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第一鬼才(梦与)-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存,谁愿意出来当兵,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诸葛瑾笑毕,紧接着就是一叹,语气之中,说不出的萧瑟。
李儒张了张口,想说什么却又觉得无话可说,一个枭雄,必然是战绝天下的,心狠手辣更是其必不可少的手段,战争,从来就没有仁慈一说,似诸葛瑾这样的,基本上都已经被历史所淘汰掉了,譬如孔融,再如陶谦,当然,诸葛瑾比起这两位来说,仁慈之心要更甚一些。
诸葛瑾如此表现,李儒心中便已知道,其已然已经想的明白了,这,不正是他这次直言,所想要达到的目的吗?只是不知为何,李儒心中,一抹失落渐渐升了起来。
“曾经,在我很小的时候,我见过百姓流离,见过家族衰落,见过浮华荣世,见过白骨累累,力有所尽时,一个人,即便是力量再强大,所能做的事情终归太少,于是我努力,不断地鞭策自己,用了十数年的时间建立起了如今的势力,我所图者,不是位极人臣,不是登高问鼎,不是金帛荣耀,生平只愿,那些需要我守护的,我有能力能够守护得住。”一开始,诸葛瑾的声音有些低沉,只是在说到这里时,诸葛瑾脸上微不可查的绽放出一种辉光,整个人的气质更是在这一刻变得更加吸引人的心神,那种坚定,那种虔诚,让屋中众人瞬间感到感动。
“家安国安,于愿足矣。”八个字,声音并不大,此时听在众人耳中,却如钟鸣,久久不息。
这一刻,李儒只觉得有些失神,不久前升起的那一抹失落,早已不知道被他抛到了哪里,诸葛瑾虽然还未明说,他心中却是已经能够猜出一些了,此时的他,心中升腾而起的,是一种羞愧,那是一种对于他自己一直以来的人生观而感到的不安与愧疚。(/)
在未遇到诸葛瑾的之前,李儒从来不会相信,这个世上,真的会有如同诸葛瑾这样一般身居高位,却『性』情如此的人,面对着时刻发生着变化的各种诱『惑』,没有人能够真正的抵挡得住,起码他李儒,就不是一个能够抵挡得住的人,而诸葛瑾,却做到了。
果然,就在李儒仍旧神游着的时候,诸葛瑾却并没有停歇,声音仍旧是一如既往的淡然:“我在,则天下百姓的希望便在,即便是此时遭受苦难,总有一日会苦尽甘来,也许如同董卓那样,杀伐果决的『性』格更容易踏上高位,只是那些,却非是我所愿。更何况,以那样一种心态登上高位,我根本就不能保证,在面对着帝位诱『惑』的时候,我仍旧可以如同此时的我一样,心思平静,**如海,不可预测,若是有一日,我如董卓,则于天下百姓,何来福分之说?”
屋子中,因为着诸葛瑾接连的变化,顿时沉浸在了沉默之中,没有饮酒,没有言笑,屋中那没有止歇的歌舞,此时却成为了映衬着屋中寂静之物。
“我力所及者,乃在青徐,就如文优之言,天下百姓为百姓者,青徐百姓,也同样为百姓,若是行那舍一得一之事,瑾却宁愿止步原地,瑾之所为,不求其他,但求问心无愧而已。”此时的诸葛瑾,仿佛是进入到了一个特殊的领域中,内心平静如水,对于屋中的一切,很透彻的都映入到了他的脑中,口中自顾的说着不停:“我所为者,乃是需要我来守卫的,只余其他,瑾非圣人,行不了圣人之事,也无圣人之心,大爱,于我而言,若无爱我,何来大爱?”
