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乱世英雄-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啊,真能装。”

    那斥候班长见徐国仁动怒,吓了一跳,连忙带头挺身朝徐国仁敬礼道:“长官好,长官不要生气,卑职一时失误,还请海涵!”

    “你们团长和主力部队呢?”徐国仁喝问道。

    “就在后面!”斥候班长连忙往身后一指道:“距离这儿不到三四里路。”

    “前面带路,我要和你们团会合,与你们团长商议下此番平叛的具体行动计划,再做决定!”徐国仁用马鞭指了指前面道。

    斥候班长不敢得罪徐国仁,连声点头应是,带着几个同伴在前面引路。

    很快,双方便在一片地势相对空旷平坦的丘陵地带迎头相遇。

    丁大茂见部队停了下来,立即喝问道:“怎么停了下来了?”

    他身边的副官手搭凉棚朝前望去,道:“卑职去看看。”

    然而,就在这时,徐国仁于战马上突然掏出腰间的,对着前面几个晋绥军斥候砰砰砰几。

    “弟兄们,上啊!”看着几个斥候应声而倒,早就有所准备的郭大年,郭虎,牛大根纷纷带头开,并且引领着各自的部下朝当面的晋绥军蜂拥而去。

    保安团这边突然开火,三五九团登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最前面的晋绥军士兵纷纷中弹,成片成片的惨叫着倒了下去。

    徐国仁一边策马往前冲,一边开,直到里的二十发全部打光,他已经一马当先冲到了敌军阵前,不过晋绥军此时被保安团的猛烈密集火力给打的死伤惨重,正处于混乱之中,徐国仁倒没有危险。

    来不及多想,徐国仁立即把之前战斗,缴获的一把大刀霍地拔了出来,挥舞着重达十余斤的镔铁大刀,大吼一声,便策马朝一个跑的慢的晋绥军砍去。

    一刀将他砍翻在地,策马呼啸而过,又撞飞了两个倒霉蛋。

    此时的保安团,经过一线天一战,缴获了二零八团几乎全部的武器装备,等于是一个团装备了平常两个团才能有的机和半自动等自动武器,火力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又是以有心算无备,突然开火,战斗力本来就不强的三五九团从一开始就被打懵了。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们的团长丁大茂指挥水平太烂,战斗打响时,他尚在部队中间,如果能及时命令后面的部队迅速四散开,抢占有利地形,就地组织反击,就算打不赢,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但这家伙就是个贪生怕死的之徒,真正的酒囊饭袋,声一响,他吓得魂飞魄散,顾不上一探究竟,调转马头便朝来时方向夺路狂奔。

    连团长都跑了,本就被打懵了的晋绥军士兵们的表现也就可想而知了,一个个纷纷撒腿狂奔,争先恐后的往回跑,只恨爹妈少生了两条腿。

    跑不过的,就把一丢,跪地抱头直接临阵投降。

    更有甚者,直接往地上一趴,装起死人,试图蒙混过关。

    徐国仁没想到这场战斗打的更加轻松顺利,骑在马上手持大刀,意气风发的往前奋力一挥厉声怒吼道:“弟兄们,全力追击,不要放跑一人!杀啊!”

    冲啊!杀啊!连续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保安团将士们的士气和信心,他们纷纷发出排山倒海般的怒吼,如潮水般漫山遍野的席卷上前,对三五九团发起了猛烈的追击。

    ;

    v

 第五十三章 声名大噪

    第53章声名大噪

    几个三五九团的士兵慌不择路,逃到了一块土坡上,刚过土坡,发现前面竟是一面小湖,顾不得多想,便下饺子般,扑通扑通跳进了水里。

    这时,追击他们的几名保安团战士出现在了他们身后的土坡,再喝斥对方停止逃跑投降无效的情况下,果断举枪射击,将几人一一击毙在了水中。

    很快,几个晋绥军便横尸水面,被他们蹚的有些浑浊的湖水也渐渐被鲜血染红。

    几名保安团战士看都没多看一眼,便掉头去追击其他敌人去了。

    在保安团的全体追击下,失去了有效统一指挥的三五九团士兵们,逃得四散,漫山遍野到处都是。

    数不清的人在逃跑过程中被追击而来的保安团将士,陆续击伤击毙。

    晋绥军的惨叫,保安团在追击过程中的怒吼,连绵不绝的枪声,不时响起的爆炸声,响彻整个战场。

    大约一个多小时后,硝烟散去,这场战斗终于以徐国仁的保安团大获全胜而告终。

    连续打了两个大胜仗,保安团的将士们都十分的兴奋,一个个精神亢奋,干劲十足的开始忙着打扫战场,押解俘虏、收缴武器弹药等各种战利品。

    郭虎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对徐国仁道:“团长,跑了,据俘虏交代,三五九团团长丁大茂跑了。”

    徐国仁翻身下马,擦了擦镔铁大刀上的血迹,不以为然的道:“跑了就跑了吧,不过这次战斗,我们还是经验不足啊,要是早点派一支迂回部队迂回包抄到敌人后面,说不定就是一场彻底的歼灭战,丁大茂这个怂包也不会逃掉了!”

