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败家子-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是弘治皇帝的肱骨之臣,显然最诧异的,乃是这一句话。
这话的意思是,天下的事有很多,就以今日而言,朝廷最急迫的事,有选才、有教化、有刑法、有赋税,这些急迫的事,历来都在效古代的先例而行之,这古法,其实就是祖宗之法……
可是,此后的话才是关键,可这些祖宗之法,施行的久了,怎么能没有弊端呢,袪除这些弊病而去弥补,就如同太祖高皇帝在时创立祖法时一样,这不是坏事。
陛下……竟有对祖宗成法不满意,且有意改祖宗之制之心?
当然,这里头已是极隐晦了,并没有赤裸裸的说出什么过激之言,却只说,太祖高皇帝可以创制,作为后人,有何不可?
可当今陛下,乃是历来习惯于墨守成规的弘治天子啊。
连他竟也开始起心动念了吗?
第0458章 恭喜
欲化行政举如祖宗创制之初!
显然,全旨的中心,就在这句话。
陛下想要寻良策,而非寻君子。
何为良策?
似乎从种种的迹象来看,理当是真正务实求治的方略。
陛下……他变了。
似乎因为红薯、土豆、捕鱼、下西洋,渐渐的开始务实起来。
虽然会试的八股文,定然不会更改。
可这份诏令,只怕会极大的影响殿试的策论。
刘健深看了弘治皇帝一眼,拜下:“陛下寻良策而安军民,用心良苦,臣不能及。”
是啊。
到了这个地步,连刘健都愈发的觉得,祖宗所创之制,时至今日,已有太多与当今天下不合之处,一成不变下去,天知道会闹出多少乱子。
当然,推行新制,自是不可能的,只能来一句,要效仿太祖高皇帝创制,这不也是学习祖宗吗?
弘治皇帝起身,一脸疲惫:“朕近些年,龙体欠安,从前从早至晚,精神奕奕,而今,晨起至午时,便疲倦不堪,国家大事,托庇于诸卿,诸卿与朕,共同戮力吧。”
却在此时,外头有宦官匆匆而来:“陛下!太子与新建伯求见。”
弘治皇帝露出了笑容:“宣进来。”
朱厚照和方继藩本在西山,而今急匆匆的入宫觐见,是因为得了一封书信。
这是唐寅送来的快报。
方继藩一见,喜上眉梢,鲸鱼,还真捕捞上来了。
伯虎还真是没让自己失望啊,果然没白心疼他。
方继藩美滋滋的和朱厚照二人觐见,便是来报喜。
“陛下……”
一进暖阁,方继藩道:“陛下,大喜,大喜。”
弘治皇帝笑吟吟的,显得精神了一些:“有什么喜事?”
“巨鱼,捕上来了,不,不该叫巨鱼,还叫鲸鱼才是。”
所谓的鲸,本就有巨大之意。所以说文解字,所谓鲸鱼,就是好大好大的鱼。
老祖宗们在创字时,总会有一些恶趣味。
弘治皇帝眉头微皱:“是吗?何时捕捞上来的。”
“就在数日之前,唐寅率备倭卫,出海,与鲸鱼死斗,杀得海面都染红了,那鲸鱼,竟与船一样大,双方搏斗数百回合,那鲸竟通人性,牙齿有人高,而我备倭卫凛然无惧,将士争先,勇猛上前……”
弘治皇帝摸着自己额头。
还是觉得这家伙……在吹牛。
“牙齿有人高?”