诸葛瑾的话,让屋中不少人心神震动,也是由于今日他这一番话,造就出了诸葛瑾军在战争之中,对于敌我明显差异化的两种做法,可以说,诸葛瑾的思想,影响了无数人的观念。
也许有人就会提起,既然是将自我放在首位,那岂不是会引得国家大『乱』?其实不然,诸葛瑾在将这种理念提出的时候,就鲜明的将敌我的矛盾突出了出来,若是一人在国家之事上运用此法,那他所要承受的,就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律法了,还有道德良知的谴责。当然,事物总是有着两面『性』的,一个再好的制度,也只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促进着国家、社会的发展,只有那不断向前发展的事物,才会踏上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时间不曾停歇,很快的迈过了年末,公元196年七月,蔡琰为诸葛瑾添下一子,取名为诸葛邵,与此同时,卞玉也诞下一子,取名为诸葛昭,同年,甄家四女甄荣下嫁,仍旧是嫁入了诸葛瑾府邸。十月底,黄忠之女黄氏舞蝶诞下一子,其夫诸葛禄,早在黄舞蝶怀有身孕之后,便被诸葛瑾遣出了琅琊,派往豫州军中任职。同年十一月底时,曹豹之女曹颖、冯礼之女冯颖也先后诞下一子一女,此时,诸葛亮正妻董琳诞下一对双胞胎,,一下子得了两个儿子的诸葛亮顿时笑得眼睛都眯住了,连带着手中的工作都做的顺当起来。
迈步进入到十二月的时候,青徐两地,再加上兖州、豫州、扬州三地,遭遇天灾一年,修养一年之后,五州之地迅速恢复了起来,至年底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恢复到了灾难之前的六层。
“粮草,如今所欠缺的,便是粮草了。”府邸中,诸葛瑾听着田丰报上来的数目,心中仍旧很不满意,这一年,在遭受了灾难之后,也算是过的风调雨顺,青徐两地百姓在政令之下,开始加大了开荒的力度,只是这样收了两季收成,却仍旧达不到诸葛瑾所期望的目标,对于此,诸葛瑾也是无奈,只能说,这个时代,地里粮食的产量,实在是低的可怜。
“主公,此事着急也没有用,以丰来看,主公手下的实力恢复的已经很是迅速了,主公可知,洛阳城处,距离着当年发生之事已经过了近八年的时间,此时的境况也不过只恢复到了早先洛阳繁华程度的两层,对于我们来说,能够做到这样,已经是很努力了。”田丰摇摇头,对于诸葛瑾妄图完全恢复的野望,只能摇头苦笑,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古人,他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恢复力呢,就算是青徐两地,这些年间,若不是当年颁下难时军制制度,统一调派了资源、劳动力,只怕是也不会有这这样多的恢复了,可是即便如此,诸葛瑾竟然仍不满足。
“算了,先不说这些了,文和,幽冀那边,有什么新的消息传来吗?”诸葛瑾叹了口气,有些头疼的撇了撇嘴,随即将此事暂时揭过了,转而对着一旁的贾诩出声询问道。
这两年,没有了诸葛瑾的天下仍旧是闹腾十足,逃奔的烧羌的马岱并没有在第一时间鼓动羌人发动叛『乱』,五千马家军,被他分出了四千五百人护着马腾家眷,一路分散、化妆,绕过雍州,自草原之上经过,沿着并、幽两州的边界处,一路向东南疾行,忙于交战中的鲜卑、匈奴,刘备、袁绍,谁也没有注意到,一支四千多人的队伍悄然间打几人眼皮子底下经过,投向了他们的敌方——诸葛瑾,而没有了拖累的马岱,顿时在凉州后方活跃了起来,顿时将曹『操』准备南下益州的计划给大『乱』了。
与曹『操』相比,孙坚的动作却是更大了些,一面大军北上,趁势袭了司州刘表统率地方,一面亲自带兵,于宛城城下,『逼』降了盘踞在此处多年的张济、张绣叔侄,没有了绝『色』佳人邹氏,孙坚却没有如同历史上的曹『操』一样,遭逢一场惨败,其后不久,孙坚大军忽然挥师向南,自贵阳郡出再向南,一路大胜交州本地世家,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将交州纳入了他的麾下。
诸葛瑾的问话,贾诩听了不由有些皱眉,对于此事幽冀两地的情况,他心中其实也是疑『惑』不已,晃晃头,微微将心神收回些,贾诩这才不动声『色』的出声回道:“战况胶着,即便是寒冬已久,也不见袁绍止歇过,以我观之,此时的袁绍只怕是已经彻底的癫狂了,冀州境内,袁绍招兵从未停止过,直到最近消息送出时,袁绍再次集结了十五万大军,开赴向了范阳城下。”
稍微顿了下后,贾诩脸上带着些不解接着说道:“整个冀州,此时无论是哪里,都已经成了空壳子,诩实在想不明白,到底是发生了何事,竟然让袁绍如此孤注一掷……”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正文 第三百零二章:连战不止,蹉跎倾颓
/不要说贾诩,就连诸葛瑾,也是闹不明白,袁绍到底是吃了什么『药』,居然就与刘备死磕起来?
