初是消了肿,此后许多瘙痒难耐的地方,开始结痂,最后慢慢的剥落,原本那冻疮所带来的疼痛,也渐渐开始缓解,最后消失不见。
  病好了。
  太皇太后心情美极了。
  今日午膳,张皇后带着朱秀荣也来了。
  因而,这后宫的老中少三个女人,自是在一起进膳。
  宦官们传了膳来。
  今日皇后娘娘来,而且太皇太后的病已缓解,宦官们极聪明的擅作主张,没有在菜里添加任何的十三香。
  看着这一大桌热腾腾的饭菜,太皇太后心情极好,举起了筷子,招呼:“这些日子,宫里事多,倒也没什么闲心,大家一起好好坐着,安安心心的吃一顿饭菜,来,秀荣,你瞧瞧的,瘦的和猴一般,你多吃一些。”
  朱秀荣颔首,乖巧的低头进食。
  太皇太后徐徐的举了筷子,捡了一片笋儿,入口……
  太皇太后的眉微微蹙起……怎么感觉……不得劲啊!


第0585章 父皇圣明
  太皇太后放下了筷子。
  蠕蠕嘴,竟是开始怀念起那辛辣的感觉了。
  尤其是那辣椒刺激着味蕾的感觉,欲罢不能。
  今日难得吃一顿没有辣椒的菜,却觉得味道太淡了一些,少了点儿什么一样。
  谁料张皇后在尝过了一点饭菜之后,也没什么胃口。
  张皇后这些日子也吃辣椒。
  她有一个印象,那就是,西山的药,肯定是好的,你看,这药是真好了,一入口,顿时便觉得五脏六腑都在翻腾,辛辣的眼泪都要出来,这是前所未有的体验,越是难以入口,不就越是证明了这是好药吗?
  吃着吃着,竟是离不开了。
  明明当初尝的时候,辣的一口都吃不下,可现在……
  “祖母的病,好了?”
  太皇太后想了想:“好了大半,还没好利索。”
  “此药,确实很有功效,虽是好了大半,臣妾以为,要除病根,需坚持吃药不可。”张皇后道。
  太皇太后看着张皇后:“只恐你们吃不惯。”
  张皇后笑吟吟的道:“臣妾吃得惯的。”
  太皇太后明白了,朝宦官道:“上几道菜来,要配了药的。”
  宦官们会意,不多时,又心新上了菜,菜是红彤彤的,远远闻之,朱秀荣便感受到了鼻尖下的辛辣,她忍不住阿Q一声,捂着鼻子打了个喷嚏。
  太皇太后和张皇后,却已默契的举起了筷子。
  那辣椒刺激着味蕾,痛并快乐着。
  ……
  大批的辣椒,制成了粉,随即大量的入库,与此同时,方继藩坐在房里,开始修书,这是一封家书,父亲镇守贵州,练习兵马,那贵州瘴气和湿气重,此时云贵等西南诸省,都是大明自元朝夺取的土地,为了保证对这儿的开发,大明曾迁徙人口,同时在各处险要的位置,设置军卫,以巩固西南。
  只是,即便如此,许多汉人抵达这里之后,因为这里的气候和别处不同,湿气极重,那云贵之地,有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之称,这等连绵不绝的阴雨,再加上林莽重重,地上多为腐败的落叶,又是连绵的阴雨,寻常的汉人,移居至此,是极容易患病的。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血气不畅。
  这也是为何,辣椒传入了中国之后,四川、云南、贵州和湖南诸地,这辣椒便立即开始风靡的原因。
  辣椒能促进血液循环,能抵挡湿气,爱吃辣椒的人,就如爱笑女孩一样,一般都活的比较长一些;而不爱吃辣椒的人,却无法抵御各种的疾病,还有那难以忍受的阴雨天气,大多数,还未娶妻生子,便已夭折了。
  此时的大明,之所以西南连番大乱,其中汉人的人口数量,也是重要的因素,虽是大量的迁徙人口,可人口不适应本地的情况,许多人患病,这在这个时代,叫做水土不服。
