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乱世英雄-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89章准备应战

    徐国仁觉得,有必要给部队多配备一些战马,万一打不过,跑也能跑得掉。

    毕竟这次傅作义手下的骑兵加起来足有上万人,蒙古骑兵八千,傅作义的第三十五军作为驻守在草原上的部队,不可能没有骑兵团之类的建制存在。

    所以,徐国仁派人把郭虎、郭大年、郭小六全给召集了过来。

    告诉了他们傅作义率军来犯的消息,郭虎等人听完后,都没有过于吃惊,反而有些兴奋。

    之前一连串的胜利,使得他们都有些盲目的认为,在徐国仁的指挥下,任何敌人都不足为惧,这是一种信心,也是一种骄傲,从一方面来说,也是好的。

    作为一名军官,必须得有战无不胜的信念。

    当然,徐国仁之所以还没打就想跑,除了因为敌人强大,地形等不利因素外。主要还是因为他不想把宝贵的兵力浪费在内战之中了。

    因为,九一八事变马上就要爆发,东北就要变天了。

    而且,如今的独立师已经不是当初的平阳独立第88旅了,那个时候。

    那个时候他们还很弱小,敌人轻视他们。且经过之前的一系列交手后,徐国仁所使用的战术对方也会有所了解和防备。

    现在可以说,敌人是有备而来。

    拼的就是硬实力了,尤其在地形不利于独立师作战的情况下,徐国仁不认为自己的指挥能力能在正面和傅作义这种抗日名将,军中宿将相抗衡。

    不过,作为一个指挥官,也不能未战先怯,毕竟是打是撤,还没有决定。

    所以,徐国仁只是对郭虎等人吩咐,让他们各带一部分人,去张家口及周边各县城、草原上购买搜集马匹,越多越好。

    郭虎他们前脚刚刚领命离开,陈志远便找了过来,徐国仁见他脸色凝重,心道,可能是撤离北上的请求被否决了。

    果然,陈志远有些愧疚的看了眼徐国仁道:“国仁,你的建议被否决了,上海来电,命令我们坚决抵抗,并且学习中央苏区不畏艰险,成功挫败敌人两次大规模围剿的精神和经验。这是电文。”

    徐国仁接过电文看了一遍,大意就是,中央苏区面对敌人几十万中央军精锐的重兵围剿,尚且能够取得胜利,你们才面对区区一个傅作义,就要吓得逃跑吗?

    徐国仁看的不禁苦笑,中央苏区那可是有二十世纪最伟大战略家和一大批开国名将、元帅在打。

    而且中央苏区建立已久,根基深厚,又有当地百姓支持。

    自己的独立师有啥?

    不过,命令既然下来了,徐国仁也明白必须的执行,这年头不到万不得已,抗命不从那可是大忌。

    既然不能逃,那就战吧!

    抗日名将,徐国仁心里也有一种想与其过过招的蠢蠢欲动。

    不过徐国仁当然不会呆板执行上级要他死守张家口的命令,灵活机动,能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这才是王道。

    打定主意,徐国仁把电文递还给了陈志远,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打打看,如能退敌更好,不能战胜的话,那就按照原定计划,立即放弃张家口北上。”

    陈志远见徐国仁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也不好再说什么。

    毕竟独立师将士们大多数都是平阳的桑梓同胞出身,他也算是跟着徐国仁一路带领这支部队发展到现在,朝夕相处,感情是肯定有的。

    如果打不过,那就只能撤了。

    好在,徐国仁愿意试一试,这样哪怕对上级也有个交代了。

    其实,徐国仁却有自己的打算,现在王明当权,自己不好明面抗命不遵。不战而逃,肯定说不过去。

    但,只要象征性的打一打,顺便试探下傅作义的虚实,打不过再撤就没啥好说的了。

    而且,要不了多久,红军也得长征,加上抗战爆发,又远隔千里,组织上八成是顾不上追究丢失张家口的责任。

    等以后**掌权后,就不用担心会被人秋后算账了。因为他老人家是有过指示,并且富有战略眼光的,对察哈尔的局势判断可比王明准确的多了。

    所以,徐国仁对陈志远道:“为了防备万一,我决定把我们的爹娘和野战医院悄悄转移到东北方向的赤城县去,政委你没意见吧?”