说起这个,袁绍其实也很无奈,他手下主要的五个出谋划策之人中,有四个都分析得出了战或有一线之机,不战,亡不久矣。(/)要知道,他手下这几个人,何曾这样齐心过?袁绍虽然骄傲,却不是白痴,在成功鼓动起草原之上的外族行动起来后,果断的出兵,两面夹击于刘备,只是结果,却出乎了袁绍这边所有人的预料,数十万的大军不但没能将刘备击溃,反而将他自己完全的陷入到了战争的泥潭中,此时的他,即便是想要撤退,也已没有了后路。
袁绍在强撑着,刘备又何尝不是,早先为了抵挡外族的入侵,刘备几乎上已经将所有的底牌都亮了出来,与袁绍又僵持了一年,可以说,此时的幽州,底子已经被掏空了。
“大哥,晋阳那边传来消息,只怕是守不住了。”范阳城中,只是一载的时光,此时的刘备竟然已是华发丛生,陈到看着,心痛不已,微微犹豫了下,还是将刚刚传至的消息说了出来。
“云中被截断时,我便已经知晓,晋阳之失,已是迟早之事,没想到,竟然能够坚持至今,只是可惜了齐周,千里相隔,只怕是再无相见之日矣。”刘备话中,说不出的唏嘘,接连不断的战争,让得他很久没有安稳休息过了,去岁还好,入冬时双方罢战了一段时日,而今年,战争却一直打到了年底,至今没有要止歇的意思,刘备军目前所凭借的,不过是心中尚存的一口气,一旦这口气也没有了,败亡,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可恨,这袁绍与外族勾结便算了,如今放着南面势大的诸葛瑾不顾,与我们死磕又有何意。”沉默了片刻,陈到忽然间一拳头砸在桌面上,发自喉咙深处的嘶吼着道。
刘备听了,神『色』更是黯然,一个袁绍,就已将他拖入到了万劫不复之地,更遑论向南的诸葛瑾,亦或是向西的曹『操』,或者说西南方向上的孙坚,哪一个比起袁绍不是要更强?想到这些,刘备第一次的觉得,自己迈步走上这条道路,是不是真的选择错了?
刘备神『色』的变化,陈到在第一时间就已发现,顿时便知道自己说错话了,神『色』不由变得有些不自然,这些日子,即便是粗犷如张飞,在刘备面前,也是矜持着不提其他,没想到,自己竟然还不如自家二哥,一时间,陈到只觉得脸『色』羞红,恨不得能够找到一条地缝钻入其中。/
“代郡那边如何了?子家是否安好?”陈到正尴尬间,只听见刘备的声音忽的又响起,听到刘备问及子家,便已知道的刘备的忧虑。
“大哥放心,卢毓那小子机智着呢,张颌在起手中,也没有讨了好去。”提起卢毓,陈到的声音中不由的带上了些欢喜,这卢毓不愧是卢植的儿子,虽然不过是一文士,豪情却是不减其父,对于兵事也很是精通,就连陈到自己与其相比,底子都显得有些单薄。
云中丢失之后,张颌北上,刘备果断的将雁门舍弃掉,留下卢毓驻守代郡,自己则亲率大军,火速驰援范阳,这才能堪堪与袁绍对峙了一年多的时间,没想到,临危受命的卢毓,竟然在代郡中将自己的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成功的将袁绍大将张颌阻挡在了代郡之南。
一年多的战争,让得两边的文武都迅速的成长着,譬如卢毓、陈到、张飞,譬如张颌、高览、牵招,当然,顾雍、辛评、阎柔,审配、荀谌、崔琰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大浪淘沙,真金始现,战火中的磨砺,让得他们变得开始独当一面,而与此同时,幽冀两州之地,却越发的变成了一个空壳,无论是在人口上,还是在钱粮上,只是战争中的两家,此时已经杀的红了眼睛,谁又会去在乎这些?或者说,谁还能在乎的这些?