    徐国仁语气一转道:“不过,我们也不用气馁,这两仗能打成这样,将士们表现的都很不错,我指挥上的不足,我也会吸取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指挥能力。”

    郭虎点了点头,问道:“那团长,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是不是趁机打回平阳?”

    徐国仁摇了摇头道:“暂时不着急,经过今天这两次战斗,我们连赢两仗,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是时候见好就收了,先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看看形势发展变化如何,再作下一不打算。”

    于是,徐国仁带着部队,满载着各种战利品,并且押着从两次战斗中缴获的近千名俘虏,出了一线天,继续沿着山区,往西北方向转移。

    一天之内,徐国仁接连打垮歼灭晋绥军、西北军各一个团,并且生擒西北军二零八团团长周士彬的消息一经传出,整个省城顿时陷入一片震惊当中。

    恰逢时任东北军第一军军长、天津卫戍司令的于学忠陪同时任东北军第二军军长,新任河北省省主席王树长,前来省府保定赴任,并且顺便视察当地。

    当二人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吃惊不小。

    经过一番了解后,于学忠和王树常斗对徐国仁这个泥腿子出身的叛军首领起了兴趣。于是他们派人去深入调查徐国仁,基本弄明白平阳事变的来龙去脉后,由于学忠亲赴北平,面见少帅张学良。

    于学忠比张学良大十一岁,又算是奉军两朝元老,而且颇有才能,且为人忠义,所以深得少帅张学良的器重。

    此次中原大战,少帅拥兵入关支持蒋委员长的南京国民政府,所率两军十万精锐,就是由于学忠和王树常统率的,由此可见对他们二人的信任和器重程度。

    “孝侯兄,你不是陪霆午兄去河北考察了吗?怎么突然急着回来,莫非有急事儿?”张少帅得到禀报后,连忙穿戴整齐在书房接见了于学忠。

    孝侯是于学忠的表字,霆午则是王树常的表字。

    虽然张学良以兄长尊称自己,但于学忠却不敢因此托大,连忙神态恭敬的挺身敬礼道:“少帅,孝侯此次回来,的确有件要事要向您禀报!”

    张学良一边招呼于学忠来沙发这边坐,一边吩咐自己的侍卫长李英毅:“去给孝侯兄倒杯茶!”注,李英毅历史上确有其人,东北讲武堂毕业,品学兼优,被任命为少帅的侍卫长,后来在西安事变中带着卫队抓蒋中正者正是他,再后来少帅被软禁,他不顾个人安危护送少帅夫人前去与少帅团圆,从此与张学良将军等人一同被蒋中正软禁。

    直到民国三十八年,与抗日名将黄显声将军被共同杀害于重庆白公馆外步云桥,时年三十九岁。

    ”是!”李英毅欣然挺身应诺,转身领命离去。

    没多大会,便端来了两杯热茶,随后到书房外侍立候命。

    坐下后,张学良才问于学忠:“孝侯兄有何事要向我禀报?”

    “是这样的,有个叫平阳的小地方前段时间发生了一件保安团长杀掉县长和省府官员的事件。”于学忠当即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向张学良简略汇报了一遍。

    听完后,张学良双眸一紧道:“你是说,这个名不经传的小子,才不到二十岁,便以一己之力,接连灭了晋绥军、西北军三个团?”

    于学忠郑重点头道:“是的,其中就包括西北军池峰城所部一个主力步兵团,其团长周士彬应该不是被生擒,就是被击毙在了一线天!”