    陈志远点头道:“嗯,这个可以,没了后顾之忧,将士们也能全力以赴。”

    当下,徐国仁派了一个连的战士,护送野战医院的伤兵、护士们和他们几个的父母,悄然出城往赤城赶去。

    随后,又派人通知郭小六,把搜集马匹的任务交给郭虎和郭大年他们,由他亲率侦察连的骑兵们,迅速出动,四面监控方圆百里内的任何风吹草动。

    根据涿州之战来看,傅作义不但善于防守,而且还善于出奇兵。

    这一点倒也和徐国仁很像,徐国仁也出奇兵占了保定。所以,徐国仁不能不防。

    万一傅作义直接派骑兵给自己来这么一下,那可就麻烦大了。

    好在,两天过去了,根据地下党的情报,加上侦察兵们搜集到的消息,傅作义所部到了天镇后,就没在前进。

    似乎并没有进攻张家口的意思。

    师部里,徐国仁和陈志远面对这样的情况,也纳闷了起来。

    “陈老,你觉得这傅作义喉咙里卖的什么药?”徐国仁若有所思的问道。

    陈志远分析道:“会不会,傅作义所部也不想和咱们拼命,毕竟他是晋绥军出身,和咱们硬拼,对他来说没什么好处?”

    徐国仁摇了摇头道:“怕就怕万一啊,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无论如何,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眼下,越是平静,越是可怕。”

    陈志远心领神会的点头:“这倒也是,我们的地下党情报人员在傅作义部队里也有潜伏者,不过现在还没有什么有用情报传出,也不知傅作义究竟想干什么。”

    徐国仁没有放在心上,毕竟地下党的情报员也不可能全都渗透到敌军部队指挥决策层中去,所以,如果傅作义所部真的有什么秘密行动的话,潜伏的地下党情报员没有察觉也是正常的。”

    好在,过去的两天内,通过大肆购买和强征一些草原恶霸等手段,独立师一共搜集了三千多匹马,使得全师的马匹数量达到了将近五千匹。

    徐国仁弄这么多马,可不是为了把整个独立师全部改编成骑兵,而是为了关键时刻撤退逃命用的。

    因为张家口一带地形平坦,一旦战局不利,光靠两条腿,很难跑得过敌方骑兵的四条腿的。

 第九十章 故技重施(求收藏)

    第90章故技重施

    有了马匹后,徐国仁一边让部队随时备战,一边让会骑马的战士,教那些不会骑马的练习骑马。

    不求他们个个都能在短时间内骑术精湛,化身精锐骑兵,只要能在需要撤退时,会骑马就好。

    时间又一连过去了三天,战士们学骑马学的不亦乐乎。

    徐国仁正在吃午饭,一名骑兵侦察兵风尘仆仆的从城外狂奔而来,途径北门城门时,他控制战马竟然好不减速,不等守城士兵出口盘问,便扯着几乎冒烟的嗓子,干嚎道:“紧急军情,我要向师长汇报!闲杂人等,不得阻拦!”

    就这样,他一路策马狂奔,所过之处,带起滚滚烟尘。

    径直奔至师部大院外,翻身下马,冲进大院对正在吃饭的徐国仁大声吼道:“师长,紧急军情!”

    徐国仁一听,把碗筷连忙放下,起身就走出了房门,站在屋檐下看着风尘仆仆的骑兵侦察兵:“有何军情?”

    那骑兵大概是因为着急,连敬礼都忘了,喘息粗重的道:“师长,我们刚刚在西北方向八十里外,发现一支敌军骑兵,兵力大概三千,我们连长正带着大概百余名弟兄,竭力迟缓敌人的进军锋芒!”