“老师将子家托付于我,战争到了如此地步,无论成败,也是时候为其安排好一条退路了。”提起卢植,刘备顿时感伤起来,对于他而言,是卢植带给了他一片新的视野,虽然在他心中也有着不为人知的野心,对于卢植,刘备却是发自内心的敬重,都说师恩大于天,可惜,这个老人,却是早早的走了,子嗣传承,自己却是一定要为其留下。刘备的话语中,已经没有了求胜之念,如今幽冀已经成了两个病秧子,即便是身形巨大,又如何能够威慑得了四野的凶狼?刘备看的透彻,只怕是在两家分出胜负之际,也就是两家的末路了。
“叔至,去将宪和找来,我有事要与其商议。”头颅微微上扬,刘备将眼角的泪珠压抑了回去,望着窗外已经昏黄了的天空,刘备只觉得心神一阵疲乏,良久回过神,对着陈到吩咐道。
“好。”陈到点点头,眼光转动,扫了一眼旁边正抱着酒瓶子打盹儿的二哥,翻了个白眼走了出去,如今幽州面临着生死存亡,也难得他仍旧是如此没心没肺。
屋中,在陈到走后,又陷入了沉寂之中,偶尔间传出一声张飞的酒酣声,却是将屋子映衬的更加寂静了,对于这一切,刘备熟视无睹,他的心中,却是思绪翻飞,翩然奔驰着。
当初刘虞让位,刘备还能清晰地记得,当初的自己是多么的兴奋,想想也是,他本不过是一织席贩履之人,自打明了道理,内心深处就燃烧着一团熊熊之火,野心,不可避免的滋生了出来,也是由此,在第一次遇见张飞、陈到二人之后,刘备便将二人的命运与自己仅仅相连在一处,一步一步的走出了今天的成就,只是如今看来,当年的决定,只怕是选择的错了。
“唉……”不知何时,刘备长长的叹息一声,目光缓缓自远方收了回来,一声叹息,声音之中却是带着百般感触,有着悔意,有着不甘,也有着浓浓的无奈。
“主公可是后悔了?”屋子中,一个声音倏然响起,没有质问,没有喜恶,只是那么平淡的。
刘备先是一惊,随即就反映了过来,看着那不及四旬,却白发满头的男子,一时间,刘备只觉得鼻间一酸,到口的话顿时哽咽在那里,看着来人怔怔出神。
“随备这些年,宪和可曾后悔过?”来人也与刘备一般,看向对面的神『色』间满是复杂,过了良久,刘备忽然开口出声,没有回答,反而对着来人低声询问道。
“不曾。”简雍答复的虽然简短,却是干脆直接,没有丝毫的犹豫迟疑,随即眼光却是散『乱』起来,思绪翻飞,穿透过了无数的光华,当年涿郡之事仿若是就发生在眼前。
要说刘备手下诸人,论才华,简雍只能算得上是一般,而其偏偏是刘备最为信任的人,比之张飞、陈到这两个结义兄弟也惶惶不相多让。这一世,刘备没有如同历史上那样遭受那一系列的磨难波折,自然也就没有了简雍那种生死相随的佳话,虽是如此,简雍却仍旧是一如既往的忠心追随,自涿郡与刘备一道起兵之日起,便一直为了刘备奔走忙碌。
简雍与刘备,两人可以说是打小儿就相识,简雍深深为刘备所表『露』出的那种气质所折服,也是由此,在知晓刘备招募乡勇,准备用以对抗黄巾贼『乱』时,简雍毅然决然的变卖了家产,自此追随刘备,十几年间如一日般,也是由此,刘备对其,可谓是除去张飞、陈到二人之人,最为信任的人,这也是为何,在刘备心中起了波澜之时,第一时间要找的人,就是简雍。