    “尤其男的是,据卑职调查了解,此人虽然年纪轻轻,但为人却还算忠义正值,当初曾遇到日本浪人当街欺负女同胞,反而出手,从而得罪日本人,差点因此丢了性命。

    至于平阳事件,完全是那吴姓县长等人想要阴谋夺取军权,徐国仁为求自保而导致发生的。”

    张学良听的眼前一亮,他父亲被日本人阴谋害死,对于日本人他自然不会有好感。

    所以,从资料上来看,这个徐国仁出身干净,为人正义,且年纪轻轻就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军事指挥才能,值得拉拢栽培。

    当然,张学良和于学忠也并非单纯看上徐国仁的军事才能,他们都是久经沙场之人,徐国仁这点小胜在他们眼里还不算什么。

    之所以,于学忠会留意徐国仁,主要还是因为此时的华北形势导致。

    东北军在两年前改旗易帜拥护国民政府,今年又拥兵入关,支持蒋委员长,虎据平津,并收编了西北军宋哲元等部。

    蒋委员长更是任命张学良为海陆空三军副总司令,名义上,张学良一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今国民政府最赤手可热,实力最强大的实权人物。

    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华北暨东北王,但是,张学良也明白,华北各地,大小军阀遍地,个个居心诡异,明面上屈服,暗里地都在搞小动作。

    而张学良此次入关仅仅带了十万大军,东北军剩下的数十万大军,都还留驻东三省,防备苏联和日本。

    仅凭这十万人马,控制平津和冀北等长城各关隘绰绰有余,但要想实际上控制整个华北,那是远远不够的。

    这个时候,张学良自然需要扶持拉拢一些势力,帮自己掣肘晋绥军、西北军各部。

    而这时候横空出世的徐国仁自然进入了于学忠的眼界,

    在于学忠看来,徐国仁各方面条件都符合他们东北军的的利益,扶持拉拢栽培他,对东北军百利而无一害,所以他才会立即返回北平,面呈张学良。

    这一点,作为浸淫军旅、政治多年的张学良自然也看得出来,因此,沉吟了片刻后,他便对于学忠道:“孝侯兄,以我的名义,指示河北省府立即停止对徐国仁所部的围剿和讨伐,派专员去和徐国仁所部接洽,剩下的,你应该知道怎么做!”

    于学忠面露喜色的立即起身道:“是,请少帅放心,卑职一定竭力以赴,办好此事!”

    :感谢像牛的男人,小良子无极演太极,藤原千代子,皇御天下等各位大大的打赏支持!今天奥利奥身体不适,码字很慢,还请见谅!第二更晚上八点准时更新。

 第五十四章 峰回路转

    第54章峰回路转

    保定,省府大厅。

    于学忠搭乘火车连夜赶来,在赶来之前,他便以少帅张学良的名义发电给刚刚赴任的省主席王树常,命令省府那帮人,立即停止对徐国仁所部的讨伐。

    王树常早已经得到通知,亲自前来车站冒雨迎接于学忠。

    “孝侯,你可算到了。”于学忠刚下火车,王树常便亲自撑着雨伞迎了过来。

    “事情般的怎么样了?”于学忠问道。

    “少帅的命令,谁敢不听?不过,他们心里肯定也不服气,只是惧于我们东北军和少帅如今的权势,才不得不停止对徐国仁所部的围剿!”王树常十分霸气的道。如今的东北军声势的确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虽然不如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之后,雄踞东北外加关内九省,兵锋直指江南的势头。

    但在老帅惨死之后,能有今日之局面,已经相当不错了,毕竟少帅还年轻,前途无量嘛。

    他们现在所作所为,不也是在协助少帅徐徐图之,以期能尽快实质上控制整个华北嘛。

    上了一辆黑色美国福特轿车,两人在一批卫兵的护送下,回到了省府大院,王树常这个省主席的住处。

    “孝侯兄,你决定好了派什么人去接洽徐国仁所部了吗?”王树常边亲自给于学忠倒茶,边问道。

    “这个我打算亲自去!”于学忠接过茶杯,小呷一口,道:“准确来说,我代表少帅亲自走一趟,这样更能发挥效果,使此人为我所用!”

    “嗯,也有道理,少帅亲邀,这待遇任谁都不无法抗拒,更何况他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王树常点头道。

    “现在,南京政府正忙着剿共,对付桂系和湘军他们,华北暂时是顾不上了,所以现在对咱们东北军来说,既是麻烦,又是机遇。”于学忠道:“因此我们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只要是他有能力,能为我所用,那花点代价也是无所谓的。霆午兄,还得麻烦你,尽快想办法联络上对方,把我们的意思通告给对方,然后我也好走这一趟。”

    王树常郑重点头道:“放心吧,我马上安排。”