  因而,人口一直不见增长,反观土人,生于斯长于斯,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情况,人口却一直都在繁衍壮大。
  方继藩决定给贵州供应辣椒,且派一队屯田卫,前往贵州先行推广和种植辣椒。
  有了这辣椒,贵州那儿,情况可能缓解许多。
  书信送了出去,而在此刻,方继藩因为不必做手术,轻松了许多,他至屯田千户所的暖棚,这里的暖棚因为种植各种植物,所以暖棚盖得千奇百怪。
  只是此时,在一处高大的暖棚之下,一个已有人高的树木在生长。
  徐经自西洋带来了太多的植物,有的是西洋本土生长的,有的,则来自于欧洲,甚至,还有佛朗机人自黄金洲不远万里带来。
  显然,佛朗机人对于许多黄金洲的植物,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由于南美洲的地理气候,与西洋相差不大,因而,他们大量的带着种子,寄望于能够在西洋试种。
  如今,这些不明功效的种子,被徐经高价收购,却来了西山。
  这是一个奇妙的旅程,犹如蝴蝶煽动过了翅膀。
  方继藩对于这棵生长于此的树,由着极浓厚的兴趣,他将许多植物,进行了划分,有的树木和作物方继藩认为有用,则命屯田千户所重点的照顾。
  一听定远侯到了暖棚,张信便匆匆赶了来,他现在,已是完全一副老农的打扮,风尘仆仆的样子,一点儿也不像一个伯爵,更加不像是英国公之子,将他丢在西山的农户堆里,保准你找不着他。
  可张信对此,不以为意,在他的世界里,西山的这些作物和植物,才是他的一切。
  他见了方继藩,行了礼,方继藩居然良心发现,有点心疼他,你看看你,做一个人渣多好,偏偏要做神农,心里唏嘘一番,方继藩朝他道:“此树如何?”
  “请侯爷放心,这里一共有四株这样的树,已有三棵存活,它喜爱温暖的土壤,因而卑下已命人改造过了,不成问题,想来到了年底,大抵可以再茁壮一些。”
  “要尽力培育,到时,再命人带着种子,至云贵那儿去推广。”
  张信看着方继藩,有些疑惑:“只是卑下有点不明白,为何侯爷称其为金鸡纳树,它和鸡有什么关系吗?”
  因为金鸡纳霜啊笨蛋……
  方继藩心里想。
  这金鸡纳霜,至少在这个时代而言,乃是抗疟疾的圣药,虽然这玩意颇有一些副作用,可和这个时代对于疟疾束手无策的情况相比,金鸡纳霜不知救活了多少人。
  当时清朝镇压西南的民变,官军就大量的携带金鸡纳霜,而在南美洲和西洋、天竺等地,殖民者们同样因为水土不服,大量的滋生疟疾,这金鸡纳霜,为殖民者们的殖民统治,更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这玩意,竟只是从这金鸡纳树上,剥下它的树皮,将其研磨成粉末制成的,简单而高效。
  而疟疾,在当今世上,几乎是常见的‘瘟疫’,有此圣药,又不知可救活多少人了。
  方继藩笑吟吟的道:“因为……”
  张信凝视着方继藩,一脸渴求定远侯解惑的样子。
  方继藩慢吞吞的道:“我爱吃鸡。”
  “……”
  ……
  弘治皇帝已在西山呆了足足一月。
  一月的时间,终于使他恢复如常,腹部已结了疤,不必在用药了。
  不是不说朱大夫的刀功很好,这口子简直可以纳入教科书了,因而,伤口愈合的很好,早七八日,便抽了弘治皇帝的缝线,而现在,弘治皇帝看着自己腹部的一道新疤,想着自己自鬼门关里走了一遭,哂然失笑。
  陛下要移驾了。
  方继藩表现出了依依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