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乱世英雄-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池峰城点了点头道:“也好,小心点,以免中了埋伏!”
副官不以为然的道:“师座,这独立第88旅已经自顾不暇了,哪里还有胆子伏击咱们!再说了,就算真有埋伏,咱们也不怕他!”
言讫,副官便连同另外两个团长,带着部队大摇大摆的开进了松林谷。
松林谷东西长约三里,完全容纳的下上万人行进。
所以,徐国仁直到第三十一师的西北军基本上全部进入谷中道路时,才掏出手枪对天开了一枪:“弟兄们,给我狠狠的打!传令兵,释放信号弹,通知炮兵营开炮!”
枪声就是命令,埋伏在两侧山林中的数千名独立师官兵们纷纷陆续开火。
此时,池峰城刚刚带着他的卫队策马走入山谷,见状大吃一惊,立即勒马停步大声喝斥道:“不好,中埋伏了,命令各团立即后队改前队,撤!”
说完,池峰城还掏出手枪对两边山林开火还击,只是他连伏击部队的位置都没有看清,只能漫无目的的乱射。
,然而,没等他身边的卫兵冲过去传令,两侧便响起了密集的枪声,一排排密集炙热的子弹呼啸而来。
几个想去传令的卫兵都被打成了筛子,坠马而亡。
山谷中的西北军主力各部队,更惨!在两侧伏击部队密集火力交叉覆盖打击下,他们拥挤一团,躲避不及,纷纷成片成群的中枪倒下。
前面的西北军不顾一切的往前冲,想要冲出谷口,然而就在这时,郭虎带着二团上千名官兵,以轻重机枪火力死死封锁住了谷口,给予想要突围的西北军一记迎头痛击。
并且占据谷口不断向前逼近,以密集火力不停朝谷中的西北军倾泻,给西北军造成了极为惨重的伤亡。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一颗颗炮弹突然掠空而来,恶狠狠的落在了山谷中,顿时给西北军造成了更为惨重的杀伤。
山谷中的西北军人群拥挤,混乱不堪,又没有可供躲避的掩体,所以往往一炮下来,都能炸死数以十计的西北军士兵。
炮兵营的射击诸元都是早就标注好的,所以跑手们只需要不停的装炮弹,击发即可。
在伏击部队密集火力和炮火的联合覆盖打击下,受伏的第三十一师伤亡急剧增加。
池峰城看着成排成排的倒下去的部下,心如滴血,却也感觉一阵后怕,如果刚才他走在前面带队,那肯定也逃不出来。
见大势已去,池峰城一脸悲恸的咬牙狠心,拨马转身就走:“撤,撤!能突出去多少是多少。”
身边百余名卫兵纷纷策马跟随,仓皇逃出了谷口,后面的步兵见状,也纷纷往回逃,只是许多西北军还没来得及跑出谷口,就被两侧的密集火力击中,纷纷倒在了血泊中。
就在这时,郭小六和牛大根率领骑兵侦察连,警卫连从两边突然杀出。
一通密集火力迎头射来,顿时将池峰城的卫兵射的人仰马翻,纷纷坠马。
“缴枪不杀!”牛大根手持一支毛瑟手枪,一边开火,一边有模有样的学着徐国仁的口吻大声呵斥。
ps:感谢闷骚男江哥,轻描淡写豪哥,皇御天下,翱翔6336等诸位大大的打赏支持!小弟感激不尽,会努力更新,写好这篇故事!