    …………

    距离一线天大概百里开外,一片茂密的山林当中。

    徐国仁的保安团正在就地休整。其实早在几天前,徐国仁便带着他们一路狂奔,转移到了这,觉得这里地理环境还不错,便暂且驻扎了下来,好好休整休整,顺便等候各方面态势变化。

    对于跑路逃命这件事儿,徐国仁是认真的。

    几天来,徐国仁把侦察连上百名骑兵全都陆续派了出去,可以说,方圆百里之内,几乎都在保安团骑兵侦察兵的监控范围之内。

    但是,让徐国仁有些坐立不安的是,吃了这么大的亏,西北军和晋绥军,竟然都毫无动静起来。

    徐国仁明白,有时候越是安静,就越不平静,对于他和保安团来说也就越危险。

    考虑了一番后,徐国仁决定继续跑路,正当他打算下令开拔时。

    一直在鼓捣她那部无线电台的郭诗吟,兴冲冲的跑了过来,因为跑得太快,胸前那对高耸的乳峰,令徐国仁不禁为之提心吊胆。

    因为不懂,加上郭诗吟身份的特殊性,所以徐国仁压根没有过多去了解郭诗吟的无线电台,虽然觉得高大上,却总觉得那不是自己的,一点都不感兴趣。

    主要徐国仁现在也没啥需要对外联络,否则,是不是自己的都不重要。

    “这么慌慌张张的干啥,想我也不用那么着急啊,将士们都看着,要顾及形象!”徐国仁的心情还算不错,所以故意调侃开玩笑道。

    郭诗吟不禁俏脸一红,妩媚的白了徐国仁一眼,却没有生气,而是笑吟吟的道:“国仁,恭喜你!”

    “恭喜我干啥?又不是娶了你……”徐国仁后面和你妹妹的话,最终还是咽了回去,笑着道:“有啥好消息?快说来听听,要是不够好,你可得亲本团长一下啊!”

    郭诗吟哭笑不得,上前,掐了徐国仁胳膊一下,略施惩罚,道:“我刚才刚刚得到消息,我们接连打垮西北军、晋绥军的消息传到了北平,张学良张少帅哪里,张少帅下令停止对我们的围剿,并且决定给我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张小六?”徐国仁听完,也是十分诧异,道:“什么叫给我们改过自新的机会?我们有啥错?老子们是被贪官污吏给逼上梁山,不得不反的好不?”

    郭诗吟道:“国仁,不能这么称呼,不管怎么说张少帅现在也是海陆空三军副总司令,促成了国家的统一。至于改过自新,我想应该只是一个官面上的用词吧,毕竟各方面势力都看着呢。”

    徐国仁却有些不敢相信道:“老子魅力能有这么大?该不会是省府那帮人见来硬的不成,故意冒充少帅,给老子下的套吧?”

    郭诗吟听完秀眉微微一蹙,沉吟道:“你说的这个倒也不是没可能,这样吧,我再去确认一下。”

    “嗯,这样最好。”徐国仁点头道。

    没多久,郭诗吟再次来到徐国仁跟前,带着笑容道:“这件事儿应该是真的,我已经通过电文,直接和河北省省主席王树常将军联络上了,对方说,为了表示诚意,于学忠将军会亲自来与你洽谈具体的改编事宜。”

    “王树常是谁?于学忠倒是好像听说过。”徐国仁的历史知识在班里也就处于中等水平,不可能民国的人物都记得那么清楚。

    郭诗吟耐心的介绍道:“王树常是时任东北军第二军军长兼河北省省主席,于学忠是第一军军长兼任天津卫戍司令,此次少帅拥兵入关,统兵的两位大将就是他们两个,可以说是少帅张学良的左膀右臂。

    由此可见,他们也是真心想要收编我们保安团啊!只要我们接受了少帅的收编,那就是正规军了,西北军和晋绥军以及省府那帮人再也不敢找咱们麻烦了。”

    “哦!”徐国仁听的他们来头都不小,心里不禁有点小得意,又有些惶恐,问郭诗吟道:“你说这张少帅看上我哪一点了?竟然主动招揽我?”