“是的。”朱厚照也乐了,双臂张起来:“这么长。”
“你们亲眼所见?”弘治皇帝笑吟吟的看着朱厚照和方继藩。
朱厚照表情微微有些怪异:“老方说的啊。”
弘治皇帝摇摇头,心里想,人家还让你吃屎呢。接着他看向方继藩:“方卿家亲眼见过。”
方继藩心里想,上辈子当然见过,电视里辣么大的鱼,怎么没见过。
当然……他没法说这个:“这……这……唐寅说的。”
弘治皇帝又摇头,心里又想,人家还让你吃屎呢。
他淡淡一笑:“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朕倒很想见见,何来的如此大鱼,你们的话,朕不是不信,只是地方官吏,奏报多有浮夸,等见了实物再说吧。”
朱厚照和方继藩对视一眼,却也觉得有理。
说再多,有个什么用?
弘治皇帝道:“你们来的正好,朕已下诏,明年开春春闱,这西山书院,可要多用功了。”
朱厚照道:“父皇放心。”
方继藩心里想,弘治十五年的春闱,所中的进士倒是出名的不多,远远不如弘治十二年一般,人才辈出,西山书院的举人有十五名,却不知能中几个。
弘治皇帝又道:“你的父亲,上奏,这奏疏,你可知道吗?”
“什么?”方继藩有些懵。
自己爹最近的书信之中,没有关于要上奏的事啊,都是不痛不痒的问自己吃了吗。
大爷。
虽然方继藩不想腹诽自己爹。
可是……爹啊,你从贵州修书来,途中数千里,你问我吃了没有,那已是十天半月之后的事了,我特么的当然当然吃了,还吃了三四十顿饭呢。
方继藩道:“不知臣父所奏何事。”
弘治皇帝淡淡道:“你知道米鲁吗?”
“啥?”方继藩道:“此人不是叛贼,怎么,还没被明正典刑。”
弘治皇帝用古怪的表情看着方继藩:“噢,看来你父亲没有和你说。”
“……”
“还请陛下明示。”方继藩觉得有古怪:“难道我爹……”
弘治皇帝微笑:“不要瞎猜了,回去问你爹去。”
“臣明白了。”方继藩一愣。
“明白了什么?”弘治皇帝看着方继藩。
方继藩道:“不会家父和米鲁,有什么苟且之事,甚至……还有了孩子这么狗血的事吧。”
弘治皇帝意味深长的看了方继藩一眼。
他叹了口气:“已满月了。”
“……”
朱厚照同情的看了方继藩一眼。
方继藩一切都明白了。
自己的父亲,从前那个大胆的想法,至今还没有实现,根本问题就在于,这被色欲蒙蔽了眼睛的爹,自己有了大胆的想法。
米鲁可是叛贼啊。
而且还是罪魁祸首。
方继藩脸色苍白,突然有一种被人抛弃了的感觉。
朱厚照忙是拍了拍方继藩的肩:“其实这样也挺好,本宫就喜欢多一个弟弟,恭喜啊,恭喜。”
弘治皇帝瞪了朱厚照一眼,朱厚照忙是低垂着头,再不敢放肆了。
刘健也一脸懵逼,马文升脸很僵,他仔细在琢磨着什么,不过……这些日子一直都是自己倒霉,现在突然见到一个更……那啥的家伙,居然心里有一丝丝的小惊喜。
方继藩道:“陛下,是不是弄错了,臣……臣父的家书里,没有提过啊。”
弘治皇帝冷哼一声:“何止是他瞒了你,此人胆大包天,朕敕他镇贵州,为的就是想让贵州长治久安,因而没有命他押解米鲁进京论罪……而是让他便宜行事!”
“什么是便宜行事?便宜行事,便是无论是他在贵州,诛杀米鲁立威也好。或是将米鲁暂时囚禁,使土人心有所忌也罢。即便是他释放米鲁,收买土人人心也可。可朕万万料不到,他还真捡了便宜,捡了大便宜。汝父做下这等事,怀胎了八月,知道纸包不住火了,才心急火燎的上奏,他居然还知道要脸,居然上的是密奏……现在掐着日子,孩子怕已满月了,你来说说看,朕该如何处置?这事说轻了,叫两情相悦,可米鲁乃是钦犯,往重里说,就是欺君罔上!”