第七十五章 正面遭遇
第75章正面遭遇
池峰城自认驰骋疆场十几年,什么样的大风大浪没见过,自然不会理会牛大根的恫吓,端着手枪便朝牛大根他们这边的骑兵开火,两名战士不幸中枪坠马。
牛大根和郭小六见状,勃然大怒,立即下令部下们全力开火,不留活口。
骑兵们本就占据了兵力优势,以五打一还多,所以池峰城和他的卫队压根就寡不敌众。
本来牛大根他们还抱着生擒活捉的念头,所以并没有一上来就当死里打。
但是池峰城不领情,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客气了。
一通火力对射后,池峰城身边的卫队死伤殆尽,只剩下四五个人,幸亏这时,又有大概二三百名步兵从松林谷那边逃了出来。
他们的突然加入,及时支援的池峰城和部下们,给他们争取了一线生机。
“弟兄们,跟我冲出去!”池峰城看到了一线生机,立即指挥部队开始突围。
最后,池峰城凭借步兵的掩护,成功带着两名卫兵骑马逃了出去。但是从松林谷逃出来的三百多步兵,却被郭小六和牛大根率领骑兵死死堵住。
直到松林谷里面的伏击战斗结束,也没能突围。
池峰城逃了没多久,松林谷里,徐国仁便下令全军冲锋,数千名独立师将士从两侧山林上漫山遍野的蜂拥而来,二团也在郭虎的带领下,从谷口西边冲了进来。
三面合围之下,已经被密集火力杀伤超过一半的西北军,瞬间被切成了数段。
眼看着突围无望,大势已去,剩下的两千多西北军纷纷丢下武器,跪地举手投降起来。
战斗以独立师大获全胜而告终,很快,随着一部分部队冲出谷口,与骑兵们两下会合,前后夹击,谷口外那些没能突围的西北军步兵,也被迫缴械投降。
这次伏击战,徐国仁全灭了整个第三十一师,歼敌两千余人,俘虏两千余人,缴获了数以千计的武器、大量的弹药。
整个第三十一师,只有池峰城和两个卫兵侥幸逃脱,仅以身免。
消灭了池峰城的第三十一师后,徐国仁留下炮兵营打扫战场,看押俘虏,同时派人通知陈志远组织民夫来这边帮忙搬运战利品等物资,自己则率领独立师火速向东推进。
这时候,晋绥军的一个师,已经开进到了三十里铺,也正在往平阳方向急进。
为了在剿灭独立第88旅的战事上捞一笔战功,同样复仇心切的晋绥军可是卯足了劲。
尤其是,当他们得知西北军已经端掉了独立第88旅的平阳老巢时,再也不打算继续观望,裹足不前了。
最靠近平阳的一个丙种师,离开了正太线,一路疾行,抢在了另外一个师的前头,抵达三十里铺一带。
并且马不停蹄的朝平阳挺进。说来也巧,因为池峰城急着逃命,脱离战斗后,便带着仅剩的两名卫兵钻进了田间小路,因此与这个师的晋绥军擦肩而过,并未遇到。
所以,近五千晋绥军还在雄纠纠气昂昂朝西推进,徐国仁通过无线电和陈志远随时保持联络,基本已经掌握了有一个师的晋绥军离开了正太线,往这边开进。
所以,便派郭小六带了一批精干骑兵侦察兵,抵前侦察。
在距离三十里铺二十五里的地方,独立师的侦察兵率先发现了敌人,迅速隐藏起来,暗中观察。
初步掌握了敌情后,郭小六火速撤回,禀报给了徐国仁。
一旁的郭虎听到消息后,问徐国仁道:“师长,咱们是不是再打一次伏击?”
徐国仁却摇了摇头道:“不,根据情报显示晋绥军的这个师,是一个地方性的丙种师,只有不到五千人,武器装备也没法和咱们比。
如今,咱们独立师人员装备全都占据优势,且刚打了个大胜仗,士气如虹,战斗力甩他们几条街,所以我决定,不打伏击,打一场堂堂正正的遭遇战!正面打垮击溃他们,也让晋绥军,西北军都好好瞧瞧,我们独立师的厉害!让他们再不敢轻视我们!”
郭大年一听顿时来了劲,笑着道:“国仁哥说得好,俺就喜欢这种痛痛快快的打法,虽说之前打伏击也很爽,但埋伏的时候,可是很煎熬的!”