    郭诗吟微微一笑,道:“因为你足够优秀啊,从无到有,带出了一支这么能打的部队,短短几天内,又接连打垮晋绥军,西北军三个团,生擒西北军名将周士彬等人。”

    徐国仁却陷入了沉思当中,他冷静的分析了一下时下中国之局面,最终得出了答案。

    “你再想什么呢?”郭诗吟见徐国仁一副沉思的模样,终于忍不住问道。

    “我再想,招揽我对于张少帅的东北军有什么好处。”徐国仁意味深长的道。

    “这个能有什么好处?对于我们来说重要吗?”郭诗吟不解的问道。

    “当然重要,知道自己的价值,才能为自己争取利益最大化。”徐国仁道。

    “这种事情,又不是买卖。”郭诗吟道。

    “错,任何事情都是有价格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张少帅和他麾下的高官们,招揽我也是一次买卖!”徐国仁道。

    “张少帅现在可是全权负责整个华北以及东北的所有军政大事儿,你是不是想多了。”郭诗吟道。

    “正是因为如此,他才需要拉拢招揽我这样的后起之秀。”徐国仁道:“行了,具体的你暂时不会明白,等事后我再告诉你。先去和于学忠、王树常他们联络吧。”

    “你说清楚啊,张少帅为什么要拉拢你?”郭诗吟有些郁闷。

    “因为他要实际上控制华北,因为我可以帮他掣肘晋绥军、西北军。”徐国仁道:“我的保安团并不属于这两支军阀任何一支,对东北军来说是最合适的棋子。不过不管怎么说,局势发展到现在,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峰回路转,至少,咱们不用再跑路了!”

    ;

 第五十五章 谈判

    第55章独立第88旅

    郭诗吟似有所悟的点了点头,徐国仁笑了笑道:“好了,去给他们回电吧。”

    “嗯。”郭诗吟轻轻点头,转身离去。

    三天后,于学忠带着几名随从,骑马来到了一线天,徐国仁在牛大根率领的一个警卫排簇拥下,也骑马赶来。

    “阁下便是徐国仁吧?”年约四十的于学忠穿着一身整齐的军装,打量了一番徐国仁后,面带微笑的问道。

    “正是徐某。”徐国仁于马上拱手道:“你是于学忠将军?”

    “对。”于学忠见徐国仁不卑不亢,如此年轻,目露赞赏的点了点头道:“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

    徐国仁笑了笑道:“多谢于将军夸奖,不过时间宝贵,我们还是谈点正事儿吧!”

    于学忠点头道:“好,于某也喜欢爽快人。我年长你不少,就喊你一声徐老弟,不算辱没你吧?”

    徐国仁笑道:“当然不会,于将军赫赫威名,小弟也是如雷贯耳,能和您称兄道弟,也是我的荣幸。”

    “哈哈。”于学忠听完十分高兴,徐国仁虽然有股子的傲气,但也还算懂得做人,没有目中无人,这让于学忠心情大好,认为徐国仁还是值得栽培,并且可以掌控的。

    “好,那老哥我就开门见山,打开天窗说亮话了。”于学忠爽朗一笑道:“少帅的意思,只要你接受改编,可以授予你一个独立团的番号,让你重新驻守平阳,粮秣军饷、武器弹药一律由我东北军供应。”

    见徐国仁面不改色,于学忠暗暗赞赏,顿了顿继续道:“不过,从此以后你要服从少帅的命令,这点我想徐老弟你也应该明白吧?”

    徐国仁当即笑道:“这个好说,不过,我杀吴兴等人,又击溃晋绥军、西北军三个团的事情怎么办?”

    于学忠道:“只要你成为我们东北军的一员,也就是正儿八经的国民革命军了,谁敢再找你麻烦,那就是不给少帅面子。况且,吴兴那件事儿,我也调查清楚了,你没有大错。至于晋绥军、西北军的损失,少帅自然会从其他地方补偿,安抚他们,你大可放心。”

    顿了顿,于学忠又继续道:“怎么样,少帅对你不薄吧?我也很器重你徐老弟你这种少年英才啊,假以时日,必成国家栋梁!”

    徐国仁却沉吟了片刻,抬头道:“我要当师长!”

    于学忠吃了一惊,道:“你说什么?”

    “我说,我要当师长!”徐国仁迎着于学忠的目光,坚定不移的道:“我现在就是团长,如果还是当团长,那接不接受贵军的改编都无所谓,而且,一个团长,职位太低,对我来说,还是不够安全,随时都可能被人害死。”

    于学忠蹙眉道:“徐老弟,你这胃口也太大了吧,你可知道,如今国民政府大规模缩编,无论晋绥军,西北军还是我们东北军,原来的集团军,军团全部缩编为军,军缩编为师,现在的师长含金量可比以前高多了。

    你一张口就是要当师长,这让我很难办啊!”