方继藩嚅嗫着嘴,不知该说啥好:“……”
弘治皇帝板着脸:“刘卿家,你怎么看?”
刘健也懵了,老半天:“老臣先恭喜新建伯。”
“……”方继藩双目无神。
刘健随即道:“或许……这是平西候,为了安抚土人之心,因而舍身……”
他觉得自己有些编不下去了。
哎……
明明是想为了方家转圜一下的啊。
毕竟……这等事,荒唐归荒唐,可各地镇守的公候,狗屁倒灶的事确实不少,深吸一口气,刘健才道:“臣以为,此事,自当论处。不过念及平西候的功劳……这个……这个……”
一见刘健如此为难,弘治皇帝目光便落在了马文升身上:“卿是兵部尚书,此事虽是儿女私情之事,却也涉及家国,你来说。”
马文升一脸苦逼:“这个,这个……”
这个了很久,实在这个不下去了,真的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这等狗屁倒灶的事,他没心思去管,毕竟他不是御史,也不至对这种事喊打喊杀。米鲁确实是钦犯,可当初,陛下也确实下旨,让方景隆便宜行事,怎么处置,是方景隆的事。
唯一的毛病就是,朝廷想到了一切方景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唯独没有想到,方景隆用了自人类历史以来,最原始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臣……无话可说。”
弘治皇帝凝视着方继藩:“那么方卿家,你怎么说,你有什么看法吗?是否押米鲁与其子入京论罪?”
“不……不可。”方继藩憋了很久才道:“陛下开了金口,岂容更该,既是家父便宜处置,自是随家父处置,现在又要重新论罪,臣以为,若如此,陛下会失信于天下。何况,食色性也……家父……家父……”
方继藩编不下去了。
双手一摊:“臣也无话可说。”
“有什么不能说的。”朱厚照急了:“有个兄弟好啊,那米鲁的叛乱能持续如此之久,可见其在土人心中,有多大的威信,这样的人,要嘛就千刀万剐,使土人畏惧,要嘛就一定需将其收买,使其对我大明死心塌地,平西候威武,上马能安邦,下马能生娃,何愁贵州不平?父皇,儿臣看来,这也没什么,为了大明,平西候娶米鲁生娃娃,能安定西疆,有什么不好,儿臣看,父皇太迂腐了,大汉的时候,不照样也和亲?权当是和亲了吧……”
第0459章 至死无憾
方景隆这件事,确实是可大可小。
弘治皇帝斟酌着,他已懒得去计较朱厚照的胡言乱语了,沉吟片刻:“下旨申饬吧,以观后效。”
这已是很大的宽容了。
在汉朝,皇帝申饬大臣,大臣是要自尽的。
不过也不知是为何皇帝申饬的多,还是大臣们脸皮都厚了。
一般的申饬,只相当于留校察看。
方继藩长长松了口气:“谢陛下。”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朕也该恭喜你啊,多了一个兄弟……”
“……”
方继藩心一沉。
乐了。
方才听到消息的时候,还有点儿风中凌乱。
随着那一声声的恭喜,方继藩有点懵。
大抵,无数人想看笑话吧。
这也情有可原。
为啥自己的爹就不能娶后娘了?为啥娶了后娘,就不能生娃娃了?
这是人情伦理。
当初为了自己,他吃了多少苦啊。
想来到了贵州之后,思想里的那根弦松了,这有啥?
我方继藩还想有女朋友,想娶媳妇呢?
看着许多人带着几分怪异笑容的看着自己。
方继藩真的笑了:“臣哪里当得起陛下的恭贺,不过……臣闻家父有喜,亦是喜不自胜,臣心里高兴啊,不妨这几日,臣在府上设宴做酒,陛下若是能屈尊,吃杯水酒,臣感激不尽。”
“……”
众人看着方继藩,见方继藩乐呵呵的样子。
有点懵。
按情理而言……
好吧,这家伙是有脑疾的人,怎么能用情理来度之呢。
居然还想设宴,还让皇帝都去。
弘治皇帝微笑:“朕就不必去了。”
这是原则问题,倘若当真去了,这还了得,岂不还鼓励方景隆那老不羞和一个钦犯苟且吗?