当下,徐国仁命令郭虎率二团并骑兵侦察连、警卫连兵分两路,朝敌人后方迂回包抄。
他率领一团和三团主力,从正面向晋绥军发起了进攻。
双方距离本来就不远,等到徐国仁安排部署好,晋绥军已经距离徐国仁所部不足一里。
徐国仁一马当先,率领三千多独立师官兵奋勇冲锋,立即向敌人迎头冲去。
这个时候的地方军阀,除了极个别的精锐王牌部队,绝大部分部队也就是比土匪强盗强一些的乌合之众,就这还是凭借着武器装备占据优势的情况下。
所以,他们和训练有素的现代化军队有极大差距。
而众所周知,二战中的日本陆军和海军,就是一支战斗力非常强的军队,客观来说,二战时期的日军已经可以被称为一支现代化军队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整个抗战初期,除了在淞沪会战时,国民政府投入了三分之二的中央军精锐外加几十万的各地方军,才能和日军火力全开的鏖战三个多月外。
华北战场上中日双方的战斗,中国守军往往都是一触即溃。
鬼子厉害是一方面,主要还是晋绥军等地方军太渣。这种渣,不纯粹是体现在武器装备上。
要论差距,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时与美军的差距,要远超抗战中北方军阀部队与侵华日军的差距水平。
由此可见,主要还是输在战斗意志和信仰上。
军阀出身的官兵们,其骨干大多都是老兵油子,混吃等死是能人,但却缺乏为任何人卖命的决心和勇气,战事顺利的时候,他们还可以跟着痛打落水狗。
一旦战事不利,那他们比谁逃的都快。
当然了,这其中原因太过复杂,当真是一言难尽,同样的一支军队,在内战中曾今是屡战屡败,后来起义转编入解放军后,愣是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和武装到了牙齿,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牛逼的美军打的不分上下,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军威。
这就是有信仰和没信仰的差距。
当然,军官们是否爱民如子,得到拥戴,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被徐国仁盯上的这个晋绥军杂牌师,显然也是众多旧式军阀军队中的一员。
军官们平日里克扣军饷,吃拿卡要坏事做绝,将士离心离德,这样的部队面对士气如虹的独立师,结果可想而知了。
“前面的难道是西北军?”当徐国仁策马狂奔,引领着三千将士冲杀过来时,打头的一个晋绥军士兵忍不住纳闷的道。
另一个晋绥军军官看了一会,一巴掌拍在部下头上:“什么西北军,你他娘的眼瞎啊,这明明是独立第88旅,没看他们一脸凶神恶煞!”
“那咋办!”士兵和周围的几个同伴都吓得有些腿脚发软:“西北军不是已经把他们老巢都端了吗,他们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军官也比他们好不到哪里去,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看着漫山遍野而来的独立师将士,他首先想到的是逃跑。
“还能咋办,快跑啊!”说完,这名军官带头就往回跑。
其他战士见长官都跑了,一个个便撒开丫子,跟着仓皇后撤,此时此刻,真的只恨爹妈少生了两条腿啊。
第七十六章 再次全歼
第76章再次全歼
前面的尖兵这么一逃,顿时引起了连锁反应,后面的晋绥军不明所以,都纷纷跟着调头逃跑。
“他娘的,谁让你们往回跑的?给我老子站住?”一个长的肥头大耳,体型肥硕的胖子军官骑在马上,指着马鞭喝斥起来。
他就是这支部队的师长,晋绥军暂编第六十一师师长宗常翊,也是个吃喝嫖赌占全的旧军人。
来围剿徐国仁所部,一是应付上头的命令,二也是为了想趁机捞点战功,以便于好日后活动晋升。
中央军,西北军老子打不过,难道还打不过你一个泥腿子出身的叛军吗?这是宗常翊的心里想法。
不过,当得知徐国仁所部过去的战绩后,他又有些没底气了,因此才带着部队在正太线附近磨蹭不前,等待时机。
直到,得知西北军派人偷袭了徐国仁的老巢,他才自认战机已到,立即带着部队往平阳疾进。
没想到,平阳城还没看到,部队就往回跑了。
“师长,前面有敌人、敌人打过来了1”一名基层军官慌慌张张的从他身边跑过,提醒道。
宗常翊这才抬头看去,只见一支部队正朝自己的部队冲杀而来。
看对方来势汹汹,杀气腾腾,宗常翊也是心头一跳,顿生怯意。
“各团给顶住,不准撤退!”下了一个命令后,宗常翊立即策马调头,往后面逃去。
他的部下们见师长都跑了,自然也无心抵抗,而且徐国仁率领的攻击部队,火力强大,刚一照面,就打死了十几个敢于抵抗的晋绥军士兵。、
所以,晋绥军们再也无心抵抗,一个个纷纷调头就跑。
就在这时,郭虎和郭小六,牛大根他们带领一千多步兵和两百名骑兵兵分两路突然从两侧杀出。
将仓皇而逃的晋绥军第六十一师,登时切成数段。
宗常翊仗着马快,和身边部下的抵抗,趁机冲了出去,带着大概不到三五百人的兵力,仓皇而逃。
剩下的四千多晋绥军,则被兵力几乎同等独立师包围,咬住,随着指挥官的逃跑,这些失去了统一指挥,又四面受敌的晋绥军见逃跑无望,纷纷开始弃械投降。
战斗大概只是持续了不到十几到二十分钟,便宣告结束。
除去少数被打死的,独立师抓了四千多俘虏,徐国仁留下二团看押俘虏,等待陈志远带着民夫和炮兵营赶来。
自己亲率一团,三团和警卫连骑兵侦察连继续马不停蹄的向东追击。
徐国仁亲率骑兵走在前面,郭大年带着主力步兵跟在后面。
因为骑兵马快,所以徐国仁带着二百余名骑兵终于在三十里铺追上了亡命逃跑的第六十一师师长宗常翊和他的残部。
此时,他的部下已经逃散的不到三百人了。
见独立师的骑兵追来,宗常翊吓得魂飞魄散,立即带着部下们逃进了三十里铺,徐国仁带着骑兵一拥而上,将三十铺包围了起来。
徐国仁没有急着下令进攻,而是封锁了宗常翊和他部下的撤逃之路。
没多久,郭大年便带着两个团的主力追了上来。
见包围他们的独立师兵力越来越多,宗常翊知道逃跑无望,万念俱灰之下,带着部下主动向徐国仁缴械投降了。
至此,整个第六十一师被徐国仁率领独立师全歼于三十里铺,生擒自师长宗常翊以下四千多人。
战斗结束后,陈志远带着炮兵营和一部分民夫也赶到了三十里铺。
徐国仁把俘虏交给他们,对陈志远道:“陈老,现在我们抓到的俘虏可不少了,一定得严加看管,不能出乱子!”