    徐国仁一听心中大惊,果然,这傅作义还是想故技重施,重现其奇兵占涿州之计啊!

    表面却面不改色道:“我知道了,你先去休息休息,我派人去通知你们连长撤回来。”

    侦察兵退去后,徐国仁却心里直犯嘀咕,这傅作义手下可是有至少近万骑兵,怎么张北县方向只有三千骑兵来袭?恐怕前来奔袭的骑兵还不止这一路。

    现在敌我双方的兵力对比,三比一还多。傅作义就像个地主老财,手里扩着呢,有的是底牌。

    这本就是一股不对称的战役,徐国仁可不想死守张家口,一方面他自认为没有傅作义的守城天赋,另一方面,徐国仁作为穿越者明白,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一味死守,只能让己方陷入被动。

    还是灵活机动,才能在运动中寻找战机,取得胜利。

    所以,在摸不透傅作义的全部作战意图时,徐国仁决定马上撤。

    就在这时,陈志远又神色匆匆的拿着电文从机要室里走了出来,对徐国仁道:“国仁啊,我刚刚得到一个确切的消息,据我们潜伏在第三十五军内部的情报员透露称,傅作义所部直属骑兵一个团和八千蒙古骑兵,已经几天都不见踪影了。

    而且,昨天晚上,第三十五军主力也悄悄离开了天镇,向张家口开拔了。最为重要的是,我们的情报员说,傅作义已经称病不出好几天了,他已经有三天没见到傅作义了,这很不寻常!”

    徐国仁听完陈志远的话,顿时感觉一股凉气从脚底直冲脑门。

    结合骑兵侦察兵们带来的情报,已经可以断定,这傅作义根本就是装病,一直都在暗中部署针对独立师的阴谋计划。

    如果傅作义真的病了,那第三十五军,怎么还会在这个时候离开天镇?毅然北上?

    徐国仁当下一脸沉重的道:“坏了!我们中计了。”徐国仁把张北方向出现敌军骑兵的消息告诉了陈志远。

    陈志远一听也大为惊骇的道:“那我们可怎么办?”

    徐国仁经过最初的震惊后,也开始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理智告诉自己,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慌乱,否则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张北方向的敌军只是其迂回部队中的一支。因为傅作义手下有近万骑兵,而张北方向出现的只有三千!”徐国仁沉吟分析道。

    “那其他的骑兵都哪儿去了?”陈志远问道。

    “陈老,跟我来。”徐国仁转身带头走进了作战室,同时,徐国仁又让牛大根派人去通知郭虎、郭大年过来,现在敌情变化复杂,必须让他们也都第一时间了解掌握,接下来才好安排应对之策。

    没多久,郭虎和郭大年都匆匆赶来。

    徐国仁见人到齐,立即指着地图对他们几个道:“你们看,咱们北边被阴山山脉和万里长城外长城所阻断,南边为宣化、涿县二县,东边为赤城县,如果傅作义以骑兵机动迂回,分别抢占张北县和崇礼县,切断我们北渡阴山或东进燕山,过外长城出塞之路。再以骑兵迂回至宣化一代,阻断我们沿原路撤回内长城之内的退路。

    那么从战局上来看,咱们就被第三十五军整个包围在了这张家口!凭借第三十五军绝对的兵力优势,外加上随时可能赶来支援的西北军,东北军,晋绥军乃至中央军。

    咱们就算能抗住第三十五军前期的进攻,那结果也只有死路一条!不得不说,傅作义还真是有一定战略眼光,这一次迂回包抄堪称大手笔啊!”

    郭虎,陈志远三人听完都脸色大变,郭虎问道:“师长,那你有什么办法脱困没有?”