这件事,该申饬还要申饬,这已算是天家格外的开恩了。
方继藩一脸遗憾:“这样啊……”
这一次,反而使弘治皇帝陷于被动。
从暖阁里出来的时候,方继藩脚步匆匆,朱厚照疯了似得追了出来:“老方,老方……你不高兴?”
“高兴。”方继藩道。
朱厚照扶住方继藩的肩,使命的摇晃:“明明你绷着个脸。”
“没有呀。”方继藩徐徐咧嘴,眉眼中也渐渐的展现笑意。
“别怕!”朱厚照拍一拍方继藩的肩:“怕啥?你不还有我这兄弟吗?走,吃鲸肉去。”
鲸肉是连同着唐寅的书信一道寄来的。
不吃白不吃。
方继藩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其实内心也有点儿说不上来。
朱厚照道:“老方,其实你该娶妻了,也该生娃了。”他凝视着方继藩,心里大抵是认为,若是方继藩生个娃娃,或许能令方继藩好受一些。
方继藩双目含笑:“殿下可有什么人选吗?”
朱厚照想了想:“魏国公有个孙女……”
方继藩摇头:“我喜欢温柔的女子……”
朱厚照瞎咧咧道:“听本宫的话,这都是虚的,黑了灯,都一个样。”
说着,他竟脸红了。
方继藩突然想到了什么:“殿下为何不生娃?”
“我……”朱厚照便不吭声。
太子居东宫,出于传宗接代的思想,一到成年,其实到了十三岁,宫中自会选一批秀女至东宫侍奉太子的。
这个时代的人,寿命比较短,男人又承担着传宗接代的职责,因而,为了子孙繁茂,朱厚照乃是太子,皇帝只有这么个儿子……结果……自然可以想象……
历史上,明武宗朱厚照并没有儿子。
那么……
到底是哪个方面出了问题了?
方继藩故意这样问,颇有试探的意思。
朱厚照欲言又止。
方继藩故意乐了:“殿下莫非……”
“胡说,先说你。”
“我呀……”我方继藩乐观的道:“我要找一个不一样的女子,天下所有的女子都比不上她。”
“找着了吗?”朱厚照好奇起来。
“找着了。”方继藩道。
朱厚照眯着眼:“本宫代你下聘去。”
方继藩摇头:“算了。”
“这又为何?”朱厚照一头雾水。
方继藩叹了口气:“我……我的门生们还没有教好,我要好好教导他们,娶妻之后,他们就成了没爹的孩子一般。”
朱厚照觉得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太够用。
总是转不过弯来。
……
占城。
这里没有巨大的港口,所以船队只能在外海停泊,再命人乘舟划桨登岸,采买补给之物。
听闻有大明国使臣抵达,许多人都涌上了沙滩远远眺望。
徐经没有登岸。
他将自己关在了船舱里,他习惯了船舱里的潮湿和摇晃,也习惯了脚下的哗哗流水之声,再过不久,就当登陆泉州,他深吸一口气,排除杂念,在登陆之前,他需要顺着航路,规划处一个可靠的口岸。
船只要航行,就必须得有充足的淡水、食物供给,还有许多船只在沿途,都需进行修葺,这一路过去,若是没有补给点,是不成的。
譬如舰队从泉州出发,一路南下,过了上千里,此时船中的粮食已告罄了,那么必须得在告罄之前,进行补给。
似自己这样的小船队,倒没有什么大碍,毕竟补给不多,可若是大舰队呢?
又如三宝太监那般,动辄出海两三万人,舰船数百呢?