陈志远笑着道:“放心吧,我动员了一批百姓,还留下写伤兵,有他们帮忙看押,出不了什么乱子。”
“说起来,百姓们这么拥戴咱们,还是得益于国仁你之前打下的良好基础啊!”
徐国仁道:“陈老,我派一个步兵营给你,把这些新抓的俘虏都带回去,炮兵营要留下来,接下来还有战斗!”
“我们已经先后取得歼灭第三十一师和第六十一师的两次辉煌胜利,难道你还要继续作战?”陈志远有些意外,在他看来,三个师的围剿部队,已经消灭了三分之二,剩下的那个师已不足惧,这次独立师的反围剿战役已经可以以大获全胜而落下帷幕了。
“陈老,就算我们把这次三个师的来犯之敌全部歼灭,战斗也不会因此而结束,下一阶段,敌人肯定会调集更多兵力继续围剿我们
既然如此,我们当然要一鼓作气,趁现在大胜之势,争取多歼灭一些敌人,也利于日后行动。”徐国仁顿了顿,意味深长的道:“而且,依我看来,此次战役结束后,无论胜负,平阳恐怕不能久待了。”
“你的意思我们要弃守平阳?”陈志远有些吃惊。
“嗯,平阳地处偏僻,养不了太多部队,而且紧邻正太线,敌人围剿我们,集结兵力和物资都十分便捷。这对于我们都是不利的,所以平阳不是久待之地。”
“那你打算转移到什么地方去?”陈志远觉得徐国仁说的也有道理,点头问道。
“我的目标是出关,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必须得把敌人打疼,这样才能把他们调动起来,然后咱们才能有机会越过正太线,北上。”徐国仁道。
“出关,去东北?哪里可都是东北军的地盘,我们去东北能行吗?”陈志远一脸担忧的道。
“这个我自有分寸,请陈老你相信我,支持我,因为,我猜测,要不了多久,日本人就可能趁东北军主力入关这个机会,在关外发动侵略,如果真是这样,东北局势必然大乱。届时东北军自顾不暇,就顾不上我们了,而这将有利于我们发展!
我们可以一边打鬼子,一边埋头发展根据地,关外地大物博,土地肥沃,实在是一块宝地,只要我们发展的好,养活多少部队都不成问题。
而且关外不像关内军阀林立,局势要简单的多。”
陈志远一脸凝重的看着徐国仁,从他眼里看出了坚定的神色,沉默了一会,才最终点头道:“好,我相信你。”陈志远并非盲目相信徐国仁,而是因为,徐国仁能从无到有,白手起家,拉起这么一支队伍,就已经向世人证明了他的能力和眼光!
“那陈老你先带俘虏回去吧,我要趁消息还没走漏,一鼓作气再打垮最后一支敌军!”徐国仁道。
“嗯,那好,我们随时用电台保持联络,你需要什么情报,及时告诉我,我会尽全力帮你协调打听的。”陈志远认真点头。
第七十七章 东北军南下
第77章东北军南下
陈志远带着部队押着俘虏们离开后,徐国仁下令部队在三十里铺临时休息待命,派出骑兵侦察兵,搜索敌军动向。
没多久,便有侦察兵回来报告:“师长,找到敌人踪迹了,就在三十里铺东南方向,正朝三十里铺开进!兵力大约两三个团,从军服和装备上来看,应该是晋绥军无误!”