    “马上传我命令,全师各团立即集结,向赤城县急进,在敌人包围圈还没有形成之前,火速放弃张家口,向东北方向仅仅转移!”徐国仁当机立断。

    “就这样放弃张家口吗?”陈志远还是有些不甘心。

    “陈老,战机瞬息万变,如今敌人战略意图幸被我们提前得知,否则咱们可就真的成了瓮中之鳖了!死守着张家口缺乏战略纵深,我们又没有兵力优势,一旦被敌人完成合围,那可就全玩完了!”徐国仁说完,直接摆手示意郭虎二人执行命令。

    陈志远明白徐国仁说的句句在理,局势如此,只得点头同意。

    几乎在徐国仁集结了部队刚刚出城的同时,一支两千余人的晋绥军骑兵,在傅作义的亲自率领下,经宣化和涿县之间,正在向东北方向疾行穿插。

    “弟兄们,我知道大家伙都已经人困马乏,但是能否全歼徐国仁所部,凭此叛乱,在此一举!随我全速前进,抢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赶到赤城,彻底切断敌人退路,将他们合围在张家口!”傅作义骑着一匹白色骏马,一边策马狂奔,一边扯着嗓子大声鼓舞催促部下们道。

    因为从地形和方向上来说,赤城县对于傅作义的迂回部队来说是最远的。

    为了避免被徐国仁的侦察部队发现,他们又选择了昼伏夜出,尽可能的绕远,所以,才用了足足四天的时间。

    徐国仁前脚撤出张家口,郭小六也带着部分骑兵侦察兵从张北方向撤了回来。

    有战士留下接应他们,会合之后,马不停蹄,径直向东北方向追赶主力去了。

    原来,张北县出现的那支迂回部队是蒙古骑兵,他们没有很好的贯彻傅作义的指示,又因为没有电台未能与第三十五军保持随时联络。

    所以,他们迫不及待的提前占领了张北县,并且向张家口这边的长城关隘扑来,试图抢一个头功,却不知,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打草惊蛇,加上地下党情报员的及时情报。

    才让徐国仁和独立师提前警觉,否则,等傅作义亲率精锐直属骑兵团,占领了赤城县,那就万事休矣了。

 第九十一章 遭遇之战

    第91章遭遇之战

    徐国仁为了防止万一,命令陈志远、郭虎他们带领步兵随后,自己亲率由侦察连,警卫连组成的近千名骑兵先行,火速赶往赤城县。

    带着骑兵们紧赶慢赶,终于抢在了敌军之前赶到了赤城县,看着城头还在随风飘逸的红色军旗,徐国仁不禁松了口气。

    然而,就在他打算率部入城式,城西南方向突然尘土遮天,密集的马蹄叩击着大地,宛如滚滚春雷。

    徐国仁扭头举着望远镜一看,不禁脸色大变,数以千计身穿灰色军装的骑兵,纵马扬刀,正蜂拥而来。

    “弟兄们,敌军打过来了,赶快进城,据城死守,六子,你派人去通知陈政委他们,命令他们迅速向县城靠拢,我们内外夹攻,先击退这支晋绥军骑兵再说!”徐国仁做好安排,便带头拨马入城。

    傅作义也发现了这边的徐国仁他们,心里又惊又怒;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叛军骑兵?难道消息走漏了?也许是偶然出现的吧?毕竟根据情报显示,独立师有意在张家口发展革命根据地,正在四处占领控制周围县城。