那么,到哪里停靠,又如何补给,就成了老大难的问题。
他一个个的标注。
第一站,自然是占城,占城之后,又该是哪里?
补给地点,是与各国商定,让他们早做准备,又或者是,大明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
毕竟许多国家弱小,国力贫瘠,让他们搜寻这么多的淡水和食物,都不现实。
此番带来了如此多的使节,为的……就是这些问题。
他一次次的在船中,与各国的使节进行洽商,各国使节们,抱着各自的心思,与徐经进行交涉。
为了方便交流,徐经特意让自己的好兄弟王细作暂先在别的船上,名义上是说,大食船上需要王细作看着。
沿途的数十国,对于大明的态度不一。
有的压根只在祖辈口里听说过大明国,这大明到底啥样,他们心里也没谱,于是自然而然,对这样的要求,保留了看法。
也有一些,开始遭受到了大食人或佛朗机威胁的,他们自知大明对于他们的领土并没有太大的野心,至少……远比大食人和佛朗机人要温和的多,倒是很愿意,许出一些土地,容留大明人钳制大食和佛朗机,他们对此,求之不得。
还有的,与其说是国,不如说是部族,根本没有形成对国土的概念,徐经还未开口,他们便点头了,要多少给多少,反而不是自己的。
还有如安南、暹罗等大国,却显然,对此保持着警惕,对此模棱两可,甚至是直接提出反对。
真是……头疼啊。
徐经将各国的大抵态度,都暗中记录了下来,接下来,如何对症下药,却也不急于一时。
他走出了船舱,站上了甲板,远远眺望着目力极点的地平线,他心里忍不住在想:“恩师……在做什么呢?他……还好吗?两年了,已经两年了啊。这两年来,我无一日,不在挂念着恩师,恩师也一定如此吧。恩师……我要回来了,满载而归,看看这些船吧,我带来了数十国的使者,带来了大食国和佛朗机的许多匠人,带来了搜罗来的无数种子,带回来的,还有一条新的航路,这条航路,可以直通天涯海角……我还带回来了自己,我还活着,想来……对于恩师而言,多少匠人、多少种子,又或者是多少使臣,都不及学生活着回来重要。恩师……我徐经,信守了承诺,一路向西,学生……这两年,不能侍奉恩师,实是愧对恩师啊……”
泪水,又打湿了衣襟。
人离开了故土,思念便会成倍的放大,距离家乡越近,这种思念,已如几何一般的增长。
徐经缓缓的闭上了眼睛,享受着海风的吹拂,海风吹干了他的眼角的泪水,形成泪痕。
只可惜,他古铜的肤色,已使这泪痕,不见踪迹。
他只抿了抿干瘪的嘴唇,狠狠拍了拍船舷,回头,杨建却不知何时,站在了自己的身后。
“徐编修。”
徐经颔首点头。
杨建叹了口气:“我们……转眼就要回乡了。”
徐经颔首点头。
杨建苦笑:“徐编修想过自己的命吗?”
“什么?”
“此次出航,乃为探索,可接下来,朝廷还需一次次的下西洋,徐编修有丰富的航行经验,卑下也是,朝廷在将来,离不开你我,而我们这辈子,怕都要在这海上漂泊不定了。”
徐经颔首点头。
“真是可怕啊……”杨建一脸颓然;“快到家了,我欢喜的厉害,可想到,用不了多久,我们又要下海,便说不出的……难受……”
徐经笑了:“有什么可畏惧的呢?如你所言,这就是我们的命,既然命该如此,我们就该踏实本分的去做,海上多险阻,我们不下海,自然有别人下海,我们不跨出这一步,难道让我们的子孙,再去跨出这一步吗?我的恩师,历来教导我,家国天下,家国天下四字,说起来,轻轻巧巧,可要毕生去做,就难了,我有恩师教诲,无所畏惧,一息尚存,就要下第二次洋,下第三次,要使这天下全貌,俱都展现在我大明面前,要搜罗天下万物,以充大明府库,这是我的志愿,为此,哪怕有一日,葬身鱼腹,至死无憾!”