“自雍追随主公起,就从来没有后悔过,主公之志,犹如青天,主公之德,犹如甘霖,纵观这十几年间,能与主公比肩者,惟琅琊诸葛瑾而已,然其人毕竟是外姓,其心,已昭然若揭。”深深吸了一口气,简雍强自压下心头的颤动,尽量装作平淡的开口说道,如今幽州的局势,他心中虽然所知不多,却也明白不少,此时看刘备的姿态,显然已经有了倾颓之意,只是面对如今危局,却不是他所能解决得了的,简雍在无奈的同时,更多的却是悲痛,替刘备感到痛心,只有他心中清楚,刘备为了如今坐拥着的一切的,究竟是付出了怎样的心血?
“宪和,幽州的结局,已经是不可更改了。”刘备嘴角,挂上了一丝无奈,见简雍还要再劝,却是伸出手给挡住了:“我虽不愿言败,然事已至此,非是人力所能及的,你们追随我一生,我心已铭记在心,却不能眼睁睁看着你们随我一起败亡,这次寻你,却是有些事情想要拜托与你,宪和可愿助我最后一程?”
“但有所言,誓死奔赴。”简雍声音不大,说的却是铿锵有力,轻微的回音响亮在屋子中,却是显得更加郑重了。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正文 第三百零三章:刘备遣使,诸葛意动
/时间,在不经意间总是匆匆走过,早先定下的两年修养生息,转眼间便要过完,两年的时间,虽然没能让手下各地恢复到灾难之前的模样,却也堪堪恢复了八层实力,以着中原之地的富庶,即便是八层,也足够使天下诸侯为之侧目了,年底的时候,琅琊城中,却是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为中原一统,带来了一个好的消息。/
“文和、公达,坐吧,你们来看看这个。”诸葛瑾府邸中,贾诩、荀攸接到诸葛瑾递过来的话,匆匆的赶了过来,刚一进来,便只见诸葛瑾伸手,将一封信函递了过来。
看着低头细看的两人,诸葛瑾眉头微不可查的轻轻皱了下,信函是刘备使者简雍呈上来的,只是对于刘备,后世而来的诸葛瑾内心却有着深深的戒备,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戒备,比起对着曹『操』,更加浓重了些。刘备是谁?要知道,曾经的他,在这一生之中遭遇的挫折多不胜数,何曾见他萎靡不振过?屡败屡战,却最终开创了汉家天下最后的一次辉煌。
“刘备托孤?托给主公了?”贾诩将书信看了一遍,随手递给了荀攸,如今天堂已经整改完毕,贾诩就成了除去诸葛瑾外,最为悠闲的人,而荀攸那边,因为诸葛亮已经逐渐的展『露』锋芒,荀攸便也抽了个空子躲了出来,清闲的两人,却是第一时间被诸葛瑾捞了过来。
“这是好事啊,刘备托孤,其必然是与袁绍消耗甚重,来年开春,只怕是中原之地将要大定了。”又过了片刻,荀攸也将信函看了一遍,与贾诩的不动声『色』不同,荀攸却是十分高兴的惊呼起来,其脑海中,仿佛已经看到了中原一统之日,而此时他的眼前浮现出来的,竟然不是自己,不是诸葛瑾,也不是颍川荀家,而是荀彧。
荀彧,论起辈分却是长他一辈儿,年纪比起他却要小上几岁,年长的他,却总是生活在荀彧的光环之下,即便是荀家之人也知道,他荀攸,其实也是不凡,只是希望更多的,却是寄托在了荀彧身上,这从荀彧投向曹『操』,荀家举家相随便能看出端倪,索『性』当年他看好诸葛瑾,并义无反顾的投了过来,没想到他有一日,竟然成为了定鼎中原的缔造者之一,这让他怎能不激动莫名?至于刘备,也不知是不是荀攸此生看错的最厉害的一个人,他从来就没有看得起过这个到处顶着汉室宗亲帽子的人,这一点上,其实不止是他,就连田丰、沮授等人,也没有几个人看得起过,不得不说,刘备在这一方面,做的确实厉害了许多。/