    所以,这里有其骑兵部队出现也不足为奇,管不了这么多,先拿下赤城县再说。

    傅作义没有和徐国二的独立师交过手,对于独立师之前的战绩,也只是有所耳闻。

    作为沙场宿将的他认为之前那些和徐国仁交手的人,都是无能之辈,才会被一个无名小卒打的屡吃败仗。

    要是碰上自己,肯定教他做人。

    所以,打心眼里傅作义就看不上徐国仁和他的独立师能有多能打。

    之所以废了这么大周折,分兵迂回包抄,为的是毕其功于一役,一举全歼干掉徐国仁和他的独立师,不让他再有机会逃走,死灰复燃。

    一劳永逸的解决掉这支叛军。

    因此,虽然见到前面有一支骑兵在,他也没有退缩,而是想凭借兵力和战斗力的优势,强攻拿下赤城县,一举切断独立师东逃的最后一条道路。

    在傅作义看来,三比一的兵力,加上自己带的骑兵,都是跟随自己多年的精锐老兵,最多一个小时就能解决战斗。

    这个年代的骑兵,可不是单纯的骑兵,他们无不都是从老兵中选拔出来的精锐,上马可当骑兵,下马也能当步兵使用。

    所以,攻城根本不在话下。

    “弟兄们,建功立业就在眼前,跟我冲上去,一鼓作气拿下前面这座县城!”傅作义亲自拔出了一把马刀,带头扬刀喝道。

    唰唰,近三千晋绥军骑兵纷纷拔刀,一时间数千柄锋利的马刀纷纷出鞘,寒光闪烁,杀气凛然。

    不过,接下来那群独立师骑兵的表现,却让傅作义大为鄙视,又恨得牙痒痒。

    因为,他们全然没有骑兵拼死冲锋的精神。竟然以最快的速度退入城内,闭门死守起来。

    这让傅作义理想中的骑兵决战,化为泡影。

    无奈之下,傅作义只好下令两个营的骑兵下马,向赤城县发起进攻。

    自己亲率一个营的骑兵押阵,一千多晋绥军下马后,以散兵阵型蜂拥而至。

    这时,徐国仁、郭小六、牛大根已经带领两连骑兵们,登上了城墙。

    “弟兄们,给我狠狠的打!”徐国仁掏出自己的毛瑟手枪,瞄准一个晋绥军骑兵便扣动了扳机。

    枪声就是命令,近千名骑兵的步枪,轻机枪纷纷开火,一时间城头上是枪声大作,弹密如雨。

    进攻的晋绥军纷纷中弹,看的傅作义一阵肉疼。

    这些骑兵可都是跟随自己南征北战已久的精锐老兵啊,死一个都够他心疼的了。

    而且,看守军这火力和精准度,想要攻破他们的防御,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通过城墙上的枪声,火力密集程度,傅作义就已经判断出这支独立师骑兵的装备精良,不是善于之辈。

    这让他不禁皱起了眉头,这要是块难啃的骨头,久攻不下,那将会徒增许多变故。

    万一张家口的叛军主力反应过来,赶过来内外夹攻,仅凭这两千多骑兵闹不好,还得吃败仗呢。

    一想到这,傅作义就有些后悔,早知道这样,就让骑兵团多带点火炮来了,哪怕是迫击炮也比现在只是轻武器强啊。

    用骑兵攻城,如果双方火力势均力敌的话,那就算占据了兵力优势,短时间之内,恐怕也很难取得突破。

    就算最终得手,恐怕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赔本买卖。

    心急之下,傅作义命令骑兵团团长亲率最后一个营的骑兵往城南迂回攻击,争取尽快攻破赤城县守军的防御,占领这座县城。

    身边只剩下十来个骑兵,当做警卫和通讯兵使用。

    因为心急攻下这座县城,切断独立师东逃之路,加上先入为主的认为出现在赤城县的这支独立师骑兵,只是偶然碰巧,所以傅作义没有再从本就感觉不够用的兵力中,抽调斥候派出去警戒。

    毕竟,在傅作义看来,自己的行动计划严格保密,独立师这支叛军新占张家口,人生地不熟,怎么可能会提前知晓呢?这也是一种自我心理安慰。

    事已至此,傅作义总不能自己吓唬自己,不战而逃吧?那岂不是让人笑掉了大牙?