第0460章 庞然巨物
徐经说罢,很不为意的转过身,看向地平线:“有的人,生来富贵;有的人,生来贫贱;有的人衣衫褴褛,有的人锦衣玉食。杨千户,下海之后,你看到了什么?”
“什么?”杨建不解。
这便是读书人与寻常人的不同。
读书人关在书斋里,或许是书呆子,可将这些书呆子放出了牢笼,他们便会学会观察世界,去理解世界。
见识越广博,他对事务的认知就愈发的深刻。
“大明的财富,将来会来自于大海啊。无论是贫富贵贱之人,他们下了海,那么……他们就是同样的人,他们在一条船上,同吃同睡,在下海之前,他们无论是暴徒,是良民,是官商,亦或者是老实巴交的老农,他们可能会葬身鱼腹,可也可能在回到陆地之后,富甲一方,现在,你明白了吗?大海,给予无数人的……将是机会!”
杨建陷入了思索。
徐经娓娓动听的道:“就如大明的公候们一样,大明九成的公候,来自于太祖高皇帝开国建业,亦或者,来自于文皇帝靖难之役;可此后,得爵者,凤毛麟角,这是为何?因为大明赏无可赏,赐无可赐。于是乎,有志者,要嘛被胥吏和庸官所束缚,要嘛,便只好委身做贼,你难道没有察觉吗?自文皇帝之后,大明的叛乱,日甚一日,你知道为何?”
徐经昂首:“这是因为有志者,无处伸张而已。大海,其实就是给了他们一个新的建功立业的机会啊。”
“大明有民万万,志士不知凡几,当朝廷无法使人建功立业时,便是盗贼四起的时候。”
“我徐经,会一次次的下西洋,奉皇上之命,奉恩师的教诲,会带着许许多多有志向的人,建立万世不拔的功业,大明已禁绝了一次出海,不能再有下次了。”
“所以,徐编修带回了这么使臣,换来了如此珍奇?”杨建不禁恍然。
徐经微微一笑:“是啊,若无巨利,如何让人接受下西洋呢,朝廷命人出海,是为了寻找那传闻中的高产作物,可若是找不到呢?所以,在此之前,必须要让人认识到海洋之中,有多少财富。自然,也要借这些财富,充实国库,唯有如此,才能让朝廷,让天下人,都离不开我们。”
他顿了顿:“这都是恩师的教诲,我的恩师,实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杨建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不过,有一句话,他却算是很明白,那就是……那个新建伯很牛逼。
……
这些日子,贵州来的家书很勤。
都是问方继藩最近过的好不好,在家如何。
方继藩虽然每日都很开心,接受了无数人的恭喜,可内心,却多多少少还有些无法接受,居然瞒着儿子在外头搞女人,这个爹,不是东西啊。
他没回信,于是乎,这书信便来的更勤了,已达到了快马加急,一日一封的地步。
这一日清早,方继藩起来,小香香过来伺候方继藩一面穿衣,一面道:“少爷,清早,又来了一封书信。”
“噢。”方继藩只点点头:“你拆来看看。”
“奴婢可不敢随意拆,老爷知道,要骂的。”小香香吐吐舌,随即又委婉道:“其实老爷从前……很苦,少爷很顽皮……老爷既要操心少爷,家里也没个主事之人,家里没有主妇,全靠杨管事撑着……老爷没有人照料,他经常半夜在后院里舞剑。”
“噢。”
小香香道:“何况,似老爷这样的人,三妻四妾,也不算什么。在咱们大明,除了皇上,哪个不是家里养着几个侍妾,外头还有呢。”
“噢。”方继藩张开双臂,任小香香为自己捋袖。
小香香的芊芊玉手,捋了袖子,一面小心翼翼的道:“这些话,奴婢不该说,其实……从前府里也经常有媒人来,可老爷都拒绝了,他说少爷不懂事,又小,娶了新妇……难免……所以……老爷都将她们赶了出去,后来……上门的就越来越少了。”
“你想说啥?”方继藩已用腰带束了腰,整个人显得修长起来。
小香香忙摇头:“没……没什么。”
“去将书信取来。”方继藩坐下。
小香香取了书信,方继藩已心软了,还是要回一封书信去才好,也免得老爹担心。
小香香一面给方继藩斟茶,方继藩则靠在椅上,不紧不慢的看着。
他下意识的一面拿着书信,一面要端起茶水呷一口,小香香忙道:“少爷专心着看,奴婢喂你。”
“噢。”方继藩点头。
小香香轻轻取了茶盏小心的放在方继藩嘴边,方继藩轻呷了一口,突的扑哧一口,一口茶水喷了出来。
信全部打湿了。
小香香也淋的一身都是。
小香香匆匆取了帕子,擦拭方继藩身上的茶水,一面道:“少爷,这……怎么了?”