到是贾诩,因为掌握着细作,所知道的情况也不是他人能够比拟的,对于刘备,贾诩反而看得比较透彻,荀攸之言,贾诩听了,如同诸葛瑾一样,眉头不由的就皱了起来。
“简雍言,幽州已空,刘备欲与袁绍誓死一战,为我剿灭袁绍创造良机,条件只有一个,就是要给张飞、陈到等人一个护佑,若是需要,他更可以劝说几人投向我手下效力,这等之事,你们以为若何?”诸葛瑾起身,就在屋中踱起了步子,这一次,他是真的犯难了。
因为熟知,所以忌惮,诸葛瑾也可以说是身在局中了,他只是看到了历史上刘备曾经的不屈不挠,却忘记了,在那段历史之中,身为中原枭雄的曹『操』,所行的乃是残暴之道,而南方孙家,所行的也是相差无几,也是如此,却恰恰给了刘备一个机会,一个可以收拢人心的机会,如此,他才会几十年如一日的奉行着一个仁字,而也正是这个字,成就了刘备一生的辉煌。
而如今,曹『操』崛起与西北,刘璋暗弱,最终的结果不是被曹『操』吃掉,就是被南边的孙坚灭杀,孙坚强势,更是有着世之虎将之称,虽然与诸葛瑾并分江南,却是独霸了荆州之地,其势亦是不可阻挡。这一世,天下间并没有过多的遭受动『荡』,中原之地,诸葛瑾更是牢牢掌控了五州之地,而偏偏,诸葛瑾所行的,却恰恰是仁,比之他刘备所行的更加彻底,那么,他刘备的出路在又哪里?寻了一圈,刘备却是绝望了,势不可成,前行无路,却是生生将他的野心、心智磨砺的平了,这也是为何,刘备做出了这等决定,只可惜,此时的诸葛瑾对此却是一无所知,正为了简雍的到来,感到苦恼呢。
同样的,被诸葛瑾遣人暂时安置下来的简雍,此时也是满脸的忧虑,刘备的嘱托,在他看来,是已经放弃了生的希望了,因为在他所提出的条件中,就没有这样一条。
有些人,生来就是王侯,有些人,生来却是低贱,只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当然,这也不是说,人人都可以最终成就王侯,大浪淘沙,真金始现,而这其中,最为特殊的,就是那枭雄之姿。一个成就王侯的人可以平凡,却不可以没有这样一种特质,而刘备,就具备了这样一种特质,他心中很清楚,有着诸葛瑾的存在,他已经无路可走,若是有着幽冀的底蕴,或许他还可一争,而如今,他手中已经没有实力了。
投降?刘备不是没有想过,暂且不说诸葛瑾能否接受,即便是接受了,他刘备肯安心的为诸葛瑾为臣下吗?答案显然是不可能的,他不可能再如同历史上那样,袁绍、曹『操』、吕布、刘表,只要是能够活命的,他都不吝惜去做,因为有着希望,有着信念支撑着他忍辱负重,而如今的他呢?什么也没有,除了已经是一个空壳子的幽州,他什么都没有。
再者说,异地而处,若是诸葛瑾走投无路,向他投降,只怕他也不敢接收下来,若只是手下的人才,反倒是可以求得一线生机,刘备正是看透了这一点,这才想要为他二弟、三弟等有限几个人,求得一线生机,至于他,生死与他已无多少挂碍。
“主公,刘备之言或可信,然其本人与其子嗣,主公却需三思。”贾诩开口了,心思敏感的他,此时已经有所察觉,只怕诸葛瑾最终的选择,会是接受下来刘备的条件,不为别的,单只是张飞、陈到这样的绝世猛将,诸葛瑾看着,就没有放过的道理,只是贾诩心中,却实在不愿如此,刘备的心思他过深沉了,谁也不能肯定,在未来某一天,会不会就是因为着今日的一番举动,让自己这边陷入到危机之中,即便是贾诩,也不能。