    更何况,城内守军和自己的迂回部队相比,兵力还是处于劣势的。

    只要及时拿下这座赤城县,那么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

    就算独立师主力得知,全力来攻又怎样?守城,他傅作义可是最赞成的,有一个精锐骑兵团在身边,哪怕给独立师再多一倍的兵力,傅作义也有信心将他们死死挡在赤城县城下。

    徐国仁在城头上发现傅作义所部的一支骑兵,朝城南方向迂回了过去,立即对郭小六道:“六子,带上三百人,去南门,和一团的步兵们协同作战,别让敌人攻进来!”

    “是!放心吧,有我们在,晋绥军这帮家伙,一个都别想进来!”郭小六欣然领命,带着三百名士兵,沿着城墙,直接朝城南转移了过去。

    徐国仁手里加上原来派来护送众人爹娘家人、以及野战医院的一个步兵连,兵力超过了千人。

    用来防守赤城这个小城还是绰绰有余的,因为守军在徐国仁等人的率领下拼命抵抗,傅作义的骑兵团猛攻了一个多小时,也没能攻破守军防御。

    双方都有不小的伤亡,一时间,攻防战陷入了僵持之中。

    城内有徐国仁、牛大根他们的爹娘和野战医院的护士妹妹们在,加上赤城县能否守得住,关乎着整个独立师的生死存亡,徐国仁和牛大根等人当然要拼命死战了。

    一人拼命,十人难挡,千人拼命,武器装备又不是相差太大,傅作义急切间想攻下县城,根本就不可能。

    而且,傅作义也不愿意,也没时间去想其他攻城的办法,他的骑兵都是轻装而来,连工兵都没带,除了硬攻,就连掘土挖地道都没趁手的家伙事儿啊。

    就在战局陷入僵持之时没多久,陈志远,郭虎、郭大年等人率领三个主力步兵团、炮兵营终于赶到了战场。

    三个主力团六千多官兵们,立即在郭大年等人的指挥率领下,加入了战斗,从西边漫山遍朝着傅作义的攻城部队野蜂拥而来。

 第九十二章 打跑

    第92章名将成长

    傅作义被排山倒海般的喊杀声震惊了,当他回头举起挂在脖子上的望远镜,看到那漫山遍野席卷而来的独立师人潮时,脸色变得非常难看。

    他身边十来个骑兵也是满脸惊骇,其中一人对傅作义道:“军座,怎么办啊?”

    傅作义立即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几乎用吼的下令:“命令吴团长,亲率一营殿后,其他人快跟我撤!”开玩笑,敌人摆明了是已经知道了他们的行动计划,在这里设下了圈套,饶是他傅作义再自负,也得撤。