正躺在一张长木凳上休息的徐国仁,立即闻声而起,作色道:“消息准确无误?”
“我亲眼看见,不会有误!”侦察兵回答道:“我们连长正带着其他弟兄严密监控敌人动静呢。”
“太好了,看来这支敌军,还不知道他们的友军已经被我们消灭,传我命令各部队立即隐蔽,一团埋伏三十里铺镇内,二团,三团分别埋伏,骑兵迂回在外,随时准备包抄!炮兵营在镇中心空地部署,等我命令开炮!”徐国仁大喜过望,立即作出部署。
不过,徐国仁这次的以逸待劳最终还是没能有所收获。因为第三十一师师长池峰城在逃跑途中,恰巧遇到了前来支援的晋绥军五十八师,得知西北军第三十一师全军覆没,池峰城仅以身免,而且第六十一师也可能已经遭殃。
第五十八师师长顿时吓得率部向灵寿一带收缩撤退,徐国仁得知消息后,率部队主动出击,追击了半天,也没有追上,只好做罢。
这晋绥军战斗力虽然不咋样,但是逃命的功夫却不赖。
而且,出其不意的战术突然性已然丧失,再强行追击恐怕也难取得松林谷和三十里铺附近那样辉煌的战果。
因为,敌人有准备和没准备,所表现出的战斗力,对己方围攻部队来说将其击败的难度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除非己方部队拥有领先对方整整一个时代的武器装备和作战经验。
否则,很可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这次反围剿之战,虽然不算完美,但独立师歼灭了西北军和晋绥军各一个师,抓了近八千多俘虏兵,缴获了上万支武器和大批弹药等物资,可以说也已经全是难得的大胜利了。
尤其是,取得此战胜利后,徐国仁有了充足的兵员和武器弹药来扩充部队,只有壮大了实力,徐国仁才有机会带领他们北上,否则连敌人的封锁区都可能跳不过。
平阳之战的消息传出去后,整个华北各地军阀尽皆大为震惊,一片哗然。
最先得到消息的是省城的吴振等人,得知围剿部队再次失利,被徐国仁所部打了个落花流水,吴振和马云峰等人吓得心惊胆跳,连忙将此事联名上报给南京国民政府。
并且添油加醋的说了一番,就差把徐国仁所部的威胁渲染的已经威胁整个河北了。
这时候,蒋委员长正忙于围剿红军,自然没时间处理这点小事儿。
相比较之下,红军才是蒋委员长的心腹大患。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一些留守高官们,对于此事也没有过于重视。主要是徐国仁此时没有发表独立声明,也就是说,从明面上来说,独立第88旅是否是叛军这件事儿待定,顶多也就算是东北军内部问题。
其实,高官们也明白,这多半是地方那些军阀和官员想借共产党的名义来铲除异己。
所以,经过简单商量后,他们以军事委员会的名义给张学良东北军发电,让他出兵平叛,西北军,晋绥军协同作战。
至于,是兵不血刃的解除独立第88旅武装,还是真刀真枪的干一场,他们可管不着。
北平,少帅临时官邸。
听完侍卫长李英毅的汇报,正在客厅听唱片的张学良也不禁吃了一惊,侧目问道:“你说什么?晋绥军和西北军再次失败?”
“是的,就连池峰城所部也被徐国仁诱敌深入,全歼于平阳以东地区!之后,徐国仁又伏击了晋绥军第六十一师,并且全歼,生擒其师长宗常翊!”李英毅点头答道。
张学良得到消息比省城那帮人又晚了点,毕竟参战部队没有东北军。
“了不得啊,这个徐国仁还真是个人才,怎么就和共产党人扯上关系了呢?”张学良一脸惋惜的沉吟了会,抬头问道:“李副官,于学忠现在到哪了?”
李英毅答道:“按照行程,应该已经率两个师抵达保定城了。”
“让他再联络联络徐国仁,只要徐国仁愿意,我可以先送他出国,欧洲,美国都可以。等到时机成熟,再给他一个新的身份,保证让他当至少一师之长,让他的军事才能有用武之地!”张学良吩咐道。
李英毅点头应允,刚想离开,一名机要室的通讯副官便急匆匆的来到了书房门外,差点和李英毅撞个满怀。
“什么事儿,这么慌张?”李英毅皱眉喝问。
“李长官,南京急电。”通讯参谋脸色有些紧张,双手递上一份电文。
李英毅接过打开看了一眼,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摆手道:“你先回去吧。”
“是!”通讯副官低头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李英毅这才转身走进书房,张少帅早就听到外面的声音,张口问道:“李副官,什么事儿?”