    师长和团长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实际可是差了千里都不止啊。

    如果徐国仁所部还是一个团的话,张少帅随便指甲缝里露出来的钱财,都够养活他们的了。

    要知道,此时沈阳兵工厂作为全国最大的兵工厂,步枪等,一天的产量就可以装备一个营,这也是张少帅的东北军,正规军加省防军总数超过五六十万还多的底气所在。

    而一个师可就不一样了,徐国仁既然敢提出这样的要求,那就肯定不会满足以师长之名,实领一团兵马。

    也就是说,他的保安团也肯定要扩充成一个师,最起码也得是五六千人,那可就不一样了,武装养活这些部队所需要的财力物力得呈几何的增长。

    况且,从一个被地方政府定性为叛军的团长,直接提拔成师长,哪怕以少帅如今的权势,也难免引人非议。

    正如徐国仁之前所说的那样,任何事情都是有价值的,一旦他的要求超出自身价值,那对方可能就很难接受了。

    这一点,徐国仁自然明白,他也知道,当个师长,一跃成为将军级别的人物不太可能。所以也只是漫天要价,等着对方坐地还钱而已。

    徐国仁的心里目标是混个旅长当当就不错,一个旅少说也得两个团,外加几个旅部直属营连级部队,总兵力少说也得四五千人。

    自己手里现在缴获了一大批武器弹药和粮秣,再有东北军按照一个旅的后勤供应,徐国仁再拿那些地主老财放放血,养活一个兵力堪比乙种师的满编旅,应该不成问题。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己有了足够的实力,才能更好的在这乱世当中生存下去,这个道理徐国仁现在已经是深有体会。

    既然张少帅和他的东北军在这个时候向自己抛出了橄榄枝,徐国仁自然要好好把握,借机更好的壮大自己。

    当然,这个机遇也不是平白无故自己飞来的,如果没有平阳到一线天的三战三捷,先后打垮西北军、晋绥军三个团,生擒周士彬的战绩。

    恐怕于学忠和张少帅他们连多看自己一眼都不会。

    所以,这个机会是徐国仁自己率麾下将士,拿命拼出来的。

    因此,沉吟了片刻,徐国仁才对于学忠道:“既然于将军难做,那请恕小弟恕难从命了,告辞。”

    说完,徐国仁调转马头就要离开。

    于学忠见状顿时急了眼,连忙摆手叫住了徐国仁:“徐老弟慢着,师长虽然不能给,但是旅长,我想应该问题不大,不过我也不能私自做主答应你,还要等我回北平亲自面见少帅,替你好好说说。”

    徐国仁露出得意的笑容,随即收起笑容,重新调转马头转过头来,勉为其难的沉吟道:“看在于将军你亲自来和徐某谈判的诚意上,那就旅长吧,请于将军回去替我转告少帅,今日少帅给我和麾下将士一条活路,徐某此生必不负少帅提携之恩,有朝一日,定会率麾下将士赴汤蹈火以报之!”

    于学忠露出满意的微笑,点头道:“好的,话我一定带到,少帅当年也是年少从军,像这么大时,早已统率千军万马驰骋疆场。说起来,你很有他的影子,我想少帅应该会答应你的。”

    徐国仁心中一动,还是没能忍住,开口提醒道:“于将军,在下还有一言,也希望将军一并带到。”

    “徐老弟有话请说。”于学忠微笑肃手示意。

    “日本鬼子亡我之心不死,觊觎东北四省久矣,请少帅多加小心。”徐国仁点到为止,虽然知道九一八事变会爆发,但徐国仁却不能直接说出来,原因很简单,他说出来也不一定会有人相信。

    而事实上,当初九一八事变已经爆发,甚至在日军已经侵占沈阳,并且朝南满铁路沿线各要镇发动进攻的情况下,当时国民政府上下以及东北军高层,还认为事态可控,日本人不敢鲸吞东三省呢。

    所以,更别说这话是从徐国仁口中说出,哪怕是于学忠嘴里说出来,也不见得能引起多大重视。

    徐国仁之所以说出来,也只是但求无愧而已,毕竟他是一个中国人,血还未冷的中国人。

 第五十六章 独立第88旅

    于学忠却没有想到,徐国仁这个泥腿子出身的年轻人,竟然还有如此远见,心里对徐国仁不由得又高看了一眼,点头道:“好的,你的话我会如实带给少帅的,就此别过!”

    “那徐某就等于将军您的好消息了,告辞!”徐国仁拱了拱手,旋即猛地一拉马缰绳,胯下战马嘶鸣一声,调头往来时方向狂奔而去。

    牛大根带着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