    毕竟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在那摆着呢。

    接到命令,正在攻城的晋绥军骑兵立即停止了进攻,纷纷撤了回来,翻身上马跟着傅作义转身就逃。

    徐国仁岂能如他们所愿,在听到己方主力冲锋的喊杀声和冲锋号声时,他便只留步兵步兵在城头,带着骑兵们迅速下城,去骑马。

    等傅作义他们这边刚停止进攻,城门便被打开,徐国仁带着数以百计的骑兵从城中突然蜂拥杀出,对傅作义所部发起了追击。

    傅作义的骑兵团团长吴天德,这时果断率领一营骑兵,不退反进,向徐国仁率领的骑兵发起了反冲锋。

    倒是让徐国仁暗暗吃惊,这傅作义手下还是有敢战之士,而且其应变能力也是一流。

    在即将陷入腹背受敌的情况下,这些家伙,竟然没有崩溃,还敢向自己发动反冲锋,其心理素质,战斗意志的确不一般。

    不过,吃惊归吃惊。

    徐国仁还是举起手中的步枪,第一时间开火,经过这么多次战斗和这么长时间的训练,徐国仁也已经可以做到马上开枪了。

    身后的骑兵们也纷纷开火,密集的子弹迎头打了过去。

    顿时,将冲锋而来的晋绥军骑兵射翻大片,受到前面有人坠马的影响,其他晋绥军骑兵不得不迅速控马躲避,一时间,阵型混乱,人仰马翻者比比皆是。

    越来越多的独立师骑兵从城中冲了出来,不断朝晋绥军开火。

    本来留下殿后阻击的晋绥军骑兵,人数就不占优势,一通交火下,被独立师骑兵干掉了好几十人,双方兵力差距进一步扩大。

    伤亡也就不可避免的扩大,但因双方骑兵都处于快速奔跑之中,所以很快便短兵相接。

    这对于吴天德所部阻击部队来说,是暂时有利的,因为一旦开始白刃对决,独立师的人数优势,急切间将难以迅速发挥出来。

    徐国仁一手持枪,一手顺势抽出了一把锋利的马刀。

    杀!迎面一个晋绥军骑兵挥刀冲来,当头劈下,看起来势大力沉。

    徐国仁却没有和他硬拼,左手毛瑟手迅速开了一枪!

    砰!子弹正射中那骑兵的面部,瞬间将之打了个稀巴烂,那骑兵惨叫一声,登时毙命。

    随后,徐国仁又策马挥刀上前,将一个正和牛大根决斗的晋绥军骑兵劈落马下。

    这场骑兵之间的对决,没能持续多久,便因独立师部分主力部队赶到而告终。

    因为吴天德这支骑兵的阻击,独立师的骑兵固然没法抽身追击,已经逃走的傅作义骑兵主力。

    但这支骑兵也同样因为徐国仁和战士们的纠缠,无法脱身,在独立师步兵骑兵的两面夹击下,很快伤亡过半,在团长吴天德受伤被俘后,其他人纷纷投降。

    不过,傅作义和约一千五百多骑兵团主力,得以及时撤离,摆脱了独立师的追击。

    如果没有骑兵纠缠,独立师的步兵是不可能追的上晋绥军的骑兵的。

    当然,这一战没能留下傅作义,主要也是因为徐国仁不知道是傅作义就在这队晋绥军迂回部队之中。

    否则,他无论如何也要拼命追击试一下。

    当然,从这次战斗中也能看出,同样是泥腿子出身的郭虎,郭大年在战术和战略眼光上的不足。

    论忠诚,他们当然没话说,只要是徐国仁的命令,哪怕是让他们去送死,他们也绝不会皱一下眉头。

    但是,如果他们有足够的战术头脑和经验,这次接到徐国仁的命令,他们就该自行调整兵力部署,悄悄迂回包抄过来,三面合围之下。

    傅作义这支迂回骑兵部队,不死也得脱层皮。

    当然了,徐国仁给他们下达的命令,也是尽快赶来支援。这也怪不上他们。

    徐国仁的独立师就是靠着群泥腿子起来的,所以,徐国仁也不会抱怨怪罪,没有人一出生就会打仗,就是百战不殆的战场名将。

    一名合格的指挥员是需要时间和实战来学习成长的。

    只是,现在的独立师还未脱困,也没有个稳定的根据地,所以,只能等以后有机会,再送郭虎他们进入专业的军事机构学习了。

    好在,不管怎样,现在,独立师击退了敌军的迂回部队,打开了一条逃生之路。

    全歼这股骑兵后,徐国仁命令各部队停止追击,迅速退回赤城县,简单打扫下战场后,便果断撤离了这里,沿着阴山和燕山余脉一带,向东北方向开始了转移。

    当傅作义得知独立师已经过去,带着骑兵团去而复返,重回赤城县时。

    发现城门口聚集着一群人,看衣着打扮,像是晋绥军。

    他立即策马带人赶了过去,发现这群人正是之前留下了殿后的骑兵团团长吴天德等人。

    此时的吴天德满脸污血,右手还缠着纱布,挂在了脖子上。

    见到傅作义到来,吴天德先是打了个敬礼,然后愧疚的低头道:“军座,卑职无能,被他们俘虏了。”徐国仁临走前,下令将他们全部缴械,战马也一并没收,让野战医院给吴天德简单包扎了一下,便放了他们。

    “叛军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