“不然,幽、冀、并三州之地,地域广阔已胜青徐数倍,更兼得幽并多产良驹,我们目前虽然并不缺少马匹,然则两地,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最为安稳的。再则,袁绍、刘备两家,即便是连续打了两年的战争,如今所残留下来的士卒,也需要我们花费掉很大的代价了,若是刘备肯降,则一切再不是问题。”诸葛瑾第一次的,感觉到了手下人意见分歧时带来的痛苦,之前的时候,无论是何时何事,诸葛瑾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决定,而这一次,却也是第一次这般迟疑。荀攸心中,心思已经飞到了中原大定之时,对于贾诩的话,自然而然的出言反驳起来,而且一出口,事情调理竟然让他理得清晰。
“公达莫非忘了,刘备总归是一家诸侯,若是其身在此处,岂不是徒增麻烦?而且,如今幽、冀、并三地已经空虚,诩可言,主公大军到处,无论是袁绍军还是刘备军,必然是闻风而降,我们又何必为自己增加变数?”没等到诸葛瑾开口,贾诩便将话头接过,此时的他,只想着怎样将荀攸说服,因为说服了荀攸,便等于是间接说服了诸葛瑾。
“文和此言,也不尽然,袁、刘相争,虽然损失颇大,然则两家如今尚存士卒三十余万,如此庞大的数目,死守之下,主公大军岂不是要陷入到了战争之中?如今曹『操』、孙坚正忙于扩充,所拥之势力,更是一日大过一日,难道说,比起曹『操』、孙坚,一个刘备的威胁会是更大吗?”有着定鼎中原野望的荀攸,此时头脑却是出奇的冷静,转动起来,比起之前更加灵动了起来,言语间竟是丝毫不让的与贾诩交锋起来。
一旁,诸葛瑾听得有些目瞪,两人所说这些,他也是清楚,也正是由此,他才会感觉到头疼,而如今两人这般相争,岂不是让他烦上加烦?不过,两个人之间的争论,却也让得他脑袋中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了起来,内心之中,渐渐有了决定。
“我欲争天下,岂能惧了一个刘备,莫说是他,就算日后曹『操』、孙坚肯来投靠,我又岂会拒之门外?”诸葛瑾看着贾诩、荀攸,两人都可谓是他的心腹,他自然不会去遮遮掩掩,满腔豪气忽然间自胸间涌动,本来不停踱着的脚步霍然顿住,昂首而立,豪情万丈的大声叫道。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
正文 第三百零四章:修养已毕,倪漏爪牙
/公元197年春,诸葛瑾自答应下刘备提出的条件之后,便通过简雍向着刘备透漏到:若临绝地,可来琅琊。/ 之后,放下了心思的诸葛瑾一面遣人多加关注幽冀的战况,一面加快了手下各地军队的整合,年关刚过,已经安排好的众将陆续的奔赴各地。
灾难刚起之时,张纮就提出了于外结盟之事,两年间的时间,在诸葛瑾手下各地逐渐恢复的同时,张纮也没有闲着,作为诸葛瑾使者,张纮在两年间游走在长安、襄阳、苍梧三地,与曹『操』、孙坚、士燮(xie)三家结交,两年之间,得三家粮草百万担,大大缓解了中原之地的粮食紧张,而且,在与三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