“他大爷!”方继藩骂骂咧咧:“欺人太甚,这是欺人太甚!我叫方继藩,这孩子居然取名叫方小藩,这啥意思,啥意思来着?不会取名不会乱取,可以问我呀,叫什么方小藩,这到底什么意思?”
小香香笑嘻嘻的道:“想来,这又是一个少爷,是小少爷呢。”
方继藩叹了口气:“是个妹子!”
“呀,那就是小姐了,方小藩,这名儿一听……有些怪,可细细咀嚼着,也觉得挺好听,呀,不是府上还有一个朱小荣,一个小荣,一个小藩。”
方继藩的气,历来是来的快,去的也快的。
他觉得这个爹纯属在侮辱人智商,这要是传出去,怕是要被人笑死。
他吁了口气,看着忙不迭给自己擦拭衣衫的小香香,道:“你擦擦自己吧,你浑身都淋透了。”
“噢。”
方继藩背着手,在寝卧里来回踱步,一面道:“不成,贵州那等地方,太过偏僻,瘴气也重,那不是个养孩子的地方,等孩子脱了不可描述之物,该将她接来京里养着,这里什么都有,才能养成大家闺秀,丢在贵州,十有八九会成一个野丫头。”
“少爷,什么是不可描述之物啊。”
“啊……”方继藩愣了一下。
他陡然想到,自己上辈子三观奇正,脱离低级趣味的性子,竟是不知觉的,带到了这里:“奶!”
本来脱奶便脱奶,方继藩一口说了,倒也没什么,可方继藩非要加一个不可描述,反而令小香香俏脸红了,忙是低垂着头,她觉得自己36D的胸脯竟有些颤颤,怯怯道:“少爷,你好坏。”
方继藩懵逼:“再坏坏的过我爹?”
还是很生气啊。
好在这时邓健本是兴冲冲要进来,一听小香香说好坏二字,便驻足了,乖乖的在外头探头探脑,见好像没事发生,才心急火燎道:“少爷,快去看啊,快去看啊,鲸鱼……鲸鱼的骨头,送进京来了,好吓人,吓死人了。”
“送来了?”方继藩很怀念顺丰,因为他发现这个时代的快递,即便是动用了大明最快捷的交通工具,利用了无数的特权,这快递的速度,也是慢的惊人。
方继藩道:“别急,我要镇定。”
到了这个时候,他反而不急了。
急啥?
处变不惊!
他道:“去取笔墨来,我要修书。”
笔墨纸砚奉上。
白纸铺开。
方继藩开始苦思冥想的回家书。
方小藩这个名字可以不可以改改,偷懒也不能偷到了这个地步啊。还有,得告诉老爹自己每日吃饭都吃的很香,没啥大毛病。
还说什么呢?
还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