“少帅,南京来电!”李英毅毕恭毕敬的走上前,将电文呈给了张学良。
张学良拿过电文打开看了一遍,脸色也变得肃宁起来。
“少帅,咱们真要去围剿独立第88旅吗?”李英毅明白独立第88旅能有今天,全靠少帅供给,也明白张学良是多么器重徐国仁,所以才有些为难的试探性问道。
张学良没有答话,而是陷入了沉思当中,显然他此刻也在纠结犹豫。
良久后,张学良权衡利弊,最终叹了口气咬牙决定道:“给于学忠,王树常发电,如果徐国仁拒不接受我的好意,那就出兵剿灭他的部队,但一定要尽量活捉!”
李英毅见张少帅心意已决,也不敢多劝,打了个敬礼,领命而去。
于学忠接到张少帅的电令后,立即用电文和徐国仁取得了联络。
此时,徐国仁已经率领主力部队撤回平阳城,正忙着和陈志远一道做俘虏兵们的思想工作,收编愿意加入之人,扩充独立师的兵力。
电台是留给郭诗吟负责的,郭诗吟拿着电文跑了半个城,才在城东一处战俘营里找到了徐国仁,把于学忠的电文内容向他作了汇报。
徐国仁听到后,笑着道:“给于学忠长官回电,就说少帅和他的好意徐某心领了,还是那句话,我永远不会和东北军为敌,请少帅放心,但让我交出部队,恕难从命!”
郭诗吟想要说些什么,但看见徐国仁一脸的坚决,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其实郭诗吟倒是挺想跟着徐国仁一起远离战争,出国避险,只要能和他在一起,哪怕浪迹天涯又何妨?
但她也明白,这只能是奢望,因为此时的徐国仁肩上承担了许多责任,正如徐国仁之前所说,他的命已经不全是自己的了。
这么多人跟着他抛头颅洒热血的起兵,这个时候徐国仁要是走了,那其他人肯定都会遭殃的。
这样的行径,徐国仁肯定不会去做,正是因为了解,郭诗吟才没有多劝。
得到徐国仁再次回绝,于学忠也是觉得没面子,当然更多的还是替徐国仁感到惋惜。
王树常在一旁也很愤慨的道:“徐国仁这小子真是不识抬举,我看他是打了几个胜仗便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了,出兵吧,给他点教训,让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这种人,只有打服他,才能听得进去劝!”
于学忠沉默片刻,最终还是点头采纳了王树常的建议,不过打心眼里,他也只是想给徐国仁一点颜色瞧瞧,让他“知难而退”,听从少帅安排。
而不是真想消灭徐国仁和他的独立第88旅。
毕竟少帅也需要给南京方面一个交代。
所以,于学忠纵然不愿东北军同室操戈,也只得咬牙执行出兵的命令。
因为独立第88旅打了许多胜仗,战斗力已经不容小觑,所以在王树常的建议下,于学忠把自己从东北带出来的两个精锐步兵师全部带上,沿着平汉铁路急速南下,直取平阳。
ps:感谢·小良子·、无极演太极两位大大的打赏支持,谢谢鼓励。
第七十九章 奇袭保定
第78章釜底抽薪
不得不说,陈志远搞政治工作还是很有一套的,仅仅一天,就有超过三千名合格的俘虏新兵被说服,心甘情愿的加入了独立师。
当然,这三千人全都是穷苦出身,之所以当兵,有的是为了混口饭吃,有的则是被抓了壮丁,但毫无例外,这三千人都是弟子清白,没有大的不良嗜好,最重要是没有祸害过老百姓的。
至于剩下的四五千俘虏,因为时间关系,还没有来得及筛检。
徐国仁将这三千人分别编入三个团,又从原三个团的老兵中抽调了一些兵力扩充自己的侦察连和警卫连。
得到补充后,徐国仁的独立师总兵力已经接近八千人,每个团两千多人,武器精良,弹药充足。
自从当了旅长,徐国仁每天忙于行军打仗、训练部队,几乎就没有时间回家过,因此,徐国仁忙里偷闲回到原警察局的家里,陪父母吃顿便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